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毕业设计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毕业设计项目立足于我国当前某行业现状,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项目目标1. 分析现有问题,明确研究目标;2. 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3. 验证方案的有效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4.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即将步入职场做好准备。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行业现状分析;(2)问题识别与归纳;(3)解决方案设计;(4)方案实施与效果评估。

2.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行业背景及研究现状;(2)实地调查法:深入企业或实地进行调查,收集一手资料;(3)比较分析法:对比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佳方案;(4)实验验证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评估其实际效果。

四、项目进度安排2. 第二阶段(第34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分析问题;4. 第四阶段(第912周):实施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五、预期成果与创新点1. 预期成果(1)形成一份详尽的行业现状分析报告;(2)提出一套针对研究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3)完成实验验证,证实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 创新点(1)研究视角:从全新的角度审视行业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2)解决方案:结合前沿技术,设计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3)实验方法:采用独特的实验方法,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对策1. 困难(1)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数据收集不全、不准确的问题;(2)设计方案可能在实际操作中遇到技术难题;(3)实验过程中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2. 对策(1)加强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沟通,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2)请教专业人士,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减少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目的
本毕业设计旨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实践,通过设计、实施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内容
本毕业设计选取了《XXX》作为设计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设计和分析,最终得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设计方法
本毕业设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学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四、设计步骤
1. 调研阶段: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2. 研究阶段: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获取更多的数据和信息;
3. 实施阶段:根据前期研究,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4. 总结阶段:在设计实施完成后,对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五、设计意义
本毕业设计的完成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为相关专业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六、结语
通过本毕业设计的完成,相信学生们将会收获满满,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提升,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继续不断地努力和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样板(格式)

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样板(格式)

毕业设计任务书一、毕业设计原始资料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播种机和排种器的种类及型式;2.了解板蓝根的栽植及播种情况及要求并查取相关文章;3.简易播种机构照片。

二、毕业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板蓝根收获机并绘制装配图1张;2.播种部件图1张及主要零件图。

3.独立查阅文献和调研;正确翻译外文资料;较好地完成开题报告按时进行中期报告;综合利用各种资料信息,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案进行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合理、工艺可行;4.按格式要求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

三、毕业设计工作量1.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封面、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前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论文评定成绩,并按顺序排列。

设计说明书的字数应在20000字以上,采用A4纸打印。

2.查阅参考文献查阅文献10篇以上,其中查阅与课题有关的外文文献2篇以上,并将其中的1篇文献的摘要的原文和译文(不少于3000汉字)附在附录中。

3.设计图纸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国家有关制图标准,正确体现设计意图,图面整洁,布置匀称,尺寸标注齐全,字体端正,线型规范。

图纸全部由计算机绘制。

四、毕业设计进度安排1.2.3.4.5.6.六、审批意见系主任签名:年月日摘要通过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数控编程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能够熟练的做出数控编程程序。

学会使用图表资料以及手册,掌握与本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当中可能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夹具设计AbstractCan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machin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 elementary theory as well as in the productive practice middle school to the practice knowledge, a correct solution components in processing process localization. Clamp as well as craft route arrangement. Questions and so on craft size determination, guarantee components processing quality The academic society uses the graph data as well as the handbook, grasps designs the related each kind of material with the notebook the name, the source, can achieve the skilled utilization. Therefore, it holds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ours university life. To my own opinion, I hoped that can the work which will be engaged to own future carry on an adaptability training through this curriculum project, will exercise itself to analyze the question, will solve the question ability, will start the work for the present to build a good foundation. Because ability is limited, middle the design will possibly have the deficiency, will request earnestly fellow teachers to give the criticism to point out mistakes.Key words: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Fixture designing ;Operation sheet目录摘要........................................................ ABSTRACT .................................................... 目录. (I)前言...................................................... I V 1设计的目的及内容 (1)1.1设计的选题意义 (1)1.2设计的主要内容 (2)2数控编程中的加工工艺分析及设计 (2)2.1零件的作用 (2)2.2零件的分析 (2)2.3零件的精度分析 (2)2.4表面粗糙度的分析 (3)2.6选择加工设备与刀具、夹具等 (4)3工艺规程的设计 (5)3.1基准与定位的分析 (5)3.2加工方法的选择 (5)3.3加工工序的划分 (7)3.4工件的时效处理 (7)3.5辅助工序的安排 (8)4加工工序的设定 (8)4.1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8)4.2切削用量的选择 (8)4.3加工时的对刀 (8)4.3工序的设定 (9)5夹具设计 (18)5.1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18)5.2机床夹具的组成 (19)5.3夹具的作用和设计条件 (19)5.4专用夹具的设计 (20)5.5粗、精铣变速箱体底平面夹具设计 (20)5.6设计夹具的基本要求 (20)5.7对夹具体的要求 (21)5.8定位误差的分析 (22)5.9夹紧力的计算及夹紧元件的强度校核 (22)5.10定位基准的选择 (23)5.11铣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24)5.12夹具体槽形与对刀装置设计 (24)5.13夹紧装置及夹具体设计 (26)5.1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7)6结论 (38)参考文献 (40)致谢 (41)附录1 (42)附录2 (43)前言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可简要概述为: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要是想根据零件的加工图样的要求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刀具参数,再按规定编写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然后通过手动数据输入方式或计算机通信等方式将数控加工程序送到数控系统,在数控系统控制软件的支持下,经过分析处理与计算后发出相应的指令,通过伺服系统使机床按预定的轨迹运动,从而控制机床进行零件的自动加工。

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要求内容

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要求内容

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要求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有题目、摘要及关键词、目录、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要求理工科专业不少于4000字,文科专业不少于6000字。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撰写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题目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鲜明。

2.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简练。

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外文摘要约250个实词左右。

关键词3—5个。

3.目录主要内容的目录。

4.前言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正文(1)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

应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还应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2)设计及计算部分:这是设计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详细写明设计结果及计算结果。

(3)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包括实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

(4)方案的校验: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校验的方法可以是理论分析(即反推算),包括系统分析;也可以是实验测试及计算机的上机运算等。

6.结论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

7.谢辞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老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9.附录将各种篇幅较大的图纸、数据表格、计算机程序等作为附录附于说明书之后。

二、毕业论文撰写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1.题目题目应该简短、明确,要有概括性,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文章的确切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题目的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

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前言 (1)1.1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2塑料模具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总体方案论证.. (2)2.1 设计原理 (2)2.2 方案选择 (2)2.3 型腔数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注射模总体结构设计. (3)3.1 注射型模具基本类型 (3)3.2 注射模具的典型结构 (3)3.3 注射机的选择 (3)第四章浇注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浇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主流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分流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浇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浇注系统流动平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冷却井与拉料杆合理匹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注射模零部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确定分型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

二、设计目的和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图像识别与分类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毕业设计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以满足日常生活中对图像识别与分类的需求,提高图像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设计内容:1. 系统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和分析目前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确定设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深度学习技术研究,深入研究深度学习技术,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3. 图像处理算法设计,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特征提取、图像分类和识别等。

4. 系统架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确定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和数据流程。

5. 系统实现与测试,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设计的系统,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四、设计方法和技术路线:1. 调研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市场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技术研究,深入研究深度学习技术,包括CNN、RNN等,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3. 算法设计,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特征提取、图像分类和识别等。

4. 系统实现,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设计的系统,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五、设计预期成果:1. 完成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原型。

2. 实现图像处理算法,提高图像识别与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完成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报告。

六、设计进度安排:1. 第1-2周,调研分析,确定系统需求和功能要求。

2. 第3-4周,深度学习技术研究,掌握相关原理和应用。

3. 第5-6周,图像处理算法设计,完成算法设计方案。

4. 第7-10周,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

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图纸)格式、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图纸)格式、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图纸)格式、内容要求一、说明书装订顺序1、封面2、任务书3、开题报告4、目录5、设计说明书(正文)6、参考文献(格式见附件二论文格式要求)7、致谢8、成绩表(含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评分表、答辩评分表)图纸(物料流程图、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设备一览表、设备平面布置图):图纸不需装订附件:设计草稿二、设计说明书(正文)内容要求1、总论1.1 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及有关文件1.2 建设规模1.2.1 产品品种、规格、数量1.2.2 主要原料、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规格、来源1.3 产品方案1.3.1 产品的用途1.3.2 工艺路线的确定(生产方法的比较及评价)论述生产工艺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说明本设计工艺特性:化学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催化剂、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原料配比、操作周期、原料转化率、选择性,三废处理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1.3.3 工艺流程简述物料的来龙去脉;主要设备特性;工艺操作条件;加料量及出料量;每批产量或单位时间产量等2、工艺计算2.1 物料衡算2.1.1基础数据生产工艺技术经济指标(设计任务书);生产制度:年生产日,生产班数2.1.2 原料、产品的技术规格表原料的技术规格表中间产品的技术规格2.1.3 物料衡算(参见附录1)××设备物料衡算(要有具体计算过程)表××设备物料平衡表2.2 热量衡算2.2.1基础数据(设计任务书及有关物性数据)2.2.2 动力(水、电、汽、气)技术规格2.2.3 热量衡算1、××设备物料平衡表2、表物料的物性参数表3、××设备热量衡算(要有具体计算过程)4、××设备动力(水、电、汽、气)消耗量3 、设备选型计算(参见教科书、化工设计概论及设计手册)3.1 贮罐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2 反应设备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3 塔设备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4 换热器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5 泵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6 其他设备选型说明及计算4、设备布置4.1 设备布置原则4.2 车间建筑要求4.3 设备布置5、消耗定额、控制指标、定员5.1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及消耗量原材料消耗定额一览表5.2 生产控制分析主要控制指标5.3 定员车间各班采用五班三倒制,连续生产,每班8h。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总说明1.1 设计任务及依据依据地形图、《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完成给定路线的初步设计。

包括: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路线平面交叉设计,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

1.2 沿线自然情况本设计路段为山岭重丘区,沿线为第四级冲击和洪积层,表层土壤为粉质中液限粘土,中层为冲积形成的砂砾、圆砾,底层为砂岩土壤。

土壤渗透性较好,地层比较稳定。

1.3 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该道路为汽车专用公路的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5000~15000。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8%。

技术指标选取表1.4 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路线的起点桩号为K69+000.000 ,终点桩号为K79+089.893,总里程为10.090公里,全线设置了涵洞13道。

最大纵坡度为6%,路面宽度为10.5米。

该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面层(水泥混凝土),基层(水稳砂砾),垫层(砂垫层)。

1.5 路线设计起讫点及设计高程起点坐标 N- 5367600E-22545000 设计高程342.030终点坐标 N- 5373600E-22547700 设计高程421.570第二章路线线形设计2.1 纸上定线和路线方案的确定2 .1.1 了解资料首先要熟悉地形图和所给的原始资料,分析其地貌、高差、河渠、耕地、建筑物等的分布情况。

2.1.2 定线根据给定的起终点,分析其航空(直线)距离和所需的展线长度,选择合适的中间控制点。

在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拟定可行的路线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应进行比较确定),然后进行纸上定线。

(1)在1:10000的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在起,终控制点间研究路线的总体布局,找出中间控制点。

根据相邻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貌、地质、农田等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的地带,拟定路线各种可行方案。

对于山岭重丘地形,定线时应以纵坡度为主导;对于平原微丘区域(即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较小,纵坡度不受控制的地带,选线以路线平面线形为主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和微处理机技术的应用,出现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它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还可以进行复杂的过程控制和构成分布式自动化系统,使电气控制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可编程控制器以其可靠性极高,能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使用极其方便的巨大优越性,迅速占领了工业自控领域,成为工业自动控制的首选产品。

当前,在我国广大矿山企业中的装备和技术改造,正在兴起广泛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热潮,其发展之势恰如数年前个人计算机在我国迅速推广一样,方兴未艾,如火如荼。

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已经认识到可编程控制器的巨大优越性,许多人通过对进口设备、生产线的分析解剖认识了可编程控制器,还有许多人自己设计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取得良好成果后更引发深入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兴趣。

本次毕业设计,面对井下胶带运输机继电器逻辑控制的众多问题,我系列超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对井下胶带运输机的控制选择了日本三菱FX2N进行PLC改造。

本设计介绍了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组成、基本指2N令,胶带运输机外围各保护的接入方法。

经改造,使胶带运输机控制融入更多的科技含量,适应科技进步,确保胶带运输机安全可靠的运转。

第1章设计课题的选择1.1 设备现状兖矿集团东滩煤矿井下原使用的胶带运输机电控系统主要以继电器控制为主,依靠中间继电器、得电延时继电器、断电延时继电器、热继电器、起动停止按钮的组合实现胶带运输机的起动、停止和保护。

在胶带运输机电控保护回路中,运行指令由电气故障、机械故障、运输机故障、启动按钮、停止按钮组成。

其中电气故障由涨紧电气故障、盘未来1型闸电气故障、电机电气故障、机尾电气故障组成;机械故障由急停故障、减速箱油温故障、堆煤故障、涨紧过位故障、制动闸未张开故障组成;运输机故障由机头跑偏故障、机尾跑偏故障、胶带撕裂故障、胶带穿孔故障、涨紧液压站低压故障、欠速故障。

随着矿井服务年限的不断延长,井下胶带运输机电控系统中的继电器长期使用,接点氧化、线圈老化严重,电控系统的大部分继电器已经到了更换周期。

为此,我从矿井的实际出发,选择了“井下胶带运输机PLC改造”的设计题目。

1.2 可编程控制器(PLC)概述1969年第一台PLC在美国出现,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装置。

可编程控制器是在工业环境中使用的数字操作的电子系统,它使用其内部存储器放在用户设计的程序指令,而这些指令用来实现逻辑运算、顺序操作、定时、计数及算术运算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和生产过程。

其硬件特征仅在于具有存贮器和输入/输出模块。

七十年代后期,微处理器广泛应用于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得到惊奇的发展。

其功能不但早已不象早期产品——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那样,仅限于替代继电器系统完成顺序逻辑控制,而且具有很强的模拟量闭环调节,通讯网络、数据及文字处理,彩色图象显示等功能;因此,制造商就不再把他们的产品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而改叫可编程控制器PC,但为了与个人计算机的缩写PC区别,仍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为PLC。

现代的可编程控制器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继电器逻辑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从工业设备的概念来看,它是新一代的通用型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而从计算机技术的概念来看,它又是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

在常规电气控制电路中,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的连接是通过导线连接的。

而PLC的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的连接不是通过导线连接的,而是通过程序来连接的。

所以不会发生常规电气控制电路所出现的问题。

PLC的控制程序由编程器或计算机通过编程电缆输入到PLC中,还可以对PLC内部控制的状态和参数进行监控和修改,十分方便。

当控制功能发生变化时,不必重新改接线(即不需要进行任何硬件的改动),只需改变程序就可以了。

这种控制器程序编制比较简单,凡能够设计继电器线路的电气技术人员,只要学习并掌握了控制器的简单指令系统,就可以很方便地将继电器未来2线路图转换为控制程序。

有的控制器甚至可以直接输入线路图,使用人员甚至连指令系统都不需要学习了,可以把这种方法称为图形语言,使用上的方便性也是这种控制器受到欢迎的主要因素。

上述的逻辑控制在工业控制中主要用于顺序动作的控制,它不能完成诸如温度、压力等的连续闭环控制,为此需要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础上增加以下部件:模拟数字转换器(A/D转换器),数字模拟转换器(D/A 转换器)以及为实现闭环的PID调节及相关的软件。

这种既可以完成逻辑控制又可以完成闭环控制的控制器称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因此他们具有很广泛的应用。

1.3 继电器控制与PLC控制性能比较继电器是一种根据某种物理量的变化,使其自身的执行机构动作的电器。

继电器一般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检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

检测机构的作用是接受外界输入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中间机构;中间机构对信号的变化进行判断、物理量转换、放大等;当输入信号变化到一定值时,执行机构动作,从而使其所控制的电路状态发生变化,接通或断开某部分电路,达到控制和保护的目的。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输入信号可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功率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温度继电器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电子式继电器、热继电器等;按用途分控制与保护继电器;按输出形式可分为有触点和无触点继电器。

电磁式电流继电器的线圈串于被测量电路中,根据电流的变化而动作。

为降低负载效应和对被测量电路参数的影响,线圈匝数少,导线粗,阻抗小。

它除了用于电流型保护的场合外,还经常用于按电流原则控制的场合。

时间继电器是利用某种原理实现触头延时动作的自动电器,经常用于按时间原则进行控制的场合。

热继电器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在出现电动机不能承受的过载时切断电动机电路,为电动机提供过载保护的保护电器。

热继电器可以根据过载电流的大小自动调整动作时间,具有反时限保护特性,即过载电流大,动作时间短;过载电流小,动作时间长;当电动机的工作电流为额定电流时,热继电器长期不动作。

虽然继电器控制为我们现今企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继未来3电器控制作为一种有触点控制,长期使用,触点容易氧化、损坏,出现故障时处理起来比较繁琐,东滩煤矿井下使用的原法国胶带运输机的电控系统主要以继电器控制为主。

如今,因长时间的使用,大部分胶带运输机的电控系统的继电器已经到了更换周期,触点的氧化及吸合线圈的损坏越来越影响着胶带运输机的正常运转,继电器的使用及更换成了生产中面对的一大难题,在正常情况下一条胶带运输机的电控系统大约需要70多个继电器,性能较好的继电器约170~180元/个,一条胶带运输机控制系统大约需要11900元,如果对井下胶带运输机电控系统进行继电器更换,其配件购置及更换都将影响生产时间,处理起来比较繁琐,而采用PLC控制,一条胶带运输机控制系统仅需要约5000元(主机),且问题处理简单,将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优点:1、控制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

在生产工艺流程改变或被控设备更新的情况下,不必改变PLC的硬件只需改变程序就可以满足要求。

2、可靠性强,适用于工业环境。

PLC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达10万小时以上,这是其他计算机系统无法比拟的;PLC是无触点控制方式,其内部的控制元件拥有大量的常开、常闭接点,解决了继电器接点数量少,易氧化的缺点。

3、编程简单,使用方便。

使用者不需具备很深的计算机编程知识。

4、功能完善。

PLC具备输入输出、逻辑运算、算术运算、定时、计数、顺序控制、功率驱动、通讯、人-机对话、自检、记录和显示等功能,并且具有高速处理功能,使系统的应用范围大大提高。

5、体积小、重量轻、易于装入机器内部,便于维护。

第2章三菱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2.1 三菱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概要型PLC主要种类一、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是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超小型、小型系列产品,FX2N型PLC按品种可分为基本在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有较多的应用。

FX2N单元、扩展单元、扩展模块和特殊扩展设备。

基本单元由内部电源、内部输入输出、内部CPU和内部存储器组成,未来4只有基本单元可以单独使用,当输入输出点数不足时可以进行扩展。

扩展单元由内部电源、内部输入输出组成,需要和基本单元一起使用。

扩展模块由内部输入输出组成,自身不带电源,由基本单元、扩展单元供电,需要和基本单元一起使用。

特殊扩展设备可分为三类:特殊功能板、特殊模块和特殊单元。

是一些特殊用途的装置。

特殊功能板用于通信、连接和模拟量设定等,特殊模块主要有模拟量输入输出、高速计数、脉冲输出、接口等模块,特殊单元用于定位脉冲输出。

(如FX2N -2A/D模数转换,FX2N-2D/A数模转换)该可编程控制器中部分符号的含义:1、输出输入总点数是输出点数和输入点数总和。

基本单元、扩展单元的输出和输入点数都相同。

2、输出形式R、继电器输出(有接点、交流、直流负载两用)S、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晶闸管)输出(无接点、交流负载用)T、晶体管输出(无接点、直流负载用)3、其它区分001:交流电源100V~240V (-15%—+20%),即86V~264VACD:直流电源 24V供电4、输入输出形式R:直流输入4点,继电器输出4点X:输入专用(无输出)YR:继电器输出专用(无输入)YS: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输出专用(无输入)YT:晶体管输出专用(无输入)二、FX2N型PLC的型号FX2N型PLC的型号可表示如下:FX2N——□□ M □——□①②③④⑤①、PLC系列名称②、输入和输出点数总和③、单元种类:M -基本单元,E-输入输出混合扩展模块及扩展单元,EX-输入专用扩展模未来5块,EY-输出专用扩展模块,④、输出形式(区别与继电器输出R;晶体管输出T;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输出S)⑤、其他区分:001—专为中国推出的产品。

基本单元主要有以下几种规格:FX2N-16M,32M,48M,64M,80M,128M。

扩展单元主要有以下几种规格:FX2N-32E,48E扩展模块主要有以下几种规格:FX0N -8ER;FX0N-8EX;FX0N-8EYR;FX0N -8EYT;FX0N-16EX;FX0N-16EYR; FX0N-16EYT;FX2N-16EX;FX2N-16EYR;FX2N -16EYT;FX2N-16EYS三、特殊扩展模块FX2N型PLC的特殊扩展模块主要用于A/D,D/A转换以及温度、脉冲、通信等。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FX2N -2AD/DA;FX2N-4AD/DA;FX2N-8AD;FX0N-3A等。

四、使用PLC的注意事项1、一定要在可编程控制器的外部设置安全线路,以便当外部电源出现异常,可编程控制器发生故障时,全系统也能安全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