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发于儿童的恶性肿瘤

好发于儿童的恶性肿瘤
好发于儿童的恶性肿瘤

儿童易患的重大疾病

儿童易患的重大疾病 1、儿童易患的重大疾病有白血病和脑恶性肿瘤 1.1、白血病:小儿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多为急性白血病,其特点是起病急,发病初期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且发热持续时间比较长,且在发热的同时,还会出现皮肤血点和贫血。 1.2、脑恶性肿瘤:小儿脑肿瘤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在5-8岁多为本病的发病高峰,其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此外,颅压增高还可致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而出现视力减退。 2、儿童易患的重大疾病有先天性耳聋和鼻咽恶性肿瘤 2.1、先天性耳聋:全国每30秒出生一个缺陷儿,其中先天性听力损失占据出生缺陷疾病之首,先天性耳聋即出生后就听不到声音,可发生于一侧或两侧,程度轻重不等,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干预,不仅会导致儿童聋哑、言语发育迟缓,还会造成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2.2、鼻咽恶性肿瘤:鼻咽恶性肿瘤不仅为成人上呼吸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儿童、青少年组也并不少见,其中儿童鼻咽恶性肿瘤占儿童所有恶性肿瘤的1%左右,占所有鼻咽恶性肿瘤的2~18%,此外,小儿肿瘤的潜伏期很短,但生长迅速、侵袭性强,可于短期发生严重后果。 3、儿童易患的重大疾病有肌肉疾病和毛细血管病

3.1、肌肉疾病:2-3岁儿童还易患一些肌肉疾病,比如股四头肌短缩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重症肌无力症等。 3.2、毛细血管病:儿童的毛细血管数量大,血管内径也宽,所以毛细血管血液量比成人多,这样就为儿童全身的各组织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其二是心血管受精神状态和情绪的影响较成人明显。受外界影响的恐惧、焦虑、过度紧张等都会影响心血管的变化。如儿童往往会因一点小事即心跳加速,脸色苍白或潮红,这种症状在青春发育期表现得最为突出。 儿童重大疾病应做哪些检查 1、耳聋基因检测 做个基因检测,就可以知道未出生或者刚出生的小宝宝是否对耳毒性药物敏感,是不是更容易受到耳毒性药物的伤害,从而导致耳聋。 2、高血脂基因检测 由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是能预防的,如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危险就降低2%。 3、高血压基因检测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共识,它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复杂性疾病,遗传度达62%。 4、糖尿病基因检测 糖尿病特别是Ⅱ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其中遗传因素约占30%,环境因素约占70%。如双亲均患糖尿病,

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细则和流程00---1

笑嘻嘻学习医院除痛病历 姓名: 性别: 住址: 联系电话: 笑嘻嘻人民医院印制

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 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细则及流程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第53号令)的要求,特制定以下管理细则和流程。 一、患者需提供材料: 1、除痛病历本。 2、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3、签署《知情同意书》。 4、患者户口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5、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二、开具和调配处方: 1、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凭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为患者建立门诊病历和除痛病历,并与患者或代办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证明和《知情同意书》需加盖医院公章)后,根据病情为患者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所开具药品需在门诊病历和除痛病历本上载明。 2、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专用处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开具药品,处方应书写规范(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缺一不可),也可使用电子处方,药房必须用相对应处方打印出纸质处方归档保存。 3、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批号管理。 (1)药房必须在处方和除痛病历中注明或记录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生产批号;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专用账册和专册登记中也必须注明或记录生产批号。 4、不能提供除痛病历本和有效身份证明的,医生将拒绝为其开具处方。 5、医院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三、流程简图: 挂号(取得门诊病历和除痛病历本)→选择首诊医师就诊→办齐疾病诊断证明、门诊病历、除痛病历书写、签署《知情同意书》等证明材料→复印患者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及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找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开具麻醉、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到门诊药房取药→除痛病历等证明材料留存药房建立相关档案→下次用药前到门诊药房索取留存的资料→找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开方取药→除痛病历等证明材料留存门诊药房。

中国儿童重大疾病发病率及意外伤害状况分析

中国儿童重大疾病发病率及意外伤害状况分析 平安人寿 2005年5月 前言 我国0-14岁的少儿总人口共有2.7亿。作为消费群体,少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没有经济收入,所有需求和保障都依靠父母提供或者社会援助,面对如此巨大的潜在市场,如何更好的帮助客户解决困难,开拓少儿险市场? 一、市场需求分析 1.少儿天生需要被保护 “孩子”就是缺乏生活经验的“同义词”。他们总是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每一天每一次的尝试对他们来说都是成长的过程。他们天性活泼好动:身材矮小却又喜欢爬高;了解世界除了用眼睛看、用后摸,还喜欢放到嘴里尝一尝;课间活动时你追我赶、推推搡搡;抵抗疾病和保护自己的能力弱,更谈不上危险意识,这些特征让他们成为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群。因此,意外伤害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儿童致伤、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据报道,中国儿童死亡原因中的26.1%属意外伤害。每年我国有1.6万多名中校学生因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等原因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的离开了人世。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加,全国死亡监测网的报告也显示,无论城市或农村,意外死亡均为1-4岁儿童的第一外死亡,死亡率高达685-941/10万。这给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中国父母带来极大忧虑。 2.小家庭大量增加,家长重视孩子培养 调查显示:我国家庭户均人口20世纪70年代为5人,1982年人口普查时为4.43人,1990年底四次人口普查时下降为3.96人,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仅为3.44人。家庭是保险消费的基本单位,家庭规模变小,导致家庭数量的增加,对家庭保障的需求也在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家庭规模变小的特征之一就是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减少,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越来越多。 家庭开销中节省了子女抚养费,促进了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小家庭更重要后代的教育培养,家长们有经济能力也舍得为孩子的将来投资,他们为孩子请家教、请保姆,让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学习班,更不惜投入几百元、几千元。有数据表明,儿童消费展家庭收入的三成以上。但是少儿的低参保率却和教育的高投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情况的发生说明家长们对儿童保险的功能和意义还是不了解。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最恶性!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最恶性! *导读:神经母细胞瘤之所以被称为“儿童癌症之王”,是因为这种肿瘤在过去疗效极差,而且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多发于肾上腺或腹膜后,位置很深,早期不易发现。而这种肿瘤恶性度高,进展快,易发生骨髓、骨及器官转移。…… 疗效最佳——肾母细胞瘤天天今年5岁。在一次洗澡中,奶奶无意中发现孩子的腹部鼓起来一小块。爸爸忙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天天患的是肾母细胞瘤。不过,医生还说,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是所有儿童恶性肿瘤中最好的。 肾母细胞瘤是最常见儿童腹部肿瘤。肿瘤生长快,常见症状为快速增大的向一侧肋部突出的腹部包块,有的患儿有血尿、高血压等症状。大部分患儿可首先进行手术治疗,病理分型、分期和手术后的化疗方案的选择对治疗和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晚期肾母细胞瘤治愈率也可以达到90%。 最广泛——软组织肿瘤 去年夏天,妈妈发现10岁的婷婷嘴唇长了一些小疙瘩。开始的时候,她以为婷婷是上火了,没太在意。妈妈给婷婷做了各样的去火食物,又买了药。可是婷婷的嘴唇不但没有消肿,肿物反而越长越大。 爸爸带着婷婷到医院就诊,医院的诊断吓了爸爸一跳:横纹肌肉

瘤。医生说,横纹肌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居软组织肉瘤的第三位,儿童、青年比较多见。 软组织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皮肤、黏膜、脂肪组织、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外周神经以及各种脏器的支撑组织等。因此,发生在软组织的肿瘤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儿童恶性软组织肿瘤以横纹肌肉瘤多见,其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以往生存率很低。近十年来,横纹肌肉瘤的综合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大量新方法和新药不断用于临床治疗,现在生存率已经从不到10%提高到60%以上。 最恶性——神经母细胞瘤 正在上幼儿园的李明是个活泼爱动的小家伙,他特别爱踢球。但最近,李明的父母发现孩子面色萎黄,还经常喊腿疼。他们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孩子患上了肿瘤,而且是有“儿童癌症之王”之称的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之所以被称为“儿童癌症之王”,是因为这种肿瘤在过去疗效极差,而且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多发于肾上腺或腹膜后,位置很深,早期不易发现。而这种肿瘤恶性度高,进展快,易发生骨髓、骨及器官转移。 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没有治疗希望了。通过综合治疗,现在神经母细胞瘤生存率已经从过去的不到10%提高到目前的近40%。 治愈率最有改观——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7岁的男孩浩然颈部长了一个小肿块。春节前,小浩然一直发烧,

儿童肿瘤现已属常见病

膀儿童肿瘤现已属常见病。随着儿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下降和先天性畸形治愈率的提高,恶性肿瘤已成为小儿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儿童恶性肿瘤常见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溜、横纹肌肉瘤等。近年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明显,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呈现两个高峰,42%的患儿在3岁以内发病,以后年龄增大发病率降低,青春前期则出现第二个高峰。 莆 蚆“四大杀手”危及儿童生命 膄日前,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意外事故、恶性肿瘤、感染、窒息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四种主要因素。 芈1.意外事故是致命主因 聿意外事故是造成儿童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主要包括各种交通事故、溺水、烧伤、烫伤、中毒、跌落、误吸、误服以及模仿各种暴力事件造成的意外等。同济医科大学少儿卫生学教研室曾在全国11个城市4.3万余名幼儿中进行过意外伤害的调查,结果显示:非致命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4.10%,其中,造成身体缺陷者占1.64%,造成永久性伤残者占1.01%。首都儿科研究所谢晓桦和戴耀华近日指出,尽管各地报道的死亡率和死因顺位不同,但绝大多数调查结果表明,儿童意外伤害成为我国1-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因素,也是儿童致残的第一位原因。他们说,我国每年约有16万0-14岁儿童死于伤害,约有64万儿童因伤致残。 蒆儿童意外伤害已经超过四种常见儿童疾病肺炎、恶性肿瘤、先天畸形和心脏病死亡的总和,不仅导致儿童伤亡、残疾,而且严重影响到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正常发育和学习。 羁 蚁2.造成原因 葿由于幼儿年幼无知,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感知觉及动作发育尚未成熟,识别危险能力差,更没有自身防卫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看护人一疏忽就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膇许多重大疾病都有低龄化的趋势,而白血病、严重心肌炎等特定重大疾病更是频频发生在儿童身上。一旦发生,高额的医疗费用将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 肃 蝿专家对20年以来的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最常见的三种儿童恶性肿瘤是白血病、脑和神经系统肿瘤、淋巴瘤,分别占儿童肿瘤总数的35.8%、17.9%和11.3%,1992年到1997年儿童肿瘤的发病率变化不是很明显,但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发病率以每年增加1.68%的速度呈上升趋势。专家认为,上述发病趋势的变化,

清热解毒 带瘤生存!一位国医大师五十多年治疗癌症的经验总结!

清热解毒带瘤生存!一位国医大师五十多年治疗癌症的经 验总结! 周岱翰,第三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五十余年,擅长治疗晚期癌症,倡导中医治癌“带瘤生存”的临床优势。根据“癌毒”偏于热性,常与痰、瘀、湿等病理产物互生互助的特点,周岱翰教授治疗上多以清热解毒法为主,配合活血化瘀、除痰散结等治法,结合不同癌瘤的病理特点和脏腑辨证,拟订出以祛邪解毒为主的常用抗癌解毒十法。清热解毒法是中医肿瘤学的重要治法之一,迄今问世的中医肿瘤专科书籍中,无不把清热解毒法列为祛邪抗癌第一大法,目前的中医肿瘤临床用药或抗肿瘤中药筛选的药理实验研究,清热解毒类中药几乎占60%以上,熟知清热解毒法的演进与内涵,有利于拓宽临床视野,提高临床疗效。【清热解毒法的形成与演进】清热解毒法所治的热毒,作为病因概念始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就提出“热毒”之名。《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热者寒之”“治热以寒”,选用泻热降火、清解泄毒之品直接祛除病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阳毒”为病之论,开清热解毒祛瘀法之先河,代表方为升麻鳖甲汤和大黄牡丹汤。《伤寒论》则常用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治热痢。唐·孙思邈在《千金方》载有:

“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醉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栀子、草苗、苦酒、乌梅之属,……除热解毒最良。”并在实践中把清热解毒方药灵活地运用到急性热病、痈疽恶肿、瘟疫中毒、风毒脚气、毒热卒发、热毒下结等病症,扩大了清热解毒法的适应范围。宋金时期的刘河间,在创立火热学说的同时,提出“寒凉治温”,制订了不少疗效卓著的清热解毒方剂。明、清以后,吴又可、余师愚、叶天士、薛生白等温病大家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温热邪毒的含义,立法施治尤重泄热解毒,拓宽了清热解毒法治疗温病的范畴。现代认为清热解毒法是指具有清解火热毒邪的治法,病因主要针对疫毒感染、热盛成毒、火毒内生三大病因而设,主要治疗疮毒、瘟毒发斑、热毒下痢、虫蛇咬伤、癌肿、急性热病等疾病。常用方剂有:黄连解毒汤、泻心汤、栀子金花汤、清瘟败毒饮、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等,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杂病及急症的治疗。【清热解毒法实质内涵的探讨】清热解毒法,为使用兼有“清热”和“解毒”作用的药物而达到清解热毒之邪的方法,既属于清法,又归于解毒法。清法范围很广,除清热解毒法外,还有清热泻火法、清热燥湿法、清热凉血法及清透虚热法。运用清热解毒法时,需结合临床实际与其他清法配合使用,如温邪袭卫,则疏卫解毒;热入气分者,清气解毒;热入营分,则清营解毒;热入血分者,凉血解毒。解毒法的范围也很广,

肿瘤学培训细则

肿瘤学培训细则 (1999年版) 肿瘤学是涉及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临床综合学科。肿瘤的治疗可采取多种手段,故本学科包括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及肿瘤放疗科等不同性质的三级学科。由于人体各部位均可发生肿瘤,按学科发展的需要,肿瘤外科又按解剖部位的不同分别形成头颈外科、胸外科、腹外科、肝胆外科、妇癌科等不同学科。临床肿瘤学科在学科目录列为二级学科。因此,它既是二级学科,又是多种各具特点的三级学科的综合学科。 我们根据肿瘤学科的特点,制定肿瘤学临床住院医师培训细则。在培养过程中采取导师与集体培训相结合的原则,由科主任负责管理,导师负责指导,小组成员分工协助,加强集体培养。采取分阶段培养的方法,以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强调临床能力的训练。 一、第一阶段培训(第1至第3年,共三年) (一)课程学习 1.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基础及专业英语肿瘤学医学统计学 2.专业基础课:病理学临床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与临床高级免疫学等选修1门(放射治疗科住院医师就增修一门放射肿瘤学)。 3.选修课:计算机医学应用基础Ⅰ[临床] 4.要求:住院医师利用晚上及周门或周日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学习,按研究生处的规定,总学分至少达到18个学分(含教学实践1个学分)。 (二)临床能力训练 1.轮科及专科学习时间安排 肿瘤头颈科住院医师: (1)院内轮科(12个月):①肿瘤内科1个月;②肿瘤放疗1个月;③肿瘤病理2个月;④肿瘤影像1个月;⑤重症监护室1个月;⑥鼻咽癌科1个月;⑦肿瘤胸科2个月;⑧肿瘤腹科1个月; ⑨肿瘤肝胆科1个月;⑩内镜室1个月。 (2)院外轮科(3个月):中一耳鼻喉科3个月。 (3)专科学习(21个月):①肿瘤头颈门诊6个月;②肿瘤头颈病房15个月。 肿瘤胸科住院医师: (1)院内轮科(12个月):①肿瘤内科2个月;②肿瘤放疗2个月;③肿瘤病理2个月;④肿瘤影像2个月;⑤重症监护室1个月;⑥肿瘤头颈科1个月;⑦肿瘤腹科1个月;⑧肿瘤肝胆科1个月。 (2)院外轮科(3个月):中一普外3个月。 (3)专科学习(21个月):①肿瘤胸科门诊6个月;②肿瘤胸科病房15个月。

肿瘤患者发热和癌痛的急诊处理

各类肿瘤患者发热和癌痛的急诊处理 癌症疼痛的治疗 一、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 在现有疼痛治疗手段中,药物治疗是基础。严格规范按照WHO推荐的癌症疼痛病人三阶梯止痛方案,可以使90%癌症疼痛病人的疼痛得到缓解。 (一) WHO的三阶梯治疗原则 1、 按阶梯给药 止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强按顺序提高,除非是重度疼痛。一般首选非阿片类药物,属于三级阶梯的第一级,用于轻至中度疼痛。如疼痛继续加剧,则升高到第二级,在非阿片类药物的基础上加上弱阿片类药物。若疼痛仍未控制或继续加剧,则进入第三级,以用于中度到重度疼痛的强阿片类药物替换,也可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后者既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此外辅助药物主要用于增强止痛效果,治疗疼痛加剧的并发症,在治疗特殊疼痛时辅助药物可产生独立止痛作用,因此可用于任何阶梯中。需要注意的是三阶梯应用不要过于教条,因为病人的情况复杂多变,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和使用镇痛药物,更多现象是需要不同药物的配伍,以求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 2、 口服给药 在尽可能情况下力争口服给药。因为口服给药方便、经济,无创伤性,不良反应小又能增加病人独立性。血药浓度稳定,与静脉注射用药相比同样有效,免除创伤性给药的不适,在家或医院均可使用。另外口服给药时吸收缓慢,峰值较低,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受性,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所以口服给药是一种最简单、最科学的给药方式。 3、 按时给药 止痛治疗应根据所用药物药代动力学的规律按时给药,而不是当疼痛达到不能忍受时才给镇痛药物(即按需给药)。因为,镇痛药物需要达到有效浓度时才具有镇痛效能,为保持止痛的连续性,需要在药物浓度下降时,及时给予药物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按时给药可以获得稳定的镇痛效果,减少血药波动而出现的反复疼痛,推迟了药物耐受的出现,是镇痛治疗观念上的进步。 4、 个体化给药 个体化原则是根据不同个体对麻醉药品敏感度的差异,既往使用止痛药的情况,及药物的药理特点确定给予药物剂量。对麻醉药品敏感度个

儿童十大症状 家长警惕孩子脑肿瘤

儿童十大症状家长警惕孩子脑肿瘤 随着我们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儿童脑肿瘤被检出率越来越高。但是,往往到医院后被检查出颅内肿瘤的儿童,症状都已经比较严重了。肿瘤长在颅内,看不见摸不着,作为孩子的家长,怎么才能知道孩子大脑里出现了肿瘤?特别是一些低龄幼儿,还没办法和家长进行语言交流,孩子的哪些动作和身体状况能反映出可能有颅内肿瘤,从而提醒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脑肿瘤带给孩子的常见异常表现吧。 一、呕吐: 这是儿童颅内肿瘤最常见的表现,早期时易在清晨发生,随着病情的进展则出现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并呈现出间歇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对于孩子,常出现从口、鼻腔呈喷射样呕吐,并伴有头痛。我们都知道这是颅压增高的表现,但在临床上常碰到约10%的脑肿瘤患儿,仅有反复的呕吐,没有头痛的现象;这往往是因为第四脑室底部的呕吐中枢神经受到肿物压迫和刺激引起的呕吐。所以,当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时,特别是伴随有头疼或者头晕,家长注意带孩子进行头部的影像学检查。 二、头痛: 成人的头痛十分常见,大多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或者是神经官能症。但对于儿童,头痛中的器质性病变明显高于成年人,头痛严重时还伴有呕吐。婴儿或低龄幼儿无法向家长表达头痛的感觉,常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拍打头部、抓自己的头发、不停哭闹。家长应注意婴儿阶段持续的烦躁不安,可能预示着孩子有头痛感,只是孩子还不会和你交流。 三、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 视力减退在儿童脑瘤里非常常见,表现为看东西模糊不清,孩子在学校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体时,容易被家长发现。低龄幼儿在玩耍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抓取一些指定的玩具以识别婴儿是否有视力减退的表现。视野缺损,是指在头和眼睛不动的情况下,看到的空间范围,有水平视野和垂直视野,一些儿童脑肿瘤会引起视野的向心性缩小。 检查时,常见儿童视乳头水肿常伴有出血,在较短时间内能发展成为继发性的视神经萎缩,视力受到严重损害。这项检查因为儿童常不能配合检查,有时需要请眼科医生散瞳后,在检查镜下检查。在判定孩子是近视眼之前,家长一定要在神经外科医生的帮助下,做一下脑肿瘤的排除检查。 四、头颅增大: 成人的骨缝已经骨性愈合,颅压增高很少有颅缝裂开,而小儿的颅骨多为纤维性愈合,颅内压增加会使颅缝裂开从而使头颅增大。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出生后定期检查婴儿的头围,对照标准量表,看看是否孩子有超出正常值的情况发生。 五、复视: 复视,即看物体时形成两个重叠影像。这是由于脑肿瘤引起颅压增高后,使得眼睛双侧展神经受到不同程度挤压和麻痹引起的。常常为内斜位(常说的“对眼”)和复视的表现。 六、颈部抵抗和强迫头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