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熔融指数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分析
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影响因素探讨

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影响因素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对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为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过程控制,结果准确性提供指导。
关键词: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过程控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是指热塑性塑料在规定温度、负荷条件下,10min内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
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能反映聚丙烯树脂分子量大小、熔体质量流动性好坏,是聚丙烯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出厂分析的重要分析项目,也是确定聚丙烯牌号的关键指标,因此准确测定MFR十分重要。
1测定原理熔体流动速率测定过程:将口模、活塞杆放在230 ℃料筒中预热15min,取4~8 g样品,在1min内加入料筒,压实,预热5min,加2160 g(砝码+活塞杆)负荷,在1min 内开始测试,测定有A法和B法两种方法。
本实验室采取标准中规定的B法,测试区域为活塞杆上下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30mm),仪器方法中规定了测试起始位置50.36 mm 和测试距离30 mm,仪器在30 mm测试距离内测定5个结果,每6 mm测定一个时间,然后按公式(1)计算每个熔体流动速率[1]。
(1)式中:θ——试验温度的数值,单位为摄氏度(℃);m nom ——标称负荷的数值,单位为千克(kg);A ——活塞杆和料筒的截面积平均值(等于0.711cm2),单位为平方厘米(cm2);t ref——参比时间(10min),s(600s);L ——活塞杆移动预定测量距离或各个测量距离的平均值,单位为厘米(cm);t ——活塞杆移动预定测量时间或各个测量时间的平均值,单位为秒(s);ρ——熔体在测试温度下密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对于聚丙烯,密度为0.738。
2 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在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中,影响因素包括人员操作技能、仪器设备精度和稳定性、样品代表性、分析方法、测试环境等方面。
各种主要影响因素见图1:图1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影响因素2.1 人的因素添加剂量熔体流动速率/ g•10min-1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1 2 3 4 50.0% 46.7 46.4 44.4 46.3 42.4 45.2 4.040.5% 41.2 41.6 41.5 41.3 41.6 41.4 0.441.0% 42.6 42.5 43.0 42.9 42.7 42.7 0.491.5% 43.3 43.5 43.6 43.2 43.4 43.4 0.362.0% 42.2 42.0 42.3 42.3 42.1 42.2 0.312.5% 42.6 42.4 42.5 42.4 42.5 42.5 0.203.0% 42.8 42.4 42.6 42.4 42.6 42.6 0.39从表1结果可以发现,未添加抗氧剂时样品受热分解,导致测试结果偏高,且波动较大,不利于产品控制;抗氧剂添加量为0.5%时,MFR低且稳定;随着抗氧剂添加量增加,MFR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可能由于抗氧剂添加量过大出现团聚反而对样品的保护变差,出现热降解,造成结果偏大。
聚丙烯熔融指数影响因素的研究

聚丙烯熔融指数影响因素的研究发布时间:2022-01-24T03:02:13.71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30期作者:汪振阳[导读] 熔融指数是美国公司根据一种识别塑料特性的方法(也称为熔融速率)建立的,它代表塑料加工时的流动性值。
聚丙烯是由聚丙烯酸制成的热塑性树脂。
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等规聚丙烯、非标聚丙烯和中规聚丙烯。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1400摘要:熔融指数是美国公司根据一种识别塑料特性的方法(也称为熔融速率)建立的,它代表塑料加工时的流动性值。
聚丙烯是由聚丙烯酸制成的热塑性树脂。
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等规聚丙烯、非标聚丙烯和中规聚丙烯。
严格控制聚丙烯熔体指数有利于保证聚丙烯产品在相应熔体指数范围内的良好加工性能和质量。
本文简要分析了聚丙烯熔体指数的内容、基本含义、优缺点,并简要讨论了影响聚丙烯熔体指数大小和稳定性的因素。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聚丙烯;熔融指数;影响因素一、引言聚丙烯(pp)是典型的热塑性聚合物,具有物理、机械、化学、电气和耐后等性能。
聚丙烯的主要特点是相对密度低,只有0.89~0.91之间,是最轻的塑料品种之一,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冲击性和成型加工性能。
工作温度达到110℃~120℃,耐热性好。
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很难与化学品发生反应,不吸水。
透明度好,无毒无害。
缺点是耐寒性差,容易受到光、热、氧的影响。
着色不容易,点火点低。
性能差二容体指数基本概况用体指数称,也称为容体流量,该网站主要测量容体质量流量,,是指在一定温度和负荷下每10分钟通过标准模具的热塑性塑料的量。
温度一般为230℃,负荷为2160克,标准模具内径为2095mm,溶解指数越大,溶解体的流动性越好。
二、熔融指数基本概况熔融指数,也被称为熔体流动率。
聚合物熔体在固定温度和固定负荷下10分钟内通过标准模具的重量。
温度一般为230°C,负荷为2160克,标准模具为2095毫米。
聚丙烯的熔融状态下的粘度

聚丙烯的熔融状态下的粘度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聚丙烯是一种常用的热塑性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纺织品、医疗器械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聚丙烯常常需要在熔融状态下进行加工,而其熔融状态下的粘度是一个重要的物性参数。
熔融状态下的粘度是指材料在高温下流动性的表征,对于聚丙烯而言,其熔融状态下的粘度直接影响着其热压缩成形、挤出成型等加工工艺的效果。
研究聚丙烯在熔融状态下的粘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聚丙烯的特性、熔融状态下的粘度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可以为优化聚丙烯材料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旨在系统地探讨聚丙烯在熔融状态下的粘度特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在熔融状态下,聚丙烯的粘度是影响其加工性能和应用领域的重要参数之一。
研究聚丙烯在熔融状态下的粘度特性及影响因素对于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聚丙烯在熔融状态下的粘度特性,并分析影响其粘度的各种因素,为进一步了解聚丙烯的加工性能和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聚丙烯熔融状态下的粘度测试方法进行探讨,为准确测量和控制聚丙烯的粘度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聚丙烯熔融状态下的粘度,不仅可以拓展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还有助于提高聚丙烯制品的性能和品质。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深入了解聚丙烯在熔融状态下的粘度特性和应用价值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2. 正文2.1 聚丙烯的特性聚丙烯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制造中。
其具体特性包括:1. 密度适中,比重小,质量轻;2. 耐磨性强,具有优异的耐磨性,适用于制作耐磨件;3. 耐候性好,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不易被紫外线氧化;4. 耐化学性能优秀,具有较好的耐化学性,不易受化学腐蚀;5. 熔融温度适中,易于加工成型;6. 绝缘性能良好,不易被电流击穿。
聚丙烯粉料、粒料熔融指数差异原因分析

相对平均偏 差,%
对应粒料数 据 g /10 m in
4.6
4.8
4.6
4.7
2.13
3.8
5.5
5.6
5.3
5.5
1.82
4.4
4.9
4.7
4.8
4.8
1.25
3.9
4.3
4.2
4.2
4.2
0.71
3.4
4.6
4.3
4.2
4.4
3.86
3.8
平均值与粒料 差值 g /10 m in
0.9 1.1 0.9 0.8 0.6
�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2 年第 28 卷第 1 期 P ET R O C H E M IC AL SAFET Y AN D EN V IR O N M EN T AL P R O T EC T ION T E C H N O L O GY
37
聚 丙 烯 粉 料 �粒 料 熔 融 指 数 差 异 原 因 分 析
关键词: 熔融指数 粉料 粒料
锦西石化聚丙烯装置使用 NT H 公司的专利, 采用气 相法聚丙烯 生产技术, 以四氯化钛 为主催 化 剂,三 乙基铝�硅 烷为辅催 化剂, 先将丙烯 聚合生 成聚丙烯粉料,再 造粒 生成粒 料聚 丙烯�车 间根 据 聚丙烯粉料的熔融 指数调 整工 艺参数,控 制成 品粒 料熔融指数的大小�在 装置开 车期 间发 现,聚丙 烯 粉料�成品粒料的 熔融 指数有 很大 差异,经 造粒 后 生产的聚丙烯粒料的 熔融指 数远小 于粉料 的熔 融指 数�并且同一 批 粉料 的 熔融 指 数数 据 重复 性 不好, 不能给生 产提供可靠的调整依据�产 品粒料聚丙烯
周久茹,苏志远,李 金
螺杆组合对PP熔体指数的影响 2010.12(1)分析

双螺杆挤出机螺杆组合对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影响王文彦1,李世通2,张国强3(1.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甘肃兰州,730060;2. 甘肃省聚合物配混改性成套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摘要:在聚丙烯(PP)的改性加工中,熔融指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参数。
本论文通过实验研究,讨论了啮合块和反向输入元件对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影响。
关键词:熔融指数聚丙烯啮合块反向输送元件在聚丙烯的改性加工中,需要特别注意熔融指数的变化情况[1~2]。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讨论了啮合块的结构和位置,反向输送元件的数量和位置对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影响。
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料聚丙烯(PP):LI28F,中石油华北石化公司。
1.2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平行同向双螺杆挤出机:SHJ-30H,长径比40:1,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熔融指数仪:ZRZ-400,深圳新三思公司。
1.3 试样制备将聚丙烯原料颗粒加入SHJ-30H挤出机中,按照表1的工艺条件,使用不同结构的螺杆组合挤出并造粒,制得试样。
表1 挤出工艺参数1.4 熔融指数测定熔融指数按照GB3682-2000测试,测试温度为230℃,砝码重量为2.16kg。
2 结果与讨论2.1 不同结构的啮合块对熔融指数的影响为了保证实验结果仅与螺杆组合有关,实验物料中没有添加任何助剂,并且每组实验都采用了如表1所示的工艺条件。
2.1.1 螺杆组合及实验过程本项实验主要考察了啮合块的错列角和单片厚度对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影响。
图1 螺杆组合A如图1所示,螺杆组合A中有11个啮合块,分成三组,分别位于第3、4节筒体之间,第5、6节筒体之间以及7、8节筒体之间。
图2 号螺杆组合B如图2所示,螺杆组合B是在螺杆组合A的基础上,将真空排气口之前的90°/5/32更换为45°/5/32,用于实验不同角度的啮合块对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影响。
图3 螺杆组合C如图3所示,螺杆组合C是在螺杆组合A的基础上将两个45°/5/57更换为45°/5/32,用于实验宽啮合块和窄啮合块对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影响。
聚丙烯产品熔融指数波动原因及分析

聚丙烯产品熔融指数波动原因及分析发表时间:2020-12-30T03:00:26.489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27期作者:尹健[导读] 为减少产品熔融指数波动次数和幅度,提高聚丙烯产品质量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依据。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石化烯烃部天津市 300270摘要:根据聚丙烯产品质量特点,介绍了聚丙烯产品性能指标中最重要的参数——熔融指数的相关情况,根据熔融指数的波动情况,进行了有效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为减少产品熔融指数波动次数和幅度,提高聚丙烯产品质量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依据。
关键词:聚丙烯;熔融指数;性能;产品质量天津石化聚丙烯装置采用Basell公司(原意大利HIMONT公司)的“Spheripol”工艺,反应系统由液相环管反应器和气相流化床反应器组成。
目前主要产品有均聚产品T30S,M12,PP6012,共聚产品EPS30R,PPT5015.熔融指数是衡量聚丙烯树脂在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好坏的指标。
熔融指数越大,聚丙烯树脂的熔融流动性能越好,反之,熔融指数越小,聚丙烯树脂熔融流动性能就越差。
由于聚丙烯是热塑性树脂,是在熔融状态下加工成各种制品的,所以熔融指数是影响聚丙烯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聚丙烯产品质量最主要的指标之一。
1.熔融指数的控制方法在聚丙烯生产中,采用加氢的方法来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以控制产品的熔融指数,这一过程又称“氢调”。
随着聚合反应时加氢量的增加或氢调效果的改善,聚合物分子量的减少,产品熔体流动速率增大。
氢调速度还与聚合温度有关。
聚合温度越高,加氢反应速度越快。
由于聚合温度受丙烯临界温度和设备允许操作压力的限制,加上提高反应温度对其他质量指标也有影响(如等规度会有所下降),所以一般不采用提高聚合温度的方法来改善氢调效果和提高产品的熔体流动速率。
2.熔融指数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表1 熔融指数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4.结论4.1 聚合反应突然变化时,无论是催化剂加入量的改变还是丙烯质量变化造成的,操作人员应及时根据丙烯进料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氢气进料量,保证氢气在丙烯中的浓度保持不变。
聚丙烯粉料、粒料熔融指数差异原因分析

2012年第28卷第1期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P ET R O C H E M I C AL SAF ET Y AN D EN V I R O N M EN T AL P R O T EC T ION T E C H N O L O GY37收稿日期:2011-09-17�作者简介:周久茹,男,1996年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工业分析专业,2005年获东北大学在职M B A 学位,主要从事聚丙烯和丙烯产品分析技术管理工作,工程师�电话0429-*******聚丙烯粉料�粒料熔融指数差异原因分析周久茹,苏志远,李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辽宁葫芦岛125000)摘要:熔融指数是划分聚丙烯牌号的关键指标�在锦西石化聚丙烯装置开车期间,聚丙烯粉料熔融指数分析数据重复性不好,且与聚丙烯粒料的熔融指数存在较大差异�车间无法正常组织生产,聚丙烯产品无法在装袋前确定正确牌号�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实验,逐步查找聚丙烯粉料�粒料的熔融指数差异的根本原因�确定主要原因在于聚丙烯粉料未去活,测试粉料熔融指数前未进行合适的样品预处理�通过实验确定最优的样品预处理方法�使用这一方法便于生产过程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关键词:熔融指数粉料粒料锦西石化聚丙烯装置使用NT H 公司的专利,采用气相法聚丙烯生产技术,以四氯化钛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硅烷为辅催化剂,先将丙烯聚合生成聚丙烯粉料,再造粒生成粒料聚丙烯�车间根据聚丙烯粉料的熔融指数调整工艺参数,控制成品粒料熔融指数的大小�在装置开车期间发现,聚丙烯粉料�成品粒料的熔融指数有很大差异,经造粒后生产的聚丙烯粒料的熔融指数远小于粉料的熔融指数�并且同一批粉料的熔融指数数据重复性不好,不能给生产提供可靠的调整依据�产品粒料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只能按不合格品协议出厂,严重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探讨聚丙烯粉料�粒料熔融指数差异原因是十分必要的�1熔融指数差异原因分析表1为聚丙烯装置开车期间,粉料�粒料熔融指数数据对比�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五组数据粉料相对平均偏差最大32.30%,最小3.85%,无稳定性可言,且与粒料差值过大,最大达7.2g/10m i n ,对装置生产没有指导意义�表1粉料熔融指数数据重复性对比以及与粒料试验数据对比样品名称第一次试验数据g/10m in 第二次试验数据g/10m in 第三次试验数据g/10m i n 粉料平均值g/10m i n相对平均偏差,%对应粒料数据g/10m i n平均值与粒料差值g/10m i n F A331-113.99.510.811.414.624.27.2F A331-28.37.87.47.83.854.13.7F A331-38.511.67.19.118.684.94.2F A331-43.17.67.56.132.302.83.3F A331-57.47.98.27.83.8543.8粉料熔融指数重复性不好,严重超出�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 B /T 3682-2000)中有关实验精密度的规定�说明仪器或分析工操作可能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按照G B /T 3682-2000中的步骤,使用标准样品对B M F-001型熔融指数测定仪进行校正�确认仪器无任何问题,并且聚丙烯粒料的熔融指数数据符合GB /T 3682-2000精密度要求�然后,对照操作规程,检查分析工操作步骤,也未发现问题�:38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2年第28卷第1期排除了仪器以及人为因素后,问题只能出在对粉料的样品处理上�从表1还可看出,粉料的熔融指数远大于粒料�熔融指数是聚丙烯分子量大小的体现,粉料的熔融指数大,说明粉料的分子量小于粒料�推测可能是因为粉料未去活,且比粒料少了抗氧剂和稳定剂,使粉料聚丙烯在熔融指数测定仪230料筒中高温降解生成小分子聚丙烯,另外粉料中含有少量游离态丙烯,与粉料在高温下继续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少量齐聚物或较大分子聚丙烯颗粒,造成粉料聚丙烯比粒料聚丙烯熔融指数偏大,并且数据不稳定,几乎每分析一次一个数据,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有减小趋势�粒料由于在造粒前加入的抗氧剂和稳定剂,阻止了高温造粒过程的继续分解和聚合反应,熔融指数数据稳定�为验证上述推测,采用不同的粉料预处理方法,分别做试验与同批次的粒料进行熔融指数对比,查找二者差异的原因,逐步寻找一种合适的粉料预处理方法,使粉料�粒料熔融指数的差值最小�数据稳定,便于指导生产�2实验部分2.1方法概要热塑性塑料的熔融指数是指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230)和负荷(2.16k g)下,熔体每10m i n 通过标准口模毛细管的质量或熔融体积,用M F R (M I)或M V R值表示�2.2仪器和试剂B M F-001型熔融指数测定仪(德国Z W IC K公司);B P121S天平(赛多利斯)�抗氧化剂1010(分析纯);辅助抗氧化剂168 (分析纯);2,6-二叔丁基对甲酚(简称B H T);丙酮(分析纯)�2.3试验条件按照�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3682-2000)校正仪器�样品测定以及结果计算�为消除测定过程中氧气干扰,增加了对料筒氮气吹扫这一实验步骤,具体分析条件见表2�表2熔融指数实验条件实验条件数值料筒温度,�230�0.5试验前用氮气吹扫时间,�10样品用量,g3�8负荷,k g2.16切割时间间隔,�122.4实验结果(1)加0.5%(m/m)的1010抗氧化剂(溶于丙酮溶液再干燥处理)后,进行熔融指数测定�表31010加丙酮处理后粉料熔融指数重复性以及与粒料试验数据对比样品名称第一次试验数据g/10m i n第二次试验数据g/10m i n第三次试验数据g/10m i n粉料平均值g/10m i n相对平均偏差,%对应粒料数据g/10m i n平均值与粒料差值g/10m i nF A331-64.64.84.64.72.133.80.9 F A331-75.55.65.35.5 1.824.4 1.1 F A331-84.94.74.84.8 1.253.90.9 F A331-94.34.24.24.20.713.40.8 F A331-104.64.34.24.43.863.80.6如表3所示,经加0.5%(m/m)的1010抗氧化剂丙酮溶液处理后,五组数据粉料相对平均偏差最大3.86%,最小0.71%,稳定性很好,但与粒料差值较大,最大达1.1g/10m i n,最小0.6 g/10m i n,有一定指导意义�但经丙酮处理后,用烘箱干燥再称量,时间上要2h后才能出数据,不能及时满足车间需要,不是最好的方法�(2)直接加0.5%(m/m)的1010抗氧化剂,进行熔融指数测定�从表4可以看出,直接加入0.5%(m/m)的1010抗氧化剂处理后,五组数据粉料相对平均值偏差最大5.86%,最小3.13%,稳定性较好,但与粒料差值较大,最大达3.7g/10m i n,最小2.8 g/10m i n,有一定指导意义,但不能直观反映出所生产粒料的熔融指数,不能很好满足车间需要�(3)直接加2.5%(m/m)的1010与168抗氧化剂的混合物(二者之比为2:1),进行熔融指数测定�周久茹等.聚丙烯粉料�粒料熔融指数差异原因分析�2012年第28卷第1期39表4直接加1010后粉料熔融指数重复性以及与粒料试验数据对比样品名称第一次试验数据g/10m i n第二次试验数据g/10m i n第三次试验数据g/10m i n粉料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对应粒料数据g/10m i n平均值与粒料差值g/10m i nF A331-112.72.93.22.95.862.80.1 F A331-123.23.43.13.23.132.70.5 F A331-136.25.75.35.75.263.72 F A331-145.25.55.65.43.153.12.3 F A331-157.676.87.14.233.93.2表5加1010和168粉料熔融指数数据重复性以及与粒料试验数据对比样品名称第一次试验数据g/10m i n第二次试验数据g/10m i n第三次试验数据g/10m i n粉料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对应粒料数据g/10m i n平均值与粒料差值g/10m i nF A331-164.54.44.24.42.273.80.6 F A331-175.14.84.84.92.653.91 F A331-184.954.74.92.043.91 F A331-195.55.35.35.4 1.854.1 1.3 F A331-203.33.13.13.23.132.70.5如表5所示,经加2.5%的1010和168抗氧化剂直接处理后,五组数据粉料相对平均偏差最大3.13%,最小1.85%,稳定性很好,与粒料差值也小了很多,最大达1.3g/10m i n,最小0.5g/10m i n,有一定指导意义,基本能满足车间需要,及时也较准确,是比较好的方法�(4)直接加为2%(m/m)的B H T粉,进行熔融指数测定�表6加BH后粉料熔融指数数据重复性以及与粒料试验数据对比样品名称第一次试验数据g/10m i n第二次试验数据g/10m i n第三次试验数据g/10m i n粉料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对应粒料数据g/10m i n平均值与粒料差值g/10m i nF A331-164.24.14.14.10.733.80.3 F A331-174.34.44.24.3 1.403.90.4 F A331-184.14.23.94.12.443.90.2 F A331-194.94.74.94.82.084.10.7 F A331-202.92.82.92.9 1.032.70.2如表6所示,经加2%(m/m)的B H T抗氧化剂后,五组数据粉料相对平均偏差最大2.44%,最小0.73%,数据稳定性很好,同时与粒料差值也小,最大达0.7g/10m i n,最小0.2 g/10m i n,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能满足车间需要,及时准确,是良好的粉料预处理方法�3结语综上所述,分析聚丙烯粉料�粒料熔融指数差异产生的各种原因,排除各种影响因素,逐步寻找出一种合适的粉料预处理方法�从数据可以看出,直接加2%的B H T,进行熔融指数测定,是最好的粉料预处理方法�使用这一样品预处理方法,聚丙烯粉料熔融指数分析的重复性�再现性和准确性都大有提高,便于生产过程控制,为按计划�按需求生产特定牌号的聚丙烯产品提供了良好依据,确保了合格产品的顺利出厂�A B STRA C TS P ET R O CHEM I CAL S A F ETY A N D EN V I R O N M EN T AL P R O T ECT I O N TECHN O L O GYB h.20F e b.2012V��.28N�.1���D I SC USSI O N O N THE O VE RH A UL SAF ETY O F TH E A I R SEPA RA TI O N UN I T[22]L.A S HG P,,H,472300A:Th g h e ea h-d eha f he a e a a,h a e a e he af e e a e a d e c a f c h eha,c d ga e e f af e e a a b e f e he eha c h a he g f f a d f g e a e f he c d b,a g fa e a e,e ea,e e e a d e a ag ec he c a d af ec d g he eha c e.T h d e e f ee c ef c e ag e f he a e d d g he eha c e f c d b.K:A e a a;S g f f a d f g e a e;C d b ea;O eha af eA C C I D E N T A N A L Y SI S O F SW I TC H I N G O P-E RA T I O N W I TH G RO UN D L E A D A N D TH E C O UN TE RM E A SURE S[25]F1,D2.1.P A-O SI NOP EC O C,P,H,457000;2.SI NOP ECP C.L.,P,H,457000 A:Th a e a a e a ac cd e c-c e d a6V e b a he c h g-ea a c a e d h g d e ad.I d c e he c a e f he ac cd e he a eh g d e ad ea e h c h.T he a ef a d a ag e e e a e f g d e ad f hea e c f e ch c a c e e a e,e d c a-a d a ag e e.E d c a af eh d b e e ha c e d a d e e h d b e e e e d c d e e e he c c-e c e f c h ac cd e a d e e he af ea d abe ea f he e e.K:H g h ag e c h;G d e ad;A c-cde;A a;C e e a eA N A L Y SI S O N A N A TT E M PTE D I N C I D E N T A-B O UT W E L D E D JO I N TS TE A RI N G O F H I G H-PRE SSURED D O UB L E VA L VE UN I O N B O D Y VA L VE A N D T H EC O UN TERM EA SURE S[27]C,K.SIN OP EC L C-,L,H,471012A:A e e d cd e a d ac cd eha e he a e e c ha a d c e e.T h a e d e e a a e he c e e f a a e e d c-d e ab ed e d e a g f h g h-e e d d be a e b d a e ha ha e e d he a g d c c e f he e-b220104/a a h d g e a.A d f-a d c e d g c e e a e a d g g e f he e�e������f��c h��c�d e���.K�:A��e���e d��c�d e��;W a����h�d��g e�a-;S e c����B RI E F A N A L Y SI S A N DC O N SE Q UE N C E SI M-UL A TI O N O F PA RA XY L E N E T A N K L EA K-A G E[30]�,G�C������,����P���.SI N O P ECQ S�����E����������I��������,Q������,S,266071A:Pa�a���e�e ha�a����e d g�e a�c��c e��a-g e�e b e c a��e�f���ha�a�d�������e���e���c ha fa ab�����,e�������e�e��a�d����c���a�d����.T h a e�e�e c���he�a�a���e�e�a���f a c���a��a e e a c h�b�e c�a�d�a�e�a�����a����a�a�������hec e�e�c e�f�e a�ag e ac c�d e��b��e����g�e a�-ag e c c��a�c e�.I�a�a���e��he c��c e���a����d��-b f�a�a���e�e���h�a��e dd���a�c e,�he�a�g ef he a�ad�a����af�e��he�c c���e�c e�f�e�f��ea�df e a�d�hed a�ag e a�e a d�����b�����af�e�e����-.A d�he�����a�����e�����a������d ede c�����-a g e f e�e�c e f���he��e�e�����a�dc�������f ac-cd e.K�:P a�a���e�e;L e a�ag e;P���f��e;E����-;S�a����STUD YO F FI B E R B RA G G G RA TI N G FI RE A-L A RM I N G SY STEM SEN SI TI VE TO TEM PE R-A TURE FO R PE TRO L EUM TA N K[34]S B.S���C���Q�������P������������C�.,L TD.,Q������,F�����,362103A:F�be�B�ag g g�a���g f��e a�a����g����e�e e��e��e�a���e��a�e�����e��h�c h ad����-ee c�cde�e c����a�d����c a���a���������.I�’�e ab�e f���he e a����a����g�f f��e a�d e����-e e��������e����e���a��a�e a��he�e�he�e-e e�f��f��e a�d e����������e�e�����a�e�e��h g h.Th�a�e��a���������d�c e��he b a��c����c�-e f fb e�B�ag g g�a���g�e��e�a���e�e����g a�da a e he f���a�d��e�a���g����c���e��f f�b e�B ag gga��gf��e a�a����g����e�.I������d�c e��hea c ha ac�e�����c��f�he����e���de�a��a�d e�-d he a����c a�����f�h��a�a����g����e����e-e a��.K�:F�b e�B�ag gg�a���g;Te��e�a���e�e�-;F e a�a����g;Pe����e���a��STUD Y O N TH E C A USE O F TH E D I FFE R-EN C E B E T W E EN PO L Y PRO PY L EN E PO W-D E R A N D PE L L ET[37]J�,S��������,L�J��.Q������T������D�-�P����C����J����P������������C������,H,L�������,125000A B STRA C TS P ET R O CHEM I CAL S A F ETY A N D EN V I R O N M EN T AL P R O T ECT I O N TECHN O L O GYB h.20F e b.2012V��.28N�.1���A:M e de a e de d d e-e e gad e.D g he af J-e e a,he e e a abf he e d e da af e e d e ag d.A d hee a a bgdf f ee c e e d e b e e e-e e de a d e e.T he h c d’-g a e e g a ea a d he gad e f-e e d c c d’b e cf e d c e c b e f eb ag g g.A g a g h be,hec a e f he df f ee c e b e e e e e-d e a d e e ee f d h g h e e e-e.I a d ee e d ha he df f ee c e ac a ed b ac f de ac af e e-d e a d ac f e a e e e a e be f e e-g d e e d e.The a a e e e a-e eh d ha b e e e h g h e e e.Th eh d c e e f d c c e c.A d a e e he abe a f he d ca d e hee c cb e e f f hec a. K:M ed e;P d e;Pe eN UM ERI C A L SI M UL A TI O N O F FI RE A N D E XPL O SI O N PRE VE N TI O N O F A N N UL A R SPA C E A T TH E TO PO F O I L T A N K BA SE D O N PH O E N I C S[40]P1,L E2,L2.1.DC E,C I E-T,C,J,213164;2.J K L O G ST T,C,C,J,213016A:De ac a f a ac e a e e c h-g f f e a d e e e f a g-f a.Ba e d he d e ac a c e f-g e he a ac e f he a,h a e d-e hed e ac afg e a g e-c a ef a g-f a.Ge e c d e a d a he a c a d e a e e c a e c a a h he a-d f PHO EN I CS f a e.The f e c e f-g e g he a c a h df f eef a e a d e c e d e hec d fdf f e-e ea ag e e he g e c e ha e b e e ba e d.T he e abh e f a c da db d acd de g d a c e fc he e g g e f f eade e e-ac c e.K:F a g-f T a;N g e;De ac a-;N e c a a;F e a d e e-eTRE A TM E N T O F RE FI N ERY SE W A G E B Y SE C O N DA RY A I R-FL O A TA T I O N A N D TW O-STA G E B I O C H E M I C A L PRO C E SS[43],���S�������.S�����T��������P������P C J����P������������C������,H������,L,125001A:A f�e�a�a��������he�a�e���a����c ha�ac-e c f�he�e f��e���a��e�a�e�f����e���c he��c a�e e e,b��c he��c a����c e���f����e���a��f a a�ae�a�����A/O�a�ad���e d����e a��hea e a e f���J����Pe���c he��c a�C���a��.Theac a e�����d�c a�e d�ha��hea�e�ag e�e���a��a�e�f CO D a�d N H3-N b��he�e c��d a��a��f��a�a����a d-�ag e b��c he��c a����c e���e�e96.7%a�d99.2%e��e c���e��,�h�c h a�e f a����e�������hea d a d�f CO Dc�<50a�d N H3-N<8��I����������D��������S���������L�������P�������.K��:R e f��e���a��e�a�e�;A��f��a�a����;T-ag eb��c he��c a����c e��A PPL I C A TI O N O FB I O L O G IC A L A E RA TI O NFI L TER PRO C E SS I N TRE A TM E N T O FW A STE W A TE R FRO M RE FI N ERY PRO D UC-T I O N[46]L J���.S IN OP EC J������C������,J���-,H��,448002A:B����g�c a�Ae�a����F���e�(BA F)���c e��ha b e e�de����e d����e a��e���f�a��e�a�e�f���e f e��d�c����f�����h�g h��e a��e��ab�����,g e��a�c e���h�c���ad��ga�d�����eb��de g-ad a��c e��.T h���a�e�g��e�a c����e he����ed c����he�e c h����g�c a�����c���e�a�d�e c h-g c ha�ac�e�����c��f BA F.I�d��c���e��hec e e�a�����f BAF a�d d e�e����e��he b ac�-a h g a�a�e�e����d e��he����a���ad��g��e�a-.T he�e������h���ha�BAF c a�e f f e c���e���e-e he��g a��cc������d�����e a���g�a��e�a�e�.K�:S e�ag e��e a��e��;B����g�c a�ae�a����f e(BAF)RE SEA RC H PRO G RE SS O F N EW T E C H N O L-O G Y FO R TRE A TI N G TH RE E K I N DS O FSL UD G E F RO M RE FI N E RY[50],����������.��’��������������P������-,’�,S������,710065A:T he��g�e d�e����f�he�h�e e���d��fd ge f���he��e a��e�����c e���f�e f��e��a e a e a�e c�����c a�e d.The�b���g ab���e���-e a���������a�d�he��e a��e���f�he���dg e��a he df f�c���.I�ha�a��a��b e e�a�e�e a�c h f�c��f e c he��c a�e��e�����e�a�d e�������e��a����-e c��e��.Th���a�e�����a���e��he�a�e��e a e�e c h����g�e�f���he�h�e e���d��f���d g ef he e f��e��e�a�h��e a�d ab��ad.I�a�a���e�he e c h c a�c ha�ac�e�����c��f�he�e�e c h����g�e�a�de dc he��f����ea����c a���������e c��.。
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影响因素的探讨

下计时器待4 m i n 仪器温度恢复正常后, 加上砝码 ( 2 . 1 6 r , e ), 按下 自 动切割器
按钮。 取各时间切下的聚丙烯样条。 称量连续切取的三个无气泡样条, 计算 MF R-  ̄, 测试结果为2 . 7 0 g /l O mi n , 相对误差为0 . 7 %。误差较小, 表明仪器处
科 学 发 展
铖 嗨岛蛄篙
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影响因素的探讨
刘永 才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天津分 公司 天津 大港 3 0 0 2 7 0 ) 摘 要: 熔体流动速率是聚丙烯 最重要 的质量指标之一 , 对聚丙烯成型加工工艺条件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 的指导作用. 由于熔 体流动速率的重要性 , 所 以准确测定聚丙烯熔体流动速 率以及考 察影响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因素有着重要 的现实意义 。 小本体生产的聚丙烯粉料, 单釜料 的熔融指数波
于正常工作状况 , 否则需重新标校仪器 。 测试完毕后, 卸出活塞杆及 口模 , 仔 细擦净简体 , 活塞杆及 口 模锐孔 。 1 . 2 _ 2样品的处理 将所取的6 个样 品充分混合后 ,取一混合样品用 电子天平称取4 g 样 品, 加入4 mL 浓度 为0 . 5 %的抗氧剂1 0 1 0 丙酮溶液 , 充分润湿样品, 放入7 0 q C 左右 恒温供箱中干燥2 O 分钟。取 出后冷却至室温。 1 . 2 . 3样品测试 用校正仪器 时聚丙烯标准物质MF I K  ̄ [ [ 定 的同一条件分析样品。 1 . 2 . 4结果计算 试验结果按下式计算:
引发: 聚丙烯 ̄) - , woo 增长: P . OO十K H_ + RooH+ R
R’ +o f _ + R oo
1 . 2 . 1 熔体流动速率仪 的校正 用MF R为2 . 7 2 g /l O m i n 的聚丙烯标准物质,在仪器料筒温度达 ̄( 2 3 0 士0 . 5 ) ℃ 并恒温 1 5 mi n 后, 用 电子天平称取4 g 标准物质 , 用压力为5 0 k P a 的氮 气吹扫料筒5 t - ' l O s 后, 在l mi n l  ̄将所取标准物质加进料筒, 压实所加物料, 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熔融指数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分析
熔融指数是一种代表塑胶材料加工时的流动性数值,其以美国杜邦公司鉴定塑料特性的方法为依据而制定的,别称为熔体流动速率。
聚丙烯是通过丙烯聚合而得到的热塑性树脂,主要分为等规聚丙烯、无规聚丙烯、间规聚丙烯三类。
严格控制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使熔融指数在相应的允许值范围内,有利于聚丙烯产品的良好加工性能和质量得到保障。
文章将简要分析熔融指数的相关内容以及聚丙烯基本含义以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影响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大小和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简要讨论。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相关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标签:聚丙烯熔融指数;氢气;原料;催化剂
1 熔融指数基本概述
熔融指数,即MI,又被称之为熔体流动速率,指聚合物熔体在一定的温度及负荷之下,熔体在十分钟内通过标准口模的重量。
其温度一般是230摄氏度,负荷为2160克,标准口模为2.095毫米。
熔融指数越大,聚合物熔体的流动性就会越好,平均的分子量就会越低。
测试的主要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待测的高分子原料,即塑料,放置小槽内,槽末连接直径为2.095毫米、长为8毫米的细管。
然后待加热至230度后,向下挤压,计算原料在十分钟内所挤出的重量,即为塑料的流动指数。
2 聚丙烯基本概述
聚丙烯,即PP,是较典型的热塑性聚合物,以甲基排列位置为依据,可将其分为三种:等规聚丙烯、无规聚丙烯、間规聚丙烯。
其性质主要包含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化学稳定性、电性能以及耐候性。
聚丙烯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优点:(1)相对密度较小,仅在0.89至0.91之间,属于最轻的塑料品种之一。
(2)力学性能较好,耐冲击性强,具有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
(3)使用温度可高达110摄氏度至120摄氏度,具有较好的耐热性。
(4)具有较好的电绝缘性,同时不易与化学药品发生反应,且不吸水。
(5)较好的透明度,质地纯净,且无毒、无害。
缺点:(1)耐寒性较差,易受光、热、氧的作用影响。
(2)不易上色,且着火点低。
(3)韧性较差。
3 聚丙烯熔融指数影响因素研究
3.1 聚丙烯熔融指数大小的影响因素
3.1.1 探究氢气对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影响
在Ziegler-Natta的作用下,丙烯产生聚合现象,导致聚丙烯的活性中心出现链终止和链转移。
理想的链终止实现链转移的基础上,催化剂活性未受到破坏,并且原催化体系的聚合特点未发生变化。
常见的链终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链终止在链终止剂的作用下发生。
其中水、硫、砷等能引起催化剂失活的相关物质,均会导致链终止发生。
二是β-H的转移,在发生链转移的过程中,活性中心以烷基铝、烯烃方向发生单体转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需注意加入适当的氢气作为链转移剂,达到控制分子量的目的。
3.1.2 聚丙烯熔融指数受加氢方式的影响
加氢方式主要包含平行加氢和分布加氢两种。
平行加氢:氢气能够均匀分散于聚合釜中,且扩散效果较好,使反应釜中的分子量十分接近,分布率较窄。
同时平行加氢法难以准确把握加氢量。
分布加氢:易操作,过程简单,仅需经适量的氢气加入反应釜中即可。
但通过浆液夹带的方式进行后两个反应釜的加氢气,易影响加氢量以及氢的扩散效果。
实践结果分析得知,平行加氢与分布加氢在熔融指数的产品方面并没有差异,主要区别在于分子量的分布宽窄问题。
3.1.3 聚丙烯熔融指数受氢扩散程度的影响
在本过程中,利用搅拌和气体的循环实现氢的扩散和加氢反应。
搅拌速度较快,氢的扩散效果越好。
然而,在实际的情况下,一般在工艺允许范围内,通过气体的循环,实现氢分散程度的提高。
在进釜时,循环气体通过鼓泡的形式,不断从釜底向上运动,从而增加氢气与液相丙烯的接触面,增加扩散的均匀性,促进链转移反应,增加撤热效果,有益于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产品的生产,减少熔融指数的波动频率,达到提高熔融指数的目的。
3.2 探究原料对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本装置以丙烯为聚合单体,将氢气视为链转移剂,加入适量的Ziegler-Natta作为催化剂,帮助聚合反应的实现。
原料丙烯的基本成分包括:丙烯纯度、氧、一氧化碳、砷、总硫、烷烃、水、二氧化碳等,其中一氧化碳、硫、砷、氧、水、不饱和的烯烃以及氢气中的水和氧,均有可能致使催化剂活性中心受到侵害而失活。
特别是高效催化剂包含的TiCl4,虽然占有率较低,但对反应介质中的微量杂质存在严重影响,易导致其中毒。
如果催化剂因严重中毒导致失活,将致使聚合产物难以达到规定的熔融指数。
另外,丙烯中存在一定的惰性气体,虽说其对不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但如果含量超出一定的范围,将占据
大量的反应空间,降低釜中的氢分压,导致熔融指数难以控制。
由此可见,纯化氢气与精制丙烯,有助于熔融指数保持稳定状态。
3.3 探究催化剂对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影响
从表1分析,在相同的加氢量情况下,不同的催化剂,致使产品存在不同的熔融指数,严格来说,由于催化剂配制的方式以及催化剂内组分的不同使得氢调敏感性存在差异。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需要更换催化剂,必须进行加氢量的调整,使其熔融指数保持在稳定值范围内。
生产产品熔融指数较低时,第一反应的釜产品熔融指数与加氢量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然而,生产产品熔融指数较高时,第一反应的釜产品熔融指数与加氢量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生产产品时,应依据产品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加氢量,合理采用催化剂。
4 结束语
文章在简单介绍熔融指数与聚丙烯的基础上,进行聚丙烯熔融指数影响因素的探究,借助相关实验,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有前面的实验研究可得知:聚合反应过程中,氢气量的大小与催化剂的种类,对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影响最大。
同时加氢量的增加会引起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增大,抗氧剂质量与抗氧剂、粉料的有效混合也会影响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变化,原料以及催化剂均会引起熔融指数的变化等相关结论。
参考文献
[1]左婧文.聚丙烯熔融指数影响因素的探讨[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24-27.
[2]佘贤万.影响聚丙烯产品熔融指数的因素探讨[A].石油机械编辑部.
[3]车荣杰.聚丙烯熔融指数软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