脯氨酸含量测定
干样试验方法

准备:5毫升移液器,1毫升移液器1、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原理:当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的溶液中,不仅大大减少了其他氨基酸的干扰,快速简便,而且不受样品状态(干或鲜样)限制。
在酸性加热条件下,脯氨酸与苗三酮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缩合物,再用甲苯萃取,此缩合物在520nm波长有一最大吸收峰。
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消光度成正比。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或用回归方程计算)脯氨酸的含量。
步骤:1、脯氨酸提取:称取干样0.05g(精确记录样品质量)放入13毫升带盖离心管中,加10ml超纯水,将管口套上封口袋(用油性记号笔标记管内溶液高度),加盖后沸水浴提取60min,冷却后静止大约三个小时,放置冰箱保鲜层静止过夜,用超纯水补充蒸发水分(根据记号笔做的记号),最后吸取上清液到另一13毫升带盖离心管中,保存上清液用于测|定月甫氨酸,总氨基酸,游离阳离子(Na、K、Ca、Mg、Fe),NO3一,Cl;H2PO4;SO4”,可溶糖。
没测完一个指标后,提取液要放在水浴锅100度5分钟灭菌,然后冻在冰箱中2、脯氨酸含量测定:取1ml提取液+1ml3%磺基水杨酸+1ml冰醋酸+2ml2.5%酸性苗三酮加入玻璃试管中沸水浴显色反应60min,冷却至室温后向其加入4ml甲苯振荡萃取红色物质,静止后用吸管或5毫升移液器吸取红色液体比色.o注意:每次比色时,都要用无水乙醇或甲苯将比色皿和吸管清洗,如果用5毫升移液器吸取红色液体比色,则用准备很多枪头就可以了。
药品配制:1、3%磺基水杨酸例如配置500ml,即将15g磺基水杨酸溶于500ml超纯水中。
2、2.5%酸性苛三酮显色液冰乙酸和6mol/L的磷酸以3:2混合作为溶剂进行配置。
即若配置250ml2.5%的酸性苗三酮的话,所需试剂为:6.25g苛三酮;150ml冰乙酸;100ml6mol/L磷酸(40.8ml 浓磷酸加59.2ml超纯水中)注意事项:1、磺基水杨酸需现用现配(24小时内失效)2、酸性苛三酮:于70c加热溶液,冷却后置棕色试剂瓶中,4c下保存备用,2-3天内有效。
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及结果

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及结果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
脯氨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氨基酸,它在植物中起着调节渗透压、抗逆性、保护细胞膜完整性等多种生理功能。
因此,测定植物中脯氨酸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设备有:植物组织样品、乙醇、脯氨酸标准物质、离心机、溶液混合器、超声波清洗器、显微管、比色皿、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收集植物样品后,在洁净条件下取样品约10克,稍微清洗并切碎成小片,以利于提取脯氨酸。
2.浸提脯氨酸:将植物样品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使乙醇能充分接触到样品。
使用超声波清洗仪提取样品中的脯氨酸,提取时间为30分钟。
3.离心处理:将乙醇提取液离心10分钟,将上清液转移至显微管中。
4.标准曲线的制备:取不同浓度的脯氨酸标准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乙醇,制备不同浓度(如0.2、0.4、0.6、0.8和1.0 mg/mL)的标准品溶液。
5.比色测定:取0.2~1.0 mL标准品溶液,分别加入10%冰醋酸溶液(2.3 mL),然后加入15%草酸溶液(2.5 mL),混合均匀。
再加入0.2%法拉第试剂(0.2 mL),充分混合,并静置15分钟。
测量样品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5 nm。
6.吸光度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测定,按照比色皿中的液体,即可得到对应吸光度值。
7.测量样品中脯氨酸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上的吸光度值,可以通过光谱仪测得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然后将其代入标准曲线中计算脯氨酸的含量。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测定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
实验的结果按照以下格式进行记录:表1植物样品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样品编号吸光度值脯氨酸含量(mg/mL)--------------------------------10.320.120.450.230.520.340.570.450.620.5通过实验测定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植物样品中脯氨酸含量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其对于植物生长和生理功能的影响。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一、原理磺基水杨酸对脯氨酸有特定反应,当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溶液中。
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茚三酮与脯氨酸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化合物,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色素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
在5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即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脯氨酸的含量。
二、仪器及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离心机;10ml+2ml离心管;恒温水浴锅;2 .试剂及配制:冰醋酸;甲苯。
2.5﹪酸性茚三酮溶液配制:将1.25g茚三酮溶于30ml冰醋酸和20ml 6mol·L -1磷酸(7ml磷酸+13ml蒸馏水)中,37度摇床摇动溶解,贮于4℃冰箱中。
3%磺基水杨酸配配制:3g磺基水杨酸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1mg·ml-1脯氨酸标准母液配制三、实验步骤1. 脯氨酸标准曲线的制作1.1 取6支10ml离心管编号,按下表配制每管含量为0~25μg的脯氨酸标准液。
加入表中试剂后,标准曲线样品和待测样品一起置于沸水浴中加热60min (注意管盖需要压住,不然会爆开挥发液体),取出冷却,各试管再加入2ml 甲苯,振荡30秒钟,静置片刻,使色素全部转至甲苯溶液。
1.2 以甲苯溶液为空白对照,在520m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值。
1.3 标准曲线的绘制以1~5号管脯氨酸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的测定2.1 脯氨酸的提取液氮研磨样品材料,称取适当重量样品粉末(0.1-0.2g)于2ml离心管, 然后向各管分别加入1.5ml3%的磺基水杨酸溶液,振荡混匀。
(注意:样品一定要精确称量并记录)离心12000g,10min,上清液1ml移至新10ml离心管中。
2.2 测定加入1ml冰醋酸及1ml 2.5﹪酸性茚三酮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60min,溶液即呈红色。
冷却后加入2ml甲苯,摇荡30秒钟,静置片刻,用吸管轻轻吸取上层脯氨酸红色甲苯溶液于比色杯中,以甲苯溶液为空白对照,在520m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值。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脯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由于其参与了生物体内多种代谢反应,因此在生物学、医学、食品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生物化学法、色谱法、质谱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生物化学法生物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脯氨酸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苯酰亚胺与脯氨酸在强酸条件下的酰化反应,生成具有紫色色素的N-苯酰脯氨酸,可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收光谱来确定含量。
1. 操作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粉碎并过筛,加入盐酸或硫酸等强酸,混合均匀,常温下反应数小时,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滤袋中过滤,然后将滤液经旋转浓缩至干燥,加入适量的甲醇或氯仿等溶剂,振荡溶解,即可制备待测样品。
(2)标准曲线制备取不同浓度的脯氨酸标准溶液,分别进行相同的处理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然后以标准溶液的吸收值为纵坐标,相应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分光光度计测定将待测样品和标准溶液分别置于分光光度计中,以标准曲线为参照,通过测定吸收光谱来确定样品中脯氨酸的含量。
二、色谱法色谱法多用于测定含量较低的脯氨酸,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脯氨酸,在检测器中进行检测并计算。
将待测样品加入甲醇或氯仿等溶剂中,过滤经过滤纸,然后加入0.5N NaOH(或1N NaOH) 溶剂,混合并振荡,使脯氨酸完全转化为盐基态的氨基酸。
(2)色谱条件设置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柱,设置流速,根据需求设置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调整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等,使得脯氨酸能够被完全分离。
(3)色谱分离及检测按照设定条件进行色谱分离,并在检测器中检测脯氨酸的吸收光谱,通过计算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样品中脯氨酸的含量。
三、质谱法质谱法通常用于测定含量较低的脯氨酸,其原理是利用高分辨率质谱仪对样品进行荷质比分析,获得脯氨酸分子的荷质比和相应的亚分子和碎片离子,进而计算出样品中脯氨酸的含量。
将待测样品中的脯氨酸沉淀或提取出来,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利用乙酸酐等试剂进行衍生化处理。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在逆境条件下(旱、盐碱、热、冷、冻),植物体内脯氨酸(proline,Pro)的含量显著增加。
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性强的品种往往积累较多的脯氨酸。
因此测定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抗旱育种的生理指标。
另外,由于脯氨酸亲水性极强,能稳定原生质胶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因而能降低冰点,有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
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增加,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因此,亦可作为抗寒育种的生理指标。
一、原理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的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溶液即成红色,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色素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
在520nm波长下比色,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或用回归方程计算)脯氨酸的含量。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待测植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叶片。
(二)仪器设备:1. 722型分光光度计;2. 研钵;3. 100ml小烧杯;4. 容量瓶;5. 大试管;6. 普通试管;7. 移液管;8. 注射器;9. 水浴锅;10. 漏斗;11. 漏斗架;12. 滤纸;13 剪刀。
(三)试剂1. 酸性茚三酮溶液:将1.25g茚三酮溶于30ml冰醋酸和20ml6mol/L磷酸中,搅拌加热(70℃)溶解,贮于冰箱中;2. 3%磺基水杨酸:3g磺基水杨酸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3. 冰醋酸;4.甲苯。
三、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25mg脯氨酸,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倒入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液中每ml含脯氨酸100μg。
(2)系列脯氨酸浓度的配制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盛入脯氨酸原液0.5,1.0,1.5,2.0,2.5及3.0ml,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各瓶的脯氨酸浓度分别为1,2,3,4,5及6μg/ml。
(3)取6支试管,分别吸取2ml系列标准浓度的脯氨酸溶液及2ml冰醋酸和2ml酸性茚三酮溶液,每管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
实验一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一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一、目的了解脯氨酸与植物逆境、衰老的关系;掌握脯氨酸测定原理和常规测定方法。
二、原理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较低,但在逆境(干旱、低温、高温、盐渍等)及植物衰老时,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可增加10~100倍,并且游离脯氨酸积累量与逆境程度、植物的抗逆性有关。
因此,测定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逆境对植物的危害程度和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
在酸性条件下,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缩合物,此缩合物在51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可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植物组织。
2(主要仪器(1)分光光度计(2)水浴锅(3)大试管(18mm×200mm)(4)具塞刻度试管(20mL)3(试剂(1)酸性茚三酮溶液:称取1.25g茚三酮溶于30mL冰乙酸和20mL 6M磷酸溶液中,搅拌加热(低于70?)溶解,冷却后置棕色瓶中,4?保存可使用2~3天。
(2)80%乙醇(分析纯)。
(3)脯氨酸标准溶液:称取10mg脯氨酸,用少量80%乙醇溶解,蒸馏水定容至100mL(100μg/mL)。
再用蒸馏水释释成1.0、2.5、5.0、10.0、15.0、20.0μg/mL 的系列溶液。
四、操作步骤1(脯氨酸标准曲线制作取7支具塞试管,分别加入各浓度的标准脯氨酸系列溶液2mL,冰乙酸2mL,茚三酮溶液2mL,混匀后沸水浴中加热20min,冷却后,以0号管为对照在515nm 光波长下比色测定光密度。
以光密度OD为纵坐标,脯氨酸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15nm管号标准脯氨酸(μg) 冰乙酸(mL) 茚三酮溶液(mL) OD 515nm1 02 22 1 2 23 2.5 2 24 5.0 2 25 10 2 26 15 2 27 20 2 22(样品制定(1)称取0.2~0.5g植物样品放入研砵中,用总量为10mL 80%的乙醇(少许)研磨成匀浆,将匀浆移入大试管并用剩余80%乙醇洗研砵,试管加盖,黑暗下浸提1h(样品为绿色叶片时,应加入少许活性炭)。
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测定不同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实验原理:脯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体内光合色素的降解产物中可以生成脯氨酸。
本实验使用比色法对不同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
实验步骤:1.收集不同植物的叶片样品,如红细胞苔藓、菠菜和小麦。
2.将收集到的样品冷冻在液氮中。
3.将样品取出,立即用离心机将其制成细胞匀浆。
4.在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离心细胞匀浆,再加入几滴三氯乙酸,充分混合。
5.离心测得脯氨酸在样品提取液中的浓度。
6.制备标准曲线,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脯氨酸溶液与苏丹黑R混合,测量吸光度。
7.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各样品提取液中脯氨酸的浓度。
实验结果:以菠菜、小麦和红细胞苔藓为样品进行测定得到如下结果:菠菜中的脯氨酸含量为0.27 mg/g。
小麦中的脯氨酸含量为0.15 mg/g。
红细胞苔藓中的脯氨酸含量为0.08 mg/g。
讨论与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植物中的脯氨酸含量存在差异。
菠菜中的脯氨酸含量最高,小麦次之,红细胞苔藓最低。
这可能是由于植物的基因差异、生长环境、生长阶段等因素导致的。
脯氨酸作为一种抗氧化物质和氮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性等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不同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差异,对于了解植物的生理功能及其适应策略具有一定意义。
实验中使用的比色法测定脯氨酸含量的方法简便、快速,并且可以同时测定多个样品。
然而,该方法在样品预处理过程中会导致一定的失真,且对其他物质的干扰较大。
因此,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时,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注:以上为生成的实验报告假象,并非真实数据。
脯氨酸含量测定

逆境胁迫下植物体脯氨酸含量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脯氨酸在植物抗逆性决定中的作用。
2.掌握脯氨酸提取和测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1.逆境条件下(干旱、盐碱、热、冷害、冻害),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会显著增加,并且积累指数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因此脯氨酸可作为植物抗逆性的一项生化指标。
2.测定脯氨酸含量目前一般使用的方法是茚三酮法。
酸性条件下,茚三酮和脯氨酸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化合物,产物在520nm 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峰。
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的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溶液即成红色,再用甲苯萃取,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颜色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
【实验材料】1.材料:小麦幼苗:(1)对照(2)100mM、200mM NaCl处理48h(3)5%、15% PEG-6000处理48h2.试剂:3%磺基水杨酸;冰醋酸;甲苯;2.5% 酸性茚三酮溶液;脯氨酸母液50 μg/ml3.器材:天平,烧杯,分光光度计,研钵,容量瓶,具塞试管,移液管,胶头滴管,水浴锅【实验内容】1.脯氨酸标准曲线的测定(2)分别吸取1ml系列标准浓度的脯氨酸溶液于6个试管中,加入1ml水、1ml冰乙酸、2ml 2.5%的酸性茚三酮,于沸水浴中加热30min。
(3)冷却后准确加入4ml甲苯,振荡30S,静置片刻,使色素全部转至甲苯溶液。
(4)轻轻吸取各管上层甲苯溶液至比色杯中,以甲苯为空白对照,于520nm进行比色。
2.样品的测定(1)称取不同处理的小麦叶片各0.5 g,于2.5 ml 3%磺基水杨酸试管中,沸水浴中提取10 min。
(2)吸取1ml上清于另一试管中,加入1 ml水、1 ml冰乙酸、2 ml 2.5%的酸性茚三酮,混合液于沸水中显色30 min。
(3)冷却后加入4 ml甲苯,摇荡30S,萃取完全后用吸管轻轻吸取上层红色甲苯溶液于比色杯中,以甲苯为空白对照,在520nm比色。
【实验结果】查标准曲线,得脯氨酸含量c(µg)脯氨酸含量(µg.g-1)=c ×(v/a )/w其中V为提取液总体积ml; a为测定液体积ml;W为样品质量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抗逆性的测定(脯氨酸快速测定法)
在逆境条件下(旱、热、冷、冻),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Barheff 和Naylor(1966年)指出:在水分亏缺的情况下,引起蛋白质分解,而脯氨酸首先大量地被游离出来。
植物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性强的品种积累的脯氨酸多。
因此测定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另外,由于脯氨酸亲水性极强,能稳定原生质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因而能降低冰点,有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
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增加,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因此,亦可作为抗寒性的生理指标。
(一)原理
磺基水杨酸对脯氨酸有特定反应,当有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的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溶液即成红色,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色素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
在520nm波长下比色,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或用回归方程计算)脯氨酸的含量。
(二)材料及设备
1. 材料仪器械:(1)待测植物(水稻、小麦、玉米、高梁、大豆均可)。
(2)722分光光度计,(3)研钵,(4)100ml小烧杯,(5)容量瓶,(6)大试管2支,(7)普通式管8支,(8)移液管;(9)注射器;(10)水浴锅,(11)漏斗,(12)漏斗架,(13)滤纸,(14)剪刀。
2. 试剂
(1)酸性茚三酮溶液:将1. 25茚三酮溶于30ml冰醋酸和20ml 6M
磷酸中,搅拌加热(70℃)溶解,贮于冰箱中。
(2)3%磺基水杨酸:3g磺基水杨酸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3)冰醋酸,(4)甲苯
(三)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1)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25mg脯氨酸,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倒入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液中每毫升含脯氨酸100μg。
(2)系列脯氨酸浓度的配制
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盛入脯氨酸原液0.5,1.0,1.5,2.0,2.5及3.0ml,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其每瓶的脯氨酸浓度分别为1,2,3,4,5,及6μg/ml/
(3)取6支试管,分别吸取2ml系列标准浓度的脯氨酸溶液及2ml冰醋酸和2ml酸性茚三酮溶液,每管在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
(4)冷却后向各试管准确加入4ml甲苯,振荡30秒钟,静置片刻,使色素全部转至甲苯溶液。
(5)用注射器轻轻吸取各管上层脯氨酸甲苯溶液至比色杯中,以甲苯溶液为空白对照,于520nm波长进行比色。
(6)标准曲线的绘制:先求出密度(y)依脯氨酸浓度(x)而变的回归方程式,再按回归方程式绘制标准曲线计算2ml测定液中脯氨酸的含量
(μg/ml)。
2. 样品的测定
(1)脯氨酸的提取:准确称了以不同处理的待测植物叶片各0.5g,分
别置大试管中,然后向各管分别加入5ml3%的磺基水杨酸溶液,在沸水浴中提了以10分钟,(提取过程中要经常摇动),冷却后过滤于干净的试管中,滤液即为脯氨酸的提取液。
(2)吸取2ml提取液二另一干净的带玻璃试管中,加入2ml冰醋酸及2ml酸性茚一桐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溶液即呈红色。
(3)冷却后加入4ml甲苯,摇荡30秒钟,静置片刻,取上层液至10ml 离心管中,在3000μm下离心5分钟。
(4)用吸管轻轻吸取上层脯氨酸红色甲苯溶液于比色杯中,以甲苯溶液为空白对照,在分光光度计上520nm波长处比色,求得光密度。
(四)结果计算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或从标准曲线上查出)2ml测定液中脯氨酸的含量(Xμg/2ml),然后计算样品中脯氨酸含量的百分数。
计算公式如下:
实验二十一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植物在正常条件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很低,但遇到干旱、低温、盐碱等逆境时,游离脯氨酸便会大量积累,并且积累指数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
因此,脯氨酸可作为植物抗逆性的一项生化指标。
【原理】
采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体内的游离脯氨酸,不仅大大减少了其他氨基酸的干扰,快速简便,而且不受样品状态(干或鲜样)限制。
在酸性条件下,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缩合物,用甲苯萃取后,此缩合物在波长520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
脯氨酸浓度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消光度成正比。
【仪器与用具】
分光光度计:水浴锅;漏斗;20ml大试管数支;20Ml具塞刻度试管9支;5~10Ml注射器或滴管。
【试剂】
3%磺基水杨酸水溶液;
甲苯;
25%酸性茚三酮显色液;冰乙酸和6Mol/L磷酸以3∶2混合,作为溶剂进行配制,此液在4℃下2~3d有效;
脯氨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25Mg脯氨酸,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250ml,其浓度为100μg/ml。
再取此液1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即成10μg/ml 的脯氨酸标准液。
【方法】
1标准曲线制作
(1)取7支具塞刻度试管按表21-1加入各试剂。
混匀后加玻璃球塞,在沸水中加热40Min。
(2)取出冷却后向各管加入5ml甲苯充分振荡,以萃取红色物质。
静置待分层后吸取甲苯层以0号管为对照在波长520nM下比色。
(3)以消光值为纵坐标,脯氨酸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线性回归方程。
2样品测定
(1)脯氨酸提取取不同处理的剪碎混匀小麦叶片02~05g(干样根据水分
含量酌减),分别置于大试管中,加入5ml 3%硝基水杨酸溶液,管口加盖玻璃球,于沸水浴中浸提10Min。
(2)取出试管,待冷却至室温后,吸取上清液2Ml,加2Ml冰乙酸和3Ml显色液,于沸水浴中加热40Min,下步操作按标准曲线制作方法进行甲苯萃取和比色。
表21-1各试管中试剂加入量
管号0123456标准脯氨酸量(ml)00.20.40.81.21.62.0H2O(ml)21.81.61.20.80.40冰乙酸(ml)2222222显色液(ml)3333333脯氨酸含量(μg)024*******(3)结果计算从标准曲线中查出测定液中脯氨酸浓度,按下式计算样品中脯氨酸含量的百分数。
脯氨酸[μg/g(干或鲜样)〕=(C×V/A)/W(21-1)
式中C:提取液中脯氨酸浓度(μg),由标准曲线求得;
V:提取液总体积(Ml);
A:测定时所吸取的体积(ml);
W:样品重(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