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导学案

合集下载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导学案》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导学案》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导学案一、导入你知道中国被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吗?这种划分是基于中国辽阔的地理特征和多样的自然环境而来的。

通过了解这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资源分布。

二、目标1.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和特点。

2. 掌握每个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

3. 分析不同地理区域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三、导入活动1. 观看地图:观看中国地图,找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并标注出来。

2. 地理特征讨论:讨论每个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如气候、地貌、水文等。

3. 资源分布分析:分析每个地理区域的资源分布情况,包括农业、矿产、水资源等。

四、知识讲解1.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地区,气候温和,地势平坦,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2. 西部内陆地区:包括西北、西南地区,地势高原山地多,气候多样,资源丰富但开发水平较低。

3. 中部地区:包括华中、华南地区,地势复杂,气候湿润,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4. 西北边疆地区:包括新疆、青海、西藏地区,地势高原山地多,气候干旱,资源丰富但交通条件较差。

五、案例分析以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为例,分析两者在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别。

为什么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内陆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六、拓展活动1. 请结合实地考察或网络查询,了解你所在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情况。

2. 设计一个项目,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地理资源,增进当地经济发展。

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中国被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每个地理区域都有其奇特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

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增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地理知识,不息拓展自己的视野。

中国地理-导学案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导学案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020届区域地理复习一中国的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学习目标】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学习重难点】1.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主要影响。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学习过程】1.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带,南部小部分在带,没有带。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南部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

有利影响:①我国有的气候;②南北气候差异使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利影响:最北部纬度高,不足,气温低,冬季容易产生低温冻害。

2.经度位置:从西向东跨60多度,分属于东五区至东九区的五个时区。

有利影响:东西跨度大,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许多地方成为重要的基地。

不利影响: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只有在山麓地带、河流沿岸等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才适宜发展耕作业。

3.海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海陆兼备。

有利影响:东部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利于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是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第1页共6页往来。

不利影响:①季风气候,灾害频繁;②地处环太平洋与地中海一喜马拉地震带交汇处,灾害严重;③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受风影响大。

♦知识点2:疆界和邻国(1)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长2.2万多千米。

与个国家相邻,是世界上陆上疆界邻国第二多国家。

(2)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

我国的临海有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内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海峡:渤海海峡、海峡、海峡。

半岛:自北向南有半岛、半岛、半岛。

岛屿:岛、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

群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

地理导学案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导学案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导学案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导学案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一、简介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土地和多样自然地理环境的国家。

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高山腹地,中国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景观和地貌特征。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和植被等方面。

二、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向宽度约为5,000公里,南北向约为5,500公里。

中国可分为东部平原、中部丘陵和西部高山腹地三大地形区域。

1. 东部平原东部平原广阔辽阔,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3。

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平原和黄河流域平原。

这些平原不仅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2. 中部丘陵中部丘陵地区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山丘连绵不断。

这个地区的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同时也是中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区。

3. 西部高山腹地西部高山腹地是中国的藏、蒙、新疆等地区。

这里有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和祁连山脉。

这些山脉在中国的自然地理中起到了屏障的作用,影响着气候和水系的形成。

三、气候中国的气候各异,北方和南方有明显的区别。

1. 北方气候北方气候干燥,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东北地区有严寒的冬季和短暂的夏季,而华北地区的夏季高温便是众所周知的。

2. 南方气候南方气候湿润,四季温暖,冬季较短。

夏季有高温多雨的特点,中南部地区经常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四、水系中国的水系非常发达,主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

1. 长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横穿中国中部地区,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不仅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交通要道。

2. 黄河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发源于青海省,经过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以其巨大的泥沙储量和对华夏文明的贡献而闻名。

3. 珠江珠江是中国南方最长的河流,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之一,这里的港口和工业基地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植被中国的植被丰富多样,可以分为北方草原和南方森林等几个主要类型。

中国地理学案(教案)

中国地理学案(教案)

中国地理学案(教案)第一章: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特点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图上的重要经纬线和地理位置特点。

2. 掌握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及相邻国家。

3. 理解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各自特点。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地理位置概述: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 中国地图的重要经纬线:赤道、北回归线、东经120°、西经100°。

3. 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及相邻国家:最北端、最南端、最西端、最东端。

4. 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各自特点: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利用地球仪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中国地理位置。

3. 分组讨论,对比分析中国各地理区域的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位置。

2. 讲解中国地理位置的重要经纬线及特点。

3. 介绍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及相邻国家。

4. 分析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各自特点。

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中国地图,标注出重要经纬线和四至点。

2. 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对中国地理区域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中国的气候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2. 掌握中国主要气候区的气候特点。

3. 理解中国气候对农业和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气候类型概述: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沙漠气候。

2. 中国主要气候区的气候特点: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 中国气候对农业和生活的影响:水稻种植、小麦种植、草原牧业、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利用气候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中国气候特点。

3. 案例分析,对比分析中国不同气候区的农业和生活方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中国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气候特点。

地理导学案四年级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地理导学案四年级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地理导学案四年级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地理导学案四年级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面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多样的地形地貌特征。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连接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中国陆地边界西接14个国家,包括俄罗斯、蒙古、朝鲜等。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分布着广阔的高原、山脉、平原、丘陵、盆地和河流。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1. 高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这里气候寒冷,地势险峻,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储水源地之一。

2. 山脉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秦岭山脉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就位于其中。

3. 平原中国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北部,其中长江流域是最大的平原之一。

这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是中国的粮食产区之一。

4. 丘陵丘陵地区位于山地和平原之间,地势较为起伏。

从南方一直延伸到北方,形成了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的地形特征。

5. 盆地中国有许多盆地,如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呼伦贝尔盆地等。

盆地地势低洼,周围山脉环绕,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能源资源基地。

6. 河流中国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是中国人民的摇篮。

结语中国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地貌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面貌,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开发中国的自然资源。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中国地理导学案1

中国地理导学案1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一、中国的地理位置1、根据上图描绘中国在世界中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读图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1、填图〔1〕请在上图中标出我国14个陆上邻国名称〔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国家〕〔2〕请在图中标出我国6个海上邻国的名称〔小写英文字母〕〔3〕请在图中标出四大临海〔①--④〕〔4〕请在图中标出我国四至点,并计算我国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维度差。

二、行政区划1、填图〔1〕请在上图填写我国34个省级的名称和简称A B C D2、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60多度,这就造成了〔 〕3、以下图所示省区轮廓与其对应错误的选项是〔 〕右图中a 、b 、c 、d 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 南端,据图答复4-5题。

4.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 ) A .a 、b B .a 、c C .b 、c D .b 、d 5.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 ( ) A .一个行政区 B .两个行政区C .三个行政区D .四个行政区6.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那么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 13.藏族主要分布在哪一个图示的省级行政区中:14、中国各地戏曲丰富多样,如北京以京剧享誉全球。

请你说出川剧是以下哪个省的代表剧种15、暑假期间,小明要去位于天山的吐鲁番盆地,看火焰山神奇的地貌。

而小丽却想理解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请帮助他们选择要去的省级行政区最好是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消费率存在地区差异,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答复19、20题。

19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消费率的省际差异,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①湖北大于河北 ②山西大于江西 ③天津大于重庆 ④湖南大于海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图中显示的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消费率的省际差异分布特征,充分说明了〔 〕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明显东多西少的地理特征B.我国东部临海,自然条件优越,便于经济开展的地理特征C.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的地理特征D.我国海洋国土辽阔的地理特征21、填图〔要求:写出图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第二节 中国的地形与地势1.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中概括并说明我国地势的特征及其对气候、河流流向、水能和交通的影响2.说出三级阶梯界限山脉及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类型;3.在地图中识别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和主要地形区4. 迁移运用地形特征描绘的一般方法。

中国地理-导学案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导学案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020届区域地理复习---中国的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学习目标】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学习重难点】1.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主要影响。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学习过程】知识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带,南部小部分在带,没有带。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南部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

有利影响:①我国有的气候;②南北气候差异使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利影响:最北部纬度高,不足,气温低,冬季容易产生低温冻害。

2.经度位置:从西向东跨60多度,分属于东五区至东九区的五个时区。

有利影响:东西跨度大,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许多地方成为重要的基地。

不利影响: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只有在山麓地带、河流沿岸等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才适宜发展耕作业。

3.海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海陆兼备。

有利影响:东部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利于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是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不利影响:①季风气候,灾害频繁;②地处环太平洋与地中海—喜马拉地震带交汇处,灾害严重;③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受风影响大。

◆知识点2:疆界和邻国(1)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长2.2万多千米。

与_____个国家相邻,是世界上陆上疆界邻国第二多国家。

(2)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

我国的临海有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内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海峡:渤海海峡、海峡、海峡。

半岛:自北向南有半岛、半岛、半岛。

岛屿:岛、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导学案一、导入你是否知道,我国的地理环境是多样丰富的,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也各有不同。

今天我们将进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了解各自的特点和特色。

二、目标1.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2. 掌握各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分布;3. 能够分析不同地理区域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三、导入问题1. 你知道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哪些?2. 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有哪些?3. 各地理区域的自然资源分布有何不同?四、进修过程1. 东部地区- 位置:东部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 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宜农业生产;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人口密集;- 自然资源:以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有较多的水资源。

2. 西部地区- 位置:西部地区包括西北、西南等地区,地势高下不平,气候干旱寒冷,地形复杂多样;- 特点:资源丰富,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为主;生态环境脆弱,面临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自然资源:西部地区以矿产资源为主,同时也有一定的水资源和农业资源。

3. 中部地区- 位置:中部地区包括华中、华南等地区,地理位置居中,毗连东西南北;- 特点: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工业基础稳固,农业生产较为丰富;人口密集,交通便利;- 自然资源:中部地区以农业资源为主,同时也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4. 北部地区- 位置:北部地区主要指东北地区,地处寒冷地带,气候严寒干燥,冬季漫长;- 特点:资源丰富,主要以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为主;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艰苦;- 自然资源:北部地区以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为主,同时也有一定的水资源和农业资源。

五、拓展延伸1. 你认为不同地理区域的发展现状有何不同?2. 不同地理区域面临的挑战有哪些?3. 你觉得各地理区域可以如何发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六、总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掌握了各自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DL-018-G2-07
《中国区域地理》导学案
编写人:李群审核人:李群时间:2018-11-20
班级: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组名: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

2、能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分析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

【重点难点】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与地理特征。

【学法指导】图文结合法、归纳法。

【知识链接】认识区域,既要了解自然地理特征,也要熟悉人文地理特征。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西北地区
1.位置:
西北地区位于
定位:40°N,45°N
90°E、120°E
2.地形:主要地形区(及特
征)

3.气候:A.气候类型:B特征:
C.成因
D.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E.我国的“热极”在,“干极”在。

4.植被:自东向西大体依次为
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大致在,相当于
5.矿产:
6.河流湖泊:
7.农业:主要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
主要农业区有、、、(在图中用阴影表示)灌溉农业引发的问题有、、
8.工业:依托丰富的资源,发展特色工业,如
9.人口、城镇:多呈状(东部)或状(西部)分布,原因是
10.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知识点二:北方地区
1.位置:北方地区位于
定位:35°N、40°N、50°N
105°E、120°E、130°E
2.地形:主要地形区有
3.气候:A.气候类型:
B.气候特征:
C.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温
度带)大兴安岭北部为
长城以北为
黄河中下游地区为
D.年降水量毫米,主要集中在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
E.东北冬季漫长严寒多积雪,为我国的“寒极”;
D.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半年的;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4.河流:主要河流有
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南;河流含沙量北南;
结冰期北南;汛期北南(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
5.植被类型:东北地区以为主,华北地区以为主。

6.土壤:
7.矿产:
8.农业:A.耕地类型:以为主 B.主要农业类型
C.三大地形区的农林产品与主要问题存在差异:
9.工业:两大工业区------
10.主要城市:
11.交通:以为主
12.制约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知识点三:南方地区读课本图文资料,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
30°N、23°26′N,100°E、
105°E、110°E、120°E
2.地形:主要地形区有
3.气候:A.气候类型与特征:
B.年降水量毫米,主要集中在,雨季由南向北变;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
C.横断山区: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显著;
D.云贵高原:夏季是源于和源于的两类季风交汇处,降水丰富;
而冬季则受影响,锋面以东天气,以西。

E.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月受影响,出现;7-8月在控制下形成。

F.四川盆地:冬季气温偏高,原因是
G.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冬季的和沿海地区夏秋季的。

4.河流湖泊:
5.植被类型:
6.土壤:
7.矿产:
8.农业:A.主要农业类型 B.主要农产品有
C.特色农业: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珠江三角洲的;
D.农林牧副渔各业都很发达。

平原重要的粮棉产区;珠三角、太湖平原农业以、和为主;海南、西双版纳发展;是油菜主产区;、、是桑蚕基地;是我国最大渔场;、是主要用材林基地。

9.工业:有色冶金、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有两大工业区
10.主要城市:
知识点四:青藏地区
1.位置:青藏地区位于
定位:30°N、40°N,90°E、100°E
2.主要地形区:、
3.气候:A.主要气候类型是 B.气候特征:
C.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4.河流湖泊:A.湖泊众多,多为和,主要有
B.河流特征存在地区差异---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北部
5.植被:高原面上,自东南向西北
6.矿产:
7.能源资源:
8.农业:主要农业类型、,
主要农产品,
主要的农业区有、
9.交通:青藏铁路克服了、、等三大难题。

10.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江源地区
【归纳小结】
【当堂检测】见PPT
【课后反思】1.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 2.你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