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探究
4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和消化 , 胃纤 维 蛋 白 溶解 酶活 力 减 弱 , 而达 到 止 血 目的 。 从 并采 用 内镜 下 硬 化 剂 注 射 止 血 。 33 2 止 血 剂 的应 用 3 例 患者 给 予 去 甲肾 上腺 素 8 Jl . . 2 mg/ l : 入 lO 冰盐 水 中 分 次 口服 或 做 鼻 胃 管灌 注 ,2 患者 给 予 凝血 O mL l例 酶4 0 U ̄ 入 lO 冰盐 水 中 分 次 口服 或 灌注 。 00 W mL O 3 3 3 抑酸 制 剂 对 明确 病 因为 消 化性 溃 疡 引起 者 给予 奥 .. 美拉 唑 4 mg 0 静洼 1 次/ 。 ~2 d 3 3 4 降低 门 脉压 力药 物 应用 对 由肝 硬 化 食 管一胃底 静 . . 脉 曲张 破 裂 引起 的 患者 给 予血 管加 压 素 一 体 后 叶 素 治 疗 , 用 垂 常 剂 量 为 1 ~2 UJ入 5 2 4J ] I %葡萄 糖2 0 5 mL中静 脉 滴注 , 1 超过 3 每 3不
临 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医 学
4 上 消化 道 出血 的临床 诊 断和 治 疗分析 8例
余 卫
(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南丰医院 江苏苏州 2 6 8 1 2) 5
【 要 】目的 探讨 上 消化道 出血 的临床诊 治 方法 。 法 回顾 性分析 江 苏张家港 南丰 医院 内科 自2 0 .6 t2 0 -1 月收 治的 摘 方 0 8f 月. 0 9f 2  ̄ -  ̄ - 4 例上 消化道 出血 患者 的临床资料 , 断和 治疗 。 8 诊 结果 本组4 例 患者除 l 8 例止血 无效转 院外 均成功止 血 , 成功率 为9 .% 结 论 胃 79 。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引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出现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的出血。
它是临床中常见的急性腹痛症状之一,也是一种危险的情况。
约15%的急诊就医原因是因为上消化道失血。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输液、输血、内镜检查或外科手术,所以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诊断症状和体征上消化道出血可引起大量异色便、呕吐物和黑便。
患者可能出现呕血、恶心、上腹部或胃部疼痛、头晕、乏力等症状。
在体检时,患者可能有低血压和心跳快的情况出现。
诊断方法医史收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相关疾病、药物过敏情况和家族病史。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患病的程度和病因。
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内脏出血的原因。
这是通过插入一根灵活的小型摄像头管子,从肛门处进入结肠,然后沿着肠道向上移动到胃部。
其它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指示进行其他检查。
例如,胃镜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和血液测试。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通常依赖于出血的原因和出血量的多少。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初步处理停止出血停止上消化道出血可能需要在医院或急诊室进行,开始时是通过补充体液和输注血液来维持血压,这可以缓解头晕或失去意识的症状。
制定计划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然后制定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
非手术治疗在大多数情况下,上消化道出血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非手术治疗。
这些方法包括:内镜止血使用内窥镜定位撕裂或溃疡部位,并使用夹子或方法进行止血。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减缓或停止出血,并促使溃疡或出血部位愈合。
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止血药。
手术治疗在某些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这种治疗方式一般用于非出血性溃疡,如胃泌素瘤或酒精性肝病。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症状。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地拯救患者的生命,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本文提供了一些常规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因此,在实施任何治疗方案之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病症,因其病因复杂和临床表现不典型,对其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了其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旨在提高医护人员的诊治能力和提供患者的医疗服务。
1 引言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急疾病,包括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是紧急性的情况,常常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命威胁。
如何及时诊断、治疗是医学界一直致力于研究的方向。
本文将重点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2 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多,包括胃肠道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等,因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方面:•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表现,积累在胃肠道内的血液被呕出口,一般呈新鲜红色。
•黑便:胃肠道出血堵塞在肠内长时间,长期接触肠壁产生化学反应而变黑。
•腹痛:由于胃肠道内的血液和物质的刺激,引起腹痛或不适。
•休克:由于失血过多,使身体处于一种低血容量状态,从而导致休克。
3 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往往因症状复杂而难以确定,因此诊断十分关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3.1 病史询问和体检对病人的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检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病史了解患者的症状是否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体检可以清楚的了解呕出物的颜色和数量等信息。
3.2 外科手术通常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大或病因比较明确而不适宜用药或其他保守治疗时,可以选择手术,因手术的确诊精度、控制出血量等方面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3.3 胃肠镜检查胃肠镜检查是最常用的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方法之一。
它可以快速而准确地确定出血的部位,及时提供治疗建议。
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观察到出血的部位、程度和病变的类型等细节。
3.4 放射学检查放射学检查分为动态血管造影及同位素扫描两种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病症。
本文首先分析了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症表现,其次详细研究了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并进一步探讨了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32-021 引言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ug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亦属此范围。
临床上可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
本文就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相关方向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2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症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引起出血病变的性质、累及部位、失血量与速度,同时与患者的年龄、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有关系。
2.1 出血方式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出血方式主要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性状取决于血液在消化道的滞留时间。
2.2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少量出血可无明显症状,大量出血可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进而严重地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供,引起死亡。
老年人常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等基础病,机体储备功能多处于边缘状态,即使出血量不大,也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了死亡率。
2.3贫血贫血的程度和表现主要与原发病、出血速度和出血量等因素有关。
2.4 发热大量出血后,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
发热的原因主要是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但是分析发热原因时要注意寻找其他因素,可能有助于原发病和并发症的及时诊断。
2.5 出血后代偿功能当消化道出血量超过血容量的1/4时,即可有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和造血等系统的代偿反应。
此外,上消化道出血常可见合并有其他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肺部疾病等。
这些合并症的存在影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医学论文)2000字简介: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UGIB)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部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本文主要介绍了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一、诊断1. 病史采集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用药史以及饮食习惯等情况,尤其要询问上消化道疾病的既往历史。
需要关注的症状包括呕血、黑便、口腔、鼻腔出血等,同时需询问患者是否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有需要进一步鉴别。
此外,还需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如呕血量、呕血频率等。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腹部压痛等指标的测量和观察。
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肝脾大小、肝区压痛等症状,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解暴素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激活部分凝血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等指标的检查。
这些检查的结果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出血量。
4.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可以直接观察出血源和病变部位,建议在患者稳定后进行检查。
内镜检查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检查范围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胆道、胰腺等,可以诊断出多种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等。
5.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胃肠道造影、CT扫描、MRI等多种方法,可以协助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变部位、严重程度以及相关病变。
二、治疗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分为干预、预防、止血三个阶段。
干预阶段:及时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等药物控制酸性胃液分泌,以减轻胃肠道出血的病情。
浅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浅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发表时间:2009-07-20T13:31:39.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5期供稿作者:周建军岳旭东 (湖北省武穴市大金卫生院湖北武穴 4 [导读] 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
一失血量的估计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
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变,但匿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50~100ml以上出现黑粪。
以呕血、便血的数量作为估计失血量的资料,往往不太精确。
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内容与粪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道内,仍未排出体外。
因此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作出判断。
1 一般状况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1h内即得改善,故可无自觉症状。
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2 脉搏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
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
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
有些病人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但让病人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冷汗,表示失血量大。
如果经改变体位无上述变化,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
3 血压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
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发表时间:2019-07-22T14:20:21.6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6期作者:胥正川[导读] 上消化道出血时是指短时间内上消化道出血量达到循环血量的20%以上,因此病情相对凶险,具有一定的致死率[1]。
(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
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常规诊断。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观察组患者采取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止血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均经胃镜最终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多数患者伴有腹胀、腹痛、呕血、血便等。
观察组中24h内止血成功率为91.67%,48h 内止血率为100%,对照组24h内止血成功率为77.78%,48h内止血率为100%,两组的24h内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凝血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止血率要快于止血敏治疗。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凝血酶;疗效【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069-02 上消化道出血时是指短时间内上消化道出血量达到循环血量的20%以上,因此病情相对凶险,具有一定的致死率[1]。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复杂,需要采取及时的诊断措施来明确出血的具体原因和出血部位,进而为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减少出血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针对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以保守止血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手法治疗为主,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研究,选取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对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病因为溃疡侵蚀动脉或静脉,出血量为200~1000ml,研究开展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5年11月。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治疗措施分析

血部 位进 行 检 查 , 密 切 关 注 患 者 的 各项 生命 体 征 , 采取基础治疗 , 积极止血 , 防 止患 者 再 次 出血 , 使 患 者 尽 早 恢 复 健康 。
供 些 许参 考 和 建 议 , 现就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随机 选 取 我 院 于 2 O l 1 年 1 1 月 ~2 0 1 3年 i 1
月期间收治的 5 O 例 消化 道 出血 患 者 , 其 中有男 性患者 2 7例 , 女性患者 2 3例 , 患 者 中年 龄 最 小 的 5岁 。 年龄最大 的 7 3岁 , 其 平均年龄 ( 4 O . 2 3 ±2 . 3 5 ) 岁, 在年龄结构上 , 1 2岁 以 下 7例 , 1 2 1 8岁 5 例, 1 8 ~6 O岁 2 O例 , 6 O岁 以上 I 8例 ; 此外 , 既 往 有 消 化 道 出 血 史 8例 , 慢 性 胃病 史 1 O例 , 慢 性 肾 病 史 6例 , 患 者 的临 床 表 现 有 呕 血 、 便 血等。
J o u r n a l o f Ma t h e ma t i c a I Me d i c i n e
Vo 1 . 2 8
No . 3
2 0 1 5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 4 3 3 7 ( 2 0 1 5 ) 0 3 — 0 3 6 2 一 O 1
探讨 , 本 次 研 究 特 选 取 我 院于 2 0 1 1 年 1 1月 ~ 2 O 1 3 年 I 1 月 期 间收治的 5 O例 消 化 道 出血 患 者 , 对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式分析 , 旨在 为其 他 消 化 道 出 血 患 者 在 今 后 的 治 疗 过 程 中 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探究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通过分析消化道出血
的病因、病症、检查以及治疗,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现行的治疗方法有待改进。
结论:在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降低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诊断;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166-02
消化道出血是在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的候症群,其发病原因多,有多种疾病都
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情况的出现。
而消化道出血又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
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
的出血,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亦属此范畴。
屈氏韧带以
下的肠道出血统称为下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
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
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消化道出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威胁到患
者的生命安全。
1.消化道出血的具体表现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的表现与出血的病因、出血部位、失血量、失血速度
和影响的部位有关,并且与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有着重要的关系。
而消化道
出血患者的主要出血方式有呕血、黑便和血便,也与患者的出血部位与出血程度
具有密切关系。
而其具体临床表现为:一般情况下,出血量较小(400ml以下)
以及慢性出血患者无显性症状。
而当患者出现急性、大量出血的情况时,会出现
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具体症状,甚至达到晕厥、四肢冰凉、尿少、
烦躁不安、休克等严重影响。
这时患者的生命体征、脉搏和血压的会根据失血程
度进行变化。
并且由于患者本身尤其是老年患者患有长期的慢性病,也会影响到
临床症状,即使出血量不大,也会引起器官病变和衰竭。
而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
容量快速减少,患者这时会感觉到心率加快,如果不能及时止血或补充血容量,
就会出现休克状态,脉搏逐渐会减弱。
休克早期血压会有升高现象,但随着失血
的增多,血压渐渐降低,患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另外,上消化道出
血常伴有合并症状的出现,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肺部疾病等。
这些合并症也会对消化道出血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
而由于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
因较多且复杂,所以不同患者的发病原因不同,也会产生较不一样临床表现,例
如出现剧烈腹痛、严重贫血、持续发热、肠梗阻等具体症状。
2.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2.1 消化道出血诊断的标准
消化道出血一般从四个方面的标准进行诊断:第一,就诊患者是否出现呕血、黑便的症状表现,是否出现头晕、心跳加快、血压持续降低等具体表现,如果具
有以上表征,那么就可以基本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第二,根据原发病症的
不同和具体出血部位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内镜检查,如在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
就可以诊断消化道出血。
第三,还有些情况,患者的口、鼻、咽部或呼吸道出现
病变出血现象并被患者吞入食管,或者在服用如铁剂、铋剂等药物、食用如动物
血制品等食物,所引起粪便发黑,这些情况可能会被误诊为消化道出血症状。
而
对疑似患者,可以对其作胃液、呕吐物或粪便行隐血试验以辨别。
第四,因为有
些患者出血量比较大,肠蠕动过快,极易出现血便,较为容易对其进行消化道出
血诊断。
但是少数患者因为只是消化道周围有较轻微的循环衰竭,但是并没有明
显性出血症状,但是医生不可对患者漏诊。
2.2 消化道出血病因
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2.2.1上消化道出血一般病因有以下主要几点:第一也是最常见的原因,由消
化性溃疡所以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第二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第三是
急性胃粘膜病变;第四是消化道肿瘤如胃癌。
同时还有其它多种发病原因,但是
由于有些病症表现的不明显也需要医生进行仔细的辨别和诊断。
2.2.2下消化道出血大多数是由消化道疾病本身所产生的现象,常见病因有大
肠癌、大肠息肉、肠道炎症性病变、血管病变、憩室等,还有少部分的可能是由
于全身性疾病所造成的局部出血现象。
2.2.3针对某些不明原因反复出血如黑便表现的病因,则可通过反复胃肠镜检
查-小肠CT-胶囊内镜-小肠镜检查,逐步寻找可解释的出血病因。
3.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一般来说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而且由于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的情况比较
危急,并且病情变化快,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所以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应该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治疗放在急救的首位。
一般措施:当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时,应对患者采取平卧姿势,以保
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呕血时血液反流引起窒息,必要时辅助吸氧。
出现活
动性出血需要患者禁食。
时刻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如脉搏、血压、心电图、每
小时尿量及神志变化。
观察患者呕血与便血情况,出现病情严重的患者时进行中
心静脉压测定。
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止血治疗,根据不同的原发疾病进行不同的药物治疗,还需要注意对患者的用药史进行了解,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掌握输血指针及
输血品种、输血量,一般输浓缩红细胞,严重活动性大出血考虑输全血,以及时
改善急性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特别提出尿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果常规药物
治疗没有作用,可以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内镜直视下止血、血管介入技术,如采取这些方法依然无效,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接入治疗,以
降低患者死亡率。
4.结果与讨论
消化道出血消化内科临床的常见疾病,但是由于其发病原因多且较为复杂,
常常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
而且尽管这些年医疗水品在不断的进步,消化道出血
的死亡率依然高达10%左右,所以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进行迅速的止血抢救
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在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之后,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
的不同,发病原因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对应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痊愈几率。
【参考文献】
[1]徐海栋,刘博.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3,
03:144-147.
[2]周彪,牛旭平.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9,19:31-34.
[3]孙承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8,03:35-36+57.
[4]所剑.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和治疗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07:602-60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