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数据交换格式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pptx
国家精品课程“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国家精品课程“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建设的经验与体会摘要:结合“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文章从课程发展历史沿革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与教材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谈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关键词: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一、“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概况1.课程发展历史沿革“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历史沿革与发展是与我校创新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
大连理工大学是国内高校中较早倡导并开展创新教育的学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部分教师自发成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改小组,探索“三小一环”(小专题、小调查、小发明,并纳入课程教学环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1997年,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创新教育实践中心”,设置创新实践能力强化班,开设创新实践系列课程,建设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基地,以及向各院系辐射的创新实践分基地[1,2]。
2003年,学校批准成立“大学生创新院”,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平台。
2004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创新教育被确定为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
2007年,学校在原大学生创新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创新实验学院,组建了校级实验中心——创新实践中心,承担了全校创新实践系列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任务。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该课程已成为创新实验学院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十分重要的特色课程。
2.课程体系“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不同于常规按学科或专业划分的课程,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课程内容按照“创新源于实践、始于问题”的理念,从问题—理论—实践等三个环节构建了创新教育通识基础教学、创新教育专业教学、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等三个部分组成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修学本门课程的学生首先全部参加第一部分课程学习,完成该部分的实践环节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从智能控制、智能建模、软件工程及多媒体技术四大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并完成所选模块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内容。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调整表格格式》说课稿(6)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调整格式》说课稿 (6)一. 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四下《调整格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电子软件对进行格式调整。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格式调整工具,使更加美观、清晰,提高数据的可读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格式的设置、字体设置、单元格边框设置、背景设置等。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电子的基本操作,如创建、输入数据、编辑数据等。
但部分学生对格式调整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对一些高级格式设置方法可能还没有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软件中各种格式调整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进行格式设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调整格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电子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格式调整工具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适的格式设置,使更加美观、清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格式调整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各种格式设置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采用分组讨论、互助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美观、清晰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演示:讲解各种格式调整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对进行格式调整。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成果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教师对各组的成果进行总结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5.拓展训练:布置一道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大连理工大学简介ppt模板模板

学 在 大 工 创 新 在 大 工
大连理工大学
四、创新培养 挑战自我
“创新教育”被教育部确认为学校办学特色
全国较早倡导创新教育的高校之一 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 在创新教育方面先后2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大连理工大学
这里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江泽民
13 大连理工大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师的摇篮
免试推荐研究生制度--比例15%,全国高校自主选择 复合型人才培养--辅修专业制、双学位制—提高就业竞争力 理科拔尖人才培养--华罗庚班、张大煜化学菁英班、王大珩物理科学班 创新人才培养--4个创新实验班、9个创新实践班 国际化人才培养—3个国际班继续招生,拓展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6 大连理工大学
六、国际交流 寰球视野
我校代表队参加了在美国纽约举办 的世界模拟联合国大会
我校学生赴日本金泽学院大 学文化交流与访问
我校代表团赴澳大利亚文化 研习营
我校赴瑞典皇家工学院交换学生参加 斯德哥尔摩和平游行支持北京奥运
我校代表团赴英国文化研习营
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知名学府 工科十强
1949年4月建校 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
大连工学院
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34所)
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7所)
国家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重点高校(33所) 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学校 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学校 国家副部级中管干部高校(31所) 胡锦涛同志来我校视察 拥有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2014年《泰晤士报》亚洲大学百强榜(亚洲排名79,国内排名15) 综合实力位列国内工科院校十强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调整表格格式》教学设计(7)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调整格式》教学设计 (7)一. 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四下》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本课内容“调整格式”是学生在掌握了Excel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学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格式工具对进行美观、规范的调整,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Excel的基本操作较为熟悉。
但是,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格式的重要性,导致数据处理结果不够美观、规范。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格式调整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规范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Excel中的格式工具,调整的字体、颜色、边框等属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调整格式的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和规范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Excel中格式工具的使用,学会调整字体、颜色、边框等属性;2.难点:灵活运用格式工具,对进行美观、规范的调整。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实际操作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巩固学习内容;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格式调整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每台电脑安装有Excel软件;2.教学素材:Excel实例,教学PPT;3.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统计班级成绩”,引入本课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在处理数据时,为什么需要调整格式?调整格式有哪些好处?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美观、规范的,让学生初步感受格式调整的魅力。
同时,呈现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格式工具调整字体、颜色、边框等属性。
数据交换格式=创新教育基础及实践=大连理工大学

11.1 XML格式
❖ Xml的标准结构
11.1 XML格式
❖ Xml的优点
1.XML 把数据从 HTML 分离 2. XML 简化数据共享 3. XML 简化数据传输 4. XML 简化平台的变更 5. XML 使您的数据更有用 6. XML 用于创建新的 Internet 语言
11.1 XML格式
❖ Xml的标准结构
因为XML是W3C制定的,XML的标准化工作由 W3C的XML工作组负责,该小组成员由来自各 个地方和行业的专家组成,他们通过email交 流对XML标准的意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TR/WD-xml)。因为XML 是个公 共格式, (它不专属于任何一家公司),你不必 担心XML技术会成为少数公司的盈利工具, XML不是一个依附于特定浏览器的语言
11.1 XML格式
❖ Xml的实例
11.1 XML格式
11.2 JSON格式
❖ Json 的定义 ❖ Json构建的结构 ❖ Json的具体形式 ❖ Json与Xml的比较 ❖ Json实例
11.2 JSON格式
❖ Json 的定义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种轻 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人阅读和编写。同 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它基于JavaScript (Standard ECMA-262 3rd Edition December 1999)的一个子集。 JSON采用完 全独立于语言的文本格式,但是也使用了类似 于C语言家族的习惯(包括C, C++, C#, Java, JavaScript, Perl, Python等)。这些特性使 JSON成为理想的数据交换语言。
第2章protel讲座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pptx

18
封装库的建立和安装
封装库的建立
单击文件(file)->创建(new)->PCB库(PCB library) 就可以创建一个封装库。
14
布局和布线的注意事项 布线的一些快捷键
1. PT:布线 2. Ctrl+鼠标点击:高亮显示同一网络 3. Shift+空格:改变布线的线型 4. Ctrl+M: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注:Protel有自动布线功能,但是功能有限,需谨慎使用。 Protel自动布线
15
封装库的建立和安装
封装的概念:这里定义为元器件实际引脚尺寸。
电感:Trans *
三极管:PNP、NPN
电容:Cap *
二极管:Diode*
接口:Header*
16
封装库的建立和安装
封装的查找
和原理图元件的查找基 本相同。元件的搜索功能 支持模糊功能及元件名称 和注释双重查询。
封装库也可以通过已有 的PCB图来导出(见后面部 分)。
17
封装库的建立和安装
建立新封装库的原因
缺点是,转印法制板时焊 覆接铜难度大(导热快)。
定位安装孔
焊盘
大面积覆铜(地线) 丝印层
7
PCB设计的基本操作 PCB设计的基本操作和原理图中基本相同的 部分有以下几个:
图纸操作:放大缩小方法和原理图相同(P+、P-)。 元件操作:元件的旋转(空格)、镜像(X,Y)、移 动、属性的修改和原理图基本相同。 布线操作:与原理图基本相同,但是增加了许多更加 智能的功能。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第11课文件各就位大连理工版共11张PPT

2.移动文件
第一步,参照图11.3剪切文件。 第二步,将剪切的文件粘贴到目标文件夹中。
我的收获
自主活动
专题 生命的呼唤
生命是可贵的也是美好的。在“E:素材”文件夹中有一个“生 命的呼唤.doc”文件,请打开欣赏。
任务导航 1.在“本地磁盘D:”创建一个“热爱生命”文件夹。 2.在“热爱生命”文件夹下再创建一个名为“大海”的子文件 夹。 3.将“E:素材生命的呼唤.doc”复制到“D:热爱生命”文件夹 中。 4.将“E.素材”文件夹中名字里有“大海”的文件移动到“大 海”文件夹中。 5.删除“D:热爱生命”文件夹中的“生命的呼唤.doc"文件 。 6.还原被删除的“生命的召呼唤.doc"文件。
操作指南
1.读清楚题意,再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文件(夹)源窗口和目标窗口的打开 和选择
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大家都学会了么?
谢谢
文件各就位
学习目标
1.掌握复制与移动文件的方法; 2.理解复制与移动文件的区别。
1.复制文件
第一步,打开E盘,复制文件,如图11.1所示。
第二步,打开“D:\小强”文件夹窗口,参照图11.2粘贴 文件。
显身手
打开被复制的文件,看看它的内容是否与原来的文件内容一 致?打开“E:\素材”文件夹,看看原来的“小鸟.gif”文件是 否存在?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三下《文档基本操作》教学设计(11)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三下《文档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11)一. 教材分析《文档基本操作》是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三下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文字输入、编辑、排版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使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编辑,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Word软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Word的高级功能如排版、插入图片等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文字输入、编辑、排版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Word的基本操作。
2.难点:排版、插入图片等高级功能。
五.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Word。
六. 教学准备1.准备Word软件安装好的计算机。
2.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文本文件、图片等。
3.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个精美的Word文档,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如何制作这样的文档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文字输入、编辑、排版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些操作。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Word文档制作任务,如制作一份个人简历。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讨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 Word 操作的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 数
XML格式 JSON格式 读写XML的常用类 JSON在HTML中的应用
难点:
1
XML格式
2
读写XML的常用类
11.1 XML格式
❖ Xml简介 ❖ Xml发展史 ❖ Xml的优点 ❖ Xml的标准结构 ❖ Xml的实例
11.1 XML格式
符合上述规定的XML文件就是Well-Formed的 XML文件。这是编写XML文件的最基本要求。 可以看到XML文件的语法规定比HTML要严格 多了。由于有这样的严格规定,软件工程师编 写XML的解析器就容易多了,不像编写HTML 语言的解析器,必须费尽心思去适应不同的网 页写法,提高自己浏览器的适应能力。实际上 ,这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该 怎样就怎样,不必像原来那样去疑惑各种 HTML的写法。
1.XML文件的第一行必须是声明该文件是XML文 件以及它所使用的XML规范版本。在文件的前 面不能够有其它元素或者注释。
2.在XML文件中有且只能够有一个根元素。我们 的第一个例子中,〈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就是此XML文件的根元素。
11.1 XML格式
❖ Xml的标准结构
3.在XML文件中的标记必须正确地关闭,也就是 说,在XML文件中,控制标记必 须有与之对应 的结束标记。如:〈名称〉标记必须有对应的 〈/名称〉结束标记,不像HTML,某些标记的 结束标记可有可无。如果在XML文件中遇到自 成一个单元的标记,就是类似于HTML 中的〈 img src=.....〉的这些没有结束标记的时候, XML把它称为“空元素”,必须用这样的写法 :〈空元素名/〉,如果元素中含有属性时写法 则为:〈空元素名 属性名=“属性值”/〉。
11.1 XML格式
❖ Xml的实例
11.1 XML格式
11.2 JSON格式
❖ Json 的定义 ❖ Json构建的结构 ❖ Json的具体形式 ❖ Json与Xml的比较 ❖ Json实例
11.2 JSON格式
❖ Json 的定义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种轻 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人阅读和编写。同 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它基于JavaScript (Standard ECMA-262 3rd Edition December 1999)的一个子集。 JSON采用完 全独立于语言的文本格式,但是也使用了类似 于C语言家族的习惯(包括C, C++, C#, Java, JavaScript, Perl, Python等)。这些特性使 JSON成为理想的数据交换语言。
11.2 JSON格式
❖ Json构建的结构
❖ Xml简介
什么是 XML: 1.XML 指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2.XML 是一种标记语言,很类似 HTML 3.XML 的设计宗旨是传输数据,而非显示数据 4.XML 标签没有被预定义。您需要自行定义标签
。 5.XML 被设计为具有自我描述性。 6.XML 是 W3C 的推荐标准
11.1 XML格式
❖ Xml的优点
1.XML 把数据从 HTML 分离 2. XML 简化数据共享 3. XML 简化数据传输 4. XML 简化平台的变更 5. XML 使您的数据更有用 6. XML 用于创建新的 Internet 语言
11.1 XML格式
11.1 XML格式
❖ Xml的标准结构
8. XML处理空白字符和HTML不一样。HTML标准规定, 不管有多少个空白,都当作一个空白来处理;而在XML 中规定,所有标记以外的空白,解析器都要忠实地交 给下游的应用程序处理。这样,有时必须摒弃编写 HTML文件时的缩排习惯,因为缩排的空格,解析器也 要处理 。
11.1 XML格式
❖ Xml的标准结构
11.1 XML格式
❖ Xml发展史
XML的前身是SGML(The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是自IBM从60年代就开始发展 的GML(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同HTML一样, XML (可扩展标识语言)是通用标识语 言标准(SGML)的一个子集,它是描述网络上的数据内 容和结构的标准。尽管如此,XML不象HTML,HTML 仅仅提供了在页面上显示信息的通用方法(没有上下文 相关和动态功能) ,XML则对数据赋予上下文相关功能 ,它继承了SGML的大部分功能,却使用了不太复杂 的技术。
11.1 XML格式
❖ Xml简介
Xml与 HTML 的主要差异: 1.XML 不是 HTML 的替代。 2.XML 和 HTML 为不同的目的而设计: 3.XML 被设计为传输和存储数据,其焦点是数据
的内容。 4.HTML 被设计用来显示数据,其焦点是数据的
外观。 5.HTML 旨在显示信息,而 XML 旨在传输信息
11.1 XML格式
❖ Xml的标准结构
4.标记之间不得交叉。在以前的HTML文件中,可以这样写: 〈B〉〈H〉XXXXXXX〈/B〉〈/H〉,〈B〉和〈H〉
标记之间有相互重叠的区域,而在XML中,是严格禁止这样标记交 错的写法,标记必须以规则性的次序来出现。
5.属性值必须要用“ ”号括起来。如第一个例子中的“1.0”、 “gb2312”、“人民币”。都是用“ ”号括起来了的,不能漏掉 。
6.控制标记、指令和属性名称等英文要区分大小写。与HTML不同的 是,在HTML中, 类似〈B〉和〈b〉的标记含义是一样的,而在 XML中,类似〈name〉、〈NAME〉或〈Name〉这样的标记是 不同的。
11.1 XML格式
❖ Xml的标准结构
7.在HTML文件中,如果要浏览器原封不动地将所输入的 东西显示出来,可以将这些东西放到〈pre〉〈/pre〉 或者〈xmp〉〈/xmp〉标记中间。这对于创建HTML 教学的网页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网页中要显示HTML的 源代码。而在XML中,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就必须使 用CDATA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