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

合集下载

胆道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课件

胆道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胆道镜的发展历史
• 1923年,Bakes发明了类似喉镜样“胆道镜”,术中观察胆总管下端成功, 并在柏林外科学会上正式发表,此后该镜被公认为是胆道镜的最早形式。
• 1930年,Barlet由胆囊瘘道插入膀胱镜窥视胆囊成功。 • 1941年,McLver与Wappler共同设计的硬性胆道镜。呈“L”型,长臂为
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弯曲部的点检
点检是否有对筛查与操作有影响的异常 弯曲功能 ✓ 用手感来进行确认弯曲部是否顺畅
*确认是 很顺畅的感觉 还是咔涩的感觉
固定栓的部分如果发生变形 内部的角度钢丝或过度摩擦 是导致钢丝断的原因。
✓ 确认放开骨轮后弯曲部是否有少许反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胆道镜的分类
1.硬性胆道镜:只能用于手术中探查治疗; 2.软性胆道镜:可用于术中、术后和经皮胆道镜; 3.经口纤维胆道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软性胆道镜分类
电子镜
富士 宾得 奥林巴斯
吸引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吸引不良的确认点(吸引底座)
预防吸引底座磨损
①清洗刷拔出来的时候、清洗刷取出的方向与插入方向一致。
②洗浄附件(WA-500S)使用减少洗刷的磨损。
③一次性清洗刷使用。(塑料材质)
①从不增加磨损的方向 取出
底座的内部
②洗浄附件 ( WA-500S )使用例
45cm,短壁为7cm,直径为0.5cm,并附有灌注系统及照相系统。但只能 观察不能治疗。 • 1965年,美国医生Shore制成软性胆道镜,是胆道镜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 1971年,日本医科大学教授常冈建二组成纤维胆道镜开发委员会,十年后 日本成为纤维胆道镜的主要甚至唯一输出国。 • 中国纤维胆道镜技术始于1978年,起步较晚,但后来居上。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用药专家共识意见》(2018)要点汇总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用药专家共识意见》(2018)要点汇总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用药专家共识意见》(2018)要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广泛应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治,但ERCP操作有一定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术后胰腺炎(PEP)、出血、感染,穿孔等。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药物可有效降低ERCP术后并发症,然而目前对ERCP的围手术期合理用药认识存在明显不足,围手术期合理使用预防药物的比例较低。

目前关于ERCP围手术期用药的研究繁多,但结论不一。

1基本定义1.1ERCP是指将内镜插至十二指肠的降部,并经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或瘘口等部位插入相关器械,向胰胆管内注入造影剂。

若仅注入造影剂显示胰胆管或进行细胞刷检、活检取材或Oddi括约肌测压等诊断目的称诊断性ERCP;若通过各种器械对胰胆管病变进行治疗性操作则称治疗性ERCP。

1.2PEPPEP的诊断也可参考最近发布的中国急性胰腺炎多学科(MDT)诊治共识意见,根据PEP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中、重3级(表1)。

1.3ERCP围手术期指从确定行ERCP操作至本次ERCP诊疗结束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恢复的全过程。

2ERCP的适应证与禁忌证ERCP适应证与禁忌证详见《ERCP诊治指南》。

3ERCP常见并发症3.1PEPPEP是ERCP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总体发生率3%~10%,高危患者PEP发生率15%~20%。

既往研究认为慢性胰腺炎可能是PEP的保护因素,但近期长海医院研究显示慢性胰腺炎患者PEP发生率与胆管疾病相当(4.5%比4.8%)。

3.2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0.3%~2.0%,主要原因是括约肌切开术引起,少见原因包括胆道狭窄扩张、胆道活检等。

可分为术中出血和迟发性出血,迟发性出血可以发生在术后数小时甚至数周。

3.3胆系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其中前者最常见,其发生率为0.5%~3.0%。

胆道镜的使用与维护护理课件

胆道镜的使用与维护护理课件
胆道镜的使用与维护护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胆道镜简介 • 胆道镜的使用方法 • 胆道镜的维护与保养 • 胆道镜的临床应用 • 胆道镜的护理注意事项 • 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胆道镜简介
胆道镜的定义与作用
01
胆道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诊断胆 道疾病的医疗设备,通过胆道镜 可以直观地观察胆道内部情况, 发现病变并进行诊断。
微型化技术
通过减小胆道镜的直径和长度,减轻患者
拓展适应症范围
随着技术的进步,胆道镜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包括更复杂 的胆道疾病和微创手术。
联合治疗模式
将胆道镜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激光、冷冻、射频等)结合,提高治 疗效果。
远程诊疗
利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操控胆道镜进行诊疗,提高医疗 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胆道镜的发展历程
胆道镜的发展经历了从硬式胆道镜到 软式胆道镜的演变过程。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胆道镜的 观察效果、操作性能和安全性得到了 不断提高,为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02
胆道镜的使用方法
术前准备
01
02
03
确认患者信息
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 等信息,确保手术正确无 误。
03
胆道镜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保养
存放环境
确保胆道镜存放在干燥、清洁、 无尘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
高温。
定期检查
每周进行一次外观检查,查看镜身 是否有损坏、裂痕或锈迹,确保镜 头清晰无污渍。
防潮防尘
保持存放环境的干燥,定期清洁存 放柜,避免灰尘和潮湿对胆道镜造 成损害。
清洁与消毒
清洁镜头
使用专用的镜头清洁剂和无尘布 ,轻轻擦拭镜头表面,避免使用

2018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全文)

2018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全文)

2018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全文)2014年,《中华消化杂志》邀请国内部分消化内外科专家和放射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依据我国慢性胆囊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共同讨论制定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1],推动了国内对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研究并提高了诊疗水平。

2016年,欧洲肝病学会和日本消化病学会分别发布了新版的胆石症诊疗指南[2,3],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和完善,内科诊治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因此有必要对2014年制定的共识意见进行补充与更新。

制定本共识的方法如下:1."陈述(statements)"的构建:通过系统文献检索,结合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诊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构建了相关"陈述"。

"陈述"起草过程中参考了PICO (population, intervention, comparator, outcome)原则[4],并借鉴了欧洲肝病学会和日本消化病学会的胆石症诊疗指南[2,3]。

2.证据质量(quality of evidence)和推荐强度(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的评估:陈述的证据来源质量和推荐等级标准参照美国内科医师协会临床指南委员会标准,采用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系统评估证据质量(表1)和推荐强度(表2)[5]。

表1GRADE系统证据质量及其定义表2GRADE系统推荐强度3.加入中国证据:为了提高本共识意见的质量,在起草过程中参考了新制定的中国临床指南的评价标准[6],并注重加入了中国人自己的研究证据。

一、概述慢性胆囊炎一般是由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的胆囊慢性炎症,或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表现为无症状、反复右上腹不适或腹痛,也可出现急性发作。

胆道镜的使用与维护

胆道镜的使用与维护
• 胆道镜是应用具有全反射特性的光的纤维制成, 它是一条由许多光学纤维组成的空心管子。
• 其镜身外径细,弯曲度大,视野显像清晰,具 有多种诊断功能
种类
• 奥林巴斯纤维胆道镜CHF-P60、P20 • STORZ胆道镜 • 奥林巴斯电子胆道镜
奥林巴斯纤维胆道镜CHF-P20
奥林巴斯纤维胆道镜CHF-P60
松开ETO帽:气体通道关闭,防止水进入气体通 道,(浸泡消毒时,清洗胆道镜时)
如果气体消毒时没有盖上ETO帽,外界与表皮内 产生压力差,导致薄弱的表皮爆裂。
注意事项与保养
• 注意:浸泡消毒时一定要把ETO帽拧开 • EO灭菌时一定要把ETO帽旋紧 • 提醒医生胆道镜进出时一定保持镜身伸
直!!! • 不能用高压气枪吹镜子! • 双人核对
胆道镜的使用与维护

1 概述 2 胆道镜种类 3 操作步骤 4 注意事项与保养
概述
• 胆道镜检查是胆道系统疾病检查的有效方法 • 胆道镜能直视胆道内部情况,看到胆管粘膜形
态、分支状况、了解胆道括约肌功能,但其重 要的临床意义还在于能较为精确的诊断胆道疾 病并进行治疗。 • 去除结石,辅助诊断
概述
仪器
操作步骤
3、器械护士连接输血管,保持注水口方向向 上后旋紧连接管,盖上密封帽待用,同时要装 取石篮待用
4、巡回护士将手术医生传递的导光束连接于 冷光源对接口上,打开电源开关,调节光源旋 钮由暗至亮逐渐调节,直至手术医生需求,但 应避免使用最大值
操作步骤
• 5、插入胆道镜时,如遇阻力,不可硬插,以 免发生并发症。
小网篮
大套石篮
术中用持镜钳
• 保护胆道镜 • 9室2把 • 注意小胶粒脱落
登记
• 记录操作医生、护士、镜子型号

《胆道镜的应用》PPT课件

《胆道镜的应用》PPT课件
《胆道镜的应用》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胆道镜简介 • 胆道镜的基本操作 • 胆道镜在临床上的应用 • 胆道镜与其他诊疗方法的比较 • 胆道镜的并发症及防治 • 展望未来胆道镜的发展方向
CHAPTER 01
胆道镜简介
胆道镜的定义与特点
胆道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诊断胆 道疾病的医疗设备,具有高清晰 度、高分辨率的特点,能够提供
直观的胆道内部图像。
胆道镜通常由光学系统和机械系 统两部分组成,光学系统负责采 集图像,机械系统则负责操作和
控制镜身。
胆道镜具有微创、安全、准确等 优点,能够直接观察胆道内部情 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胆道镜的发展历程
胆道镜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但最初的应用范围有限,仅用于胆囊切除等手术 中。
操作轻柔
在操作过程中尽量轻柔,避免 粗暴操染。
胆道镜并发症的治疗方法
出血治疗
对于出血并发症,可采用药物止血或手术止 血。
胆道穿孔治疗
根据穿孔大小和患者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 术治疗。
感染治疗
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保持引流 通畅。
胰腺炎治疗
给予禁食、补液、抑酸等治疗措施,严重时 需手术治疗。
胆道镜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疾 病,胆道镜在胆囊结石治疗中
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胆道镜,医生可以直接观 察胆囊内部情况,对结石进行
准确定位和评估。
胆道镜可以辅助取石,通过激 光或超声波等技术将结石破碎
并取出。
胆道镜的应用降低了传统开腹 手术的创伤和风险,提高了胆 囊结石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解读

《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解读

/045《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解读郭 鹏,别 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胰外科,重庆401120关键词:肝胆管结石病;胆道镜;诊断;治疗学;共识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56(2020)01-0057-02Interpretationofexpertconsensusonapplicationofcholedochoscopeindiagnosisandtreatmentofhepatolithiasis(2019edition)GUOPeng,BIEPing.(DepartmentofHepatopancreatobiliarySurgery,The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Chongqing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1120,China)Keywords:hepatolithiasis;choledochoscope;diagnosis;therapeutics;consensus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0.01.012收稿日期:2019-12-10;修回日期:2019-12-10。

作者简介:郭鹏(1979-),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肝胆胰脾腹腔镜外科、肝癌及胆管癌、复杂肝胆外科、胰腺外科及重症胰腺炎治疗。

通信作者:别平,电子信箱:bieping1209@sina.com。

肝胆管结石病是我国常见胆道疾病,大多病情复杂、治疗困难且并发症多。

长期以来,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居高不下,其中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多次手术干预。

此外,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由于反复发作性胆管炎等引起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及肝内胆管癌等终末期胆道病变,成为肝胆外科及肝移植领域的难题。

更由于此类患者经济状况绝大多数窘迫,无力承担肝移植治疗。

胆道镜课件

胆道镜课件

胆镜检查方法
1. 2. 3. 4. 先消毒铺无菌巾,戴无菌手套。 将静脉输液器与胆镜连接,边注水边入镜检查。 先检查肝外胆管,然后顺序检查肝内胆管各分支。 胆镜通过狭窄部或 Oddi 括约肌开口时不能用暴力,否则会 造成撕裂出血, 亦可损伤胆镜。
术后胆道镜操作
术后胆道镜操作中截取的图像
胆道镜取石
术后并发症
1、发热:多为一过性的低热,应保持胆道引流通畅。
2、窦道穿孔:多发生在术后过早取石,入镜或取石用力过猛所致, 也可因窦道在腹腔过长、扭曲,换管时用较大的引流管所致。 预防:胆镜检查应在术后4周以后进行; 胆镜取石应在术后6周后进行。 3、恶心、呕吐:胆道镜检查肝内胆管或对Oddi口的刺激或滴注 液体过快时均可导致。停止操作可缓 4、腹泻:生理盐水用量过多所致。液体用量应控制在3000ml左 右,不宜过多。 5、胆道出血:门脉高压症,或因胆石压迫胆管粘膜致坏死、潰 疡,取石后易致出血。 6、膈下或肝下积液、取石网被卡或断裂、胆道引流导管脱出、 十二指肠穿孔
肝外胆管结石
继发性结石
• 胆囊结石排进胆管并停留在胆管内
原发性结石
• 胆道感染、胆道梗阻、胆道异物
一般平时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当结石造成胆管梗阻时 可出现腹痛或黄疸,如果继发胆管炎时,可有较典型的 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临床表现。 腹痛:发生在剑突下或右上腹,多为绞痛,呈阵发性发作, 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或背部放射,常伴恶 心、呕吐。是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胆总管平滑 肌或Oddi括约肌痉挛所致。
术中胆道镜操作的意义
对于我们而言: 可以将原有的LC 术(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扩展为 LCBDE术(腹腔 镜下胆总管切开 取石+T管引流+ 胆囊切除术)。 还可以开展保胆 取石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在我国各级医院应用广泛,但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和规范
化培训,使得各单位胆道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为规范胆道 镜技术在胆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 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 师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总结临床经验基础上并结合相
关文献,制定本专家共识。
本文是对上述指南解读分析,功大家学习
胆道占位性病变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以下情况慎用胆道镜
NO.1术后时间短,胆道引流管周围未形成牢固窦道
NO.2肝硬化腹水、明显低蛋白血症者 NO.3有明显凝血功能障碍者 NO.4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NO.5长期应用激素者 NO.6严重糖尿病病人。 NO.7重度营养不良者
2
术前评估和围手术期处理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 对于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病人,每次胆道镜操作时间过长会增加 术后胆道感染机会。同时,操作时间过长也会导致窦道壁水肿, 造成进镜或置管困难。故应控制每次胆道镜操作时间。同样, 为了等待窦道壁水肿恢复以及减轻胆道镜操作对病人的不良影 响,两次胆道镜操作应该有一定时间间隔。
2018
胆道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
2018-2-10
关于共识
胆道镜是胆道外科疾病主要诊疗手段之一。胆道镜已由硬质 胆道镜、纤维胆道镜,发展到目前的电子胆道镜,操控更灵 活、视野更宽阔、影像更清晰。胆道镜的功能也由原来的单 纯辅助诊断,逐步拓展到各种内镜下的治疗,如胆道镜下碎 石、取石、胆道支架置入、胆道狭窄扩张和切开等。我国是 胆道系统结石,尤其是原发性肝胆管结石高发地区,胆道镜
术后胆道镜诊治时机 对于营养状况良好,无基础疾病的病人,通常在开腹手术后6 周左右,T管窦道形成良好,即可接受胆道镜诊治。 但胆道镜诊治的时机还应当根据窦道建立方式和病人具体身体 状况决定。腹腔镜手术由于操作损伤小、术后局部炎症反应轻, 不利于窦道形成,应适当延长术后胆道镜诊治时间。 对于营养不良、严重糖尿病、长期应用激素、腹水和低蛋白血 症、肝移植术后病人,窦道形成和成熟需要更长时间。
• 胆道感染是应用胆道镜诊治后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如在术前即存在胆道感染、治疗复
杂性肝胆管结石、胆道镜操作时间长(>1h)或术中胆道加压冲洗等情况下,胆道镜操 作容易造成胆管炎或菌血症。胆道镜碎石取石后常有结石碎屑和絮状物不易清理,在解
除胆道梗阻的前提下,术后服用熊去氧胆酸类、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利胆药物可以促
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利于结石碎屑清除。
共识建议
• 建议2 胆道镜诊治前应常规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 及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常规行腹部超声检查和T管造影,必要时行肝 脏CT、MRCP或胆道三维可视化模型重建。 • 建议3 术后胆道镜检查可以在门诊或日间病房施行,必要时行全身 麻醉。 • 建议4 胆道镜操作如存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操作时间长等因素应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镜下碎石、取石解除胆道梗阻后可服用利胆药 物以促进排净结石碎屑。
术前评估
超声 是判断胆管结石简便有效的检查手段,胆道镜检查前应当常规行超声检查以了解结石大小、
数量、部位,胆管狭窄、扩张部位等信息。
T管造影
评估整个胆道系统最直接的影像学手段,术后胆道镜检查前必须常规行T管造影。
CT及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 不仅可以判断结石部位、胆管扩张和狭窄情况,
还可了解是否合并肝脏萎缩、纤维化和癌变。
三维可视化模型 可立体、全方位、多视角动态观察肝脏各个脉管结构,明确结石分布,胆
管狭窄的部位、程度、长度,肝内脉管的变异等,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经皮窦道胆道镜经T管窦道进入胆道,其操作方便、快捷,对胆管的刺激相对较小。对于 无法耐受及配合或须行球囊扩张和切开病人,可行全身麻醉。
治的病人可权衡利弊后酌情提前。
3
胆道镜操作要点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操作要点 • 胆道镜操作相对简单,多数胆道镜镜头仅可以上 下两个方向弯曲,靠角度钮控制;靠操作者转动 镜身来控制左右方向。 • 应循腔进镜,避免盲目进镜以免损伤窦道。 • 过度弯折镜身会造成胆道镜损伤。
结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诊治途径不
仅包含术中胆道镜和术后胆道镜,还可以 通过穿刺建立窦道置入胆道镜[如经皮经
肝胆道镜技术(PTCS)]。
2.检查胆道内占位性病变、胆道异 物
3.胆管扩张和切开
胆道镜下胆管扩张
共识建议1 胆道镜诊治适应证
肝内外胆管结石
胆道畸形
胆管狭窄或胆肠吻合口狭窄
适至少6周才可行胆道镜诊治,腹腔镜手术后至 少8周才可行胆道镜诊治。高龄(≥70岁)、营养不良、严重糖 尿病、长期应用激素等的病人如行胆道镜诊治,须手术后至少 12周才可进行。肝硬化腹水、低蛋白血症和凝血功能明显异常
者,应尽量予以纠正后再酌情行胆道镜检查。急需行胆道镜诊
• 行液电或激光碎石时光纤头端如贴近镜头则可能 将其损坏。
•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使用胆道镜时如选用金属 trocar、使用非专业持镜钳夹持镜身或撤镜时没有 复原角度钮,都可能造成镜身的损坏。
操作要点 • 胆道镜诊治过程中需要持续向胆管内滴注生理盐水以获得清晰 视野。由于大量生理盐水进入肠道,病人可能出现腹胀、腹泻 和恶心呕吐,甚至水中毒。 • 胆道镜术中有时需要用生理盐水进行局部加压冲洗,压力过高 可能导致菌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术前评估
胆道镜临床应用最重要作用之一是确定胆管结 石等胆道病变的位置,而肝内胆管走行复杂
且变异较多,有些分支开口隐蔽或存在狭窄。
因此,在行胆道镜诊治前应仔细询问病史, 充分了解既往诊治经历及手术方式,对比治 疗前后影像资料,了解结石的分布和病变的 部位。
胆道镜
取石网篮
胆道镜下结石
1
胆道镜临床应用的适应证
2
术前评估和围手术期处理
胆道镜操作要点
3
4
PTCS
术中留置T管、重置T管 手术并发症及胆道镜消毒灭菌
5
6
1
胆道镜临床应用的适应证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临床应用
胆道镜应用范围广泛 1.处理胆管结石 尤其在处理肝内胆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