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研究报告
2019中 国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研究报告

2019中国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研究报告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变革性的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
其中,供应链金融领域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供应链金融,简单来说,是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然而,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用传递困难、风险难以把控等诸多问题。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
去中心化意味着不存在单一的控制中心,这使得供应链金融中的各个参与方能够平等地参与到系统中,减少了对核心企业或金融机构的过度依赖。
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了链上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供应链金融中,交易数据、物流信息等一旦上链,就无法被随意更改,大大降低了欺诈和错误数据的风险。
可追溯性则让每一笔交易都有清晰的记录,从源头到终端,整个流程一目了然。
这对于追踪资金流向、货物流动以及责任认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 2019 年,中国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发展迅速。
众多企业纷纷投入资源进行探索和实践。
例如,_____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了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了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快速融资。
供应商在平台上提交相关的应收账款凭证,经过区块链的验证和智能合约的处理,资金能够迅速到达供应商账户,大大缩短了融资周期,降低了融资成本。
同时,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与区块链技术公司合作,开发适应供应链金融场景的解决方案。
这些方案不仅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能力,还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范围,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资金支持。
然而,“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技术的不成熟、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行业标准的缺失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
万联: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

万联: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从2019年7月开始,历经3个月,报告梳理了2019年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大环境、生态、企业发展现状、发展大趋势,以数据洞悉当前供金行业市场特点、产品、风控、科技及资金融通变化,以兹与时俱进地为广大同仁梳理当前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情况,致力于促进中国供应链金融的繁荣、健康发展。
专业化的信息、通信、技术能力和多主体的连接能力成为未来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方向。
根据本次调研统计结果显示,2019年数量占比最大的是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31.03%),其次是B2B平台(16.12%)、商业银行(9.71%)、保理(6.51%)、外贸综合服务平台(4.51%)、制造业企业(3.91%)、综合类金融机构/大数据+AI 类服务商/区块链类服务商/物联网类服务商/物流企业(各3.2%)、小贷公司(2.6%)、信托(1.3%)、P2P/担保/金控(各0.6%)。
其中供应链管理企业、B2B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凭借其整合和连接能力,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占比到达51.66%。
相较于2018年物流及大宗领域占据大部分的比例,2019年数据显示物流领域的占比明显下降,大宗领域的占比较为平稳,同时,其他领域该比例则有明显的增长。
一些之前涉及供应链金融服务不深的领域,也逐渐发力,如有11%的企业正在开展快消品领域的供金服务,有7%的企业正在开展农业领域的融资服务,有2%的企业正在绿色环保领域发力,而餐饮和鞋帽也分别有3%和1%的企业正在向这类非传统领域挺进。
调研数据上显示大数据与AI、云计算在大多数的行业中都得到了运用,其中非银类金融机构在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占比最为凸显。
可以预见,大数据和云计算因其开放性和精准性,将成为未来金融企业管理客户和金融交易系统的标准配置。
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面,从数据上看,各类供应链金融主体都不同比例的应用到物联网技术。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区块链技术对于促进供应链金融的长效发展而言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当下的发展背景下,要实现供应链金融的模式转型,也要促进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的改革创新,就要抓住发展机会,规避金融风险。
做好有效的风险防控工作,也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促进供应链金融的整体性发展。
其在金融领域的实践应用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对此,笔者将以供应链金融为核心,对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简单概述,对区块链重塑供应链金融的要点问题加以明确,简单阐述供应链金融在国内外的实践应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应用的发展趋势。
希望以下笔者针对供应链金融及区块链技术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对从事供应链金融研究工作的相关人员有所裨益。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应用研究最近几年供应链金融市场一直处于蓬勃发展之中,不仅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就业,更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领域之一。
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所建立的供应链金融不仅有利于提高其整体的质量和运行效率,同时还可以显著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有利于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但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市场的具体应用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对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实践应用与大家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价值性的参考。
一、相关的理论概述(一)供应链金融概念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一项内容,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融资途径。
供应链金融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所提供的融资以及其他支付、理财产品等金融业务,而且也向服务于客户的供应商提出贷款业务,或者向其分销商提出预付款代付业务和存货融资等业务。
供应链金融说的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专业工作领域,也属于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从银行层面,主要向企业提供融资、金融结算和理财服务,这些企业是银行的主要客户,也向这些企业的供应商提供货款及时到达的便捷服务。
区块链技术课题研究报告

区块链技术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区块链技术作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在金融、供应链、医疗、政务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研究报告旨在深入探讨区块链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场景以及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其核心原理包括分布式存储、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等。
分布式存储意味着数据不是存储在单一的中央服务器上,而是分布在多个节点中。
每个节点都拥有完整的账本副本,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加密算法用于保障数据的隐私和完整性。
哈希函数可以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且哈希值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逆性。
数字签名则确保了交易的不可否认性。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的关键,它确保了各个节点对账本状态的一致性认同。
常见的共识机制有工作量证明(PoW)、权益证明(PoS)、实用拜占庭容错(PBFT)等。
三、区块链技术的特点1、去中心化区块链不存在中心化的控制机构,所有节点平等参与账本的维护和更新,降低了单点故障和中心化机构的风险。
2、不可篡改一旦交易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就很难被篡改。
因为要修改一个区块的数据,需要同时修改其后所有区块的哈希值,这在计算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3、透明性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都是公开可见的,虽然交易双方的身份可能是匿名的,但交易的细节和历史都可以被追溯和查看。
4、安全性通过加密算法和分布式存储,区块链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恶意篡改和窃取。
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1、金融领域区块链可以用于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证券交易等。
数字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等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价值传输。
跨境支付利用区块链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支付效率和降低成本。
证券交易中,区块链可以实现证券的发行、交易和清算的自动化和透明化。
2、供应链领域在供应链中,区块链可以追溯商品的来源、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确保商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2019-2024年中国区块链产业概况及行业投资运营可行性专项研究报告

2019-2024年中国区块链产业概况及行业投资运营可行性专项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区块链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统计,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6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260亿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2840亿元。
这说明了中国区块链产业未来的巨大潜力。
目前,中国区块链产业主要包括数字货币、智能合约、供应链金融等多个领域。
其中,数字货币是目前中国区块链产业中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
随着政策的放松和监管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智能合约和供应链金融也正在经历快速的发展,未来也将成为中国区块链产业中的重要领域。
在投资运营方面,需要考虑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度、市场需求与投资风险等因素。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聚焦数字货币等领域是更为安全的投资选择。
而在未来,行业的发展将导致更多的区块链应用出现,因此还需要注意随时关注最新的技术和趋势,以便于更好的把握投资机会。
总之,中国区块链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面对这样的机会,我们需要保持警觉,并充分利用技术和市场优势,为投资者和用户带来更好的价值回报。
近年来,中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快速和稳定的趋势,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发展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首先,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一些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6亿元,到2018年已经增长到了260亿元,增长幅度超过了15倍;此外,预计到2024年,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将达到2840亿元,这表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其次,从应用领域来看,现阶段,中国区块链产业主要涉及数字货币、智能合约、供应链金融等多个领域。
其中,数字货币交易作为区块链的“杀手级应用”,是区块链创始人中本聪所预见的区块链应用之一,已成为中国区块链市场最为热门和广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智能合约和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区块链应用也已经在中国快速发展,未来也有望成为中国区块链产业的重要方向。
清华大学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报告2019版

顾问:高峰、郎松涛、刘朝阳、虞东、陈昌主编:何平副主编:杨文韬编辑/研究撰写:王智慧、蹇鸿、王羽希排版设计:吴振亮审稿:王智慧目录一、供应链金融介绍 (1)1.1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1)1.2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2)1.3 供应链金融的成因 (3)1.4 供应链金融的特点与重要性 (3)1.5 供应链金融模式 (4)1.5.1应收账款融资 (4)1.5.2预付款融资 (6)二、供应链金融的现状 (9)2.1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环境 (9)2.1.1政策环境 (9)2.1.2经济环境 (9)2.1.3金融环境 (10)2.1.4供应链环境 (11)2.1.5技术环境 (11)2.2 供应链金融中面对的痛点 (12)三、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 (14)3.1 区块链相关技术介绍 (14)3.1.1区块链的概念和特征 (14)3.1.2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及主要特点 (15)3.2 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金融问题的基本机理 (18)3.3 技术缺点及限制 (19)四、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 (23)4.1 应收账款融资 (23)4.1.1 适用行业与场景 (23)4.1.2 市场规模 (23)4.1.3 基本框架 (23)4.1.4 典型案例 (27)4.2 预付款融资 (40)4.2.1 适用行业与场景 (40)4.2.2 市场规模 (41)4.2.3 基本框架 (42)4.2.4 典型案例 (44)4.3 动产质押融资 (48)4.3.1 适用行业 (48)4.3.2 市场规模 (50)4.3.3 基本框架 (51)4.3.4 典型案例 (55)五、总结与展望 (58)5.1 现有应用模式的基本特征 (58)5.2 不同应用模式的比较 (60)5.2.1 区块链应收账款融资、动产质押融资和预付款融资的共同点 (60)5.2.2 各模式的区别 (60)5.3 供应链金融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需求 (61)5.4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展望 (62)一、供应链金融介绍1.1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指对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零售商到客户所构成网络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合称“四流”)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
2019年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7月目录一、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问题 (6)1、业务模式 (6)2、融资模式 (7)3、政策 (7)4、供需对比 (8)5、市场规模 (9)6、归纳分析 (9)二、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及价值分析 (10)1、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10)2、业务场景 (11)(1)反向保理 (11)(2)ARIF:链上电子仓单凭证解决了纸质仓单造假问题 (12)(3)供应链金融ABS (12)3、定量价值分析 (13)(1)渗透率增量:至2023年,区块链可让供应链金融市场渗透率增加28.3% (13)(2)市场规模增量 (14)(3)降本&增效 (15)4、区块链技术优势分析 (15)三、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落地现状、问题建议 (17)1、市场参与者分析 (17)2、商业模式 (17)(1)模式分析:多方共建、联合运营的商业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17)(2)技术服务商出路:B2B产业服务平台 (18)4、数据隐私保护分析 (19)5、纠纷风险影响凭证拆转融 (20)6、凭证流转受阻 (21)(1)凭证接收方对发行方(核心企业)信用持疑而阻碍凭证流转 (21)(2)凭证接收方对发行方(核心企业)信用持疑而阻碍凭证流转 (22)①账期问题 (22)②凭证促活 (22)四、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典型企业案例 (23)1、蚂蚁金服:双链通 (23)(1)三重优势具备:顶尖技术实力、丰富的企业生态及资金能力 (23)(2)案例展示 (24)2、苏宁金融 (24)(1)整体介绍:产业资源、金融服务能力兼备,区块链+ARIF领航者 (24)(2)系统介绍:区块链库融动产质押总体系统架构 (25)(3)案例展示 (26)3、布比区块链 (27)(1)壹诺供应链:技术自主可信、专业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具备行业竞争力 (27)(2)案例展示 (28)4、趣链科技 (28)(1)飞洛供应链:夯实的技术力量、多样化服务能力成行业竞争优势 (28)(2)案例展示 (29)五、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趋势及建议 (30)1、行业发展趋势 (30)2、政策建议 (30)供应链金融问题分析。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G ANSU FINANCE甘肃金融/2021年第5期◎王长江【内容简介】文章对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应用、基础设施、监管风险以及生态体系等四个维度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通过加强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的政策支持、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创新、打造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等对策建议促进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发展。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监管体系作者单位: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应用分析区块链作为近年来新兴前沿技术之一,具有独特的点对点通信、数字加密、分布式账本、多方协同共识算法等底层技术,进而使链上信息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及可溯源等,这能够根本上解决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信息不透明、业务流程不透明以及交易程序繁琐等痛点。
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将供应链上的企业串联起来,整合供应链业务流程,从而实现企业的信任穿透,确保业务真实、数据可信,防止履约风险,提升资产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盘活金融资源。
(一)技术优势1.解决信息孤岛难题。
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和加密算法的技术优势,通过将供应链企业纳入区块链底层平台,并基于平台集体维护分布式共享账本的方式,在保证企业商业机密数据的前提下,实现所有节点数据存储、共享、不可篡改和可追溯,让数据可信流转、业务真实准确,实现供应链上的企业信任可追溯,解决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
例如通过区块链系统,涉及交易的物流、财务等交易数据都准确记录在区块链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实时监测授信企业的经营情况、现金流情况,防范非法交易及欺诈造假等行为。
即使有机构篡改某一节点数据,其他节点的数据也能够相互印证,消除金融机构对虚假信息的疑虑,减少供应链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可以对供应链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2.传导核心企业信用。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应用,一方面在没有金融机构提前授信的情况下,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商业信用可以共享给多级供应商,并实现信用背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份
2016
月份
2月 8月 3月
文件名称
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关于金融支持 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
定性分析: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价值体现为: (1)业务上链,数据更可信 ;线上操作,业务更高效; (2)凭证拆转融:解决多级供应商融资难及资金短缺问题;
(3)链上电子仓单凭证避免了纸质仓单造假风险; 定量分析:
(4)供应链金融ABS最大化实现穿透式监管; 等等
市场渗透率增量:至2023年,区块链可让供应链金融市场渗透率增加28.3%; 市场规模增量:至2023年,区块链可为供应链金融市场带来约3.6万亿市场规模增量;
(第一章)
(第二章)
如下维度,分析供应链金融面临问题: 1. 维度(1/5):业务模式 2. 维度(2/5):融资模式 3. 维度(3/5):政策 4. 维度(4/5):供需对比 5. 维度(5/5):市场规模
1.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定性价值分析 2. 应付账款融资(反向保理为例)、应收账款与
保理、保理池融资、反向保理等
贸易非真实性风险、买方不承认、缓付 或不付应付账款发生商业纠纷风险等
应收账款融资
采购
生产
库存
销售
战略关系融资
融资基础 无抵押物情况下,基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战略伙伴及长期合作产生的信任进行融资 作用 满足无抵押物企业的融资需求
主要形式 通常选择一级分销商作为战略伙伴
风险问题 基于关系治理,不可控性强,无抵押无,风险相对较高
库存融资(ARIF)、供应链金融ABS的区块链 实现方案,及定性价值分析 3. 定量价值分析:
渗透率增量、市场规模增量、降本&增效
(第三章)
1.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市场参与者分析 2. 商业模式:面临问题及解决建议 3. 区块链解决方案的“五步法则”分析 4. 数据隐私保护分析 5. 凭证拆转融:面临问题及解决建议
区块链+ 供应链金融
趋势及建议
造假风险:出现仓单、票据造假等情况 企业信息孤岛:供应链企业间贸易系统(ERP)不互通、贸易信息主要依靠纸质单据传递 核心企业信用不能跨级传递:核心企业信用只能传递至一级供应商,二级及以上供应商无法享有核心企业信用进行融资 履约风险高:单凭合同约束,融资企业的资金使用及还款情况不可控
2019中国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研究报告
报告分析框架 – POVDM + I
重点内容:(1)各类场景下,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实现方式,及定性、定量的价值分析; (2)面临问题 & 解决建议:商业模式、数据隐私保护、凭证拆转融 ……
其他内容:(1)传统业务模式下,供应链金融面临问题;(2)市场参与者、产业图谱等行业内容;(3)趋势及建议
建立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法律研究、开展立法工作。
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问题
1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及价值分析
2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落地现状、问题建议
3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典型企业案例
4
区块链+供应链金难合一导致:企业融资难、银行风控难、政府监管难
监管部门
监管难
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及问题
风控难
资金方
资金流 信息流
物流
商流
实际情况
四流难合一
四流合一
供应链起点
贷款难
供应链终点
资金
提供生产原材料/供货 上游企业(供应商)
供应商数量≥ 1
核心企业(生产)
资金 产品
下游企业(经销商) 经销商数量≥ 1
问题分析维度(2/5):融资模式
各类融资模式受限于不同场景的风控难度,导致企业融资难
价值
缓解一次性交纳大额订货资金带来 的资金压力。
主要形式 先票/款后货授信、担保提货授信等
缓解在途物资及库存产品占用的资金 静态抵质押授信、动态抵质押授信等
风险问题
上游供货商出现不能按时、全额发 货等情况,融资企业失去提货权等
预付款融资
运输风险、销售不佳无法变现、融资 企业失去货物所有权等
库存融资
真实合同下的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 缓解下游企业赊销账期较长或资金较 大所带来的资金紧张
降本&增效:至2023年,区块链可让供应链金融市场整体运营成本降低0.48%、实现约297亿元利润增量
现状 & 问题:
(1)市场参与者分析及产业图谱 (3)数据隐私保护:问题 & 解决建议;
(2)商业模式:现状、问题 & 解决建议; (4)凭证拆转融:问题 & 解决建议;
行业发展趋势: 区块链 + 供应链金融将朝着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发展,分布式商业成平台未来趋势 政策监管建议: 政策需从产业、学术双重角度入手,支持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产业落地;
供应链金融业务逻辑:供应链金融以供应链起点至终点的真实贸易情况为基础,以贸易产生的可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 款来源。四流合一成供应链企业融资关键(四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 。 四流难合一:法律规定企业间部分商务信息需要以纸质票据的形式传递,信息互联网技术在企业间搭建信息系统会出现数 据安全不可信、数据准确不可信等问题。企业间缺乏统一的商务信息系统使得四流难合一,从而形成了中小企业贷款难、 银行风控难、相关部门监管难的情况。
问题分析维度(3/5):政策
政策鼓励,业务开展存难:需创新业务模式打破僵局
“降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等政策在资金侧为开展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方便,但业务侧 仍面临风控难、中小微企业授信难等问题。目前需依靠新技术改变传统业务模式,降低风控难度的同时,并可借助核心企 业信用帮助更多企业实现供应链融资。
Problem
供应链金融 面临问题
Optimization
区块链解决方案
Value
技术价值分析
Difficult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落地情况、面临问题
Method
问题 解决建议
(第四章) 典型企业案例
Insight
(第五章) 趋势 & 建议
1. 行业发展趋势 2. 政策、监管建议
报告摘要
供应链金融 问题分析
各类融资模式由于业务场景不同,面临着除四流难合一外的场景化问题:如库存融资模式下,存在仓单造假、仓库管理方 监守自盗的风险等,相比之下,应收账款融资更易开展,但只能帮助一级供应商进行供应链融资,多级供应商资金短缺问 题仍难以解决。
供应链金融交易形态介绍与风险分析
融资基础 预付款项下客户对供应商的提货权 对资产(货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