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小吃及民俗

合集下载

周至水街旅游攻略

周至水街旅游攻略

周至水街旅游攻略简介周至水街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是一条古老而有特色的街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周至水街是西安地区最早的商业街之一,也是西安市保存最完整、最具特色的古老街区之一。

这里不仅有着历史悠久的建筑和传统手工艺,还有着美味的当地特色小吃。

以下是周至水街旅游攻略,希望能帮助您规划一次愉快的旅行。

交通周至水街位于西安市区东南部,距离市中心约42公里。

从西安市区出发,可选择以下交通方式前往:•公交车:乘坐地铁到达西安火车站,然后搭乘周至方向的公交车,在周至车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周至水街。

•自驾车:从西安市区驾车沿G30高速公路前往周至方向,经过约50分钟即可到达周至水街。

周至水街特色古建筑周至水街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主要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

这些古建筑风格独特,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

游客可以在水街上漫步,欣赏古建筑的美丽风格,感受历史的沉淀。

传统手工艺周至水街以传统手工艺闻名。

这里有许多传统手工艺的店铺,如陶艺、木工、剪纸等。

游客可以参观这些店铺,了解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小吃美食周至水街以其美味的小吃美食而闻名,有许多当地特色小吃可以品尝。

其中最有名的是周至石子饼和石磨面。

周至石子饼是一种用石子压制制成的薄饼,香脆可口;石磨面则是用石磨磨制的面条,口感韧劲十足。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可以尝试,如凉皮、羊肉泡馍等。

游玩建议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更好地游玩周至水街:1.时间安排:建议安排半天至一天的时间游玩水街,以充分体验其独特的文化和美食。

2.行程安排:首先可以沿着水街漫步,欣赏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然后品尝周至的特色小吃美食;最后可以参观水街周边的景点,如周至县城的历史文化遗址。

3.体验传统手工艺:可以在水街上找一家传统手工艺店铺,参观手工制作的过程,并亲自尝试制作一些小手工艺品。

4.品尝当地美食:一定要尝试周至石子饼和石磨面,还可以尝试其他当地小吃,如凉皮、羊肉泡馍等。

周至老县城自驾游攻略

周至老县城自驾游攻略

周至老县城自驾游攻略简介周至老县城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古老县城。

自驾游周至老县城,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欣赏到精美的古建筑,品尝到地道的陕西美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古城的文化魅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周至老县城自驾游攻略,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行程、了解景点和品尝美食。

行程规划建议在周末或节假日选择出发,行程时间最好为两天一夜。

以下是一份参考行程:第一天•上午:出发前往周至老县城。

根据出发地的交通情况,选择合适的出发时间,预计到达时间为中午前后。

•中午:抵达周至老县城后,先在周边找一家餐馆或小吃摊品尝陕西特色美食,如肉夹馍、凉皮等。

•下午:参观周至老县城内的景点,包括古城墙、古建筑和博物馆等。

可以步行或租自行车游览,感受古城的独特魅力。

•傍晚:选择一家特色农家乐或酒店入住,晚上品尝地道的农家菜品,并休息好第二天的行程。

第二天•早餐:在农家乐或酒店享用丰盛的早餐,准备好体力迎接新的一天。

•上午:继续游览周至老县城的景点,可以选择其中一两个景点深入参观,了解更多历史和文化知识。

•中午:在周至老县城内寻找一家名气好的餐馆品尝午餐,尝试当地特色菜肴。

•下午: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考虑前往周边的自然景点,如耕田古村或附近的山区。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放松身心。

•傍晚:返回周至老县城,整理行李,准备返回家中。

主要景点周至老县城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有许多值得游览的景点。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景点:1. 周至古城墙周至古城墙是周至老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之一。

可以沿着城墙上行走,欣赏城市景色和古建筑风貌。

2. 周至博物馆周至博物馆位于老县城内,展示了周至县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在博物馆内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这座古城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

3. 周至土肥圃周至土肥圃是周至县的一处农田景观,具有浓厚的乡村风情。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农田景色,了解当地的农耕文化。

周至民俗资料收集

周至民俗资料收集

周至民俗资料收集目录1、牛斗虎——楼观镇八家庄村 (2)2、渭旗锣鼓 (3)3、周至道情——楼观镇军寨村道情会 (3)4、周至豆村大蜡制作技艺——豆村四组 (4)5、周至哑柏刺绣——哑柏镇槐花村、仰天村、昌西村 (6)6、二曲礼仪——周至县 (7)7、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楼观镇东楼村、西楼村 (8)8、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 (8)9、周至皮影——广济镇西欢乐村 (10)10、傀儡戏(周至大玉木偶戏)——大玉村八组 (11)1、牛斗虎——楼观镇八家庄村历史渊源:民间舞蹈《牛斗虎》源于道教圣地——楼观台脚下的楼观镇八家庄村。

早年在庄东什字的井庙内的木匾上就记载着“乾隆年间八家庄耍牛斗虎”的字样,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现今《牛斗虎》仍主要分布在周至县楼观镇八家庄村及周边地区。

表现形式:《牛斗虎》舞蹈结构由五人组成,用竹子、麻纸、油布、颜料等材料制成老虎和牛的道具。

两人舞牛头、虎头,两人演牛尾、虎尾,一人扮演牧童。

虎的动作有四大势,八小势,24个平阳势,四大势有趔虎势、搜山势、望山势和捕食势,八小势为立、卧、坐、缩、滚、上山、下山和跳涧势,24个平阳势贯穿于整个舞蹈之中,分别刻画老虎的勇武、精明和顽皮情态。

牛也有犀牛望月、趔叉舔背、吃草、缩叉、挖耳等动作,将牛的稳健、壮美和朴实顽强描绘得惟妙惟肖,表现得淋漓尽致。

舞蹈《牛斗虎》虽然表现的是动物之间的争斗,抒发的却是劳动人民托物言志、借物寄情的思想情怀,表达的是邪不压正、正不怕邪、弱不惧强、勇于拼搏、战而能胜的思想内涵。

《牛斗虎》多在夜间室外演出,表演时四周灯笼环绕,气氛冷清森肃,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节奏欢快,激烈昂扬,舒悦人志,配以松香之烟火开场。

猛虎跃出迅如雷,急似风,舞曲一起,飞扬跋扈,虎威顿现,竹笛声中牧童牵牛出场,生活情趣尽现其中。

牛虎争斗起来,刚柔并济,形象逼真,动作优美,栩栩如生,扣人心弦,使这源于民间的生活场景得到了极高的舞蹈艺术升华,传递出浓烈的艺术感染力。

陕西特产:周至猕猴桃

陕西特产:周至猕猴桃

陕西特产:周至猕猴桃周至猕猴桃是陕西的著名特产。

周至是关中平原著名的大县之一,有着“猕猴桃之乡”的美誉。

2004年,周至猕猴桃取得了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从而开辟了周至猕猴桃走向世界的新纪元。

2013年陕西周至猕猴桃跃上航天事业“神舟”。

周至县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县,全县有猕猴桃40万亩,年产量35余万吨。

全县半数村种植猕猴桃,面积占耕地面积80%以上。

一、周至猕猴桃的特色周至猕猴桃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味道有时被描述为草莓、香蕉、凤梨三者的混合。

周至猕猴桃品种多样,其鲜果及加工品屡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并远销26个国家和地区。

国家质检总局认定周至县为全国唯一的猕猴桃标准化管理示范县,全国60%猕猴桃鲜果产自周至,在全国80%的猕猴桃果干产自周至。

二、周至猕猴桃的发展猕猴桃(又名杨桃、毛梨桃),为中国原产的珍贵果树。

它的栽培史起于1200年前的陕西。

唐朝诗人岑参有“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的诗句。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有:“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桃喜食,故有诸名。

” 这个古老的植物,改革开放后,周至县是猕猴桃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优、管理技术最好、贮藏加工能力最强的“五最”县。

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专门授予周至县“中国猕猴桃之乡”称号,并为猕猴桃基地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

据果业局在该县范围布控的17个测产点预测,猕猴桃总产量将在19.3万吨左右,果农直接收入将在7.6亿元左右,增收了2.8亿元,增幅为58%。

三、周至猕猴桃的营养功效它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等十多种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包括丰富的钙、磷、铁,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

猕猴桃对保持人体健康,防病治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多食用猕猴桃可以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抑制胆固醇的沉积,从而防治动脉硬化,还可改善心肌功能,防治心脏病等,也能对抗癌起到一点儿作用。

多食用猕猴桃,还能阻止体内产生过多的过氧化物,防止老年斑的形成,延缓人体衰老。

周至一日游攻略

周至一日游攻略

周至一日游攻略介绍周至是陕西省西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西安市区西南方向。

周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本篇攻略将为您介绍周至一日游的推荐路线和必游景点,帮助您更好地规划行程。

行程安排以下是推荐的周至一日游行程安排:上午1.早上出发,乘坐公交或租车前往周至县,预计耗时约1.5小时。

2.抵达周至县后,先到周至石窟游览。

周至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遗产,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石刻造像和壁画,感受千年的历史文化。

3.游览完石窟后,前往周至县城中心的周至博物馆。

这是一座展示周至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您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周至的过去与现在。

4.中午,在周至县城附近的餐馆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如周至油泼面和石头豆腐等。

下午1.下午继续你的周至之旅,前往周至的自然风景区 - 大观山。

大观山是一座以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为主题的风景名胜区。

您可以乘坐缆车进入景区,欣赏到壮丽的山水景色和丰富的植被。

2.在大观山内,您可以参观大观寺,这是一座融合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寺庙。

在这里,您可以品味到宁静和神秘的氛围,观赏到古朴的建筑和精美的佛像。

3.游览完大观寺后,您可以沿着指定的步道继续徒步探索大观山的其他景点,如天桥、龙潭和石佛寺等。

4.傍晚,您可以在大观山内的茶馆或餐馆休息一下,品尝当地的茶点和美食,享受宁静的氛围。

晚上1.晚上返回西安市区,您可以选择在西安的餐馆品尝陕西特色美食,如肉夹馍和羊肉泡馍。

2.或者,您还可以选择去西安市区的夜市体验夜间的繁华和美食。

大明宫夜市和回民街夜市是两个热门选择,您可以尝试各种小吃和特色手工艺品。

攻略小贴士•周至县交通相对便利,您可以选择公交或租车前往周至。

如果自驾,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和道路安全。

•游览周至石窟和大观寺时,请尊重当地的风俗和宗教文化,注意保护文物和环境。

•大观山内的步道和山路较多,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并带上足够的水和防晒用品。

且说关中名县——金周至

且说关中名县——金周至

且说关中名县——⾦周⾄且说关中名县——⾦周⾄说到关中的名县,周⾄县绝对能排上⼀号。

⾸先,周⾄县的名⽓很响亮,出过很多历史名⼈,尤其是⽼⼦曾在楼观台讲过《道德经》,说经台的典故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也是周⾄⼈千百年来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其次,还是财神爷赵公明的故⾥。

这位中国历史上资格最⽼的财神爷,是当今⼀切财神爷的⽼祖宗。

尽管财神爷的家乡在周⾄,似乎周⾄⼈并没有沾什么光。

从民间俚语说起要说周⾄,先说说关中地区流传着的⼀⾸⼝语:“⾦周⾄,银户县;杀⼈放⽕长安县;刁蒲城,野渭南;蛮不讲理⼤荔县;⼟匪出在⼆华县”。

这是民间流传甚久的俚语,也是关中著名⼤县的⾼度总结提炼,⾮常传神,也⽐较到位。

何以会如此说呢?当然有其渊源。

⾦周⾄,银户县,杀⼈放⽕长安县。

⾄于“杀⼈放⽕长安县”,当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也有其⼀定的道理。

⾸先,⾃古长安出冷娃,因地缘关系,进西安城惹事以后,跑到南⼭不见踪影,官家⼀般也难寻觅。

基本上⼀个⼈跑进终南⼭,就等于失踪了。

⼈家不出来,谁也没办法。

所以,西安周边的⼈都说长安⼈爱惹事,且民国时期长安的郭杜、引镇等都是⽅圆有名的“万⼈集”,当时⼟匪也⽐较多,影响⽐较坏,这个不多说,抹⿊的成分⽐较⼤。

⾦周⾄和银户县是怎么来的?有两种说法,⼀是产粮:古代民以⾷为天,只要物产丰富,都称风⽔宝地。

周⾄原名“盩厔”取盩⼭厔⽔之地。

周⾄和户县⼀马平川河流密布,古有从周⾄到户县,七⼗⼆道河脚不⼲之说,⾜见其河道纵横,⽔⼒资源之丰富。

有⽔可以浇灌⽥地,所以也就盛产粮棉。

⼩麦、⼤⽶产量极⾼,所以⼈称:“⾦周⾄、银户县”。

⼜说周⾄盛产⽔稻和⼩麦,稻为⾦黄称“⾦周⾄”,户县盛产棉花,雪⽩似银故称“银户县”。

历史悠久,建制古⽼周⾄县,⾪属于陕西省西安市,汉武帝时置县,即名周⾄,相沿⾄今。

周⾄因“⼭曲为盩,⽔曲为厔”⽽得名,南依秦岭,北濒渭⽔,襟⼭带河,素有“⾦周⾄”之美誉。

是西安的西⼤门,全县总⾯积2974平⽅公⾥,其中⼭区占76%。

周至历史人文

周至历史人文

周至历史人文周至县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是西安市的卫星城区之一。

周至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蕴藏着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历史爱好者前来探寻这个地方的魅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周至县的历史人文,带您了解这个古老而独特的地方。

一、历史悠久的周至县周至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据史书记载,周至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的秦朝,当时它是秦代的乡县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至县历经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充满了传奇和故事。

二、独特的自然风光周至县的自然风光别具一格,不仅有壮丽的山峦和峡谷,还有秀美的河流和湖泊。

著名的周旺湖是周至县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碧蓝,四周绿树成荫,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此外,周至县还有中国西峰国家地质公园等自然景点,给游客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美景。

三、丰富多彩的人文遗产除了自然风光,周至县还有许多珍贵的人文遗产,展示了这个地方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周口店遗址,这是一处距今约1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被誉为中国旧石器时代最重要的遗址之一,为研究人类起源和文化演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此外,周至县还有众多的古寺庙、古塔和宫殿,如牛首山古寺、莲花山文成寺和北湾镇刘家大院等。

这些建筑物保存完好,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点,给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机会。

四、传统乡村文化的魅力周至县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遗产,还有独特的传统乡村文化。

这里的农民们继承和传承着古老的农耕文化,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民俗和传统习惯。

每逢节日,人们便会穿上传统的汉服,举行各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狮、舞龙、唱戏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五、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周至县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也丰富多样。

例如,每年举办的周直夜郎民俗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表演团队,他们展示了本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增添了这个地方的魅力和活力。

此外,周至县还有许多文化艺术团体和文化交流活动,如戏曲演出、书画展览和音乐会等。

西安周至介绍

西安周至介绍
"盩厔&"郡县制",置为"周 至县"
3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周至县积淀了丰富的历 史文化底蕴
境内有道教名山——楼观台,号称"天下第一 4 福地";还有历经千年的仙游寺,以及因藏有
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而闻名海内外的法门寺
2章节 PART
自然景观
周至县自然景观壮丽秀 美,秦岭山脉横贯全境 ,山峦起伏,沟谷纵横
1 2 3
4
周至县,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岭,北濒渭 水,是陕西省会西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周至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天下 第一福地"之美誉,是道教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第一
水县、猕猴桃之乡、厚畛子之乡
1章节 PART
历史与文化
周至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 1 16世纪,这里是商末周国的都城所在地,称为
汇报人:XXXXX
日期:XXXX
2023
特色美食
周至县特色美食丰富多样,其 中以周至猕猴桃、周至扯面最
为著名
周至猕猴桃果大肉厚、酸甜可 口,是营养丰富的水果之王; 周至扯面面条筋道、汤汁浓郁,
是地道的周至风味小吃
此外还有热米皮、肉夹馍等特 色美食,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 同时感受到周至的独特魅力
感谢大家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
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黑河国家森林公园位 于周至县境内,面积 5742公顷。这里森林 茂密,山清水秀,生 态环境优美。公园内 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是进行生态旅游和 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游客可以在此亲近 大自然,感受森林的 神秘与美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至小吃一、“喜神”、“喜仙”醪糟周至县喜神醪糟罐头厂联系人:王兴会联系电话:西安市喜神醪糟罐头周至的企业西安市喜神醪糟罐头厂是一家专业生产醪糟系列产品的企业。

其生产的“喜神”牌醪糟罐头产品是采用久负盛名的周至西关“王家醪糟”的家传秘方工艺和东北朝鲜族优质精糯米酿制而成,属纯天然食品,不加任何添加剂,保持了上等醪糟的绵正本色,多年来深受省内外广大消费者好评。

该厂本着“保质量、讲信誉、上档次、创名牌”的发展思路,采用传统工艺反复提取精炼出“喜神”新一代养生养颜珍品“喜神精炼醪糟原浆。

二、洋芋糍粑在西安这众多的小吃中,洋芋糍粑可算是最有代表性的。

洋芋糍粑就是洋芋搅团,可别小瞧这搅团,当地人把它做得色、味、香、俱佳。

洋芋糍粑的制作比较讲究,原料选用粗皮、个圆的洋芋,洗净放入锅内蒸熟,再剥去外皮,然后凉温至20℃~30℃,将凉温后的熟洋芋放入石窝(当地人用花岗岩开凿的一种凹型石器)内,用锥型石夯砸,现在一般用木制的槽和“T”字形木锤来代替石窝和石夯。

把洋芋砸至有很好的粘性和弹性,能不粘附石窝或木槽时即可,砸的时间越长,食用时口感越好,洋芋砸好之后待用。

这时用油呛一锅带有酸菜的酱水汤,在汤内放入适量的花椒粉、蒜泥、葱花、姜末、精盐等调料,然后将洋芋糍粑按食量多少放入汤内稍加温后连菜汤和洋芋糍粑盛入碗中,最后调上香菜、油泼辣椒、此时香味扑鼻,尤其是看到碗中的洋芋糍粑在红、黄、绿色调料的衬托下如同银色的游鱼藏头露身、隐隐蠕动。

其香味浓郁,食之滑润可口,别具风味。

洋芋糍粑还可以配上花椒油、芝麻油、香醋、蒜泥等蘸着吃,或者蘸白糖、蜂蜜食之。

三、周至饸饹面每年的农历二三月份,公历三四月份,周至县家家户户几乎都做玉米饸饹面。

这种面又黄又长又筋,不吃光看都要流口水。

饸饹面是粗粮细作的面食小吃。

做法是:在细白的玉米面中倒入适量的淡盐水搅拌,拌到手结块为宜,然后倒入自制的饸饹机里,旋转、加热、挤压,出机后便成细长的饸饹面条。

压好的面条稍凉一会即可下锅,煮熟后捞出调上浆水或醋、盐、味精、油泼辣子和臊子,就成了又香又筋的饸饹面了。

三、翠峰坨坨:坨坨--出产在陕西周至县,最出名的是--翠峰坨坨,一种面食:将面和好比做饺子的的面要软。

醒面30分钟,备葱、姜、蒜、韭菜炒熟。

要有陕西吃面用的臊子,呛醋、调制酸辣汤,将面用手慢慢撕成片状,薄厚自己掌握。

放些绿叶蔬菜或四季豆同煮。

待面熟后出锅,浇上酸辣汤即可。

相传当年刘秀从洛阳逃亡至陕西关中时路遇一户农家,饿的难忍,疲惫不堪,这时农家有一女子发现,急忙将做午饭时用的撤面撕扯片下锅,刘秀吃后赞叹不已,登基后寻访,并赐名坨坨。

五字特点:“筋、光、薄、辣、香”四、黑河烤鱼——黑河烤鱼山庄五、幸福桥的粉蒸肉夹膜六、夜市樊老二烤肉七、纸厂路的老刘家浆水面地址: 近郊周至县城纸厂路(农商街口)浆水面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制作简单。

面条捞、压、拉均可,沤制浆水是关键。

即将新鲜芹菜、白菜等蔬菜的叶子在开水中烫过后,浸入盛有凉开水的罐中,加少量旧浆水作“引子”,封好罐口,一周左右经乳酸菌的作用即有浓酸味,并有淡淡的清香,这时浆水即可取用。

做面时,将浆水舀入锅中,根据酸味的浓度酌量加入适量的清水,待煮沸后,放入葱花、香菜、盐、辣椒等调味品,若能放在冰箱中冷藏待凉,效果最佳。

食用时,只需将煮熟的面条调入清凉的浆水即可。

老刘家浆水面开胃去腻、清热解暑,是盛夏绝好的风味小吃。

据说其营养价值较那时尚的“朝鲜冷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周至经典小吃:1、西街十字花园口(新商业街西口温泉坡坡上)——油茶(有杏仁等,有料)2、四季面馆(农商街西头)——排骨面(地道)3、老刘家浆水面——浆水面5、东头851靠东家的——饸饹面6、沙河桥口——油炸7、东街菜市场中门——米面皮8、老商业街仁义巷西头对巷口的——粉蒸肉9、东街小学政府街路北有一家——麻花10、夜市雷斯家——炒面11、夜市雷斯家回民——涮牛肚12、夜市田记炒田螺(但是好像现在没见过)13、农商街小可以饭馆——锅盔焖土鸡14、农商街千禧饭店——小菜、稀饭>15、西头洋洋馍店——酸菜包子(本人超喜欢)16、幸福桥——擀面皮(四川人那家)17、幸福桥中间——酸辣粉、煎饼18、幸福桥中间最北侧——炒麻什19、幸福桥——粉蒸肉20、仁义巷东侧对巷口——菜加馍周至民俗(非遗).cn/feiwuzhi/sjbhxm.htm一、牛斗虎民间舞蹈《牛斗虎》源于道教圣地——楼观台脚下的楼观镇八家庄村。

早年在庄东什字的井庙内的木匾上就记载着“乾隆年间八家庄耍牛斗虎”的字样,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现今《牛斗虎》仍主要分布在周至县楼观镇八家庄村及周边地区。

《牛斗虎》舞蹈结构由五人组成,用竹子、麻纸、油布、颜料等材料制成老虎和牛的道具。

两人舞牛头、虎头,两人演牛尾、虎尾,一人扮演牧童。

《牛斗虎》的舞蹈迂回非常丰富,也很讲究,虎的动作有四大势,八小势,24个平阳势,四大势有趔虎势、搜山势、望山势和捕食势,八小势为立、卧、坐、缩、滚、上山、下山和跳涧势,24个平阳势贯穿于整个舞蹈之中,分别刻画老虎的勇武、精明和顽皮情态。

牛也有犀牛望月、趔叉舔背、吃草、缩叉、挖耳等动作,将牛的稳健、壮美和朴实顽强描绘得惟妙惟肖,表现得淋漓尽致。

舞斗起来,紧张激烈,近退有序,忙而不乱!真是虎有虎势,牛有牛劲,童有童趣,经过一番搏斗,劲牛取得胜利,保护了小主人。

舞蹈《牛斗虎》虽然表现的是动物之间的争斗,抒发的却是劳动人民托物言志、借物寄情的思想情怀,表达的是邪不压正、正不怕邪、弱不惧强、勇于拼搏、战而能胜的思想内涵。

《牛斗虎》多在夜间室外演出,表演时四周灯笼环绕,气氛冷清森肃,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节奏欢快,激烈昂扬,舒悦人志,配以松香之烟火开场。

猛虎跃出迅如雷,急似风,舞曲一起,飞扬跋扈,虎威顿现,竹笛声中牧童牵牛出场,生活情趣尽现其中。

牛虎争斗起来,刚柔并济,形象逼真,动作优美,栩栩如生,扣人心弦,使这源于民间的生活场景得到了极高的舞蹈艺术升华,传递出浓烈的艺术感染力。

牛斗虎是土生土长的一种民间舞蹈,它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发掘保护、抢救牛斗虎,对于丰富民间舞蹈和发展舞蹈事业都有特殊意义。

《牛斗虎》经过历史的沿革和演变,在承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它艺术形式的有用养份,不断丰富和完善,使其粗犷、栗悍、勇猛、敏捷和智慧的基本特征保留不变。

二、周至渭旗锣鼓渭旗锣鼓是周至县二曲镇渭旗村的传统保留节目,源远流长,俗称“威风锣鼓”,古称“击鼓刺秦”。

关于“击鼓刺秦”的传说,现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来自“荆坷刺秦”的典故,据说是为了纪念不畏凶险,敢于拼搏的英雄荆坷而编排的鼓谱。

另一种说法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征战,秦王每每出兵时,即击鼓助威,鼓舞士气,从而战无不胜,力挫群雄,一统中原。

据渭旗村老一辈人讲,渭旗村原名边墙号,村子分南北两头,建有关公庙一座,每逢庙会必耍社火、敲锣鼓,鼓谱带有武功风格,当时锣鼓队只有十余人。

自今二十多年,阵容由原来的二三十人发展自现在二百余人,演奏技术日臻提高,服饰、器具不断更新,成为周至锣鼓的代表之作。

渭旗锣鼓经过历史的沿革和演变,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它艺术形式的有用养分,使其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但其强劲、粗犷、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基本特征保留不变。

渭旗锣鼓基本表演人员150人,另有50人为更换替补人员。

表演形式在传统的鼓、钗、锣基础上,又增添了夹板舞、伞、扇舞、绸舞、长号等内容。

表演一般分三个章节,第一节为开场锣鼓,又为战前锣鼓。

第二节为对弈锣鼓。

第三节为喜庆锣鼓,又为凯旋锣鼓。

鼓声欢快明朗,喜庆热烈,为兵将战捷庆贺之鼓。

渭旗锣鼓在周至县锣鼓表演中属姣姣者,深受人民群众的赞赏和文化艺术界的好评。

曾多次参加省、市大型会议、庆典表演等,曾荣获省、市民间艺术锣鼓大赛一等奖;两次赴人文始祖“黄帝陵”参加公祭庆典等。

曾受到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省内外40余家专业媒体的详实报道。

渭旗锣鼓是一种土生土长,原汁原味、老百姓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是劳动人民在农忙闲暇之余、喜庆丰收、节日庆典时自娱自乐的活动形式,对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周至道情道情,是道教宣传教理教义为道教服务的一种民间演唱曲艺。

最初宣扬道家的修身养性,改恶从善为宗旨,也是道家所说的“点化”。

周至县楼观台是老子(李耳)说经的地方。

楼观台也是“道情”这种曲艺形式的产生,发源地。

道情是以“清、贤、高、载”四字为教义。

清,是清净无为。

贤,是贤寿重德。

高,是高风亮节。

载,是宣扬教义的意思。

最早的道情见云游道人拿上尖板鱼鼓演唱。

后来传于民间,其形成一个人唱,众人合的形式。

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演唱有故事情节的剧目,一直发展至今。

因道情的主要弦律、乐句产生于道教经韵,所以听“道情”演唱和道士念经相似。

道情形式以座唱为主,其特色打击乐器有鱼鼓、尖板、三岔板(即云香板)和撞铃等。

周至道情的特点是:细致、婉转、悦耳、动听、热闹、红火,其中“波”(集体接音)是其它剧中少有的,使演唱更加生动活泼。

演唱内容以“八仙故事”为主,表现忠、孝、节、义,也有其它内容。

演唱剧目有:《鞭打芦花》、《百花山》、《卖道袍》等。

它的音乐构成方面,有五种汉(按间伴唱):高音波、平音器、短波,花音波,尾波,梅花彩调波等五种。

它的板式有:苦音塌板、连板、代板、慢板、大板、平尾声塌板等。

曲牌有一枝花,乌夜啼,牧羊关、雁儿舞,十三调,五更词、耍孩儿,梅花调等。

周至道情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于关中地区,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活态的周至道情只有唯一可抢救的“楼观镇军寨村道情会”,但是民间艺人均已年老体衰,人亡艺绝的现状十分严峻。

四、周至豆村大蜡制作技艺周至县豆村的大蜡是供奉在关帝庙里要燃着一年的祭品,豆村农历四月初八游大蜡,由匠人提前将十分精美的大蜡制作好,于四月初八早上由十多人抬上,(现时多装在汽车上)由仪仗对锣鼓队,秧歌队做引导,在村里游,村民把大蜡视为吉祥物。

所到之处,单位、商店、住户即放鞭炮迎接,并赠糕点,烟酒、红色等物,进行答谢。

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和外地的游客都来参观,像过会一样,十分热闹。

由蜡座和蜡体组成。

蜡座是放置大蜡的底坐,一般在一张方桌上制作一个木桩或铁墩,将蜡作固定平稳,以便抬游或放置。

蜡体呈宝塔形,由三个倒立的园台体垒接而成,每个圆台的上面有蜡盘,蜡盘外有蜡芽,蜡芽口径2—3公分,长10—15公分,其形状如卷曲了的莲花瓣,底层18个芽子,二层9个芽子,三层6个芽子。

蜡体的中间是铜制的圆柱体蜡杆或竹制蜡杆,通贯可供点燃的棉质蜡芯。

蜡体周围全是精雕细刻的飞禽走兽,其花红草绿鸟欢兽鸣,千姿百态,生趣盎然,蜡体四周又用五色彩线缠绕,如五彩祥云飘曳,寓意吉祥、福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