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5课《活板》课件(42张PPT)

第25课《活板》课件(42张PPT)

25 活 板
北宋.沈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活字印刷技术及其主要特点,学 习写流程说明。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 创造才能。
一、 资 料 链 接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 梦溪笔谈 》卷十八, 1082年后,作者政治上不得志,约 1088年前后住在润州(今江苏镇江), 在那里修筑一座梦溪园,创作了《梦 溪笔谈》,内容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 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
⑧不以木为之者 做,引申为制作、刻制
⑨每韵为一帖 做
⑩极为神速 是
⑪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介词,被
四、课 后 达 标
1.熟读《活板》。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5 活 板
北宋.沈括
第二课时
一、 学 习 检 测
一、朗读《活板》。 二、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参考译文: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从冯瀛 王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书籍。庆历年 间,有个平民叫毕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办法是:用黏土 来刻字模,(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字模, 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 灰这类东西覆盖着。想印刷的时候,就把一个铁模子放置在铁板 上,(然后)就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铁模子作为一版,拿它 靠近火烘烤,(等到)松脂、蜡和纸灰等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 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那(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 得像磨刀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 成百上千本,就是极其快了。
4. 持就火炀之 5. 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1.一板印刷 2. 一板已自布字 3.落。

《活板》实用PPT课件

《活板》实用PPT课件

合作探究
《活板》写制作过程是以什么为序?
程序顺序(时间顺序)。
合作探究
课文最后一段交代活版的下落又有什么 作用呢?
在结构上,“至今”强调了作者写 作本文的时间,充分证明活版为毕昇所 创制是确凿无疑的,并与开头“布衣毕 昇,又为活板”相照应。
在内容上,“宝藏”说明所得者对 活字极为珍视。
合作探究
疏通文意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 药➢熔木,理以:木手头拂的之纹,理其印自燔落,,烧 殊不沾污。
➢ 讫:终了,完毕
译文:不用木料刻活字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 理有的稀疏有的紧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了。加上跟 药物相互粘连,(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如用胶泥制 的字模,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 掸,那活字便自己掉下来,一点儿也不会弄脏。
课堂检测
1、第2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 个步骤,它们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请将 它们的字母按顺序写在横线上。 A.以火熔药 B.用药物蒙盖铁板 C.按平版面能其 D.设置铁板陈 E.排列字印类性 _D__B__E__A__C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2、选出下列句中“其”字所指代的内容 解说正确的一项( D ) A.其法:用胶泥刻字(指代毕异) B.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铁 板) C.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指铁框) D.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先设的铁板)
➢ 帖: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 帖:名词,标签 ➢ 木格:名词作状语,用木格 奇字:生僻字
译文: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板 内有重复的字。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 记,每一个韵部归成一类,再用木格把它们贮藏起 来。有些生僻的字平时没有准备的,立即刻制,用 草火烧,转眼功夫就可以制成。

第25课《活板》课件(共4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活板》课件(共4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了解作者,疏通文意, 积累文言词语。
了解活板
板,同“版”,指印刷版,“活板”就是“用活字排成 的印刷版”。
了解作者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 治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今江苏镇江 东),博学多闻,于天文、地理、典制、 律历、音乐、医药等都有研究。举平生 见闻,撰写被英·李约瑟誉为“中国科 技史上的坐标”的《梦溪笔谈》,成为 “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齐读译文
如果只印三两本书,还算不上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显 得极其快了。常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铁板在印刷,另一块铁板已经另外 排好了字。这块排好字印的板刚印完,那一块板就已准备好。两块铁板轮 流交换使用,瞬间就可以印完。每个字都备有几个字印,像“之”“也” 等常用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一块板里有重复用到这个字 的情况。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来标记字印,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 贮存这些字。如果有的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字印的,可以很快刻制,用草 火烘烤,很快可以做好。
一词多义
【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使用) 2、皆为板本(是) 3、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被,介词) 4、未为简易(算是) 5、又为活板(发明) 6、每字为一印(刻) 7、不以木为之者(刻制) 8、满铁范为一板(当作) 9、极为神速(助词,加强语气)
【以】 1、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用来) 2、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 /以手拂之(用) 3、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把) 【其】 1、其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指铁板) 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代词,指排好 的字模) 4、其印自落(代词,那些)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代词,毕昇的)
之,瞬息可就。

第25课《活板》课件(共4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活板》课件(共4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梦溪笔谈
碑”。
诵读感知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yíng 有布衣毕昇 shēng 持就火炀之 yáng 则字平如砥 dǐ
不用,则以纸帖之 tiè 不若燔土 fán 用讫再火令药镕 qì
至今宝藏。 cáng
诵读感知 读准下面句子停顿节奏
⑴已 后 典 籍 /皆 为 板 本 ⑵其 上 /以 松 脂、蜡 和 纸 灰 之 类/冒 之 ⑶持/ 就 火/炀 之 ⑷则 以 一 平 板/按 其 面 ⑸每 一 字/皆 有 数 印
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 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 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
文本释义
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标出它们, 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
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 ,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
不拿木头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 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加上 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板。 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 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 硬。
文本释义
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 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
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于 是(就)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 一板,拿着(它)靠近火烤它;
制字活(刻字、火烧) 设板活(药物冒之、置铁范) 排板活(布字、炀板、平字) 印刷活(活一板单印,二板更互) 拆板活(炀板、拂印) 贮存活
细节探究
作者为了凸显活“板”的活,又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 说明方法的使用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细节探究
打比方
把薄薄的字比作铜钱的边缘, “薄如钱唇” 突出了字模形状的灵巧。

《活板》PPT优秀课件

《活板》PPT优秀课件
名词,标签
木格 贮 用木格 贮存 名词作状语
之。 指字模
不用时,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一个韵部做一个
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疏通文意
生僻字
准备
有奇字 素无备者,旋刻之, 以草火烧,
平时,一向 随即,立刻 用
瞬息可成。 完成,成功。
有些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 用柴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
平民
发明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
疏通文意
黏土
铜钱的边缘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 印, 刻 字模
使 火 烧 令 坚。 名词作状语,用火
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印,薄得像铜钱的边缘一 样,每个字刻一个字印,用火烧让它变得坚硬。
疏通文意
先设一铁板,其上 以 松脂、蜡和纸灰之类
北 宋 · 沈 括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 明灯。《梦溪笔谈》的光芒闪耀至今,其中记载了丰 富的科技知识。央视宝藏综艺——《典籍里的中国》 邀请你拨冗参与本期节目,走近活字印刷术,去守护 和弘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盏熠熠灯火。
任务一:非遗文化宣传语
活动:本期节目讲述中国古代重要笔记作品 《梦溪笔谈》,聚焦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活字 印刷术”。在节目播出前,请你结合背景资料,为 本期节目创作50字左右的宣传语,吸引观众前来 开启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他的发明当时未受重视,这一技术未及推 广,毕昇就去世了。后来他的字印被沈括收藏,事迹见于沈括的 《梦溪笔谈》。
任务二:穿越时空到古代
活动:“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典籍里记录着祖先 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为了更好地参与节目、走 进“活字印刷术”,请你备足功课,读准《活板》的字 音、节奏,梳理文意。

《活板》(陈坚设计)ppt课件

《活板》(陈坚设计)ppt课件

1.为什么要先介绍“雕板印刷” 既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 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 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作铺垫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 。
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 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
2.”又”字有什么作用? 与前文“板印”照应,说 明是在“板印”基础上发
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
展的。
、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 3.找出制作活板过程中的
在于印得越多越快

11、提高工效的两大关键是什么?
(1)二铁板更互用之
(2)按韵检字,便于查找,便于排版
38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
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一字多印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按韵贮藏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奇字旋刻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为了纪念沈括的功绩,人们将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 括小行星”。
5
《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体著
作,现存26卷,内容涉及天文学、
数学、地理、地质、物理、生物、
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
考古及音乐等学科。
《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技术
史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重要文
现代《梦溪笔谈》图书封面
献。 英国著名李约瑟赞许《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
3.拆板方便。
46
主题
这篇文章(说明文)以平 实浅显的文字,介绍了毕昇 创造活版和活版印刷的有关 情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
47
语言特色
本文是一篇平实说明文。 语言平实而准确,精练而严 密,作者仅用300字左右就 把一项十分复杂的发明创造 介绍得清楚明白,这得益于 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

25 活板 课件(共31张PPT)

25 活板 课件(共31张PPT)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文选自《梦溪笔谈》,《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
“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B.本文在说明活版时,采用了程序式的说明顺序,即按照工艺流程先
后说明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
C.在说明活版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是对雕
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版印刷术作了铺垫。
7.一词多义。
(1)若不 若.若 止.印燔三土二本
( 如如,,像像 ( 如如果果 )

(2)就持 瞬息就.可火炀就.之(
( 完完成成
靠靠近近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 石。
(2)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D.“胶泥刻字,薄如钱唇”“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
千本,则极为神速”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解析】“若止印……极为神速”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比较阅读】 【甲】《活板》(文略)
【乙】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 似倾樽;其盖穹隆①,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 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密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 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馀七首不发, 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 有也。
说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的原因是什么。 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而印得少的话,制作字模的 功夫太大,不简便。

第25课《活板》课件(共55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活板》课件(共55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
字,每字有二十余 一版内有重复的。不用的时候, 印,以备一板内有 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 重复者。不用,则 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 以纸帖之,每韵为 子把它存放起来。 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

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 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
• 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 写了《梦溪笔谈》。《梦溪笔谈》 是笔记体著作 ,共30卷,内容丰 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
文艺,历史国著名 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 坐标”。
• 活板
•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 板本。
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
不用,则以纸
就用

之,
用标签标出 不用的字模
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
每 韵 为 一 帖,
韵部 做 标签 (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
木格 贮 之。
用木格 贮存 代不用的字模 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奇字
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
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一字多印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按韵贮藏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奇字旋刻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要
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舍污木。取泥
始印五经,已后典 的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
籍皆为板本。
• 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又发明
了活版印刷。它的办法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仁宗年号(1041-1048)。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平民。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古代平民 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
铜钱的边缘。 使
为一印,火烧令坚。
译文: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 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 版(印刷)。它的方法是: 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 钱的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字 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二十七 活板
SJ·八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 事物的特色。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 明的卓越贡献,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新课导入
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
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 普遍使用。
宋仁宗时毕昇发明 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 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走近作者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 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 治家、科学家。被誉为“中国整 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代表作:《梦溪笔谈》。
字词积累
shēng huò yáng





fán


燔土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 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纹理,质地。

拿不下来
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
终了,完毕。
擦拭,掸去。
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一点也不
译文:
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 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 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 不像用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用完后再用火烤, 使药物熔化,用手擦试它,那些字模就会自己 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设置
混合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
蒙,盖。
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
框子
上,乃密布字印
密密地排着
把它拿到火上烤。炀,烤。
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
指上文பைடு நூலகம்的松脂、腊等物。
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译文:
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 合纸灰这类东西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 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 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烤, 等到铁板上的药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 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 刀石那样平。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 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 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 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 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 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 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随即 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译文:
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作标记,每一个韵 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 有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 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
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堂兄弟及侄子辈
译文: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 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
重点积累
一、通假字
1.活板
同“版”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同“以”
3.若止印三二本
同“只”
二、一词多义
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又为活板 满铁范为一板 未为简易
做 是 创造 作为,当作 认为
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 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 重复者。
译文: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印,像“之”“也” 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准备同一 版内有重复的字。
用纸条给它作标记。帖,用标签标出。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
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 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 保藏。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用雕版印刷。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
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之,指“板印书籍”。
即“以后”,“已”同“以”。
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译文: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
模地做这种事。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 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重要书籍都是雕版 印刷的本子了。
五代时始印五经 每一字皆有数印
火烧令坚 持就火炀之
印刷 字印
动词,用火 名词,火
细读感悟
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史。
出现: “唐人尚未盛为之” 推广: “五代时始印五经” 大规模应用: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活板”,为何要先 介绍雕板印刷术的历史?
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 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做铺垫。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 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 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 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 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 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 神速。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
算是
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
准备好。
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
可就。完成
交替、轮流。
译文:
如果只印三两本,不算是简便;如果印几 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么就极其快速。通常 做两块铁板,这一块铁板在印刷,那一块铁板 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成,第二块 铁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铁板交替使用,很短 的时间就能完成。
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内容:活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人及身份。 作用:“布衣”点出了发明人的身份,突出劳动 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活板印刷术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根 据课文内容具体说出制版的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