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防护和急救-学龄前儿童健康安全教育

合集下载

幼儿在园意外情况的急救与预防(文档)

幼儿在园意外情况的急救与预防(文档)

幼儿在园意外情况的急救与预防一、幼儿脱臼的急救与预防1、幼儿脱臼的急救:1)如果发现幼儿脱臼,应让其保持平静,不要活动,尤其脱臼部位不能活动,也不要因发生剧烈疼痛而揉搓。

2)不要随便给幼儿脱臼关节做关节复位,尽快通知保健医,视情况及时送到医院。

2、幼儿脱臼的预防:1)教育幼儿掌握运动安全的基本知识。

2)避免幼儿在剧烈活动中,引起摔、碰等而导致脱臼。

二、幼儿刺伤的急救与预防1、幼儿刺伤的急救:1)细长的锐器,如剪刀、刺刀、木刺、针、锥等刺入软组织,引起损伤,叫做刺伤。

如果发生小的刺伤,可由保健医将异物拔除,处理好伤口,以免细菌感染。

2)如刺伤很深,有可能伤及神经、血管等,千万要小心,不要随便将刺拔出,以免引起大出血或其他意外,应立即送医院。

2、幼儿刺伤的预防:1)幼儿在拿剪刀做手工时,注意让他们不要拿着挥舞或转动,不要让剪刀对着小伙伴;如需将剪刀递给其他小朋友时,一定要将剪刀把递给对方。

2)幼儿喜欢与大自然作伴,在把弄木块、树枝时难免会有木刺,教育幼儿及时告诉老师,以免被细菌侵入。

三、幼儿手指夹伤的急救与预防1、幼儿手指夹伤的急救1)如遇幼儿手指夹伤的情况,老师不必惊慌,先安慰幼儿,同时告知保健医,发现有出血处及时进行止血和消毒。

如果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时,有可能是手指骨折,应及时去医院。

2)用厚纸板等物件支撑起手臂部,然后用绷带扎好,再将手臂用三角巾固定。

如出血不止,可将受伤的手指抬高超过心脏,以减轻疼痛和止血并去医院。

2、幼儿手指夹伤预防: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园的铁闸、窗框、抽屉等,可能夹到幼儿的手,所以要提醒幼儿多加小心。

夹伤手指的多是活泼好动的幼儿。

夹伤后轻者出血肿胀,重者可引起手指甲脱落或关节出血等。

2)经常训练幼儿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注意门、铁闸等可开合的物品。

可运用模仿情境的方法,让幼儿知道这些东西有可能夹到自己的手。

四、幼儿眼外伤急救与预防1、幼儿眼外伤急救:当幼儿遇如球类等猛击眼睛或划伤,造成眼睛伤害疼痛时,绝对不能用自来水洗眼睛,因为自来水不是绝对无菌的,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PPT课件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PPT课件

四、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处理 (一)摔伤 1、原因(1)学前儿童的危险动作 (2)学前儿童的不良行为(3)其他 摔伤是 导 致死亡 的 一大原 因 ,也是 非 致命伤 的 主要原 因 每年大约有120个14岁以下的孩子死于摔伤。其中,死亡率 最高的是一岁幼儿。每年有3百万儿童由于摔伤到医院急诊室接 受治疗。 能发生摔伤的地方多得不枚胜举,只要我们能够想象到的 地方都可能发生。比如:床上、换衣台上、楼梯上、窗户上、门 廓台阶上、树上、自行车上、娱乐设施上、冰上、等等。 初学走路的幼儿最容易从窗户上和楼梯上摔下来;稍大一 点儿的孩子主要容易从房顶上、运动场上或者娱乐设施上摔下来。 在家里发生的摔伤大多数发生在4岁以下的幼儿身上。在家里最 容易摔伤的时间是吃饭前后,其中40%发生在下午4点至8点之 间。 在春季和夏季,城市里经常发生孩子从窗户上摔下来的事 故。最常见的是从二层和三层的窗户上摔下来,也有从三层以上 的窗户上掉下来的严重情况。
四、意外事故的诱因 (一)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四)能力不足 (二)不良的态度、行为和习惯 (三)危险的行为 (五)环境欠佳
五、意外事故的预防
(一)安全要求 在托幼机构中保护儿童的安全,是全体幼儿园工作人员义 不容辞的责任。
1、幼教工作者要有责任心 2、环境设施要安全 3、要妥善保管药品和有毒物品 4、要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第二节 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
一、意外发生后的生理表现 二、急救原则 三、重要的急救处理法 四、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处理
一、意外发生后的生理表现 (一)呼吸的变化 出气不均匀,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二)脉搏的变化 细快而弱,或节律不整。 (三)瞳孔的变化 不能随光线的增强而迅速缩小。 二、急救原则 (一)挽救生命 (二)防止残疾 (三)减少痛苦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
6、午餐与午睡环节 餐前、餐后要提醒幼儿不做剧烈的运动; 进餐时提醒幼儿细嚼慢咽,进餐过程中不说笑。 幼儿午睡室不使用蚊香、接线板等危险物品,床铺要远离 插座、窗户; 午睡时检查幼儿嘴里、手中有无异物; 观察幼儿的面部表情,发现不良睡姿应立即纠正; 带领幼儿离开午睡室时,要清点幼儿人数,不要让穿衣 速度慢的幼儿独自留在午睡室。
.
.
.
.
7、离园环节 离园准备时再一次清点核查幼儿人数; 要亲自将每一位幼儿交到家长手里; 下班前关好门窗,关闭所有电源。
.
.
.
三、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
.
交通安全我知道
.
.
.
.
.
.
.
.
2、防火的知识 (1)教育幼儿不玩火、不靠近火源,着火了赶快告诉成 人。 (2)有简单的防火知识,知道火警电话是119。 (3)知道水、土、沙子都能灭火。 (4)见到点着的烟头和小火苗时要踩灭它。
.
.
.
.
.
.
.
.
.
.
(三)教育幼儿不做有危险的事 教育幼儿不互射弹弓、不爬墙、不爬树,不戏弄牲畜。 不采食花、草、种子。 不把小物品衔在口中吮吸,或放入耳、鼻中。 不要随便拿药吃,要遵医嘱由家长喂药。
.
.
.
.
.
(四)教给幼儿有效的自救知识 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危险,怎样避开危险。 向幼儿介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知识。
.
二、托幼园所常规的安全措施
.
小组探究
如何做到幼儿园环境设施安全?为什么幼 儿园门上不宜加设弹簧?为什么幼儿园不要 给幼儿提供过小的玩具?应怎样妥善保管药 品和有毒物品?幼儿园应建立哪些安全检查 制度?幼儿园还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ppt课件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ppt课件

51
(三)教育幼儿不做有危险的事 教育幼儿不互射弹弓、不爬墙、不爬树,不戏弄牲畜。 不采食花、草、种子。 不把小物品衔在口中吮吸,或放入耳、鼻中。 不要随便拿药吃,要遵医嘱由家长喂药。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52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53ຫໍສະໝຸດ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54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4、托幼园所管理不善,保教人员缺乏责任感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10
案例分析
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在操场上玩滑梯的 游戏。小刚看到幼儿园的大门开着,趁老 师不注意,偷偷溜出了幼儿园,自己回家 了。
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你认为这件事 幼儿园是否有责任?幼儿园应对此类事情 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对幼儿进行哪些方面 的安全教育?
31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32
三、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33
交通安全我知道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34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35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36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37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38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16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17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18
3、户外活动环节 活动前提醒并帮助幼儿整理好服装; 上下楼梯要组织幼儿排队,主班教师在前、副班教师在后 、保育员居中。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19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20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学前儿童想要得到全面、丰富的发展,必须相应地提供安全有保障的环境。

儿童出现意外伤害时,急救措施应该科学正确,无错误,以确保儿童身心安全健康。

1.正确识别学者前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学前儿童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伤害,如被汽车撞伤、跌落等,教职员应该首先明确儿童的具体情况,确定其的症状,以便正确处理伤害事件。

2.科学正确的急救急救一定要直接并马上进行,以免出现更多的不良后果。

任何一位教职员在急救时都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即对伤者保持安静,以免使其更加惊慌;检查受伤者的呼吸、脉搏和症状;保持受伤者在安全位置,以便给予究竟的护理;打电话求医或求助;并在收到专业护理人员时通知施救情况,不要占据专业护理人员位置,以免影响急救效果。

3.紧急情况下采取保护措施对学者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时,应首先确定其伤情,保护其周围环境,减缓受伤儿童的痛苦,保护其他的儿童和教职员,以防止其他儿童受伤,保护事故现场,以便及时作出正确的救护措施,避免儿童再次受伤。

4.及时转移受伤儿童到看诊室对学前儿童出现意外伤害,应及时转移受伤儿童到看诊室,以便及时、准确的检查其伤情,并作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及时的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使受伤的儿童获得最大的救治效果和安全保障。

5.报告和归档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信息学前儿童的意外伤害要在处理完毕后的第一时间报告和有效记录,以便将来有效的分析和分析意外伤害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建立一个安全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出现意外伤害时,应该科学正确,及时采取3分对策,完成对受伤儿童的急救和救护,真诚实战报告意外伤害事件,为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

学前儿童安全急救方法

学前儿童安全急救方法
接下来,您可以介绍一些学前儿童常见的伤害类型,以及如何应对这些伤害。例如,学前 儿童最常见的伤害之一是跌倒和碰撞,这可能导致头部、面部和身体受伤。在这种情况 下,应该立即对受伤部位进行消毒,并用冰敷或冷敷降低肿胀和疼痛。对于严重的情况, 例如头部受伤或意识丧失,应该立即就医。
此外,您还可以介绍一些其他常见的伤害类型,例如烧伤、切割伤、中毒等,以及如何应 对这些伤害。对于烧伤,应该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受伤部位,然后覆盖上干净的敷料。对于 切割伤,应该用消毒的敷料覆盖伤口,并尽快就医。对于中毒,应该立即就医,并尽可能 提供毒物的信息,以便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学前儿童安全急救方法:
1. 烧伤和烫伤
烧伤和烫伤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伤害之一。在发生烧伤和烫伤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 口,持续 10-30 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减少伤害。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 干伤口,不要弄破水泡。如果伤口严重,需要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2. 骨折
骨折是学前儿童常见的伤害之一。在发生骨折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不要移动 伤处,以免加重骨折。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包扎伤口,并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学前儿童安全急救方法
学前儿童安全急救方法通用文档第 1 篇
学前儿童安全急救方法
一、引言
学前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 弱。因此,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伤害。面对这些伤害,家长、教师和 保育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自救和 他救。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学前儿童意外伤害及其安全急救方法,以期为家长、教师和 保育人员提供参考。
(2)软组织损伤:如扭伤、脱臼等,应尽快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与安全教育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与安全教育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与安全教育引言学前儿童是指未满6岁的儿童,他们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也较弱。

因此,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教育措施。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情况学前儿童意外伤害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发生导致的儿童伤害,常见的情况如下:1.跌倒和摔伤:学前儿童的行走和平衡技巧尚未完全发展,容易发生跌倒和摔伤的情况。

2.燃烧和烫伤:学前儿童对火源和热物体的危险性缺乏认知,容易接触到热水、油锅或者燃烧物。

3.溺水:学前儿童在水边玩耍时,由于对水中的危险性缺乏认知,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4.窒息:学前儿童常常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导致窒息的风险增加。

5.撞伤和碰撞: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尚不成熟,容易与物体或其他儿童发生碰撞。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针对学前儿童意外伤害,家长和教师应掌握应急处理的相关知识,合理使用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跌倒和摔伤1.立即检查受伤部位,观察是否有明显骨折或者软组织损伤。

2.将受伤部位固定并抬高,使用冷敷物或冰袋冷敷,以减轻局部肿胀。

3.如疼痛明显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

燃烧和烫伤1.立即将受热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持续10-15分钟。

2.轻轻揭开衣物,避免附着在伤口上的物体粘连。

3.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促进伤口愈合。

4.如烧伤严重或伤口较大,应立即就医。

溺水1.立即将溺水的儿童救起,并尽快将其从水中取出。

2.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恢复儿童的呼吸和心跳。

3.尽快将儿童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窒息1.用手指探查口腔,清除阻塞物。

2.根据儿童年龄和体型,采取合适的急救措施,如背部拍击法或人工呼吸。

撞伤和碰撞1.观察受伤情况严重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就医。

2.使用冷敷物或冰袋冷敷受伤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七章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与急救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七章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与急救

三、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 •儿童意外伤害按其轻重可分为三类: • 可能会顷刻致命:溺水、触电、外伤 大出血、气管异物、中毒。 • 可能造成死亡或致残:烧烫伤、骨折、 毒蛇咬伤、狗咬伤。 • 轻微的意外伤害:划破一个小口、摔
三、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
抢救生命 一旦病儿的呼吸、心跳发生严重障碍时,
要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
• 挤伤:(1)若无破损用水冲洗,冷敷;

(2)若指甲掀开或脱落立即去医院。
• 刺伤:清洗伤口,绷紧皮肤,用消毒的针挑出刺,挤出淤血,酒精消毒。
• 扭伤:冷水敷或浸泡患处 ,一天后再热敷。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 (九)蚊虫咬伤 • 虫咬伤的三种情况及处理方法(表20)。
表20 虫咬伤
咬伤情况
d.水进入外耳道应让头偏向患侧,使进水一侧的 耳朵向下,同侧脚单腿跳跃,水便会流出;也可用干 脱脂棉轻轻插入外耳道,在耳内转动几圈,将水吸尽。
e.如无法自行取出耳内异物,须及时去医院。 3、咽部异物:被异物卡住后,张大嘴,将舌头压 下,用镊子轻轻夹出,若无效,送医院处理。 4、气管异物:有些食物表面光滑、细小、质轻, 如花生米、瓜子仁、西瓜子、果冻、米花、葡萄等易 造成气管异物。
桡骨小头半脱位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三)异物入体 •异物入体的六种情况及处理方法(见 图7)。
图7 异物入体
1、鼻腔异物:确定诊断后应看清异物位置、大小 后方可取出。一般除不规则扁平片状异物,如 纸片、棉片可以镊出外,对圆形光滑异物切忌 用镊随意夹取,以免将异物推向深处,或掉入 鼻咽部,误吸入气管内。
• 2. 脱臼 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使关节面失去正常 位置关系,形成脱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五:某幼儿园小班幼儿在午睡时,教师发现一幼儿 有异常低哼声,过去后发现该幼儿将一小段油画棒塞入鼻 孔中,且越抠越深,后在医务室医生的帮助下方取出油画 棒,脱离了危险。
案例六: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于午后突然躺在地上,口 吐白沫,不省人事,后经医生诊断是高烧引起的抽风,在 医生抢救下方脱离了危险。 案例七:某幼儿园大班患有精神孤独症的幼儿沈×,将 在门口等家长接的同班幼儿李×推倒,致使其头部摔伤。 案例八:某幼儿园小班幼儿午后在蹦蹦床上玩耍,两名 幼儿跳起后不小心头部相撞,碰了两个大疱。后教师遭到 了家长的指责。


案例三: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在室外玩耍时,教师在室内 辅导个别孩子绘画。一男孩手持弹弓正巧把石子打在另一 男孩眼睛上,被打男孩当时并无明显不适,未引起教师的 特别注意,当晚被打男孩眼睛肿胀疼痛,经检查该男孩视 网膜受伤,视力下降,且治好后会有视网膜脱落的可能。 幼儿园陪同家长两次到北京,多次到本地医院检查治疗。 数月后该幼儿视力基本恢复正常,但家长仍要求幼儿园就 孩子眼睛的终身治疗问题作出书面承诺。幼儿园不同意, 诉诸法庭后,判决幼儿园一次赔偿该幼儿数千元治疗费。 案例四:某幼儿园大班幼儿王×,父母分居多年,王× 随母生活,上幼儿园每天由其母接送。其父系外地人,王 ×入园后未到过幼儿园。一天下午,王×父亲到幼儿园接 孩子,教师通过电话获得王母同意后让王父将王×接走。 晚上10点,王×母亲及其姨到幼儿园找园长吵闹,称其从 未接到过电话,要求还其儿子。事发第二天又到幼儿园门 口聚众哭闹,并到市教委上告。该家长后对此事不了了之。
瞳孔的变化:眼睛无神、瞳孔散大
急救原则
挽救生命
一旦病儿的呼吸、心跳发生严重障碍时,要立即实施人 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防止残疾
要采用恰当的急救措施,尽量防止病儿日后留下残疾
减少痛苦
在搬动、处理时动作要轻柔,语言要温和等。
重要的急救术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指用人工的方法,
使伤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 小,以维持肺的通气功能
学儿童意外事故 的防护和急救
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造
成的损伤,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它分为非致命损伤和意外死亡
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主要有交通事故、溺
水、跌落伤、烧烫伤、机械窒息、切割伤、 中毒、动物咬伤等
发生在幼儿园的意外事故

案例一: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上午10点,多数幼儿已到园, 教师布置让幼儿到室外阳台上自由玩耍。这时,一位家长 来送孩子,两位教师与家长在活动室交谈,忽然几名幼儿 拽着一男孩的胳膊、腿往教室抬,该男孩额头上鲜血直流。 经询问才知几名男孩在阳台上追逐跑,该男孩摔倒后碰在 了台阶上,额头上碰破一较深的小口子。教师问清情况后, 急忙将该男孩送医院进行缝针处理。放学后对该男孩进行 了家访,讲明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并诚恳地给家长道了歉。 案例二:某幼儿园中班幼儿在教师组织下到医务室体验, 其让女孩马××走失,后在其回家的路上找到。经询问得 知马××因袜子上有破洞,羞于脱掉鞋子称体重,因此在 快轮到她体检时,偷偷跑出大门回家。
安全教育
教育儿童遵守各种安全制度 教育儿童懂得“水、电、火的危险
教育幼儿不做危险的事
教给幼儿自救的粗浅知识
如何判断病情的轻重
依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
溺水、触电、雷击、外伤大出血、气管异物、中毒、车祸 烧烫伤、骨折、动物咬伤
依据伤者的情况判断
呼吸的变化:时快时慢、时深时浅、鼻翼煽动(呼吸困难) 脉搏的变化:细快而弱或节律不齐
安全措施
组织好儿童的活动 建筑设备要安全
要妥善保管药品和有毒物品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组织好儿童的活动
合理配备保教人员 活动前,要排除一切不安全的因素。 活动时,不让全班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不让个别幼儿离开集体 外出活动或交接班,都要清点人数,防止 丢失 活动后返班或上课、上床前要检查幼儿身 上有没有影响安全的物品。



本章主要内容
安全措施及安全教育
1、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2、安全措施 3、安全教育
意外事故的急救
1、急救的基本常识 (1)如何判断病情的轻重 (2)急救原则 (3)起死回生的急救术 2、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儿童本身的因素 性别/年龄/心理特征/身体状况/认知水平 父母及师长的因素 父母——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安全意识/教养态度和方式/婚姻情况 教师——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安全意识/应变能力 环境因素 安全管理/园舍空间/环境设施/设备/危险物品 情景因素 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使用工具 制度因素 安全制定/师生比例/防范措施/法令规定

口对口吹气操作步骤
1、伤者仰卧,解衣,垫颈。清 理口鼻污物 2、深吸一口气,捏住伤者鼻孔, 贴紧其嘴向里吹气 3、吹完嘴离开,松鼻孔,轻压 胸部,帮助伤者呼气。再深吸气, 重复上述步骤。 成人16~20次/分,儿童18~ 24次/分,婴儿30~40次/分。
每隔3-4秒钟吹一次。
胸外按压法
胸外 心脏 按压 的手 法与 姿势
迅速止血法

一般止血法:应用于一般伤口的出血,效果较好,简便易行。
具体操作如下:生理盐水冲洗局部,涂红药水,盖上消毒纱布块,用绷 带包扎紧,以不出血为宜。

指压止血法:动脉出血采用此法。即用拇指压住出血血管的上端
(近心端),压闭血管阻断血流。 面部出血——压迫双侧的下颌角 太阳穴——耳朵前面对着下颌关节处 腋窝、肩部——锁骨凹处的动脉 前臂——肘窝处的肱动脉 手掌、手背——腕关节内的挠动脉 手指——将手指屈入掌内,成握拳状 大腿——屈起大腿,双手拇指紧压腹股沟中点的股动脉 脚部——踝关节下侧脚背面的动脉

1、伤者仰卧于有硬度的平面上,使背部有硬物支撑。 2、救护者站于伤者一侧,以右手掌根部垂直冲击性按压胸骨下1/2 处(相当于两乳头连线的正中),使胸骨下陷2-3CM,压后立即放 松。如此反复地下压、放松,动作要富有节奏,用力要均匀。 年长儿——两手重叠放置;每分钟按压60次左右 年幼儿——单手即可;每分钟按压80次 婴儿及新生儿——拇指并放于胸前第四肋间水平位,其余四指托在背 部进行;每分钟按压12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