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产品涂装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产品的涂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ZQ4000.10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3 职责生产经理和班长负责对喷漆工培训及工作管理。
质量人员监督喷涂质量。
4 工作内容与要求4.1术语及定义4.1.1 涂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胶体混合物的溶液,将其涂布在物面上能干结成膜,学名叫“有机涂料”,俗称“油漆”。
4.1.2 涂装:将涂料涂布在物面上的施工过程,即油漆施工。
4.1.3 稀释剂:用来溶解及稀释涂料,以达到施工应用目的的物料。
4.1.4 底漆:直接涂布在物体表面的打底涂料。
4.1.5 防锈漆:由防锈颜料和适当的漆料配置而成,用以防止大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对金属(主要指钢铁)锈蚀的涂料。
4.1.6 腻子:由颜料、体质颜料和漆料或干性油调配研磨而成的一种厚浆状物质。
4.1.7 刷痕:指用刷涂法施工的涂料由于表面流平性差,干燥后的漆膜留有涂刷的痕迹。
4.1.8 起泡:漆膜干结后,局部与被涂物体表面失去附着力,成直径不同的球状小泡向上膨胀隆起,内部包藏着液体或气体,或者发生破裂的现象。
4.1.9 流挂:涂料施工于垂直物体表面,未干前涂层下流,干后漆膜厚度不匀,并成流痕的现象。
4.1.10 针孔:漆膜在干结过程中,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的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
4.1.11 渗色:在底层漆上涂覆一层漆后,底层漆的颜色由于新漆层溶剂的作用而渗透于表面的现象。
4.1.12 桔皮:涂料喷涂施工后,由于漆腊流平性差,干燥后的漆腊表面形成起伏不平的类似桔皮的现象。
4.1.13 褪色:色漆漆膜在暴露中,由于光、热或其它因素的作用,颜色减退失去其原有的颜色的现象。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ainting)指的是涂装工艺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
以下方面的内容:
1.涂层种类和质量要求:涂层种类、涂层厚度、涂层附着力、耐候性、耐腐蚀性等要求。
2.表面处理和清洗要求:表面的清洁度和光洁度要求,表面处理方式,如酸洗、磷化、催化、镀锌等要求。
3.涂装工艺和设备要求:涂装工艺规范及操作要求,涂装设备的选择、安装与维护。
4.质量控制和检测要求:涂装作业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要求及方法,如涂层厚度测试、涂层附着力检测、耐酸碱测试等。
5.环保和安全要求:涂装过程中的环保与安全要求,如废涂料的处理、排放治理、涂装车间的风险控制等。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是涂装技术的基础和保证,它可以规范和规避涂装
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风险,提高涂装质量和效率。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企业标准涂装通用技术条件1目的和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涂装质量检验活动的验收标准,保证产品符合单位工艺,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单位自制与采购的外购件/外协件涂装检验。
要求及检验标准:22.1 涂料使用要求:2.1.1:涂料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各种规定涂料的配套稀释剂配制。
2.1.2:各个部位选用的漆种、颜色应按设计要求的执行。
各外协件单位与本单位配套外协产品严格要求使用的统一厂家(批号,批次)品牌涂料。
2.1.3:涂料的质量必须符合本单位的标准或有关工艺规定。
2.1.4 :凡标牌不清、品质不明、包装破损或储存过期的涂料,必须检验符合标准规定后方可使用。
(使用前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要求)2.1.5:涂料种类和颜色不得随意混用、代用或错用。
如需代用时需经技术部门的批准。
2.2 工件表面级别分类:2.2.1: A级表面:为零部件的主要表面。
主要以在距离1m的水平范围内环视,部件最显眼的正面来进行确定。
2.2.2: B级表面:为零部件的次表面。
2.1.2:B级表面主要以站在四周或驾驶室内环视,能一眼看到的部件表面(除A级表面外)来进行确定。
2.2.3 :C级表面:为零部件一般表面。
主要以封闭在整机内但在使用和检修时可以看到的地方,以及装成整机后看不到的地方来进行确定。
2.3 前处理2.3.1:所有部件表面在涂漆前应根据相应工艺或具体情况采用手工打磨、喷丸、除油、酸洗、磷化电泳等处理方法把影响涂漆质量的油污、铁锈、氧化皮、型砂、焊渣飞溅、锐边和灰尘等清除干净。
第 1 页共 6 页企业标准2.3.2:经喷丸处理的零部件,工件表面应达到Sa2.5级,即表面上所有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锈、腐蚀物、旧漆和其它杂质被清除,允许存在由于清理不彻底而出现的阴影或色差,但至少要有95%的表面一致呈灰白色。
A和B级表面不得有残存氧化皮、型砂、锈迹、焊渣飞溅、锐边等,表面应呈金属本色;C级表面允许残留有不超过表面面积的10%的氧化皮和锈的痕迹,允许残留有少量的不松动的焊渣飞溅,但不得影响装配。
涂装通用技术标准

在光源不投映在被测物上的角度进行观察。
C级保护装饰面
1500mm
300Lx
15.4
在成车状态下,按显著易见度等级划分为AA,A,B,C四级。
1)AA级保护装饰面:成车状态下暴露面(特殊要求)。
2)A级保护装饰面:成车状态下站在周围50cm处能直视的范围。
3)B级保护装饰面:成车状态下站在周围50cm处不易观察的范围。
当事者协商
耐湿润性
48h无异常
加速耐候性
400h≤1级
(综合评级)
200h≤1级(综合评级)
——
400h≤1级(综合评级)
——
备注:
1)耐盐雾试验的无异常指的是单边涂层脱落宽度≤3mm,双边涂层脱落宽度≤6mm,其余区域内无脱落、变色、起泡、开裂,不得有明显的失光和软化。
2)以上要求中其余无异常指的是:涂层不得有脱落、变色、起泡、开裂,不得有明显的失光和软化。
GB/T 1720-8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1732-93 漆膜耐冲击力测定法
GB/T 1865-93 漆膜老化(人工加速 )
GB/T 1734-93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
GB/T 1734-93 漆膜铅笔硬度
GB/T 1743-93 漆膜光泽度测定法
GB/T 1743-93 漆膜耐候性
GB/T 1764-93 漆膜厚度测定法
表7被涂装面为铝合金系列
项目
种类的符号
A1
A2
铅笔硬度
HB以上合格
附着力
2mm网格法100/100
厚度
由当事者协商
耐汽油性
8h无异常
耐机油性
24h无异常
耐盐雾试验
48h无异常
最新三轮摩托车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三轮摩托车涂装通用技术条件三轮摩托车涂装通用技术条件2019-08-08 发布 2010-08-10实施三轮摩托车涂装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轮摩托车涂装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三轮摩托车零部件防护装饰性涂装(以下简称“涂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23-1993 涂料粘度测定法GB/T 1725-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 1731-1993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34-1993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GB/T 1735-2009 色漆和清漆耐热性测定GB/T 1743-1979 漆膜光泽测定法GB/T 1763-1979 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GB/T 1764-1979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 1771-2007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1865-2009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GB 6458-1986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GB/T 6739-2006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 6807-2001 钢铁工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GB/T 9276-1996 漆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754-2007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元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9761-2008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 13893-2008 色漆和清漆耐湿性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喷漆技术条件

Q/QD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企业标准贴印标记通用技术条件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发布名称贴印标记通用技术条件代号Q/QD 745-2009会审编制校核审查审定标准化批准前言本标准根据公司的产品开发程序和公司产品标准备案情况在Q/QD 745-2001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标准与Q/QD 745-2001相比:。
本标准由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提出;本标准由技术负责人:陈和平批准;本标准由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认证标准室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贴印标记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塑料薄膜为基体,且自带粘胶的彩色标记(商标、彩条、水晶标牌、各种指示及说明标志)的类型、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车用商标、彩条、水晶标牌、各种指示及说明标志产品。
2 引用标准。
GB/T2792-1998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GB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13022-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3 产品类型产品类型见表1。
表1 产品类型4技术要求4.1 产品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
4.2 颜色应符合规定或供需双方商定的色标。
4.3 产品形状尺寸、图案、色条、文字、框线等均应符合产品图的要求。
产品周边应剪裁整齐、规则。
不允许有缺口、缺角、毛边等庇病。
4.4 产品外表面不应有起皱、水泡、龟裂、杂质、色彩污染等缺陷。
水晶标牌树脂表面应流平均匀,下面图案、文字应清晰。
4.5 保护纸应根据需要而断开或开口,便于剥离。
保护纸与粘接剂结合面不应降低粘接剂的粘接性能。
4.6 产品性能要求见表2。
表2 产品性能要求5试验方法5.1 耐候性试验5.1.1 试验样片在常温中将产品样片按粘接工艺要求贴在平整光滑的底板上。
摩托车零部件涂漆技术条件1

编号:GC/JS050-2003中山国驰摩托车实业有限公司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摩托车零部件及其附件的产品设计图样和各种通用性技术文件。
1油漆的标志方法本技术条件所规定各级均用统一代号,可用于产品设计图纸和其它各种通用性技术文件,漆层质量GCJB1,即按本条件1级的质量水平进行油漆。
2技术要求2.1 技术要求的质量指标2.1.1 外观:油漆表面的外观,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根据零件的要求分成三级。
2.1.1.1 一级装饰面:正视面应光亮平整,色泽均匀,不允许有流痕、麻坑、集结的砂粒、粘印、裂痕和漏漆等缺陷。
2.1.1.2 二级装饰面:正视面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不允许有明显的流痕、麻坑、集结的砂粒及明显的桔印、裂痕和漏漆等缺陷。
2.1.1.3 三级装饰面:正视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严重的流疤、麻坑、集结的砂粒、露底、裂痕等缺陷。
2.1.2 冲击强度:用50g重锤,从1000mm高度自由落下,冲击漆膜,其表面不得有漆脱落、裂纹和鼓泡现象。
2.1.3 附着力:用单面刀片在试验件漆膜表面沿纵横垂直交叉方向每隔1mm各划6条线,漆膜应完整,所划方格不得有脱落现象。
2.1.4 抗湿热:漆膜应在,温度47±1℃,相对湿度92±2%,时间24h的抗湿热试验,试验后,漆膜表面不得有起泡、生锈和脱落现象。
2.1.5 硬度:用H号铅笔在油漆表面划圈,漆膜上不得有凹痕。
2.2 油漆的级别代号和该类级别应具备的条件如下表:编号:GC/JS050-2003中山国驰摩托车实业有限公司3试验方法3.1 外观检查,外观根据使用情况分为:装饰面(正视面)——装配后的暴露面半装饰面——装配后在一定角度下的可见面非装饰面——装配后完全被覆盖的面3.1.1 装饰面根据所要求的级别进行装饰3.1.2 半装饰面,根据装饰面的要求适当放宽一级,如装饰面要求为一级,此可放至为二级。
3.1.3 非装饰面,漆膜必须完整,不允许有露底、脱落、严重流痕、裂痕、起泡等缺陷。
三轮摩托车涂装通用技术条件培训

漆膜从涂面呈现片状脱离的现象。 3.8 凹陷
涂层表面因水、油等异物影响致使涂料不能均匀附着、产生抽缩形式 泡疤而呈现凹坑现象。 3.9 异色斑点 漆膜表面呈现不相溶的不同颜色斑点的现象。
3.10 砂纸纹 涂装干燥后,面漆仍可清楚地见到砂纸打磨纹的现象。 3.11 碰伤 漆膜表面受外力碰撞而呈伤痕的现象。 3.12 刮伤 漆膜表面受外力刮划而呈伤痕的现象。 3.13 失光 漆膜干燥后,表面暗淡、模糊、光泽感不足的现象。 3.14 色斑 漆膜上有斑点的颜色不均匀或丝状、线状的颜色不均匀,而且从漆 膜表面到底层颜色逐渐变化。 3.15 耐酸 零部件在酸性(PH<7)介质下的抗腐蚀能力。 3.16 耐碱 零部件在碱性(PH>7)介质下的抗腐蚀能力。 3.17 PH值 氢离子活度 (或近似地用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即PH= 3.18 原漆 原料分很高的、浆状的色漆,使用前需加适量的清油调稀。
量有机着色颜料调制成的 3.24 照度(Lx或Lux) 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用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单位为勒 [克斯
](Lux,lx)。照度是以垂直面所接受的光通量为标准,若倾斜照射则照度下降。 3.25 固化 用加热或化学的方法使涂层发生缩合或聚合的过程。 3.26 光泽 表面的一种光学特性,以其反射光的能力来表示,此处表示光泽的百分数是
4.4.2 塑料件涂装前要进行脱脂、去应力、除静电等处理。涂装后外观 性能及等级要求见表8。
表8 塑料件外观性能及等级
等级 项目
色差
色斑
光泽差异 失光 发白 云斑 裂纹 脱落 露底 碰伤 刮伤 起泡 膨胀
A
目视无色差 在1000Lx光照度下, 距离0.5米处不能有 2%以内 不能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托车涂装通用技术条件1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公司各种摩托车部件零部件的涂装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它适用所有本公司摩托车的涂漆零部件。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单位沟通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1727 漆膜一般制备法GB/T1732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1734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GB/T1740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T1743 漆膜光泽测定法GB/T1763 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GB/T1764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1765 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GB/T1766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1769 漆膜磨光测定法GB/T1865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弧辐射)GB/T3181 漆膜颜色标准GB/T3186 涂装产品的取样GB/T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工艺通风净化GB/T6739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6807 钢铁工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GB8264 涂装技术术语GB/T9276 涂层自然气候暴露试验方法GB/T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1186.3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色差计算GB/T12334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JB/T7504 静电喷涂装备技术条件JB/T6978 涂装前表面准备——酸洗QC/T29117.3-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整车外观质量评定方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涂装技术其它术语引用GB 8264。
3.1 油漆涂层缺陷用语3.1.1 起泡涂层表面呈现鼓包现象。
3.1.2针孔漆膜表面呈现针孔状小孔或毛孔的现象。
3.1.3起皱漆膜表面呈现凹凸不平且无规则线状褶皱的现象。
3.1.4桔皮漆膜表面呈现桔皮状纹路的现象。
3.1.5缺陷(露底)漏涂或未能完全覆盖前道涂层或材料色泽的现象。
3.1.6 遮盖不良涂敷过薄或涂料遮盖力差致使底色隐约可见的现象。
3.1.7 裂纹漆膜表面呈现不规则、深浅不同断裂纹路的现象。
3.1.8 脱落(剥落)漆膜从涂面呈现片状脱离的现象。
3.1.9麻点(凹陷)涂层表面因水、油等异物影响致使涂料不能均匀附着,产生抽缩形式泡疤而出现凹坑的现象。
3.1.10 流痕(流漆)喷涂在垂直面上的涂料向下流动,使漆面产生条痕的现象。
严重的称为流挂。
3.1.11杂漆(发花)漆膜表面呈现不相溶的色点或块的现象。
3.1.12颗粒漆膜表面附着颗粒状物质的现象。
3.1.13锈痕漆膜中产生锈点或接缝处呈现锈斑的现象。
3.1.14砂纸纹涂装干燥后,面漆仍可清楚地见到砂纸打磨纹的现象。
3.1.15碰划伤漆膜表面受外力碰伤而呈现划痕的现象。
3.1.16失光漆膜干燥后,表面暗淡、模糊、光泽感不足的现象。
3.2涂膜鲜映性涂膜鲜映性指的是涂膜映出镜物的清晰程度,它是与涂膜的平滑性、光泽性、丰满度等有关的综合性指标,以DOI值表示。
4摩托车涂漆件技术条件4.1表面质量要求4.1.1零件表面分类根据涂漆零件表面对整车外观质量的影响程度,参照QC/T29117.3的要求将零件表面质量分为A、B、C三类。
A类表面零件:指装配在影响整车外观最明显部位的零件。
如油箱、导流罩、前挡泥板等。
B类表面零件:指装配在影响整车外观较明显部位的零件。
如前后车轮、减震器等。
C类表面零件:指装配在整车人站立时不易观察部位的零件。
如被遮盖住,但能看到的部分车架焊缝等。
4.1.2零件表面质量要求各部件的涂装质量要求按涂装零件表面质量要求表(表1)规定的执行。
4.2涂装件的性能要求4.2.1 漆膜外观漆膜外观应丰满、光滑平整、色泽均匀。
4.2.2颜色产品与标准色板无明显色差,检验方法按5.2.3的规定进行。
4.2.3涂漆膜厚漆膜总厚度一般不低于15um (不含腻子层厚度),不大于2mm(含腻子层厚度)。
各个烤漆件的漆膜总厚度(包括底漆层、中间漆层、腻子层、面漆层厚度)按零部件的图纸及工艺要求,膜厚的测定按5.3.3的规定进行。
4.2.4光泽度漆膜光泽度按5.3.4的方法及要求进行测定,A类零件表面漆膜光泽度≥95(GS)。
4.2.5 硬度漆膜硬度按5.3.5的规定进行测定,要求按图纸的规定执行。
4.2.6附着力要求涂漆层(包括底漆、中间层漆、腻子层、面漆之间)与工件表面附着牢固,试验方法按5.3.6。
4.2.7耐汽油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汽油性,按5.3.7的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发白、膨胀、剥落、皱纹、起泡以及明显失光、褪色、漆膜软化、返粘、颜色模糊、实验液染色、混浊等缺陷。
4.2.8耐碱性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碱性,按5.3.8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变色、褪色、膨胀、漆膜软化等缺陷。
4.2.9耐酸性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酸性,按5.3.9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变色、褪色、膨胀、漆膜软化等缺陷。
4.2.10耐人工汗液性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人工汗液性,按5.3.10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变色、褪色、膨胀、漆膜软化等缺陷。
4.2.11耐候性出厂一年半内,漆膜应完整,只允许轻微的失光和变色,不脱落、起泡、开裂,失光率不大于30%;试验方法按5.3.11的规定。
4.2.12耐冲击性主要是指耐低温冲击性,涂层的一般冲击强度不低于1.96N.m,按5.3.12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裂纹剥落产生等缺陷。
4.2.13 漆膜的磨光性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磨光性。
按5.3.13方法试验后,漆膜的色彩、光泽度及一般外观均无明显的改变。
4.2.14 耐水性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水性,按5.3.14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发白、膨胀、剥落、起皱纹、起泡软化及明显的失光、褪色等缺陷。
4.2.15 耐湿热性涂层应具有一定的耐耐湿热性,按5.3.15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发白、膨胀、剥落、起皱纹、起泡软化及明显的失光、褪色等缺陷。
4.2.16 抗回粘性涂层应有一定的抗回粘性,按5.3.16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明显的粘着物和布纹痕迹。
4.2.17 耐弯曲性涂层应有一定的耐弯曲性,按5.3.17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裂纹或剥落现象产生。
4.2.18 其它性能的要求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化学物性能,如耐混合二甲苯性、耐洗涤剂等,试验方法按5.3.18。
4.3ABS材质上耐热涂装的质量要求ABS材质上耐热涂装的质量要求按附表(表2)的要求。
4.4其它树脂材料的烤漆件其它树脂材料的烤漆件可参照ABS涂装的质量要求表中2级要求进行控制。
4.5 金属烤漆件4.5.1 油箱油箱的烤漆可参照ABS涂装的质量要求表中3级要求进行控制。
4.5.2 其它金属材料其它金属材料的烤漆的质量指标:外观质量4.1.2;涂层质量4.2.3、4.2.5;涂层的耐腐蚀性能4.2.8、4.2.9、4.2.10、4.2.15;漆膜附着力4.2.6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图纸上进行要求。
5 摩托车涂漆件的检验方法及要求检验涂层各项质量指标时,应尽可能在零部件上直接检验,原则上是在固化了的漆膜上进行。
检验表面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工艺条件与产品相同的试验样板,并采用与实际零部件底材相同的材料。
5.1试验的一般条件5.1.1试验场所a)试验场所应是温度为23±5℃,相对湿度为40%~80%,没有日光直射,没有妨碍试验的气体、蒸汽、灰尘,噪音不得高于70dB(A),通风极少的地方。
地面和墙壁均为白色或浅色,且不应反光XUAN 目;b)检验人员辩色力正常,视力在0.8以上(含校正视力),应具有较丰富的油漆检验知识和实践经验,懂得一般的涂装工艺知识。
检验时需穿着中性颜色的服装。
5.1.2试验样板的制作a)试验样板的制作参考GB/T1727;b)树脂试验样板原则上采用于零部件同一等级的材料;c)试验样板的尺寸要求按下图所示;试验样板的壁厚:金属材料一般为0.8,树脂材料一般为3。
5.1.3涂料的取样涂料的取样步骤按照GB/T3186的有关规定进行。
5.1.4 试验样板的前处理进行与量产相同条件的前处理。
5.1.5 试验的时间有关涂面的状态及涂膜性能的实施时间,原则上是在喷涂完成后按表3所示时间把试板静置在试验场所后,再进行试验。
但有时生产线上的试验项目等是立即确认的。
表35.1.6 试验板的调整如果是涂装过的试验板,应在试验前把涂膜表面的油脂类、指纹印等肮脏杂物完全清除后再进行试验,但不可以用力擦拭涂膜表面,或使用溶剂等引起试验板表面发生变化。
5.2 涂膜性能状态的检验内容表面油漆(包括装饰性面漆和防护性底漆)涂层质量检验内容:缺漆露底、遮盖不良、气泡、脱落(剥落)、锈痕或锈斑、裂纹、麻点(凹陷)、流痕(流挂)、颗粒(尘埃)、起皱、桔皮、针孔、杂漆、脏污、划伤、砂纸纹、涂层光滑平整度(凹凸不平)、装饰贴条不平、涂层厚度不均匀等缺陷,并检查漆膜的硬度、厚度、附着力、光泽、鲜映性、光渗参数等。
5.3 涂膜性能状态的试验对于有特殊地理位置(湿热带地区)要求的涂漆件,应进行耐水性、耐盐雾性、耐湿热性及耐热性检验。
5.3.1 涂膜外观a) 以工件为试件;b) 在扩散日光之下用肉眼观察涂面的色差、色不均匀的程度、光泽的差异、光泽的不均匀程度、厚度的不均匀程度、平整性、刷纹、桔皮、起皱、颗粒、凹陷、孔的程度、流挂、鱼眼、气泡、膨胀、裂纹、漆膜泛白的程度。
注:扩散日光是指日出3h之后到日落3h之前,从不会直射日光的北窗照射进来的光线;另可以根据当事者之间的协商而使用直射日光。
5.3.2 涂膜颜色涂膜颜色参照GB/T3181的规定进行。
把工件与封样色板相邻放置于背景(注1)的同一平面上,在自然光(注2)下,从垂直方向把蔽光框(注3)放在工件上进行观察。
观察角度应是纵向的,界线宽度最好在视角的1′以下。
注1:背景是指在工件、样件色板的背后起视野作用的事物。
注2:是指日出3h之后到日落3h之前这一期间的阳光,也可以根据当事者之间的协商而使用直射日光;照度应在500 lx以上,且分布均匀。
注3:蔽光框是为了确定周边视野,在工件和样件色板上放置的光泽较暗的非彩色纸片,且视角是2°以上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开口。
另外,蔽光框最好使用亮度低于试验板的材料。
5.3.3 漆膜厚度漆膜厚度参照GB/T 1764的规定执行。
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参照GB/T12334的规定执行。
a) 用电磁式测厚计测量膜厚利用知道厚度的标准板补正过的电磁式膜厚极测量位于试验板或工件的接近中央部分、相互距离在50mm以上的3个点的厚度,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板的涂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