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20210228102537)

合集下载

如何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

如何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

班级:自动化物流1101B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 在20世纪80 年代初创立的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方法,它综合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将人的思维条理化、层次化,对决策方案优劣进行排序,具有实用性、系统性、简洁性的特点。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1)思路简单明了,将人们的思维数字化、系统化,便于接收并且容易计算;(2)所需要的定量数据信息较少,但对问题的本质、包含的因素及内在的关系能够进行清楚的分析;(3)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解决多层次、多目标的大系统优化问题行之有效。

如何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一)对供应商进行粗选。

以供应商的基本业务能力的最低要求作为供应商粗选的筛选条件,采用带阈值算法淘汰不达标的供应商。

即在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时,当基本业务能力中某一级指标不符合规定的阈值时,即使其他末级指标都很好也被认为是不行的。

(二)构造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

(1)鲜明时代性原则选择指标的设计一定要能够企业的发展环境,客观地反映供应商的信息集成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2)目的性原则衡量战略供应商的竞争力状况,选出适合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企业供应链的竞争实力。

(3)科学性原则战略供应商评价指标应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有利于企业通过评价指标能公正、客观、全面地对战略供应商进行评价。

(4)系统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战略供应商企业目前的综合水平,并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的各方面指标。

此外,还要考虑外部的经济环境、指标体系不仅要包括反映战略供应商实力的“硬”指标,还要包括反映战略供应商其他竞争优势的“软”指标。

(5)简洁性原则在供应商信息尽量充分的前提下,所选指标数目尽可能少,而且简洁明了,各指标之间不应该有强相关性,不应出现过多的信息包容和涵盖而使指标内容重叠。

(6)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即效益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考虑到能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产出、经济效益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处于重要的位置、这要求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尽量简化,突出重点,从而使指标体系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切实可行。

影响供应商选择的决策因素的层次分析

影响供应商选择的决策因素的层次分析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用户需求个性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经济新环境,中国的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利用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选择和评估战略性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优势,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企业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在理论综述部分阐述了系统工程原理中层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系统工程环境下的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关系的进行分析,强调了此方法对于企业进行战略性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的选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本文采用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层次分析法方法,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中的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的管理思想,重点对运用层次分析选择与评估企业供应商的过程进行了阐述。

系统工程环境下的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使企业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供应商作出评价,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和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系统工程;供应商选择;层次分析法1背景和意义1.1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成长,如何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是中国许多处于发展中的中小型制造型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而采购环节是制造型企业在实施生产运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引入,中国的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和加强与供应商之间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以谋求双方的共赢关系。

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如何开发和评估新的供应商,如何对现有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评价,选择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供应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供应链是随着顾客对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也随之产生。

在供应链环境下,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发展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也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演变为供应链上所有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竞争不仅仅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也体现在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而供应商正是供应链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应商选择中的层次分析方法

供应商选择中的层次分析方法

Th plc to fAnay ia ir r h o e s i p irS lc in eAp ia in o ltc lH e a c y Pr c s n Su ple ee to
JAO i n 一,GU —i一,W a g Zh— ig I Ru— xi Lil 。 n i n m
焦 瑞 新 h , 丽 丽 , 志 明 谷 汪
(. 津大 学 管 理 学 院 , 津 30 7 ;. 山学 院 经 管 系 . 1天 天 0022唐 河北 庸 l 0 3 0 ;. 京 科 技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 京 10 8 ;. 山 j 6003北 l 北 00 34 唐 钢铁 集 团 有 限 责任 公 司 , 河北 唐 山 0 3 1) 6 06
( _c o l fMa ae n, 'ni U i ri , ini 3 0 7 , hn ; . eat n fE o o c n ng + 1 Sh o o ng met laj nv s y T aj 0 0 2 C ia 2 D p r i n e t n me to cn mi a d Ma a 是 钢 铁 企 业 采 购 部 门 的 首 要 战 略 目 提
标。国际上 . 以通用为代表的一些 大公司也 曾依仗其 大额采 购实力逼迫供应商大幅 降价 , 以达 到降低成 本的 目的 , 种 这 要挟手段起初似乎 奏效 , 通用 汽车也确 实减 少 了近 4 O亿美
1 钢铁 企 业 供应 商选 择 问题 及 方 法


种 降 低 采 购 成 本 的 筹 码 , 此 在 采 购 中形 成 了 “ 价 ” 购 因 压 采
般 情 况 下 . 低 物 资 采 购成 本 . 低 资 金 占用 , 速 资 降 降 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的应用 PPT课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的应用 PPT课件

B公司的分拣效率 C公司的分拣效率
B公司的分拣效率 1 1/3
C公司的分拣效率 3 1
得到B、C在装卸分拣率上的判断矩阵:
1 3
C1= 1
1
经计算,个别评价值向量为(0.75,0.25T)
3
同理,可比较他们之间的装卸分拣正确率,物资完好率,进、发货准确率,库存周转率 ,正确运输率,安全运输率,运输工具满载率,运输资源利用率,迅速及时率,准确率 ,安全率,损耗率,信息的及时性,信息准确性,信息安全性,信息系统水平,运输成 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物流信息成本,物流管理成本,订单处理时间,缺货频率 ,加急订单处理率,顾客满意度这些指标。
4
根据专家经验调查对第一层中这5个指标的比较结果如下表:
业务流程 信息水平 物流成本费用 顾客服务水平
业务流程 1 1/2 1/3 1/3
信息水平 2 1 1/2 1/2
物流成本费用 3 2 1 1
顾客服务水平 3 2 1 1
(注:为了便于比较判断定量化,引入1~9标度法)
判断矩阵如下:
1 1
A=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专家对A企业的相关 指标的评定打分及物流企 业的服务对象中的企业高 管人员评价对指标进行筛 选,得到的最终评价指标 体系:
第 三 方 物 流 供 应 商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业务流程水平 装卸分拣水平 仓储水平
运输水平
配送水平
信息水平
信息的及时性
信息准确性
信息安全性
信息系统水平


仓储水平
物资完好率
极大型
94%
93.5%

进、发货准确率
极大型
94.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直接打印】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直接打印】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朱文涛(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太仓215411)摘要: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第三方物流公司引入到其供应链中,但是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物流供应商则是一个困扰企业的关键问题。

本文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建立了针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为企业正确选择物流供应商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定量方法。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层次分析;供应商选择;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1.前言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外部市场条件的变化,第三方物流这一新兴的物流形态已经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由于竞争压力的加大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企业不得不集中有限的资源专心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将非核心的部分外包,由此形成了快速增长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

众所周知,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给企业带来集中主业、减少投资、降低成本、获得灵活性和提升企业形象等诸多好处。

但是,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优势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正确地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如果企业选择不当,则企业的物流外包策略不仅不能实现,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战略机密泄露、客户关系管理失控、解除合作关系等风险。

因此,选择最佳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基于此,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矩阵,解决排序问题即权重问题,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建立第三方物流选择综合评价模型以解决企业物流外包工作中的难题。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型构建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 L. Sat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

它把复杂问题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就每一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递阶层次结构指分析问题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的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次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下一层因素的作用。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择优策略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择优策略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择优策略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层次分析法概述 (3)三、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的重要性 (3)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择优策略构建 (4)4.1 策略目标设定 (6)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4.3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步骤 (8)五、层次分析法在供应商选择中的具体应用 (9)5.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10)5.2 构造判断矩阵 (11)5.3 层次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12)5.4 结果分析与供应商选择策略制定 (13)六、供应商评价与选择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14)6.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5)6.2 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17)6.3 风险监控与反馈机制建立 (18)七、案例分析与应用实践 (19)7.1 案例背景介绍 (20)7.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选择过程展示 (20)7.3 案例分析总结与启示 (21)八、结论与展望 (23)8.1 研究结论总结 (24)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24)一、内容概要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择优策略,层次分析法(AHP)作为一种定量评估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供应商的优劣,为采购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文档首先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向量以及一致性检验等。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数据、构建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等环节。

在案例分析部分,详细阐述了某企业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如何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供应商管理策略。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层次分析法在供应商择优策略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文档还讨论了层次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权重计算的主观性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望了未来层次分析法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分析供应商选择问题

分析供应商选择问题

分析供应商选择问题1 概述供应链管理所提倡的客户关系是一种战略性的伙伴关系,倡导双赢机制,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让企业满意的供应商可以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竞争能力。

为了保证供应链的效率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对供应商所供给的产品的内在属性(价格、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于供应商的运营、信誉情况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在多准则评判中对供应商的选择提供一个量化的判断方法,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与选择。

2 基于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的步骤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由要匹兹堡大学教授T.L.萨蒂(美国运筹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

层次分析法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处理多目标、多因素问题的决策解决办法。

决策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各个决策影响因素建立目标层、标准层、决策方案层,并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合理地给出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科学地得出各因素重要性的总排序,最后做出决策。

层次分析法不仅量化了各个决策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使企业的决策过程数学化,而且便于接受,步骤清晰,简单明确。

基于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的步骤:2.1 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的建立在供应商选择中的主要准则是价格、质量、对时间的响应。

当然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还需要考虑风险因素。

从成本、质量、对时间的响应、风险因素的角度对于供应商进行选择。

通过专家意见法我们得到了供应商选择评价过程的八个标准: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地点;按期、按质交货能力;售后服务;合作关系;市场影响力;信息分享能力。

为了简化决策过程,我们把这八个标准归纳为四个基本标准:2.1.1 质量。

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企业所生产加工的最终商品的质量,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主要包括第1项)。

2.1.2 价格。

影响了成本,最终影响企业的利润(主要包括第2项)。

2.1.3 交货。

层次分析法在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0-22T03:44:23.52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月下作者:马双双[导读] 本文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在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

首先简介层次分析法,并且分析了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其次分析了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用供应商选择的案例来说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最后由以上的计算与分析得出结论。

把层次分析法应用到供应商选择问题中,有利于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减少了传统供应商评价中过多的主观性;把供应商的选择过程具体化,可明显地提高企业选择供应商的效率,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河南工程学院马双双摘要:本文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在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

首先简介层次分析法,并且分析了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其次分析了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用供应商选择的案例来说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最后由以上的计算与分析得出结论。

把层次分析法应用到供应商选择问题中,有利于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减少了传统供应商评价中过多的主观性;把供应商的选择过程具体化,可明显地提高企业选择供应商的效率,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供应链;层次分析法;供应商选择The appilcation of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in supplier selectionMa-shuangshuang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in supplier selection. First of all, the introduction of AHP,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followed by the quota system for supplier evaluation; secondly, the analysis of basic step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AHP; then using supplier selection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AHP; and finally from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above, conclusion can be reached. That using the AHP to select supplier is favour of quantitativing qualitative indicators, reducing the excessive subjectivity in traditional supplier evaluation; to make the supplier selection process specific,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for enterprise to choose supplier and has feasibl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supply chai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supplier selection1 层次分析法简介分析法是著名运筹学家Seaty于1980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原理是充分利用人的经验和判断,对定量和非定量因素进行统一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自动化物流1101B
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 在20 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方法,它综合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将人的思维条理化、层次化,对决策方案优劣进行排序,具有实用性、系统性、简洁性的特点。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1)思路简单明了,将人们的思维数字化、系统化,便于接收并且容易计算;
(2)所需要的定量数据信息较少,但对问题的本质、包含的因素及内在的关系能够进行清楚的分析;
(3)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解决多层次、多目标的大系统优化问题行之有效。

如何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
(一)对供应商进行粗选。

以供应商的基本业务能力的最低要求作为供应商粗选的筛选条件,采用带阈值算法淘汰不达标的供应商。

即在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时,当基本业务能力中某一级指标不符合规定的阈值时,即使其他末级指标都很好也被认为是不行的。

(二)构造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

(1)鲜明时代性原则选择指标的设计一定要能够企业的发展环境,客观地反映供应商的信息集成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2)目的性原则衡量战略供应商的竞争力状况,选出适合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企业供应链的竞争实力。

(3)科学性原则战略供应商评价指标应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有利于企业通过评价指标能公正、客观、全面地对战略供应商进行评价。

(4)系统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战略供应商企业目前的综合水平,并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的各方面指标。

此外,还要考虑外部的经济环境、指标体系不仅要包括反映战略供应商实力的“硬”指标,还要包括反映战略供应商其他竞争优势的“软”指标。

(5)简洁性原则在供应商信息尽量充分的前提下,所选指标数目尽可能少,而且简洁明了,各指标之间不应该有强相关性,不应出现过多的信息包容和涵盖而使指标内容重叠。

(6)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即效益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考虑到能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产出、经济效益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处于重要的位置、这要求指标
体系的设计要尽量简化,突出重点,从而使指标体系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切实可行。

(7)灵活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使企业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实际情
况,对指标灵活运用。

(8)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供应链的竞争力水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评价战略供应商的竞争力时应综合考虑影响战略供应商竞争能力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对定性指标要明确
其含义,并按照某种标准赋值,使其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指标的性质,定性和定量指标都必须具有清晰的概念和确切的计算方法。

(9)通用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即设立的指标能反映不同类别、不同行业的企业供应链的共性和特性。

此外,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发展性,即可根据具体供应链的特征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可以灵活应用。

(三)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指标权数。

运用专家调查法对指标体系中处于同一层次的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并根据特定的算法计算各指标的权数。

(四)计算综合评价值
设专家对各项指标的评分经过规范化处理后的评分值为,各指标权数分别为,将各指标的得分与其在目标体系中的总排序权值相乘,即可得到评价的最终得分。

(五)供应商选择
把各待选供应商将其评价得分进行降序排列以后就得到了供应商的综合评价值排序,核心企业可以根据这个排序进行供应商的选择。

案例分析:
P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于2000年初在中国设立,总投资额达到5000 万美金,是全球物流行业的知名企业,它以高质量、高品位、快速度在全球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成本竞争的压力,P公司决定把自己的一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于是P公司必须选择一批供应商来承担自己的核心业务,P公司选择了六家供应商,并且准备对六家供应商进行评价,选出一至两家公司作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

(一)供应商粗选
由于P公司一定要求他们的供应商通过ISO9000的认证,但是六家企业当中有三家没有通过ISO9000的认证,所以,P公司只从这六家供应商中选择甲、乙丙三家供应商作为其备选供应商。

(二)建立指标体系和递阶模型
目标层
淮则原
方案层
(三)利用两两比较法计算指标权数
-V
| b 将判断矩阵的每一列向量归一化得: CQ = y d? 巴将按行求和得:r I 陆将血归一化得:。

=厉 |4 .则3 = …,曲逬似特征 | 〔根,即权向量。

I 运用专家调查法对上述层次结构模型中处于同一层次的各个指标进行两两 比较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数。

专家的组成主要考虑了公司财务、生产、 面研究和工作的专家 _ 1 O
5 供应部相关人员以及其它从事这方 F V 0.333 0 lfi? 0.5 02731 Q.182 按讦求和 0.545 J
' ^0.892 " 0.491 -⑷」 _0.297_ ■0.894- 0_164 =w Aw = 0.492
_0.539_
_L625_ 0JS6 0 143 0.571 2 1/21 1 13 列向量 3 1 j 怕二化* 1,0.894 0.492 1.625 3(0.297^0.164 精确值为 G ?(1=(0297A164?
0539)\Z =3+010 1/2 1/2_ _1 1 '2 1;4_ 1 1/4 1 4" 51 = 7 1 1/5 Bi = 1 1U ^1- 4 1 1/5 4 5 1 4 4 1 _ _4 5 1 ” 精确值为 屮 =(0.131,0.193^676/^ = 3*100 ^ = (0,134?02110f 655)r ?Z = 3f 050 = (040 8?0.247?0.645)r ? A = 3 3 09 (四)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供应商甲对总目标的权值为:
0.2793*0.1307+0.1638*0.1925+0.5390*0.6768=0.435供应商乙对总目标的权值为:
0.2793*0.1335+0.1638*0.2114+0.5390*0.6551=0.427供应商丙对总目标的权值为:
0.2793*0.1078+0.1638*0.2457+0.5390*0.6447=0.420「0.435, 0.427, 0.420?
可作为最后决策的依据,即各供应商的权重排序为:
供应商甲•供应商乙•供应商丙
所以应选择供应商甲作为最终的战略合作伙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