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简介
独活寄生汤的功效与作用

独活寄生汤的功效与作用独活寄生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汤剂,主要由独活和寄生草煎煮而成。
它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独活寄生汤的功效和作用,包括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对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对免疫调节的作用以及对神经疲劳的缓解等。
首先,独活寄生汤被广泛用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慢性症状,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记忆力减退等。
独活寄生汤被认为能够通阳化气、舒筋活络、痰浊、补气血,从而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独活具有补肝肾、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肢体无力、运动障碍等病症。
寄生草则能够活血祛风、行气止痛、化痰开窍,适用于言语不清、记忆力减退等病症。
独活和寄生草的联合应用能够互相协同作用,增强功效,有助于恢复病人的功能。
其次,独活寄生汤在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面也有独特的作用。
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晨僵等症状。
中医认为风湿关节炎是由风、湿、寒三者侵袭于体所致。
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湿、通络活血、化痰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风湿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症状。
独活有散寒驱风、活血化瘀的作用,寄生草则能够活络行气、化痰止痛。
两者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促进病情的缓解。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独活寄生汤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自身防御系统,可以识别和攻击外来的致病微生物。
然而,免疫系统的失调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过度激活,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独活寄生汤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独活寄生汤中的独活被认为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寄生草则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维护身体的正常功能。
独活寄生汤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此外,独活寄生汤还可以缓解神经疲劳。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容易导致神经元的长时间过度兴奋,从而引起神经疲劳。
风湿名方《独活寄生汤》应用:出自药王孙...

风湿名方《独活寄生汤》应用:出自药王孙...
风湿名方《独活寄生汤》应用 :
出自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文量: 独活三两,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川芎,当归,干地黄,芍药,桂心,茯苓,杜仲,牛膝,人参,甘草各二两。
现代用法: 独活15,其它各10克。
功用 :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原方主治 :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痿软无力,畏寒喜温,心悸气短。
应用心得 : 本人临床应用独活寄生汤*通治*各种风湿痹证,均取得较好疗效。
随证加减效果更佳。
肩痹酸痛明显者加桑枝,片姜黄,威灵仙。
项强筋挛者加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
背后酸痛凉明显者加干姜。
腰痛明显者加狗脊,续断。
膝下明显者加巴戟天,仙茅,牛膝,千年健,地枫皮。
注: 细辛可用10克,一是因为目前国家控制严格正规皆以根须入药,毒性比全草小很多。
二是汤剂用量要比丸散大,小量很难取效(细辛不过钱指的是散剂)。
特加注释,希望不要以此做无必要的争
论。
千古名方-唐代孙思邈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

千古名方-唐代孙思邈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千古名方唐代孙思邈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唐朝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孙思邈就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其撰著的《千金要方》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后世医家在临床上运用《千金方》,诸如温胆汤、犀角地黄汤等,尤其是独活寄生汤,在治疗腰腿痛中作为首选方剂,疗效卓著。
独活寄生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如下: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
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
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组成】独活三两(45g) 桑寄生(30g) 杜仲(30g) 牛膝(15g) 细辛(10g) 秦艽(12g) 茯苓(15g) 肉桂心(6g) 防风(10g) 川芎(10g) 人参(10g) 甘草(10g) 当归(10g) 芍药(10g) 干地黄(15g)各二两。
本方是治疗痹证的名方,也是治疗腰痛的效方。
古人因没有现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的概念,故凡腰腿痛类证皆从宏观病机分析入手,采取有效方药治之,从而留下了独活寄生汤这首效方。
凡是腰腿痛病证,皆用此方验之,并不断地从药量上,药味上体会用方之妙,最后终于形成了用独活寄生汤治腰腿痛的专方。
中医把上述现代疾病造成的腰腿痛大多归结于痹证一类。
在《内经》中即有痹证的论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在此明确指出,痹证的成因是风、寒、湿三种邪气联合侵袭人体。
湿邪的特点是重着、黏滞,其致病特点是缠绵难愈。
大致是由于湿邪的这种致病特点,使痹证的治疗颇为棘手,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大部分患者病程日久而不愈,特别是遇到即将天气变化时,病情加重或复发。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出自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引刚主任医师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五更腰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伤科疾病疗效显著,现就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加柴胡治疗五更腰痛王某,女,38岁,会计,2007年3月2日初诊。
五更腰痛1年,加重1月。
1年前因生气后出现腰痛,每于晨时四五点钟发作,自行贴膏药后稍有缓解,近一月来又感疼痛加重。
平日自感乏力,白天腰部无任何不适,纳食二便正常。
体格检查:形体偏瘦,面色微黄,腰部肌肉稍紧张,各棘突无压痛,椎旁轻叩痛,腰椎各向活动稍受限。
CT检查未见异常。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
西医诊断:腰背肌筋膜炎。
中医诊断:五更腰痛,证属气血不足、肾虚肝郁。
用独活寄生汤加柴胡20g。
方药如下: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熟地、肉桂、党参、牛膝、杜仲各12g,细辛6g,当归、茯苓、生白芍各15g,柴胡20g,炙甘草6g。
每日1服,水煎500ml,分两次于18时、22时口服。
连服6服,凌晨腰痛现象减轻。
继服10服,疼痛症状消失。
随访1年,腰痛未复发,生活如常。
按:该患者之腰痛系因长期久坐加之生气劳作引起的腰背肌筋膜炎。
病属五更腰痛,该病特点痛有定时,每于晨时四五点钟发作。
曾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偶效,但疗效不满意。
后读顾丕荣老中医经验,始悟该病药虽对症,但未考虑辨时论治。
人体阴阳气血随经络运行不息,营卫之气起始于手太阴而终止足厥阴。
昼夜各随值时循接,如环无端。
夜半之时气交于子丑,适当风木司令,乃肝胆阳气初生之际。
现木郁不达,反克脾土(脾主四肢、肌肉),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疼痛以时而发。
再者一日之中,夜半至晨时为春气当令,春为肝木所主,木气盛于春,故肝木得时助,其气更胜,现肝木有郁,盛气不能助其正而反为害,致克脾土,侮其母,腰为肾府,脾主四肢、肌肉,便发此症。
故加柴胡20g,以达疏肝解郁理脾之功。
后每遇此类病例,多用此法收效。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主要用于肝肾两虚,风寒湿三气杂和而至,痹阻经脉,导致腰腿疼痛,腰腿酸软无力。
重则拘挛疼痛屈伸不利,甚则喜暖怕冷等症状。
近代临床医家多用此方化载治疗各种腰腿疼痛之症,屡起沉疴。
我在多年的中医临床中逐步消化吸收了老一辈应用独活寄生汤的宝贵临床经验。
经常使用本方加减治疗各种腰腿痛,包括西医学的坐骨神经痛,腰肌纤维炎,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和风湿等引起的腰腿疼痛疾病。
均收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例1、梅,男,46岁。
右腿后外侧连及小腿外侧剧痛3天,去医院检查X线片无异常,诊断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经服用芬必得、腰痛宁和注射VB1、VB12等营养神经制剂无效,而来门诊求中药一试。
刻诊:面黑神情痛苦,中等身材,腰腿无异常,舌苔薄黄,舌质略红,饮纳减少,二便一般。
患者不断用手捶打着右腿,就差没有涕泪交加了。
诊断为腰腿痛,处方独活寄生汤加味治之:独活60克、桑寄生30克、秦艽15克、防风15克、细辛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生地30克、白芍50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生杜仲30克、川牛膝30克、怀牛膝30克、党参15克、炙甘草15克、全蝎10克、土鳖虫10克木瓜 15克、徐长青10克,7剂水煎服。
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针刺昆仑,足三里、阳陵泉、委中和环跳穴、肾俞,重刺激不留针。
治疗了3天后,病人疼痛显著减轻,已能忍受。
效不更方,继续应用上方法治疗,又过了一段时间,病人告知疼痛基本上停止,大便希溏。
于是减上方剂量一半,停止针灸。
嘱咐病人再服用几天巩固疗效。
坐骨神经痛,现代医学一般多分为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与中医的风痹和痛痹极为相似。
急性期发作常常是疼痛难忍,坐立不安,夜间加重,寝食难安。
严重者往往卧床不起,不敢活动。
应用此方治疗此病,关键在于其中的主要药物剂量要大,独活,牛膝急性疼痛期必须重用到60克,才能迅速止痛,如果此时还是墨守成规,应用常规剂量,此方那将毫无效果。
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

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夫腰背痛者,皆犹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独活(三两)、寄生(古今录验用续断)、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
防风、芎、人叁、甘草、当归、芍药、乾地黄。
右十五味俰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喜虚下利者除乾地黄服汤取蒴叶火燎厚安席上,及热眠上,冷复燎之,冬月取根春取茎熬卧之佳,其馀薄熨不及蒴蒸也,诸处风湿亦用此,法新产竟便患腹痛不得转动,及腰脚挛痛不得屈伸痹弱者,宜服此汤,除风消血也。
(肘後有附子一枚大者无寄生人叁甘草当归)。
治疗腰背痛的奇方:独活寄生汤王幸福

治疗腰背痛的奇方:独活寄生汤王幸福作者/王幸福唐朝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其中孙思邈就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其撰著的《千金要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作为学中医者,更是对此厚爱有加。
平时在临床上我常用《千金方》,诸如温胆汤、犀角地黄汤、但尤其偏爱独活寄生汤,在治疗腰腿痛中每每首选,疗效卓著。
独活寄生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如下: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
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组成】独活三两(45g)桑寄生(30g)杜仲(30g)牛膝(15g)细辛(10g)秦艽(12g)茯苓(15g)肉桂心(6g)防风(10g)川芎(10g)人参(10g)甘草(10g)当归(10g)芍药(10g)干地黄(15g)各二两(方中括号内为我临床常用量)。
注意!方中独活用量较重,三两,其余药物均为二两。
这是一个关键点。
很多人都会用这个方子,但常说效果不大,我观其方发现其中独活不是用的轻了就是与其它药平行,完全违反了制方人的本意,故尔不效。
(天津名老中医王士福在《治痹之秘在于重剂》一文中谈到“如疼痛较重,舌苔白厚而滑者加独活一味,此药不但有疏风散湿之功,若用至60克既有镇痛之神效又无副作用”。
)本方是治疗痹证的名方,也是治疗腰痛的效方。
古人因没有现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的概念,故凡腰腿痛类证皆从宏观病机分析入手,采取有效方药治之,从而留下了独活寄生汤这首效方。
临床几十年,用过治腰腿痛的方子无数,治疗上述现代医学所称的疾病,效果都不是很满意,而且还要分型辨病十分麻烦,一直都想找一个方子为主代替。
后在某医学杂志中,恕实在记不清了,发现有人用独活寄生汤治疗上述一类病效佳,而且不详细分型辨病,统统用该方为主治疗,仍然取得显著疗效。
有这么一个执简驭繁,药精效宏的方子,何不取之为我所用。
自此后在临床上,凡是腰腿痛病证,皆用此方验之,并不断地从药量上,药味上体会用方之妙,最后终于形成了用独活寄生汤治腰腿痛的专方。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文章目录*一、独活寄生汤概述*二、独活寄生汤功能主治*三、独活寄生汤服用方法*四、独活寄生汤副作用*五、独活寄生汤注意事项*六、独活寄生汤药典记载独活寄生汤概述1、定义独活寄生汤,中医方剂名。
为祛湿剂,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效。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小儿麻痹等属风寒湿痹日久,正气不足者。
2、别名独活汤、万金汤。
3、组方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4、制法上为粗末,以水1斗,煮取3升。
5、性状液体,色黑,味微苦。
独活寄生汤功能主治1、功效作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2、临床应用活寄生汤适用于慢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者均可应用。
独活寄生汤服用方法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适用。
2、用法用量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g.上为粗末,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加减:痹证疼痛较剧者,可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等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已、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正虚不甚者,可减地黄、人参。
独活寄生汤副作用无特殊副作用。
独活寄生汤注意事项痹证之属湿热实证者忌用。
独活寄生汤药典记载1、《医方集解》:此足少阳、厥阴药也。
独活、细辛入少阴,通血脉,偕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桑寄生益气血,祛风湿,偕杜仲、牛膝健骨强筋而固下;芎、归、芍、地所以活血而补阴;参、桂、苓、草所以益气而补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简介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简介篇一 : 独活寄生汤简介
方剂名称: 独活寄生汤
药物组成: 独活三钱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钱
用法: 上.
功效: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症分析:
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久则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肝肾不足,则见腰膝痿软;气血耗伤,故心悸气短。
方解:方中用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为主药;牛膝、杜仲、熟地黄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辅药;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均为佐药,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除风湿;又佐以细辛以搜风治风痹,肉桂祛寒止痛,使以秦艽、防风祛周身风寒湿邪。
各药合用,是为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之剂。
对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的痹证,为常用有效的方剂。
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风湿顽痹屈能伸。
篇二 : 独活寄生汤
别名处方来源唐?《备急千金要方》。
《卫生部药品标准》(1990年)。
剂型丸剂;汤剂药物组成独活、秦艽、防风、细辛、肉桂、桑寄生、杜仲、牛膝、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党参、茯苓、甘草。
加减功效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
补气血。
主治风寒湿痹,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
症见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舌苔谈白,脉象细弱等。
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和慢性腰腿痛,肩周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小儿麻痹等。
制备方法用法用量汤剂:日1剂水煎服。
蜜丸;每丸重9g,成人每次1丸,日2次口服,7岁以上小儿用成人1/2量。
用药禁忌孕妇慎用。
不良反应临床应用1(颈椎病:用本方加减:独活90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党参)、甘草、当归、赤芍、生地各60g。
焙干共研成粉末,加醋100g炒干,装入一只约30cm长,20cm宽的布袋中,每晚临睡时烘热后垫于颈肩部,每半个月为1疗程,嗣后更换原有药物。
治疗颈椎病69例,男31例,女38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51.5岁。
结果:经1-4疗程治疗后,优(颈背肩臂疼痛麻木、头痛、眩晕、视力模糊,恶心,偏瘫等症状完全消失,纵压叩市试验阴性。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肝体功能恢复正常)41例,占59.3%;良(颈背肩臂疼痛麻木、头痛、眩晕、视力模糊,恶心,偏瘫等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肢体功能大部分恢复)20例,
占29%;可(颈背肩臂疼痛麻木、头痛、眩晕、视力模糊、恶心、偏瘫等症状减轻,功能有改善)6例,占9%;差(以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2例,占3%;总有效率为97%。
2(骨性关节炎:用本方加减:熟地黄、杜仲、桑寄生各15g,茯苓、当归、党参各12g,白芍、狗脊、牛膝各20g,防风、独活、川芎、甘草各6g,细辛3g,威灵仙、淫羊藿各18g,鹿角胶6g(烊化)。
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服,每次150-300ml。
同时合用消炎镇痛散(川乌、草乌各140g,白花菜子100g,乳香、没药各80g,白芷、川椒各50g,麝香1g,冰片少许。
先将乳香,没药去油后,再用余药共为细末)。
用时用低度酒调成糊状,如大枣大小药膏置于7×10cm胶布中央,贴敷患处及相应穴位,贴3-6小时,足部可8-12小时,每周贴敷2次。
治疗骨性关
节炎96例中,男34例,女62例;年龄32-74岁;病程1-20年;均经X线摄片确诊。
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活动灵活无痛感,经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者)43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仅在劳累过重,用力不当,或受风寒时隐隐作痛)31例;好转(服药6剂,贴敷药2次疼痛减轻)20例;无效(服药10剂,贴敷药2次后症状尚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为94%。
3(坐骨神经痛:用本方加减:独活l5g,桑寄生20g,茯苓15g,桂枝10g,川芎20g,当归10g,白芍30g,熟地20g,党参15g,甘草10g,秦艽15g,防风15g,细辛5g,杜仲20g,牛膝30g。
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坐骨神经痛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24岁,30-50岁者占90%;病程最短者36
小时,最长
者3年半,平均病程124日。
结果:治愈(症状,体征消失,随访1年未复
发)87例;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停药后症状稳定)7例;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残留轻度腰腿不适)3例,无效3例。
又有报道:用羌活、独活、桑寄生、防风、川芎、当归、茯苓、牛膝、党参、
制川乌、制草乌、川断、杜仲、桂枝各10g,细辛6g,白芍30g,甘草6g、制马钱子0.7g。
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坐骨神经痛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8-62岁。
结果:痊愈33例,显效12例,无效1例。
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镇痛,
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平衡,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
1(抗炎:(1)抑制组织炎症反应:给小鼠灌服独活寄生汤(10g/kg和20g/kg连续
7日)或外涂左耳(0.1ml/只),对二甲苯或巴豆油混合致炎液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症
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大鼠灌服独活寄生汤(8g/kg和16g/kg,连续7日)对大鼠角叉菜胶性关节炎,只是8g/kg剂量呈明显抑制作用;对棉球肉芽增生,两种剂量均无明显作用;大鼠左后肢踝关节至足尖处趾外涂独活寄生汤(0.5ml/只),每日1次,连续6日,可明显降低1%甲醛溶液所致足跖炎性肿胀。
(2)降低毛细血管通
透性:给小鼠灌服本方(10g/kg,15g/kg,20g/kg),每日1次,连续7日,三种剂量对0.5%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2(镇痛:给小鼠灌服独活寄生汤0.13g/kg,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测定其镇痛作用。
在给药后30分钟,小鼠热板痛阈值即有明显提高,90分钟痛阈值提高非常显著,直至180分钟仍维持显著镇痛作用;
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率在给药后40和50分钟分别为40.4%和33%。
表明独活寄生汤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独活寄生汤有调节免疫作用。
(1)增加免疫器官重量:给大鼠灌服独活寄生汤8g/kg剂量,连续7日,可明显增加胸腺和脾脏重量,对肾上腺重量无明显影响;(2)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小鼠灌服10g/kg剂量,连续7夭,可显著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对血中胶粒碳的廓清速率,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其吞噬指数k值为0.02?0.014,较对照组0.013?0.008高;(3)抑制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独活寄生汤(10g/kg)对2,4-二硝基甲苯(DNCB)所致的小鼠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氢化考的松(25mg/kg)相似。
提示该方药对非特异性炎症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明显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平衡有关。
4(扩张血管、改善循环:(1)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独活寄生汤能显著增加麻醉猫、狗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
对于猫,该方药1.4g/kg和
2.8g/kg,其脑血流量峰值平均达188?86ml/100g/min,和175?78ml/100g/min,比给药前增加18.23%和18.29%,作用维持30分钟以上;相应脑血管阻力降低,两个剂量峰值比给药前分别降低26.7%和25.8%。
对于狗,该方药0.7g/kg和
1.4g/kg,其脑血流量峰值平均达257?115ml/100g/min和 215?80ml/100g/min,比给药前增加26.8%和16.8%;相应脑血管阻力比给药前分别降低35.6%和16.4%。
(2)
改善微循环:小鼠腹腔注射独活寄生汤10g/kg能明显增加集合毛细管管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
延长肾上腺素(Adr)引起血管收缩的潜伏期,对抗Adr引起的毛细血管的闭合。
5. 其他:该方药中地黄、甘草、秦艽、杜仲均可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皮质激素样作用,有助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方中15味药物(除川芎、牛膝)在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及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毒性试验本品毒性低。
小鼠灌服,最大耐受量为50g/kg。
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生产厂家各家论述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