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要素分配和收入分配理论

合集下载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

表9-2 现值、未来值与利率 利率=10% 现值 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10年 20年
1元钱的未来值 将来1元钱的现值
利率=5% 1元钱的未来值 将来1元钱的现值
1 1
现值 15
1.21 0.83
2年 1.10 0.90
1.33 0.75
3年 1.16 0.86
D
O
F 80% 100% 累计的家庭百分比
图12-4
收入不平等与洛伦茨曲线
⒉基尼系数
根据洛伦茨曲线可以导出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基尼 系数。用S1表示图12-4中绝对平均线到洛伦茨曲线之间的 面积,用S2表示洛伦茨曲线右边的面积,基尼系数用G表示, 则有:
S1 G S1 S 2
基尼系数取值范围为0到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说明 S1的面积越小,洛伦茨曲线离绝对平均线越近,这个经济 体的收入分配越平等。
1.46 0.68
4年 1.22 0.81
1.61 0.62
5年 1.28 0.78
2.59 0.39
10年 1.63 0.61
6.73 0.15
20年 2.65 0.38
表9-2中的数据表明,一笔投资收到的时间离现在越 远,则其现值越小。所以明年的1元钱肯定不等于今天的1 元钱。
⒉折现值与投资决策 折现值:也称贴现值,是将未来的一笔投资按照某种 利率折合为现值。用V来表示折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图9-4 要素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工资率的确定将依赖于工会的目 标。工会的目标一般有三个:就业量最大化、总工资最大 化和总收益最大化。 ①最大就业量是由劳动的需求曲线LD和劳动的供给曲 线LS的交点E0确定的。工会将把工资率定为w0。 ②总工资收入(即劳动的总收益)的最大化,会把工 资率确定在劳动的边际收益MRL等于零(劳动的总收益取 得极值的条件)的就业水平上。 ③总利润的最大化,工会将根据工会的边际成本等于 其边际收益(MCL=MRL)的原则来确定均衡点为E2,工 资将确定在w2的水平上,就业量将为L2。

第九章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理论

第九章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理论

y
0 l
U3
U2 U1
A
L
l
图9-6 个人的要素供给分析
显然,最优的收入与的组合点是,即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 在这一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算线的斜率为:
(K Y ) / L L (W / L) W
从而,我们有: dy W dl
由于 l L L ,我们可将上式改写成:
dyL W d LL
2、劳动供给曲线。
上式即是一个关于W与L的关系式,说明二者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
而正是我们要寻找的要素供给函数。注意式中 dyL 〔 或dy 〕总为
负。
d L L dl
假定开始时,上式是满足的,即个人处于最优状态。现在假
定上升,那么为了继续满足上式, dyL 〔或 dy〕的绝对值
2、卖方垄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函数。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卖方垄断厂商按照要素边际收益等于
要素边际本钱的原那么必须满M足R:P W

MRL MPL W
上式确定了从要素价格到要素使用量的一个函数关系:给定一
个要素价格,那么有唯一一个满足要素使用原那么的最优要素数量与
之对应,因此,上式确定了卖方垄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函数。
即: MRP dR dP dQ Q P dQ
dL dQ dL
dL
Q
dP dQ
P
dQ dL
括号中的项就是产品的边际收益,也即
Q dP dQ
P
MR
由于 dP 0 ,所以 MR<P。其原因在于,边际产品MP引起了
dQ
整个产品价格的下降。
这样,我们就有:
MRP MR MP
上式中,MR、MP均递减。

第九章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

第九章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

Q
图9-11 完全垄断下的要素市场均衡
第四节 收入分配理论
• 一、工资理论
1.边际工资理论
P
A
W0
0
1
23 456
图9-12边际生产力工资决定
W1 7L
• 一位研究管理的专家曾到海尔调查,一 位负责人告诉他,“很多国外的留学生想 到海尔工作,一见面就提出工资待遇、住 房标准,对此海尔的回答是:请证明你能 给公司带来的利润能够超过公司支付给你 的工资。只有在一个能够准确反映员工贡 献的企业中,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够被充分 调动起来,而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够在 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 需要注意的是,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条 件下,因为MR AR P ,所以MRP VMP 。 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由 于 MR P ,所以 MRP VMP 。
要素边际生产力曲线
MRP
B1
E
B2 B3
B4
B5
B6
B7
0
பைடு நூலகம்
A1 A2 A3 A4 A5 A6 A7
Q
图9-1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曲线
• MPP即MP
• 用价值形态指标表示某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称为边 际收益产品(Margined revenue product,简称 MRP),指新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它 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即:

MRP MP MR
• 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取决于两 个因素:⑴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边 际物质产品(MP)的变化;⑵增加一单位 产品所增加的收益(MR)的变化。
产品的问题不予论述,如不特别指明的话,我们所说 的生产要素指的都是原始生产要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五、利润理论
利润分为 正常利润 超额(经济)利润。
1.正常利润,即企业家才 能的价格,是一种特殊的工 资。
正常利润的决定与工资类 似,取决于“企业家才能” 的供求关系。
企业家才能需求很大; 企业家才能供给很小; 企业家才能的供求曲线的 交点所决定的正常利润就会 远远高于一般劳动者的工资。
2.边际生产力理论
要素价格决定: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 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当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收益) 相等时,厂商才能在要素使用上达到利润最大化。
要素的市场价格,由其需求和供给决定。 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需求和供给的特点,不同要素均衡 价格决定具有不同特点。
随着产量增加,边际产量下降而边际收益下降或不变, 从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下降的,最终会达到 MRP=MFC。
4.边际产品价值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完全竞争的厂商,其产品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即厂商 产量增减不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是常数,MR=P。
边际产品价值,用VMP来表示。 显然VMP只是MRP的一个特例,即当MR为常数时,产 品价格与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乘积。
工会迫使政府通
W
过立法规定最低
工资,将工资维
W1
持在一定水平上。
会出现失业。
W0
DS E
O
L1 L0 L2
L
实际的工资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有的行业舒 适、安静、安全、有趣,劳动者之间的工作效率的差别; 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对劳动者流动的限制、性别歧视 等都是造成工资差别的因素。
三、利息理论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收入分配是指将社会总收入分配给不同的居民群体或经济单位的过程。

它涉及到社会公平、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稳定等诸多因素,是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收入分配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尼尔杜林-希克斯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收入分配是不公平的。

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与劳动者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剥削劳动者获取利润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将部分生产者剩余价值占为己有,而劳动者的劳动所得相对较低。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决定的。

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

二、尼尔杜林-希克斯理论尼尔杜林-希克斯理论认为,收入分配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表示每增加一单位资本对GDP的增加量,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表示每增加一单位劳动对GDP的增加量。

尼尔杜林-希克斯理论认为,边际生产力决定了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份额。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高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时,资本家的收入份额相对较高;相反,劳动者的收入份额相对较低。

三、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体的教育、技能和知识等人力资本对他们获取收入的贡献至关重要。

较高的人力资本意味着较高的收入水平,而较低的人力资本则意味着较低的收入水平。

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个体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来提高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

这也体现了收入分配与个体努力和能力之间的关联。

结论收入分配理论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尼尔杜林-希克斯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等多个方面。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收入分配的原因和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完全解释收入分配的复杂性。

收入分配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制度安排、市场竞争、技术进步以及政府干预等。

要素收入分配理论

要素收入分配理论

要素收入分配理论
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是指解释和分析不同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在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差异的理论。

这些理论旨在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要素收入的形成原因,探讨收入不平等现象以及为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1.边际生产力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要素收入与其相对边际生产力成正比。

即拥有较高边际生产力的要素将获得较高的收入。

例如,拥有高技能的劳动者由于其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会获得更高的工资。

类似地,资本拥有者也会从其投资中获得更高的回报。

3.投入品需求曲线理论:此理论认为,不同要素收入的分配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力量。

当一些要素的需求增加时,其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例如,当技能需求大幅增加时,高技能劳动者的收入也会相应上升。

投入品需求曲线理论还能解释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的影响。

当新技术逐渐替代过去的生产方式时,对新技术的需求将增加,从而导致与该技术相关的要素收入上升。

4.所得归属理论:所得归属理论关注的是不同产业和市场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归属问题是产生不平等收入的根本原因。

而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则研究了市场力量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如寡头垄断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较高的资本所有者收入。

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收入差距和社会不公平问题。

要素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旨在为实践提供政策指导。

它们为制定公平的税收政策、实施产业政策以及调整社会福利和劳动市场政策提供了经济
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要素收入分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与社会问题,并为实现公正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要素的市场供给曲线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二、要素市场非完全竞争条件下 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具有卖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均衡: 存在工会的情况: 工会具有卖方垄断势力,可以任意选择工资率和劳动供给数
3、劳动的供给行为: 从劳动的需求方面说,劳动的要素价格取决
于劳动这一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也就是取 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随着劳动这一要素 的雇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 所以劳动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闲暇”的时间=l;劳动的供给=L; L= L+ l U(y,l)=W*L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构成了劳动的供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第四节 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理论
一、工资理论 1、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 克拉克提出,工资决定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2、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 马歇尔提出,工资决定于劳动的需求与供给。
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具有“向后弯曲”的特征。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第五节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一、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1、洛伦茨曲线 洛伦茨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
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洛伦茨(美)提出,洛伦茨曲线弯曲程度越
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越不平等,洛伦兹曲线越凸向横轴,越接 近折线OHL;反之,就越靠近45度线 OL。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观点:节俭—财富和富裕的源泉

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

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

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收入分配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中对于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中的几个重要的收入分配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边际效用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

这些理论旨在解释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并探索改善收入分配的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收入分配不均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致。

在资本主义体系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阶级,获取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提供的价值与其获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不均是必然的,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收入公平。

二、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收入分配不均主要是由个体劳动力和资本的边际效用差异所致。

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对个体幸福感的增加量。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使得收入分配不均成为可能,高收入个体对额外收入的边际效用较低,而低收入个体对额外收入的边际效用较高。

三、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的投资于教育、技能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成本,可以提高其劳动市场上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善收入分配。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个人的收入不仅仅取决于劳动的数量,还取决于个人的技能和能力。

因此,通过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个人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四、制度因素除了以上的理论之外,制度因素也对收入分配起到重要的作用。

包括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工会组织等。

这些制度可以通过调节市场收入的分配来实现社会公平。

例如,通过税收政策对高收入者进行适当的税收调节,实现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财富再分配。

总结: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和探索收入分配的不均现象。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收入不均,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实现收入公平;边际效用理论强调个体边际效用差异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的技能和能力对收入水平有决定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一、劳动的需求 劳动需求函数: 劳动需求函数:L=f(w) 劳动的需求原则:成本—收益原则 劳动的需求原则:成本 收益原则 完全竞P要素 ,VMPL=w 要素
MP MP MP
L L
⋅ P ⋅ P =
= =
w W P
P
W L P • 不完全竞争市场要素需求原则: 不完全竞争市场要素需求原则: • MRP=P 要素 , MRPL=w
工资变动的三种效应
• 1、替代效应(正)>收入效应(负), >0,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ES> 收入效应 工资提高,劳动供给增加,正常情况,我国也是。 工资提高,劳动供给增加,正常情况,我国也是。 • 2、收入效应(负)>替代效应(正), <0,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Es< , 替代效应 工资提高劳动供给减少,极端富裕国家, 工资提高劳动供给减少,极端富裕国家,高收入 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 时,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单位闲暇时间的 边际效益递增,人们会选择闲暇,而不工作, 边际效益递增,人们会选择闲暇,而不工作,这 是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的原因。 是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的原因。 • 3、负的替代效应和负的收入效应,Es<0,极端 、负的替代效应和负的收入效应, < 极端 贫困地区,工资水平很低, 贫困地区,工资水平很低,需要有一定收入才能 维持最基本生活,所以,工资降低, 维持最基本生活,所以,工资降低,劳动供给增 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减少, 加,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减少,替代效应和收入 效应都为负值。 效应都为负值。
MRPL=d1
安全 辛苦 环境 声誉
L
• 心理成本高 特殊的收入补偿,称作补偿性工资差别 心理成本高—特殊的收入补偿 特殊的收入补偿, • • 3、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信息不充分 、 • 劳动力不流动 • 工会组织对进入条件的限制, 工会组织对进入条件的限制,对 • 政府和雇主的压力 • 歧视
(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生产要素供给曲线类型
生产要素供给曲线类型 1、供给缺乏弹性,一条垂直线,如土地。 、供给缺乏弹性,一条垂直线,如土地。 2、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如劳动。 、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如劳动。 3、按一般商品供给规律,向右上方倾斜,如资本。价格越高, 、按一般商品供给规律,向右上方倾斜,如资本。价格越高, 供给越大。 供给越大。 4、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S=AFC=MFC=P (左下图) 左下图) 、 5、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S=AFC=P(MFC>AFC)(右下图) )(右下图 、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 = ( )(右下图)
• (三)厂商要素需 求的原则
• 厂商要素需求原则:取决 厂商要素需求原则: 于增加要素的收益和成本 的比较,一般原则: 的比较,一般原则: MR=MC,要素的边际生 , 产力代表收益。 产力代表收益。 • 完全竞争市场要素需求原 )=P 则:VMP(MRP)= 要素 ( )= • 不完全竞争市场要素需求 原则: 原则:MRP=P 要素
(三)劳动供给曲线
W S1 发达国家的S
A
正常情况的S
B
极端贫困地区的S
S
L 0
三、均衡工资的决定
• (一)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工资决定
w S w
S=MFC E0
D
d=MRP=VMP
0
L0 行业
L
0
L0 厂商
L
三种效应同时考察: 三种效应同时考察:
• E1:比是发达国家的工 : 资水平和就业水平 • E2:表示正常情况的工 : 资水平和就业水平 • E3: 表示极端贫困地区的 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
D W S1 W3 E1
A
W2
E2
B E3 W1 S L 0 L1 L2 L3
工资差别的原因: 工资差别的原因:
• 1、劳动边际生产力不同,即劳动质量不同,称作非被补偿性工 、劳动边际生产力不同,即劳动质量不同, 资差别 w MRP =d2
L
• 2、非货币利益不同 、 • 有些职业的心理成本高 • • •
S1 E1 W1 W0 E0 D L1 L0 L1 L0 L0 S0 W1 W0 D E1 E0 S W1 W0 E1 E0 D1 D0 L1 S
3、双边垄断条件的工资决定 、
E0: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点 : N:卖方垄断市场均衡点 : M:买方垄断市场均衡点 :
S W2 W0 W1 M D N E0
第十二章 要素分配和收入分 配理论
第一节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要素需求及其特点 要素需求:厂商对应一定的要素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要素数 要素需求: 量或者厂商购买一定要素所愿支付的价格。 量或者厂商购买一定要素所愿支付的价格。 要素需求:包含愿意及支付能力。 要素需求:包含愿意及支付能力。 • 特点: 特点: • 1、引致需求 、 • 产品需求——直接需求 产品需求 直接需求 • 要素需求—-间接需求或引致需求, 要素需求 -间接需求或引致需求,为了生产产品或为了 赢利而间接的产生对某种要素的需求。 赢利而间接的产生对某种要素的需求。 • 2、联和需求 :同时对多种要素的需求,要素之间有互补 同时对多种要素的需求, 、 和替代关系
• 1、买方垄断条件下的工 、 资决定 • 劳动要素市场只有一家厂 买家) 商(买家) • G点:完全竞争均衡点 G点 • E点:不完全竞争均衡点 点 • 显然,买方垄断厂商雇用 显然, 的人较少, 的人较少,支付的工资较 低,没有按其边际产品价 值支付工资, 值支付工资,存在垄断厂 商的剥削EF。 商的剥削 。
(二)边际生产力
• 1、边际生产力及其衡量方法 、 • 边际生产力:其他要素投入不变时,增加一单位某种要 边际生产力:其他要素投入不变时, 素所增加的产量或收益。 素所增加的产量或收益。它是厂商增加要素需求所得到 的好处。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的好处。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1)实物衡量: )实物衡量: • 边际实物产量(MPP):其他要素投入不变,增加一 边际实物产量( ):其他要素投入不变 ):其他要素投入不变, 单位某种要素所增加的实物产量。 单位某种要素所增加的实物产量。即边际产量或边际产 就是前面讲的边际产量MP,将一个 省略。 省略。 品。就是前面讲的边际产量 ,将一个P省略 • (2)价值衡量 ) • A、边际产品价值(VMP):其他要素投入不变时,增 ):其他要素投入不变时 、边际产品价值( ):其他要素投入不变时, 加某种要素所增加的产值。 加某种要素所增加的产值。即用货币或价值表示的边际 产品。简称边际产值。公式: 产品。简称边际产值。公式:VMP=MP×P = × • B、边际收益产品(MRP):其他要是投入不变时,增 ):其他要是投入不变时 、边际收益产品( ):其他要是投入不变时, 加某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公式: 加某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公式:MRP=MP×MR = ×
(一)要素供给 • 在某一要素价格下, 在某一要素价格下,要素所有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 的要素数量。 的要素数量。 (二)生产要素分类 第一类:要素是根据最大利润原则生产, 有无生产成本 第一类:要素是根据最大利润原则生产, 如机器、 如机器、厂房等资本品 。 其供 给价格和供给量取决于其生产成 本。 第二类:非生产出来的要素,如土地、 第二类:非生产出来的要素,如土地、劳 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等, 动、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等, 其价格和供给量取决于某一时期 的存量、供给者的愿望和偏好、 的存量、供给者的愿望和偏好、 机会成本等。 机会成本等。
L1
L0
第三节 利息理论
• 一、资本的定义 • 资本是一种中间性生产要素,即为了更有效地生 资本是一种中间性生产要素, 产其他商品和劳务而生产的商品。 产其他商品和劳务而生产的商品。 • 资本-一般生产能力的储备 资本- • 资本-过去的收入体现为某种特定的形式 资本- • 资本 它能在未来获得货币收入 资本—它能在未来获得货币收入 • 资本 实物形式:资本品。厂房、机器 实物形式:资本品。厂房、 • 价值形式:货币资本。 价值形式:货币资本。 • 这里区分:资本包括货币,但货币不一定都是资 这里区分:资本包括货币, 只有用于市场交换、 本,只有用于市场交换、购买或支配各种资本物 的货币才是资本。 的货币才是资本。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
• • • • • • 要素价格――要素的收入 要素的收入 要素价格 土地――地租 土地 地租 资本――利率 资本 利率 狭义国民收 劳动――工资 劳动 工资 入构成 企业家才能――利润 企业家才能 利润 要素价格确定了, 要素价格确定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就确 定了
MFC E W2 W1 G F
D=MRP=VMP
S=w=AFC
L1 L2
L
2、卖方垄断下的工资(工会模型) 、卖方垄断下的工资(工会模型)
• 把工会看成是劳动供给的卖方垄断者,工会可以控制劳 把工会看成是劳动供给的卖方垄断者, 动供给量和工资水平,主要方法有: 动供给量和工资水平,主要方法有: • 1、限制劳动的供给 、 • 2、最低工资法 、 • 3、改变劳动需求曲线 、
MR MR
⋅ MP
L L
= w
⋅ MP P
W = P
例如: 例如:
• (一)时间预算线 • 劳动供给量就是人们的工作时间,它反映人们在休闲 劳动供给量就是人们的工作时间, 和收入或休闲和其他消费之间的选择。 和收入或休闲和其他消费之间的选择。
二、劳动的供给
(二)时间预算线的移动
• 1、平行移动;非劳动收入变动 、平行移动;
三、产品分配尽净定理(欧拉定理) 产品分配尽净定理(欧拉定理)
• 欧拉定理:当两个市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都 欧拉定理:当两个市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 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 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如果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 不变性质时, 不变性质时,则各要素的报酬之和刚好等于全部 产值。 产值。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