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研究方法--电镜--D2

合集下载

高分子的表征与分析

高分子的表征与分析

F
σ = F / A = F / (πr2) F 为样品断裂时压力, A 和 r 分别为圆柱形样品起始时的截面积和直径
Flexural strength
弯曲强度(Flexural strength OR Bending strength) 也称挠曲强度或抗弯强度。弯曲强度的测定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对标准试样施加一静止弯曲力矩,直至试样断裂。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差热扫描分析(DSC) 在程控温度下,测定输入到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功率差与温度的关系。
DSC curves
Heating scan
Cooling scan
onset mid end
enthalpy
Tg
Tc
Tm
熔融焓(ΔHm),表示分子或分子链段排布由有序转换到无序所需要吸收的能量。 将 ΔHm与100%结晶试样熔融焓(ΔHm0 ,通过已知结晶度聚合物熔融焓外推得到)比较既可得到聚合物的相对结晶度 Xc。
P
P
Hardness
硬度(hardness)是指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也可表述为材料抵抗残余变形和反破坏的能力。 硬度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的综合指标。 硬度试验根据其测试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静压法、划痕法、回跳法及显微硬度、高温硬度等多种方法。 常用于塑料和橡胶硬度测试的标准为邵氏(Shore)硬度。用邵氏硬度计插入被测材料,表盘上的指针通过弹簧与一个刺针相连,用针刺入被测物表面,表盘上所显示的数值即为硬度值。
粘度法只是一种测定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方法,必须在确定的条件下,事先订定粘度与分子量的关系(即根据已知分子量的试样测定得到常数K和a)

高分子材料的分析与表征

高分子材料的分析与表征

高分子材料的分析与表征高分子材料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之一。

它们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制造塑料制品、合成纤维和涂料等等。

然而,对于高分子材料的分析与表征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任务,因为这有助于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质,从而提高其性能并改进制造工艺。

一、高分子材料的分析高分子材料的分析是指在不影响材料性能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化学和物理性质的分析。

这项工作主要包括材料的成分分析、微观结构分析和宏观性能测试。

其中,对高分子材料成分的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或物理分析来实现。

化学分析常用的方法有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等等。

红外光谱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分析方法。

它是一种基于吸收和反射的分析技术,能够分析材料中的基团和官能团。

高分子材料中的不同成分所含有的基团和官能团都是不同的,所以红外光谱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材料的成分。

此外,红外光谱还能够检测出材料中的化学键和官能团的类型,从而确定分子结构,为接下来向材料中引入新化学基团提供有用信息。

核磁共振(NMR)是另一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分析方法。

它是一种基于磁场和电磁波的分析技术,能够分析材料中的核自旋取向。

在高分子材料中,核自旋的取向会依赖于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分子环境。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详细地了解材料分子的结构,从而改进材料的性能。

质谱就是一种基于分子质量的分析技术。

它是一种利用分子中原子的质量差异和元素分布来确定分子质量和组成的方法。

高分子材料经过化合反应、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包含有机溶剂和配料,因此会含有一些未知化合物或杂质。

使用质谱技术可以对这些未知化合物和杂质进行鉴定,准确确定材料的组分。

元素分析主要是用来确定材料中的元素成分。

在高分子材料中,含氮反应物、含氧掺合物和食用和添加剂都可能会影响其性能。

因此,元素分析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来评估材料属性和其它的技术应用。

二、高分子材料的表征高分子材料的表征主要是指根据材料的微观形态和结构特征,进行结构表征、形态表征和性质表征,以便更好地了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特性。

2019-2020 (2)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试卷A

2019-2020 (2)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试卷A

班级(学生填写):
姓名:
学号:
命题:
审题:
审核:审批:-----------------------------------------------密
----------------------------封---------------------------线-------------------------------------------------------(答题不能超出密封线)136℃160℃
2、(红外)已知某化合物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如下所示,已知该化合物化学式为C7H9N,试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相关基团的吸收情况,推测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并且说明推断的过程。

(共15分)
3.(NMR)下图是三种尼龙的1H-NMR谱图,表5-4是三种尼龙的NMR峰面积
之比,试分辨出图中(a)、(b)、(c)1H-NMR谱图分别对应的是哪种尼龙?试分析说明理由。

(15)
A B
6、简述紫外吸收光谱法的测试原理。

运用紫外吸收光谱的谱图信息区分下列两对异构体。

(共8分)
A B
7、(GPC)下图为一聚合物的GPC曲线,请比较峰A、B、C的分子量大小并说明原因,比较A、B所对应的分子量分布的宽窄;指出D代表什么峰。

(共8分)
8、医用口罩的主要成分为PP熔喷布,请选用合适的高分子研究方法和相应的仪器,研究熔喷布的成分、结构、热性能,写出研究方法及所研究内容。

(15分)。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分⼦材料研究⽅法作业及答案第⼀章《绪论》习题答案1. 材料的定义?答:⽤以制造有⽤的构件、器件或其它物品的物质。

也可以说是将原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法加⼯制成的⾦属、⽆机⾮⾦属、有机⾼分⼦和复合材料的固体物质。

它们⼀⽅⾯作为构件、器件或物品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如⾦属、有机⾼分⼦、⽊材、⼈造纤维、天然⽯材和某些玻璃等;另⼀⽅⾯可以在某些⼯艺中作为最终产品,如陶瓷和玻璃制品。

2. 材料与⼈类的关系?答:关系密切,⼈类进步的⾥程碑。

(1)当代⽂明的三⼤⽀柱:材料、信息与能源;(2)新技术⾰命的主要标志: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物技术。

(3)⼈类⽂明进步的标志:⽯器、青铜器、铁器和蒸汽机时代。

3. 材料的使⽤性能、固有性质、结构组成和合成⽅法之间的关系?答: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材料的性能是材料内部因素在⼀定的外部因素下的综合反映:材料的固有性质⼤都取决于物质的电⼦结构、原⼦结构和化学键结构。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取决于材料的制备和使⽤条件。

4. ⾼分⼦材料研究⽅法的内容有哪些?答:材料结构研究的基本⽅法:任务有三个:成分分析、结构测定和形貌分析。

成分分析:光谱:红外:分析材料的主要基团;⾊谱:分析材料的组成特征;热谱:分析材料的热性能;质谱:分析化合物的分⼦量和元素组成。

结构测定:X-衍射:晶体结构。

举例:蒙脱⼟。

电⼦衍射:测定细微晶体的亚微⽶结构,来分析表⾯或涂层的结构。

中⼦衍射:测定材料的缺陷、空⽳等,还可研究⽣物⼤分⼦在空间的构型。

俄歇电⼦能谱:是⽤⼀束汇聚电⼦束,照射固体后在表⾯附近产⽣了⼆次电⼦。

由于俄歇电⼦在样品浅层表⾯逸出过程中没有能量的损耗,因此从特征能量可以确定样品的元素成分。

图像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材料的表⾯形貌;透射电镜:分析材料的颗粒⼤⼩,晶体材料的缺陷等。

第⼆章《红外光谱》习题答案1. 红外光谱可分为哪⼏个区域,各区域的分⼦跃迁类型和适⽤范围?答:如下表格所⽰: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分⼦跃迁类型泛频,倍频分⼦振动和转动晶格振动和纯转动适⽤范围有机官能团定量分析分⼦结构分析和样品成分分析⽆机矿物和⾦属有机物2. 红外光谱吸收谱的位置和强度与相应化合物的结构有何关系?答:位置与化合物中的官能团的种类有关;强度与该官能团的数量有关。

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1、分析电子衍射与X 衍射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① 都是以满足布拉格方程作为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

② 两种衍射技术所得到的衍射花样在几何特征上大致相似。

不同点:① 电子波的波长比x 射线短的多,在同样满足布拉格条件时,它的衍射角很小,约为10-2rad 。

而X 射线产生衍射时,其衍射角最大可接近π2。

② 在进行电子衍射操作时采用薄晶样品,增加了倒易阵点和爱瓦尔德球相交截的机会,使衍射条件变宽。

③ 因为电子波的波长短,采用爱瓦尔德球图解时,反射球的半径很大,在衍射角θ较小的范围内反射球的球面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个平面,从而也可以认为电子衍射产生的衍射斑点大致分布在一个二维倒易截面内。

④ 原子对电子的散射能力远高于它对x 射线的散射能力,故电子衍射束的强度较大,摄取衍射花样时曝光时间仅需数秒钟。

2、倒易点阵与正点阵之间关系如何?倒易点阵与晶体的电子衍射斑点之间有何对应关系? 答:倒易点阵是与正点阵相对应的量纲为长度倒数的一个三维空间点阵,通过倒易点阵可以把晶体的电子衍射斑点直接解释成晶体相对应晶面的衍射结果,可以认为电子衍射斑点就是与晶体相对应的倒易点阵某一截面上阵点排列的像。

关系:① 倒易矢量g hkl 垂直于正点阵中对应的(hkl )晶面,或平行于它的法向N hkl ② 倒易点阵中的一个点代表正点阵中的一组晶面③ 倒易矢量的长度等于点阵中的相应晶面间距的倒数,即g hkl =1/d hkl对正交点阵有a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斑点;B. 同心圆环;C. 晕环;D.不规则斑点。

2、 薄片状晶体的倒易点形状是( C )。

A. 尺寸很小的倒易点;B. 尺寸很大的球;C. 有一定长度的倒易杆;D. 倒易圆盘。

3、 当偏离矢量S<0时,倒易点是在厄瓦尔德球的( A )。

A. 球面外;B. 球面上;C. 球面内;D. B+C 。

4、 能帮助消除180º不唯一性的复杂衍射花样是( A )。

A. 高阶劳厄斑;B. 超结构斑点;C. 二次衍射斑;D. 孪晶斑点。

聚合物化学与物理改性复习提纲

聚合物化学与物理改性复习提纲

聚合物改性:通过物理和机械方法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无机/有机物质,或将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共混,或用化学方法实现高聚物的共聚、接枝、嵌段、交联,或将上述方法联用,以达到使材料的成本下降,成型加工性能或最终使用性能得到改善聚合物改性的三个主要目的:①克服聚合物原有的缺点,赋予聚合物某些高新的性能与功能②改善聚合物的加工工艺性能③降低材料的生产成本总之,聚合物改性就是要在聚合物的使用性能、加工性能与生产成本三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聚合物改性的主要方法:共混改性;填充改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化学改性;表面改性1.共混改性:①化学共混、物理共混、物理化学共混物理共混(blend)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混合”,简单的机械共混;物理/化学共混(就是通常所称的反应共混)是在物理共混的过程中兼有化学反应,可附属于物理共混;化学共混则包括了接枝、嵌段共聚及聚合物互穿网络(IPN)等,已超出通常意义上的“混合”的范畴,而应列入聚合物化学改性的领域。

②根据物料形态分类:熔融共混、溶液共混、乳液共混熔融共混(最具工业应用价值,绝大多数)是将聚合物组分加热到熔融状态后进行共混。

优点:①原料准备操作简单。

②熔融时,扩散对流作用激化,强剪切分散作用,相畴较小。

③强剪切及热的作用下,产生一定数量的接枝或嵌段共聚物,促进体系相容性。

溶液共混是将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后,进行共混。

乳液共混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乳液进行共混的方法。

2.共混物形态的两大体系三种基本类型:均相体系非均相体系:海-岛结构特点(定义)两相体系,且一相为连续相,一相为分散相(更具有价值)海-海结构特点(定义)也是两相体系,但两相皆为连续相,相互贯穿。

3.聚合物共混物均相体系与非均相体系的判定依据:Tg均:两种聚合物共混后,形成的共混物具有单一的Tg;两相体系合物共混后,形成的共混物具有两个Tg。

4.分散度及均一性定义均一性和分散度比较的图2-2分散度是指“海-岛结构”两相体系中分散相物料的破碎程度,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指打得散不散。

生物冷冻电镜的技术及应用

生物冷冻电镜的技术及应用

生物冷冻电镜的技术及应用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现代科学对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中,冷冻电镜成为了生物结构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与传统的电镜技术不同,冷冻电镜技术可以使生物样品在冷冻状态下被固定,不失真和干扰,从而更为准确地观察和研究生物体内各种微观结构,尤其是高分子复合物的结构与互作。

一、冷冻电镜技术的基本原理冷冻电镜技术是通过将生物样品在快速冷冻的状态下迅速固定,避免样品在固化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保持了样品在自然状态下的形态结构。

通常,样品的冷冻速度可达到10000-60000℃/s,减少了溶剂结晶对样品的损伤。

电子显微镜可以将冷冻过程的各个环节迅速观察和记录下来,尤其是高分子复合物的高分辨率成像,更好地反映了样品的自然结构。

二、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历程冷冻电镜技术自195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鲜明的发展成果已经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不可忽视。

1950年代,人们通过旋转模型来模拟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

60年代初期,Patrick Boyer首次使用冷冻电镜研究鱼的肌肉组织,成功地观察到鱼肌纤维,开创了冷冻电镜领域新的历史篇章。

随后,人们开始使用冷冻技术尝试研究生物样品,1967年,探针技术的出现被认为是冷冻电镜技术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标志。

1980年代,高分辨率微镜的发明,使得冷冻电镜技术的分辨率被提高到0.2奈米级别。

随着技术的发展,冷冻电镜技术已成为人们研究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三、冷冻电镜技术的应用冷冻电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从分子结构到大分子复合物的细胞研究,已经成为各种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当下,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1、细胞结构研究。

冷冻电镜技术是观察细胞组织和细胞配件的理想手段,可以在非常高的空间解析度下获取细胞超结构的实时图像,增强细胞结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蛋白质与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冷冻电镜技术可直观地观察高级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从而使生物高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更加精确和深入。

第5篇19电镜(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

第5篇19电镜(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
加速电压高,电子束对样品的穿透能力强,可以观察较厚的样品,同时 有利于电镜的分辨率。
放大倍数:几十到几十万(106)倍;连续可调
透射电镜的主要性能指标
衬度
指透射电镜图像中亮和暗的差别(类似于黑白照片的反差) 。衬度 是一幅图像能否被清晰观察的前提。
高分子电镜图像的衬度主要是吸收衬度,取决于样品各处参与成像 的电子数目的差别。电子数越多,散射越厉害,透射电子越少, 图像就越暗。还与下面因素有关:
1. 镜筒内为什么保持高真空状态
2. ⑴ 防止高速电子受空气分子碰撞而改变运 动轨迹;
3. ⑵ 避免因空气分子电离而引起放电而破坏 了电子枪电极间的绝缘;
4. ⑶ 避免阴极氧化及样品污染。
为什么使用电磁透镜
使用静电透镜(用电场聚焦)需要高 压,给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带来不便。
故现代电镜中静电透镜只在电子枪中使 用;而聚光镜、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则 都采用电磁透镜(用磁场聚焦),可以通 过改变激磁电流来调节透镜的聚焦能力。 而且光学显微镜的玻璃透镜没有聚焦成像 的能力,不能用于电子显微镜。
低压扫描电镜 场发射电子枪 环境扫描电镜
1~100eV
扫描电镜
可变真空度
低能扫描电镜 分辨率0.4nm 1Pa~300Pa
SEM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由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在加速电压作 用下,经过二至三个聚光镜汇聚,再经 物镜聚集成一个细的电子束聚焦在样品 表面。在聚光镜与物镜之间装有扫描线 圈,在它的作用下使电子束在样品表面 扫描。
纳米尺寸的微结构
超高的力学性能
特殊的电学性质
热稳定性
碳纳米管
(Iijima & Bethune 1993)
(Iijima 199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树脂包埋切片的局限性:
AAS、AES、ABS、PU、丙烯酸酯类极性较强的聚合物 用环氧树脂包埋容易造成假象。
PU包埋切片RuO4染色
PU冷冻切片RuO4染色
Ⅱ、冷冻切片:
用液氮控制切片刀、样品以及环境温度均在较低 温度,通常比样品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低至少20 C。
不能采用水面漂膜的方式转移切下的薄片,操作 上难度会增加很多。
28
ZnO 六棱锥晶体
29
如果晶体点阵完全未知,是新晶体。此时要通过 标定衍射图,来确定该晶体的结构及其参数。所 用方法较复杂,可参阅电子衍射方面的专著。
30
第六节 TEM 样品的制备
镍、金、铝、钼、钛、
载网(“铜网”-Grid)铍、碳、硅、尼龙 ……
Φ 3.05 mm
载网孔的尺寸(“目”--Mesh)
方法:用0.5%RuO4水溶液熏15 ~ 40min。
尼龙和聚丙烯的反应速率比较
a 聚丙烯 b 尼龙
尼龙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情况
RuO4染色10分钟
RuO4染色20分钟
(3)其它染色剂:
氯磺化后用乙酸双氧 铀或锇酸染色,可染PE和 CPE(氯化聚乙烯)等;
三氟乙酸汞可染PPO 和PC等;
磷钨酸可染PA; H2S-AgNO3可染PAN。
Z (111)
Y
晶面族
晶面族: 晶体中具有相同条件 (原子排列和晶面间 距完全相同),空间 位向不同的各组晶面 。用{hkl}表示。
六方晶系中的晶向、晶面指数
对六方晶系,用三个指数表示晶
面和晶向时,取a,b,c为晶轴 ,而a 轴与b 轴的夹角为120° ,c轴与a,b 轴相垂直,如图
所示。
用三指数表示六方晶系的晶面和晶向最大的缺点是晶 体学上等价的晶面和晶向不具有类似的指数。
[111] Y 轴坐标 — 1
Z 轴坐标 — 1
o
y
[112]
晶 面晶指面数指:数
a 建立坐标系(标定面之外 ):
确定原点、坐标轴和度量单 位。
b 量截距:x,y,z
c 取倒数:h’,k’,l’
X
d 化整数:h,k,l
e 加圆括号:(hkl)
说明:
1)指数意义:代表一组平行的晶面; 2) 0的意义:面与对应的轴平行; 3)指数相同,或数字相同但正负号相反 的晶面平行;
视野(选区)中有多个 晶粒的纳米颗粒或团聚 体,其电子衍射结果与 多晶类似。
典型的多晶衍射点(环)
A- 晶粒尺寸较大(环细而锐),选区中晶粒数量较少(环不连续) B- 晶粒尺寸较小(环粗而晕),选区中晶粒数量较多(环连续)
19
非晶
非晶—弥散环
结晶非晶混合体系
20
2)判定晶体物相(什么物质、什么晶型) 准备工作:
ko
kg
A
BO C
双散射元
原子对电子的散射因数:
fe
me2 2h2
( )2(Z sin
fx)
式中
Z——原子序数;
fx ——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因子
经运算,可以得到:
fe
e2 m0c
2
fx
104
因此,
a、fe 和fx 都随散射角增 大而单调减小;
b、电子散射因数比X射线 大得多;
sin nm1
垂直于SBS铸膜面切片
双头螺旋层状结构模型
接枝共聚物:
CE/CPE接枝共聚物
EVA/PVC接枝共聚物
3、其它应用 ①动态观察:研究高聚物的断裂机理。
耐冲击性聚苯乙烯原位拉伸过程中银纹的引发
拉伸中
断裂后
从较浓溶液(0.01 ~ 0.1%)结晶时,可形成树枝 晶等。
PE的树枝状结晶
由甘油—水溶液中得到的 尼龙—4叶脉状结晶
③ 球晶:
从浓溶液或熔融冷却结晶时,可以得到球晶。球晶 的直径取决于结晶条件,可在几十到几百微米范围内。
PP球晶
PE球晶
球晶内片晶间的纤维状连接 复型后的PE球晶表面
2、 串晶 PE串晶
x
3、晶体对电子的散射:
晶体对电子的衍射遵循布拉格定律:
2d(hkl) sinn
n=0,±1,±2……
d(hkl) —晶面间距
4. 借用光学透镜的方法描述电子衍射:
非晶——漫散射环 结晶——锋锐衍射束(斑)
5、选区电子衍射(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SAED):
要求:硬度与被包埋的材料相近。
a、甲基丙烯酸酯包埋;
包埋树脂混合比
季节 A液 B液
b、环氧树脂包埋:
冬季 3
7
A液:环氧树脂812 62ml
春秋 2
8
十二烷基琥珀酸酐 100ml 夏季 1
9
B液:环氧树脂812
100ml
甲基内次甲基邻苯二酸酐 89ml
包埋块
纤维
样条
将A、B液按比例混合后加入1.5-1.7%的促进 剂DMP-30(N,N-二甲基对苯二胺),包入试 样,固化40小时。
59
第七节 透射电镜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聚合物合金


催化剂
机 材
纳米材料

介孔及层状材料
碳纤维


碳纳米管

其它碳材料
碳材料

聚合物 +

纳米材料 层状材料
材 料
无机材料 + 无机材料
高分子材料
一、结晶性高分子 1、折叠链晶片: ① 单晶:
PE单晶及其电子衍射谱
② 树枝晶:
对于磁性粉末,需要在分散后在支持膜表面滴加聚乙烯 醇缩甲醛溶液,以加强固定;
或者将粉末混于火棉胶或聚乙烯醇缩甲醛溶液制膜。
2、溶剂液面铸膜:
(1)将聚合物配成0.5%~1%的溶液,滴在水面或与溶
液互不浸润的溶剂液面上。 (2)待溶液中的溶剂挥发干后,在水面上成膜。 (3)用网将聚合物膜捞起,晾干,必要时经染色即可
PA/SEBS/AAS
PP/PA/SEBS
PP/SBS(OsO4染)
以上左图和中图为用RuO4染色的聚合物合金,左 图白色为PA,中图白色为PP,灰色为PA。
3、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形态
SBS球状相(30%S) PS/PNIPAM嵌段共聚物层状相
SBS用甲苯作溶剂铸膜缓慢挥发后得到的各种结构
氯乙烯接枝CPE氯磺化后用OsO4染色
(4)负染(Negative Staining):
常用磷钨酸的缓冲溶液,利用离子吸附,染色聚合物 胶束、纳米颗粒、乳液(干)、蛋白质、病毒体等等
PS/PNIPAM核壳颗粒(1:1 ?)
58
乙酸铀酰(“醋酸铀”)溶液负染
PEO45-b-PCL26棒状胶束的形成
样品
AB
选区电子衍射原理图
物镜 物镜背焦面
物镜像平面 中间镜
B’
A’
选区 光阑
中间镜像平面
三、电子衍射的使用:
判定单晶、多晶、非晶 判定晶体物相(什么物质、什么晶型) 判定晶面和晶轴取向 未知晶体结构定量
1)区分单晶、多晶、非晶:
单晶
特点:大量规则排列的衍射斑点
多晶
Au 蒸发膜的多晶花样
第五节 电子衍射简介
电子衍射与X射线衍射的比较:
电子衍射 X射线衍射 衍射条件和几何关系 遵循布拉格方程和劳埃方程
与物质的 相互作用 衍射强度
物质的散射 强度 结构分析精度
原子对电子 的散射
Z4/3
10000
原子对X
Z2 1


1
一、晶体学基本概念
固态物质
晶 体 —— 规则排列,长程有序 非晶体 —— 无规排列,长程无序
样品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可被电子束穿透 (对于高分子材料,通常<200nm)
样品在任何一个维度都不超过铜网有效面 积(< 3mm)
37
1、直接分散制备:
在观察维度上的厚度小于电子可穿透厚度的样品,包括纳 米颗粒、纳米纤维、纳米超薄膜(片),以及胶束溶液、 乳液:
可将粉末分散撒在支持膜上。
可将固体粉末混于分散液(非溶剂)中,超声分散后, 直接滴加在支持膜上;胶束溶液、乳液等本身就是液体 的样品可以直接滴加在支持膜上。自然干燥后,即可电 镜观察。
对所研究材料的成分、组织以及相组成等充分调研; 使用ASTM卡片等工具查清楚可能出现的相的晶体结构; 计算所有查到的结构的晶面间距值。
21
根据衍射点阵选择可能晶型,缩小范围
1.平行四边形---七大晶系都有可能 2.矩形---不可能是三斜晶系 3.有心矩形---不可能是三斜晶系 4.正方形---只可能是四方或立方晶系 5.正六角---只可能是六角、三角
观察。
液滴 膜

滤纸或塑料薄膜
4、超薄切片:
(1)对超薄切片的要求: ①要使电子束能穿透,如:200KV加速电压下观察
的切片厚度应在100nm以下。 ②切片应平整,无拉伸变形,无折皱,无刀痕和颤
痕。
(2)超薄切片的一般步骤:
常温切片 冷冻切片
包埋 修块
修块
切片
染色
切片
染色
TEM观察
无机晶体高分辨样品的制备:
或立方晶系
22
测量各主要衍射斑点(或衍射环)对应的晶面间距,与 XRD数据库(PDF卡片)中的可能物质做比较,找到匹配 的晶体物相。
23
2)判定晶面和晶轴取向 根据PDF卡片数据确定主要的电子衍射斑点或环 对应的晶面(或晶面族)指数。
24
体心立方 bcc
面心立方 fcc
六方最密堆积
hcp
六方晶系中的晶向、晶面指数 a 指数标定的特殊性:四轴坐标系 b 晶面指数的标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