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设计《将心比心》

合集下载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通用3篇)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通用3篇)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通用3篇)将心比心,温暖你我——《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与解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的含义,学习如何“将心比心”地与人相处。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表达的深层含义。

- 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等,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宽容、关爱的重要某。

- 培养学生“将心比心”的待人处事态度,做一个温暖善良的人。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的含义。

2. 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表达的深层含义。

2. 将“将心比心”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师生互动,导入课题: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将心比心”这个词语,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对“将心比心”的理解)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将心比心”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他人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将心比心”的课文——《将心比心》。

(板书课题:将心比心)2. 图片展示,引发思考:师: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展示图片:一位阿姨搀扶着老人过马路、一位医生耐心地为病人诊治、一位同学帮助另一位同学学习……)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师:是啊,这些图片都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

那么,在《将心比心》这篇课文中,又会讲述哪些关于“将心比心”的故事呢?让我们带着好奇心,走进课文去寻找某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标记疑问: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将心比心》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中人们应该学会将心比心,多些宽容和理解。

2、能力目标: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提示课题。

1、讲讲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妈妈,洗脚》的相关内容。

2、谈谈自己的想法。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说一说“将心比心”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阅读提示”中发现问题。

2、梳理归纳问题。

3、自读课文。

解决第一个问题:课文讲了哪两件事。

4、老师总结板书:帮助宽容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1、找出作者通过哪些词句把“温暖”传递给我们?自读并听范读课文,请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2、与同桌交流感受。

3、指名读一读句子,说一说感受。

4、老师范读句子。

5、指名读。

四、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比比皆是。

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

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你在生活中做过、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吗?2、老师举例引导。

3、作者在听到看到这样的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是什么?指名说。

4、那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吗?五、回归文本,提升品味。

1、男女生分别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再读课题。

加深理解。

3、(板画出心)如果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学了全文后,为了勉励自己,你认为应该在你的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什么词?4、小结:孩子们,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让我们幼小的心灵变得饱满、充实和美丽,就让我们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将心比心》教案优秀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与文本人物对话的.交流,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从而使表达产生感人效果。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5篇)《将心比心》教案篇一《将心比心》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记叙两个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将心比心,尊重老人,关爱孩子,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进行课文学习,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拿到课文后读了几遍,脑海中开始思考这节课的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描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情,备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学生读熟课文后解决几个问题,谈谈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以往大多数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滔滔不绝的讲着,台下一双双小眼睛聚精会神的看着我,小耳朵竖着在认真听,孩子们发言的时间很少。

语文课上总觉得时间过的很快,时间不够用,每每听到下课铃声响起总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没讲到,感觉意犹未尽还想继续下去,这时候却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感受。

很多时候忽略了他们的想法,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

这节略读课文让他们自己去学习看看效果怎样。

一上课,我先放课文录音,让学生们跟读课文,目的是为了纠正生字的字音,模仿如何能讲课文读的有声有色也就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而了解课文内容。

跟读一遍课文后,学生再分段朗读再继续了解课文。

读完课文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时学生再一次快速浏览课文寻找答案。

在这反复的阅读中渐渐的熟悉了课文内容对老师抛出的问题自然应对自如。

在交流问题时大家的表现很是让我吃惊,平时课上几乎不举手的庞硕同学这节课举了好几次手,叫起他来回答的还很好,我想他读懂文章了,有自信了,有勇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了,很替他高兴。

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发言都很积极,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还有的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给大家讲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将心比心的意义。

大家在对待老人和孩子方面也都提了不少建议,他们的建议都是发自内心的想法,很真诚,很温暖。

看到大家这样的表现我很高兴,自己想要的不就是这样的课堂吗?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学生自己做不好,可我们给他们机会尝试来吗?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文学殿堂中的奥秘,让学生们的自主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其次,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中领悟文章主旨;第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将心比心》教案

《将心比心》教案

《将心比心》教案《将心比心》教案(通用18篇)《将心比心》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关键:1、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人?什么事?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将心比心2、理解课题:是说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

(体会别人的心理,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二、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理解词语。

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宽容:宽厚体谅别人。

2、理解课文内容。

(1)奶奶讲了一件事,一位阿姨在奶奶前面开门,一直等到奶奶进门才松手,面对奶奶的道谢,阿姨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我亲自遇到妈妈看见实习护士扎针技术欠佳,鼓励她再来一次,护士连声感谢,妈妈说:“我的女儿……也能得到宽容和鼓励。

”(3)师小结:本课讲了两件事:一件是一位阿姨为奶奶开门以及说的话让人感动;另一件是我的妈妈鼓励护士并谈及自己的女儿的话让人深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生活中要将心比心,多一份宽容和尊重。

1、自由读课文。

(1)找出让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悟一悟。

①第一段让人感动。

A学生读后议:阿姨的行为与语言很平凡但渗透着修养―――关爱老人。

B老师随机点拨:是啊,关爱老人是人类美好的道德修养,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在诉说着关爱人的可贵和必要。

阿姨的行为折射人生的至理、至情,让我们一起以深情的朗读来赞美这位高尚的阿姨。

C感情朗读。

D联系实际谈要为老人做什么。

让坐、搀扶、开门、帮助找路……E师:对,真是懂事的孩子,我们之所以幸福地降生并快乐的成长,就是因为有了长辈的关怀,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

F理解“温暖”一词的含义并齐读这一句话。

(第一段最后一句)(感动)②第二段让人感动A学生读后议:妈妈的行为让人感动,鼓励关爱小辈,一片苦心。

课文将心比心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课文将心比心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1、课文将心比心教案一等奖设计一、导入课题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1、默读记叙这两件事的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2、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多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专题1、创设情景,模拟对话,说明将心比心:⑴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奶奶让座。

⑵公路边,你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植树。

2、对本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小练笔:写在做人处事上给你启示的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

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我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课后练笔,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课文将心比心教案一等奖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揭示课题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

2.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2021年《将心比心》教学设计4篇

2021年《将心比心》教学设计4篇

Don't think that doing something that seems trivial with your whole heart is a waste. Small things are done handily, and big things will come naturally.勤学乐观天天向上(页眉可删)《将心比心》教学设计4篇《将心比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故事(公益广告):《妈妈,洗脚》有位年轻的妈妈由于特殊的原因,担负起了照顾婆婆和儿子的重任。

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干活,打理家里的一切。

虽然艰辛,但她无怨无悔。

她每晚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给婆婆端洗脚水,帮婆婆洗脚,这已成为一道温馨而又特别的风景了。

有一天,这位妈妈讲了一个《丑小鸭》的故事后,就去帮婆婆洗脚了。

当这位妈妈为婆婆洗完脚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一看,儿子不见了。

妈妈正准备去找儿子,转过身来一看,儿子正用他那双稚嫩的小手端着一盆水颤颤巍巍地向她走来,她感到非常惊讶。

这时,儿子童声童气地说:“妈妈,洗脚!”看到如此孝顺、懂事的孩子,妈妈感动得泪流满面。

2、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要说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现在我们要学的课文,也是讲了两个感人的故事。

请你们看老师写题目,板书:8、将心比心2、生读题,说题意。

(那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

指遇事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3、自由读文,读完后说说__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概括地说出来。

4、指名学生说,教师随机板书:阿姨奶奶母亲护士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这时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出来。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关键:1、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人?什么事?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最终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将心比心2、理解课题:是说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

(体会别人的心理,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二、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理解词语。

{zhā扎针扎根扎:zhā,多音字:{zhá挣扎{zā扎皮带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宽容:宽厚体谅别人。

2、理解课文内容。

(1)奶奶讲了一件事,一位阿姨在奶奶前面开门,始终等到奶奶进门才松手,面对奶奶的道谢,阿姨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期望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我亲自遇到妈妈看见实习护士扎针技术欠佳,鼓励她再来一次,护士连声感谢,妈妈说:“我的女儿……也能得到宽容和鼓励。

”(3)师小结:本课讲了两件事:一件是一位阿姨为奶奶开门以及说的话让人感动;另一件是我的妈妈鼓励护士并谈及自己的.女儿的话让人深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生活中要将心比心,多一份宽容和尊重。

1、自由读课文。

(1)找出让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悟一悟。

①第一段让人感动。

A、学生读后议:阿姨的行为与语言很平凡但渗透着修养―――关爱老人。

B、老师随机点拨:是啊,关爱老人是人类美好的道德修养,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在诉说着关爱人的可贵和必要。

阿姨的行为折射人生的至理、至情,让我们一起以深情的朗读来赞美这位高尚的阿姨。

C、感情朗读。

D、联系实际谈要为老人做什么。

让坐、搀扶、开门、帮忙找路……E、师:对,真是懂事的孩子,我们之所以幸福地降生并欢乐的成长,就是因为有了长辈的关怀,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

F、理解“温暖”一词的含义并齐读这一句话。

(第一段最终一句)(感动)②第二段让人感动A、学生读后议:妈妈的行为让人感动,鼓励关爱小辈,一片苦心。

《将心比心》教案设计优秀7篇

《将心比心》教案设计优秀7篇

《将心比心》教案设计优秀7篇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课题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

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1、默读记叙这两件事的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2、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多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专题1、创设情景,模拟对话,说明将心比心:⑴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奶奶让座。

⑵公路边,你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植树。

2、对本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小练笔:写在做人处事上给你启示的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

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我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课后练笔,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将心比心》教案设计篇二学习要求: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人?什么事?(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自主阅读,了解内容。

(2)延伸拓展,由此及彼,联系生活进行理解与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宽容和体谅。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听说咱们班有很多爱听故事的同学,谁喜欢听故事?你喜欢吗?你呢?看来我们都是知音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教学设计《将心比心》
优秀教学设计《将心比心》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知道孟子吗?(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
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成为我国古
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2、(出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这句名言是孟子说的,谁能读一读?(指名读通顺)
孟子的这句话讲的是:要孝敬自家的老人,也要同样地对待别的老人;爱自己的小孩,也要同样地爱护别的孩子。

“尊老爱幼”,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再读这句话。

(齐读)
3、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里,有两个故事,能具体地诠释这句话,课题就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遇事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能换位思考)
2、请大家读课文,放开声音读,大声地读,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

读完以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说明我们这个班有非常好的读书习惯。

来!说说读了一遍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例如:我知道了一位阿姨帮助“我”的奶奶推门的事。

例如:母亲打针,护士扎了好几针才扎准,母亲没有责备护士。

……
最后一段重点段(出示: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
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读。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1、将心比心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事。

同学们只读了一遍课文,就知道了这么多,真不简单。

但是学课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
无法理解课文的内在精神。

咱们还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

请大
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琢磨体会,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使你非常
感动,用_______划出,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读、画,教师巡视)
(画好以后,自己反复出声练读)
2、来,读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大声读:
句子一: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⑴说说这句话为什么感动了你?(这位阿姨很善良。

重点词:“沉重”、“一直等到……才松开”。

面对这样一位素不相识的陌
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
⑵推开商店沉重的大门,阿姨看到谁?(“我”年迈的奶奶)想到了什么?(自己的母亲)所以她这样做?(一直等到我奶奶跟上
来才松开手)
⑶所以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她这样说:
(出示句子: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
①读读句子,说说令你感动的理由。

(阿姨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


②你能像阿姨一样轻轻地说吗?(学生读)
③同学们,阿姨的语气是轻轻的,但让我们感到不轻的'却是什么呢?(沉甸甸的孝心)(板书:孝心)
⑷阿姨有着一颗沉甸甸的孝心,她无时不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母亲,她孝敬自己的母亲,也同样地对待别的老人,你能照样子展开想像说话吗?
(出示:是啊,阿姨无时不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母亲,她孝敬自己的母亲,也同样地对待别的老人:在商店里,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我的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在_________________,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是啊,阿姨是一个孝顺的人,是什么原因使阿姨拥有这样一颗美好的心呢?(将心比心)让我们一起读这一段:
(引读:是啊,学会了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爱心,读学会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天空更蓝,读学会了将心比心,我们阳光更灿烂,读。


3、继续说,还有哪个句子令你感动?
句子二: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⑴说,为什么令你感动?(“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说得出口的。

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时说的。

)(板书:宽容理解鼓励)
⑵引读: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指名读)
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母亲宽慰她……(指名读)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时,她还是耐心地说……(齐读)
⑶这句话简短却不简单啊!正因为母亲的宽容和鼓励,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读到这儿,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读最后一段)
4、继续说,还有哪个句子令你感动?
句子三: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
一个患者。

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
鼓励。


⑴说说这句话为什么令你感动?(母亲时刻想着女儿,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女儿。

母亲对护士的宽容和鼓励。

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也
同样地关爱别的孩子。

)(板书:关爱)
⑵你就是母亲,你怎么说这句话?自己读读。

(学生练读)
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博大的母爱,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一起享受这份沉沉的母爱。

引读:
母亲慈祥地对护士说:……指名读。

母亲温和地对护士说:……指名读。

母亲平静地对护士说:……齐读。

⑶母亲的语气是平静的,但她那份博大的母爱却让我们感到不平静。

这又是什么原因使母亲拥有这样一颗心呢?(将心比心)
(引读:是呀,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就多了一份关怀,读最后一段;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心胸犹如大海般无边无垠,读最
后一段;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甜蜜,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1、人与人之间学会将心比心是多么重要啊!你能仿照这段话写一写你的感受吗?
(出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_____________;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__________________。


2、配乐写话,师巡视:
3、交流、讲评:
4、课文学完了,同学们一定对孟子的这句话感悟更深了吧!(出示)来,让我们记住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5、孩子们,就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在和谐的环境里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