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
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对下肢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

穿支静脉功能不全(incompetent perforatingvein ,IPV )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导致皮肤微循环改变,皮肤营养障碍,出现静脉性溃疡。
因此术前准确定位和定性穿支静脉(perforating vein ,PV )的数量和位置等信息,术中妥善处理PV 是治疗和降低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目前对PV 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 ⁃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多普勒超声(duplex ultrasound ,DUS )、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com ⁃puted tomographic venography ,CTV )和磁共振成像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V )等。
其中,DUS 作为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对静脉疾病的功能和解剖做出关键评估,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影响[1]。
CTV 能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解剖图像,也能准确定位PV 的数量、位置,供施术者观察,帮助其建立全面整体的解剖学概念,为制定治疗方案和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客观依据[2]。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DUS 、CTV 及两者结合在IPV 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威海市立医院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且行DUS 及CTV 检查的4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血管外科学》[3]及《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4]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30~79岁,平均(59.53±6.41)岁。
入选患者静脉病变患肢52条,左侧下肢病变29条,右侧下肢病变23条,静脉病变部位均为大隐静脉。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签属知情同意书。
1.2检查方法1.2.1DUS采用Philips 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5~12MHz 。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诊断和治疗的再思考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诊断和治疗的再思考
时德;赵渝
【期刊名称】《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年(卷),期】2009(001)002
【摘要】@@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v,CVI)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按其解剖范围可分为浅、深和交通静脉三个系统,亦即包括浅静脉曲张、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等[1].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时德;赵渝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重庆40001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顺行静脉造影诊断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比较 [J], 祁巍;赵一麟
2.深静脉顺行造影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诊断的临床评价 [J], 曾宏;施森;钟武;杨辉;何延政
3.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分析 [J], 张微
4.双功多普勒彩超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J], 王欣;赵雪梅
5.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评判效用 [J], 杨金铭;吴英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彩超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志 ,0 7 3 ( )37 3 0 2 0 ,0 3 :5 — 6 . ( 稿 t期 :0 9 0 — 4) 收 3 20—9 2
更 明显 , 静脉 曲张增重 , 靴区伴有广泛性 皮肤变化 , 肿 、 浅 足 水
湿 疹 和 溃 疡[ 6 1 。
下 肢 深 静 脉 瓣 膜 功 能 不 全 是 常 见 的 周 围 血 管 疾 病 , 色 多 彩 普 勒 血 流 显 像 对 周 围 血 管 的 无 创 性 诊 断 产 生 了巨 大 影 响 , 它不 仅 可 以直 接 显 示 血 管 病 变 解 剖 结 构 上 的 改 变 , 时还 能提 供 丰 同 富 的血 流 动 力 学信 息 …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具 有 无 创 、 便 , 简 可进 行 半 定 量 和 重 复 性好 的优 点 ,能够 判 断 反 流 的 部 位 和 程 度 , 但 对 瓣 膜 ( 极 为 纤 细 的结 构 , 数 呈 双 瓣 型 ) 目 、 置 的 判 断 是 多 数 位 不 如 x线 静 脉 造 影 准确 超 声 能 检 查深 浅及 穿 静 脉 , 确 定 反 。 并 流 的部 位 和 范 围 , 检查 结 果 与 静 脉 造 影 的 结 果相 当一 致 _ 据 统 3 1 。 计 , 超 与静 脉 造 影 诊 断 的符 合 率 为 9 .%[ 已 经 成 为 目前 评 彩 1 4 4 1 , 判 下 肢 静 脉 疾 病 最 重 要 的 T 具 之 一 _。 本 文 对 我 院 2 0 5 l 0 8年 2月一 2 0 o 9年 6月 经 彩 色 多 普 勒诊 断 为 下 肢 深 静 脉 瓣 膜 功 能
彩超对下肢静脉瓣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中 国 民康 医 学
Me ia o ra fC iee P o lgHe l dc l u l o hn s e pe at J n h
Apr 2 0 ,0 9
第2卷 1
上半月 第 7期
பைடு நூலகம்
Vo . FHM No 7 121 .
【 床研 究 】 临
彩 超 对 下 肢 静 脉 瓣 功 能 检 测 的 临 床 应 用
有 深 静 脉 及 浅 静 脉反 流 。本 文 对 我 院 20 年 8月 至 2 0 01 0 6年
股静脉瓣可见 I一Ⅱ级反 流信号 , vl l g 行 a a a 动作时原有 的 sv 反流时间延长 , 其余患者亦探及 Ⅱ一Ⅲ级反流频谱 。且有 4 4 肢伴有股浅静脉瓣反流 , 其中 4 0肢为 I~Ⅱ级 , 4肢为 Ⅲ级 ;
12 方 法 .
使 用 仪 器 : psn s 50型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显 H on 0 4
像仪 , 探头频率 7 0~1MH 。患者仰卧位 , . 0 Z 探头置于股总静 脉处 , 连续扫查 显示股总静 脉 、 股浅静 脉 、 股深静脉 、 大隐静 脉及 脑 静 脉 的 管 腔 、 内膜 及 血 流情 况 , 察 静 脉 壁 是 否 光 滑 , 观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 45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7 06 ( 09 0 0 2 0 6 2— 3 9 20 )7— 75— l
下肢慢性静 脉瓣功能不全是常见病 , 它包括原发性深静 脉瓣功能不全 , 血栓后综 合征 和单纯性 大隐静 脉 曲张 , 常伴
腔 内回声 , 头 加压 后 静 脉 是 否 闭 合 , 静 脉 瓣 情 况 , 量 平 探 及 测 静 呼 吸 时彩 色 血 流 及 频 谱 显 示 。 然 后 让 患 者 作 vl l 动 as v aa 作继 续 观 察 彩 色 血 流 及频 谱 血 管 内径 测 值 。 13 统 计 学 处 理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分析

2 结果
循 环情 况 , 特别是对 x线静 脉造 影所 出现的髂静 脉和股静脉 显影不满 意, 甚至 由于造影 剂 的分层 现象 , 使造 影剂 未能 而
充 盈 整 条 静 脉 腔 所 致 的髂 静 脉 和 股 静 脉 狭 窄 假 象 , 超 能 直 彩 观 清 晰 地 显 示 出来 。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可 以直 观 清 晰 地 显 示 出 深 静 脉 管 壁 、 管 腔 是 否 通 畅 , 流 方 向 、 质 、 度 和 侧 支 循 环 情 况 , 可 以 血 性 速 还
可由多种不同病 因引起 的共 同临床 表现 J 。以往下 肢静 脉 曲张的诊 断主要依 靠一般物理检查以及 x线造影 , 但该检 查 属有创性 , 有发生 过敏和 血栓形 成 的危 险 , 宜反 复 多次进 不
行 检 查 J 。高 分 辨 力 的 C F 弥 补 了 上 述 方 法 的 不 足 , 不 DI 它
超声 与传统外科 查体对 下肢 静 脉曲 张的术 前诊 断结 果
比较 , 表 1外 科 查 体 与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检 查 两 种 结 果 比 较 见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P< .5 。
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诊断进展

1 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概念及分类1.1 概念 Kistner1968年发现、1980年确认并将下肢静脉倒流性病变称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这个命名一直延续至今。
但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这个概念不够准确,提出应称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较为适宜。
这是因为前者表现的是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即由于深静脉本身的因素而致血液倒流;而后者主要强调的是瓣膜关闭功能不全中的“关闭”问题。
经临床实践证明,引起下肢血液倒流性病变的因素,既可以是瓣膜本身,也可以是血管管壁扩张后引起瓣膜相对关闭不全,还可以是瓣膜和血管管壁的共同因素所致。
1.2 分类既往一般将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病变的病因分为Ⅰ: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Ⅱ:血栓形成完全再通后,瓣膜全遭破坏;Ⅲ:先天性瓣膜缺乏。
但有学者认为这种分法不全面,尤其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所以,有学者提出将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分为5种类型,Ⅰ:深静脉瓣膜脱垂;Ⅱ:静脉管壁扩张致瓣膜相对关闭不全;Ⅲ:瓣膜脱垂加管壁扩张;Ⅳ:先天性瓣膜发育不全(含先天性瓣膜缺乏症);Ⅴ: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瓣膜遭破坏。
2 病理解剖及血流动力学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方式与其他体静脉有所不同。
站立时血液本身的重力对回流的阻碍影响较大,易导致下肢远端静脉压增高和静脉瘀血。
下肢骨骼肌强有力的收缩,能产生足以克服血液本身的重力和静脉血管阻力的压力,而静脉瓣膜和交通支瓣膜的单向阀门作用,又能保证血液不致倒流回深静脉远心端和浅静脉内,两者共同作用将血液挤往近心端深静脉;而当骨骼肌松弛时,深静脉内血压降低,在深静脉瓣膜和交通支瓣膜的单向阀门作用配合下,深静脉远心端和浅静脉内的血液进入原来受骨骼肌压迫而萎陷的深静脉内,重新充盈后通过骨骼肌的再次收缩挤压,又将血液挤回心脏。
当瓣膜相对性功能不全或下垂拉长失去纤维弹性或先天性瓣膜发育异常时可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多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后瓣膜被破坏所致。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分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月第1期Medical Diet And Health 2019 Jan. No. 1 2112.23-2.87mm之间,本次研究中2例患者已经自通。
对所有患者入院后24h的心电图分析后可知,发现随梗死相关血管的不同,心电图的变化也存在不同。
在住院期间,无患者死亡,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明显恢复,心功能恢复到1、2级。
3 讨论急性心肌梗塞是当前常见的一种病症,对患者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根据实际报道可知,患者病情如果存在恶化的现象,势必存在不良影响,影响身心健康。
此外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在临床研究中可能存在胸骨疼痛的现象,伴随血清心肌酶活性以及心电图的变化等症状,患者可能存在心律失常、休克等不良现象,发生几率逐渐提升。
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几率逐渐提高,在冠状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在其他诱导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破裂现象,血中的血小板破裂后在表面聚集,形成血块。
此外心肌耗氧量增加后也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塞,要求医护人员提前做好患者的病情判断工作,了解病因。
患者可能存在过重的体力劳动,如果过度进行体育活动,导致心脏负荷量增加,心肌需氧量增加后,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出现硬化和狭窄等现象,此外剧烈的体力负荷也可能诱发其他异常影响,导致心肌梗死[3]。
不良的生活习惯直接对患者产生影响,不少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异常反应后,进食大量的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弄丢提升,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粘稠的现象,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后,形成血栓,引起异常反应[4]。
结合现有报道和注意事项等,在病症分析的阶段提前进行诊断,在特征性分析的阶段,了解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做出诊断。
心电图以ST段数据参数作为主要的诊断标准,心电图无ST段抬高者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此外老年患者如果存在心力衰竭或者休克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现象,表现为肺部梗死以及其他急腹症等。
在本次研究中对心电图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造影结果分析,有2例患者的罪犯血管位于前降支或者右冠状动脉,但是由于完全再通,不需要进行再灌注治疗,延迟诊断对患者的预后无其他不良影响。
彩超对下肢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进展体会

彩超对下肢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进展体会摘要】超声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之一,超声工程与医学结合的产物,主要用于观察并诊断全身软组织、器官是否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
彩超是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联合脉冲多普勒技术发展而来的诊断措施,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
穿支静脉系经深筋膜与深浅静脉相连的静脉,其静脉功能不全情况在下肢穿支静脉中并不少见,可采取手术进行治疗。
本文从彩超检查历史沿革及常用疾病,彩超对下腔穿支静脉的诊断入手进行阐述,为了解下肢穿支静脉功能提供依据。
【关键词】彩超;下肢穿支静脉;静脉功能不全彩超在临床上应用率较高,因其无创、无辐射、图像清晰、实时检查而受到欢迎,其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检查心脏疾病、肢体血管疾病、体表器官、腹部疾病,以及妇科方案的疾病等。
其中,多普勒技术使临床上从黑白的二维图像,发展至显示彩色血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检查过程中。
深筋膜是指包裹人体肌肉的固有筋膜,系一种纤维组织膜,在四肢肌群间附于骨,形成肌间隔,还可包裹肌肉、神经血管及腺体形成肌鞘、神经血管鞘及筋膜鞘(囊)。
而穿过下肢深筋膜,连接深静脉及浅静脉之间的静脉,被称之为穿支静脉,此类动脉功能不全,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诸多严重后果,故需引起足够的注意力。
本次研究通过阐述彩超检查历史沿革及常用疾病,彩超对下腔穿支静脉的诊断,为研究下肢穿支静脉及功能提供依据。
1.彩超检查1.1历史沿革1949年,奥地利Dussik通过A型超声的回声图。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超声心动图及B超逐渐开始在临床上应用。
上世纪70年代,多普勒技术出现,80年代,二维超声联合多普勒技术逐渐开始在临床上应用,现用于体表器官检查、加入PCI治疗等中。
而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优化,改进,超声现已成为医疗机构中应用率最高的几个影像学检查之一。
1.2应用1.2.1妇科肿瘤据一项包含2015年-2018年乳腺癌患者75例的研究显示[1],经彩超检查准确率77.33%(58/75),误诊率4.00%(3/75),漏诊率17.33%(13/75),而且能够分别病理类型,与实际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显示,检查浸润导管癌率87.80%(36/41),腺癌率71.43%(10/14),乳头状导管癌100.00%(16/16),转移性肉瘤100.00%(4/4),且能够获得病灶体积、面积、血流峰值等指标、1.2.2盆腹腔手术盆腹腔手术在临床上并不少见[2],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系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所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6-04-29T16:08:21.1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作者:肖中志
[导读] 宜章县人民医院B超室湖南郴州 424200)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属于一种周围血管性疾病,其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需借用高科技工具,通过影响分析技术检测得出结果,再进行判定[1]。
肖中志
(宜章县人民医院B超室湖南郴州 4242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
方法:抽取80例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双功多普勒彩超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观察分析诊断结果。
结果:80例患者104侧肢中共有177条下肢交通静脉被检出逆流,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同。
其中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检出161条,占比90.9%;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诊断检出113条,占比63.8%;两种方法同时检出107条,占比60.4%。
双功多普勒彩超检出率高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P<0.05)。
结论:双功多普勒彩超在慢性下肢功能不全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意义,查出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089-02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属于一种周围血管性疾病,其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需借用高科技工具,通过影响分析技术检测得出结果,再进行判定[1]。
双功多普勒彩超在多种临床疾病诊断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广受临床好评,亦是临床检查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一种常用手段。
为研究双功多普勒彩超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意义,我院特此展开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间收治的80例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
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1.6±7.3)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10.7±5.2)年;CEAP(静脉功能不全分类标准)分类:19例C2,31例C3,30例C4~C6。
1.2 检查方法
1.2.1双功多普勒彩超检查①患者取仰卧位,患侧向外旋转;②彩超仪探头频设置值5~10MHz;③以二维超声结合采色多勒自患者腹股沟向下肢静脉扫描,直至内踝平面;④观察记录患者下肢静脉血流情况,行乏氏试验,记录血流逆流时间;⑤挤压胫骨位两侧,寻找交通静脉位,差别血流信号灯,确定逆流情况。
1.2.2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①调整摄片,50~95KV,MAS 25~100,球管距离115cm;②以7号头皮针,对患者下肢足背行远端浅静脉穿刺;③以无菌注射用水对80ml复方泛影葡胺进行稀释至100ml;④完成注射,时间控制>7min;⑤由远及近分段对患者下肢正位与侧位进行摄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0例患者104侧肢中共有177条下肢交通静脉被检出逆流,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同。
其中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检出161条,占比90.9%;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诊断检出113条,占比63.8%;两种方法同时检出107条,占比60.4%。
双功多普勒彩超检出率高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P<0.05)。
见表。
表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比效(条,%)
注: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对比,*P<0.05
3.讨论
发生下肢静脉功能全患者,为深静脉、浅静脉以及交通静脉三条静脉系统全部或任何2个出现功能异常[2],而导致患者静脉血管发生逆流,皮肤得不到足够营养[3],临床具体表现轻度为皮肤瘙痒、肤色发黑等[4],重度表现为下肢发生静脉性溃疡,患者疼痛难忍[5]。
因需对患者下肢静脉进行检查,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需要借助医疗工具进行。
而在迅速发展的临床医疗中,一般采用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两种手段对患者下肢静脉进行检查。
本次研究中,双功多普勒彩超检查,共104侧肢静脉血管回声无浑浊,静脉管壁未发现异常,连续性好,经超声仪探计频率增加,有可见性静脉管腔压瘪或消失现象,指导患者连续行数次深呼吸后,管径出现增加。
80例患者中有15例出现可见性静脉窦,显示出瓣膜,但瓣膜边缘并不十分清晰。
患者静脉血流较充盈,检出静脉逆流时,乏氏试验交通静脉位双功多普勒彩超检查显示灯变红,对患者下肢行挤压处理后交通静脉逆流显示灯亦会变红。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下,80例患者部分下肢静脉深静脉管径发生明显变化,为由窄变宽,显示出瓣膜有“八”字形影边,但瓣膜边缘并不清晰。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检出161条,占比90.9%,优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诊断检出113条,占比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表明,下肢功能不全诊断双功多普勒彩超栓出率更高,准确率更优,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景萍,李慧芳,胡健等.双功能彩超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7):100-102.
[2]张美荣,王宏亮.彩色多普勒检查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几种方法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0):1304-1306.
[3]李常红,朱惠萍,尹静等.双功能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分水岭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分析[C].//第一届华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北京地区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89-90.
[4]Li Changgong Zhu Huiping,feng-chun yu,etc.The double function colour to exceed and transcranial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 in the pathogenesis of watershed cerebral infarction analysis [J].Chinese comprehensive clinical, 2013,29(9) :908-911.
[5]常德勇,马同敏,杨辉等.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彩超与下腔静脉滤器防控肺栓塞的临床意义[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8):84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