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进口

合集下载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英文名称:Clopidogrel Bisulfate Tablets汉语拼音:Liusuanqing Lüpigelei Pia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硫酸氢氯吡格雷化学名称:S(+)-2-(2-氯苯基)-2-(4,5,6,7-四氢噻吩[3,2-c]并吡啶-5)乙酸甲酯硫酸氢盐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16H16ClNO2S•H2SO4分子量:419.91【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它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

【规格】以C16H16ClNO2S计25mg【用法用量】口服,可与食物同服也可单独服用。

每日一次,每次二片。

【不良反应】偶见胃肠道反应(如腹痛、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皮疹、皮肤粘膜出血,罕见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

【禁忌】1. 对本品成份过敏者禁用。

2. 近期有活动性出血者(如消化性溃疡或颅内出血等)禁用。

【注意事项】1. 使用本品的病人需手术时应告知外科医生。

2. 肝脏损伤、有出血倾向患者慎用。

3. 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本品时不需调整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由于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没有足够的临床研究,对妊娠妇女只有在必须应用时才可应用。

动物研究表明本品可进入乳汁,所以应以用药对哺乳期妇女的重要性来决定是停止哺乳还是停药。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时不需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阿司匹林:本品增加阿司匹林对胶原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效果,长期合并用药的安全性无进一步的研究资料。

肝素:健康志愿者研究表明,本品与肝素无相互作用。

但合并用药时应小心。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健康志愿者同时服用本品和萘普生,胃肠潜血损失增加,故本品与NSAIDs合用时应小心。

华法林:无合并用药的安全性研究。

【药物过量】如急需逆转本品的药理作用可进行血小板输注。

氯吡格雷说明书

氯吡格雷说明书

氯吡格雷说明书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药品名称】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商品名】波立维【英文商品名】PLAVIX【英文名】Clopidogrel Hydrogen Sulfate Tablets【汉语拼音】Liusuanlubigelei Pian【成份】本品的主要成份为氯吡格雷。

化学名称:甲基(+)-(S)-α-邻氯苯基-6,7-二氢噻吩[3,2-C]吡啶-5(4H)-乙酸酯硫酸氢盐化学结构为:分子式:C16H16ClNO2S·H2SO4分子量:【性状】本品为粉红色圆形薄膜衣片。

【适应证】本品适用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死和确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该药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死,中风和血管性死亡)。

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非ST段抬高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

【规格】75mg【用法用量】波立维的推荐剂量为每天75mg,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对于老年患者和肾病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塞死)患者,应以单次负荷量氯吡格雷300mg开始,然后以75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合用阿司匹林75mg-325mg/日)。

由于服用较高剂量的阿司匹林伴随有较高的出血危险性,故推荐阿司匹林的剂量不应超过100mg。

最佳疗程尚未正式确定。

临床实验资料支持用药12个月,用药3个月时的益处最大(参见药效学特征)。

儿童和未成年人:18岁以下受试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尚未建立。

【不良反应】临床研究经验:已在17500多例患者中对氯吡格雷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其中9000例患者治疗不少于1年。

在CAPRIE 研究中,与阿司匹林325mg/日相比,氯吡格雷75mg/日的耐受性较好。

在该研究中,氯吡格雷的总体耐受性与阿司匹林相似,与年龄、性别及种族无关。

在CAPRIE和CURE研究中观察到以下有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出血性疾患:在CAPRIE研究,接受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出血事件的总体发生率均为%。

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原料药硫酸氢氯吡格雷的生产工艺及文献资料

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原料药硫酸氢氯吡格雷的生产工艺及文献资料

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原料药硫酸氢氯吡格雷的生产工艺1、项目简介:硫酸氢氯吡格雷是法国赛诺菲圣德拉堡制药公司于1986年研究开发成功的新一代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商品名为波立维。

该产品于1998年3月在美国首次上市,随后进入欧洲、北美、澳洲、新加坡等多国市场,并于2001年8月在中国上市。

2、医保情况:不属于医保药品3、适应症: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它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

4、上市情况:赛诺菲公司(晶型II):片剂,商品名为波利维;深圳信立泰(晶型I):片剂,商品名为泰嘉。

5、产品特征5.1技术规格:本品为氯吡格雷的硫酸氢盐,稳定性好,对胃肠道刺激性小。

5.2技术优势:硫酸氢氯吡格雷的纯化技术属于自主研发,工艺路线创新,产品杂质少,质量稳定,国际先进。

5.3 所处阶段:完成了实验室规模的合成及工艺改进。

5.4适用范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通过不可逆地修饰血小板ADP受体起作用,适用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死和确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可预防心肌梗死,中风和血管性死亡。

5.5 主要用途--环境影响: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它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

6市场预测:赛诺菲原研原料药为II晶型,进口独家;深圳信立泰为I晶型,国内独家。

由于II晶型专利未到期,本公司另辟蹊径,合成符合欧盟标准、资质齐全、无专利保护的晶型I。

目前国内硫酸氢氯吡格雷原料药市场价是10万/公斤。

硫酸氢氯吡格雷原料药进口价格昂贵,为满足广大心脏病患者的需要,研制开发硫酸氢氯吡格雷原料药十分必要。

7知识产权状况:硫酸氢氯吡格雷原料药有二种晶型:晶型I和晶型II。

晶型I专利已到期,而晶型II专利未到期。

8 合作方式与要求 (交易方式):技术转让或技术和资金入股。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国外说明书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国外说明书

核准日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英文名:Clopidogrel Hyd rogen Sulphate Tablets汉语拼音:Liusuanqinglubigelei Pian本品主要成份为:硫酸氢氯吡格雷化学名称为::甲基(+)-(s)-α-邻氯苯基-6,7-二氢噻吩[3,2-C]吡啶-5(4H)-乙酸酯硫酸氢盐,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16H16ClNO2S·H2SO4分子量:419.9【性状】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薄膜衣片剂呈粉红色,圆形双凸,薄膜包衣,一面刻有《75》,另一面刻有《1171》字样。

【适应症】氯吡咯雷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 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 天到小于6 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非ST 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 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规格】75 mg【用法用量】成人和老年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推荐剂量为每天75mg,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非ST 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应以单次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开始,然后以75 mg每日1 次连续服药(合用阿司匹林75 mg-325 mg/日)。

由于服用较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有较高的出血危险性,故推荐阿司匹林的剂量不应超过100 mg。

最佳疗程尚未正式确定。

临床试验资料支持用药12个月,用药3个月后表现出最大效果。

-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应以负荷量氯吡格雷开始,然后以75 mg每日1次,合用阿司匹林,可合用或不合用溶栓剂。

对于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不使用氯吡格雷负荷剂量。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作用机理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作用机理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作用机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听起来像个科学怪人,其实它的作用机理就像是一个温柔的小帮手,默默地在你体内工作,让你保持健康。

我们平时说到“心脏”,很多人可能想到的就是那些心跳加速的浪漫时刻,或者是那种紧张的瞬间。

但你知道吗?心脏可不只是个情感的载体,更是我们身体里最重要的“泵”。

它得好好工作,才能让血液在我们的血管里畅通无阻。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作用,就是为了确保这条血管路畅通无阻,不被“堵车”。

这药的名字听起来复杂,其实它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来发挥作用的。

想象一下,血小板就像是赶着去参加派对的小伙伴,聚在一起形成“血栓”。

这就像在拥挤的商场里,有些人过于热情,结果把路堵得严严实实。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就像是个和事佬,告诉这些小伙伴:“哎,别这么急!我们得分开点,不然大家都进不了门。

”这样一来,血液流动就顺畅多了,心脏也能舒心地工作。

说到这个药,有些人可能会问,它是怎么和身体里的这些小血小板“对话”的呢?其实很简单。

这药会进入你的血液,然后跟那些血小板上的某些受体结合,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门。

等门打开了,血小板就失去了聚集的能力,咱们的血液就不会出现堵塞的问题了。

你能想象吗?就像是派对上的DJ调低了音量,大家心情轻松,纷纷开始享受舞池的乐趣。

没了聚集,咱们的心脏也不会因为“人满为患”而苦恼。

有趣的是,这种药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哦。

要是你觉得自己吃了药后马上就能感觉到心脏的变化,那就有点不现实了。

它就像一位温柔的园丁,慢慢地培育着你的身体,帮助你打理健康的花园。

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你得有耐心,这就像养花,不能一时心急就想看到鲜花盛开。

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好,心脏也在稳稳地跳动。

任何药物都有它的优缺点。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也不例外。

虽然它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非常有效,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出血的风险。

这就像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保驾护航,但一旦操控失误,可能就会带来麻烦。

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说明书

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说明书

核准日期:2007年03月10日修改日期:2008年04月21日2008年10月06日2008年12月31日2009年07月27日2009年11月10日2011年07月04日2011年12月21日2013年06月27日2013年09月12日2014年09月28日2015年03月26日2015年05月21日2018年02月13日2018年07月18日2019年10月29日2020年06月30日2020年07月07日2021年02月05日2021年09月07日2022年09月10日2023年06月30日2023年08月12日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商品名称:波立维 PLAVIX®英文名称:Clopidogrel Bisulfate Tablets汉语拼音:Liusuanqinglübigelei Pian 【成份】化学名称:S(+)-2-(2-氯苯基)-2-(4,5,6,7-四氢噻吩并[3,2-c]吡啶-5-基)乙酸甲酯硫酸盐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 16H 16ClNO 2S•H 2SO 4 分子量:419.90辅料:甘露醇,微晶纤维素,聚乙二醇6000,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氢化蓖麻油,薄膜包衣预混剂,巴西棕榈蜡。

【性状】75mg :本品为粉红色圆形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氯吡格雷用于以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的二级预防: ● 近期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近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 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 用于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进口和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进口和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进口和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李丽芳【摘要】目的探讨进口和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方法 78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高危患者,根据选择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观察组为25.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方面与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10)023【总页数】2页(P5-6)【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动脉粥样硬化;血栓【作者】李丽芳【作者单位】526040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人群逐年增加,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危险因素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随时可能破裂,形成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导致血管形成事件的发生,甚至血管性死亡的发生。

已有资料表明[1],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的效果是肯定的。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有进口和国产两种。

为了探讨进口和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现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5月收治的78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患者均伴有>3种危险因素(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意识清晰,能按时服药;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无药物过敏史。

波立维饭前还是饭后吃注意什么?

波立维饭前还是饭后吃注意什么?

波立维饭前还是饭后吃注意什么?波立维是一种西药,是一种处方药,所以在服用的时候应该多注意。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在于,处方药的药物不能乱用,需要专业医师的指导服用,否则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波立维需要和一些药物相互服用才能有效果,服用波立维需要注意一下事项。

那波立维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吃药的时间不同会对身体有伤害吗?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适应症为氯吡格雷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近期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近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非ST 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波立维,主要成分是硫酸氯吡格雷,主要用于支架手术前准备和支架手术后防止支架血栓出现,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我们所说的进口波立维,是指由赛诺菲-安万特生产的波立维,又叫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波立维是支架手术后的常用药,波立维的副作用还是比较常见的,例如出血、血液病和皮疹等。

总体来讲,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如腹痛、消化不良、胃炎和便秘)氯吡格雷组为27.1%,而阿司匹林组为29.8%。

而且,由于胃肠道的副作用而退出治疗的氯吡格雷组为3.2%,阿司匹林组为4.0%。

但是,各组临床严重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3.0%vs.3.6%)。

两个治疗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腹痛、消化不良、腹泻和恶心。

其他还有便秘、牙病症、眩晕和胃炎等。

腹泻发生率氯吡格雷组为4.5%,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3.4%)。

严重腹泻的发生率两治疗组相似(0.2%vs.0.1%)。

消化道,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氯吡格雷组为0.7%,而阿司匹林组为1.2%。

波立维的服用需要大家多注意,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药物不能在自己不了解的情况下乱服用,防止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药品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商品名:波立维英文名:ClopidogrelHydrogenShlfateTablets英文商品名:PLAVIX汉语拼音:Liusuanqinglubigeleipian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硫酸氢氯吡格雷【性状】口服剂波立维为粉红色,圆形,双凸,刻痕薄膜包衣片,一面刻有75,另一面刻有1171,含97.875mg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相当于75mg的氯吡格雷碱。

【药理毒理】药效学特性: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ATC分类为:BO1AC/04。

氯吡格雷选择性也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它的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lllb/llla复合物的活化,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必须经生物转化才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但是还没有分离出产生这种作用的活性代谢产物。

除ADP外,氯吡格雷还能通过阻断由释放的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扩增,抑制其它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不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

氯吡格雷通过不可逆地修饰血小板ADP受体起作用。

暴露于氯吡格雷的血小板的寿命受到影响。

而血小板正常功能的恢复速率同血小板的更新有关。

从第一天起,每天重复给氯吡格雷75mg,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在3-7天达到稳态。

在稳态,每天服用氯吡格雷75mg平均抑制水平维持中40%-60%,在治疗中止后一般约在5天内血小板聚集和出血时间逐渐回到基线。

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来自于CAPRIE临床试验。

该试验的入组病人有19,185个,为多个中心,多国家,随机双盲比较氯吡格雷(75mg/天)和阿司匹林(325mg/天)作用的平行临床研究。

随机入选的病人为:1)有近期心肌梗死史(35天内)2)近期缺血性中风史(7天-6个月内),至少近一周内仍有继发神经系统症状。

3)确诊外周动脉疾病(PAD)病人接受随机治疗1-3年,在心肌梗死组中,大多数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初期服用阿司匹林。

与阿匹林相比,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新的缺血性事件(包括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和其它血管疾病死亡)的发生率。

其中,939件发生在氯吡格雷治疗组,1020件发生在阿司匹林治疗组(相对危险降低(RRR)8.7%[95%CI:0.2-16.4];P=0.045),相当于每1000名病人接受2年治疗,10[CI:0-20]名病人就可避免出现一次缺血性事件。

氯吡格雷治疗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的总体死亡率分别为5.8%和6.0%,没有显著性差异。

根据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和其它血管疾病死亡进行分组分析,由于PAD(尤其是那些有心肌梗死史的病人)(RRR=23.7%;CI:8.9-36.2)入组的病人和由于严重缺血性中风(与阿司匹林治疗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RRR=7.3%;CI-5.7-18.7)入组的病人受益最大(p=0.003)。

由于近期心肌梗死而入选的病人,氯吡格雷治疗组的有效率略低于阿司匹林治疗组,但在统计学上无差异(RRR=4.0%;CI:-22.5-11.7)。

而且,根据年龄分组分析,氯吡格雷对75岁以下病人的治疗作用好于75岁以上病人。

由于CAPRIE临床试验并没刻意设计来评价氯吡格雷对某组病人更有效,所以这种差异是否真实或是偶然还是不清楚。

临床前安全性研究大鼠和狒狒临床前最常见的反应为肝脏发生变化。

所服剂量为人体服用75mg/天氯吡格雷后使用剂量的25倍,这些肝脏变化是由于药品对肝脏代谢酶影响的结果。

大鼠和狒狒服用高剂量氯吡格雷,胃耐受性差(胃炎、胃溃疡和/或眩晕)以每天大至77mg/kg剂量,小鼠服用78周,大鼠服用104周的氯吡格雷没有发现致癌的证据。

此剂量的血药浓度较人类的推荐剂量(每天75mg)大25倍。

经过一系列体内的体外试验证实氯吡格雷无致突变效果。

氯吡格雷对雌性大鼠和雄性大鼠的生育能力没有影响,对大鼠和兔子均无致畸作用。

哺乳大鼠服用氯吡格雷可轻微延缓幼儿的发育。

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和/或其代谢物从乳汁中排泄,因此,不排除氯吡格雷有直接(轻微毒性)或间接(味道不好)作用。

药代动力学多次口服氯吡格雷75mg以后,氯吡格雷吸收迅速,母体化合物的血浆浓度很低,一般在用药2小时后低于定量限(0.00025mg/L)。

根据尿液中氯吡格雷代谢物排泄量计算,至少有50%的药物被吸收。

氯吡格雷主要由肝脏代谢。

血中主要代谢产物是羧酸盐衍生物,其对血小板聚集也无影响,占血浆中药物相关化合物的85%。

多次口服氯吡格雷75mg以后,血药浓度约在1小时后达峰(30mg/l)氯吡格雷主要由一种药物前体,通过氧化作用形成2-氧基-氯吡格雷,然后再经过水解形成活性代谢物(一种硫醇衍生物)。

氧化作用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2B6和3A4调节,1A1、1A2和2C19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体外分离这种活性代谢物显示它可迅速不可逆的与血小板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但在血中未检测到此种代谢物。

在氯吡格雷50-150mg范围内,主要代谢物药代动力学为线性增长(血浆浓度与剂量成正比)。

在很广的浓度范围内,氯吡格雷及其主要代谢物均可在体外与人体的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分别为98%和94%)。

人体口服14C标记的氯吡格雷以后,在5天内约50%由尿液排出,约46%由粪便排出,一次和重复给药后,血浆中主要代谢产物的消除半衰期为8小时。

每天重复服用波立维75mg后,严重肾损害病人(肌酐清除率5-15ml/min)和健康志愿者。

尽管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低于健康志愿者25%,但出血时间的延长与每天服用氯吡格雷75mg的健康志愿者相同。

而且,所有病人的临床耐受性良好。

健康志愿者及患有肝硬化(Child-PughclassA或B)病人单次,多剂量服用氯吡格雷,对氯吡格雷药效学硬化病人单次,多剂量服用氯吡格雷,对氯吡格雷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

表明每天一次服用氯吡格雷75mg,进行10天,药物安全,受试者对药物耐受良好。

肝硬化病人单次服药及稳态氯吡格雷血药浓度峰值高于健康志愿者几倍。

但肝硬化组和健康志愿者组间血中主要代谢物浓度,结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和出血时间均相当。

适应症波立维适用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死和确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

该药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死,中风和血管性死亡。

)用法用量波立维的推荐剂量为每天75mg,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对于老年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通过对11,300多病人的治疗,其中7000多病人接受治疗1年或以上,评价氯吡格雷的安全性。

大型临床研究(CAPRIE)中,服用75mg/天氯吡格雷,与服用325mg/天阿司匹林相比耐受良好。

不论年龄,性别和种族,氯吡格雷的总体耐受性与阿司匹林类似。

在CAPRIE试验中临床主要的不良反应讨论如下:出血:接受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治疗的病人,出血的总发生率为9.3%。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4%和1.6%。

接受氟吡格雷治疗的病人,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0%,需住院治疗的为0.7%,而阿司匹林分别为2.7%和1.1%。

与阿司匹林相比,服用氯吡格雷的病人其他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高(7.3%vs6.5%),但两个治疗组的严重事件发生率相似(0.6%vs0.4%).两个治疗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紫癜/挫伤/血肿,和鼻出血,其他还有血肿、血尿和眼部出血(主要是结膜出血)。

颅内出血发生率氯吡格雷为0.4%,阿司匹林为0.5%。

血液病:有6个病人出现严重中性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白细胞﹤0.45×109/1),4个属于氯吡格雷组(0.04%),2个属于阿司匹林组(0.02%)。

9599个氯吡格雷组病人中有两人出现中性白细胞数为零,而阿司匹林组的9586个病人中无人出现。

氯吡格雷组病人中出现一例再生障碍性贫血。

氯吡格雷组严重血小板减少症(﹤80×109/1)发生率为0.2%,阿司匹林组为0.1%;出现血小板计数≦30×109/1的情况非常少。

胃肠道:总体来讲,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如腹痛、消化不良、胃炎和便秘)氯吡格雷组为27.1%,而阿司匹林组为29.8%。

而且,由于胃肠道的副作用而退出治疗的氯吡格雷组为3.2%,阿司匹林组为 4.0%。

但是,各组临床严重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3.0%vs.3.6%)。

两个治疗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腹痛、消化不良、腹泻和恶心。

其他还有便秘、牙病症、眩晕和胃炎等。

腹泻发生率氯吡格雷组为4.5%,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3.4%)。

严重腹泻的发生率两治疗组相似(0.2%vs.0.1%)。

消化道,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氯吡格雷组为0.7%,而阿司匹林组为1.2%。

皮疹和其它皮肤病:皮肤及其附属组织疾病的发生率,氯吡格雷组为15.8%(0.7%严重),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4.2%vs.3.5%)。

氯吡格雷级瘙痒发一率也高于阿司匹林组(3.3%vs.1.6%)中枢和周围系统疾病:氯吡格雷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总发生率(例如:头痛、眩晕、头昏和感觉异常)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22.3%vs.23.8%)。

肝脏和胆道疾病:两治疗组肝脏和胆道疾病总发生率相似(3.5%vs.3.4%)上市后使用情况:上市后使用证实了氯吡格雷的安全性,曾出现过过敏症状,主要包括皮肤反应(斑丘疹或红斑疹,荨麻疹…)和/或瘙痒。

出现支气管痉挛、血管生水肿或类过敏性反应的情况较少。

上市后,极少数曾出现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200,000病人)禁忌1、对药品或本品任一成份过敏。

2、严重的肝脏损伤3、活动性病理性出血,如消化性溃疡或颅内出血。

注意事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急性心肌梗死最初几天不推荐进行氯吡格雷治疗。

由于缺少相关数据,不主动推荐使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PTCA(有支架)、CABG和急性缺血性中风(短于7天)。

与其它一些抗血小板药同时使用,氯吡格雷对那些由于创伤、手术或其它病理原因而可能引起出血增多的病人,应慎用。

病人择期手术,且无需抗血小板治疗,术前一周停止使用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延长出血时间,对于有伤口(特别是在胃肠道和眼内)易出血的病人应慎用。

病人应知服用氯吡格雷止血时间可能比往常长,同时病人应向医生报告异常出血情况,手术前和服用其它新药前病人应告知医生他们在服用氯吡格雷。

由于患有肾脏损伤病人使用氯吡格雷的经验极有限,因此这些病人应慎用氯吡格雷。

严重肝病的病人可能有出血倾向,这类病人使用本药的经验极有限,应慎和氯吡格雷。

由于服用华法令也有出血倾向,所以服用本药时不推荐同时使用华法令。

由于同时服用阿司匹林,非甾体解热镇痛药,肝素和血栓溶解剂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所以不建议同时服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