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模式
血液透析模式的选择

0.92
0.8
0.6
p=0.005 vs. HD
0.64
0.4
0.2
0 HD
HDF 5-15 L
N = 2165
HDF 15-25 L
19
Canaud et al, Kidney Int. 2006
血液滤过的适应证
不同透析模式的清除效果
清除 200 (ml/min)
150
100
50
0
低流量HD 高流量HD
围。
对于某些分子量 较大的蛋白类结 合毒素又应该选 择哪种方式?
血液灌流
尿毒症毒素的分类
小 分 子
中
蛋类
大
白毒分结素来自子合尿毒症毒素的分类
游离的水 溶性小分子
与蛋白质 结 合毒素
中大分子毒 素
尿毒症毒素的分类
如何清除? 只有清除毒素才可能生存。
生存质量取决于毒素清除数量。
透析治疗模式与清除作用
弥散
对流
弥散 + 对流
7
废液流出
弥散-清除小分子(0-500d)效果佳
➢ 顽固性高血压; ➢ 常规HD不能控制的体液过多; ➢ 易发生低血压和失衡综合症者; ➢ 高血容量性心力衰竭; ➢ 维持性HD患者合并有继发性甲旁亢、肾性骨营养不良、尿毒症性心包炎及
周围神经系统病变; ➢ 肝昏迷; ➢ 心血管系统欠稳定的高危和老年尿毒症患者
HF组:经皮冠脉动脉介
入治疗前行HF4-6小时, 术后中停止,术后持续 行HF18-24小时
85%
80%
75%
70%
65%
60%
10
15
20
25
30
Infusion volume, L/session
三种不同透析模式在血液透析高危患者中对血压的影响及比较

da s fo mprt egopB o wt e tr w tsdu ajs b iyi(ru . vr a et a i yio wt e a r ( u ) ro mprue i i dut lda s go pO E eypt n W S l s l e u r l e a h o m 析 模 式在 血 液透 析 高 危 患者 中对 血 压 的影 响及 比较
宋 莹 刘 梅
【 摘要 l 目的 观察比较常规、低温及低温可调钠 三种透 析模式在血液透析高危 患者 中对 血压的影
响 。 方法 选 择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附 属 上海 市 第 一人 民医 院松 江 分 院 肾内科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2 例 ,均 为 高龄 、 0 糖尿 病 肾病及 心 功 能不 全 伴 有 终末 期 肾 病 患者 ,随 机 分别 采 用 常温 常 规 透 析 、低 温 常 规透 析 、低 温 加 可调 钠
Co a a i es u y o l o r s u e i i h rs a in s te t d wi r edi e e t i s o e o i l ss mp r t t d n b o d p e s r h g ik p te t r a e t t e f r n nd f m d a y i v n hh k h
a y i a e t m ih r k c n i o s s c se d s g i r y d s a e o l ae t l g , ib t e h o l ss t n swi h g s o dt n , u h a n —t ek d I ie s sc mp i t d wi o d a e d a e cn p r - pi i i a e c h i
简答题为请简要介绍血液透析机的两种常见模式

简答题为请简要介绍血液透析机的两种常见模式血液透析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患有肾功能衰竭的病人。
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将患者体内的废物和过剩的液体从血液中清除出去,帮助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血液透析机有两种常见模式:连续透析和间歇透析。
连续透析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血液透析方式,它通过将患者的血液与特殊的透析液分隔开来,实现废物的清除。
在连续透析模式下,透析液通过透析器与患者的血液进行接触,废物分子和过剩的液体会通过透析器的半透膜被清除出去,而电解质和其他正常成分会被透析器保留在血液中。
这种方式具有高效清除废物的优势,并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透析过程。
但是,连续透析模式需要患者长时间维持透析状态,因此在操作上需要更多的护理和监控。
另一种常见的血液透析机模式是间歇透析模式。
与连续透析不同,间歇透析模式将透析液注入到患者的血液中,然后将其抽走,以完成透析过程。
这种模式通常在一个周期内重复多次,每次透析时间较短。
间歇透析模式比连续透析更加灵活,适用于那些不能连续透析的患者,如儿童或年老体弱的患者。
尽管透析时间较短,但间歇透析仍然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废物,达到治疗的效果。
两种常见的血液透析机模式各有优劣。
连续透析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高效废物清除的患者,但操作上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护理。
间歇透析模式则更加灵活,适用于那些不能连续透析的特殊人群。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透析模式进行治疗。
总结起来,血液透析机的两种常见模式是连续透析和间歇透析。
这两种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患者情况,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废物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透析模式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crrt模式及原理

crrt模式及原理CRRT模式及原理简介•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是一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主要用于重症患者体外排除体内废物、调节体液平衡和电解质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CRRT的模式与原理。
CRRT的模式CRRT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模式(CVVH):通过血泵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液,经过滤器(滤膜)进行滤过,再将滤过液体返回至患者体内。
2. 持续静脉血液透析模式(CVVHD):在CVVH的基础上,向滤过液体中加入透析液,使得废物和毒素更加彻底地被清除。
3.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模式(CVVHDF):结合CVVH和CVVHD两种模式的优点,同时进行滤过和透析,以实现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4.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灌注模式(CVVHI):除滤器外,通过血泵将血液引出由药物溶液充满的外部IV 盒(滤器之外)。
药物溶液与血液混合,并重新输入患者体内。
CRRT的原理CRRT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滤膜的作用,将患者体内的废物、过多的液体及电解质排除。
以下是CRRT的原理解释: 1. 血液引流:在CRRT开始前,血液引流管被插入患者的静脉,通常在颈静脉或股静脉。
通过血泵的作用,将患者的静脉血液抽出,进入CRRT系统。
2. 滤过:血液在滤过器中通过滤膜,滤膜上的微孔能够过滤掉血液中的废物、毒素以及过多的液体。
这些废物和液体被称为超滤液,经过滤后的血液称为透过液。
3. 废物清除:滤膜上的微孔根据废物的分子大小和电荷选择性地清除不同类型的废物。
较小的废物通过微孔,较大的分子则被滞留在滤膜上。
通过调整滤膜的特性,可以促进废物的清除效果。
4. 透析:对于某些需要更彻底清除的废物和电解质,透析液可以加入到滤过液中,以进一步提高清除效果。
透析液中含有特定的成分,与血液中的废物进行交换,使废物从血液中转移到透析液中。
5. 返回血液:经过滤过和(或)透析后的透过液再经过另一条管道,由血泵输送回患者体内,与尚未经过CRRT的血液混合。
不同血液净化模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 唐万欣
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 血液滤过 hemofiltration, HF 血液透析滤过 hemodiafiltration,HDF 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HP 血浆置换 plasma exchange,PE
0
0,2
0,4
0,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8
1
relative risk of worse therapeutic effect
n = 1196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DRA From: Japanese Dialysis Patient Registry, Nakai et al, AJKD 2001
HDF临床适应症
1、失眠 2、顽固性的高血压 3、透析中的低血压 4、顽固性心衰与肺水肿 5、神经病变 6、皮肤瘙痒 7、高磷血症与关节骨骼病变 8、高脂血症 9、顽固性贫血 10 、淀粉样病变
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 血液滤过 hemofiltration, HF 血液透析滤过 hemodiafiltration,HDF 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HP 血浆置换 plasma exchange,PE
血液透析抗凝方法
常规肝素化法
¾首次肝素剂量按50IU/kg计算(1mg相当于125IU),于透析开始前 10min从静脉注入体内 ¾以后每小时用肝素泵从动脉端补充500~2000IU ¾透析结束前30min停用 ¾有条件时应监测ACT,使其保持在基础值的180%较合适
无肝素法 ¾ 肝素生理盐水 (1L含3000u)冲洗透析器及管道10~15min
两种血液透析滤过模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疗效研究

摇 摇 全球终末期肾病患者目前已达 280 万人,年增长速度达 到 7% [1] , 临床上治疗手段以肾移植和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 为主,在我国有近 90% 患者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如何提高维持 性血液透析(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 患者疗效,减少 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2000 年 左右,国外出现了双腔( 配对) 在线血液透析滤过( Paired He鄄 modiafiltration on-Line ,PHF ) 治疗,相较于以往在线透析滤过 ( hemodiafiltration on-Line,HDF ) 模式, 既保证了置换液高度 纯净和治疗安全性,又对传统置换液补入模式进行了“ 三重阶 段冶滤过形式的改进,最大化了置换液的净化防线[2] ,近年来 在我国也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收集接受两种不同 治疗模式的患者数据,比较 PHF 模式与 HDF 模式的临床应用 价值,现报告如下。
体重( x依s,kg) 61郾 72依7郾 41 62郾 64依7郾 93
透析龄( x依s,月) 67郾 01依33郾 74 64郾 14依32郾 56
血流量( x依s,ml / min) 286郾 09郾 依23郾 25 284郾 66依22郾 57
置换液( x依s,L) 20郾 76依2郾 14 20郾 69依2郾 21
素( iPTH) ,茁2 微球蛋白( 茁2 -MG) ,营养相关指标:血红蛋白 ( HGB) ,血清白蛋白( ALB) ,微炎性反应相关指标:肿瘤坏死 因子( TNF) ,白细胞介素 - 6 ( IL - 6) ,超敏 C - 反应蛋白( hs CRP) 数据,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透析后疲劳状 态评分。 1郾 4 摇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25郾 0 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 以均数依标准差(x依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率( %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字2 检验。 P < 0郾 0一般资料:选取 2019 年 6 月 ~ 2020 年 4 月于我院行常 规透析滤过治疗的患者。 纳入标准:已在门诊行规律 PHF 或 HDF 透析治疗 3 个月以上的肾病患者。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 的肝、心、肺等疾病者,体重<50 kg 者,既往有精神疾病或病史 者,对透析时使用材料或药物过敏或经临床试验人员判断不 适合本研究者。 经严格筛选后共 15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据治疗模式将其分为 HDF 组和 PHF 组。 本次研究已经过本 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其中 HDF 组 92 例(61郾 33% ) ;PHF 组 58 例(38郾 67% ) ,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透析龄、体重等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郾 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 1。
血液透析常见种类

血液透析常见种类血液透析基本治疗模式仍可根据透析膜的超滤系数(Kuf)指标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低通量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
一、低通量血液透析使用Kuf≤15m1/(h.mmHg)的透析膜进行血液透析,可称为低通量血液透析,低通量膜的共同特点是以弥散清除小分子物质为主。
包括:(一)标准的血液透析1.透析器透析膜Kuf<~15ml/(h·mmHg),膜面积通常在1·2~1·5m2之间。
2.血液流速血液流速多取干体重(kg)的4倍数值,通常在200~300ml/min,成年透析患者应>180ml/min。
3.透析液一般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其流速为血液流速的2倍,通常是500ml/min。
4.透析时间根据残余肾功能(Km)确定。
Kru<2.5ml/min,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Kru>~2.5ml/min,每周2次,每次4小时。
(二)高效血液透析所谓高效血液透析方式在国外完全是针对一部分体形硕大的透析患者而开发并用于临床的,在这部分透析患者中因其尿素氮分布容积增大,若仍采用标准血液透析治疗,透析不充分。
为了提高血液透析的效率,选用大表面积的透析器,同时提高血液流速(>300ml/min)和透析液流速(>700ml/min),以达到小分子尿素氮被充分清除的目的。
在实施高效血液透析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透析器通常采用膜面积≥1.5m2和尿素转运面积系数>600m1/min的透析器。
2.高血液流速血液流速较透析液流速对尿素氮的清除影响大,增快血液流速较增快透析液流速所获的清除效率更高。
3.再循环率高血液流速的另一问题是透析治疗时的再循环率会随着升高,如此会抵消透析治疗的有效率。
4.透析液采用碳酸盐透析液。
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时血压较为平稳。
另外适度地保持透析液中的钠离子在140—142mmol/L,导电度14.O~14·2;或是加入糖分100-200mg/dl也可以增加血液的渗透压,加速组织中水分回流血管中,避免血压下降。
当前血液净化方式优缺点总结盘点及新技术展望

当前血液净化方式优缺点总结盘点及新技术展望编者按:透析患者的预期寿命显著低于普通人群,约51%的透析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透析方式的选择与预期寿命有相关性,常用血液透析方式包括单纯超滤、诱导透析、低通量透析(LHD)、高通量透析(HFHD)、高截留量透析(HCO)、缓慢低效延时透析(SLED)、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HDF)、序贯/联合透析、HDFP等。
理想的透析技术应该充分地清除毒素、准确恰当地清除水分、合适地保留营养物质以及生物相容性好,接下来为大家总结盘点各种不同透析方式的优缺点,共同展望新型透析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单纯超滤适用于水负荷过重的患者,无溶质清除,不需要透析液。
诱导透析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避免透析失衡。
低通量透析(LHD)是最常用的血液透析模式,清除小分子非蛋白结合溶质,透析充分性用Kt/Vurea评估,对水质要求不高。
高通量透析(HFHD)是不断增加的血液透析模式,清除中小分子非蛋白结合溶质,透析充分性用Kt/Vurea评估,需要超纯透析液。
HEMO和MPO研究发现HFHD 未改善患者预后,对HEMO和MPO研究再分析提示,透析龄>3.7年、ALB≤4g/dl、糖尿病肾病患者,HFHD组预后有改善。
总的来讲,HEMO研究和MPO研究结果显示,较之LHD,HFHD并未显著改善MHD患者预后。
高截留量透析(HCO)用于某些特殊疾病,清除分子量小于白蛋白的物质,需要超纯透析液,可有白蛋白的丢失。
缓慢低效延时透析(SLED)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清除小(中)分子非蛋白结合溶质,暂时不评估透析充分性,高通量时需要超纯透析液。
血液滤过(HF)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溶质变化幅度小、低温透析液),小分子清除能力差,水质要求静脉输液品质、费用高,当前已经少用。
血液透析滤过(HDF)HDF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溶质变化幅度小、低温透析液),中小分子清除能力均好,是当前推荐的血液透析模式,对水质要求静脉输液品质、费用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灌流
适应症 ➢ 抢救药物和毒物中毒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治疗肝昏迷、甲状腺危象
状旁腺激素,减轻肾性骨营养不良
血液透析滤过
➢ 原理
➢ 结合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优点,即以弥散高效 清除小分子物质和通过对流清除中分子物质
血液透析滤过
➢ 适应症 ➢ 顽固性高血压 ➢ 全身瘙痒 ➢ 肾性骨营养不良合并腕管综合征
血液灌流
➢ 将患者的动脉血引入储存有吸附材料的血液灌流 器,能够有效地吸附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中、大 分子毒素,尤其是脂溶性毒素,目前已作为尿素症 患者常规治疗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
血液透析的适应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配合肾移植 ➢药物中毒
单纯超滤
原理 血液引入透析器后,不用透析液,单纯依赖
增加负压,扩大透析膜跨膜压力差达到清除体内 水分的目的
单纯超滤
适应症 ➢ 尿毒症性肺水肿或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急救 ➢ 常规透析易发生低血压者 ➢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未能满意控制体液储留,
血液滤过
原理 它模拟正常人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原理,以对流的方
式,滤过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和毒性物质 允许滤过的分子量一般小于6万道尔顿
血液滤过
适应症 ➢ 血液透析耐受性差,经常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腓肠肌
痉挛等失衡反映 ➢ 器质性心脏病、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周围神经病变、糖尿
病、老年人 ➢ 末梢神经病变、顽固性瘙痒、高磷血症、难治性水肿等 ➢ 淀粉样变 ➢ 非容量负荷性心衰 ➢ 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 常规透析已发生高血压者 ➢ 有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患者,经血滤可清除大量甲
血压升高,估计一次超滤量超过体重的5%
序贯透析
原理 将超滤和弥散两个过程分别进行。即在单
纯超滤时,不用透析液,只靠增加负压,扩大跨 膜压力差,以清除体内水分,而不进行弥散透析; 在单纯弥散透析时不用负压超滤脱水,单纯清除 溶能差的急性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的模式
张春艳
血液透析的模式
➢血液透析(HD) ➢单纯超率(单超) ➢序贯透析 ➢血液滤过(HF) ➢血液透析滤过(HDF) ➢血液灌流(HP)
血液透析的原理
➢原理血液透析是一种溶液通过半透膜与 另一种溶液进行溶质交换的过程,使得 膜两侧溶液中的水分和小分子的溶质可 通过膜孔进行交换,但大分子溶质(如 蛋白质)则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