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语文听课记录
七年级语文听课记录

七年级语文听课记录
评课记录表听课人:陈德芸听课人所属学科语文
编号:5 课教师佘丽花
科目:语文课时间:
课时:2
课题:识字4
听课地点:澄迈县红岗学校
班级一(1)课堂教学会议纪要
一、复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王莎莎念、开火车念、齐读)
2、出示图片:上部分是小动物,下部分是名称。
到台上的同学举着名称的图片带大家读三遍,然后说一句话给大家听,话中要有这个动物朋友。
(大部分学生能说出来,说不来的老师给予引导)
二、指导诵读
1、全班齐读韵文。
2、学生民主自由诵读。
3、学生借助插图练习背诵。
4、学生演出诵读。
(小组演出诵读、个人演出诵读,有的学生还根据自己的认知加之动作演出诵读)
三、拓展练习
1、师:课文只写下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太少了,我们来说说道几种吧?
2、教师示范:师:老师先说,蜜蜂花丛采蜜忙。
你们谁来说?
3、生:青蛙田里征答忙碌、
4、师小结。
四、指导书写生字
听课评议
1、教师指导学生诵读韵文时使用了许多手法,例如民主自由腰、利用插画腰等,效果较好。
2、拓展练习让学生模仿韵文的形式,练习说话,有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文听讲笔记总结:教师指导学生诵读韵文时使用了许多手法,练骂人,有效率锻炼身体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教研组听课记录(3篇)

第1篇日期:2023年11月15日地点:学校七年级(2)班教室授课教师:张晓梅老师听课教师:李红梅、王丽娜、刘伟等教学内容:《背影》一、课前准备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听课,了解张晓梅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以及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课前,张老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并对学生进行了预习指导。
二、课堂环节1. 导入新课张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了朱自清的生平和作品,激发了学生对《背影》的学习兴趣。
接着,张老师简要介绍了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讲授(1)朗读课文张老师要求学生齐读课文,并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张老师适时进行点评,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停顿。
随后,张老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让学生了解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
(2)重点分析张老师对课文的重点段落进行了详细讲解,如“背影”、“父子情”等。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同时,张老师还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类似的亲情故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讨论交流张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在讨论过程中,张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给予恰当的点评和指导。
(4)拓展延伸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亲情问题,鼓励学生关注家庭、关爱父母。
同时,张老师还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3. 课堂小结张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
同时,张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了肯定,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三、课堂评价1. 教学目标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张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2. 教学方法张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讨论、朗读等,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张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初中语文听课记录(通用5篇)听课是教师进行再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实现自我提升的直接途径。
以下是初中语文听课记录,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篇1一、导入看狼的图片,倾听狼的嚎叫。
提问:你能联想到哪些有关狼的成语?学生交流成语,老师点拨:人们对狼的印象都是不佳的,我们用怎样的语气来读?齐读成语:狼子野心、引狼入室……今天,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小小说《狼》,作者蒲松龄。
二、简介作者老师准备了一张作家名片:名: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时:清代文学家地:山东淄川人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一、朗读1. 自由自在朗读文章,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书声琅琅真好。
有没有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呢?(出示生字词)2. 对于文章,谁能自信地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给予评价。
3. 正确停顿,我能行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哪些语句要快速读?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导朗读:久之,目似暝,……/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语速快慢结合)二、译读译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门槛。
在朗读过程中,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画出来。
先在同桌内交流,看你的疑难问题谁能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其,在文章中有代词的作用。
老师准备了几个句子,看看这些“其”在文章中代指什么?(句子略)三、理清故事情节请你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介绍了什么故事?再精炼一下,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这篇小说在情节上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四、读出形象细读文章,采用勾画法找出描写屠户与狼的地方,分析评点它们的形象。
如“仍从”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狼的贪婪。
学生交流,老师指导总结。
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台下掌声。
蒲松龄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仅仅是带给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吗?郭沫若有云:“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者想借这篇文章讽刺什么呢?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五、结束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V1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V1初中语文听课记录一、课堂环节1.引入老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们轻松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
2.知识点讲解老师重点讲解了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并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3.名句背诵老师引导学生们对名句进行情感化解读,并让学生们背诵这些名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4.课文分析老师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文化内涵等,并通过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们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5.课堂小结老师对本堂课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们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特点1.注重启发式教学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注重情感化教学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化教学,通过情感化的解读和背诵名句,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文。
3.注重互动式教学老师在教学中注重互动式教学,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效果1.思考能力提高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和理解知识点。
2.文学素养提升通过情感化教学和名句背诵,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3.课堂参与度高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提高,能够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通过本次听课,我了解到了优秀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具备的教学环节、教学特点和教学效果。
我相信在将来的教学中,我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打造出一堂生动、有趣并且高效的语文课堂。
七年级上册语文听课记录

七年级上册语文听课记录一、听课基本信息。
1.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2.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3. 授课班级:七年级[X]班。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们积极回答,有的说喜欢冬天可以打雪仗,有的说喜欢夏天有长长的假期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2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的朗读音频,要求学生边听边圈出生字词。
2. 听完音频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
例如:- “酝酿(yùn niàng)”,教师解释这个词的意思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 “应和(hè)”,强调“和”字的读音。
3. 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春”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 学生读完后,有学生回答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方面。
教师给予肯定并板书。
(三)精读课文,分析描写(20分钟)1. 春草部分(7分钟)-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春草的句子,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教师提问:“‘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学生思考后回答,“偷偷地”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就长出来了,有一种悄无声息的感觉;“钻”字写出了小草生长的力量。
- 教师补充讲解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春草的生机与活力。
2. 春花部分(8分钟)- 学生找出描写春花的句子,像“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里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 教师提问:“‘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表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表现了花朵竞相开放的热闹场景。
3. 春风部分(5分钟)- 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春风的段落。
- 然后教师分析,作者从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听觉(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三个角度描写春风,这种多感官描写的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初一语文听课记录

初一语文听课记录初一语文听课记录一、导入二、任务1、练习朗读2、认识课文3、品位细节4、表达感受三、活动一:练习朗读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3、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4、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活动三:品位细节1、亨特的爸爸是一个的人。
2、课文对亨特的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文中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地方是心理描写。
活动四:表达感受先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自己听。
本节课活动小结:1、朗读活动——练习朗读。
2、理解活动——认识活动。
3、分析活动——品位细节。
4、体验活动——表达感受。
一、【构建动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去领略雨的美、领略散文的美。
播放四季之雨的配乐图片。
学生说观感(二)拜访作者二、【自主学习】活动一:听雨篇1、师生共同诵读文本。
感受作者的优美文采。
2.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
春雨的特点:美丽、娇媚;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2,初步感知文本。
概括事物特点。
三、【合作交流】活动一品雨篇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仿照下面的句式:“这句运用了(感官、写作手法或修辞、特点.)”表述出来。
作者通过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态,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
拟人句子: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化妆了”,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1)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1)初中语文听课记录一、课堂教学设计本次语文教学是针对《杨家将》这部文学作品展开的,课堂教学旨在通过讲解文学作品内容,呈现文学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情节转折及作者的写作思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剧照和让学生谈论《杨家将》的基本情节来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兴趣,预习教材。
2.阅读文本学生根据读书笔记预先准备的问题进行阅读,读后进行文字、图形、思维等多种形式的议论整理,并就问题展开讨论。
3.讲解教师对文本进行基本解析,包括文本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进行讲解,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品味和理解。
4.剖析教师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修辞手法等方式来讲述作者的写作技巧和体裁特点,以此引导学生懂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5.讨论教师设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一起探讨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及评论能力的提升。
6.梳理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梳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提高建议。
三、教学亮点1.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使用简单易于理解的言语,并让学生多次参与讨论,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2.多维度阅读教师在阅读分析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个性化方式进行服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大的阅读收益。
3.思维展开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带领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意义,在思维展开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并发挥诗歌的表达,从而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之类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感悟在这堂语文课中,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认真阅读和研究,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和涵义。
而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将文学作品的知识点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文学世界之门。
因此,我们要鼓励更多的学生踏进文学的殿堂,学好语文,将汉语推向全球。
初一语文听课记录

初一语文听课记录在听了其他老师的课之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写好听课记录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好的初一语文听课记录,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初一语文听课记录【1】一、复习导入1、谈话,并打开课件,内容:这是一个的春天?2、师问:在你的印象中,春天是怎么样的?生答:春天是温暖的,春天是五彩斑斓的,等等。
3、在作者眼里,春天又是怎么样的?二、略读第二自然段,读“春天又是怎么样”1、自由快速读。
2、生反馈:春天是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
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等。
(书本句子)3、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生反馈:春天真香啊!春天真舒服啊!等等。
4、再读课文,在盲童安静的眼里,春天是怎么样的?三、研读第四段1、自由读,春天是怎么样的?(对安静来说)2、师范读重点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地方。
”生闭眼感受:春天是怎么样的?生反馈:春天,蝴蝶摸在手中,感到痒痒的,软软的,等等。
3、感情朗读。
4、安静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四、研读第六段1、自由读,要求体会安静的心情。
2、学生反馈:多姿多彩,等。
3、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
我仿佛看到了他内心多姿多彩的世界。
”4、如何理解多姿多彩?生答:安静可以用心触摸蝴蝶;安静可用心感受等等。
5、师总结:安静的眼睛失眠了,但是他的心是充实的,她热爱生命,等等。
五、明理、升华1、读最后一段,体会感情。
2、课件展示重点句子,谈感受: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六、总结1、课件:这是一个春天?2、现在你感觉春天多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3、师生合作读(有感受的地方,生一起跟师读初一语文听课记录【2】1、导入:(8:00)⑴ 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色的海洋”)⑵ 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样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听课记录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于语文听课记录,供参考!
一、导入
二、任务
1、练习朗读
2、认识课文
3、品位细节
4、表达感受
三、活动一:练习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
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3、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4、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5、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
活动三:品位细节
请同学们自选内容,选择句式说话。
1、亨特的爸爸是一个的人。
2、课文对亨特的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
文中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地方是心理描写。
活动四:表达感受
现在我们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这句话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如:我多年坚持作读书笔记,有同事问我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再走一步。
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头,学会鼓励自己。
先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自己听。
本节课活动小结:
1、朗读活动——练习朗读。
2、理解活动——认识活动。
3、分析活动——品位细节。
4、体验活动——表达感受。
一、【构建动场】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
这就是雨,它似歌、如
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
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去领略雨的美、领略散文的美。
播放四季之雨的配乐图片。
学生说观感
(二)拜访作者
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61爱情61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论文集《抒情诗的旋律》等共22种。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听雨篇
1、师生共同诵读文本。
感受作者的优美文采。
2.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
春雨的特点:美丽、娇媚;
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
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
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2,初步感知文本。
概括事物特点。
三、【合作交流】
活动一品雨篇
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仿照下面的句式:“这句运用了(感官、写作手法或修辞、特点.)”表述出来。
作者通过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态,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
拟人句子: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化妆了”,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运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向我们展示出雨后春景;”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形象的给我们展示了对雨的热爱。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绿茵茵的波浪““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整棵树,以及她的每一个部分拟人化,形象化,使之整体富有人的形态,“明亮的眼睛”“手臂顿时柔软”“萌发的叶子像绿荫的波浪”更加替下了书的生动,形象,也给了读者不一样的感受活动二:悟雨篇
1、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2、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那么在春雨到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
3、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把《雨的四季》写得美轮美奂,打动人心?
调动感官显色彩
巧用修辞绘神韵
按照顺序层次清
融情入景巧抒情
活动三:炫雨篇
雨使你想到什么?
提示:有关雨的诗词、歌曲、谚语、文学作品、电影……
美文四读
音韵美正确读
意蕴美理解读
境界美品味读
人性美感情读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4,学会分析,善于联想想象。
四、【综合建模】
课外拓展
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刘湛秋
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像飘落的羽毛
像一阵爱的抚摸
秋天,异样的恬静
苹果神秘地挂上白霜
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
像一只解缆的船
像滚动的绒线球
西风扬起蓝透了的云帆
枫叶在偷偷地把你张望
也许追求比秋天更多寥阔
也许幸福会不期而降
大自然
你的美每搅动一次
心灵便有一千种和谐的音响
教师小结:岁月像一条长河从我们的生命中缓缓流过,总会有一些东西触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件事,也许是一处风景。
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能在孤单时享受寂寞的美丽,在黑暗中看到黎明的曙光,在风雨中想见七色的彩虹!让我们一起睁开慧眼去书写美好的生活吧!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5.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