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伊东丰雄简介及作品集98页PPT

合集下载

建筑大师伊东丰雄简介及作品集

建筑大师伊东丰雄简介及作品集

法蘭克福市幼兒 園 Ekkenhaimu 八代市壽廖保護 養老院
1994.03
1994.04
つくば南駐車場
1995.03
八代消防總部大 樓區域
伊東豐雄生平
作品年分 作品名稱 1995.12 蓼科S邸
作品介紹
作品介紹 地點 :千野忠男,長野縣 結構:支撐鋼框架結構鋼 筋混凝土平板結構 地點 :長岡,新潟 結構:鋼筋混凝土,鋼筋 鐵骨,鋼架部分 地上一層 地下四層 地點 :阿蘇郡,熊本縣 結構:鋼結構 地上兩層 地點 :柏,千葉結構:RC 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架,鋼架結構 地上一層 作品照片
1984.07
銀小屋
1986.08
馬込沢の家
伊東豐雄生平
作品年分
1986.08
作品介紹
作品介紹
地點 :港區,東京 結構:鋼結構 地上三層 地點 :西區,橫濱 結構:鋼構 引起了世人的注目,也將 他推向國際當代建築師之 列 地點 :千代田,東京 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架 地上六層 地下一層 地點 :北海道惠庭 結構:RC 地上一層 1990年-第3屆村野藤吾獎 (札幌啤酒北海道工廠迎
1979.11
中央林間の家
1981.11
笠間の家
1982.05
梅ヶ丘の家
伊東豐雄生平
作品年分 1983.05 作品名稱
作品介紹
作品介紹 地點 :小平,東京 結構:強化木架構 地上兩層 作品照片
花小金井の家
1983.05
田園調布の家
地點 :大田區,東京 結構:鋼筋混凝土+木材 地上兩層
地點 :中野區,東京 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架 地上兩層 986年-昭和60年度日本建 築學會獎(銀色小屋) 地點 :船橋市,千葉縣 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架 地上兩層

精编办公建筑 伊东丰雄资料

精编办公建筑 伊东丰雄资料
办公建筑
心仙 台 媒 体 中
如果我们能够摆脱所有这些限制哪 怕是一点,就能设计出更舒适的空 间。但是,当一栋建筑完成后,我 会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然而 它又转化成我挑战下一个项目的动 力。因此这个过程也许在未来还要 不断地重演。
——伊东丰雄
建筑概况
仙台位于日本本州岛的西 北部,仙台媒体中心于 2000年1月竣工,该中心作 为一个市政设施.其中包括 图书馆,两个展廊,为残 疾人服务的咨询中心.带电 影院的多媒体图书馆、研 讨室和底层的咖啡厅等。 该综合体由令人印象深刻 的三种要素所构成:透明的 玻璃幕墙,浮动的海草般 的立柱以及平滑的板
仙台书架
书架的结构
建筑的结构
场所的形成
仙台媒体中心的几乎所有部分都向公众开放。如前所述,建筑内部没有明确的 房间分隔,而仅用意向的存在来暗示并形成场所,而且场所的范围穿过透明的 表皮一直延伸到城市中去。比如,首层设置了室内广场,这儿可以是表演的场 所,可以是聚会的场所,可以是集市和交换的场所等等建筑的每层平面都是前 后左右相互贯通,立体柱更是全方位地联系了整个建筑。可以说,整个建筑超 越了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更像是城市的立体街路,串连起不同特色的场所。
室内和室外一体化的设计
仙台媒体中心每一层的层高都根据不同需要而各不相同,每一层的家具设计 也是由不同的设计师完成的。虽然形状、材质和色彩各不相同,但设计师遵 守建筑和家具、室内和室外一体化的原则,创造了各种可分可和、可对应人 的各种活动的特色家具,完善了建筑的非构筑理念。正是这种室内和室外一 体化的设计,形成了仙台媒体中心多样的自由的场所。
空间特征一流动
伊东却想创造一个将会“沿着空气和水流动 轨迹浮动的建筑”,而这种意象本身用理性 是无从解释的,它本身没有功能上的必要性。 伊东从不刻意追求建筑的造型,也拒绝将一 种固定的结构引人当今社会.他便想象出一 种柔软的如海草般波动的柱子,同时也表现 为楼层之间的节奏性变化。另一方面,出于 建造连续的、不间断空间的需要,建筑被处 理成没有明显的交接处,没有阻断空间的横 梁十二根管状的柱子被随意摆放。每一根都 有不同的功能,有的作为楼梯,有的作为安 装电梯的结构体,有的作为通风管道为了表 达“流动”的彻底性.传统概念中沉重的承 重体系被管状的束柱网所瓦解,柱网甚至在 板上通过开洞进行穿越,管网的表面也覆盖 以玻璃幕墙,以强调空间可以不受任何阻隔 地流动。

从师从关系分析伊东丰雄PPT课件

从师从关系分析伊东丰雄PPT课件

代谢主义的观点为将生物体的生长,繁殖,的生命过程,化学变化即为代谢将此概 念衍伸一切事物经由新旧的斗争,最终必被新事物所取代,所以极力的强调以最 新科技来解决问题!而二次大战后代谢主义成为日本建筑自省运动,日本代谢派 建筑师们试图以禅的观念克服人性与科技之间的矛盾,使现代建筑在观念上仍 可兼顾人性与科技文明!
.
5
中野本町之家(White U) 1976年
中野本町之家是伊东丰雄建筑生涯的 一个开始.这个住宅使人们渐渐关注 他的作品。在这个住宅中,伊东将内 向空间做到了极致。而此后的几十年 中.伊东所做的工作全部与最初的设 计背道而驰。正如伊东在回忆中所述 .“这个空间对于我来讲就如同一个 堡垒,是我要必须破坏的一个目标。 ”自中野本町之家以后,伊东的建筑 逐渐显现出“临时性”、“模糊性” 和“流动性”等新特征。
室内光影效果
光通过顶部各种几何形状的 玻璃幕墙射进室内,与从四 周各个立面中的玻璃幕墙和 窗洞射进室内的光交错相织, 形成丰富的变化。
鲜明的明暗对比
细部 钢板与玻璃
钢板与地板
细部构造
玻璃与玻璃 钢板与钢板
虚与实的动态美
六十六块钢板各不相同,玻 璃形状各异。组合方式各种各样。 在随着光影的移动,并形成了一 种动态的虚实结合。
这种临时性集中体现在他对材料的把控上。他经常采用 轻质结构,并有意暴露结构及构造节点,也常常采用穿孔铝 板及金属网、金属质感的编织物所制作的隔断。
.
7
银色小屋
银色小屋就是伊东丰雄“临时性”设计观成 熟的标志。在银色小屋项目的设计中.连续的、轻 巧的薄拱顶由钢桁架和用于独立支撑这些桁架的柱 子间的自由空间构成,功能围绕着它,这样的空间 如同吹过树林的风一样,随即消逝。

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

建筑是有机的 形态,就像一 个小山丘,融 于环境。
托雷维耶哈休闲公园 Relaxation Park in Torrevieja 2001
福冈岛城中央公园 I Project 2002~
摆脱了梁板柱,建筑的形式更加自由,内部外部空间一 体化 ,空间真正流动了。
根特歌剧院 (近期参赛作品,未实施)
建筑就像一件乐器,又好比人体结构,内外是连通统一的, 并无明显区分,单一体系重复,联系城市空间,任一面都 可以作为主立面。
建筑不是长久的存在、而是临时物的这种想法,是我所 喜欢的。 传统的空间概念应该改变,重力概念也应该重新审视。 空间应该是动态的,可塑的,可修改可变化的。 建筑不需要追求永恒,不需要追求坚固,不再需要追求 明确强烈的造型和空间。 ——Toyo Ito语录
超 越 现 代 主 义
Toyo Ito
—— 伊 东 丰 雄
从柯布西耶到迈耶,现代主义 的忠实支持者把混凝土的特性 极大发挥。 他们把建筑理解 为维护结构和承重结构。
§到了今天,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人们对建筑 有了新的想法
建筑需要永恒吗?
建筑的空间可以更有趣味性吗? 建筑似乎可以更自然点吗?
结语: 从密斯.柯布西耶开始,现代主义所推崇的玻璃和钢, 在广大中国尚且无法普及,而在大海的对岸,日本 建筑师已经在思索如何超越……我的祖国,何时才 能实现伟大的复兴啊?
李骥
247

图片大多数拍自《伊东丰雄》2003版,大连理 工出版社。少量下载于abbs。
我的建筑是对堕落(depraved)的现代主义的抗议。
——伊东丰雄
面对现代主义的泛滥,伊东丰雄用自己的建筑语言给了人们一些答案。
建筑可以是这样—— 是金属的,像工业产 品一般。

演示文稿妹岛和世伊东丰雄课件

演示文稿妹岛和世伊东丰雄课件

第十页,共22页。
在成田高速公路上疾驰的车内 ,建筑师伊东丰雄从海草的形 态获得灵感,利用贯通整个建 筑的管状柱,使建筑形成匀 质的空间系统。
仙台媒体中心结构与形态的关系,是弱化而又加强,隐藏而又突出的关系。 通过对“管”的形态进行处理,弱化了纵向的承重感,相对地强化了横向的板,从而在纵向上形成了匀质的
解构主义是对传统文化的结构性(固定性、确定性)的 肢解,在建筑上表现反对一切现存建筑遗存或者是建筑 传统。他们反对历史上的一切传统,在消解了一切历史 基托后,在感觉层面来重建自己的文化:疯狂的色彩, 不规则的形式,神秘或者说直觉的设计方法。他们试图 从感官层面上表达“不确定性”
日本:新陈代谢派
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和衰亡,同时极力主张用新技术来解 决问题。前者表示“新陈代谢派”的建筑师意识到时代的某 种“变化”的特征。由“变化”可以推导到“不确定性”,也就 是说他们意识到了“不确定性”
空间。
虽然刻意回避结构的传力关系,但却把结构作为纯粹的形态纳入到建筑中。 从本质上弱化结构的同时在概念上予以加强和肯定,从而以一种后现代的方式向柯布西耶的无梁板结构形式
回归。
结构与功能、空间、形态有机的结合。 结构仿生的思想为设计提供了很好的逻辑。
第十一页,共22页。
“妹岛和世风格”关键词之一:白亮
第四页,共22页。
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建筑层面)
伊东丰雄的“不确定性”
第五页,共22页。
妹岛和世的“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建筑层面)
美国:
文丘里发表了《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同时拉开了
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序幕。他在书中声明,要模糊 性(不确定性),不要明晰(确定性)
欧洲:解构主义

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

和“自由性”。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无法忍受一个建筑物
在地球上存留数百年,展示着它一成不变的外表,建筑的形 式应该是未完成的,不重要的, 并同步于自然和都市空间。
Part 3 风之塔 —— —— 建筑思想
风之塔是一个由空气到光的转变。在他看来 这是无形的韵律转变。城市的色彩包括切实的光 线、声音、空气等,让风之塔进入一个光的样式 中,用光的形式融入这个城市的氛围。这个伊东
内外边界,建筑物每一楼层的内部装置都直接裸露。
2.“生长的植物”。仙台媒体中心里的网状柱
形物是它的一大特点。他们设想了一种像海藻一样的柱状物,就像在建筑中自由生长出来的。再看每个
平面,这些柱子的存在打破了原有的单调性,产生了不同的场所,每颗柱子周围都形成以柱为中心的同
Part 4 仙台媒体中心 —— —— 形式语言
位于日本宫城县,仙台———1997~2000年
Part 1 银色小屋
“我认为我的建筑没有必要存在100年或者更长时间,在我设计某个项目时,我只关心 它在该时期或其后20年作何用。极有可能,随着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技术的进一步的更 新发展或者是经济及社会条件的变化,在其竣工之后,就根本没有人再需要它了”。
Part 3 风之塔 —— 设计手法&形式语言
在这个建筑中,伊东思想中的“不确 定性”表现为“风”,主要体现在形体的 轻盈感,,对建筑而言,伊东对半透明一 直都具有特殊的偏好,发展为对建筑的意 义或感觉上的轻盈感、流动感和临时性的 深刻认识。同时也从建筑材料上采用如透 明或半透明性的材质来塑造轻盈感。
银色小屋大量运用了粗壮 的混凝土圆柱和轻快的钢结构 拱顶,这种临时且有趣的建筑 语言正是伊东所要表达的。此 外,建筑整体呈现“银色”, 这种不带装饰的颜色让空间变 得更加宽阔,光线在室内随着 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从远处看, 屋顶不断的反射着阳光,让这 个建筑呈现一种半透明并且耀 眼的状态。

1)伊东丰雄生

1)伊东丰雄生

• 理念特色: • (1) 在后现代艺术运动里,伊东释放了建筑学的 古老角色,让它不再仅是人类社会当中高效率的 机器,在伊东的建筑语意中,我们可以看到软而 透亮的疆域逐渐形成了一股强而有力的群体;伊 东的建筑显现了都会中的人文环境关系,将今日 高度发展的大都会风景描绘的更加具体。在这些 建筑里念发展过程中,介于高度经济发展和建筑 学理念的达成间,伊东有顺序的探索了其中丰富 的层次。
• (2) 伊东也曾说过:“20世纪的建筑是作 为独立的机能体存在的,就像一部机器, 它几乎与自然脱离,独立发挥著功能,而 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但到了21世纪, 人、建筑都需要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连续 性,不仅是节能的,还是生态的东丰雄进入建筑领域是一件偶然的事。 他一开始也从未想到过要学建筑学 ,高中 时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棒球手。但是,那 个时代日本经济正在快速发展,那个时期 的日本年轻建筑师,那些“新陈代谢运动” 中的建筑师,如菊竹清训、黑川纪章和矶 崎新,他们提出了许多套新城规划方案。 伊东丰雄被那些方案深深打动和吸引,于 是才决定成为一名建筑师。
• 伊东丰雄的第一位良师益友是菊竹清训。 大学时代,他看到很多菊竹清训的作品, 并为之打动。大四那一年,伊东丰雄作为 实习生开始在菊竹清训的事务所里工作, 一毕业就被录用。在菊竹清训设计事务所 的四年是实打实的,他经常三天两头地通 宵干活,伊东丰雄的建筑哲学和风格就是 在那时大体确立的,经由菊竹清训,他间 接地接受到了勒·柯布西耶的影响。
(1)伊东丰雄生平简介与建筑理念
• 伊东丰雄历程: 伊东丰雄历程: 伊东丰雄简历 1941 出生于韩国汉城(在日本成长) 1965 毕业于东京大学工程学部建筑系 1965~1969 就职于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 1971 在东京创办自己的名为都市机械(URBOT) 的工作室 1979 事务所更名为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有 限公司,现任该公司董事长 开办个人事务所之前的伊东丰雄

《办公建筑伊东丰雄》课件

《办公建筑伊东丰雄》课件
办公建筑伊东丰雄
欢迎来到这个课件,了解日本建筑大师伊东丰雄的办公建筑设计风格及案例 作品。
伊东丰雄简介
出生与教育
伊东丰雄1941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1965年毕 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随后在哈佛大 学继续深造。
成就与奖项
伊东丰雄曾获得201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等多个 建筑设计大奖。
事业开端
1971年,伊东丰雄获得日本近代构造美术家协 会奖,开始为大型建筑公司工作。
依次“标识”在多个层面上。
3
设计理念
为表彰联合国这个大家庭,首先想到的 是“互助合作”和“志愿奉献”等主题。因此, 建筑的设计灵感源于人类社会的皮肤和 传统的雕塑效果,体现了联合国的“人本 主义者”传统思想。
立面设计
“联合国城”的外观设计表现出一种“新自 然主义”,240米高垂直“花瓶”的形象与建 筑“绿化物体”并存,以创造一种生态美。
案例解读:东京都現代美術館
设计理念
作为一个时尚的博物馆,这一建 筑表达了它作为展览场所的不同 特点。“与人进行互动”的创新思 想顺应了伊东丰雄“以人的行为 为基础来构造建筑”的理念。
空间布局
立面设计
这个布局设计简单、均衡、美观、 合理。其中一个最著名的创新是 中心是一个六边形的大洞,通向 建筑物的各个部分。陈列室分层 集聚,分别链接成楼层,游客可 以透过大空间的中央六边形看到 所有楼层。
总结
1 伊东丰雄设计的办公建筑特点
透过广泛的国际性建筑,日本建筑大师伊东丰雄的不拘一格的设计表现出他的才能和特 点。
2 他的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伊东丰雄在自己的设计中体现出了对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实用与装饰的和谐统一, 对当前和未来的建筑设计造成了深刻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