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中的觉醒习题

合集下载

1蒙昧中的觉醒

1蒙昧中的觉醒

蒙昧中的觉悟1.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行能感觉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行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容颜是什么。

由于有好多感知方面的阻碍 ,人们不行能亲自体验到神 ,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

这表示智者学派以为()。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的作用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以外【答案】D【解析提示】这是普罗塔戈拉在《论神》中的一段话。

初期希腊自然哲学家研究和商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研究客观事物和“神”的实质 ,忽视了人类的活动和创建性。

古希腊智者学派研究的领域则转移到“人”自己以及对人的价值的论述上,他们以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 重申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应选 D项。

2.环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虑 ,公元前 6~前5世纪 ,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期间出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

A.孔子思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拥有人文精神B.老子侧重商讨宇宙根源的问题 ,用以指导人生C.佛陀关注心灵智慧的觉悟D.苏格拉底侧重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问题【答案】D【解析提示】苏格拉底以为放弃对人自己的商讨而去研究自然问题是愚笨的行为 ,他的哲学追求会合于认识人自己。

3.“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看法和准则 ,任何美德都一定具备相应的知识 ,无知的人不会真切有美德。

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 ,知识是美德的实质。

”倡议这类“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

A. 普罗塔戈拉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答案】D【解析提示】“知德合一”是苏格拉底的主张。

4. 苏格拉底被誉为“智慧”的化身 ,以下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 ,错误的选项是 ( )。

A. 他的哲学追求主要会合在“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上B.他以为利害好坏取决于个人的尺度C.他重申知识的作用 ,以为无知是全部罪恶的根源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识【答案】B第 1 页【解析提示】以为利害好坏取决于个人的尺度的是智者学派。

历史必修三专题六1蒙昧中的觉醒 练习题

历史必修三专题六1蒙昧中的觉醒   练习题
普罗泰格拉
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2010高考广东文综19题)“我们不把任何 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 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 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 说法是 A. “信仰即可得救”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 “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解析】 • 考点:世界近代文化、思想、科技。 • 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 解题关键:上帝远离了,人类地位降低——那谁说,人是 那啥变的!呵呵 • 答案:B
【典型题例】(2010· 湛江测试二)称古代希 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 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解析:C。希腊先哲如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 万物的尺度”,它否定了神的存在,肯定、强 调人的存在价值,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 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典型题例】(2010· 揭阳高中二模)古希腊诗 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 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 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 慧,பைடு நூலகம்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 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 解析:B。从诗中体现了知识即美德的主张观念, 而提供的选项中只有B最适合该观点。
• 答案:C。
• (2012广东卷)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 路德辩论说: 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 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致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 分歧在于 • A《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B.信仰是否有必要 • C.教会是否腐败 • 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一 蒙昧中的觉醒》(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一 蒙昧中的觉醒》(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一蒙昧中的觉醒》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春秋战国时期,以下哪个思想流派主张“兼爱、非攻”?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在战国时期,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百家争鸣的高潮?A.孔子讲学于鲁国B.孟子游说诸侯C.墨子提出“非攻”主张D.诸侯争霸,百家争鸣3、我国历史上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4、下列哪个事件被认为是促使“蒙昧中的觉醒”在中国开始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A、百家争鸣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5、题干:19世纪末的中国,有哪些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觉醒?选项: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6、题干:以下哪个观点最能体现近代中国觉醒的特点?选项: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B、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C、研究与改造传统文化,促进现代化进程D、坚持中国传统文化,抵制西方文化侵蚀7、题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场以“救亡图存”为口号的启蒙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A. 新文化运动B. 戊戌变法C. 同盟会运动D. 辛亥革命8、题干:以下关于《天演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由严复翻译成中文,于1898年出版B. 引入了进化论的观点,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C. 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提倡通过改革来实现国家的振兴D. 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基础9、下列哪一项不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A. 知识即美德B. 认识你自己C. 万物皆有数D. 智者无言 10、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重要转折点?A. 印刷术的发明B. 文艺复兴的兴起C. 新航路的开辟D. 宗教改革的开始11、题干: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标志是以下哪一项?A.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B.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C. 梁启超、谭嗣同的《仁学》D.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12、题干:以下哪一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影响?A.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 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C.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 使中国实现了现代化13、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思想文化蒙昧时期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春秋时期礼仪崩坏,诸侯混战,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探索的景象。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蒙昧中的觉醒课后练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蒙昧中的觉醒课后练习

第40讲蒙昧中的觉醒(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成都摸底)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只不过神青春常驻、最有智慧和最为健美而已。

这反映出古希腊( ) A.人文主义精神缺失B.重视人自身的价值C.文明开化程度较低D.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解析:选B。

题目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说明古希腊时期重视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故B项正确。

2.(2019·江西红色七校高三联考)古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

下列各项与智者学派的观点相符的是( ) 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B.“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重要”C.“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解析:选C。

“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强调了人的作用,与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是一致的,故C项正确;“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是苏格拉底的观点,不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A项排除;“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重要”强调的是荣誉的重要性,与智者学派的观点不符,故B项排除;“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强调的是神的作用,而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作用,故D项排除。

3.(2019·黄石调研考试)据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可推知古希腊当时( )A.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B.人们的思想充满迷信C.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D.民主政治获空前发展解析:选B。

“人是万物的尺度”,梳理的是人与神的关系问题,故A项错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对神的崇拜,故B项正确;该观点的提出,恰恰说明当时并未能很好的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故C项错误;该观点提出时期,古希腊民主政治高度繁荣,但是该观点不能反推出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4.(2019·孝义高三摸底)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蒙昧中的觉醒课后小习题

蒙昧中的觉醒课后小习题

蒙昧中的觉醒习题1、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

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

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3、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

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7、“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8、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高中历史3 6.1蒙昧中的觉醒

高中历史3 6.1蒙昧中的觉醒

6。

1蒙昧中的觉醒(练习)1。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

“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2。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

孔子B。

墨子C。

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3.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

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C。

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4.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

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C。

科学思想D。

人文主义思想6.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的是A。

孟子和苏格拉底 B.关汉卿和达尔文 C.王阳明和哥白尼D。

曹雪芹和孟德斯鸠7.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中国古代有类似思想的是A。

老子 B.孔子C。

墨子D.庄子8。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

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

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6.1蒙昧中的觉醒名师制作优质作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6.1蒙昧中的觉醒名师制作优质作业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3:6.1 蒙昧中的觉醒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我们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A.古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B.古希腊涌现出了众多的哲学大师C.古希腊先哲最早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D.古希腊人最早开始研究自然哲学【解析】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对社会、人生的决定作用。

古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故古希腊被称为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

【答案】 C2.智者运动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下列有关智者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谓的“智者”是指古希腊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B.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C.他们主张追求功利,反对空谈真理D.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意识,但不否认绝对权威的存在【解析】智者是指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其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因为他们注重实利,又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所以他们的言辞和结论往往大胆而惊世骇俗。

他们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答案】 D3.欧洲部分哲学家特别强调学习“修辞学”。

所谓“修辞学”就是“不知道对与错、高尚与卑劣、正义与非正义,却发明了一种就这些事情说服听众的技艺,因此,尽管他对这些事情无知,却能在无知者中间显得比专家们更有知识”。

他们的代表人物是() A.苏格拉底B.普罗塔戈拉C.孟德斯鸠D.康德【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修辞学”可知反映的是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 B4.右图是被柏拉图称为“小马驹”(据说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的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这样说他的原因是()A.敢于挑战权威B.忘恩负义C.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D.求知欲强【解析】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其表层意思是B项,而其寓意则是不畏权威、敢于挑战权威,故A项正确。

历史ⅲ人民版6.1蒙昧中的觉醒练习

历史ⅲ人民版6.1蒙昧中的觉醒练习

历史ⅲ人民版6.1蒙昧中的觉醒练习课时一蒙昧中的觉醒(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以下两幅图片反映了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

这一特点突出说明了()。

A、古希腊人对神的敬畏和崇拜B、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C、古希腊哲学家主要研究“神”的本质D、古希腊城邦制度的高度发达解析观察图片可以得出古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众神的人格化,它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2、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的本质含义是强调()。

A、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创造了万物C、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D、人的价值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指人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衡量一切的尺度,其肯定了人的价值。

智者学派强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而非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故A项错误;B、C两项的错误在于扩大了人的作用。

应选D项。

答案D3、“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上述材料说明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D、人生而平等答案A4、古希腊一位哲人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普罗塔戈拉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人生,这和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是一致的。

答案C5、斯多亚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集中表达在()。

A、主张人人生而平等B、逻各斯是永存不朽的理性C、人是万物的尺度D、三权分立学说解析此题旨在考查斯多亚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

D项是18世纪的启蒙思想;B项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理性;C项是智者学派的观点。

答案A6、右图所示书籍中不会有关于以下哪位人物的表达()。

A、芝诺B、西塞罗C、塞内卡D、苏格拉底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斯多亚主义”应与斯多亚学派有关,四个选项中,只有苏格拉底不属于斯多亚学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柏拉图说“人是一种文明的动物,然而他需要适当的教育,或教育的不好,他就是最野蛮的动物”“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据此你认为柏拉图①肯定、重视人的价值②赞同雅典直接民主制度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④重视教育,以挽救颓废的城邦制度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

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

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

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C.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答案:3.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公元前426年一公元前373年)说:“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

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在他看来A.人应该无条件服从法律确B.法律制度与人性相违背C.法律制度源于人的契约D.所有人都应当是平等的4.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

”这一学派是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学派C.启蒙思想家D.自然哲学家5.苏格拉底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方向,指的是他()A.把研究对象从社会转向自然B.重视对人性本身的研究C.重视对自然界的探讨D.反对迷信,强调自由6.“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7.某天上学路上下雨了,同学甲说:“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同学乙说:“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他们看法的差异与下列谁的观点相类似A.亚里士多德B.普罗泰格拉C.苏格拉底D.柏拉图8.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扰,勇者不惧。

”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

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

这说明二者都A. 强调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B. 希望建立一种平民政治C. 主张通过对人的道德改造维护等级秩序D. 主张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9.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种理论是:A.万物皆由水而生B.吾尤爱真理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10.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

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普罗泰格拉11.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

下列属于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主张是(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人自己C.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D.真理高于一切1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

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A. 为民众获得自由提供了重要保障B. 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C. 是社会不公平、政治动荡的根源D. 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13.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绪论中说:“希腊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原始的宗教意识和伦理意识便进入分崩离析的过程中。

这不仅使有关人的天职和使命问题变得愈来愈有必要作科学的调查研究,而且使有关正当的生活行为的教导成为首要目标,最终成为哲学或科学的主要内容。

因此,希腊化时期的哲学便获得了基于科学原则的生活艺术的实践意义——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早已为这种涵义开辟了道路。

”这里的“这种涵义”是指哲学应关注于对人的A.天职和使命的研究B.本身的研究C.生活行为的研究D.宗教意识和伦理意识的研究14.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和欧洲,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和智者学派B.罢黜百家和智者学派C.百家争鸣和启蒙运动D.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15.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束缚了人的思想B.树立了人的尊严C.限制了人的自由D.否定了人的地位16.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

下列表述不确切的是:A.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B.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C.其思想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D.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17.“希腊人把他们的棹看作实际上是和他们自己很相似的,区别仅在于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

由于信奉这样的神,希腊人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由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力量统治的世界里,因而感到无忧无虑、安适自在。

”这表明希腊人A.认为神与人没有区别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D.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18.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19.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

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就很生气。

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了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

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这则寓言说明了下列哪一观点A.知识即美德B.认识你自己C.人是万物的尺度D.人与动物之间有本质区别20.彼特拉克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

”又说“我的心灵的最深处是与基督在一起的",“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

”这反映了A.“人文主义之父”名不副实B.彼特拉克捍卫宗教自由C.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D.其人生哲学既有中世纪的特征又具有近代的气息21.学生问:“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

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老师答:“这里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

”根据材料,这位老师最有可能是A.苏格拉底B.普罗塔戈拉C.芝诺D.逻各斯22.“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够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的话,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

”提出这一主张的是()A.泰勒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3.“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

如果牛、马或狮子也跟人一样,有手,能用手画画,能从事艺术活动,那么,牛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牛,马会把神的模样画的像马,每种动物都会把神的身体描绘得跟自己一样。

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

”这反映了A.蒙昧主义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C.理性主义思想 D.民族主义思想24.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

”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强调发展个性,追求民生平等B.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C.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性至上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25.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

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

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26.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以下中国占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A.“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B.“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27.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

据此判断正确的说法是A.苏格拉底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B.苏格拉底完全否认了智者学派的主张C.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D.这种认识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28.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29.某班同学在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时进行小组讨论,以下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智者学派的出现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繁荣密切相关②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就是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③智者学派的出现说明“人”成为早期希腊哲学家研究的核心④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同智者学派根本不同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④D.①②③30.苏格拉底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B.法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是相对的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D.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31.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