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制动方式及原理

合集下载

电动机的制动控制原理

电动机的制动控制原理

电动机的制动控制原理电动机的制动控制原理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或电磁场来减速或停止电动机的转动。

电动机的制动控制原理主要有电阻制动、回馈制动和逆变器制动三种。

1. 电阻制动电阻制动是通过在电动机的回路中串联一个额外的电阻来制动电动机。

当电机停止供电的时候,电动机的转速会逐渐下降,此时在电动机回路中加入一个可调的电阻,将电机的转动能量转化为电热能量消耗掉,从而达到减速和停车的目的。

2. 回馈制动回馈制动是通过在电动机转子和固定子之间产生一个负载扭矩来制动电动机。

这种制动方式利用电机的本身特性,在电动机转子上安装一个制动电阻和一个刹车器,当电动机停止供电时,制动电阻会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一个与电动机方向相反的扭矩,从而减速和停车电动机。

同时,刹车器可以通过压紧制动盘或制动鼓来产生摩擦力,进一步增加制动效果。

3. 逆变器制动逆变器制动利用逆变器控制电机的频率和电流,通过改变电机的供电方式来实现制动效果。

逆变器制动分为直流逆变器制动和交流逆变器制动两种。

- 直流逆变器制动直流逆变器制动是通过改变电机的供电方式来实现制动效果。

在电机停止供电的情况下,直流逆变器将电机的旋转惯量转化为电能,通过将电能传输到电机供电网络中来制动电机,从而实现减速和停车。

- 交流逆变器制动交流逆变器制动是通过交流逆变器改变电机的供电频率和电流来实现制动效果。

在停机时,交流逆变器可以通过改变供电频率和电流的方式来改变电机转子和固定子之间的电磁场,从而产生一个与电动机转方向相反的磁场,实现电动机的制动。

以上是电动机的制动控制原理介绍,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或电磁场来实现减速和停止。

具体的制动方式包括电阻制动、回馈制动和逆变器制动。

这些制动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安全的停车,还可以实现精确的制动控制,提高电动机的运行效果。

电机制动原理

电机制动原理

电机制动原理
电机制动是指利用电动机的反电动势来制动机械设备的一种工作方式。

在实际
工程中,电机制动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电梯、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等。

本文将介绍电机制动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电机制动的原理是利用电动机的反电动势来制动机械设备。

在电机制动时,电动机不再提供动力,而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机的反电动势来制动设备。

当电动机停止供电时,转子的惯性使其继续旋转,此时电动机的绕组将产生反电动势,反电动势的方向与供电时的电动势相反,大小与转子的转速成正比。

通过反电动势的作用,电机可以实现制动。

其次,电机制动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电梯系统中,电机制动可以实现电梯的平
稳停车,保证乘客的安全。

在风力发电机中,电机制动可以调节风力发电机的转速,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在电动汽车中,电机制动可以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电机制动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种设备,如卷扬机、起重机等。

总之,电机制动是利用电动机的反电动势来制动机械设备的一种工作方式,其
原理是通过反电动势来实现制动。

电机制动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实现设备的平稳停车和能量回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机制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电动机几种制动方式

电动机几种制动方式

电动机的制动方式电动机的制动方式主要有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机械制动是通过机械装置来卡住电机主轴,使其减速,如电磁抱闸、电磁离合器等电磁铁制动器。

电气制动时在应用中多采用电气制动,常用的电气制动方式有:1. 短接制动制动时将电机的绕组短接,利用绕组自身的电阻消耗能量。

由于绕组的电阻较小,耗能很快,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烧毁电机。

2. 反接制动直流电机制动,将电机的电源正负极反接,改变电枢电流的方向,这样转矩的方向也改变,使得转速与转矩的方向相反。

交流电机制动采用改变相序的方法产生反向转矩,原理类似。

反接制动制动力强,制动迅速,控制电路简单,设备投资少,但制动准确性差,制动过程中冲击力强烈,易损坏传动部件。

3. 能耗制动制动时在电机的绕组中串接电阻,电动机相当于发电机,将拥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消耗在所串接电阻上。

这种方法在各种电机制动中广泛应用,变频控制也用到了。

从高速到低速(零速),这时电气的频率变化很快,但电动机的转子带着负载(生产机械)有较大的机械惯性,不可能很快的停止,这样就产生反电势EU(端电压)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其产生反向电压转矩与原电动状态转矩相反,而使电动机具有较强的制动力矩,迫使转子较快停下来但由于通常变频器是交-直-交主电力AC/DC整流电路是不可逆的因此无法回馈到电网上去,结果造成主电路电容器二端电压升高,称泵升电压,当超过设定上限值电压时,制动回路导通,这就是制动单元的工作过程,制动电阻流过电源,从而将动能变热能消耗电压随之下降,待到设定下限值时即断.这种制动方法属不可控,制动力矩有波动,制动时间是可人为设定的。

制动电阻的选取经验:1、电阻值越小,制动力矩越大,流过制动单元的电流越大;2、不可以使制动单元的工作电流大于其允许最大电流,否则要损坏器件;3、制动时间可人为选择;4、小容量变频器(≤7.5KW)一般是内接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的; <BR><BR><BR>5、当在快速制动出现过电压时说明电阻值过大来不及放电,应减少电阻值.4. 直流制动主要用于变频控制中。

电机断电刹车原理

电机断电刹车原理

电机断电刹车原理电机断电刹车是一种常用的刹车方式,它利用电机的反电动势来实现制动效果。

在电机断电刹车过程中,电机被突然断电,而电机的转动惯性使其继续运动一段时间,电机产生的反电动势将电流导向电阻,从而实现刹车效果。

电机断电刹车的原理如下:当电机运行时,电流通过电机产生转矩,驱动机械运动。

在刹车时,电机突然断电,但电机内部的转动惯性使其继续旋转一段时间。

此时,电机的转子继续旋转,但由于电机已经断电,电机的转矩逐渐减小,最终停止旋转。

在电机断电刹车过程中,电机产生的反电动势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电机断电时,由于转子的旋转,电机产生的反电动势将电流导向电阻。

这个电阻通常被称为刹车电阻,它能够吸收电机产生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热能散发出去。

通过电阻的作用,电机的转矩逐渐减小,最终停止旋转。

电机断电刹车的原理基于能量转换的原理。

当电机断电时,电机的转动惯性使其继续旋转,但由于电机已经断电,电机的转矩逐渐减小。

同时,电机产生的反电动势将电流导向电阻,将电机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散发出去。

通过能量的转换和耗散,电机最终停止旋转。

电机断电刹车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刹车方式。

相比传统的摩擦刹车,电机断电刹车具有更快的刹车响应速度和更高的刹车效率。

由于电机断电刹车是通过转子的转动惯性实现刹车效果,而不是通过外部的摩擦力或阻力,因此可以避免由于摩擦或阻力引起的磨损和能量浪费。

在实际应用中,电机断电刹车常用于需要快速停止或精确控制位置的场合。

例如,电动车辆、电梯和机械臂等设备常使用电机断电刹车来实现快速停车和准确定位。

此外,电机断电刹车还可以与其他刹车方式结合使用,以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刹车效果。

电机断电刹车利用电机的反电动势和转动惯性来实现制动效果。

通过电机断电后的惯性旋转和反电动势的作用,电机逐渐减速并最终停止旋转。

这种刹车方式具有快速响应、高效能和低磨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快速停止或精确控制位置的场合。

电机的制动方式及注意事项

电机的制动方式及注意事项

电机的制动方式及注意事项电动机在应用中需要完成启动、运转、停止等动作。

其中停止是电机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不恰当的停止方式可能会对电机设备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了解电机制动方式及注意事项,是非常有必要的。

电机的制动方式动态制动所谓动态制动,就是利用电动机的惯性,把电机刹停。

这种方式适用于负载较轻、电机转速较高时的停车制动。

动态刹车时,应将电机的电源关闭,以削弱电机的励磁磁场,同时适当调整电机刹车点的位置,使停车点尽量靠近电机强磁场区,这样可使制动效果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实现更好的制动效果。

动态反接制动动态反接制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机的电源接线方式,使之变为发电机,通过电路对其进行负载,使电机慢慢地停止。

动态反接制动需要注意的是,该种制动方式会产生比较大的电流,因此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带有抑制电流的电路。

机械制动机械制动是指通过机械部件对电机进行刹车,从而达到安全停机的目的。

机械制动方式包括手动刹车、摆锤式刹车、电磁式刹车等方式。

手动刹车是通过人工操作使用刹车片对电机进行刹车;摆锤式刹车是利用摆锤的重力使电机的转子停下来。

电磁式刹车是将电磁铁安装在电机轴上,通过断电使电机停止工作,实现刹车的目的。

制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无论采用哪种制动方式,我们都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从而确保制动的顺利进行。

制动前的准备在对电机进行制动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制动的成功。

制动前,应停止电机的供电,同时检查电机系统的电源接线、保险丝、接线端子等是否有老化、缺损等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另外,还应检查电机的制动器是否正常。

制动后的注意事项在电机完成制动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刹车结束后,应检查制动系统是否正常;待电机完全停下来后,应先解除机械制动系统,再恢复电源;同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结论电机的制动方式有多种,每种制动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电机制动的方法原理

电机制动的方法原理

电机制动的方法原理
电机制动可是个超重要的话题呢!那咱就来好好聊聊电机制动的方法原理。

首先,电机制动主要有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两大类方法。

机械制动就是通过机械装置来让电机停止转动,比如常见的刹车片啥的。

电气制动呢,则包括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和回馈制动等。

咱就拿能耗制动来说吧,它的步骤就是在电机断电后,迅速将定子绕组接到直流电源上,产生一个静止的磁场,这样电机转子就会因为切割磁力线而产生制动转矩,让电机快速停止。

但这里可得注意啦,直流电源的大小要合适,不然可就达不到好的制动效果咯!而且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可别弄出啥差错。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呀!要是制动不稳定,电机突然卡顿或者出现其他异常,那多吓人啊!所以在设计和实施电机制动的时候,必须要把各种因素都考虑周全,确保整个过程安全可靠。

那电机制动都有啥应用场景和优势呢?哎呀呀,这可多了去了!比如在一些需要快速停止的设备中,像起重机、电梯啥的,电机制动就能派上大用场,能让设备快速准确地停下来,保障安全呀!它的优势就是反应快、精度高,能很好地满足各种需求。

就拿电梯来说吧,要是没有可靠的电机制动,那坐电梯得多危险啊!当电梯需要停止时,电机制动就能迅速发挥作用,让电梯稳稳地停下来,保障乘客的安全。

这实际应用效果那可是杠杠的!
电机制动真的是超级重要的呀,它就像一个可靠的卫士,保障着各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可得好好重视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保驾护航!。

伺服电机的制动方式与原理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法

伺服电机的制动方式与原理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法

伺服电机的制动方式与原理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法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实现精确控制位置、速度和力矩的电机。

它的控制方式和原理可以分为制动方式和控制方法两个方面。

一、伺服电机的制动方式与原理:1.机械制动法:通过机械装置,在电机输入轴或者输出轴上加装制动装置,如制动盘、制动片等。

当需要制动时,通过电磁力或者机械力使制动器与电机输入轴或者输出轴接触,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这种制动方式的原理是利用摩擦力或者电磁力来减小或者阻止电机的运动,从而实现制动目的。

2.电磁制动法:通过电磁装置,在电机输入轴或者输出轴上加装电磁制动器。

当需要制动时,施加电压使制动器产生磁场,通过磁场对电机输入轴或者输出轴施加制动力矩,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这种制动方式的原理是利用电磁场对电机的运动进行阻止,从而实现制动目的。

3.回馈制动法:回馈制动法是在伺服电机的控制回路中加入一个回馈装置,通过控制回路的反馈信号控制电机的转动和制动。

当需要制动时,通过调整控制回路中的参数,使反馈信号与设定值产生偏差,从而控制电机停止运动或者产生相反的力矩,实现制动效果。

这种制动方式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控制回路中的参数,使电机的输出与期望值产生偏差,从而实现制动目的。

二、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法:1.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是通过控制伺服电机使其达到设定位置的控制方式。

它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机的位置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通过调整控制回路的参数或者改变输入信号,控制电机的角度或者位置,使其达到期望的位置。

2.速度控制:速度控制是通过控制伺服电机使其达到设定速度的控制方式。

它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机的速度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通过调整控制回路的参数或者改变输入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使其达到期望的速度。

3.力矩控制:力矩控制是通过控制伺服电机使其产生特定力矩的控制方式。

它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机输出的力矩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通过调整控制回路的参数或者改变输入信号,控制电机的输出力矩,使其达到期望的力矩。

电机的制动方式及注意事项

电机的制动方式及注意事项

电机的制动方式及注意事项1.机械制动机械制动是指通过机械装置来实现电机的制动。

常见的机械制动方式有刹车制动、摩擦制动和反作用制动。

(1)刹车制动:刹车制动是通过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来实现制动。

它具有制动力矩大、制动效果稳定等优点,常用于需要快速停止电机转动的场合。

使用刹车制动时需要注意刹车片的磨损情况,防止过度磨损导致制动效果下降或失效。

(2)摩擦制动:摩擦制动是通过松动储能装置,使制动摩擦片与制动轮摩擦产生制动力矩。

摩擦制动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但制动效果比较受制动片与制动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影响。

因此,在使用摩擦制动时需要控制好制动片与制动轮之间的间隙,并注意保持制动片与制动轮的清洁。

(3)反作用制动:反作用制动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供电方式来实现制动,即改变电机的电流方向,使电机产生逆转力矩来实现制动。

反作用制动具有无磨损、制动效果好等优点,常用于对刹车装置要求很高或需要反复制动的场合。

2.电磁制动电磁制动是通过电磁装置来实现电机的制动。

常见的电磁制动方式有电磁制动器和电磁刹车器。

(1)电磁制动器:电磁制动器是利用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来实现制动。

它具有制动力矩大、制动效果稳定等优点。

使用电磁制动器时需要注意保持电磁线圈的正常工作状态,防止因电磁线圈故障导致制动失效。

(2)电磁刹车器:电磁刹车器是利用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来实现制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主要用于需要定时刹车或需要持续制动的场合,如升降机、起重机等。

在使用电磁刹车器时需要注意线圈的绝缘状态,避免因绝缘损坏导致刹车器失效。

3.回馈能量制动回馈能量制动是通过将电机产生的能量回馈给电网来实现制动。

它主要用于大型电机的制动,可以减少能量浪费。

使用回馈能量制动时需要注意控制回馈功率,避免对电网造成影响。

在使用电机制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制动器的选择:根据电机的转动惯量、制动时长和制动力矩要求,选择适合的制动方式和制动器。

(2)制动器的安装:制动器的安装位置应易于操作和维修,并注意固定牢固,防止在制动时产生振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异步电动机切除电源后依靠惯性还要转动一段时间(或距离)才能停下来,而生产中起重机的吊钩或卷扬机的吊篮要求准确定位;万能铣床的主轴要求能迅速停下来;升降机在突然停电后需要安全保护和准确定位控制…等。

这些都需要对拖动的电动机进行制动,所谓制动,就是给电动机一个与转动方向相反的转矩使它迅速停转(或限制其转速)。

制动的方法一般有两类: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

(一)机械制动
利用机械装置使电动机断开电源后迅速停转的方法叫机械制动。

常用的方法:电磁抱闸制动。

1、电磁抱闸的结构: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制动电磁铁和闸瓦制动器。

制动电磁铁由铁心、衔铁和线圈三部分组成。

闸瓦制动器包括闸轮、闸瓦和弹簧等,闸轮与电动机装在同一根转轴上。

2、工作原理:电动机接通电源,同时电磁抱闸线圈也得电,衔铁吸合,克服弹簧的拉力使制动器的闸瓦与闸轮分开,电动机正常运转。

断开开关或接触器,电动机失电,同时电磁抱闸线圈也失电,衔铁在弹簧拉力作用下与铁芯分开,并使制动器的闸瓦紧紧抱住闸
轮,电动机被制动而停转。

3、电磁抱闸制动的特点
机械制动主要采用电磁抱闸、电磁离合器制动,两者都是利用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静铁芯产生足够大的吸力吸合衔铁或动铁芯(电磁离合器的动铁芯被吸合,动、静摩擦片分开),克服弹簧的拉力而满足工作现场的要求。

电磁抱闸是靠闸瓦的摩擦片制动闸轮.电磁离合器是利用动、静摩擦片之间足够大的摩擦力使电动机断电后立即制动。

优点:电磁抱闸制动,制动力强,广泛应用在起重设备上。

它安全可靠,不会因突然断电而发生事故。

缺点:电磁抱闸体积较大,制动器磨损严重,快速制动时会产生振动。

4、电动机抱闸间隙的调整方法
①停机。

(机械和电气关闭确认、泄压并动力上锁,并悬挂"正在检修"、"严禁启动"警示牌。


②卸下扇叶罩;
③取下风扇卡簧,卸下扇叶片;
④检查制动器衬的剩余厚度(制动衬的最小厚度);
⑤检查防护盘:如果防护盘边缘已经碰到定位销标记时,必须更换制动器盘;
⑥调整制动器的空气间隙:将三个(四个)螺栓拧紧到
空气间隙为零,再将螺栓反向拧松角度为120°,用塞尺检查制动器的间隙(至少检查三个点),应该均匀且符合规定值;不对请重新调整;(注:抱闸的型号不同,其反向拧松的角度、制动器的间隙也不一样)。

⑦手动运行,制动器动作声音清脆、停止位置准确、有效。

⑧现场6S标准清扫。

(二)电气制动
1、能耗制动
1)能耗制动的原理:
电动机切断交流电源后,转子因惯性仍继续旋转,立即在两相定子绕组中通入直流电,在定子中即产生一个静止磁场。

转子中的导条就切割这个静止磁场而产生感应电流,在静止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

这个力产生的力矩与转子惯性旋转方向相反,称为制动转矩,它迫使转子转速下降。

当转子转速降至0,转子不再切割磁场,电动机停转,制动结束。

此法是利用转子转动的能量切割磁通而产生制动转矩的,实质是将转子的动能消耗在转子回路的电阻上,故称为能耗制动。

2)能耗制动的特点:
优点:制动力强、制动平稳、无大的冲击;应用能耗
制动能使生产机械准确停车,被广泛用于矿井提升和起重机运输等生产机械。

缺点:需要直流电源、低速时制动力矩小。

电动机功率较大时,制动的直流设备投资大。

2、反接制动
1)电源反接制动
电源反接,旋转磁场反向,转子绕组切割磁场的方向与电动机状态相反,起制动作用,当转速降至接近零时,立即切断电源,避免电动机反转。

反接制动的特点:优点是制动力强、停转迅速、无需直流电源;缺点是制动过程冲击大,电能消耗多。

2)电阻倒拉反接制动
绕线异步电动机提升重物时不改变电源的接线,若不断增加转子电路的电阻,电动机的转子电流下降,电磁转矩减小,转速不断下降,当电阻达到一定值,使转速为0,若再增加电阻,电动机反转。

特点:能量损耗大。

(三)应用小常识
有些电机采用变频器来控制,将变频输出到电机的线和抱闸的电源线线分开来控制,(抱闸线圈单独供电);原因是:
1、变频器输出的是一个高频信号,抱闸线圈容易发热
损坏,
2、变频器输出电压是可变的,当输出电压小于抱闸线圈工作电压时,抱闸就不能正常工作,容易造成事故;(除非工作在工频,且升降速时间很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