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观念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二、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形”指形体 “神”有广、狭之分, 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 “形”与“神”二者相互依 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
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
狭义之神是指精神、意 识、思维活动和各种情 志表现
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为
的布扬尤其重要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六、三因致病,重在七情
引起人体发生,为外感病、传染病的
致病因素
内在的因素:是七情失调,为内因病的致病因素 不内外因素:饮食失宜、劳逸失当以及跌打损伤、虫兽 咬伤、烧烫伤、冻伤等为不内外因素。饮食失宜、劳逸 失当可引起内伤病,其他因素可引起外伤病
本”,“气血生化之源”
脏腑器官、形体官窍、
的盛衰、寿命的长短以及抗
病与康复机能的强弱
营卫经络、精神情志,无
不仰仗于脾胃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三、五脏坚固,脾肾为本
肾脾先后天有相互资助作用 培养后天在养生和康复中有重要作用 人既生之后,肾中的精气,必须得到后天脾胃化生的 水谷精气的不断滋养才能保持旺盛。故强健脾胃,实
疽》说:“津液和调,变
化而赤,是谓血。”《灵 枢·五癃津液别》说: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 之于脉,化而为血”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
五、精气充沛,津血布扬
精、气、血、津液之间,关系密切 精与气之间,有“精为气之母”、“气为精之用”的说 法,精的亏损可影响到气,气的亏损也可影响到精,临 床上最终精气两虚的病证更为多见,治疗也多采用精气 两补 气与血之间,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说法,
“形神合一”的最好诠释

中医养生康复学.ppt

中医养生康复学.ppt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二、现代医学模式
(一) 什么是医学模式 (二)医学模式的发展 (转变) (三) 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一)什么是医学模式?
– 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 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 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医学发 展特征、水平和目标。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 二、中医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一)康复定义:
WHO在医学实践中对健康的概念进行不断地修正与完 善。
最初:无病就是健康 随后:结实的体格,具有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发挥作用 最新:(同前)
上述有关健康的定义强调了全面的和功能上的健康。 这一概念与现代医学在病因学、病理学和治疗学上 的新模式互相呼应。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 精神上、身体上的良好状态:即我们中医学所说的“形 神合一”
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能够保养身体、防御 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方法,以达到增进健 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和学科范畴
?一、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人类生命规律,研究养 生理论和养生技术,以促进健康、延年益寿为目 的的一门实用性学科。(它不同于预防医学)
2、医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变 治疗 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健康及现代医学模式
?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 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 式的病理过程或功能障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特点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和学科范畴
?(二)医学模式的发展:

中医养生康复学课件

中医养生康复学课件

二、形神合一
三、动静互涵 四、协调平衡 五、正气为本 养生原则:整体原则,辩证原则、
第二章养生康复的自然方法 第一节环境、起居、服饰法
一、环境 二、起居
人的起卧、作息必须顺应四季、一日气血变化规律(早晨至中 午,阳气旺盛,阴气内守,精力充沛;中午至黄昏,阳气渐消, 阴气渐长,有较强活动能力,但逐渐感到疲倦;入夜后阳气潜 藏,阴气布于全身,需要睡眠):
中医补肾药最宜清晨服用。
(三)顺从地理 中国地理具有东方多湿,南方多热,西方多燥,北方多寒的特 点。地域不同,人的体质和易患疾病也不一样。 (四)适应社会
需以乐观的态度看社会,形成良好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养生。
由于社会变迁,养生康复对象的病症属性发生了变化。如产后 古代纯虚症多,现代产后保健发生变化,成了养阴清热,消食 减肥。
4)清热解暑类:常以西瓜、绿豆、银花、竹叶等清热解暑。 如竹叶粥、银花露、西瓜番茄汁、冰糖绿豆汤等。 (5)温里类:常以干姜、花椒、肉桂、茴香、羊肉、狗肉 等温热散寒的食品为主。如附子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 干姜粥等。 (6)利水除湿类:常以薏苡仁、赤小豆、冬瓜、茯苓、玉 米、玉米须、黑豆、绿豆、鲤鱼等利小便的食品为主。用 于小便不利、水肿等,如鲤鱼赤小豆汤、茯苓包子、薏苡 仁红枣粥、冬瓜粥等。 芳香化湿类:草豆蔻、白豆蔻、草果、紫苏等,用于湿温、 暑湿、脾虚湿盛证。 祛风湿类:薏苡仁、木瓜、樱桃、鳝鱼等。 (7)通导大便类:常以核桃仁、芝麻、香蕉、蜂蜜、燕麦、 杏仁等润肠食品为主或与麻仁、苁蓉等药物相配。如蜂蜜 香油汤、麻仁粥、核桃仁芝麻泥等。
(1)寒性食物:马齿苋、苦瓜、莲藕、食盐、海带、紫菜、 鸭梨、西瓜、冬瓜等。
(2)凉性食物:茄子、白萝卜、丝瓜、苋菜、芹菜、大麦、 绿豆、茶叶等。

中医养生康复 ppt课件

中医养生康复  ppt课件

白虎锁
白虎锁——位于大腿 根部,腹股沟内侧端 直下三寸大筋处,分 前、中、后三关,大 筋为中锁,中筋前开 一寸处为前锁,后开 一寸处为后锁。左右 各一把。
白虎锁
开锁方法:患者坐或 卧皆可。术者面向患 者,站了字桩或马步 桩,一手握住患者小 腿部或腘窝处,使患 者大腿成外展姿势, 另一手在患者大腿根 部用蝴蝶手法依次捏 住三关所属的肌肉组 织,分别施用手法。
中医养生康复
中医康复
从历史来看,中医学最早使用了“ 康复”一词。 据《尔雅·释诂》:“康,安也” ;《尔雅·释言》:“复,返也” 。 即康复为恢复平安或健康。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太极推拿疗法
将太极的思想运用于推拿,是对传 统推拿理念的一次升华,或者说是 一次追本溯源之后的蜕变。
内经有云:“粗守形,上守神”。 如何使我们的推拿手法神形兼备? 我们总结出了16个字。
太极推拿疗法
棉沉宽厚 松巧透畅 精思意觉 雅韵守极
“八把半锁”推拿疗法
“八把半锁”推拿疗法,在中国历 史悠久,是广大劳 动人民在长期 与疾病作斗争的无数实践中所积累 的丰富经验。
总锁
位置:位于前后阴之中点,相当于 会阴穴处。
开锁方法:患者仰卧,术者站在患 者右侧,左手掌放在患者下腹部关 元穴处并向下按压,与此同时,用 右手食指指肚于会阴穴处向内顶掐, 缓慢作为到一定程度时维持一、二 分钟即可。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包括针刺法、灸法和其 他针法。“针”是指“针刺”,是 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 疾病的方法。“灸”是指艾条,是 一种用艾绒在穴位上燃灼或熏慰来 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医康复幻灯片课件

中医康复幻灯片课件
6
必备的康复设备缺乏且不成系统
7
中医基础理论
– – – – – 整体观念 形神一体观 阴阳五行说 脏腑经络论 辨证观 • • • • 顺应自然 形神共复 调整阴阳 扶正固本 利用自然 首先康神 以平为期 杂合以治
8
康复方法
精神康复 饮食康复 体育康复 中药康复 针灸康复 气功、按摩康复 环境康复 传统物理疗法
2
中医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康复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 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医疗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 学科。 具体地说,它是一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 导,综合地运用调摄情志、娱乐、传统体育、 沐浴、饮食、针灸推拿、药物等各种方法,对 病残、伤残、老年病、慢性病等功能障碍患者 进行辩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其目标在于使 患者机体生理、心理功能上的缺陷得以改善和 恢复,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 力,使病残患者能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20
21
针灸推拿与康复医学结合的方式
• 1.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康复配合治疗
• 2.康复为主,针灸推拿适时参与 • 3.针灸推拿与康复并重,针灸推拿康复结 合
22
针灸概念
• 针灸疗法是通过针刺或灸,作用于人体经 络、脏腑系统,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 腑阴阳,达到康复目的的治疗方法。针灸 的部位是经络和穴位,人体经络分为十二 正经、奇经八脉,穴位分为十四经穴、阿 是穴、奇穴,人体共有361个穴位。
3
• 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坚持统筹兼顾,注 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 • 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4
中医康复发展
中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国 康复 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40%以上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师康复 分会
5
• 中医康复是我国康复医疗体系不可戒缺的 组成部分 • 康复的核心技术——OT、PT、ST、CMT • 中医康复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的有效融合 是提升临床康复疗效的重要途径 • 应用中医有效技术围绕功能障碍解决康复 问题

中医康复幻灯片课件

中医康复幻灯片课件

32
作用机制
• 1.对神经和器官功能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 用 • 2.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 3.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 • 4.止痛作用 • 5.正骨和复位功能 • 6.修复创伤组织 • 7.防止组织发生萎缩和关节僵硬
用法:上3味加水500毫升,共煮15 分钟,去渣,代茶饮。
功效:理气化痰
用途:咳嗽痰多,咯痰不爽。亦用 于癫痫。
• • • • •
主要的体育康复方法 五禽戏 八段锦 易筋经 太极拳
• • • • • •
气功 通经络、和气血 调补元气 协调阴阳平衡 调和脏腑功能 调心(意念)、调息 (呼吸)、调身(姿 势)
3
• 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坚持统筹兼顾,注 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 • 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4
中医康复发展
中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国 康复 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40%以上 ——数据来源于中国医师康复 分会
5
• 中医康复是我国康复医疗体系不可戒缺的 组成部分 • 康复的核心技术——OT、PT、ST、CMT • 中医康复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的有效融合 是提升临床康复疗效的重要途径 • 应用中医有效技术围绕功能障碍解决康复 问题
传统康复理论与实践
1
中医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 1、定义:
(1)从中文字义来看,《尔雅》谓 “康, 安也”,“复,返也”,故康复的含义可理解 为恢复健康或平安。
• 如:明·龚廷贤《万病回春·后序》就载有老人病 残三十年,经治疗而“康复如初”,(最早出处); 清·王孟英《王孟英医案》载狂证患者“患烦燥不 眠”,经治则“渐次康复”。“康复”一词在历代 医学文献中还称为平复、康健、康强、康宁、复旧 等。
24
针灸原则

中医康复学ppt

中医康复学ppt

02
中医康复学基础
中医康复学的理论基础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 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康复学的基础,强调整体观 念和辨证施治。
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是自然界中两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力量,五行则是五种基本物质的 运动和变化。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康复学的重要理论,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 和病理现象,指导康复治疗。
辩证施治
中医康复学采用辩证施治的方法,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采取不同的 治疗方法和药物,以达到个体化治 疗的效果。
中医康复学的挑战
科学的证据
中医康复学的理论和方法缺乏 科学的证据,其有效性和可靠
性受到质疑。
治疗标准
中医康复学缺乏统一的治疗标 准,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和 使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治
疗效果。
中医康复学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概述 • 中医康复学基础 • 中医康复学临床应用 • 中医康复学的优势与挑战 • 中医康复学案例分享
01
概述
中医康复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康复学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康复理念和 技术的医学学科,旨在改善患者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康复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 、拔罐和太极拳等。
骨科疾病的中医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中 医康复方法包括牵引、按摩、中药外敷和针灸等。
骨折
骨折是由外力所致的骨质的破坏。中医康复方法包括正骨推 拿、中药内服、外用和针灸等。
中医康复学的治疗原则

中医康复基本方法培训演示课件.ppt

中医康复基本方法培训演示课件.ppt

精选课件
精神康复
含义:精神康复是指疾病过程中和疾病恢 复期病残者的自我精神调摄,以及医生 以某种言行控制其病态心理而达到心身 康复的一类方法。
精选课件
一、乐观待病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乐观欢愉能安定神气,使气血营卫畅通
无滞,促进健康。 “乐而忘忧” “心不快活空服药”
精选课件
(3)头针疗法 头皮针又称头针,即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头部经络腧穴,以治
疗全身疾病的方法。头皮针是以国际通用的头皮针标准线作为刺 激部位,其刺激部位的确定是以头上分区,区上定经,经上选穴 的原则制定的,针刺采用穴位透刺的方法。 临床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为头针皮疗法的主要适应证,包括脑血管 病引起的偏瘫、失语、延髓麻痹、小儿脑瘫及颅脑外伤后遗症、 脑炎后遗症等。 (2)精神疾病:头针皮疗法具有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状态的作用,可 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老年性痴呆和小儿脑瘫等。 (3)疼痛和感觉异常:可用于头痛、三叉神经痛、颈项痛、肩痛、 腰背痛、坐骨神经等各种急慢性疼痛病证。还可用于肢体麻木等
精选课件
康复理论
整体观念 形神一体观 阴阳五行说 脏腑经络论 辨证观
精选课件
康复原则
顺应自然 形神共复 调整阴阳 扶正固本
利用自然 首先康神 以平为期 杂合以治
精选课件
康复方法
精神康复 饮食康复 体育康复 中药康复
针灸康复 气功、按摩康复 环境康复 传统物理疗法
精选课件
环境康复
泉水疗法
泉水浴 饮泉水法
日光疗法 森林疗法 香花疗法
精选课件
空气疗法
深呼吸 空气浴
泥土疗法 热砂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康复学的基本观念
4
2、把握时间 《内经》: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
加、夜甚。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观念
5
3、顺从地理:东方多湿、南方多热、西方多 燥、北方多寒。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观念
6
4、适应社会: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观念
7
二、形神合一 形为基础、神为统帅、形神共养。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观念
8
三、动静互涵 阳动阴静、动静相济、用进废退、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观念
9
四、协调平衡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观念
10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观念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观念
1
•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总体观念:顺应自然。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观念
2
一、天人相应
人生于天地之间,一切生命活动都与大自 然息息相关,必须随时随地与之保持和谐 一致,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观念
3
1、适应季节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 秋、肾旺于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