基于引力模型的湖南省城市空间格局差异

合集下载

基于引力模型和地缘经济视角下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动态分析

基于引力模型和地缘经济视角下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动态分析

基于引力模型和地缘经济视角下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动态分析作者:谢尧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9期摘要:随着城市经济区域化发展日益显著,城市群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增长极”城市以及“点—轴”之间形成的城市群“网络”开发模式是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城市化发展的热点。

借助引力模型,分析比较“萍乡市—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和“萍乡市—江西省内部分城市”的经济联系量;在此基础上引入地缘经济学,进一步地研究它们之间经济竞争、合作关系。

关键词:区位熵;城市流强度;引力模型;经济联系;欧氏距离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02-06引言萍乡市位于湘赣交界处,与沪杭铁路、湘黔铁路、贵昆铁路连成一线,319、320国道和沪瑞高速贯穿南北东西。

截至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8.13%、63.31%、28.6%。

在2002—2010年时间段,第一、三产业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第二产业比重则逐年上升。

与此同时,煤炭资源近乎枯竭,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能支撑煤炭工业十年的生产,城市转型刻不容缓。

随着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经济区、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一批中部区域经济开始崛起,以城市群发展为依托,“增长极”“点—轴”“网络”开发并存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增强城市的集聚化效用形成增长极,强化两点之间的城市联系,以交通干线或经济带的点—轴带动模式,依托城市群辐射作用的网络经济发展模式是中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方向。

与此同时200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12条和15条中明确指示“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和“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意见。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提升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同时明确指出“萍乡:全面对接长株潭城市群,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示范区”。

湖南湘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

湖南湘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

湖南湘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蒋志凌;向兰【期刊名称】《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2【摘要】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生产要素最密集的地区,是连接珠江三角洲开放区和长江沿岸开放带的纽带,其空间结构不仅直接影响湖南省的产业空间布局,而且对整个南中国地区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影响。

湘江流域分布有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和534个建制镇,其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处于极化阶段,点轴走廊式空间结构特征明显。

城镇密度较大,但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明显的轴线特征和核心边缘结构。

为了实现湘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应采取点轴式空间开发模式,使水系成为区域联系开放性通道,并加强不同等级的城镇建设,构建“一区三圈四轴”的开放性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总页数】6页(P45-50)【作者】蒋志凌;向兰【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2.2【相关文献】1.丘陵城市城乡交错带生态控制线优化策略-以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空间战略规划为例 [J], 赵广英;李晨;周剑峰;王紫瑜2.基于流域的黄土高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及协调发展策略——以泾河流域为例[J], 虞春隆;党纤纤3.新型城镇化下湖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研究 [J], 唐波;罗熙;郑华;顾惠娜4.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J], 朱玲;郭青海;肖黎姗;杨柳5.淮河流域五省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及协调发展研究 [J], 本刊编辑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模型分析_龙青云

城市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模型分析_龙青云

响 ,其中 M1 ,M2 是两个物体的质量 , 而 r 则是两个物体之间的 空间距离 。相似于这种万有引力公式中的阐述 ,对于一个区域 中的城市而言 ,也会有这样一种相互作用 、 相互影响的关系 。 11 最简单的应用即直接把两城市间的人口数量 P1 、 P2 以 及作为质量 M1 、 M2 ,两城市间的距离作为 d 代入引力公式中来 计算城市间的往来数量 ,其中 G 可由统计数据得出 ,这样可以 直接得出两城市间的人员往来量 。 但在实际应用中 , 在引用该模型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 即 : (1) 吸引力不一定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 2) 两城市之间的吸引 α β P1 P2 不对称 。此时需要对模型加以修正 ,公式修正为 :F = G λ dij (1) 其中αβ , 反映两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力 α , β , 越大 ,表示城 λ则表示了距离的影响力 λ 市人口的影响力越大 ; , 越大 , 说明 距离的影响越大 。 21 也有部分学者使用城市间相互作用中的引力模式来描 述两城市间的人口往来量 ,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 市的人口规模 ( 表示城市的质量) 成正比 ,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 反比 。其一般形式如下 : ( Wi Pi ) ( Wj Pj ) (2) Iij = b Dij 式中 ,Iij 为 i 和 j 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量 ;Wi ,Wj 为经验
i =1 n
λ ∑ i ti
i =1
n
λ ∑ i
, 其中 t i 表示第 i
种运输方式的时间 。可以看到的是 ,在当前标准化的管理下 , 对于运输方式的时间的测度也具有了相当的准确性 。设第 i 种运输方式的平均速率为 vi ,则 t i = diΠ vi ,此时 T =
i =1
λ ∑ vi i diΠ

湖南省城市紧凑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湖南省城市紧凑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湖南省城市紧凑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周维;朱红梅;刘庆;陆杨惠【摘要】With the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lan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he compact urban development mod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curb the disorderly spread of the city and alleviate the "big city disease". According to its core connotation and related theories, this paper takes 13 cities in Changsha, Hunan, Zhuzhou and Xiangta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compact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high density,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good efficiency.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urban compactness and its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ompactness in Hu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urban compactness in Hunan Province is increasing, the high and medium degree compact cities are increasing, the low degree of compact cities are de-creasing, and the gap between cities is gradually wide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igh, medium and low degree of compact cities in Hunan Province has changed from "water droplets" to inverted "water droplets", and present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ising from west to east.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rban compactness of Hunan Province are economic density, fol-lowed by land mixture, population growth elasticity, population density and so on.%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紧凑城市这一抑制城市无序蔓延,缓解"大城市病"的发展模式愈发受到关注.根据其核心内涵与相关理论,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从密度较高、结构合理、效率良好3个维度建立紧凑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及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0、2013年城市紧凑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分析,探讨湖南省城市紧凑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城市紧凑度的总体水平得到提高,高、中度紧凑型城市有所增加,低度紧凑型城市减少,但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湖南省高、中、低度紧凑型城市的数量分布已从"水滴"形转化为"倒水滴"形,且呈现由西到东紧凑度不断提升的空间格局特征.影响湖南省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密度,其次是土地混合度、人口增长弹性、人口密度等.【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7)011【总页数】5页(P25-28,35)【关键词】城市紧凑度;时空特征;影响因素;湖南省【作者】周维;朱红梅;刘庆;陆杨惠【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 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2当前,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时期,在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上升的同时,环境恶化、交通拥堵、资源利用效率低等“城市病”问题亦层出不穷,并逐渐成为影响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机制驱动下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模式分析——以长沙为例

生态机制驱动下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模式分析——以长沙为例

过空 间建设 ,有意识地在城 市生 态系统 中消 除或者 培育适 宜
这 些 物 种 生 存 的空 间( 息地 ) 栖 。
() 3人类社会 内部 的生态位分离
具 有类 似 资 源 要 求 的 固 定 社 群 很 少 分 享 同一 空 间。例 如 : 公 共 设 施 服 务 半径 的 作 用 下 人 群 的 聚 集 , 业 中 同业 者 、 争 商 竞 者 的 最 大 利 益 获 得 的 有 效 范 围 ,城 市 居 住 区 中 富人 区 和 穷 人
() 空 间生 态 位 分 离 4反 需 要 明确 的是 城 市 生 态 系 统 中存 在 某 些 人 为反 生 态 位 分 离规 律 的 现 象 :其 一 是 人 类 通 过 特 殊 手 段 促 使 具 有 相 似 资 源 要 求 的 生 物 处 在 同 一 生 境 之 中。 例 如 动物 园 、 物 园 的建 设 。 植 其 二 是 通 过 人 类 社 会 的 相 应 调 节 ,人 类社 会 内 部 具 有 相 同 资
1城市空 间生态位 的分离 . 空间生 态位 是指就 是城市 空 间给人 生存 与发展所 提供 的各种 条件的 完备 程度 以及人 类利用这 些资源 环境 的状 况 。 城市 空间生态位 的分 离就是类似 的两种生物 一般不会 出现 在
同一 “ 间” 的现 象 。 空 中
近 年 来 ,长 沙 市 大 力 推 进 城 市 建 设 ,取 得 了 突破 性 的进

片的趋势。加之环形加放射式道路的规划 , 仅不 符合 长沙 不
山水 城 市 的地 理 环 境 , 加 为 圈 层 式 发 展 带 来 了便 利 的 条 件 , 更
导致未来城市发展陷入矛盾之 中。
= 、 态 机 制 的 驱 动 作 用 生

长沙市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长沙市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中国人在焦虑与不安中期待着,祈祷某种奇迹的出现!
最终,奇迹竟然真的降临了,华南虎出现了!
1 陕西省林业厅:扯虎皮意在财政
1.1 山南山北争寻虎
整个“华南虎事件”起源于陕西省林业厅2007年10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在这次有新华社等国内重量级媒体记者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林业厅高调发布了由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村民周正龙拍摄的野生华南虎照片,并以此为依据宣布陕西省镇坪县存在野生华南虎。第二天,众多媒体均以头版头条报导华南虎重现的喜讯,网络上出现一片欢呼庆贺之声,“华南虎事件”就在这样的喜庆氛围中拉开了帷幕3。
In order to deceive the public,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to blank off all the information.
But now the monopolization of information is challenged by the public, the media. They are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faking but also the accelerating factors, which is self-contradictory.
华南虎照片公布几天后,陕西省林业厅便划出了华南虎特别保护区,10月18日林业厅便开始向陕西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申请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效率之高令人惊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分县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县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地方政府安排,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5。一般情况下,从县级开始,起码要花上五六年时间才可能评上国家级,镇坪县林业局局长覃大鹏透露,“省里的意思是,保护华南虎的工作非

湖南省城镇空间时空压缩特征及其可视化表达_基于时空图分析模型_周恺

湖南省城镇空间时空压缩特征及其可视化表达_基于时空图分析模型_周恺

湖南省城镇空间时空压缩特征及其可视化表达——基于时空图分析模型周恺,钱芳芳,邹宇(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长沙410082)摘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时间-空间图(Time-Space Map)”的技术方法模型,用于分析交通网络建设给地理空间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

现有基于可达性评价模型的“空间格局分析法”只能描述网络整体效率变化,而“等时圈分析法”局限于节点分析,两者都无法完整展现区域时空压缩。

本文集成了网络大数据抓取技术、统计分析技术和可视化技术,通过绘制“时空图”实现区域时空压缩的可视化。

首先,该方法利用网络大数据抓取技术,通过网络地图路径导航服务获取距离数据矩阵;然后,运用多尺度分析方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用通行时间(距离)取代欧氏距离计算求得最佳拟合空间,并对拟合误差进行估算和检验。

最后,将拟合空间与地理空间在三维空间中叠加,观察和分析拟合空间的拉伸、延展、扭曲效果,总结区域时空压缩整体特点。

在此基础上,以湖南省为案例绘制出了各地县级城市在现状公路网联系下的通行距离和通行时间时空图。

研究验证了时空图在区域时空压缩格局可视化上的有效性和直观性,并在解读时空图集聚、偏移和皱起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省内公路网络可达性均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时间—空间图;多维尺度变换方法;大数据;交通可达性;时空压缩;可视化;湖南doi:10.11820/dlkxjz.2014.12.010中图分类号:TU982.21/.27文献标识码:A1引言交通网络建设使得空间上各点之间“通行距离”和“通行时间”缩短,区域空间沿交通线路出现各个方向不均匀的“时空压缩”。

时空压缩可以改变区位条件、拓展腹地范围和加强空间联系,是影响城镇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地理因素。

因此,如何准确度量和分析交通设施建设给地理空间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一直是交通地理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可达性”(又称通达性)常被用来研究时空压缩效应,它以距离或时间作为空间阻力来评价网络各节点相互作用的强弱,并计算节点在一定阻力阈值范围内获得的机会大小(Hansen,1959)。

新结构区域经济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昌大学

新结构区域经济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昌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新结构区域经济学由南昌大学经管学院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合作形成。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区域的类型有三种:匀质区、结节区、规划区A:对B:错答案:A2.空间地理学的三大性质A:异质性B:关联性C:相同性D:替代性答案:ABD3.在新结构经济学中,什么是分析经济发展的起点A:产业结构B:技术进步C:比较优势D:禀赋特征答案:D4.新结构经济学主张以发达国家为标杆,发展中国家缺什么补什么A:对B:错答案:B5.极化区,一般由运动、网络、节点、等级体系和表面五个基本要素组成A:对B:错答案:A6.区域经济具有哪些性质A:关联性B:相对独立性C:整体性D:空间差异性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区域科学的三个领域A:区域管理学B:产业经济学C:空间经济学D:区域经济学答案:B2.空间经济学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静态均衡分析A:对B:错答案:B3.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结合点是一个经济体在每个时点的什么禀赋及其结构A:技术B:自然C:资本D:要素答案:D4.新结构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范式结合的产物A:错B:对答案:B5.区域经济学起源于哪个国家A:美国B:日本C:中国D:德国答案:D6.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什么?A: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C:空间溢出机制D: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答案:ABD第三章测试1.区位理论的鼻祖是谁A:杜能B:克里斯泰勒C:韦伯答案:A2.杜能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A:对B:错答案:A3.次优决策指成本最低、受益最多、市场份额最大化的决策A:错B:对答案:A4.廖什认为最佳区位在费用最小点,或者收入最大点A:错B:对答案:A5.新经济地理学的三大理论假说A:不完全竞争B:收益递增C:运输成本答案:ABC6.中心外围模型的基本特征A:差异性B:不平等性C:整体性答案:ABC第四章测试1.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A:对B:错答案:A2.在索洛模型中,对经济总体的增长贡献被设定为由哪三者组成A:劳动B:技术进步C:自然资源D:资本答案:ABD3.鲍莫尔法则驱动的产业结构变迁关键的假设是每个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是有差异的A:对答案:A4.阿罗模型(干中学)用技术的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运用“城市质量”与“城市断裂点公式”,借鉴物理学中经典引力模型,将湖南省地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计算研究区域各城市2012年彼此间引力差异,分析了湖南省各个城市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14个城市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以“长株潭”为核心的城市群,其极化效应明显。

【关键词】引力模型城市空间格局湖南省
区域差异是现在客观存在的经济社会现象,引力公式被用来分析人口、距离分析经济社会中因距离产生差异的原因。

引力模型作为重要的工具被引用到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领域中。

湖南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南北衔接的战略结合省份。

70年代以来,湖南经济增长迅速。

但是省内不同城市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

本文引用引力模型分析湖南省各个地级城市的空间格局差异。

一、研究方法
(一)假设
城市开放性特征由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信息外溢决定。

本文研究的假设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系统的封闭性。

在湖南省城市间引力计算基础上,湖南省城市空间格局依赖于城市间引力的计算,这样分析思路集中,易获得最终结果。

二是城市间要素为线性双向流动。

该假定使城市间关系不为复杂。

(二)模型的选取
本文希望运用改进引力模型公式与断裂点公式来衡量两城市间引力大小。

并以此分析两城市引力的方向,两公式如下:
式中,tij为i城市对j城市的吸引力;dik为i城市到另一城市断裂点;dij为i城市到j城市的距离;qi为i城市的质量,qj表示j城市的质量;k、α、β、λ为系数,德尔菲法确定:k=1、α=1、β=1、λ=2。

因此,对于两城市问的引力模型,可写成tij=qiqj/dij2。

(三)指标设计
1.城市质量指标。

本文用城市质量指标衡量城市综合实力。

根据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可以得到人口数、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四个指标,在此基础上加入各地区教育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个数。

因此,城市质量指标可表示为:q-城市质量,g-地区生产总值,p-中心城市人口,c-中心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e-地区教育情况,n为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个数。

2.距离指标。

距离指标可以衡量两地区之间空间间隔与便捷程度。

两地的实际距离用两城市公路里程与直线距离的几何平均值表示。

d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h为主要同行公路里程数,l为两地实际地表直线距离。

据此算出的两城市间距离。

二、湖南省城市间引力
(一)城市综合质量与综合距离
下表为根据上述引力模型得出的2012年湖南省各地级城市综合质量。

(二)城市间引力
依据公式(1)计算湖南省城市间引力,并依次排列。

城市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用d表示,此外引力存在方向的,这要结合城市间的断裂点综合分析。

以常德―长沙为例,两市间的吸引力大小为1.53,但两城市之间断裂点位于靠近常德市一侧54.2km处,表明长沙市对常德市的吸引力较强。

(三)城市间的断裂点
为了能够判断城市之间引力的方向,根据公式(2)计算得出湖南省各个地级城市相互间
的断裂点值信息。

如果一个城市对另一城市的引力值大于1,即达到显著标准。

且断裂点值在两个城市间距中点以后,位置靠近另一城市,说明该城市对另一城市吸引力较强,断裂点值与引力值数值越大,就说明该城市对另一城市引力越强。

三、讨论
通过上述各个地级城市的综合质量与城市间引力和断裂点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级城市之间已形成明显的空间格局差异。

(一)显著的区域差异
表1的数据为根据公式(1)计算出来的各个城市的综合质量,能反应城市发展的区域差异。

综合质量高低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是湖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综合质量远远高于湖南其它13个城市。

环省会城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岳阳市以及常德市综合质量仅次于长沙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而位于湖南西部的张家界市、怀化市以及湘西自治州综合质量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二)省会长沙的经济中心地位
长沙市综合质量379.1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40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个数多,并且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更是集中了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

根据长沙市与其他各地级城市的引力值分析,长沙市与益阳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常德市、岳阳市、娄底市间的引力值较大,长沙市以及成为湖南省最具中心辐射地位的城市。

经济中心地位明显。

(三)城市群已经形成
根据引力值可知,长沙市与周边株洲市、湘潭市间的引力值均达到10以上,株洲、湘潭之间的引力也达到了14.75。

“长株潭”核心城市群已形成。

且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三市之间作用较强,各城市之间距离相近,并形成环洞庭湖城市群。

由于湘西三地区(怀化、湘西与张家界)远离经济中心长沙,其接受中心城市长沙辐射所产生的经济带动作用微弱。

(四)极化效应明显
“长株潭”最为湖南最核心的城市群,能快速地带动湘北地区经济发展。

长、株、潭三城市空间距离非常近,生产要素在城市群中能充分自由流动。

在“长株潭”城市群中,长沙作为核心中心城市,其与其他各城市之间的断裂点均靠近各城市中心区域,一方面表明其经济中心的辐射作用较明显,另一方面表明“长株潭”核心城市群具有明显的极化效应。

四、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引力模型与城市断裂点公式对2012年湖南省14个城市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城市综合质量能衡量一个城市的综合质量即经济发展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个数以及中心城市教师人数作为参数引进到综合质量指标的衡量当中更能客观反应一个城市综合质量水平。

第二,构建引力模型,将物理分析两者之间通过距离产生的作用运用到分析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引力大小,其结果具有科学性,能反应出两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城市断裂点公式结果,湖南省城市体系较成熟,“长株潭”核心城市群已形成,中心城市长沙对周围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但省内城市发展不均衡,区域协调发展性差,湘西、湘北、湘南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参考文献
[1]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4-10.
[2]朱道才,陆林.基于引力模型的安徽城市空间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5):551-556.
作者简介:卓凡超(1991-),男,湖南张家界人,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常志有(1965-),男,云南昆明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