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通用技术标准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产品涂装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产品的涂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ZQ4000.10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3 职责生产经理和班长负责对喷漆工培训及工作管理。
质量人员监督喷涂质量。
4 工作内容与要求4.1术语及定义4.1.1 涂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胶体混合物的溶液,将其涂布在物面上能干结成膜,学名叫“有机涂料”,俗称“油漆”。
4.1.2 涂装:将涂料涂布在物面上的施工过程,即油漆施工。
4.1.3 稀释剂:用来溶解及稀释涂料,以达到施工应用目的的物料。
4.1.4 底漆:直接涂布在物体表面的打底涂料。
4.1.5 防锈漆:由防锈颜料和适当的漆料配置而成,用以防止大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对金属(主要指钢铁)锈蚀的涂料。
4.1.6 腻子:由颜料、体质颜料和漆料或干性油调配研磨而成的一种厚浆状物质。
4.1.7 刷痕:指用刷涂法施工的涂料由于表面流平性差,干燥后的漆膜留有涂刷的痕迹。
4.1.8 起泡:漆膜干结后,局部与被涂物体表面失去附着力,成直径不同的球状小泡向上膨胀隆起,内部包藏着液体或气体,或者发生破裂的现象。
4.1.9 流挂:涂料施工于垂直物体表面,未干前涂层下流,干后漆膜厚度不匀,并成流痕的现象。
4.1.10 针孔:漆膜在干结过程中,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的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
4.1.11 渗色:在底层漆上涂覆一层漆后,底层漆的颜色由于新漆层溶剂的作用而渗透于表面的现象。
4.1.12 桔皮:涂料喷涂施工后,由于漆腊流平性差,干燥后的漆腊表面形成起伏不平的类似桔皮的现象。
4.1.13 褪色:色漆漆膜在暴露中,由于光、热或其它因素的作用,颜色减退失去其原有的颜色的现象。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ainting)指的是涂装工艺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
以下方面的内容:
1.涂层种类和质量要求:涂层种类、涂层厚度、涂层附着力、耐候性、耐腐蚀性等要求。
2.表面处理和清洗要求:表面的清洁度和光洁度要求,表面处理方式,如酸洗、磷化、催化、镀锌等要求。
3.涂装工艺和设备要求:涂装工艺规范及操作要求,涂装设备的选择、安装与维护。
4.质量控制和检测要求:涂装作业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要求及方法,如涂层厚度测试、涂层附着力检测、耐酸碱测试等。
5.环保和安全要求:涂装过程中的环保与安全要求,如废涂料的处理、排放治理、涂装车间的风险控制等。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是涂装技术的基础和保证,它可以规范和规避涂装
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风险,提高涂装质量和效率。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机械制造作业指导书HZ\WI7.5-20-2002涂装过程控制规定文件提出部门:编写:审核:批准:2002年9 月 2 日发布 2002年9 月 2 日实施⒈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指导书规定了机械产品涂装的通用技术要求与检验规则。
本指导书适用于机械产品的防护和装饰性涂装。
⒉术语⒉1底漆直接涂于物体表面打底,是基层用漆。
其防锈能力强,附着力强,对金属起防锈作用。
⒉2腻子用于预先涂有底漆的表面,填平凹坑、缝隙、碰伤及划伤等缺陷;腻子应具备良好的结合力和打磨性能,经打磨后呈平整光滑的表面。
⒉3面漆用于底漆和腻子之后,保护底漆和腻子,对金属起防蚀作用。
面漆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化学稳定性及物理机械性能。
涂膜光亮,色彩绚丽,使产品外形光滑、整洁、美观。
⒉4稀释剂用于稀释涂料,是涂料的辅助材料之一。
⒊涂料要求⒊1涂装所用的底漆、腻子、二道底漆、面漆、稀释剂,应具有良好的配套性。
必须配套使用,具体品种按表1规定选用,图样或技术文件有特殊要求时按其要求选用。
⒊2涂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化工部标准或有关标准的规定。
表1⒋涂层部位与涂层颜色⒋1产品机身外部表面的涂料颜色一般按图纸要求执行,也允许按用户要求确定。
⒋2机身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装饰性线条或颜色。
⒋3齿轮箱体和箱盖、轴承盖、油箱的未加工内壁,以及经常浸在油中的零件未加工表面,应涂耐油涂料。
⒋4装配后不易或不能涂装的部件或表面应在装配前涂装。
⒋5需要引起注意部位的涂装,应涂鲜艳色彩的涂料。
裸露的转动零件如飞轮、皮带轮、齿轮等轮辐及转动罩壳,应涂红色涂料。
⒋6产品上各种特殊标志,如厂名、商标、指示符号、警戒标志等,应涂与该标志所在部位的颜色有明显区别、协调而醒目的颜色。
⒋7已涂装的外购件和外协件,如涂膜未被破坏且装配后不影响整机美观时,可不再涂装。
否则必须用与原色相同的涂料补涂。
⒌涂装施工涂装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各种涂料对温度、湿度、重涂间隔时间、调配方法、注意事项等各种规定。
涂装通用技术标准

在光源不投映在被测物上的角度进行观察。
C级保护装饰面
1500mm
300Lx
15.4
在成车状态下,按显著易见度等级划分为AA,A,B,C四级。
1)AA级保护装饰面:成车状态下暴露面(特殊要求)。
2)A级保护装饰面:成车状态下站在周围50cm处能直视的范围。
3)B级保护装饰面:成车状态下站在周围50cm处不易观察的范围。
当事者协商
耐湿润性
48h无异常
加速耐候性
400h≤1级
(综合评级)
200h≤1级(综合评级)
——
400h≤1级(综合评级)
——
备注:
1)耐盐雾试验的无异常指的是单边涂层脱落宽度≤3mm,双边涂层脱落宽度≤6mm,其余区域内无脱落、变色、起泡、开裂,不得有明显的失光和软化。
2)以上要求中其余无异常指的是:涂层不得有脱落、变色、起泡、开裂,不得有明显的失光和软化。
GB/T 1720-8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1732-93 漆膜耐冲击力测定法
GB/T 1865-93 漆膜老化(人工加速 )
GB/T 1734-93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
GB/T 1734-93 漆膜铅笔硬度
GB/T 1743-93 漆膜光泽度测定法
GB/T 1743-93 漆膜耐候性
GB/T 1764-93 漆膜厚度测定法
表7被涂装面为铝合金系列
项目
种类的符号
A1
A2
铅笔硬度
HB以上合格
附着力
2mm网格法100/100
厚度
由当事者协商
耐汽油性
8h无异常
耐机油性
24h无异常
耐盐雾试验
48h无异常
电动三轮车篷车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电动三轮车/篷车涂装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轮摩托车、三轮电动车涂装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三轮摩托车、三轮电动车零部件防护装饰性涂装(以下简称“涂装”)。
2引用文件2.1 GB/T 1723-1993 涂料粘度测定法2.2 GB/T 1725-2007 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2.3 GB/T 1731-1993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2.4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2.5 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2.6 GB/T 1735-2009 色漆和清漆耐热性的测定2.7 GB/T 1771-2007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2.8 GB/T 1865-2009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2.9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2.10GB/T 6807-2001 钢铁工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2.11GB/T 9276-1996 漆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2.12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2.13GB/T 9753-2007-T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2.14GB/T 9754-2007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2.15GB/T 9761-2008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2.16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2.17GB/T 13893-2008色漆和清漆耐湿性的测定连续冷凝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1起泡:涂层表面呈现鼓包的现象。
1.2针孔:涂层表面呈现针状小孔或毛孔的现象。
1.3起皱:涂层表面呈现凹凸不平且无规则线状折皱的现象。
1.4桔皮:涂层表面呈现桔皮状纹路的现象。
1.5露底:未能完全覆盖前道涂层或材料色泽的现象。
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是指工程机械涂装过程中需要满足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标准。
涂装是对工程机械进行保护和美化的重要工艺,它可以增加工程机械的耐用性、抗腐蚀性和美观度。
本文将从涂装材料、涂装工艺和涂装质量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工程机械涂装的通用技术条件。
一、涂装材料1. 涂料:涂装材料主要包括底漆、面漆和清漆。
底漆用于提高工程机械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面漆用于提供颜色和光泽,清漆用于保护面漆。
涂料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候性和耐腐蚀性。
2. 溶剂:溶剂用于调节涂料的粘度和干燥速度。
常用的溶剂有有机溶剂和水溶剂,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提高涂装效果和环境友好性。
3. 防腐剂:防腐剂用于提高涂料的抗腐蚀性能,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防腐剂有有机锡、有机锌和硫酸盐等。
二、涂装工艺1. 表面处理:在涂装前,需要对工程机械的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
表面处理包括除锈、除油、除尘和打磨等工序。
2. 涂装方法:涂装方法有喷涂、刷涂和浸涂等。
喷涂是最常用的涂装方法,可以实现均匀的涂装厚度和高效的涂装速度。
3. 干燥和固化:涂装完成后,需要将涂层进行干燥和固化,以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性能。
干燥和固化方法有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紫外线固化等。
三、涂装质量1. 涂装厚度:涂装厚度是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涂装厚度过大会导致涂层开裂,涂装厚度过小会影响涂层的保护效果。
因此,涂装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涂装均匀性:涂装均匀性是指涂层在工程机械表面的分布是否均匀。
涂装均匀性差会导致涂层出现色差和质量问题,影响外观效果。
3. 涂层附着力:涂层附着力是指涂层与工程机械表面的粘结强度。
涂层附着力差会导致涂层脱落,影响涂层的使用寿命。
4. 涂层硬度:涂层硬度是指涂层的耐刮擦和耐磨损性能。
涂层硬度过低会影响涂层的耐久性和抗损伤性能。
5. 涂装质量检测:涂装质量检测是保证涂装质量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涂装质量检测方法有涂层厚度测量、涂层附着力测试和涂层硬度测试等。
td298《涂装设备电气装置制造、安装及验收通用技术标准》

td298《涂装设备电气装置制造、安装及验收通用技术标准》《涂装设备电气装置制造、安装及验收通用技术标准》是一份关于涂装设备电气装置制造、安装及验收的技术规范。
这份标准主要涉及到涂装设备的电气系统设计、制造、安装和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确保涂装设备的电气系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
以下是这份标准的主要内容: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涂装设备电气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和验收。
涂装设备包括喷涂设备、烘干设备、输送设备等。
2. 设计要求:涂装设备电气装置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稳定。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使用环境、工作条件、电气负荷等因素,合理选择电气元件和设备。
3. 制造要求:涂装设备电气装置的制造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确保电气元件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制造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合格。
4. 安装要求:涂装设备电气装置的安装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电气线路的敷设、接线、接地等环节,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
5. 验收要求:涂装设备电气装置的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
验收时应对电气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技术要求得到满足。
6. 安全要求:涂装设备电气装置的安全要求主要包括:电气线路的绝缘性能、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电气系统的接地保护等。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安全要求,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
7. 维护与保养:涂装设备电气装置的维护与保养主要包括: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对电气系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
8. 环保要求:涂装设备电气装置的环保要求主要包括: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环保要求,确保电气装置的环保性能。
QZSJG 7-200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涂装通用技术条件(2007[1]9)
![QZSJG 7-200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涂装通用技术条件(2007[1]9)](https://img.taocdn.com/s3/m/f4474acabe23482fb5da4c2a.png)
本标准代替历次版本发布情况Q/ZSJY 35-2003、Q/ZSJY36-2003、Q/ZSJG 7-2006、Q/ZSJG 7-2007(2007年5月30日发布)。
本标准备案号:QZSJ/0068。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涂装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
GB/T 6739-2006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6807-2001钢铁工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
GB/T 9276-1996漆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9754-1988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元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调整、细化了各类零部件涂装的性能指标;
——细化了种类、底材及质量等级分类;
——补充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补充了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等章节。
本标准由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会提出。
本标准由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 吴建批准。
本标准由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GB/T 1743-1979漆膜光泽测定法
GB/T 1763-1979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
GB/T 1764-1979漆膜厚度测定法
GB/T 1771-199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1865-1997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
GB/T 6458-1986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
3.4桔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准由重庆劲隆科技集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劲隆科技集团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郎春波段贵清.
表6被涂面为铁系列
项目
种类的符号
F1
F2
F3
F4
F5
F6
铅笔硬度
≥H
≥HB
≥H
≥H
≥HB
——
附着力
2mm网格法100/100
厚度
由当事者协商
光泽度(60º)
——
≥90
——
——
——
——
冲击强度
≥50kg•cm
耐汽油性
8h无异常
耐机油性
24h无异常
耐盐雾试验
120h无异常
48h无异常
120h无异常
48h无异常
起泡
不允许
不允许
直径<1毫米
直径<1.5毫米
脱落
不允许
不允许
直径<1.5毫米
直径<2毫米
锈痕
不允许
不允许
锈斑少于5处,单个直径<1.5毫米
锈斑少于10处,单个直径<1.5毫米
裂纹
不允许
不允许
隐约可见裂纹1处
隐约可见裂纹1处
麻点
单点异色相距240mm,直径0.4mm允许3点
单点异色,相距240mm,直径0.5mm,允许8点
喷丸+耐热涂装
排气管、消音器
F6
要求耐热性,但外观要求低的零件(150℃下)
磷化+电泳
铸铁缸体
表2被涂面为铝系列
种类符号
用途
工艺示例
适用零部件示例
备注
A1
外装铝合金件
磷化+烤漆+罩光
发动机箱体、箱盖、尾盖、手把座、制动卡钳、制动主缸、铝轮、手柄、三角板
A2
要求耐热性高的外装铝合金件
磷化+耐热涂装
缸体、缸头
工艺示例
适用零部件示例
备注
F1
需要高耐腐蚀性的外装零件
磷化+阳极电泳+罩光
车架、平叉
尽量使用阴极电泳
F2
通用的外装零部件
磷化+烤漆+罩光
油箱、手把管座、后视镜、货架
F3
外观要求低的外装黑色零部件
(喷丸)+磷化+阳极电泳
主支架、侧支架、托架、支架
F4
内装黑色零部件
(喷丸)+磷化+阳极电泳
支架
F5
要求耐热性的零部件(500℃)
表7被涂装面为铝合金系列
项目
种类的符号
A1
A2
铅笔硬度
HB以上合格
附着力
2mm网格法100/100
厚度
由当事者协商
耐汽油性
8h无异常
耐机油性
24h无异常
耐盐雾试验
48h无异常
——
耐湿润性
48h无异常
加速耐候性
400h≤1级(综合评级)
备注:
1)盐雾试验的无异常指的是单边涂层脱落宽度≤3mm,双边涂层脱落宽度≤6mm,其余区域内无脱落、变色、起泡、开裂,不得有明显的失光和软化。
备注:以上要求中无异常指的是:涂层不得有脱落、变色、起泡、开裂,不得有明显的失光和软化。
18Biblioteka 18.1用涂装件与上、下限色板对比目测。将标准板的1/4重叠于部件,在天然散射光线下检查,眼与样板距离30—45cm,呈120—140度角。
18.2
以目测或触感,目测时实验人员应定于被测部位0.5m处。
4)露底 漏涂或未能完全覆盖前道涂层而显材料色泽的现象。
5)起泡 涂层表面呈现鼓包的现象。
6)脱落 涂层从涂面呈现片状脱离现象。
7)锈痕 涂层中产生锈点或接缝处呈现锈斑的现象。
8)裂纹 涂层表面呈现不规则,深浅不同的断裂纹的现象。
9)麻点 涂层表面因水、油等异物影响致使涂料不能均匀附着,产生抽缩形式的泡疤而呈凹坑的现象。
当事者协商
耐湿润性
48h无异常
加速耐候性
400h≤1级
(综合评级)
200h≤1级(综合评级)
——
400h≤1级(综合评级)
——
备注:
1)耐盐雾试验的无异常指的是单边涂层脱落宽度≤3mm,双边涂层脱落宽度≤6mm,其余区域内无脱落、变色、起泡、开裂,不得有明显的失光和软化。
2)以上要求中其余无异常指的是:涂层不得有脱落、变色、起泡、开裂,不得有明显的失光和软化。
环境:使用荧光灯的照度必须在300Lx以上,判定色调时,原则上采用扩散昼光。
15.3
外观的判定原则是在成车状态下进行判定时,应按表4的规定。
表4外观判定的原则
种类
条件
方法
距离
照度
AA级保护装饰面
500mm
300Lx
不断改变被测物的光源角度进行观察。
A级保护装饰面
500mm
300Lx
B级保护装饰面
1000mm
300Lx
在光源不投映在被测物上的角度进行观察。
C级保护装饰面
1500mm
300Lx
15.4
在成车状态下,按显著易见度等级划分为AA,A,B,C四级。
1)AA级保护装饰面:成车状态下暴露面(特殊要求)。
2)A级保护装饰面:成车状态下站在周围50cm处能直视的范围。
3)B级保护装饰面:成车状态下站在周围50cm处不易观察的范围。
2)以上要求中其余无异常指的是:涂层不得有脱落、变色、起泡、开裂,不得有明显的失光和软化。
表8被涂面为塑料材料系列
项目
种类的符号
P1
P2
附着力
2mm网格法100/100
铅笔硬度
HB以上合格
厚度
由当事者协商
光泽度
≥90
耐汽油性
8h无异常
耐机油性
24h无异常
耐湿润性
48h无异常
加速耐候性
400h≤1级(综合评级)
GB/T 1771-93 漆膜耐盐雾测定法
GB/T 1764-93 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条件
13
本标准中使用的主要用语的定义如下:
1)涂层 涂上的涂料,由于溶剂的挥发、蒸发及涂层形成要素的氧化、聚合、缩合反应而形成的固体被膜。
2)外装 从周围及使用状态下,能够直接看到的零件。
3)内装 从周围及使用状态下,不能够直接看到的零件。
表3被涂面为塑料材料系列
种类符号
用途
工艺示例
适用零部件示例
备注
P1
通常的外装零部件
底面涂装+罩光
全车覆盖件烤漆
ABS材料
P2
通常的外装零部件
PP水+底面涂装+罩光
全车覆盖件烤漆
PP材料
14.2
涂层的表示符号,参见下例:
1示例JL125侧盖的涂装要求为P1。
15
15.1
15.1.1
15.1.2
15.2
10)流痕 喷涂在垂直面上的涂料向下流动,使漆面产生条痕的现象,严重时称为流挂。
11)颗粒 涂层附着颗粒状物质的现象。
12)起皱 涂层表面呈现凹凸不平且无规则折皱的现象。
13)桔皮 涂层表面呈现桔皮状纹路的现象。
14)针孔 涂层表面呈现针孔小孔或毛孔的现象。
14
14.1
表1被涂面为铁系列
种类符号
用途
本标准从2004年3月 20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批准人: 黄昆
涂装通用技术标准
11
本标准对以防腐蚀或装饰为目的,而实施涂装的零部件的涂层的定义,涂层的种类,检验规则、,涂层外观质量要求,除外观外的品质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劲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制造的所有摩托车车型。
本标准不适用于耐热涂料的要求。
4)C级保护装饰面:成车状态下不可视面。
15.5
16
AA级、A级、B级保护装饰面要求外观平整光滑,光泽鲜艳一致。C级保护装饰面以防锈为主,不要求修饰的表面。具体要求见表定5的规定。
表5外观检验标准
等级
缺陷
AA级保护装饰面
A级保护装饰面
B级保护装饰面
C级保护装饰面
露底
不允许
不允许
直径<1.5毫米
直径<2毫米
隐约正视可见,皱纹面积<4平方毫米
明显可见面积<6平方毫米
针孔
不允许
在100×100面积内允许1-3个
在100×100面积内允许3-10个
在100×100面积内允许10-20个
17
涂层除外观外的品质按照表8的规定项进行试验时,必须满足表6、表7的规格,如必须的品质要求在此项中没有规定,由当事者协商决定。
目 次
1
本标准根据YAMAHA技术规程《涂装》及相关国家标准的有关技术内容编制而成,主要技术内容与其等效。
本标准只规定了摩托车涂装件的主要特性及试验方法,本标准未作规定的其他要求按有关行业标准执行。
与YAMAHA技术规程《涂装》相比,差异如下:
1. 加速耐候性试验时间要求稍低,为400小时。
2. 盐雾试验和湿润试验的试验时间要求稍低,为48小时。
1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