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阿司匹林

合集下载

复方阿司匹林有效成分分析报告

复方阿司匹林有效成分分析报告

复方阿司匹林有效成分的分析报告1 前言复方阿司匹林 (APC)是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药,其有效成分为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和咖啡因。

乙酰水杨酸易水解,在生产及贮藏期间容易水解成水杨酸。

采用HPLC 将上述各组分分离时,HPLC 中流动相的组成和pH 对组分的滞留和分离影响大,因此需要找出合理的分析方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司匹林中的乙酰水杨酸、非那西汀、咖啡因和水杨酸的含量。

我们对复方阿司匹林有效成分如何测定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讨论的具体内容如下:(1)了解复方阿司匹林①了解复方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及其分子结构。

②参考与复方阿司匹林的测定方法相关的文献资料。

(2)分析过程①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原理并讨论出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类型中最适合对复方阿司匹林有效成分的类型。

②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条件的确定。

③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如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④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使用范围。

2 复方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及其分子结构2.1有效成分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和咖啡因。

2.2主要成分的分子结构及分子式乙酰水杨酸:C 9H 8O 4 非那西汀:C 10H 13NO 2 咖啡因:C 8H 10N 4O 23 复方阿司匹林的测定方法文献资料综述3.1 几种测定方法介绍容量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酸碱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例如中国药典[1]中采用容量分析法、赵怀清等[2]用胶束薄层色谱法、罗国安等[3]用PLS-紫外光光度法、左文坚等[4]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法等进行了测试研究。

但我们使用的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简单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

其流动相为液体。

在经典的液体柱色谱法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实现了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和操作自动化。

它可用来进行液固吸附、液液分配、离子交换和空间排阻色谱分析,应用非常广泛。

复方阿司匹林的组成成分

复方阿司匹林的组成成分

复方阿司匹林的组成成分
复方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由多种成分组成。

其中最主要
的成分是阿司匹林,其化学名称为水杨酸乙酰氨,是一种非甾体类抗
炎药。

阿司匹林具有缓解疼痛、退烧、镇痛、抗血栓和抗炎等多种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发热、风湿性关节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除了阿司匹林之外,复方阿司匹林还包含有其他成分。

其中一种
是咖啡因,可以增加阿司匹林的吸收和药效,并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另一种成分是氨基比林,可以增加阿司匹林的抗凝血作用,以预防心
脑血管疾病。

复方阿司匹林也可加入另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治疗轻到中度的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其它可能的成分还包括抗组
胺药、退烧药等,以适应不同药物治疗需求。

使用复方阿司匹林时需要注意,它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头晕、恶心、胃痛、腹泻和皮疹等。

这些副作用一般是轻微的,但如果
出现严重肠胃出血、脑出血等不良反应,就需要立即停药并就医。

总体来说,复方阿司匹林应该根据医嘱正确使用,不要擅自改变
剂量或停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风险和不良后果。

对于需要长期使用
的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血液指标,以及就医进行适当的体检。

简而言之,复方阿司匹林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药物,可用于治疗
各种疼痛、发热、关节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副作用和药效等方面,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复方阿斯匹林致固定性红斑型药疹1例报告

复方阿斯匹林致固定性红斑型药疹1例报告
参考文献 [ 1 ]王世维,陈世 民 阿司匹林的药理学研 究进展 [ J ] .海南 医学院学 报 ,
2 0 0 1 ,7 ( 1 ):6 1—6 4 .
[ 2 ]许志庆.复方 阿司 匹林致 过敏性紫 癜 1 例 [ J ] .人 民军 医,1 9 9 8 ,4 1
( 1 2 ):7 4 2— 7 4 3 .
1 病 例 报 告 患者陈某 ,女 ,2 5岁 ,未 婚 ,患者 体 型偏瘦 ,平 时畏 寒 ,睡眠质量 不佳 ,每 次月经来 潮 ,小腹都 会感 到冷 痛难 忍 ,出冷汗 ,手脚发 凉 ,兼 有恶 心欲 吐 ,腰 痛等症 状 ,在 家用暖水袋热敷小 腹 ,作用 不 明显 ,并 自服 复方阿斯 匹林 片治疗 ( 药 品产地 、批号不详 )每 次 2片 ,每 日 3次 ,疼 痛减轻。在服药后第 2天感 觉周身不适 ,全身 乏力 ,恶心 、 头痛 、口唇及外阴部 麻木 ,肿痛 、瘙痒 难 忍。于 2 0 1 2年 6 月1 8日来诊 ,诊见患者 ,急性痛苦面 容 ,精 神紧 张 ,意 识 清晰 ,自主体位 ,患者 上下唇 有 明显 肿胀 ,唇 粘膜 有 3个 圆形约 2 c m 的紫 色红斑 ,边 界清 晰,呈 水肿性 ,受损 中央 有水泡 ,有出血性 渗 出物 ,会 阴部有 4个 圆形直 径 约 2 c m 大小 的紫色红 斑 ,略突 出皮面 ,有 血痂 及抓痕 ,小 阴唇 有 明显肿胀 ,瘙痒难 忍 ,坐立 不安 ,触 之疼 痛。患者 自述 曾 有磺胺类药物 过敏史 ,半 年前 曾 口服此 药 ,出现过 相 同症 状 ,用皮炎平软 膏 外搽 止 痒 ,未 做 过 多治 疗 。体 格 检查 : 体温 3 8 ℃ ,脉 搏 8 6次/ 分, . 呼吸 2 1次/ 分 ,血 压 1 2 0 / 7 0 m mH g( 1 m mH g = 0 . 1 3 3 k p a ) ,双肺 未 闻及 哮鸣音 及水 泡 音 ,心律规整 听诊 区未 闻及病 理性 杂音。嘱患 者停服 复方 阿斯 匹林 ,每 日给予 0 . 9 %氯 化钠注 射液 2 5 0 m l 、地 塞米松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复方阿司匹林片,止痛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复方阿司匹林片,止痛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复方阿司匹林片,止痛片)
【适用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神经痛、牙痛、肌肉痛、月经痛等的治疗。

【注意事项】: 偶有皮疹、哮喘;长期使用也可产生依赖性。

长期服用乙酰水杨酸和非那西丁均可引起肾乳头坏死,故APC不宜长期服用。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2片,每日3次,饭后服。

儿童:解热镇痛:每(kg.次)10~15mg,每日3~4次。

【包装】: 片剂:0.42g。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复方阿司匹林片质量标准

复方阿司匹林片质量标准

复方阿司匹林片质量标准复方阿司匹林片,是一种含有阿司匹林、咖啡因和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的药品,常用于缓解头痛、发热和轻度疼痛。

而要保证复方阿司匹林片的质量,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十分重要。

本文将围绕复方阿司匹林片的质量标准展开讨论。

一、产品的命名1.1 产品的通用名称为复方阿司匹林片,商标名称为生产企业注册商标。

1.2 产品的剂型为片剂,包括整片和分散片两种形式。

1.3 产品规格应标注清楚有效成分的含量,如阿司匹林的含量、咖啡因和对乙酰氨基酚等。

二、质量标准2.1 药品的外观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片剂,无明显的异物、损伤或变形。

2.2 药品的含量应符合规定,注意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比例要符合药典规定。

2.3 药品的溶出度标准应符合规定,保证其在人体内的溶解速度和吸收速度符合要求。

2.4 药品的含有微生物数量应符合规定,保证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符合卫生标准。

三、理化指标3.1 药品的外观:复方阿司匹林片为白色或类白色片剂,无明显的异物、损伤或变形。

3.2 药品的含量测定:含量测定应按中国药典规范进行,确保有效成分的含量符合药典规定。

3.3 药品的溶出度测定:通过体外溶出度测定,保证其在人体内的溶解速度和吸收速度符合要求。

3.4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测定:保证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符合卫生标准。

四、杂质和不溶物4.1 杂质和不溶物的含量应符合规定,药品中的杂质和不溶物应低于特定的限量要求,确保产品的纯度。

4.2 有机挥发性杂质的含量应符合规定,保证产品不含有害的有机挥发性杂质。

五、稳定性5.1 药品的稳定性测试:应进行各项稳定性测试,包括光、热、湿热等方面的稳定性,保证产品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符合要求。

六、包装6.1 包装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产品的包装符合卫生标准,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6.2 包装材料应符合规定,保证产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七、贮存7.1 药品的储存条件:应符合规定的储存条件,避免受潮、受热、受光等影响,保证产品品质在贮存期内符合要求。

阿司匹林复方片剂车间工艺设计说明书

阿司匹林复方片剂车间工艺设计说明书

阿司匹林复方片剂车间工艺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描述阿司匹林复方片剂的车间工艺设计,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操作要点等方面的内容。

该说明书适用于阿司匹林复方片剂的生产车间,并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工艺流程阿司匹林复方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原料准备:准备所需原材料,包括活性成分、辅助成分等。

•配方调配:按照配方比例将原料进行称量。

•粉碎:将原料进行破碎、粉碎,以获得所需粒度的原料。

•混合:将粉碎后的原料进行均匀混合,确保配方中各成分的分布均匀。

•压片:将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压片机进行压片,形成片剂。

•包装:对压制好的片剂进行包装,包括包装袋、纸盒等。

3. 设备选型为了确保阿司匹林复方片剂的生产质量和效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设备选型建议:•称量设备:应选用高精度的电子秤或称重传感器,以确保原料配比的准确性。

•粉碎机:根据原料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粉碎机型号,如颚式破碎机、制粉机等。

•混合机:应选用均匀混合效果好的混合机,如槽式混合机、V型混合机等。

•压片机:根据预期的生产能力,选择适当的压片机型号和规格,如连续压片机、旋转片剂机等。

•包装机:选择适合片剂包装的自动或半自动包装机,如膜包装机、纸包装机等。

4. 操作要点为了确保阿司匹林复方片剂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下是一些操作要点的建议:•原料检验:对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物理性质、纯度等指标。

•配方准确性:确保原料配比的准确性,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称量。

•混合均匀性:混合过程中要充分搅拌,确保各成分充分混合均匀。

•压片压力:根据原料特性和产品要求,设置适当的压片压力。

•包装检验:对包装好的片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包装密封性等指标。

5.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应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并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以下是一些质量控制的建议:•原料质量控制:建立原料供应商评估制度,对进货的原料进行检验和抽样检测。

复方贯众阿司匹林片使用说明

复方贯众阿司匹林片使用说明

复方贯众阿司匹林片【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口服(1)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可每4小时一次。

(2)抗炎、抗风湿:一日3~6g,分4次口服。

(3)抑制血小板聚集:小剂量应用。

局部缺血性脑卒中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一次50~300mg,一日一次;急性心肌梗死,初始剂量300mg,维持剂量为每日50~100m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每日300mg,可术后6小时开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手术前2小时给予初始剂量300mg,维持剂量为每日50mg-100mg;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建议手术前开始,一次100mg-300mg,一日1次。

(4)胆道蛔虫病:口服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痛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

2.小儿常用量口服。

(1)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可每4~6小时一次。

(2)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2~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要浓度调整剂量。

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

0mg/kg。

(3)儿科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开始每日按体重80~100mg/kg,每日3~4次;退热1~2天后改为每日20mg/kg,每日2~4次;症状解除后减少剂量至每日2~5mg/k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2月或更久。

【注意事项】1.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

2.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3.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4.本品应放置于儿童不易接触的地方。

5.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适应症】消炎,解热,镇痛;用于伤风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复方阿司匹林片质量标准

复方阿司匹林片质量标准

复方阿司匹林片质量标准复方阿司匹林片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广泛用于缓解头痛、发热和关节炎等症状。

它由阿司匹林、咖啡因和对乙酰氨基酚三种药物成分合成而成,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

鉴于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对于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复方阿司匹林片的质量标准应包括药品的生产工艺、成分含量、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稳定性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药品的质量稳定、安全有效。

药品的生产工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生产厂家应具备合格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管理体系,确保药品的生产过程符合GMP规范。

生产工艺应定期进行验证,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药品的成分含量应符合国家药典或行业标准规定,阿司匹林、咖啡因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应在合理范围内,均匀分布。

应严格控制药品中其他杂质的含量,确保产品的纯度。

要求对复方阿司匹林片的理化性质进行严格测试,包括外观、溶解性、含水量、溶出度、颗粒度等多个方面。

确保产品的理化性质符合相关规定,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在微生物方面,产品的微生物限度应符合相关规定,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限度应严格控制,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微生物感染。

制定药品的稳定性测试要求,包括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以确定药品在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及有效期。

药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应保持稳定性,有效期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复方阿司匹林片的质量标准应包括生产工艺、成分含量、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的严格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安全有效。

只有严格遵循质量标准,生产出高质量的复方阿司匹林片,才能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对照品标准溶液 制备 用二氯甲烷-乙腈( V:V=3:2)溶解制成 浓度为0.8476g·L-1 的混合对照品标准 溶液。阿司匹林、 咖啡因和非那西汀 的浓度分别 0.4536g·L-1、 0.0700g·L-1、 0.3240g·L-1
样品储备溶液的 制备
准确称市售APC 片 20 片于乳钵中研 细混匀,准确称 0.4937g置于干净 烧杯中,用二氯 甲烷-乙腈 (V:V=3:2)充分 溶解并过滤,转 移至500mL 容量 瓶中稀至刻度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复方阿司匹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 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 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 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 对分子量大(大于 400 以上) 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几乎占有 机物总数的 75% ~ 80% )原 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来进行分离、分析。
适用范围
据统计,在已知化合 物中,能用气相色谱 分析的约占20%,而 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 约占70~80%
分析条件
流动相是甲醇—水 —乙酸—磷酸, 体积比: 46:52:1.5:0.5 紫外检测波长为 279nm;柱温 35℃;洗脱速度 为0.8 mLmin-1
测定方法 用注射器将适量 待测物溶液(多 于20 µL)注入 定量管,通过六 通阀切入色谱流 路进行分离测定 ,以色谱峰面积 进行外标法定量
复方阿司匹林
仪器和试剂
岛津LC - 10A 高效液相色谱仪 十八烷基键合固定相色谱柱(岛津VP-ODS 150Lx4.6) 紫外检测器 20 µ L 定量进样管 甲醇和乙腈为色谱纯 二氯甲烷、乙酸和磷酸为分析纯 A、P、C 和水杨酸的对照品为分析纯 复方阿司匹林片为市售品
复方阿司匹林
对照品标准溶液制备 准确称取水杨酸、阿 司匹林、咖啡因和 非那西汀对照品适 量,分别用二氯甲 烷-乙腈溶解制成 浓度为1.00mg·mL1的单一对照品标准 溶液
主要成分的分子结构及分子式:
乙酰水杨酸:C9H8O4
非那西汀:C10H13NO2
咖啡因:C8H10N4O2
复方阿司匹林
测定方法
高 分 析 法 色 谱 容量分析法 相 液 效
定法 紫 光 度 法 光 分 外
复方阿司匹加入少量乙酸 和磷酸作为流动 相,既能有效避 免阿司匹林的进 一步降解,又可 以将三个组分与 水杨酸很好分离 .
LOGO
复方阿司匹林有效成分的分析
——液相色谱分析法
小组成员:
LOGO
复方阿司匹林
有效成分及其分子式 分析方案及原理 分析条件 定性、定量分析 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
复方阿司匹林
复方阿司匹林 (APC)是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药,其有效成分为 乙酰水杨酸 、非那西汀和咖啡因。乙酰水杨酸易水解,在生产 及贮藏期间容易水解成水杨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