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红斑狼疮应该如何治疗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疗效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疗效
王雅敏
【期刊名称】《上海医学》
【年(卷),期】2011(34)10
【摘要】盘状红斑狼疮(D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1/4的患者有口腔损害,好发于20~45岁女性,女性患者约为男性的2倍。
该病的病程迁延、反复,且治疗困难。
笔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商品名美能,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生产,深圳健安医药有限公司经销)治疗口腔DLE,旨在探寻治疗口腔DLE有效且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总页数】2页(P781-782)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片;盘状红斑狼疮;口腔损害;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效;女性患者;病程迁延
【作者】王雅敏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浦东分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2
【相关文献】
1.中医治疗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 [J], 王玉贤
2.局部应用他克莫司软膏与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糜烂的临床疗效比较 [J], 韩姣;孙雯;武云霞
3.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翀;叶青
4.硫酸羟基氯喹治疗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疗效观察 [J], 梁利荣;林兰英;杨为江;阮方超;屈道利;叶冬植;王沙彬
5.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 [J], 梁文飞;潘士虎;王洪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巨大疣状盘状红斑狼疮1例

间断皮损 内注射 甲泼尼 龙治疗 1 年 。
面
部
和颈部皮损
消退
背
,
部皮损 未愈 . 并逐 渐扩大 , 口 服 中药 和外用 尿 素软膏无 效 , 于
2 0 0 5 年 3 月 3 1 日来 我 院 门诊 就诊 。 1 9 9 1 年 因 腰 痛 在 骨 科 确 诊
为腰 椎结 核 , 给予 抗 结核药 物治疗 好转 , 背 部 皮损继 续 扩 大 。 体
5 30
维普资讯
床 临 皮肤 科 杂 志 2 0 0 8 年 3 7 卷 第 8 期
J
Cl i n
De rm
a
to
l ,
Au
gu
s
t
200
8 ,
V0
137
.
,
No
8
.
巨大疣状盘状红斑狼疮 1 例
张春玲 ,
葛蒙梁 ,
李淑 静 ,
常建 民
(卫 生 部北 京 医 院皮肤科 , 北 京 10 0 7 3 0 )
0
2
.
g
每 13
2
次 沙利度胺 .
25
m
g
每 13
3 次。
治疗 1 个月 瘙痒 ,
消失 , 皮损 明显 好 转 。
甲泼尼 龙减 为
15
m
gCa
羟氯喹
,
01 .
g
每日
2 次 . 停用沙利度胺 。 治疗 5 个 月 , 疣状 皮损 变平 , 遗 留伴色素
减退 瘢痕 。
背部疣状红 斑
边缘呈 暗红
,
色
,表 面有皲裂
54 .
余碧娥 冯 淑芳, 方 丽 , 等. 硫 酸 羟 氯 喹 治疗 盘 状 红 斑 狼 疮 的 分
盘状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盘状红斑狼疮诊断标准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DLE)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皮肤病变,属于红斑狼疮的局部性皮肤型。
本病以面部、头皮为主要发病部位,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对称性、非落屑性的红斑、斑块、结节、瘢痕或瘢痕样病变,病变可呈盘状或圆形,边缘清楚,中央萎缩,周围隆起,瘀斑性色素沉着,可有毛发丧失。
一、临床表现。
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多为女性,男女比例为1:3。
多见于20-40岁之间,少数见于儿童及老年人。
病变部位主要在面部(尤其是鼻尖、两颧、下巴)、头皮及外耳道,偶尔也可见于颈部、手背、手指、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处。
病变初期为红色丘疹,逐渐扩大,中央萎缩,边缘隆起,直径1cm-10cm不等,表面光滑,边缘锐利,有时呈盘状,边缘隆起,中央萎缩。
病变处皮肤可有色素沉着,毛囊口扩大,有角化栓形成。
病变愈合后可留下瘢痕、瘢痕样病变。
头皮病变可致毛发脱落,形成圆形脱发斑,病变处皮肤萎缩,瘢痕样改变。
二、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典型临床表现包括面部、头皮、外耳道等部位的慢性、进行性、非落屑性红斑、斑块、结节、瘢痕或瘢痕样病变,病变可呈盘状或圆形,边缘清楚,中央萎缩,周围隆起,瘀斑性色素沉着,可有毛发丧失。
2. 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A)阳性,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阳性,抗磷脂抗体(APL)阳性,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
3. 病理学检查,皮肤活检病理学表现为表皮萎缩、角化过度、基底层细胞变性、毛囊破坏、真皮纤维化等。
4. 免疫学检查,AN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阳性,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SSB抗体阳性。
5. 其他辅助检查,头皮皮肤镜检查可见毛囊口扩大,有角化栓形成。
头皮活检可见毛囊破坏、真皮纤维化。
三、治疗原则。
1. 局部治疗,外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如0.1%地塞米松乳膏,0.1%丁酸氟松乳膏等。
2. 光疗法,紫外线B波(UVB)照射,光动力疗法。
盘状红斑狼疮吃什么好

盘状红斑狼疮吃什么好
一、盘状红斑狼疮吃什么好二、盘状红斑狼疮的危害三、盘状红斑狼疮如何预防
盘状红斑狼疮吃什么好1、盘状红斑狼疮吃什么好
为了改善盘状红斑狼疮的出现,建议大家平时在饮食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的食疗方法来解决,可以准备人参炖鸽子,一定要选择乳鸽,红参还有北芪,要去除内脏,洗干净以后用水烫洗一下,北芪放在沸水中煮10分钟,把人参和乳鸽放在锅中炖3个小时,直接吃就可以了。
红斑狼疮的患者,在平时没有特别的饮食禁忌,只要大家少吃一些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就可以了,适当的控制好自己的饭量,每次不要吃得太多,可以选择一日多餐,在吃饭的时候多吃些炒青菜,吃些瘦肉,尽量的不吃一些牛肉,羊肉,海鲜等这些食物就可以了,平时在食物方面没有特别的禁忌。
水果方面,不要吃凉性的水果,大寒可能会伤害身体,尽量可以吃一些清淡的,利于消化的,不会引起消化不良的食物,才能够保护身体健康,平时大家也要注意,为了避免糖尿病综合症的出现,尽量不要吃米饭和馒头,可以多喝些粥,吃些炒鸡蛋,喝些脱脂的牛奶等等。
2、盘状红斑狼疮临床表现
病初,活动性损害为红斑状圆形鳞屑性丘疹,直径5~10mm,伴有毛囊栓塞。
皮损好发于双颊的突起部位、鼻梁、头皮和外耳道,可持续存在或反复数年。
皮损可波及躯干上部和四肢伸侧。
光敏感多见,表现为光照射皮肤的片状损害。
黏膜受累可十分突出,尤其是口腔溃疡。
未经治疗的DLE皮损渐渐向外扩展,皮损中央区出现萎缩。
残留的瘢痕不会收缩。
用。
红斑狼疮的药物治疗剂量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红斑狼疮的药物治疗剂量如何正确使用药物药物治疗对于红斑狼疮的控制和缓解症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使用药物剂量是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减少副作用的关键。
本文将就红斑狼疮的常见药物治疗剂量作出详细说明。
一、皮质类固醇剂量调控皮质类固醇在红斑狼疮的治疗中起到了抗炎、免疫抑制的作用。
然而,长期高剂量的使用易导致副作用,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因此,在使用皮质类固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初始剂量:在红斑狼疮发作时,通常会使用高剂量的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以快速缓解症状。
一般推荐使用泼尼松(强的松)每日30-60mg的剂量。
2. 逐渐减量:在症状缓解后,剂量应逐渐减少,以维持较低的维持剂量。
减量速度一般为每2-4周减少5-10mg,直至达到最低有效剂量。
3. 最低有效剂量维持:最低有效剂量是指能够有效控制红斑狼疮症状的最低皮质类固醇剂量。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最低有效剂量一般不超过每日5-10mg。
4. 局部应用:对于皮损较明显的部位,可以考虑使用局部皮质类固醇药膏进行治疗,以减少全身用药剂量。
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剂量除皮质类固醇外,免疫抑制剂也是红斑狼疮治疗的关键药物之一。
免疫抑制剂主要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下面将分别介绍其使用剂量:1. 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是一种强效的免疫抑制剂,常用于重症红斑狼疮的治疗。
治疗剂量一般为每日1-3mg/kg,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治疗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1年。
2. 硫唑嘌呤:硫唑嘌呤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轻度至中度红斑狼疮的治疗。
剂量一般为每日2-3mg/kg,分2次口服给药,治疗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1年。
3. 甲氨蝶呤: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剂,常与皮质类固醇联合使用,用于控制红斑狼疮的活动度。
其剂量为每周15-25mg,以静脉注射的形式给药,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三、生物制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某些免疫因子的活性,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红班狼疮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红班狼疮的危害及治疗方法导语:相信大家对于红班狼疮都不太陌生,我们可能都见过一些红班狼疮病的患者,这种疾病使我们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很多红班狼疮患者因为没有相信大家对于红班狼疮都不太陌生,我们可能都见过一些红班狼疮病的患者,这种疾病使我们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很多红班狼疮患者因为没有引起足够高的重视,从而引起恶化,引起一系列炎症,更有甚者,恶化严重者的使很多人更多问题,给很多人带来了巨大的苦恼,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红班狼疮这种疾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红班狼疮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危害及治疗方法:(一)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些药能抑制前腺素合成,可做为发热、关节痛、肌痛的对症治疗。
如消炎痛对SLE的发热、胸膜、心包病变有良好效果,合并肾炎时慎用。
(二)抗疟药:氯喹口服后主要聚集于皮肤,能抑制DNA与抗DNA抗体的结合,对皮疹,光敏感和关节症状有一定疗效,磷酸氯喹250-500mg/d,长期服用因在体内积蓄,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变。
早期停药可复发,应定期检查眼底。
(三)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急性或暴发性病例,或者主要脏器如心、脑、肺、肾、浆膜受累时,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减少作出血倾向时,也应用糖皮质激素。
用法有两种,一是小剂量,如0.5mg/kg/d,甚至再取其半量即可使病情缓解。
二是大剂量,开始时即用10-15mg/d维持。
减量中出现病情反跳,则应用减量前的剂量再加5mg予以维持。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应用于暴发性或顽固性狼疮肾炎和有中枢神系统病变时,1000mg/d静脉滴注,3日后减半,而后再用强的松维持。
其些病例可取得良好疗效,其副作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方案

2.评估指标:包括疾病活动度、药物副作用、生活质量等。
3.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注意事项
1.患者需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
2.避免使用可能诱发或加重SLE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真菌药等。
二、治疗原则
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心理干预、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全面改善患者症状。
3.长期随访:SLE患者需长期随访,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合法合规:治疗方案需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患者权益。
三、具体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1)抗炎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用于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如布洛芬、萘普生等。
(2)抗疟治疗:用于治疗皮肤和黏膜损害,如氯喹、羟氯喹等。
(3)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等药物可迅速控制病情活动,降低自身免疫反应。
(4)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等药物用于抑制免疫系统,降低疾病活动度。
(5)生物制剂:针对特定炎症因子进行治疗,如利妥昔单抗、贝利木单抗等。
(6)对症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高血压药、抗血脂药等。
2.心理干预
SLE患者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进行心理评估,并根据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心理干预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
3.生活方式调整
三、具体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关节疼痛、发热等症状,如布洛芬、萘普生等。
应该怎么治疗红斑性狼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应该怎么治疗红斑性狼疮?导语:关于红斑性狼疮,小编查过很多资料,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患者的心理一定很有压力,需要家人在旁边进行开导,不要让患者觉得红斑狼疮治不关于红斑性狼疮,小编查过很多资料,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患者的心理一定很有压力,需要家人在旁边进行开导,不要让患者觉得红斑狼疮治不好了,要消除这样的心理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下吧。
盘状红斑狼疮:主要侵犯皮肤,是红斑狼疮中最轻的类型。
少数可有轻度内脏损害,少数病例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肤损害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绿豆至黄豆大,表面有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色素明显加深,略高于中心。
中央色淡,可萎缩、低洼,整个皮损呈盘状(故名盘状红斑狼疮)。
损害主要分布于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耳轮及头皮,少数可累及上胸、手背、前臂、口唇及口腔黏膜也可受累。
多数患者皮损无自觉症状,但很难完全消退。
新损害可逐渐增多或多年不变,损害疏散对称分布,也可互相融合成片,面中部的损害可融合成蝶形。
盘状皮损在日光暴晒或劳累后加重。
头皮上的损害可引起永久性脱发。
陈旧性损害偶尔可发展成皮肤鳞状细胞癌。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临床上较少见,是一种特殊的中间类型。
皮肤损害有两种,一种是环状红斑型,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红斑,呈环状、半环状或多环状,暗红色边缘稍水肿隆起,外缘有红晕,中央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好发于面部及躯干;另一个类型是丘疹鳞屑型,皮损表现类似银屑病,为红斑、丘疹及斑片。
表面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状红斑狼疮应该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为消除炎症的抗炎疗法和纠正病理过程,使用免疫抑制或促进二方面药物进行免疫调节。
(一)盘状红斑狼疮治疗需及时以免毁容及继发性癌变,一般先用局部治疗,效果不显时再加用全身疗法。
1.局部疗法①皮质类固醇的外用;②皮质类固醇如羟氢氟化泼尼松或醋酸氢化考的松混悬液,1~2周注射一次,可注射8~10次;③液体氮或CO2雪冷冻疗法。
2.内用疗法①抗疟药如氯喹等,氯喹有防光和稳定溶酶体膜,抗血小板聚集以及粘附作用,口服开始剂量为0.25~0.5g/d,病情好转后减量;②酞咪呱啶酮,剂量为200~300mg/d;氯苯酚嗪;③中药六味地黄丸加减,大补阴丸或雷公藤制剂等。
(二)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和深部狼疮可采用酞咪呱啶酮有一定疗效,氯喹、氯苯酚嗪或雷公藤制剂应用亦有效,无效病例可予皮质类固醇治疗。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
1.对轻型病例如仅有皮疹、低热或关节症状者只需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水杨酸类、吲哚美辛等,然该类药物有时可损伤肝细胞,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上升,对肾病患者需慎用。
如皮疹明显可用抗疟药如氯喹,0.25~0.5g/d,也可用小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15~20mg/d,酞咪哌啶酮和六味地黄丸加减或雷公藤制剂等服用。
2.重型病例
⑴皮质类固醇:是目前治疗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中的首选药物,可显著抑制炎症反应,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趋附,抑制其和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各种酶的释放,具有抗增殖及免疫抑制作用,对淋巴细胞有直接细胞毒作用,使NK细胞的数量以及IL-1和IL-2水平皆降低,抑制抗原抗体反应。
适应情况为:①用于其他疗法治疗无效的轻型病例;②急性或亚急性发作,有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高热、关节痛、无力和/或病变迅速累及浆膜、心、肺、肝、肾、造血器官和其他脏器组织者;③慢性病例如伴有明确的进行性内脏损害者。
泼尼松的剂量约为每日每千克体重0.5~1.5mg,轻型病例可用泼尼松15~20mg/d,重症病例可用泼尼松40~60mg/d,个别病情重笃的,可用泼尼松60~80mg/d,甚至120mg/d.一般认为开始用量宜大,因从小剂量开始,既不能迅速控制病情,使重要器官免受侵犯或使重要器官不致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又反而使激素总量增加,产生更多的副作用。
如初量已够,则在12~36小时内退热,1~2天内关节痛消失,发热引起的毒性症状明显好转。
若2天内无好转,应将原剂量再增加25~100%,直到症状有明显进步为止。
除每日给药外,也可采用隔日(间隔48小时)给药法,即隔日上午顿服2天之药。
一旦病情好转稳定1~2击,则可开始逐步减量直至维持量约5~15mg/d.
脉冲疗法采用上述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效果不著时可改用脉冲疗法,以甲基泼尼松1g,加入250毫升作静脉内滴注,连续3日,然后每日泼尼松100mg,3~4周内遽减至维持量;需要时可于2周后重复一疗程,适用于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明显神经精神症状,重症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显著减少等迅速恶化的病例。
⑵免疫抑制药:如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两者剂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4mg,前者主要利用烃基与DNA结合,最明显的是减少抗DNA抗体,血中DNA-抗DNA复合物及其在肾脏中的沉积减少。
硫唑嘌呤能换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替了DNA的嘌呤基质,从而抑制DNA和RNA 的合成。
其他有苯丁酸氮芥(2mg,每日2~3次),6巯基嘌呤(50mg,每日3次),氨甲喋呤(7.5~15mg,每周口服一次)等。
这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有白细胞减少,甚至会骨髓抑制、胃肠道障碍和肝脏损害、易产生继发感染、长期应用可引起不育、畸胎,削弱免疫作用而发生癌肿。
环磷酰胺可发生脱发和出血性膀胱炎,需谨慎使用。
适应情况为:①单位使用类固醇无效;②对长期大量皮质类固醇治疗不能耐受;③为了更有效地控制SLE中的某些病损;④在急性症状得到控制后为进一步减少激素维持量或更顺利地逐渐递减激素。
常与皮质类固醇合用,例如治疗有肾损害的SLE,特别耐激素性肾炎,从临床应用和动物实验证明,环磷酰胺对狼疮性在肾功能、组织病理和病死率有一定疗效,又在大剂量皮质炎固醇不能控制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急性狼疮性肺炎,亦可考虑并用此类药物,总的有效率约为30%~50%.
近年来,这类药物在治疗SLE中有不少新的进展,Austin(1986)应用大剂量环磷酰胺静脉脉冲击治疗顽固性磷酰胺静脉拳击治疗的剂量为0.5~1g/m2体表面积,每月一次,待蛋白尿转阴后改为2~3月一次,大多数中层得经4~6次后蛋白尿明显减少,肾功能改善,如经9~12次仍不见效者,需终止治疗,其作用机制认为该疗法能减少肾组织纤维化,改善肾功能和防止衰竭。
国内文献中亦陆续发情应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SLE的报告:陈顺乐等应用每月冲击1次共19例的顽固性肾炎患者,平均治疗9次,结果尿蛋白有17例转阴或或显著减少(89.5%),9例肾功能有改善。
张鸿逵等采用长期、间歇(每月1次,共8次,每2月1次,共3次,每3月1次,共3次,每6月1次维持治疗)静脉滴注大剂量环磷酰胺(0.5~0.75g/m2体表面积)冲击治疗对激素无效难治性狼疮性肾炎20例获得良好效果;史群等采用每周环磷胺1g静脉冲击治疗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初始环磷酰胺的剂量为400mg (加0.9%葡萄糖液20ml中静脉推)第2周开始给1g(加0.9%葡萄糖液ml中静脉滴),每周1次,共4次,其后改为每月1次作维持治疗,亦获得良好效果;杨岫岩等探索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SLE冲击间期,分2周、3周和4周冲击间期3组,给药15mg/kg,2周组和3周组冲击10次改为每月1次,若病情缓解则每3个月1次,4周组治疗6~12个月,病情缓解后改为每3月1次,获得结果认为环磷酰胺的冲击间期应灵活掌握,对于较严重病例例如多系统损害,神经精神损害,胃病综合征等应该每2周冲击一次,待病情逆转再改为3~4周一次。
环孢菌素A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的新药,它能干扰IL-1的释放及抑制T 淋巴细胞的活化,初始剂量以3~3.5mg/(kg.d)为宜(一次或分二次口服),如经4~8周无效,可间隔1~2月增加0.5~1mg/(kg.d),剂量为5mg/(kg.d),适用于经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⑶免疫增强剂:企图使低下的细胞免疫恢复正常,如左旋咪唑、胸腺素、转移因子等。
⑷血浆交换疗法:其原理是企图除去特异性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以及参与组织损伤非特异性炎症介质如补体、C-反应性蛋白、纤维蛋白原,并能改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能力,一般在多脏器损害,激素效果不著、器质性脑综合征、全血细胞减少及活动性肾炎等重症病例进行。
因作用短暂,仍需配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文献中已报导有50余例采用长期间隙性血浆交换疗法合并免疫抑制疗法,获得病情缓解。
⑸透析疗法与肾移植:晚期肾损害病例伴肾功能衰竭,如一般情况尚好,可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除去血中尿素氮及其他有害物质,以改善氮质血症等情况。
肾移植需在肾外损害静止时进行,用亲属肾作移植,2年存活率据统计为60%~65%,用尸体肾移植为40%~45%.
⑹中医中药:根据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本病可分成热毒炽盛、阴虚而虚、阴虚阳虚、毒邪攻心、肝郁血瘀等型施治。
热毒炽盛型相当于急性和亚急性病例,治以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阴虚血虚型相当于轻度活动病例,治以养阴补血,凉血解毒,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或大补阴丸。
阴虚阳虚型见于肾病病例,治以滋阴壮阳,方用二仙汤和右归饮加减。
毒邪攻心型见于心脏累及病例,治以养心安神,气血二补,方用养心汤加减。
肝郁血瘀型见于肝脾肿大病例,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消遥散加减。
此外,针刺疗法对皮疹、关节痛和消肿,音频电疗对消炎、消肿和止痛均有一定疗效;
雷公藤制剂、红藤制剂以及复方金荞片均可应用,特别前者为一有相当疗效的抗风湿病药物。
近有人应用溴隐亭治疗SLE亦取得一定效果;对病情活动伴严重感染时,有人试用大剂量γ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曾获得良好的疗效。
对无菌性股骨头坏死需要整形外科进行关节转换成形术或关节固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