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性能评定文献综述
桥梁抗震研究综述

桥梁抗震研究综述桥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城市道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
地震是威胁桥梁安全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一旦发生地震,可能对桥梁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交通中断和人员伤亡。
桥梁抗震研究备受关注,针对其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保障城市交通的安全。
一、桥梁抗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程的发展,城市桥梁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而我国又处于地震多发区域,地震灾害的频发给城市桥梁的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结构倒塌、桥墩破坏和桥面变形等,严重影响城市交通运行和灾后救援工作。
加强桥梁的抗震研究,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对于城市交通安全和城市灾害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桥梁抗震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 现状目前,桥梁抗震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国内外学者也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桥梁进行了大量抗震试验和仿真分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数据。
2. 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手段的完善,桥梁抗震研究将不断深入和拓展。
未来的桥梁抗震研究趋势包括:结构材料的新型应用,如高性能混凝土、新型钢材等;结构设计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如抗震设计的整体性能要求、桥梁结构的隔震设计等;抗震试验和仿真分析技术的完善,如大型桥梁的振动台试验,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等。
三、桥梁抗震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挑战1. 结构设计桥梁的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交通荷载等,而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叠加效应使得桥梁的抗震设计显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如何在结构设计中兼顾各种力学作用,确保桥梁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桥梁抗震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2. 结构材料结构材料是桥梁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新型材料的应用为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新型材料的性能参数和工程应用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充分发挥新型材料的优势,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是桥梁抗震研究的另一个挑战。
桥梁抗震研究综述

桥梁抗震研究综述桥梁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交通枢纽,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重要交通工程。
地震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自然灾害,桥梁在地震中往往面临严重破坏甚至倒塌的风险。
对桥梁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提高桥梁在地震中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和城乡联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桥梁抗震性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将综述桥梁抗震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桥梁抗震性能的提升。
一、桥梁抗震研究的现状1. 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目前,国内外都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和标准,用于规范桥梁的抗震设计和施工。
中国国家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GB 50441-2007)、美国国家标准《桥梁设计规范》(AASHTO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这些规范主要包括桥梁的抗震设计参数、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分析、抗震构造形式等内容,为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基本依据。
2. 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方法在桥梁抗震性能研究中,主要采用了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
试验包括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通过对不同类型桥梁的地震响应进行试验观测,获取有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位移和应力等数据。
数值模拟则是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参数。
理论分析主要以结构动力学和地震工程理论为基础,通过推导和计算,研究桥梁在地震中的受力、变形和破坏机理。
3. 桥梁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技术桥梁抗震性能评估是指对已有桥梁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分析,确定结构的抗震能力及存在的安全隐患。
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包括增加剪力墙、设置阻尼器、加固桥墩等技术手段,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1. 多学科交叉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桥梁抗震研究已经逐渐向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向发展。
除了结构工程领域的研究外,还需要借助地震工程、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开展相关研究,从而全面提高桥梁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
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综述

第26卷第5期2010年10月结构工程师St r uc t ur a l Eng i neer sV01.26,N o.5O et.2010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综述张德明+叶爱君(同济大学桥梁3-程系,上海200092)摘要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桩基弹塑性变形性能、土体对桩基的水平抗力特性以及同时考虑桩土及其相互作用时桩基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现状做一梳理,以阐明国内外桥梁桩基抗震能力研究中已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桥梁桩基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重点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试验R e vi e w of E xper i m ent al R es ea r ch on Sei s m i cPe r f or m anc e of B r i dge Pi l e Foundat i onsZ H A N G D e m i ng+Y E A i jun(D epa rt m e nt of B r i d ge E ns i neef i ng,Tongj i U ni v er si t y。
Shang hai200092,C hi na)A bs t r act Thi s paper s um m ar i l y des cr i bes t he pre se nt st a t us of e xpe ri m ent al r ese a rch on i nel a st i c behavi o r of pi l e f ounda t i on and t he hor i zont a l s oil r e si s t anc e char act er i s t i c s.T e st s w i t h t he pres ence of bot h pi l e and s oil g O a8t o t a ke a c count of t he pil e—s oil i n t er a ct i o n ef f e ct s on pi l e f ounda t i on s ei sm i c perf or m ance ar e al so s um m ar i z ed.T he r esu l t s of pi l e f ounda t i on s ei sm i c perf or m an ce ar e r evi ew ed,and t he i m por t a nt pr obl em s i n f ut ur e r es ea rc h ar e pr opos ed.K eyw or ds br i dge,pi l e f oundat i on,s ei s m i c perf or m ance,experi m ental1引言桩基础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深基础形式,与其它形式的基础相比,能较好地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以及各种荷载情况,同时具有承载能力大、稳定性好、差异沉降小等优点,因而近年来在我国的城市高架桥、大型越江或跨海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桥梁抗震分析方法综述

基于桥梁抗震分析方法综述一、引言我国是自然灾难多发的国家,从2021年初南方雪灾到5月12日震动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对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了严峻的阻碍,同时导致交通、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大面积瘫痪。
公路、铁路工程也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在抗震救灾中,公路、铁路交通运输是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和尽快复原生产、重建家园的重要环节。
而桥梁又是其关键部位和操纵性工程。
因而桥梁抗震是当前重点研究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本文要紧对桥梁抗震分析方法作简要综述。
回忆历史,桥梁抗震分析方法的进展大致经历了静力法、以动力法为基础的反应谱法和动态时程分析法这三个时期。
二、静力法早期结构抗震分析采纳的是静力法。
该方法不考虑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假设结构物为绝对刚性,地震时结构物的运动与地面运动完全一致,结构物的最大加速度等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因此,结构物所受的最大地震荷载F 等于水平地震系数与结构物重量W的乘积,或者等于建筑物质量m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乘积。
即:其中,为水平地震系数,其值等于地面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在设计中,把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水平地震系数和地震烈度联系起来,且通常依照重力加速度g与地面最大水平加速度的统计平均值的比值对水平系数加以划分,我国铁路、公路工程抗震规范的规定见表1。
目前采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取代地震差不多烈度,两者之间的关系见表2。
从震动这一角度分析,把地震加速度看作是结构破坏的唯独因素具有专门大的局限性,因为它忽略了结构物的动力特性,这使得静力法只有在当结构物的差不多因有周期比地面杰出周期小专门多时才能成立,即结构物在受地震的振动作用时表现为绝对刚体而几乎不发生任何变形。
由于概念简单,运算公式简明扼要,挡土结构和桥台等质量较大的刚性结构物的抗震运算常常采纳静力法。
我国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中挡土墙和路基的抗震强度和稳固性均采纳静力法运算地震荷载。
桥梁抗震加固方法评述

桥梁抗震加固方法评述摘要:桥梁作为交通生命线的枢纽工程,一旦遭受地震破坏,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影响震后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使得人们对桥梁的抗震性能越来越重视。
桥梁抗震性能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新建桥梁采取合理的抗震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二是对现役桥梁的抗震加固。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桥梁抗震加固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对桥梁抗震加固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以期对我国现役桥梁的抗震加固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桥梁;抗震加固;延性;修复Review on Seismic Retrofit Methods ofBridges Abstract:Reducing the damage of bridges is one of important parts of reducing andpreventing disaster of transportation lifeline.In earthquake,spectacular failure ofbridges will lead to traffic system intermitting,cause tremendous losses of property and affect rescue work after earthquake.Seismic performance of bridges is widely paid attention to 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two aspects about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ridges.One is the reasonable seismic desig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al measures.The other is seismic retrofit for the existing bridge.Some seismic retrofit methods are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out in this paper,which can be reference for bridge engineers and researchers.Keywords:bridge;seismic retrofit;ductility;repair1. 引言从地震分布特征看,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我国很多地区受到频繁而强烈地震的潜在威胁。
基于桥梁抗震分析方法综述

基于桥梁抗震分析方法综述随着区域的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建设桥梁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任务。
然而,地震灾害是造成桥梁破坏和损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除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之外,也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现有许多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实现桥梁对于地震的防御和保护。
本文将会综述使用桥梁抗震分析方法的一些技术和工具,以及这些方法的优点和局限。
1. 摇摆杆技术摇摆杆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桥梁抗震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杆的力学性质,调整摇摆杆与桥梁结构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增加桥梁的承载能力,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实施,对于一些较小的桥梁具有不错的抵抗能力。
但是,这种方法无法应对更大型桥梁的抗震需求,以及一些地质条件较恶劣的区域。
2.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另一种常用于桥梁抗震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结构力学原理,将桥梁结构分割成许多离散的小元素,然后计算每个小元素的受力情况,从而获得整个桥梁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考虑到结构变形和环境因素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且适用于各种桥梁类型和结构形式。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大量数学和计算工作,且时间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实时的抗震需求不适用。
3. IDEFO 方法IDEFO (Integration Definition for Function Modeling) 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桥梁抗震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桥梁结构的功能特征进行分析,确定桥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特征,从而定义各种抗震措施、策略和实施步骤。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考虑桥梁系统的各种因素,能够提出精确的抗震措施和预防策略。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很高的专业技能和信息管理能力,且对实施过程的把控要求较高。
4. 基于AI 的抗震分析方法近年来,基于AI 的抗震分析方法也在桥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桥梁结构和地震数据进行学习和模拟,预测和评估桥梁在地震中的响应情况。
桥梁抗震综述

桥梁的抗震设计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城市高架桥等受到损坏,会使后续救助工作变得更加艰难。
为了保障人民财产的安全路桥梁设施的完好,更好地发挥公路运输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在桥梁设计中应充分重视抗震设计。
该法在当前桥梁抗震设计中经常用到,桥墩延性减震是将桥墩某些部位设计得具有足够的延性,以便在强震作用下使这些部位形成稳定的延性塑性铰产生弹塑性变形来延长结构周期、耗散地震能量。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灾害会使量地面建筑物和各种设施遭到破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甚至严重地阻断交通。
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城市高架桥等受到损坏,会使后续救助工作变得更加艰难。
为了保障人民财产的安全及公路桥梁设施的完好,更好地发挥公路运输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在桥梁设计中应充分重视抗震设计。
1、桥梁震害现象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发生过一系列较大的地震,有许多桥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通过对这些震例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震害特点及产生原因,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地基与基础破坏地基破坏主要是指因砂土液化、不均匀沉降及稳定性不够等因素引起的地层水平滑移,下沉、断裂,进而导致结构物的破坏,震害较重。
基础的破坏与地基的破坏紧密相关,当结构周围的地基受到地震作用强度降低时,基础就会发生沉降或滑移,桩基础可能发生剪断、倾斜破坏,进而引起墩台倾斜、倒塌或折断。
桥台沉陷当地震作用下,由于桥台后填土与桥台并非完全固结,桥台填土的纵向土压力增大,桥梁与桥台之间的冲撞会产生相当大的被动土压力,使桥台有向桥跨方向移动的趋势。
由于桥面的支撑作用,桥台将以桥台顶端为支点产生竖向旋转,从而导致基础破坏。
若桥台基础建造在液化土上,则可能引起桥台垂直沉陷,最终导致桥台因承受过大的扭矩而破坏。
墩柱破坏墩柱破坏主要包括弯曲强度不足、弯曲延性不足、纵筋搭接区的抗弯能力以及剪切强度不足等。
墩柱的破坏往往引起连锁反应,如落梁、整个结构的倒塌等。
支座破坏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如果上、下部结构的相对位移过大可能造成支座锚固螺栓拔出、剪断,活动支座脱落及支座本身构造上的破坏等,导致结构力传递形式的变化,进而对结构的其他部位产生不利的影响。
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摘要: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抗震性能的分析对于确保桥梁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包括地震荷载的特性、结构的响应以及改善抗震性能的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桥梁抗震性能,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维护这些关键基础设施,提高其在地震中的生存能力。
关键词: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地震荷载、结构响应、改善方法引言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车辆和行人的重要交通负荷。
然而,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倒塌和损坏,对交通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涉及多个关键方面,包括地震荷载的特性、结构的响应以及改善抗震性能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些方面,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地震荷载的特性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表面振动。
地震荷载是桥梁结构所面临的主要外部力量之一。
了解地震荷载的特性对于准确评估桥梁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地震荷载的特性包括地震波的幅值、频率、方向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不同地区的地震荷载特性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和分析桥梁结构时,必须考虑当地的地震条件。
地震荷载的特性也取决于地震的震级和震源距离,因此需要对可能的地震情景进行详细的研究。
结构的响应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振动,其响应取决于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和支座条件。
抗震性能分析的关键是评估桥梁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响应,并确定是否会出现危险情况。
桥梁结构的响应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来分析。
数值模拟通常使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以模拟桥梁在地震下的动力行为。
实验测试包括在地震模拟台上对实际结构进行振动试验,以获取真实的响应数据。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桥梁的位移、应力、应变等参数,从而评估其抗震性能。
改善方法为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型试验的研究较公路 桥梁方面领先。1977 年即颁 布了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 TJ23- 77) , 1995 年颁布 了新的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 GB50023- 95) , 1997 年 上海市颁布地方标准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 程( 1997) 。在建筑抗震检测方面, 我国已建立了比
建筑抗震鉴定的主要步骤为: 原始资料搜集, 如 勘察报告、施工图、施工记录和竣工图、工程验收资 料不全时,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补充实测; 建筑 现状的调查, 了解实际情况与原始情况相符合的程 度、施工质量和维护 状况, 并 注意有关的非抗 震问 题; 综合抗震能力分析, 依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 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能力等因素, 采取现有抗震概 念的宏观判断又有数值计算的鉴定方法; 鉴定结论 和治理, 对现有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做出评价, 对不符 合要求的建筑提出相应的维修、加固、改造或更新的
抗震性能评价: 联邦 95 手册规定可采用构件能 力( capacity) 需求( demand) 分析或整体横向强度分析 这两种方法之一对桥梁抗震性能进行评价。构件能 力需求分析确定能力需求比( C/ D) , 当 C/ D 小于 1. 0 时, 说明构件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破坏, 因此有必要 对其进行加固。整体横向强度分析对整桥或其中一 联进行推倒分析。这 2 种方法中, 整体横向强度分 析通常比构件能力需求分析更为不保守, 从而减少 了需要抗震加固的桥梁的数量或者使抗震加固的费 用减少。因此, 加固设计人员工作量的增加可以换 来加固成本的减少。
联邦 95 手册规定在制订加固方案时应考虑如
2005 年 第 5 期
郑 罡, 等: 桥梁抗震性能评定文献综述
85
下因素: 评价加固方案对防止整体性灾害的有效性; 加固费用; 桥梁剩余的服役期。联邦 95 手册对桥梁 抗震评价的程序为: ( 1) 初步筛选: 对需要进行抗震 评价和加固桥梁进行初步 筛选以确定各 自的优先 权; ( 2) 抗震性能评价: 有一套方法对已有桥梁的抗 震性能进行评价, 并确定各种抗震加固方法的整体 效果。这 2 个步骤分述如下。
上海市地方标准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 程( 1997) 中, 对需要进行改建、扩建和加层建筑的 鉴定作了原则性规定, 具体内容包括: ( 1) 对现有建 筑进行改建或扩建时, 如需变动原有的结构, 必须按 改建或扩建后的结构状态建立力学计算模型, 进行 抗震分析和鉴定, 并按现行上海市标准 建筑抗震设 计规程 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 2) 未经抗震设计的 现有建筑一般不宜进行加层。如确需加层时, 必须 按现行上海市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的要求进行 抗震设计; ( 3) 对 加层建 筑应进行 整体抗震 计算。 计算时应将原建筑与加层部分一并考虑, 其强度验 算和构造措施应满足现行上海市标准 建筑抗震设 计规程 的 规定, 不满足要 求的结构应进 行抗震加 固; ( 4) 进行抗震强度验算时, 材料标准强度应取用 实测材料强度推定值, 构件截面尺寸以实测为准, 荷 载应根据使用要求, 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 规范 规定取值; ( 5) 直接在建筑物上加层时, 必须 加强加层部分与原建筑之间的连接, 连接要确保有 效传递地震作用; ( 6) 改建、扩建和加层的建筑, 经 验算确定下部原有建筑需进行加固时, 应先对下部 建筑进行加固后, 才可进行上部的施工。
较完整的体系, 获得许多宝贵经验。其中在抗震鉴 定的基本要求、主要步骤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 鉴定等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抗震鉴定的基本要求包括: 划分鉴定的适用范 围; 对现有建筑抗震鉴定和加固后的基本要求; 建筑 综合抗震能力的判断; 建筑现状良好的评定; 建筑重 点部位与一般部位的划分; 场地条件和基础类别的 利弊; 建筑结构布置不规则时的鉴定要求; 结构体系 的合理检验; 构件型式的抗震检查; 抗震结构整体性 构造的判断; 非结构构件的震害评定; 材料实际强度 等级的最低要求等 12 个方面进行综合运用, 并对结 构整体抗震性能作出第一级综合评定。
初步筛选: 联邦 95 手册规定在进行抗震加固前 应依据地震危险性和结构重要性对桥梁抗震性能类 别进行划分。地震危险性的指标是加速度系数 A, 其值由 AASHTO 附录 1- A 部分列出。A 与地震加 速度 g 的乘积即 475 年内的最大峰值加速度值( 对 应 50 年 10% 的超越概率) 。结构重要性分为重要和 普通两类。重要桥梁是指在地震后必须保持畅通的 桥梁, 其余的桥梁为普通桥梁。根据地震危险性和 结构重要性可将桥梁的抗震性能的需求( 要求) 类别 分为 A、B、C、D 4 类, 其抗震加固要求依次递增。应 该注 意 到 这 一 划 分 和 AASHTO 桥 规 有 所 不 同。 AASHTO 对最大峰值加速度在 0. 29 g 以下的桥梁未 作划分, 而 95 手册对这一部分桥梁分 A、B、C 3 类作 了细划。
2. 2 公路及铁路桥梁 检测内容: 桥梁抗震性能诊断检测从结构方面
包括外观、材料、构件、全桥结构等 4 个方面的检测。 ( 1) 外观: 以墩台的外观检测为例, 外观检测包
括: 墩台的风化、水蚀、剥落、破损及裂缝情况; 墩台 基础埋置深度是否满足要求, 有无过度冲刷现象; 墩 台有无下沉、滑动、倾斜等现象; 混凝土有无裂缝、麻 面、蜂窝、空洞、露筋等。
收稿日期: 2005- 07- 20 项目名称: 西部交通建设科研项目 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加固技术研究 ( 200231800028) 作者简介: 郑 罡( 1972- ) , 男, 四川省高县人, 哲学博士, 副研究员
84
公路交通技术
2005 年
抗震减灾对策。在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抗震 鉴定时, 首先分析、统计出震害特征, 然后进行逐级 鉴定: 第一级鉴定包括结构体系、材料强度、配筋构 造和连接构造等 4 个大项; 第二级鉴定主要包括计 算抗剪承载力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构检测包括验收检测和承载力检测等。 ( 4) 全桥: 全桥检测通常采用静载和动载试验。 抗震加固优先权( 排序) : 获得桥梁的抗震加固
优先权是为确定一定区域内桥梁是否需要抗震加固 及桥梁抗震加固的次序。桥梁的抗震加固优先权不 仅取决于桥梁的结构性能, 同时还与国民经济的发 展水平、桥梁的社会经济重要性, 桥梁在交通网络中 的地位, 桥梁所在场地的地震动参数等有关。应该 说, 桥梁是否需要加固更多地取决于这些非结构性 能的因素。
为评价 桥梁抗震性能和制定桥梁抗震加固方案 提供技 术依据。 本文对 现有国 内外结构 检测技 术标准、内 容、检 测、
仪器和研究资料进行综述, 对我国从事相 关工作的工程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 桥梁; 抗震性能检测; 文献综述
文章编号: 1009- 6477( 2005) 05- 0083- 05
公路交通技术 2005 年 10 月 第 5 期
Technology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Oct. 2005 No. 5
桥梁抗震性能评定文献综述*
郑 罡, 唐光武, 兰海燕, 许晓锋
(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重庆市 400067)
摘 要: 桥梁抗震性能评定包括桥梁结构 基本参数的检测和桥梁抗震性能的分 析两个相 互关联的内 容, 最 终目的是
( 2) 材料: 钢筋混凝土墩柱的材料检测包括: 混 凝土及钢筋的弹性模量和强度; 混凝土匀质性、混凝 土缺陷; 钢筋的拉伸~ 应变关系、钢筋锈蚀状态; 保 护层厚度、混凝土碳化深度; 钢筋的位置和直径。
( 3) 构件: 构件检测通常要通过拟静力、拟动力 等抗震试验来进行。桥梁墩柱构件检测包括: 弹性 刚度、弯曲强度、抗剪强度、塑性铰的变形能力; 混凝 土现有应力的检测; 盖梁的弯曲强度和延性; 节点的 强度和变形特征; 基脚的强度和变形特征。全桥结
对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就是对桥梁地震破坏 易损性的评估, 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如 雷俊卿提出了地震破坏易损性概率评估标度, 分变 形和强度易损性两个大类讨论了 25 项主要影响因 素。任宝双等提出了在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结构 的综合评估方法, 对其建立了层次分析的指缝和顺筋裂 缝) 、混凝土面积腐蚀率、钢筋锈蚀率( 跨中) 、保护层 有无脱落等, 从耐久性损伤、安全性( 即承载力) 和适 用性( 即刚度) 等 3 个方面分 4 个等级进行评估。
中图分类号: U442. 5+ 5
文献标识码: A
Literature Review on 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Bridges
ZHENG Gang, TANG Guang wu, LAN Hai yan, X U Xiao f eng
Abstract: 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cludes structure property testing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es. A brief literature review, focusing on published standards or specif ications, i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which is a good reference for engineers and researchers engaging in this field in China. Key words: bridge; seismic evaluation; literature review
1 主要调研内容 本文对国内外研究和技术标准的文献进行了调
研, 其中主要的国内相关技术标准包括: 铁路桥梁抗 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 1999)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 规范 ( 1989) 、 公路桥 梁抗震 设计规 范( 征求 意见 稿)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1993) 、建筑抗震鉴定 标准( 1995) 、上海市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 199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01) 。国外相关技术 标准 包 括: 美 国联 邦 公 路 局 桥 梁 抗 震 加 固 指南 ( 1983) 、桥梁抗震加固手册( 1995) 、美国加州 桥梁 抗震加固指南( 1995) 、美国( 1998) 、美国加州( 2001) 、 日本( 1996) 、欧州( 1996) 桥梁抗震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