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特征及生物的生活环境

合集下载

详细归纳: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

详细归纳: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

详细归纳: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的分类1. 植物界2. 动物界3. 真菌界4. 原生生物界5. 细菌界三、生物的生活环境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与其生活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四、生物圈1. 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 生物圈的组成: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 生物圈的厚度: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

4.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五、生物的适应和影响环境的能力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对环境表现出一定的影响力。

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 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

2.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 发育: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的变化。

七、遗传和变异1. 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

2.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八、生物多样性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等。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的详细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请随时提问。

生物的特征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特征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特征知识点总结生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命体,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生物。

生物的特征包括其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

下面我将对生物的特征进行详细的总结介绍。

一、形态特征1. 大小:生物的大小是指其身体的尺寸大小。

生物的大小各异,有些生物体型庞大,有些生物则体型微小。

2. 外形:生物的外形是指其身体的形状特征。

生物的外形各异,有些生物呈长条状,有些生物呈圆形,有些生物具有复杂的外形特征。

3. 骨骼:生物的骨骼是构成生物身体的支架,支撑和保护生物的身体结构。

不同生物的骨骼结构各异,有些生物的骨骼坚硬,有些生物的骨骼柔回圜。

4. 皮肤:生物的皮肤是保护和隔离生物身体与外界环境的重要组织。

不同生物的皮肤特征各异,有些生物的皮肤具有色彩斑斓,有些生物的皮肤具有角质层。

5. 毛发:生物的毛发是生物身体上的一种覆盖物,对保持体温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同生物的毛发特征各异,有些生物的毛发丰富而柔软,有些生物的毛发稀疏而粗硬。

二、生理特征1. 呼吸:生物的呼吸是指生物对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不同生物的呼吸方式各异,有些生物通过皮肤呼吸,有些生物通过鳃呼吸,有些生物通过肺呼吸。

2. 消化:生物的消化是指生物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的过程。

不同生物的消化方式各异,有些生物通过口腔消化,有些生物通过胃部消化,有些生物通过肠道消化。

3. 循环:生物的循环是指血液在生物体内循环流动的过程。

不同生物的循环方式各异,有些生物的循环系统简单,有些生物的循环系统复杂。

4. 感知:生物的感知是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反应过程。

不同生物的感知方式各异,有些生物的感知器官发达,有些生物的感知器官不发达。

5. 生殖:生物的生殖是指生物繁衍后代的过程。

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各异,有些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繁殖,有些生物的生殖方式无性繁殖。

三、生活习性1. 栖息地:生物的栖息地是指其生活和繁衍的地方。

不同生物的栖息地各异,有些生物栖息于陆地,有些生物栖息于水域,有些生物则栖息于空中。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二、生物的归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三、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只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3、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人类的活动借助工具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细菌不借助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4、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主要是因为缺少阳光。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影响生物。

判断方法:环境变化在先,生物的影响在后。

2、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3、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

判断方法:生物活动在先,环境变化在后。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教材18页练习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的自然现象,科学的解释是气温(温度)对植物的生活有影响。

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光对鼠妇分布影响的实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计划:1、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分布都有影响。

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采用对照实验,保证除了光不同之外,温度、湿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

小学生物知识点整理认识常见动植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小学生物知识点整理认识常见动植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小学生物知识点整理认识常见动植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在小学生物课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关于动植物的基本知识。

了解常见动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些生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将整理一些常见动植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

动物是指存在于地球上的生物,它们会呼吸、进食、运动和繁殖。

常见的动物有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哺乳动物是具有乳腺的动物,它们能够哺育幼崽。

例如,狗、猫、牛等都属于哺乳动物。

鸟类具有翅膀和喙,它们大部分可以飞翔。

鸟类有很好的光学感应和听觉能力,可以通过歌唱来吸引伴侣。

鹦鹉、鸽子和鸡是我们常见的鸟类。

爬行动物有爬行的特征,它们的身体覆盖着鳞片。

例如,蛇、龟和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可以在陆地和水中生活,它们的皮肤湿润且富有弹性。

蛙、蟾蜍是我们熟悉的两栖动物。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它们用鳃进行呼吸。

鱼类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和习性,如金鱼和鲨鱼。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

植物是以光合作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生物体。

它们能够通过吸收阳光来制造食物。

常见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

乔木是高大的植物,通常有一个粗壮的主干。

常见的乔木有松树、柏树和橡树。

灌木是中等大小的植物,通常有多个分枝。

例如,玫瑰、小叶女贞和柳树都是灌木。

草本植物是低矮的植物,它们没有明显的主干,并且一般寿命较短。

草、蔓藤和菊花都属于草本植物。

水生植物是在水中或水边生长的植物。

它们的根部可以在水中吸收养分。

荷花、睡莲和香蒲是水生植物的代表。

除了了解它们的基本分类,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来更好地认识动植物。

例如,动物的特征包括外形、皮肤、体温、进食方式等。

猫有柔软的皮肤和灵活的身体,它们通常用爪子抓捕猎物。

不同的鸟类有不同的喙形状,适合吃不同种类的食物。

而植物的特征包括根系、叶子、花朵和果实等。

动物世界认识不同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动物世界认识不同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动物世界认识不同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在形态、习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通过认识不同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世界的奥秘,进一步保护和照顾它们。

一、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类动物,它们通常具备以下特征:体表被毛、哺乳腺分泌乳汁、体温恒定等。

哺乳动物按照生活习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陆生哺乳动物和水生哺乳动物。

1. 陆生哺乳动物陆生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包括狮子、老虎、大象等。

它们具有强大的奔跑能力和极佳的视力,能够在陆地上自由活动、捕食和繁衍后代。

2. 水生哺乳动物水生哺乳动物主要栖息在水域中,如鲸鱼、海豚、海狮等。

它们拥有光滑的皮肤、流线型的体型和肺呼吸,适应了水中的环境。

水生哺乳动物通常以鱼类为食,一些物种还会主动上岸休息。

二、鸟类鸟类是可以飞翔的脊椎动物,翅膀是它们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鸟类的特征还包括鸣叫、产卵和具有羽毛等。

根据栖息地和飞行习惯不同,鸟类可以分为陆禽和水禽两大类。

1. 陆禽陆禽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它们的翅膀结构和体型设计让它们更加适合在树枝间和地面上活动。

常见的陆禽有孔雀、鹦鹉、鸽子等。

2. 水禽水禽主要栖息在水域中,它们的状体轻盈但具有良好的飞行能力。

水禽的翅膀形状更适合在水中迅速穿梭,比如鸭子、天鹅等。

三、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包括蜥蜴、蛇、鳄鱼等,它们都具有鳞片和冷血的特征。

根据形态和生活习性的不同,爬行动物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有四肢的爬行动物和无四肢的爬行动物。

1. 有四肢的爬行动物有四肢的爬行动物通常拥有四条腿和爬行的能力,比如蜥蜴、乌龟等。

它们可以通过四肢的运动来在陆地或树上活动,还能够分泌毒液来自卫。

2. 无四肢的爬行动物无四肢的爬行动物主要是指蛇类,它们没有四肢却有着优秀的爬行能力。

蛇类通常通过腹鳞的运动来蠕动前进,可以在地下、树上和水中生活。

四、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主要包括青蛙、蟾蜍、蝾螈等。

1.2《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生活环境》

1.2《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生活环境》

(2)生长、发育 (3)繁殖。 (4)遗传和变异:亲代与后代之间表现出既相似 又有差异的特征。 (5)具有应激性(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二、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2.范围 (1)最大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 石圈的上层。 (2)通常认为的范围:海平面以上、以下各约10 千米之间。 (3)绝大多数生物生活的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 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围内。 3.适合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 给等。
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的生物有200多万种, 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能进行呼吸 1.新陈代谢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2.生物能生长发育
3.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生物具有应激性(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6.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B、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蘑菇
D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但有生物例外,它是(
D D、流感病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一项是( C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的生活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 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1.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初中生物常见动植物的特征、适应环境归纳

初中生物常见动植物的特征、适应环境归纳

初中生物常见动植物的特征、适应环境归纳动物的特征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具有脊柱和脑部等器官系统。

常见的脊椎动物有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指能够分泌乳汁哺育幼崽的动物。

它们有毛发,体温恒定,肺通气和四肢行走的特征。

如狗、猫、老虎等。

- 鸟类:鸟类具有珠光体、爪和羽毛等特征,能够飞行。

它们的胸腔内有空气囊,可为它们提供额外的氧气。

如鸽子、鸡、鸭等。

- 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身体被覆盖着鳞片,有四肢,不能跳跃或飞行。

它们也是寒血动物,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

如蛇、蜥蜴、海龟等。

- 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

它们有肺呼吸和皮肤呼吸两种方式,体表有粘液保护,可以吸收氧气和水分。

如青蛙、娃娃鱼等。

- 鱼类:鱼类有鳃呼吸和侧线系统感知外界环境的特征,体表被鳞片覆盖。

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尾鳍、背鳍和腹鳍等器官。

如草鱼、鲤鱼等。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柱和脑部等独立的骨架和器官系统。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等。

- 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表面被硬壳覆盖,体内分为不同的部分。

它们有六只脚,能够分泌丝状物料。

如蜘蛛、蝎子、蝉等。

- 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没有骨骼。

它们的身体被覆盖着软壳或外壳,生活在海洋或淡水中。

如蛤蜊、螃蟹、蚯蚓等。

- 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身体被分成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些器官。

它们的骨骼不发达,有柔软的体壁。

如蚯蚓、蜈蚣、蚂蚁等。

植物的特征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常见的植物有树木、草、花朵等。

- 树木:树木可以长到很高很大,有根、茎和叶子等器官。

它们的枝叶茂密,可以提供生态屏障和风景。

如松树、榕树等。

- 草:草的身体矮小,无明显的茎和叶子。

它们多生长于湿地、荒地和草原。

如狼尾草、高粱等。

- 花朵: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有五个基本结构:花萼、花瓣、花丝、花蕊和子房。

它们不仅美观,还有很多药用价值。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生物的特征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生物的特征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是指生物界内所有生物共同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生命活动、细胞结构、生物进化、遗传物质等。

以下是初中生物知识中生物的特征的归纳,具体内容如下:一、细胞结构特征: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可由单个细胞构成(例如细菌)或由多个细胞组成(例如动植物)。

2.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内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二、代谢特征:1.生物具备自我营养和能量转换的能力,可以吸收和利用外界物质和能量。

2.代谢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物质通过新陈代谢循环在生物体内不断转化。

三、生长和发育特征:1.生物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生长,细胞分裂也是生物增加细胞数量和生物体体积的主要方式。

2.生物体能够通过生殖、发育和老龄化等过程实现代际交替。

四、遗传特征:1.生物体内存在遗传物质DNA,它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通过基因在不同世代中传递。

2.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有性生殖会导致遗传信息重新组合。

五、进化特征:1.生物界内的各种生物均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生物进化是种群本质变化的结果。

2.生物界内存在着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规律,适应环境的生物能够在进化中长期存活下来。

六、对环境的适应特征:1.生物具有对环境的感知和响应能力,能够通过感觉器官感知环境刺激并做出相应行为。

2.生物通过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如构造和行为的调整等,提高了自身在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能力。

七、生命活动特征:1.生物体内具备新陈代谢、呼吸、消化、运动、感知、繁殖、生长、适应性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2.生物体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对环境变化做出调节以保持内稳态。

总结起来,生物的特征包括细胞结构、代谢、生长发育、遗传、进化、对环境的适应和生命活动等方面。

这些特征是生物界内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充分反映了生命的普遍规律和多样性。

理解和掌握生物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释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特征1.(2014•通辽)“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2.(2014•郴州)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进行呼吸B.能生长和繁殖C.都能自由运动D.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3.(2014•天津)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大雁南飞B.桃树结出果实C.铁钉生锈D.猎豹捕食羚羊4.(2014•邵阳)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植物落叶B.人体出汗C.种子萌发D.潮起潮落5.(2014•昆明)古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A.营养B.呼吸C.遗传D.变异6.(2014•岳阳)下列叙述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钟乳石慢慢长大B.禾苗茁壮成长C.汽车在奔驰D.机器人在演奏7.(2014•绥化)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虫B.含羞草C.机器人D.蘑菇8.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珊瑚C.钟乳石D.石头上的青苔9.(2014•聊城)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10.(2014•内江)生物的基本特征很多,结核杆菌属于生物的主要理由是()A.能使人患结核病B.具有新陈代谢现象C.能自由运动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1.(2014•玉林)石硖--玉林龙眼的优良品种,石硖所结的果实,在向阳一面较大较甜,并且数量还比较多,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B.进行呼吸C.生活需要营养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2.(2014•娄底)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都具有呼吸系统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能生长和繁殖13.(2014•菏泽)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对刺激能做出反应B.动物能够运动C.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D.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14.(2014•滨州)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都能生长繁殖15.(2014•赤峰)下列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命活动是()A.人出汗B.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C.蘑菇从小长大D.雏鸡破壳而出16.(2014•云南)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由细胞构成C.生物都能繁殖后代D.生物都必须生活在水中17.(2014•滨州)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都能生长繁殖18.(2014•安徽)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A.呼吸与运动B.运动与排出废物C.生长与繁殖D.需要营养与运动19.(2014•杭州)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20.(2014•广东模拟)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白马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A.有细胞结构的B.有应激性C.体小且为绿色D.能生长繁殖21.(2014•陵县二模)生活在海洋中的乌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将海水染黑,自己乘机逃逸,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A.生活需要营养B.能进行呼吸,身体能产生废物C.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D.能生长和繁殖22.下列关于一株水蜜桃和一头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能生长和繁殖B.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都具有分生组织和保护组织D.水蜜桃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23.生物的物种既能保持基本稳定,又能不断进化发展,是因为生物具有()A.生殖和发育的特性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生长现象D.由细胞构成的特性24.(2014•富川县模拟)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A.珊蝴虫、月季、机器人、鼠妇B.长颈鹿、鼠标、海豚、斑马C.仙人掌、钟乳石、香菇、瓢虫D.木耳、丹顶鹤、水杉、蚂蚁25.(2014•长沙模拟)兰花、猎豹、蘑菇都属于生物,哪项不属于它们的共同特征()A.都能进行呼吸B.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都能运动D.都能生长和繁殖26.(2012•泉州质检)下列各项对春天景物的描述中,与生命现象无关的是()A.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27.对图示三种活细胞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都有细胞核B.都有细胞壁C.都能进行呼吸作用D.形态与功能都相适应生物的生活环境1.(2014•宜宾)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其生活和分布会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在同学们熟悉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影响生物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水B.光C.空气D.温度2.(2014•淮北)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3.(2014•郴州)海洋里由浅入深依次生长着绿藻、褐藻、红藻,影响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4.(2014•泉州)德化戴云山上,枫叶林分布在海域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域较高的地方.影响这一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5.(2014•龙岩)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B.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C.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D.干旱会使植物萎蔫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B.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C.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因此它不会遭到破坏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7.(2014•镇江模拟)“朝蝇幕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空气B.阳光C.湿度D.温度8.(2014•泉港区模拟)人们在种植油菜花一般要在室外,不宣在室内种植,影响其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光C.水分D.空气9.(2014•成都)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10.(2014•成都)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某区域树木被砍伐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许多树下的草本植物也消失了.你认为影响这些草本植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能是()A.水分B.光照C.温度D.无机盐11.(2014•德州一模)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环境中温度对生物影响的一项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虽然叶形相似,但是果实的味道却不同.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较合理的是()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改变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13.(2014•广东模拟)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14.(2014•青岛模拟)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雨露滋润禾苗壮”C.“南橘北枳”D.“草盛豆苗稀”15.2014•峨边县模拟)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离不开环境,但不影响环境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C.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孤立、互不影响D.环境不能制约生物的存在16.(2013•天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南橘北枳是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还能影响环境17.(2013•济宁)近几年,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18.(2013•广州)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9.(2013•随州)下列哪一项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A.大树底下好乘凉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C.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0.(2013•尤溪县模拟)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光和温度B.水分和温度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21.(2013•广东模拟)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A.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因素 B.田野中的蛙、蛇等别的种类的动物C.A和B的总和 D.A和B的总和以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