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作品全集简介
王小波先生的青春三部曲

已故作家王小波先生的青春三部曲,是他一生创作的顶峰代表作品.《青铜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但文艺界对其作品的评介,当属《黄金时代》最佳。
我的收藏,也只有后两部作品,前一部的,虽想得到,但在图书市场却始终未见。
后两部我是一一拜读。
这些作品中,处处透露出王小波的愤青与叛逆,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布局巧妙,爱不释手。
小波先生的杂文同样精彩。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的最爱。
现在中国的高校里流行这样一句话:
男生必读王小波,女生必读周国平。
王小波的主要作品介绍

王小波的主要作品介绍
王小波的作品代表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地久天长》、《时代三部曲》、《走向新主义》、《寻找无双》等。
其中由《黄金时代》《未来世界》和《革命时期的爱情》组成的《时代三部曲》,是王小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介绍:
《黄金时代》:是《时代三部曲》之三,也是王小波最知名的小说之一,情节围绕主人公陈清扬从青年到文革期间的历程,以浪漫而饱含幽默的方式叙述了革命、知识分子、社会变革等重大话题。
《白银时代》:是王小波所著的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未来世界的故事,描述了一个白银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受到巨大影响,充满了对科技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青铜时代》:是王小波所著的一部小说,讲述了唐朝时期的故事,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韦小宝的描写,呈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涉及到政治、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
《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所著的散文集,收录了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如《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等,以及一些对文学、艺术、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评论。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所著的一本杂文,该作品集结了愤慨、幽默、促狭、篇什、心平气和的理性讨论,对当代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了淋漓的解构和批判,从而带领读者寻找一个失去的精神家园。
《时代三部曲》王小波

《时代三部曲》王小波书名:《时代三部曲》作者:***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第1版(2016年7月1日)页数:1243页语种:简体中文开本:32ISBN:9787506394116ASIN:B072825TCR版权:作家出版社编辑推荐《时代三部曲》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共3册。
《白银时代》——王小波长篇小说。
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第二部,是一部关于未来的灰色预言,是展现规训式社会图景解构乌托邦大话语的作品。
主人公生活的未来世界不仅不比现在更好,知识分子作为个体的人,被抛入日益滑稽的境地里。
作者用两套叙述,在一套叙述中,他描写蹲派出所、挨鞭刑的画家、小说家,以及他们不同寻常的爱情;另一套叙述,则描写他自己作为未来的史学家,因为处世要遵循治史原则而犯下种种错误,最后他回到原来的生活、身分,成了没有任何欲望的正常人。
这两套叙述时时交叉、重合。
在所谓的写实与虚构的冲突里,作者创造出任由它穿插、反讽、调侃和游戏性分析的情境来。
名人评书小波在一篇小说里说: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
我觉得我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和幸运就是,我挑了小波这本书来看。
我从1977年认识他到1997年与他永别,这二十年间我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
——李银河王小波说过,你在家里,在单位、认识的人面前,你被当成一个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会被当成东西对待。
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
——柴静小波的好处显而易见。
第一,有趣味。
这一点非常基本的阅读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侈。
第二,说真话。
这一点非常基本的做人作文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侈。
第三,纯粹个人主义的边缘态度。
这一点非常基本的成就文章大师的要求,长久以来已经绝少看到。
——冯唐作者简介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1952年生于北京。
1969起先后在云南、山东插队,做过民办教师。
1974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当工人。
王小波

性
• 六七十年代,中国处于非性的年代。在非 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的主题。古 人说:‘食色性也。’想爱和想吃都是人 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为人性的 障碍。” • 王小波笔下的性同以往文学中的性有很大 的不同,他既不同于劳伦斯把性写成美, 也不同于《金瓶梅》把性写成丑,以警世 劝善为目的。他笔下的性就如同生命本身, 健康、干净,既蓬勃又恬谈。
黄金时代
• 《黄金时代》在知青文学中是—个极为特殊的文本。 • 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群 体无能为力而极“左”政治泛滥横行。作为倍受歧视的知 识分子,往往丧失了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 • 在这组系列作品里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 和荒谬的环境,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 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 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于是他以 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性爱表现得既放浪 形骸又纯净无邪,不但不觉羞耻,还轰轰烈烈地进行到底, 对陈规陋习和政治偏见展开了极其尖锐而又饱含幽默的挑 战。一次次被斗、挨整,他都处之坦然,乐观为本,获得 了价值境界上的全线胜利。
•
•
• •
•
小说结尾是这样的:“陈清扬告诉我这件事以 后,火车就开走了。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她。” 我猜测人们可能会说:谢天谢地,终于收场 了。 而王二会说:别了,同类。 。领导的意思是喜欢搞破鞋不要紧,在领导的帮 助教育下认识到搞破鞋是不好的,这就结束了。 但是陈清扬却交待了她爱王二,爱王二就不存在 破鞋问题了。 领导根本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破鞋是小事,陈清 扬爱上王二却被当成破鞋斗犯了原则错误。
• 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为了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所以你 不管干了什么事,都不要后悔。 •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 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 云。 • 忽然间我感到很烦很累,不像二十一岁的人。我想, 这样下去很快就会老了。 • 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 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 • 照我的看法,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作,好色贪淫,假 如你克勤克俭,守身如玉,这就犯了矫饰之罪,比好吃懒 作好色贪淫更可恶。
王小波作品名称

《万寿寺》
《未来世界》
1995年7月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杂文集
《思维的乐趣》
1996年11月
《我的精神家园》
1997年5月
《沉默的大多数》
1997年10月
《理想国与哲人王》
《地久天长》
1998年2月
书信集
《爱你就像爱生命》
(与李银河合著)2004年5月
电影文学剧本
《东宫西宫》
报告文学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
与李银河合著1992年1月
体裁
名称
备注
小说集
《唐人秘传故事》
1990年8月山东文艺出版社
《王二风流史》
1992年3月香港繁荣出版社
《黄金时代》
1992年8月台湾联经出版社《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再版
1997年7月花城出版社
《白银时代》
1997年7月花城出版社
《青铜时代》
1997年7月花城出版社
《黑铁时代》
1998年2月
《红拂夜奔》
王小波

• 王小波曾说:他的《黄金时代》, “从二十岁时就开始写,到将近四 十岁时才完篇,其间很多次的重写。 现在重读当年的旧稿几乎每句话都 会使我汗颜,只有最后的定稿读起 来感觉不同。”从这可看出,王小 波的写作是很认真,很慎重的。
• 1997年,王小波意外去世。他的去世成就了 “王小波热”,他的作品也被文化界认可, 甚至推崇。 • 他的妻子李银河如此看待王小波的作品: “一是它独特的思路,一是它独特的语言风 格。他的思路属于自由人文主义,是在经历 过思想浩劫的国度硕果仅存的自由和独立思 考精神的结晶;他的语言犀利幽默,妙趣横 生,是一种极具个人特色的文字。” • 这样的概括是公允的,王小波作品的价值和 意义正在于此。
王小波
• 一、生平简介(1952——1997) • 王小波,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8 年 去云南插队。当过民办教师、工人。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 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 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再学计算 机,在统计系当助教。回国后,曾任 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 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 京。
• 王小波以科学、理性、智慧为武器,通 过幽默、游戏、嘲弄、反讽等方式,攻 击了畸形的文化心理与文化现实,攻击 了愚昧、平庸、偏执、盲从、思想贫乏。 • 而民间立场与“业余爱好者”的心态, 使他在进行这种种“智愚之辩、明暗之 辩、通会通达通顺与矫情糊涂迷信专钻 死胡同的专横之辨”时,常能够做到 “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
• 小说代表作有《时代三部曲》 (《黄金时代》、《白银时 代》、《青铜时代》),电影 文学剧本《东宫· 西宫》;还 有数十万字的杂文、随笔,结 集为《我的精神家园》、《沉 默的大多数》。
附:《东宫西宫》 简介
《黄金时代》概述

《黄金时代》概述
书籍《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属于他的“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
这部作品首次出版于1994年,背景设定在20世纪60年代的“文革”时期。
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王二和医生陈清扬之间的故事。
王二是一个在云南插队的知青,而陈清扬则是一个从北医大毕业的医生,因丈夫入狱而被人们误解为“破鞋”。
两人因王二的腰伤而结识,随后因对“破鞋”这个名词的讨论而逐渐建立起深厚的联系。
在小说中,王二和陈清扬一起经历了许多荒诞而又充满反抗的冒险,如“敦伟大友谊”、一起逃亡、一起出斗争差等。
尽管他们最终分开,但这段经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金时代》以王二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进行,使得故事情节随着王二的思绪而变化。
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此外,小说中对性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存状态的反思以及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都使得这部作品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总的来说,《黄金时代》是一部以“文革”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王二和陈清扬的故事,深入探讨了人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的作品。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
我们提供了反思历史和思考人性的重要视角。
我的精神家园简要赏析

王小波个代》《黑铁时代》《一只特立独行的 猪》
杂文集
《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理想国与哲人王》
书信集
《爱你就像爱生命》
电影文学剧本
《东宫西宫》 · · · · · ·
创作特点
总体风格 王小波的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特别 是他的“时代三部曲”。“时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组成,分别 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在整个三部曲系 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 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至于故事 背景则是跨越各种年代,展示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事实上,王小 波最过人之处,无疑是随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来的对话体叙述,并 变换多种视角。
我的精神家园
简要赏析
王小波简介
王小波(1952-1997),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出 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 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 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 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 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 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 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 久天长》。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 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 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 《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 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批注一-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古迹使人留恋之处,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如今,在它身边生活,你 才会觉得历史至今还活着。要是可以随意翻盖,那就会把历史当作 可以随意捏造的东西,一个人尽可夫的娼妇;这两种感觉真是大不 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青铜时代》:小说出入于历史、现实、未来,在不同时空中反思了权力和乌托邦带给人的伤害,小说奇特的想象和反讽的使用带有作者独特的印记。
2. 《沉默的大多数》:对国人的作品,只有主观的评价。
因此我们的文化事业最主要的内容不是它的成就,而是它的界限。
3. 《爱你就像爱生命》:系王小波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也是迄今他们夫妇最完整和独立的一本书信集。
4. 《黄金时代》:这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
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年代。
5.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第二卷为杂文;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为长篇小说和剧本;第六卷、第七卷为中篇小说;第八卷为短篇小说;第九卷为书信;第十卷为未竟稿。
6. 《我的精神家园》: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7. 《似水流年》: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
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
转眼间就已跑到似水流年里去了。
8.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受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就是说,每一次见面后,人给我的印象都使我在余下的日子里用我这愚笨的头脑里可能想到的一切称呼来呼唤你。
9. 《绿毛水怪》:知识分子有话从来不明说,嫌这样不够委婉。
10. 《思维的乐趣》:当然,大家不乏讴歌主旋律的决心,但能力,或者干脆说是才能,始终是个主要问题。
多数的影视作品善良的创作动机是不容怀疑的,但都不好看。
这句话,始终是正确的,可以适用于很多年代和各个地域国家。
11. 《白银时代》:《时代三部曲》之二
12. 《黑铁时代》:在本卷中,作者以他一贯奇妙绝伦的构思构筑了一篇篇精彩的小说。
《绿毛水怪》《歌仙》《红拂夜奔》等,王小波的故事从古到今,其中的主角有令人匪夷所思的绿毛水怪,有唐朝的大将军李靖,故事曲折生动,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