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门窗下料

合集下载

塑钢门窗制作、安装施工工艺3篇

塑钢门窗制作、安装施工工艺3篇

篇一(蓝剑):塑钢门窗施工工艺一、塑钢门窗制作工艺(一)工艺流程:型材检验入库→型材下料→安装衬钢→焊接型材→清理焊缝→安装辅件→检验→包装→发往工地(二)塑钢窗制作质量标准及规程1、入库标准:检人员对所采购入库的原材料进行检验。

主要是外观、型号、规格、数量、种类、材料保护等仔细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库。

2、下料工序规程:质量标准①长度公差±0.5mm②角度公差45±1°;③切口处不得有变形、开裂等缺陷,不得受油污等污染;④型材表面逛街,无明显划痕、擦伤并无明显色差;⑤切口与基面A垂直角度±0.5°。

操作要点①据图纸要求选择正确的型材,不合格型材不得使用;②型材轻拿轻放,下料后放在指定位置;③将下料尺寸写在每只构件上;④首件必检,合格后方可成批下料。

检验方法①用钢卷尺测量长度;②用万能角度尺测角度、垂直度;③抽检不得少于每批量的5% 。

3、装增强型钢工艺规程质量标准①窗框≥1300mm/窗扇立边≥900mm、窗扇下横边≥700mm、②装五金件的位置均应装增强型钢;③增强型钢的长度应比放增强型钢最小端短5~10mm;④增强型钢固定用Φ5×13mm的抽芯铆钉或M4×16的大头自攻螺丝;⑤固定点不少于3点,间距不大于300mm,距断头不大于100mm,且排列均匀。

操作要点①钻孔应保证与断面垂直;②增强型钢端部不能影响焊接;③固定点位置不得影响其他工序和美观;④型材表面不得划伤。

检验方法①用钢卷尺测量固定点位置;②目测表面质量。

4、焊接工艺规程①各焊接处应牢固,不得有裂纹、气泡、假焊、烧焦等缺陷;②焊接后各平面应平整,相邻构件同一平面高低差不大于0.5mm;③对角线之差:公差3mm;④焊角平均应力≥35Mpa,最小值不低于30Mpa。

操作要点①型材下料后应在6~8小时内焊完,避免型材切口处污染;②装卡构件时应保证两构件水平,高低一致;③焊接后不允许抛摔,应放在指定位置,防止变形;检验方法①用钢卷尺测量外形尺寸,对角线;②目测表面质量。

塑钢施工程序(3篇)

塑钢施工程序(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各种塑钢材料,如塑钢门窗、塑钢扣板、塑钢龙骨等,并检查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2. 工具准备:准备必要的施工工具,如电钻、螺丝刀、水平尺、钢卷尺、切割机、砂纸等。

3. 施工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4. 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无杂物、无障碍物,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二、塑钢门窗施工1. 确定门窗位置: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门窗的位置、尺寸和高度,并在现场弹出定位线。

2. 钻孔固定:在门窗洞口两侧钻孔,固定塑钢门窗的固定件。

3. 门窗安装:将塑钢门窗安装在固定件上,调整门窗的水平和垂直度,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4. 门窗密封:使用塑钢泥或密封胶对门窗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雨水渗漏。

5. 门窗验收:检查门窗的安装质量,确保门窗安装牢固、密封良好。

三、塑钢扣板吊顶施工1. 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弹出吊顶的定位线,确保吊顶的平整度和水平度。

2. 安装吊杆:在吊顶的梁上钻孔,安装吊杆,吊杆间距不大于400mm。

3. 安装主龙骨:根据设计要求,安装主龙骨,主龙骨间距一般为600mm。

4. 安装次龙骨:在主龙骨上安装次龙骨,次龙骨间距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5. 安装扣板饰面:将扣板饰面安装在次龙骨上,确保扣板饰面平整、牢固。

6. 吊顶验收:检查吊顶的安装质量,确保吊顶平整、牢固、美观。

四、塑钢龙骨施工1. 龙骨下料:根据设计图纸,对塑钢龙骨进行下料,确保龙骨尺寸准确。

2. 龙骨拼接:将龙骨拼接牢固,拼合处宜采用元钉加胶水固定。

3. 龙骨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龙骨安装在相应的位置,确保龙骨安装牢固、水平。

4. 龙骨验收:检查龙骨的安装质量,确保龙骨安装牢固、平整。

五、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塑钢窗下料计算范文

塑钢窗下料计算范文

塑钢窗下料计算范文塑钢窗下料计算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和窗户尺寸,计算塑钢窗门框、窗扇、门窗框等各个构件所需要的材料的数量和长度,以便于后续的材料采购和制作工作。

下料计算需要注意窗户类型、尺寸、材料规格和窗户构造等因素,下面将详细介绍塑钢窗下料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1.窗户尺寸确定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塑钢窗的尺寸。

测量窗洞的宽度和高度,必要时还需考虑窗台高度和其他特殊要求。

2.窗扇下料计算根据窗扇的尺寸和型号,计算窗扇所需的门窗型材长度。

窗扇的长度一般等于窗洞的宽度减去一定的缝隙值(一般为10mm到20mm之间),窗扇的高度一般等于窗洞的高度减去一定的缝隙值(一般为10mm到20mm之间)。

3.门窗框下料计算根据门窗框的型材尺寸和长度,计算门窗框所需的型材长度。

门窗框的长度一般等于窗洞的周长减去一定的缝隙值。

4.玻璃下料计算根据窗户的玻璃类型和尺寸,计算玻璃的面积和尺寸。

玻璃的面积等于窗洞的宽度乘以窗洞的高度,玻璃的尺寸一般比窗洞的宽度和高度小一定的缝隙值。

5.钢筋下料计算如果塑钢窗需要加固钢筋,则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计算钢筋的长度和数量。

根据窗户的尺寸和结构,确定钢筋的长度,并根据设计规定的间距确定钢筋的数量。

6.聚氨酯密封胶下料计算根据窗户的尺寸和密封胶型号,计算密封胶所需的长度和数量。

根据窗户的周长计算密封胶的长度,并根据设计规定的间距确定密封胶的数量。

7.型材连接件下料计算根据窗户的型材连接方式和型材规格,计算型材连接件的数量。

根据窗户的连接方式,确定所需的连接件数量,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型材连接件。

总之,塑钢窗下料计算是根据窗户尺寸、型材规格和设计要求等因素,计算各个构件所需的材料数量和长度。

下料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于后续的材料采购和制作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细节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塑钢门窗下料尺寸的计算方法收藏了!

塑钢门窗下料尺寸的计算方法收藏了!

塑钢门窗下料尺寸的计算方法收藏了!
塑钢门窗是现在家庭中使用最为普遍的门窗,塑钢门窗经营者,需要仔细看一下这篇文章了。

基本尺寸
洞口尺寸:是按照建筑施工平面图给门窗预留的尺寸。

成窗尺寸:窗户制作完成后的实际尺寸。

下料尺寸:门窗制作之前材料的切割尺寸。

焊接熔量:材料在焊接时消耗的量,一般取3mm。

搭接量:门窗扇和框搭接重合的部门,一般取8mm。

扇的宽度:
扇的高度:
框扇的下料尺寸:
梃的下料过程:
梃的下料计算:
V口的开法:
V口的下料计算:
拼接的推拉门窗:
框料的下料尺寸:
扇料的下料尺寸:
一体的推拉门窗:
与组合窗的异同:。

门窗的下料计算

门窗的下料计算
详细描述
根据门窗的尺寸,确定所需材料规格,如宽度、高度和厚度。同时,根据开启方 式(如平开、推拉等),确定所需的配件和结构。最后,根据材料规格和开启方 式,计算出所需的下料尺寸。
实例二:断桥铝合金门窗的下料计算
总结词
断桥铝合金门窗的下料计算需要考虑隔热性能和材料规格,同时还要注意提高门窗的隔音、隔热性能 。
引入先进技术
积极引入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工艺,提高门窗下料计算的精度和效 率。
注意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在门窗下料计算过程中遵 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 作人员的安全。
减少环境污染
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 少环境污染,推进绿色生 产。
选用环保材料
优先选用环保、可回收利 用的材料,降低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门窗的下料计算
目录
• 门窗下料计算概述 • 门窗下料计算的基本原则 • 门窗下料计算的实例分析 • 门窗下料计算的注意事项 • 门窗下料计算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01
门窗下料计算概述
门窗下料计算的定义
01
门窗下料计算是指根据门窗的规 格、尺寸和设计要求,计算出所 需材料的长度、宽度和数量的过 程。
材料清单统计
根据设计图纸和规格,统计所 需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规格。
下料计划制定
根据下料尺寸和材料清单,制 定合理的下料计划和排版图。
确定设计图纸和规格
明确门窗的设计图纸和相关规 格,包括门窗的类型、尺寸、 材料等。
下料尺寸计算
根据门窗的组装要求和材料特 性,计算出各部件的下料尺寸。
下料实施
按照下料计划进行切割、铣削 等加工,确保各部件的尺寸精 度。
定期维护和校准
定期对设备和工具进行维 护和校准,确保其精度和 可靠性。

型材塑钢门窗工艺流程

型材塑钢门窗工艺流程

型材塑钢门窗工艺流程型材塑钢门窗工艺流程一、下料工序说明1、下料尺寸和切割精度直接影响成品窗的尺寸和功能;2、注意设备的技术参数和调整;3、注意型材结构尺寸;4、切割时应合理调配规格尺寸,使6000mm型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工序标准1、长度允许偏差:L±1mm;压条长度允许偏差为正偏差0,负偏差0.5。

2、角度允许偏差:450±0.50;四边角度允许偏差:900±0.50;3、可根据设备情况自行制定基准面;4、切口处不得有变形、开裂等缺陷,不得污染;5、型材表面光洁,无明显划痕、并颜色基本一致;6、切口上下面垂直±0.50;7、下料后6-8小时以焊接,以防污染而影响焊接质量。

操作要点1、型材应轻拿轻放,下料后的型材放在专用的台面上,并按规格摆放整齐,要避免擦伤型材表面;2、仔细调整两锯间距标尺,保证精度要求;3、首根必检,中间抽检。

二、铣“V”口工序说明1、注意设备技术参数;调整好深度和长度标尺尺寸;2、注意型材结构尺寸和开口面;3、“V”口中心偏差易造成V口一侧焊接缝不够长,而另一侧露出熔融边。

同时,造成中梃歪斜。

工序标准1、“V”口宽度及中心允许偏差:1mm;2、“V”口深度及允许偏差:0.5mm;3、角度允许偏差:0.50;4、切口处不得有变形、开裂等缺陷,不得污染;5、型材表面无明显划痕、擦伤,颜色基本一致;6、下料后6-8小时以焊接,以防污染而影响焊接质量。

操作要点1、型材应轻拿轻放,下料后的型材放在专用的台面上,规格型号摆放整齐,避免擦伤型材表面;2、仔细调整设备,保证“V”口深度和中心位置;3、首件必检,合格后方可批量下料。

检验方法1、用角度尺测量角度;2、用钢卷尺测量长度;3、抽查量不得小于每批数量的5%。

三、铣排水槽工序说明1、为使雨水、冷凝水排出室外,应在适宜部位铣排水孔,并确保槽孔不被堵塞;2、排水孔严禁与钢衬腔相通;3、进水孔和排水孔位置应错开20-30mm,以防风压大时水不易排出。

塑料门窗下料尺寸计算

塑料门窗下料尺寸计算

塑料门窗下料尺寸计算一.下料尺寸计算的三个基本要素1.洞口间隙洞口尺寸是指建筑物预留的门窗洞口在未装修前的裸墙尺寸。

由于塑料门窗采用“后塞口”安装工艺,在制作门窗香,需要留出一定间隙,以便在安装时调整门窗在洞口呐的水平度与垂直度,并保证在安装后贴饰面砖压框边≦5mm的要求以及填充柔性材料,确保门窗使用时,在温差作用下能自由延伸不变形的需要。

洞口间隙尺寸由两种情况确定:(1)按图纸设计尺寸制作时,即按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规定预留间隙;(2)已测量墙洞口最小垂直宽度,最小水平高度时,即在已排除建筑误差情况下可适当减少,清水墙按每边8mm预留间隙,即可满足门窗安装与使用要求。

洞口与窗框间隙对照表墙体饰面层材料洞口与窗框门隙清水墙10mm/边墙体饰面抹水泥砂浆或贴马赛克15—20mm/边墙体饰面贴釉面瓷砖20-25mm/边墙体饰面贴大理石或花岗岩板40—50mm/边2.框、扇搭接量(或间隙)门窗框扇搭接量是保证门窗正常、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为8-9mm设计,推拉窗型材选型时,依据扇材料轨道槽深度,使用滑轮和铝导轨净面高度确定。

焊接余量塑料门窗框扇成形是在一定温度与压力条件下,通过熔融挤压损失一定长度来完成的。

因此门窗设计时为保证成形尺寸,应补充相应长度进行补偿,一般情况每边为3mm。

二.型材断面相关尺寸要素型材断面相关尺寸主要与框型材.扇型材的高度与宽度尺寸有关,其中扇高度计算时,对于推拉窗应该考虑型材的高度,对于平开窗应考虑框型材的小面高度。

扇宽度计算时,对于推拉窗除考虑框型材的高度还应考虑扇型材的宽度和封盖的厚度,对于平开窗除考虑框型材的小面高度,还应该考虑框中梃型小面宽度。

平开窗中梃长度计算时,需考虑框型材高度.梃型材宽度。

固定框计算时,需考虑框型材小面高度、梃型材小面宽度。

扇压条计算时,需考虑扇型材小面宽度、梃型材小面宽度、梃型材宽度等。

综合以上三个要素与型材断面相关尺寸:门、窗框宽度、高度成品尺寸=门窗洞口尺寸-2×(洞口间隙-焊接余量)门、窗扇高度尺寸=门窗扇高成品尺寸-2×(框型材高度-框扇搭接量-焊接余量)门、窗扇宽度依据门窗扇数量和框扇搭接是以及中梃尺寸而定注:上述公式对于平开门而言仅指有槛门。

pvc塑钢门窗材料下料计算培训

pvc塑钢门窗材料下料计算培训

框料的下料尺寸
框的下料尺寸=成窗尺寸+焊熔*2 实例二 固定框宽:1500+3*2=1506 固定框高:500-1+3*2=505 推拉框宽:1500+3*2=1506 推拉框高:1300-1+3*2=1305 拼板长:1500
扇料的下料尺寸
扇高:总高-1-框高*2+搭接量*2+焊熔*2 扇宽:总宽/2-框高+搭接量+焊熔*2+ (扇大
与组合窗的异同
相同点:框扇的下料与组合窗相同 不同点:王字框下料,一体框下料,v口的下料 梃的下料尺寸=总宽(高)-框大面高*2 +梃的大面宽
*2+焊熔*2 王字框下料尺寸:
1500-50*2+66*2+6=1538 一体框的尺寸=总宽(高)-框高*2+搭接量*2
+焊熔*2 一体框尺寸=1500-50*2+4.5*2+3*2=1415
面高 +2)/2-2
• 实例二
• 扇高:1300-1-50*2+8*2+3*2=1221 • 扇宽:1500/2-50+8+3*2+(58+2)/2-2=742 • 封边:扇高-6-6
一体的推拉门窗
材料:80平框c 80王字框 80来自体框j 80扇3 80封边B1 压条?
尺寸:1500*1800 上亮:500
所以,在计算梃的下料尺寸时下料尺寸要多 加一个 梃的大面宽
梃的下料尺寸=总宽(高)-框大面高*2 +梃的大面宽*2+焊熔*2
V口的开法
V口的下料计算
V口深度hv=梃大面宽/2-3
实例hv=72/2-3=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钢门窗下料
塑料门窗下料尺寸计算
一.下料尺寸计算的三个基本要素
1.洞口间隙
洞口尺寸是指建筑物预留的门窗洞口在未装修前的裸墙尺寸。

由于塑料门窗采用“后塞口”安装工艺,在制作门窗香,需要留出一定间隙,以便在安装时调整门窗在洞口呐的水平度与垂直度,并保证在安装后贴饰面砖压框边≦5mm的要求以及填充柔性材料,确保门窗使用时,在温差作用下能自由延伸不变形的需要。

洞口间隙尺寸由两种情况确定:(1)按图纸设计尺寸制作时,即按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规定预留间隙;(2)已测量墙洞口最小垂直宽度,最小水平高度时,即在已排除建筑误差情况下可适当减少,清水墙按每边8mm预留间隙,即可满足门窗安装与使用要求。

洞口与窗框间隙对照表
墙体饰面层材料洞口与窗框门隙
清水墙10mm/边
墙体饰面抹水泥砂浆或贴马赛克15—20mm/边
墙体饰面贴釉面瓷砖20-25mm/边
墙体饰面贴大理石或花岗岩板40—50mm/边
2.框、扇搭接量(或间隙)
门窗框扇搭接量是保证门窗正常、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为8-9mm设计,推拉窗型材选型时,依据扇材料轨道槽深度,使用滑轮和铝导轨净面高度确定。

焊接余量
塑料门窗框扇成形是在一定温度与压力条件下,通过熔融挤压损失一定长度来完成的。

因此门窗设计时为保证成形尺寸,应补充相应长度进行补偿,一般情况每边为3mm。

二.型材断面相关尺寸要素
型材断面相关尺寸主要与框型材.扇型材的高度与宽度尺寸有关,其中扇高度计算时,对于推拉窗应该考虑型材的高度,对于平开窗应考虑框型材的小面高度。

扇宽度计算时,对于推拉窗除考虑框型材的高度还应考虑扇型材的宽度和封盖的厚度,对于平开窗除考虑框型材的小面高度,还应该考虑框中梃型小面宽度。

平开窗中梃长度计算时,需考虑框型材高度.梃型材宽度。

固定框计算时,需考虑框型材小面高度、梃型材小面宽度。

扇压条计算时,需考虑扇型材小面宽度、梃型材小面宽度、梃型材宽度等。

综合以上三个要素与型材断面相关尺寸:
门、窗框宽度、高度成品尺寸=门窗洞口尺寸-2×(洞口间隙-焊接余量)
门、窗扇高度尺寸=门窗扇高成品尺寸-2×(框型材高度-框扇搭接量-焊接余量)
门、窗扇宽度依据门窗扇数量和框扇搭接是以及中梃尺寸而定
注:上述公式对于平开门而言仅指有槛门。

对于无槛门:(1)门框高度还必须增加30-50mm的预埋尺寸。

(2)门扇高度=门
框成品尺寸-预埋尺寸-框型材高度+框扇搭接量+2×焊接余量-底部间隙(底部间隙视室内外地面水平情况面定,一般为5-10MM)。

三.下料尺寸计算
1.固定窗下料尺寸计算
固定窗采用60平开型材制作。

固定窗公有框型材与框中梃型材构成,计算比较简单。

首先应明确:成品尺寸=洞口尺寸-洞口间隙。

由于洞口间隙有可能不同,为了计算公式一致并从中找出计算常数,以下框(扇)下料尺寸计算以成品尺寸及尺寸(即图纸标高或标宽尺寸)
为准、梃下料尺寸计算以标定尺寸为准、封盖下料尺寸计算以扇下料尺寸为准、压条下料尺寸计算以标定尺寸及扇下料尺寸为准。

(1)固定窗框、梃的下料尺寸计算
.框宽(A、B)下料尺寸=成品尺寸+2×焊接余量=1160+2×3=1166(即:框宽下料尺寸=成品尺寸+6)
.框高(C、D)下料尺寸=成品尺寸+2×焊接余量=860+2×3=886(即:框高下料尺寸=成品尺寸+6)
.中梃(E)下料尺寸=标定尺寸-2×(框型材高度-中梃型材宽度-焊接余量)=860-2×(60-76-3)=860+38=898(即:中梃下料尺寸=标定尺寸+38)
应该说明的是:上式计算的框中梃下料尺寸为V型锯下料的第一刀时的长度,切完两刀成型后,第一刀的长度比第二刀的长度多一个梃宽度尺寸。

.梃(E)对应窗框V口深度=框中梃型材宽度/2-焊接余量=76/2-3=35(即:梃对应V口深度=35MM)
.-1梃V口框所在位置=框下料尺寸/分割等分=1166/2=583.-2如V口位置标定时=实际标定位置+焊接余量
.玻璃压条一般以框实际加工尺寸现配。

计算时则以下式计算:
.-1框宽条下料尺寸=框宽成品尺寸/2-框型材小面高度尺寸-梃型材小面宽度尺寸/2=1160/2-40-36/2=580-58=522(即:框宽压条下料尺寸=框宽成品尺寸/2-58)
.-2框高压条下料尺寸=窗框成品尺寸-2×框型材小面高度=
860-2×40=780(即:框高压条下料尺寸=框高成品尺寸-80).-3框中梃压条下料尺寸=框中梃下料尺寸-2×(框型材小面宽度+焊接余量)-梃型材宽度=898-2×(40+3)-76=898-162=736(即:框中梃压条下料尺寸=框中梃下料尺寸-162)
3-1-2固定窗下料总长度计算
1.窗框下料总长度=2*(框高度下料尺寸+框宽度下料尺寸)=2*(1166+866)=4064
2.在梃下料长度=中梃下料尺寸*下料根数=898*1=898 3.框压条下料长度=2*框高压条下料尺寸+4*框宽压条下料尺寸=2*780+4*522=3648
4.中梃压条下料长度=2*窗中梃压条下料尺寸=2*780=1560
3-2固定圆弧窗下料尺寸计算
假设固定圆弧窗采用60系列型材制作,其计算方法如下:1.弧长下
料计算=(弦长/2+弦高)/2*PI+300=(580+500)/2*3.14+300=1996(即:弧长下料计算=(弦长/2+弦高)/2*PI+300)
2.下弦长下料计算=标定尺寸+2*焊接余量=1160+2*3=1166
(下弦长度=标定尺寸+6)
3.半径R的计算=(弦长/2平方+弦高平方)/2倍弦高4.半圆弧下料计算=PI*R+300
5.圆弧压条下料计算=(弦长/2+弦高-2*亮型材小面高度)/2*PI+100=(580+500-2*40)/2*3。

14+100=1670 6.弦长压条下料计算=标定尺寸-2*亮型材小面高度=1160-2*40=1160-80=1080
3-2-1固定圆弧窗下料总长度计算
1.框下料总长度=弧长下料长度+下弦长下料长度=1996+1166=3162
2.压条下料总度=圆弧压条下料长度+弦下压条下料长度=1670+1080=27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