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一、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梅花》的意境和哲理,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培养幼儿欣赏古诗的能力,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准备:1、一首配有精美插图的古诗《梅花》,以及相应的PPT或教学视频。
2、一些梅花图案的画纸和画笔,以便幼儿创作自己的梅花作品。
3、收集一些有关梅花的资料和故事,以便教师进行拓展和延伸。
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幼儿关于冬天的印象,引出古诗《梅花》。
2、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感。
3、讲解诗意:教师结合PPT或教学视频,逐句讲解古诗,让幼儿理解诗的意思和意境。
4、分析诗人情感:教师引导幼儿探讨诗人的情感和心态,理解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5、创作自己的梅花作品:教师鼓励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梅花,并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6、拓展延伸: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梅花的传统文化和故事,加深幼儿对梅花的认识和理解。
7、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再次完整地朗诵古诗《梅花》,并强调其中的哲理和思想价值。
四、活动延伸:1、阅读拓展:教师可以向幼儿推荐一些有关梅花的书籍或文章,以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
2、艺术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进一步表现和创作与梅花相关的艺术作品。
3、实践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公园或植物园观察真正的梅花,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梅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五、活动评价:1、幼儿是否能够理解古诗《梅花》的意思和意境。
2、幼儿是否能够通过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梅花的理解和感受。
3、幼儿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作成果。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语言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古诗《梅花》的意境和哲理,还通过绘画等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也加深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涉及教材《幼儿古诗精选》中第五章《自然之美》的《梅花》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古诗《梅花》的全文诵读、生字词解释、句子理解、意境感悟及相关的文化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古诗《梅花》,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
2. 认识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如“凌寒”、“独自”等,增强词汇量。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古诗意境的理解,生字词的记忆。
教学重点:古诗的朗读与背诵,对梅花精神的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梅花图片,古诗卡片。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古诗精选》,画笔,彩色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外形,讨论梅花的开放季节,自然引入本课。
2. 新课内容(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古诗《梅花》,逐句解释生字词,讲解句子含义,引导幼儿感悟梅花的坚韧精神。
3. 例题讲解(10分钟):挑选诗中的典型句子,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实际例句讲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古诗。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古诗朗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朗读能力。
5. 实践活动(15分钟):让幼儿动手绘制梅花,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1. 《梅花》2. 内容:古诗《梅花》全文;生字词及解释;梅花精神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向家长朗读《梅花》,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的意思。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主要考察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观察梅花,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古诗意境。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古诗欣赏》部分,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感受古诗的韵味,理解《梅花》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梅花》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梅花》古诗,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朗读《梅花》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难点:理解《梅花》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梅花》古诗,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
3. 诗句解析:教师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4.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首类似的古诗,进行解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关于《梅花》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8. 课堂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其他描写梅花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梅花》2. 内容: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梅花》。
(2)用自己的话描述梅花的形象。
(3)收集其他描写梅花的诗句,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略(2)梅花形象:傲骨凌寒、独自开放、暗香浮动(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诗句解析、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梅花》这首古诗。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优质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古诗:梅花》这首经典诗歌。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四章《传统文化》第二节《古诗欣赏》,详细内容包括对梅花诗句的理解、背诵、赏析以及相关文学背景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古诗:梅花》,感受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古诗中寓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诗句的背诵、赏析以及梅花的象征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梅花盛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梅花的特征,激发他们对梅花的兴趣。
2. 诗句讲解(10分钟)逐句讲解《古诗:梅花》,解释诗句中的难点词汇,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阐述梅花的象征意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拿出典型例题,结合诗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及时检验他们对诗句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5. 背诵与赏析(10分钟)组织学生集体背诵《古诗:梅花》,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赏析诗句,培养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诗句原文2. 黑板右侧:诗句解析、梅花象征意义3. 黑板下方: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写一篇关于《古诗:梅花》的赏析文章。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300字。
2. 作业题目:背诵《古诗:梅花》,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中的寓意。
答案要求:准确无误地背诵诗句,寓意解释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掌握了诗句的意义和梅花的象征意义。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与梅花有关的古诗词,深入了解梅花的文学价值和审美内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古诗:梅花》这首经典诗歌。
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对古诗的整体感知、理解、朗读和背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和爱好。
2. 通过学习古诗,帮助幼儿理解梅花坚韧不拔的品质,培养他们的品格。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古诗中梅花意象的理解,以及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古诗挂图、《古诗:梅花》PPT、录音机、磁带。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梅花的特征。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吗?”引入古诗的学习。
2. 古诗整体感知(10分钟)播放录音,让幼儿聆听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古诗中的梅花意象,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逐句讲解古诗,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含义。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古诗的朗读和背诵技巧。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自由朗读古诗,并进行背诵比赛,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5. 梅花绘画(10分钟)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梅花的理解,用画笔和画纸进行梅花绘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古诗:《古诗:梅花》2. 关键词:梅花、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3. 朗读、背诵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背诵《古诗:梅花》,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梅花的特征。
2. 答案:梅花是一种在寒冷的冬季开放的花朵,它的花瓣洁白如雪,花香四溢。
它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古诗:梅花》。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教案:梅花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教案:梅花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古诗《梅花》的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梅花形象。
2.培养幼儿的朗读、背诵和欣赏古诗的能力。
3.通过学习古诗,让幼儿了解梅花的寓意,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梅花》的内容,感受诗中梅花的形象。
2.教学难点:背诵古诗,理解梅花的寓意。
三、教学准备1.课件:古诗《梅花》的图片、动画。
2.古诗《梅花》的文本。
3.钢琴曲《梅花三弄》。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课件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特点,如:梅花有几瓣,颜色如何等。
2.学习古诗a.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古诗《梅花》,让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b.教师逐句解释古诗,帮助幼儿理解诗句的含义。
c.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梅花形象。
3.背诵古诗a.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背诵古诗《梅花》。
b.鼓励幼儿独立背诵古诗,给予肯定和鼓励。
4.欣赏梅花a.播放钢琴曲《梅花三弄》,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梅花的优雅。
b.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欣赏梅花的心得。
5.讨论梅花的寓意a.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将梅花比作“花中君子”?b.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梅花的寓意。
b.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梅花诗句。
c.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到的关于梅花的古诗。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诗《梅花》,让幼儿了解了梅花的形象和寓意,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帮助他们理解诗句的含义。
同时,通过讨论梅花的寓意,让幼儿学会欣赏梅花的品质,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
教师还应关注幼儿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a.教师通过富有表情的朗读,引导幼儿关注古诗的语音、语调变化,让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b.教师通过图片和动作演示,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凌寒独自开”、“暗香浮动”等抽象诗句。
2024版幼儿园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古诗一百首》中王冕的《梅花》,诗歌内容如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梅花》。
2. 理解古诗《梅花》的意境和寓意,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受。
3. 学会用古诗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梅花》。
难点:理解古诗意境,学会用古诗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梅花图片、古诗卡片、录音机、录音带。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特征,如颜色、形状、花瓣等。
2. 朗读古诗:播放录音带,让幼儿跟随录音朗读古诗。
朗读过程中,教师指导幼儿正确发音、停顿。
3. 讲解古诗:教师逐句讲解古诗《梅花》,帮助幼儿理解诗句的含义。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梅花的特点,如颜色、形状、香味等。
5. 描绘梅花:发给幼儿画笔、画纸或彩泥,让他们动手描绘自己心中的梅花。
6. 分享作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7. 背诵古诗: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背诵古诗《梅花》。
六、板书设计板书诗句《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古诗《梅花》描绘一下春天的景象。
2. 作业答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梅花盛开,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小鸟在枝头唱歌,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们对古诗《梅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在描绘梅花环节,幼儿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许多美丽的画作。
但在朗读和背诵方面,部分幼儿还存在发音不准确、节奏感不强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2024年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1)

2024年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课程,以古诗《梅花》为教学内容。
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具体章节为《宋诗三百首》中的第五十首。
详细内容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梅花》的全文,理解其诗意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寓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熟记古诗《梅花》,学会欣赏古典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古诗《梅花》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梅花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梅花的特征,引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王安石及《梅花》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意境。
3. 诗句解析:逐句讲解诗句,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如“墙角”、“凌寒”、“暗香”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情境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梅花树下,感受梅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
5. 朗读与背诵: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指导学生注意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要求学生课后背诵古诗。
6.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类似的古诗,如《雪花》,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析。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梅花”为主题的五言绝句,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梅花》2. 内容:(1)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诗人简介: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3)重点词汇:墙角、凌寒、暗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并背诵古诗《梅花》。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梅花的古诗,如《卜算子·咏梅》等,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
张玉娟
设计意图
寒冷的冬季,是各种花草树木枝叶枯萎凋谢的季节,而“梅花”却不畏严寒,不屈不挠,生长特别旺盛。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着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为了培养孩子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特设计了古诗《梅花》的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
2、利用吹画、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梅花的基本特征。
3、体会古诗中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准备
1、课件:欣赏梅花、古诗《梅花》。
2、水粉颜料、吸管、A4纸等。
3、音乐:古筝《渔舟唱晚》、班得瑞《旋转》。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在冬天里,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天气都凋零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请大家看看是什么花。
二、欣赏课件梅花,了解梅花。
1、出示梅花课件,请幼儿观察和欣赏。
2、提问:
(1)哪位小朋友告诉我这些是什么花?(梅花)
(2)你看到的梅花都有什么颜色的?(白色、黄色、粉色、红色)
(3) 数一数梅花的花瓣(5瓣或5的倍数)
小结: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很多枝干,先开花后长叶,有白色的、黄色的、淡粉色的,还有红色的,如果你仔细的数一数,就会发现它的花瓣是五瓣或是五的倍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梅花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和
爱戴,其中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古诗是这么写的:
三、引导幼儿想象画面,初步感知古诗的意境。
1、欣赏教师配乐朗诵,启发幼儿在脑海中想象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引导幼儿说说: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3、设计提问:
(1)“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
(2)从这句话里,你感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
(3)在这首诗里,你希望在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
(4)它有没有香味呢?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
(培养幼儿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质)
4、理解整首诗的诗意。
5、完整欣赏古诗课件,学念古诗。
小结: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精神的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四、启发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分组朗诵古诗。
五、利用吹画、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梅花的基本特征。
以前咱们学过吹画,现在咱们利用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吹画、点画梅花。
1、先用棉棒蘸棕色的颜料滴在纸的下半部分,然后用吸管对着颜料向前吹、改变方向吹,慢慢吹出树干树枝的形状。
吹时用力要适度,主干粗吹时用力小一些,树枝细吹时用力大一些。
2、用右手食指蘸黄色或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梅花的花瓣。
点画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层次,不能出现排队现象。
点画后及时擦手。
六、结束活动
请幼儿拿自己的作品到自己的家长身边和家长随音乐齐念古诗,然后把梅花作品送给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