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综合指导6种方法教你告别错别字
如何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

如何避免写错别字:六种方法让你轻松搞定一、归类析异法有些字的字形十分相像,像是孪生姐妹,只是一笔之差,或是某一笔、几笔的长短曲直略有不同,如果把这些字集中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各自笔画的特点,是可以帮助记忆的。
例如:“戍”“戌”“戊”,笔画特点是中间一笔有不同,可以概括为“点戍”,横戌”,“戊中空”。
再如“己”“已”“巳”,笔画的特点是左边这竖笔的长短上有不同,可以概括为“开口己,半口已,闭口巳”。
二、以音辨形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在默读的时候,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
例如:“扑溯迷离”,“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贪脏枉法”,“脏”读zàng,“赃”读zāng,此处应为“赃”;“气慨”,“慨”读kǎi,“概”读kài,此处应为“概”。
三、形旁辨析法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的形声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
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可避免用错字。
例如:近年高考[微博]中考[微博]题中,“国藉”应为“国籍”,“藉”从“草”,“垫、借”的意思,而“籍”从“竹”,“书籍、籍贯”的意思,应为“籍”。
“幅射”应为“辐射”才对,“辐”是“从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或传播”,而“幅”从“巾”与布帛等有关,与词义不合。
四、据义定形法汉字的基本特点是音、形、义的统一,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入手,以义为纲,据义定形。
如:“不径而走”,成语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走,常指消息不待张扬就迅速传播开来”;“径”指小路,应为“胫(小腿)。
“责无旁代”,成语意思是“责任不能往别处推,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把责任承担起来”;“代”是代替,应为“贷”(推卸)。
五、来源推形法对于不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近年高考中的词语:默守成规、世外桃园等。
“默守成规”与墨子有关,战国时的墨翟以善于守城著名,后因称善守者为墨守;应为“墨”,不能误作“默”。
中考书面表达常见错误与改进方法

中考书面表达常见错误与改进方法在中考的书面表达中,学生常常会犯一些错误,导致写作的质量不高。
本文将罗列一些中考书面表达中常见的错误,并提供改进方法,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一、错别字和拼写错误错别字和拼写错误是中考书面表达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学生在急于完成作文的过程中,容易忽略对单词拼写的检查。
这会对作文的整体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首先,加强对常见词汇的拼写练习。
可以用抄写或默写的方式积累经典句子和常用单词,提高对词汇的熟悉度和掌握程度。
2. 其次,利用拼写检查工具。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机的拼写检查功能或者在手机上下载相关的拼写检查软件,帮助检查和纠正常见的拼写错误。
二、语法错误语法错误也是中考书面表达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混乱、句子结构错误等。
要改进语法错误,学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多读多练。
通过大量读书、背诵范文等方式,学生可以提高对正确语法的敏感度,增强语法意识。
2. 利用语法书籍或相关应用程序。
学生可以利用语法书籍或手机应用程序来查阅和学习常见的语法知识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无逻辑性和混乱的句子结构在中考书面表达中,有些学生容易表达不清楚或者句子结构混乱,导致读者难以理解。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学会合理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在句子中起到分隔和连接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和模仿范文,熟悉并正确使用各种标点符号。
2.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进行逻辑思考训练,通过阅读和思考一些逻辑关系紧密的文章,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作文更加连贯。
四、缺乏表达能力和个性有些学生在中考书面表达中缺乏表达能力和个性,使作文显得平淡无味。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多读优秀范文。
通过阅读优秀范文,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从而拓宽自己的表达能力。
2. 练习写作。
写作是一个技巧活,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初中生学语文怎样告别错别字

初中生学语文怎样告别错别字语文学校中,会遇到大量的文字,初中生因为粗心以及语言积累有限,所以常会遇到错别字的问题。
所以需要格外注意,加以避免。
01以音辨形。
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在默读的时候,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
例如:“扑溯迷离”,“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贪脏枉法”,“脏”读zàng,“赃”读zāng,此处应为“赃”;“气慨”,“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
02形旁辨析法。
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的形声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
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可避免用错字。
例如:近年高考中考题中,“国藉”应为“国籍”,“藉”从“草”,“垫、借”的意思,而“籍”从“竹”,“书籍、籍贯”的意思,应为“籍”。
“幅射”应为“辐射”才对,“辐”是“从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或传播”,而“幅”从“巾”与布帛等有关,与词义不合。
03归类析异法。
有些字的字形十分相像,像是孪生姐妹,只是一笔之差,或是某一笔、几笔的长短曲直略有不同,如果把这些字集中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各自笔画的特点,是可以帮助记忆的。
例如:“戍”“戌”“戊”,笔画特点是中间一笔有不同,可以概括为“点戍”,横戌”,“戊中空”。
再如“己”“已”“巳”,笔画的特点是左边这竖笔的长短上有不同,可以概括为“开口己,半口已,闭口巳”。
04据义定形法。
汉字的基本特点是音、形、义的统一,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入手,以义为纲,据义定形。
如:“不径而走”,成语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走,常指消息不待张扬就迅速传播开来”;“径”指小路,应为“胫(小腿)。
“责无旁代”,成语意思是“责任不能往别处推,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把责任承担起来”;“代”是代替,应为“贷”(推卸)。
05来源推形法。
对于不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
初中生学语文怎样告别错别字

初中生学语文怎样告别错别字语文学校中,会遇到大量的文字,初中生因为粗心以及语言积累有限,所以常会遇到错别字的问题。
所以需要格外注意,加以避免。
01以音辨形。
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在默读的时候,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
例如:“扑溯迷离”,“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贪脏枉法”,“脏”读zàng,“赃”读zāng,此处应为“赃”;“气慨”,“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
02形旁辨析法。
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的形声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
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可避免用错字。
例如:近年高考中考题中,“国藉”应为“国籍”,“藉”从“草”,“垫、借”的意思,而“籍”从“竹”,“书籍、籍贯”的意思,应为“籍”。
“幅射”应为“辐射”才对,“辐”是“从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或传播”,而“幅”从“巾”与布帛等有关,与词义不合。
03归类析异法。
有些字的字形十分相像,像是孪生姐妹,只是一笔之差,或是某一笔、几笔的长短曲直略有不同,如果把这些字集中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各自笔画的特点,是可以帮助记忆的。
例如:“戍”“戌”“戊”,笔画特点是中间一笔有不同,可以概括为“点戍”,横戌”,“戊中空”。
再如“己”“已”“巳”,笔画的特点是左边这竖笔的长短上有不同,可以概括为“开口己,半口已,闭口巳”。
04据义定形法。
汉字的基本特点是音、形、义的统一,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入手,以义为纲,据义定形。
如:“不径而走”,成语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走,常指消息不待张扬就迅速传播开来”;“径”指小路,应为“胫(小腿)。
“责无旁代”,成语意思是“责任不能往别处推,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把责任承担起来”;“代”是代替,应为“贷”(推卸)。
05来源推形法。
对于不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
纠正错别字的几种有效补救措施

纠正错别字的几种有效补救措施
1、归类辨析,以一带多
学生常写错字,有些字形相近。
在纠正错别字时,引导学生将它们进行归类掌握,有一个字带出多个字,识记一串字,能明显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如“真”字中有三横,在帮助学生改正的时候,可以带出“具、惧、直、植、值”。
这样的归类辨别,就能提高记忆的强度。
同时掌握很多字。
2、巧妙比拟,形象直观。
根据字形的某个部分的特点,将生字巧妙比拟成某种具体事物,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牢记该字。
如“然”。
3、意义比较,区分字形
即先理解词语的饿意思,比较词语中正确的字与错别字的不同意义,然后作出区分,在选择该词语中应使用的正确的用字。
4、放大字号,突出笔画
将学生容易错的字,放大几倍或十几倍,以引起注意,并把容易错的笔画用彩色粉笔标记出来,强化刺激,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5、析义辨形,解字识记
由教师讲解或让学生查字典、词典先了解解词的意思,然后理解字义,根据汉字象形、形声、会意的特点,再去识记该字。
6、刨根问底,追根溯源
有些词学生不了解它的原意,因而容易把词语中的某个字写错。
此时应该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或出处。
7、自主发现,找出差异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字形,自己比较正确字形与错误字形的差异,动脑思考,发现正确字形的特点,进行理解记忆。
如“夏”字,因为夏天是一年中的第二个季节,所以,里面就是两个横。
8、当面纠错,即使反馈
教师批阅作业发现错别字,不拖时间,马上当面订正,即使反馈,这样纠正错误,效果较好。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六招帮你告别错别字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总结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初中语文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
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初中语文这题时的直觉。
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初中语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中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
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
其次,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一)以音辨形。
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在默读的时候,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
例如:“扑溯迷离”,“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贪脏枉法”,“脏”读zàng,“赃”读zāng,此处应为“赃”;“气慨”,“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
(二)形旁辨析法。
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的形声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
【教育资料】中考语文:教你告别错别字的方法学习专用

中考语文:教你告别错别字的方法中考语文:教你告别错别字的方法?(一)归类析异法。
有些字的字形十分相像,像是孪生姐妹,只是一笔之差,或是某一笔、几笔的长短曲直略有不同,如果把这些字集中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各自笔画的特点,是可以帮助记忆的。
例如:“戍”“戌”“戊”,笔画特点是中间一笔有不同,可以概括为“点戍”,横戌”,“戊中空”。
再如“己”“已”“巳”,笔画的特点是左边这竖笔的长短上有不同,可以概括为“开口己,半口已,闭口巳”。
(二)以音辨形。
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在默读的时候,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
例如:“扑溯迷离”,“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贪脏枉法”,“脏”读zàng,“赃”读zāng,此处应为“赃”;“气慨”,“慨”读kǎi,“概”读kài,此处应为“概”。
(三)形旁辨析法。
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的形声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
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可避免用错字。
例如:近年高考中考题中,“国藉”应为“国籍”,“藉”从“草”,“垫、借”的意思,而“籍”从“竹”,“书籍、籍贯”的意思,应为“籍”。
“幅射”应为“辐射”才对,“辐”是“从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或传播”,而“幅”从“巾”与布帛等有关,与词义不合。
(四)据义定形法。
汉字的基本特点是音、形、义的统一,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入手,以义为纲,据义定形。
如:“不径而走”,成语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走,常指消息不待张扬就迅速传播开来”;“径”指小路,应为“胫(小腿)。
“责无旁代”,成语意思是“责任不能往别处推,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把责任承担起来”;“代”是代替,应为“贷”(推卸)。
(五)来源推形法。
对于不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近年高考中的词语:默守成规、世外桃园等。
“默守成规”与墨子有关,战国时的墨翟以善于守城著名,后因称善守者为墨守;应为“墨”,不能误作“默”。
消灭错别字六条绝招

消灭错别字六条绝招学生在语文考试的时候,错别字扣分是很可惜的。
尤其是低段年级的孩子,错别字经常会出现。
错别字如果不消灭,不仅基础题会错误,写话中也会因为错别字而扣分。
错别字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错字,一类是别字。
错字指的是字写错,比如多了一横,少了一点;别字指的是写成了其它的字,比如把“目光”写成了“木光”。
错字造成的原因是对字的掌握不够熟悉;别字造成的原因是对词语的掌握不够熟悉。
不管错字还是别字,主要原因就是不熟悉。
现在的语文课本中的生字分为两类,一类是只需要认识,不用写的字,我们叫认读字;一类是不仅要认识理解,还要求会写的字,我们称为四会字。
语文的学习不像数学,必须按部就班地来,语文是可以跳跃性学习的,尤其是识字教学,没有规定哪个字必须一年级学,哪个字必须六年级学。
所以,我作为一位语文老教师,建议家长们在教孩子认字的时候,全部按照四会字的要求来教学。
对于如何消灭错别字,六条经验,可以说条条都是绝招:绝招一:解剖生字什么叫解剖生字呢?就是把生字拆分开来。
这个方法用在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效果是非常好的。
解剖生字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换偏旁、编字谜、联想法、画图法、提示法、形声字识字法等。
几种熟悉的就不介绍了,我介绍下“编字谜”“联想法”和“提示法”。
编字谜,举例:土字头,田字腰,共短腿,斜钩撇点甩大刀。
(戴)拿了一角钱,买了一把刀,杀了一头牛。
(解)联想法,举例:有个女孩,头顶着西瓜,在表演杂技。
(要)提示法,举例:补跟衣服有关,所以是衣字旁。
眠跟眼睛有关,闭着眼睛才能睡眠。
绝招二:部首查字法这种方法运用在课外识字的过程中。
当孩子在课外书上看到生字来请教家长的时候,家长可以提醒孩子通过查字典来了解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
孩子在看课外书的时候,一定要让他旁边放一本字典,让他养成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的习惯。
通过查字典,孩子经历了一遍这个字的结构和书写过程,所以,查字典认识的字,孩子印象特别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综合指导:6种方法教你告别错别字
(一)归类析异法。
有些字的字形十分相像,像是孪生姐妹,只是一笔之差,或是某一笔、几笔的长短曲直略有不同,如果把这些字集中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各自笔画的特点,是可以帮助记忆的。
例如:“戍”“戌”“戊”,笔画特点是中间一笔有不同,可以概括为“点戍”,横戌”,“戊中空”。
再如“己”“已”“巳”,笔画的特点是左边这竖笔的长短上有不同,可以概括为“开口己,半口已,闭口巳”。
(二)以音辨形。
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在默读的时候,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
例如:“扑溯迷离”,“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贪脏枉法”,“脏”读zàng,“赃”读zāng,此处应为“赃”;“气慨”,“慨”读kǎi,“概”读kài,此处应为“概”。
(三)形旁辨析法。
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的形声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
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可避免用错字。
例如:近年高考中考题中,“国藉”应为“国籍”,“藉”从“草”,“垫、借”的意思,而“籍”从“竹”,“书籍、籍贯”的意思,应为“籍”。
“幅射”应为“辐射”才对,“辐”是“从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或传播”,而“幅”从“巾”与布帛等有关,与词义不合。
(四)据义定形法。
汉字的基本特点是音、形、义的统一,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入手,以义为纲,据义定形。
如:“不径而走”,成语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走,常指消息不待张扬就迅速传播开来”;“径”指小路,应为“胫(小腿)。
“责无旁代”,成语意思是“责任不能往别处推,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把责任承担起来”;“代”是代替,应为“贷”(推卸)。
(五)来源推形法。
对于不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近年高考中的词语:默守成规、世外桃园等。
“默守成规”与墨子有关,战国时的墨翟以善于守城著名,后因称善守者为墨守;应为“墨”,不能误作“默”。
“世外桃园”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闻名的《桃花源记》;应为“源”,不能误作“园”。
(六)语境推字法。
对于给定语境辨析错别字的,我们一定要依托语境的限定、选择功能来判断。
例如中考题“……常言道‘勤奋是成功之母’,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没有春天里的劳作,那能换来金秋的硕果累累?”“颠簸”的意思是上下震荡。
“颠扑不破”是个成语,意思是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
从句意上看应为“颠扑不破”“那”是指是代词;“哪”是疑问代词,包括有疑而问(询问)和无疑而问(反问)。
从语境上分析,这是一个反问句,应为“哪”字。
避免错别字的出现,方法还很多,只要平时注意词汇的积累,读书时体会每个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勤查字典和辞典、透彻理解每一个字词的意思,这样,在使用汉字时,肯定就不易出现错别字了。
初三生错别字练习精粹:
一、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在后面的横线上。
(65分)
1.愁怅()
2.鬼计()
3.勇跃()
4.加奖()
5.防犯()
6.技俩()
7.装定()
8.必竟()
9.缀学()10.幅射()11.弥慢()12.汇萃()
13.园满()14.布署()15.糟塌()16.枯躁()
17.诅丧()18.秘决()19.消遥()20.座标()
21.刻簿()22.演译()23.膨涨()24.姿式()
25.穿流不息()26.汗流夹背()27.发人深醒()
28.侧隐之心()29.谈笑风声()30.张慌失措()
31.破斧沉舟()32.英雄倍出()33.山青水秀()
34.循私枉法()35.中流抵柱()36.天崖海角()
37.不加思索()38.变换莫测()39.轰堂大笑()
40.貌和神离()41.穿流不息()42.哀声叹气()
43.苦心孤旨()44.手屈一指()45.丰功伟迹()
46.惹事生非()47.旁证博引()48.明察秋豪()
49.迫不急待()50.不记其数()51.莫不关心()
52.直接了当()53.默守成规()54.金榜提名()
55.别出新裁()56.歪风斜气()57.生灵涂叹()
58.一口同声()59.甘败下风()60.不可思义()
61.出奇致胜()62.以身作责()63.轻歌慢舞()
64.涛天罪行()65.怨天由人()
二、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把答案填写到下表中。
(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A.瞻养、剧烈、泄漏、孽根
B.签署、装潢、殉情、猜谜
C.盥洗、束缚、发轫、斑白
D.寒伧、诀窍、竣工、掂量2.A.魁梧、磨炼、想像、相辅相成B.蹩脚、扭扣、预告、变本加厉C.通宵、讴歌、喘息、刻不容缓D.掣肘、妨害、菲薄、销声匿迹3.A.扰攘、蛊惑、诠释、铤而走险B.儒雅、抉择、喋血、笑容可掬C.宛转、陷井、推诿、含辛茹苦D.反馈、驰名、缥缈、脱颖而出4.A.寥廓、伶俐、凛冽、心力交瘁B.浩瀚、捍卫、鼎力、胸无城府C.晦涩、盘诘、作祟、融会贯通D.暴满、晤谈、联想、积毁销骨5.A.临摹、汇总、引荐、张皇失措B.嫣红、热忱、迁徙、共商国是C.洽谈、嬉戏、纠正、唇枪舌箭D.切磋、洞察、乖张、趋之若鹜6.A.缔结、冷僻、揖捕、沁人心脾B.涌现、阴鸷、乾坤、忸怩作态
C.门栓、噩耗、眷恋、史无前例D.纯粹、清澈、鬼谲、乔装打扮7.A.捐躯、堕落、羸弱、风声鹤唳B.疲惫、涣散、演绎、黯然神伤C.诵读、感慨、风采、关怀备至D.奚落、擅长、贸然、贻然自得8.A.脉络、渎职、重叠、无耻滥言
B.赊欠、对峙、缅怀、过犹不及C.媒介、伧俗、蔓延、再接再厉D.真谛、熏陶、挑衅、一蹶不振9.A.彩排、卸任、干练、买椟还珠B.羁拌、迄今、脉搏、生死攸关C.胁迫、游弋、诅咒、置若罔闻D.起讫、呆滞、竞赛、惩前毖后10.A.授予、冶炼、汹涌、中流砥注B.桀骜、浮躁、激励、提纲挈领C.浏览、扫瞄、搪塞、不落窠臼D.赔偿、跌宕、睿智、沽名钓誉
三、下面一篇短文里共有15个错别字,请将他们找出来,并在下面改正。
(每个1分,共15分。
如果找到错别字但改的不正确不得分。
)
曾经,我拥有高山流水般的友情,可如今,我失去了。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过错。
当我拿自己的幸福作堵注时,嬴回的却是雪雨冰霜,一颗火热的心从此被冷蔵起来,也许正如别人所说,寂寞使两个人走到一起,当其中一个不再寂寞时,另一个便成了累赘……上天慷概地赐予我们很多,包括友情。
随着时间的飞失,友情会像陈酒一般越阵越香。
回忆起与朋友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给寂漠的心灵带来无比的振撼。
朋友在一起相处久了,当然会有一些矛盾,但如何解决它们却不是人人都能把握好的。
即然是朋友,那就应当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它们如同潺潺的流水,流入对方的心田,滋润干固的心灵,呵护友谊的花朵。
友情绊随人生,人生将充满朗朗笑声;友情拥抱人生,人生将洋益勃勃生机。
在友情春风的吹佛下,疾妒、憎恨、侮辱、欺骗、敌视、吹嘘……如落花,无可耐何零落成泥,陪育来春新枝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