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曲线超高顺坡计算设置(常用)
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第⼀节线路平⾯第3.1.1条在线路直线地段,两股钢轨顶⾯应位于同⼀⽔平。
在线路曲线地段,应根据曲线半径和实测⾏车速度,在外股钢轨合理设置超⾼(允许速度⼤于120 km/h线路宜按旅客的舒适条件进⾏检算和调整超⾼值)。
超⾼按下列公式计算:H = 11.8υj=式中H——超⾼(mm);υj——平均速度(km/h);R——曲线半径(m);N i——⼀昼夜各类列车次数(列);Q i——各类列车质量(t);υi——实测各类列车速度(km/h)。
按上式算出后,对未被平衡⽋超⾼和未被平衡过超⾼分别按下列公式检算:H c=11.8 - HH g=H - 11.8式中H——实设超⾼(mm);H c——未被平衡⽋超⾼(mm);H g——未被平衡过超⾼(mm);υmax——线路允许速度(km/h);υH——货物列车平均⾏车速度(km/h)。
未被平衡⽋超⾼不应⼤于75 mm,困难情况下不应⼤于90 mm,但允许速度⼤于120 km/h线路个别特殊情况下已设置的90(不含)~110 mm的⽋超⾼可暂时保留,但应逐步改造;未被平衡过超⾼不应⼤于30mm,困难情况下不应⼤于50mm,允许速度⼤于160km/h线路的个别特殊情况下不应⼤于70 mm。
实设超⾼在满⾜上述条件下,货物列车较多时,宜减⼩H g,旅客列车较多时宜减⼩H c。
有砟轨道实设最⼤超⾼,在单线上不得⼤于125 mm,在双线上不得⼤于150 mm。
⽆砟轨道实设最⼤超⾼不得⼤于175mm。
第 3.1.2条如⾏车条件有较⼤变化,或曲线发⽣⽊枕压切、混凝⼟枕挡肩破损、钢轨不正常磨耗等情况,应根据实测⾏车速度和实际牵引质量,重新计算和调整超⾼。
第3.1.3条两线路中⼼距离在5 m以下的曲线地段,内侧曲线超⾼不得⼩于外侧曲线超⾼的⼀半,否则,必须根据计算加宽两线的中⼼距离。
第3.1.4条曲线超⾼顺坡。
⼀、曲线超⾼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允许速度⼤于160 km/h线路,超⾼必须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允许速度⼤于120 km/h线路,顺坡坡度不应⼤于1/(10υmax);允许速度不⼤于120km/h线路,顺坡坡度不应⼤于1/(9υmax)。
曲线超高

hc' x
bJ iJ
B 2
ix
hc"x bJ iJ (bj bx )ix
hcx B ix
hc' x
bJ iJ
B 2
ix
hc"x bJ iJ (bj bx )ix (ix>3%)
hc"x bx iJ
新《规范》公式
(ix≤3%)
iibi
h x
h'cx
iG
iG
h c"x
h cx iJ
(3)双坡断面:(x≤x0)
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x0
2i1 i1 ib
Lc
ib
ib
当p1
2i1b1 x0
0.003时,x0
2i1b1 p1
660 i1b1
hi1 (b1 bx )i1 , hi2 hi1 b2i2 , hi3 hi2 b3i3
ho1
(2
x x0
1)b1i1
ho2
旋转轴
hc bJ iJ Bib bJ iJ Bib
hc'
bJ iJ
B 2 ib
hc" bJ iJ (bJ b)ib
(ib>3%)
hc" bJ iJ (bJ b)iJ biJ (ib≤3%)
ibi h
c
h'c
iG
iG
h c"
h0=bJiG
路线设计高程
iJ
b
bJ
B
bJ
④双坡断面:(x≤x0) 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
hc' x
bJ iJ
B 2
iG
hc"x bJ iJ (bJ bx )iG
曲线上的超高值计算

根据超高渐变规律:AC/AB=X/ L 1
超高值计算方法——双坡断面(x≤L 1)
AB
2i1
(
b 2
a)
(2a
b)i1
AC
xAB L1
x L1
(2a
b)i1
hw
x L1
(2a
b)i1
a(i2
i1)
hzh
ai2
b 2
i1
h 内= a i 2-(a+b jx)i 1
ai2
b 2 i1
h外 a(i2 i1) (2a b)i1 (a b)i1 ai2
x b jx Lc b j
超高值计算方法——旋转断面(X>L 1)
ix
x Lc
ib
hw ai2 (a b)ix
hzh
ai2
b 2
ix
hn ai2 (a bjx )ix
x b jx Lc b j
超高值计算方法——起始段面
①起始断面:在超高缓和段起终点处,经提肩后, 形成的双坡断面:
h 中=a i 2+b i 1/ 2
h 内= h 外= a( i 2- i 1)
超高值计算方法——双坡断面(x≤L 1)
缓和段上任意一点离开起点的距离为x,路肩边 缘由A升到C。(c点为超高渐变过程中从起始断面的A点逐
把路肩横坡度抬高到与路面相同的横坡, 即使路基顶面变成简单的双向横坡。
超高形成过程——双坡阶段
双坡阶段:
从进入超高缓和段开始,先保持路面内侧不 动,外侧绕路中线向上旋转到与内侧同坡,
这一过程称为双坡阶段。其所需的长度为双
坡阶段长度L1,根据超高渐变的要求,路拱 坡度变化也是按离开缓和段起点的距离呈正
铁路有碴道床轨道整理

4.2采用人工或整道机进行第二次铺碴作业时,应在第一次铺碴整道并通过5对以上列车后进行,整道时应以高程控制桩为准。轨向:直线用10m弦量的最大矢度,曲线用20m弦量的实际正矢与计算正矢差不得大于8mm,曲线头尾不得有反弯或野鹅头。轨面用10m弦量,最大矢度不得大于8mm,轨面水平和延长6.25m范围内的扭曲不得大于8mm。轨距允许偏差-2~+6mm。
1.铺道碴前施工准备工作
1.1.预铺道碴前应按设计置好线路基桩。
1.2.线路基桩材质.标准.数量和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
1.3.线路基桩应在贯通测量后设置,测量误差应在限差内调整闭合,设置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并复测线路基桩和路面高程。中线桩、水准点应钉设齐全,缺损者应在铺碴前补齐。
1.4.铺碴前,路基、桥、隧应有检验合格资料,松软土、软土及过渡段应有沉降变形观测资料及评估报告,方可进行铺碴作业。
5.5.1圆曲线计划正矢的计算
各项作业内容介绍如下:
图1摊铺底层道床施工工艺流程
2.2.1.整修挂线区段
整修基床表面:对基床表面进行检测验收、检测压实密度、路基标高、几何外形尺寸,对施工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基床表面的损伤进行整修处理,使之符合要求。
测量挂线:拉挂钢弦线以便控制道床的摊铺厚度、标高、平面位置。钢弦线一次拉挂长度一般为15O~200m,并每隔10m利用加紧器将钢弦线拉紧,控制摊铺顶面标高的测量,标高一定要处于正确位置,其纵向坡度与线路坡度一致,这样通过摊铺机的自动找平装置,控制摊铺道床的厚度和平整度。
曲线上的超高值计算

i1 L1 Lc ib
超高形成过程——旋转阶段
旋转阶段:当外侧路面变成与内侧相同的单
向内倾横坡后,路面保持内侧边缘不动,整 个路面绕内边缘向上旋转,直到缓和段终点, 路面达到超高横坡度ib,即达到圆曲线的全 超高阶段。
绕路面边缘旋转的超高值计算方法
在公路施工中,路面的超高横坡度及正常 路拱横坡度是不便用坡度控制的,而是用 路中线与路基、路面边缘相对于路基设计 高程的相对高差控制的。因此,在设计中 为便于施工,应计算出路线上任意位置的 路基设计高程于路肩及路中线的高差。
渐向双坡阶段终点B过渡过程中的一点)。
根据超高渐变规律:AC/AB=X/ L 1
超高值计算方法——双坡断面(x≤L
1)
b AB 2i1 ( a ) (2a b)i1 2 xAB x AC (2a b)i1 L1 L1 hw x (2a b)i1 a (i2 i1 ) L1
1)
hw ai2 (a b)ix b hzh ai2 ix 2 hn ai2 (a b jx )ix
x b jx b j Lc
超高值计算方法——圆曲线段的全超高断面
超高值计算方法——圆曲线段的全超高断面
hw ai2 (a b)ib b hzh ai2 ib 2 hn ai2 (a b j )ib
曲线上的超高值计算——例题
某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V=40km/h,路基宽为 B=8+2×0.75,现有一弯道曲线半径R=200米, 超高横坡度ib=6%,行车道路拱横坡为i1=2%, 路肩横坡为i2=3%,采用绕路面内边轴旋转的方 法设置超高,超高渐变率p=1/100,圆曲线的加 宽值bj=0.8米,计算超高缓和起点和距超高缓和 起点15米处、全超高断面和距超高缓和起点30 米处路基内侧、路中线、路基外侧的超高值。
5.4.2曲线超高

20085.4.2 曲线超高4.横断面上的超高值的计算 1)超高值的计算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面的超高横坡即正常路拱横坡是不便于用坡度值来控制,而是用路中线及路基、路面边缘相对于路基设计高程的相对高差来控制的。
因此,在设计中为便于施工,应计算出路线上任意位置的路基设计高程与路肩及路中线的高差。
所谓超高值就是指设置超高后路中线、路面边缘及路肩边缘等计算点与路基设计高程的高差。
(1)路线设计高程新建公路的路线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外边缘高程;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设计高程;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行车道中线标高。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以中央分隔带中心线为平面设计线,而分离式路基则一般采用行车道中心线为平面设计线。
(2)超高值计算方法计算路线上任意桩点的超高值时,须注意计算点在平曲线上的位置。
因为圆曲线与超高缓和段上的超高不同,圆曲线上超高值是固定值,但在缓和段是的超高值是渐变的,必须分别计算超高值。
如前所述,超高的过渡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双坡阶段,即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或分隔带边缘)旋转,直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第二阶段为旋转,即整个断面绕设计旋转方式的旋转轴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
圆曲线段内超高保持不变,称为全超高阶段。
双车道公路的超高过渡过程如图5.4.4所示。
双坡阶段长度x 0的计算(以绕路面内边线旋转为例):按照超高过渡要求,路面外边线的高度在超高缓和段内是与离开起点的距离成比例增加的,可推得 Lc i i x hG=0 当Lc 很长时(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设置超高),双坡阶段的渐变率p 1有可能小于0.3%,即01x Bi p G =≤0.003。
这不利于路面横向排水,故应限制x 0的长度,可按如下两种方法确定:①超高过渡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Lc =Ls ):B i Bi p B i x G G G 330003.010===②超高过渡在回旋线部分长度范围内进行(Lc <Ls ),则超高缓和段长度为B i B i i ix i i L h G Gh G h c 3303300=⋅==2008图5.4.4 双车道公路路面超高过渡方式图 a )绕边线旋转 b)绕中线旋转图5.4.5 设分隔带公路路面超高值计算图路线设计高程b 0b 1b 2 b 3i 1 b 1 b 2b 3i 2 i 1i 2i 3i 3 i hi hh o 3h i 1h i 2 h i 3h o 1h o 2b土路肩硬路肩 行车道 中央分隔带 行车道 硬路肩 土路肩这时双坡阶段长度x 0按式(5.4.2)计算。
铁路曲线超高顺坡计算设置作业流程

铁路曲线超高顺坡计算设置作业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铁路曲线超高顺坡计算设置作业流程。
1. 确定曲线基本参数。
平曲线、超高、竖曲线、超高

平曲线、超高、竖曲线、超高在线形设计时,各级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除外)的视距应不小于两倍停车视距;并应根据需要,结合地形设置保证超车视距的路段。
平曲线半径:当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所产生的横向力应不超过轮胎与路面摩阻力所允许的界限,并使驾驶员无不顺适感觉。
平曲线半径、行车速度、路面超高和横向摩阻系数[kg2]的关系式为[147-01],[kg2]其中(+)直接关系到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安全和顺适感。
极限最小半径:是公路受到地形或地物等限制所允许采用的最小半径。
其计算的条件是:为0.10(=120公里/小时)~0.15(=40公里/小时),这时驾驶员仍感顺适;是路面超高允许最大值,一般用6%,个别用8%,特殊情况下用10%。
一般最小半径:为使公路平面线型在整体组合上不致不协调,驾驶员感到较为顺适的常用的最小半径。
这时,为0.05~0.06;为6%~8%,不用10%。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公路的平曲线保持直线上的路拱(即不设超高),驾驶员不感到有弯道的最小半径,这时,为0.035;为-2%或-1.5%。
回头曲线:当公路需要展线以争取高程,而又受地形限制不能继续前进而须折返展线时,在折返处设转角一般大于180°的平曲线,称为回头曲线。
回头曲线因受地形限制,常采用极限甚至小于极限的最小半径。
超高: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产生离心力,设置超高,可抵消其部分离心力,使汽车不致向外倾覆。
超高值过大不利于驾驶操作和行车安全,也不利于公路养护、施工;过小则不利于排水。
专供汽车行驶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超高横坡度不超过10%,其他各级公路不超过8%。
在积雪寒冷地区,最大超高横坡度不超过6%。
平曲线加宽: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的轨迹在前轮的内侧,其车轮所占有宽度比在直线上的要宽,因此车道内侧应予加宽。
加宽值视车型和平曲线半径()而定,[kg2]一般可按/2计算。
式中为汽车前后轴距;如为半挂车时,可分别按牵引车和挂车的前后轴距[kg2],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铁路线路工高级工操作技能考核
准备通知单
试题名称:曲线超高顺坡计算设置作业
考核时间:40 min
一、鉴定站准备
1.材料准备
计算纸5张。
2.设备设施准备
缓和曲线一条。
3.工、量、刃、卡具准备
4.考场准备
⑴按规定设置好作业防护。
⑵配合人员:2人。
二、考生准备
⑴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服装,备齐劳动保护用品。
⑵计算器一部,记录笔一支。
铁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铁路线路工高级工操作技能考核试卷试题名称:曲线超高顺坡计算设置作业
一、技术要求
1.曲线现场资料调查准确。
2.计算缓和曲线相关数据准确无误。
3.超高顺坡检查点设置正确,标记准确清楚。
二、考核要求
1.按规定的操作程序作业:曲线现场资料调查、计算缓和曲线相关数据、设置超高顺坡检查点、标记、撤除防护。
2.准备工作充分合理,现场调查准确无误。
3.计算准确无误,超高顺坡设置合理。
4.作业中各项作业符合规章制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工作。
5.作业完毕,按规定整理现场。
三、考核时限
1.准备时间:5 min。
2.正式操作时间:40 min。
3.计时从正式操作开始,到操作完毕结束。
4.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不加分。
每超时1 min,从总分中扣2分,总超时5min停止作业。
四、考核评分
1.考评人数:3人。
2.评分要点:⑴曲线现场资料调查准确。
⑵计算缓和曲线相关数据准确无误。
⑶超高顺坡检查点设置正确,标记准确清楚。
3.评分程序:1.作业过程。
2.作业质量。
4.评分规则:1.各项配分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
2.考评员各自打分,取平均值为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