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梅花

合集下载

2024最新整理小学生必背10首小学二年级「上册」古诗词(部编版)

2024最新整理小学生必背10首小学二年级「上册」古诗词(部编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的10首古诗1. 梅花 - 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寒冷独自开放。

从远处就知道它不是雪,因为有一阵暗香飘来。

赏析:这首诗赞颂了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数枝梅花不畏严寒,在墙角独自绽放,展现了不凡的意志。

远处飘来的幽香证实它不是雪,更显梅花高洁脱俗。

诗人以"暗香"喻梅花内在的品质,予人启迪。

诗歌语言朴实无华而又韵味隽永。

2. 菊花 - 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秋天的菊丛环绕房舍,就像陶渊明笔下的菊花一样。

菊花从篱笆边盛开到日渐西斜。

倒不是在众花中独爱菊花,只因其他花都谢了,只有菊花还在傲然盛开。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

将菊丛环绕房舍比作陶渊明笔下的景象,表现出诗人渴慕淡泊高洁的情怀。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既言明对菊花的欣赏,又表现出菊傲霜斗寒的可贵品质。

诗歌语言平易近人,意境淡雅脱俗。

3.小儿垂钓 - 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头发蓬乱的小孩在学钓鱼,身旁青草莓苔衬托着他稚嫩的身影。

路人向他打听路怎么走,他不敢答话只遥遥招手,生怕说话声音把鱼儿吓跑了。

赏析:本诗运用白描手法,细致入微地描绘儿童垂钓的情景。

开头两句勾勒出孩童专注垂钓的神情和动作。

结尾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细腻传神地再现童心,表现儿童专注纯真。

诗歌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4. 登鹳雀楼 -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渐渐落到山后面,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想要尽收千里之外的风光,就要再登上高一层的楼阁。

赏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迈胸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弘的立体画卷,表现诗人胸襟之广阔。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解读汇总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解读汇总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解读汇总——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闻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赞扬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凌寒:冒着寒冷。

遥:远远地。

知:知道。

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寒冷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雪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古诗赏析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找味。

他的《北陂杏花》对杏花花、影俱妖娆的形象大加渲染,用“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来强调杏花的高洁、坚持的精神,写得很张扬外露。

而这首写梅花的诗,其思想内涵实是相通的,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

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寒冷,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僻静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

“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屹立不倒。

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后两句,重点放在梅花的幽香上,“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14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14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14首二年级上册(7首) (1)1、梅花 (1)2、小儿垂钓 (2)3、望庐山瀑布 (3)4、登鹳雀楼 (4)5、江雪 (4)6、敕勒歌 (5)7、夜宿山寺 (6)二年级下册(7首) (7)1、咏柳 (7)2、村居 (7)3、赋得古原草送别 (8)4、绝句 (9)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6、悯农(其一) (11)7、舟夜书所见 (11)二年级上册(7首)1、梅花【唐】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简析】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2、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注释】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理睬。

【简析】《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古诗《梅花》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古诗《梅花》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课堂上自主读和互动听读相结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课文, 使学生逐步到达读得准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在读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读读背背,重在培养语感。二年级的学 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因此,在指点朗读时,采用教师带表情范,学生 听后直观感悟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然后让学生模仿表情与语气朗 读来体会文感,培养语感。
六、说教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花吗?出个谜语给大家,看看有谁能猜得出来是什么。 猜一猜:有一种花,开在寒冷的冬季,万花凋零,它却独自开放,是什么 花? (梅花) 对于梅花,你有哪些了解?(生互动交流) 同学们回答得不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古诗。(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注意正音。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公道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 功倍,教与学到达和谐、完善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在教法上,我采用自主阅读法:放手让学生读书,并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进行汇报的情势,既促成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内 容,又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 要求,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初步体会古诗 所蕴含的道理。
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点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板块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 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 下梅花不怕冷的品行。
3、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 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众人又称王荆公。汉族 ,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 ,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 ,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 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善于,且有名作《桂枝 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众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 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何时照我还。

部编版二年级全册课本必背古诗

部编版二年级全册课本必背古诗

部编版二年级全册课本必背古诗二年级上册1.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línɡ)寒独自开。

遥(yáο)知不是雪,为(Wèi)有暗香来。

【中心思想】这首诗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

2.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pénɡ)头稚(zhì)子学垂纶,侧(cè)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yìnɡ)人。

【中心思想】表达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童趣。

3.登鹳(ɡuàn)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yù)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心思想】表达了不断追求、更进一步的思想感情。

4.望庐山瀑(pù)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yí)是银河落九天。

【中心思想】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5.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zōnɡ)灭。

孤舟蓑(suō)笠翁,独钓寒江雪。

【中心思想】突出表现了诗人孤高和顽强的品格。

6.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zhāi)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kǒnɡ)惊天上人。

【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建筑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7.敕勒歌《北朝民歌》敕(chì)勒(lè)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ɡ)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中心思想】体现现了敕勒民族热爱生活的自豪之情。

二年级下册1.村居(清)高鼎草长莺(yīnɡ)飞二月天,拂(fū)堤杨柳醉(zuì)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chèn)东风放纸鸢(yuān)。

【中心思想】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2.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zhuānɡ)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古诗词汇总(一——六年级)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古诗词汇总(一——六年级)

部编版人教版古诗文汇编(小学部分)一年级上册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年级下册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年级下册1、《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必背古诗(20首)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必背古诗(20首)

【二年级上册10首】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理解】老朋友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到东边的扬州去了。

这正是繁花似锦柳绿如烟的暮春三月。

我望着他乘坐的那只小船越走越远,最后连那片白帆的影子也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

这时候只有滚滚的长江水向遥远的天边流去。

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理解】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需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3、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理解】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

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4、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理解】旷野茫茫,西沉的夕阳染黄了天边的乌云,风吹雁鸣,声音凄凉,大雪飘落。

不要担心旅途中没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谁不认识您呢?5、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理解】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在晴朗的蓝天飞翔。

透过窗子望见积雪经年的西山雪岭,门外停泊着要到东吴远行的船只。

6、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理解】好雨像适应了季节变化,到了春天就降临。

伴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在夜里,滋润着万物,细微而没有声音。

田野里的小路、乌云,全部乌黑,只有江中船上的灯火明亮。

到天亮时,再看那红色的湿漉漉的地方,春花沉甸甸的,妆点着锦官城。

7、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理解】在初春明媚的阳光里,江边是多么美丽。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注音、注释+译文)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注音、注释+译文)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注音、注释+译文)1、梅花【宋】王安石 墙qi án ɡ角ji ǎo 数sh ù枝zh ī梅m éi ,凌l ín ɡ寒h án 独d ú自z ì开k āi。

遥y áo 知zh ī不b ù是sh ì雪xu ě,为w éi 有y ǒu 暗àn 香xi ān ɡ来l ái 。

作者 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注释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

知:知道。

为(wèi ):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古诗赏析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他的《北陂杏花》对杏花花、影俱妖娆的形象大加渲染,用“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来强调杏花的高洁、坚持的精神,写得很张扬外露。

而这首写梅花的诗,其思想内涵实是相通的,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

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梅花
梅花
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
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
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

知:知道。

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鉴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两次辞相两次再任,放弃了改革。

这首诗是王安石罢相之后退居钟山后所作。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

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

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

“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

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
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