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调查报告

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调查报告

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调查报告广府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一种重要的地方文化,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广府文化以其独特的饮食、建筑、语言、传统节日等方面独具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府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因此,本文将对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广府文化。

一、广府文化的概述广府文化是指广东省佛山市、广州市和珠海市等地区的文化,以粤菜、客家菜、岭南建筑等为代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广府文化形成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广府文化以其独特的习俗、传统节日、方言等方面在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的“大南方文化”。

二、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广府文化的传承广府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广府地区,家庭是文化传承的最重要场所,父辈们会将自己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传承给子辈,使广府文化代代相传;二是社会团体的传承。

广府地区有许多文化团体和传统社团,它们在传承广府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使广府文化得以传承;三是学校教育的传承。

广府地区的学校会在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中注重广府文化的传承,使学生能够在学校中接触到广府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2.广府文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广府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一是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广府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立了许多文化企业和机构,推动广府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二是传统技艺的振兴。

广府地区有许多传统手工艺技艺,如陶瓷、木雕、银器等,这些技艺正逐渐被重新挖掘和传承,为广府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文化教育的推广。

广府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逐渐提高,各种文化课程和活动逐渐普及,为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广府文化的特点研究报告

广府文化的特点研究报告

广府文化的特点研究摘要: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主要代表,据今已有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它传承与彰显着广府的地域特色。

广府文化不单是个地域概念,而且是个历史文化概念。

基于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开展,表达出移民文化,平民文化,开放兼容、勇于创新、以和为贵和崇尚务实的文化特点。

关键词:广府文化;岭南文化;文化特点广府文化指以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围的粤语文化。

广府文化,即汉族广府民系的文化,中华汉文明的重要组成局部,附属于岭南文化,表现为粤语、粤剧、粤曲等,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等的最早发祥地。

广府文化之“广〞是指广信,正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写:广信在“桂江、贺江入郁〞〔西江〕处,也即是封开与交界地方,而且明确了广信正是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岭南时的军政首府。

当时整个岭南划为九郡,全由一个名为交趾部的军政机构管理。

因此称古广信所在地为“岭南文化古都〞。

广府文化容丰富,底蕴深厚。

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中的先进代表,是省的旗帜性文化。

广府文化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猛开展。

一、广府文化是的主流文化的民族构成主要以汉族为主,汉族又分为三大民系: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潮汕民系,以这三大民系各自特点为核心的文化我们就称之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

而这三大文化体系中,又以广府文化的区域分布最广,各方面的影响最大,是当之无愧的主流文化。

广府文化以广佛为核心,珠江三角洲是最具代表性的广府民系文化区域。

而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一直是岭南的经济中心和我国对外经济的窗口,也是广府文化和海外文化交流最为密集的地区。

具有移民文化,平民文化,开放兼容、勇于创新、以和为贵和崇尚务实的特点。

二、广府文化的特点〔一〕移民文化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与地缘、人群、语言、民俗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

岭南文化、而且主要是广府文化,是中原汉文化南下之后,与岭南原有土著文化对撞交融而产生的地域文化。

岭南原有土著主要是百越族,地域个文化应当是土著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是指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共同构成的区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科技、金融和文化中心。

广府文化是指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和南海区等地区的传统文化,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广府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广府文化是广东地区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广府文化强调家族、饮食和手工业的传统。

广府人重视家庭,尊敬长辈,注重家族的血脉传承。

他们善于经商,尤其擅长手工业,如陶瓷、木工和金银器等。

广府人以饮食文化闻名,擅长烹饪技巧,尤其是烧腊和烧鸭。

广府人更注重食物原材料的选择和烹饪方法的研究,使得他们的菜肴口感细腻,色香味俱佳。

广府文化注重教育和礼仪的传统。

广府人有浓厚的书香气息,注重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非常重视儿童的教育,鼓励子女读书,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

广府文化还注重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强调尊敬长辈,尊重他人,讲究礼貌和谦虚。

广府文化弘扬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广府人勤劳勇敢,努力创造。

在广府地区,特别是佛山市,不仅有许多著名的商业家族,如李锦记和顺德家族,还有许多技术精湛的手工艺人。

他们不断改进传统工艺,创造出独特的产品,使得广府地区的手工业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这些特点和价值使得广府文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传承与发展价值。

二、广府文化传承的现状和问题由于现代化的影响,广府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逐渐淡化。

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多地接触到现代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传统的广府文化。

这导致广府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逐渐被遗忘。

由于经济的发展,广府文化的手工业逐渐衰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手工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许多手工业工艺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生产要求,传统手工艺人的传承也面临困境。

广府文化发展史

广府文化发展史

广府文化发展史广府文化是指广东省广府地区的地域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文化之一。

广府文化是广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

广府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阶段。

广府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的广府地区就已经有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府地区的文化逐渐形成,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广府地区的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广府文化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出来。

广府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的融合。

广府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交通便利,自古就是商贸繁荣的地区。

这种地理环境为广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广府地区还是汉族、客家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广府地区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家庭和社区。

在广府地区,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关系十分重要。

广府人注重家族观念,尊重长辈,重视家庭和睦。

社区在广府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社区是广府人交流、互助的重要场所。

在社区中,人们会举办各种社会活动,如祭祀、庙会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广府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教育和礼仪。

广府人对教育非常重视,崇尚读书教育,注重培养子女的品德和学问。

在广府地区,教育机会普及,书院、私塾随处可见。

礼仪是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府人注重礼仪,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广府地区,人们会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如拜年、结婚等,这些礼仪活动不仅体现了广府人的传统文化,也维系了社会秩序。

广府文化还注重艺术和文学。

广府地区是文艺繁荣的地方,广府人喜欢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

广府音乐以梆子、木鱼等为主要乐器,节奏独特,富有南方地域特色。

广府地区还出产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广府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广府文化的发展至今,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

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

节俗婚嫁
1、春节习俗:
在广州,有除夕花市。

南汉时就已有之,到 19世纪中叶,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花木涌入城市,十里长街,市民结伴“行花街”,热闹非凡,
2、各地习俗:番禺的飘色游艺活动,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菜会(取发财之谐音)、
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日娘诞、盘古王母诞、鱼花诞、田了节、龙母诞等。

饮食风俗
广州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

粤菜是我国的
四大菜系之一,其特点是善于在模仿中创
新,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做
工考究,讲究“镬气”,注重形象,品种繁
多,五味俱全,浓淡适宜。

民居习俗
广府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
筑模式的影响,官僚地主常常是四五代人聚族而
居,建立封闭的建筑群。

珠江三角洲民居的大中
型住宅基本格局为“三间两廊”。

戏曲音乐
粤剧以粤方言演唱,是广东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地
方戏曲剧种。

粤剧是由多种外来戏曲声腔和本地土
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文化节
2011年1月18日首个广府文化节开幕。

启动仪式上还将有华美汉服秀、五仙赐福、醒狮等精彩表演。

一城一文化广府文化代代相传

一城一文化广府文化代代相传

一城一文化广府文化代代相传广府文化,也称为粤菜文化或南粤文化,是指广东佛山、东莞一带的传统文化。

这片土地相传有着悠久的历史,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被誉为“千年古都”。

广府文化以其独特的特点,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广府文化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家庭和睦。

广府人对家庭非常重视,尊重老人和重视传统家庭价值观。

在广府家庭中,儿孙们常常会在初一、十五、重大节日等时候全家聚餐,追溯家谱,祭拜祖先。

广府文化还注重孝道。

在广府人的观念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美德。

他们认为,孝顺父母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广府人普遍传承着“三年不出门吃穷街”的孝道观念,这意味着孝顺敬爱的父母,不计任何代价。

这种孝道观念已经在广府人的血脉中代代相传。

广府文化还具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广府菜为广东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口味而闻名。

广府菜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

著名的粤菜有蚝油牛柳、瑶柱双冬菇扒河虾、白切鸡等,这些菜肴既注重滋味的鲜美,又追求菜品的美观。

广府文化还有独特的早茶文化,人们喜欢在早晨喝茶、品点心,以此以迎接新的一天。

茶文化在广府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现了广府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广府文化中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技巧。

广府木雕、陶瓷烧制、银饰制作等。

这些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成为广府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府木雕以其精细的刻制技巧和独特的题材而著名,被誉为“岭南雕刻艺术的瑰宝”。

广府陶瓷以其精致的造型和青花瓷的独特魅力而闻名于世。

广府银饰则以其娇艳的色彩和精巧的雕刻而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广府文化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广府人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将这份传统代代相传,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和魅力。

我们应该珍视这份文化传统,传承下去,让广府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广州版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主题三:广府文化传承人

广州版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主题三:广府文化传承人
认定程序
规范广府文化传承人的认定程序,确保认定工作的公正性、权威性和专业性。通过专家评 审、社会公示等环节,确保认定的传承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认可度。
03 广府传统工艺技能介绍
陶瓷制作技艺
01
02
03
原料选择与处理
选用优质陶土、瓷土等原 料,经过粉碎、筛选、淘 洗等工序,确保原料纯净 无杂质。
成型与装饰
广府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01
传承历史文化
广府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
文化内涵。传承广府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
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02
促进地区发展
广府文化以其开放、务实、善变的特点,为广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在现代社会中,广府文化仍然具有重
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03
推动文化交流
广府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
推广广府文化,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02 广府文化传承人及其职责
传承人定义与分类
传承人定义
广府文化传承人是指在广府文化 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和广泛影响力 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承载着传承 、弘扬和发展广府文化的重任。
其他传统工艺技能
编织技艺
运用竹编、草编等编织技艺,制 作出各种实用而美观的编织品。
漆艺
选用天然生漆和优质胎体,经过 打磨、上漆、抛光等工序,制作 出光滑细腻、色彩艳丽的漆器。
金属工艺
运用铸造、锻造、镶嵌等金属工 艺技能,制作出精美绝伦的金属
制品和工艺品。
04 广府民俗活动及节庆习俗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广府文化的特点广府文化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而闻名于世。

它包括了广东传统文化、粤剧、客家文化、岭南文化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广府文化在千百年的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习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统性。

广府美食是广府文化的一大特色,广东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口味而享誉全国;粤剧也是广府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音乐特色;广府传统建筑也是广府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代表作品有佛山岭南建筑群、广州陈家祠等。

二、广府文化在大湾区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广府文化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大湾区的经济实力雄厚,为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市场需求。

大湾区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地区的文化交融互动,也为广府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和可能性。

在大湾区的建设中,广府文化得到了高度重视。

近年来,佛山、广州等城市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广府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政策和项目,比如佛山南风古灶文化创意园、广州岭南印象园等,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广府文化传统的传承,也为广府文化的当代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香港和澳门的文化资源也为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广府文化的发展挑战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广府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广府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逐渐流失,传统手艺、音乐、戏曲等日渐式微。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广府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困难,年轻一代对于粤剧、佛山木偶等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

城市化进程使得广府传统文化遗址面临拆迁或改造,传统市井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空间日益受限。

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政府支持。

虽然广府文化面临诸多挑战,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广府文化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广府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济南市委党校研究所教授王克群)[2008-11-18]摘要: 中华文明绵延腾跃五千年,每个地区都有气质独特的历史轨迹和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

地域符号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国文化根脉的象征。

广府文化所具有的移民文化、兼容文化、开放文化特点,使广府文化尽管历尽沧桑,仍独树一帜,继续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继续突出地方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其文化特点对广东社会历史乃至海外华侨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要营造一个氛围,让各地域文化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只有当这一点实现之后,地域文化的个性与活力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才有利于我们充分整合和调动各地域文化的积极因素,促进中华文化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最终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广府文化;特点;影响中华文明绵延腾跃五千年,每个地区都有气质独特的历史轨迹和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

地域符号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国文化根脉的象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来建设,这标志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对文化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当前,产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变得至关重要,甚至成为经济生产战略的主导性因素。

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互为表里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呈现。

文化经济化,是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文化化,是指生产、消费、市场等经济领域越来越多地被文化渗透,经济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文化因素。

作为软实力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它以同宗文化特性和民族同质灵魂的形式,用无形的内在力量可以超越时空集合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感召着每个个体,从而决定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品质,更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优劣和经济发展的繁荣与否。

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中的先进代表,是广东省的旗帜性文化。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广府文化以其2000 多年的文化历史培养出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足以给今天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

一、广府文化的文化特质与发展特征广东地区,背山面海,北有五岭与内地隔绝,历史上曾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

自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先进的中原文化逐步南渐,与原有的土著文化不断碰撞、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以广府为中心,以粤语方言为主的广府文化区域。

其别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与文化风貌一直影响着广东的社会历史发展,并由此传播辐射至内地乃至于海外各地。

当然这一传播是一个渐变过程,在传播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广府文化的文化特质与发展特征。

广府文化首先是一种移民文化。

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中原移民陆续流入岭南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文明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

中华传统文化在广东特殊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下继续得以发扬传播,特别是秦汉以后,中原地区群雄逐鹿,战火纷飞,导致大批民众被迫离乡背井,南移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地区。

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潮,广东地区都成为南下移民的最后归宿地。

第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少数民族政权更替纷争,导致大批民众南迁。

第二次是在两宋时期,金人南下与蒙古族席卷中原,导致了无数平民百姓又一次举家南迁。

第三次是在明末,明王朝灭亡,清军南下,中原人士大量逃亡流移广东。

当时,广东地区尽管人口密集,也无法阻止南下移民的步伐。

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潮涌向广东地区,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群,带来了中原及各地的文化元素与文化圈子,在广东地区与原有的文化思潮交流融汇,生根发芽,进一步丰富了广府文化的内容。

广府文化也是一种兼容文化。

广东地区是中国历史上几次较大南下移民潮的最后归宿地。

天南地北,多元文化,汇聚广东。

经过岁月的洗礼,磨合兼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广府文化,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各地域文化的不少优秀特色,也体现了地区特点和文化风貌,各种文化内容相互交织辉映,形成了广府文化多元兼容的特点。

广府文化也是一种开放文化。

广东地区作为历史上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范围,一直承受着中国历史上几次移民高潮的人口压力与文化冲击。

广府文化一直不断兼容各种文化因素,形成了广府文化的开放特点,只有开放,才能兼容,因为兼容,更为开发。

广府文化不仅对内开放,而且还对外开放,在开放的过程中不断传承延续,不断发扬光大。

自汉唐以来,以广州为首的广东地区一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对外贸易基地,千帆百舸,迎来送往,不少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篇章在此谱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传播海外,为世人所瞩目,不少西方文化也由此道入门,影响国人。

历史上的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一直源源不断,潮涌而至,为广府文化提供了更多外来的营养,逐步形成了广府文化的开放特色。

广府文化所具有的移民文化、兼容文化、开放文化特点,使广府文化尽管历尽沧桑,仍独树一帜,继续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继续突出地方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其文化特点对广东社会历史乃至海外华侨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传承发扬广府文化善于吸收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善于把各地区各种地域文化中的进步文明元素贯通于自己的文化特点与文化精神中,广东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保留地与延续地。

原来一些中原传统文化的特点内容都很可能在广府文化中再度保存发扬,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广府地区的民众都保留了对此类传统节日的热情。

每年端午节,广府地区及港澳地区民众都十分重视,保持了吃粽子及赛龙舟的习俗。

广府与港澳地区端午之际,年年都会举行龙舟大赛,庆贺端午。

每年重阳节,广府地区盛行登高转运,十分隆重。

对于西方文化的精华,广府文化也具有接受新生事物的文化意识与文化氛围。

在中国近代史上,广府地区成为引进先进西方文化的先驱地,在这里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留学生、最早的西医、最早的新报刊、最早的科技人员、最早的铁路工程师、最早的资产阶级改革家和革命家,反映了广府文化所具有的兼容开放特点。

(二)开拓创新历史上,广府地区地处边疆,远离中原政治文化中心,受正统封建政治影响较小,在文化上有较为宽容的发挥空间,思想较为活跃,观念较为新潮。

因为历史上的广府地区,开发较迟,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并不理想。

加之移民不断逃避战乱,流移南方地区,紧迫的生存环境与竞争造就了历史上广东地区人民更具冒险性与开拓性。

因为,在不利的条件下,只有勇于开拓,才能求得生存,只有勇于创新,才能保持生机。

求新求变,敢为人先,一直是广府文化的重要特色。

名闻世界的广府饮食文化,尤以奇珍异兽的烹制著名,实际上也是广府文化开拓传统的延续。

历史上广东地区主粮主食生产消费不足,采集渔猎成为重要的补充。

广东地区环境湿热,蛇虫鼠蚁较易繁殖滋生,广府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敢于尝试创新,长期食用一些令中原人士望而生畏的野生动物,造就了广府饮食文化的奇异特色。

开拓创新的广府文化精神,也使近代史上的广府地区,成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

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府地区涌现了一大批革命志士。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都是由广府人首先举起大旗,这与广府文化勇于开拓的文化氛围有直接的关系。

广府人敢想敢干,勇于改革,观念常新,近代以来一直成为引领潮流的先锋。

(三)务实重商务实苦干是广府文化的又一重要特点。

广府人向来不尚空谈,崇尚实干,追求政治给地方经济带来生机,重视可行程度较高的政策实施,注重民众的个人权益。

近代著名的孙中山先生就是一位实干的革命家,他曾经指出:“大凡一种思想,不能说是好不好,只看他是合我们用不合我们用,如果合我们用便是好,不合我们用便是不好。

”这些朴实无华的理论认识,正是广府文化务实求实精神的体现。

正是具有这种务实的理论认识,孙中山先生才会在新旧民主革命的重要关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掀开了国共合作的新篇章。

务实先行,更反映在广府地区的重商兴业。

长期以来,广州地区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中心,带动了广府地区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重商言利,成为广府文化的又一重要特色。

广府人对商业金钱的追求,直接明晰,毫无做作,从广府地区年节菜式的美名,也可一窥广府人生活的价值追求与取向。

广府年夜饭,不少菜式都与商利有关,如“发财就手”、“金钱满屋”、“年年有余”、“财源滚滚”等都体现了广府文化崇商重利的特征。

务实重商的文化特质,令广府地区自明清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商品经济活跃,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和谐发展。

直至现在,广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全国前列。

[1]二、广府文化的积极影响(一)广府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改善区域形象。

文化是在特定区域中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因此,地方文化可以团结当地民众,齐心协力地进行经济建设。

从当代经济增长与科学技术等文化事业的关系来看,后者对前者具有日益增大的正效应。

科研成果可以直接投入生产,也可以带动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

另外,文化事业的发展能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不断吸引外来投资。

港澳台之所以在广东投资最多,也缘于彼此相同的广府文化,地方文化认同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地方文化形象建设也是息息相关的,地方文化形象对地方发展的意义在于对外宣传、介绍本地区;凝聚、鼓舞本地区民众,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文化是动态的,具有创造性,每一次文化的变革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从文艺复兴到欧洲产业革命,从明治维新到日本经济腾飞,都能依稀看出文化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化的发展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益,还能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

文化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物质产业和文化产业保持良好的比例,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文化进步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化,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能够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源于知识分子和科研人员的知识创新。

因此,应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整合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和不竭动力。

同时,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生活消费在整个社会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而文化生活消费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和技术素质,最终为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当代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以教育和科学发展为核心的文化竞争。

(二)创新文化与区域发展文化具有创新性,创新文化以其特质高效的思想内涵,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发展。

创新文化具体表现在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方面。

创新是对旧事物、旧观念的突破,是灵活运用新观念、创造新事物的活动,因而具有艰难性和莫大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