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 提高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促进患者康复。
在儿科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温馨的护理服务,同时增强患者的医疗体验。
2. 减少不良反应
在儿童肺炎治疗中,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儿科护理中,合
理用药以及对药物副作用的监测和处理,都是非常关键的。
有效的优质护理可以降低患者
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和身体抵抗力。
3. 促进患者康复
优质护理除了提高护理质量和减少不良反应外,还有帮助患者加速康复的作用。
在儿
科肺炎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基本生活条件、饮食、休息等各个方面,保证患
者人体正常功能的恢复。
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信心,都是促
进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4. 增强护理安全
优质护理还可以增强护理安全,为患者创造安全和舒适的治疗环境。
在儿科肺炎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有针对性地采取疾病控制措施,确保儿童
患者不会受到交叉感染等危险。
同时,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药物的滥用
等现象,是重要的护理安全工作。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病例数 100 ,随机划分方式分为两组,即甲组(一般护理)、乙组(针对性护理),每组 50 例患儿,对比患儿护理效果。
结果:对患儿降温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发现,甲组各项指标均高于乙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发现,甲组为 74% ,乙组为96%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小儿肺炎护理过程,对针对性护理应用,可以提升应用效果,缩短降温时间与住院时间,具有较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小儿肺炎;应用效果小儿肺炎是儿科比较常见疾病,主要发病冬春季,具有发病迅速和病情复杂特点,如果治疗缺少有效性,极易引发不同并发症。
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下,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肺炎患病率随之不断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会影响儿童身体健康与发育[1]。
因此,向小儿肺炎进行有效治疗,同时采取精细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整体病情,加快患儿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
本次研究选取100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病例数100,随机划分方式分为两组,即甲组、乙组,每组50例患儿,患儿家属签署知晓同意书。
甲组男27例、女23例,患儿年龄1-7岁,中位数4岁,患儿病程2-7天,中位数4.5天。
乙组男28例、女22例,患儿年龄1-6岁,中位数3.5岁,患儿病程2-8天,中位数5天。
两组患儿资料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甲组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状况,加强室内温度、湿度控制,避免患儿出现咳嗽症状。
如果患儿存在排痰困难,应及时进行排痰处理,确保患儿维持良好休息状态。
乙组是以此为前提,向患儿展开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并对患儿病情进展进行全面监测,如果患儿发生呼吸困难与高热等临床症状,需要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方式,改善患儿通气功能,通过增加肺泡通气量方式,纠正患儿缺氧等症状[2]。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针对性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个体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方法,通过个体化的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护理服务。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小儿肺炎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使得传统的标准化护理方法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而针对性护理模式通过个体化的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调整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增加患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在针对性护理模式下,护理团队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合作,将他们作为护理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共同决定和制定治疗方案和目标。
患者和家属的主动参与可以提高他们对治疗的理解和遵从程度,增强对治疗的信心,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性和工作满意度。
针对性护理模式要求护士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
这要求护士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判断力。
针对性护理模式强调护士和其他多学科专业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作,促进了护士的专业发展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和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针对性护理模式强调早期干预和积极预防,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提高对小儿肺炎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复诊和住院,降低医疗费用并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它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性和工作满意度,并且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和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积极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和患者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畅则 护 理人 该采 用雾 化吸 入 、翻身 进 } 于 体位 引流 ,也 以采取 击 忠 儿的脚 背 等措 施来 帮助 忠儿 顺利 的排痰 。 第■, 饮 食护 理 。 在饮 食护 理 r 1 护理 人 员婴给 患 儿容 易 消化 、 背养 成 分商 的食物 ,并 F I 婴沣 意少 食 多餐 ,患儿在 发病 的初 期护 理 人员 婴先 给予 其流 质饮 食 , 等待 忠 儿的病 情有 所好 转之 f 舌 再 根据 忠 儿的 恢 复情 况 进行 饮食 的 改善 , 这 期间要 保证 患儿 有充 足 的饮水 量 缚 天 少达 到 9 0 0 m 1 。如果 在护 理期 间患 儿有 体温 升 高的现 象 ,则 忠 儿 的体 温每 升 高 1摄 氏度 则 应该 保证 忠 儿 的液体 量增 力 1 ]1 0 % 左
针对性护理在4 , J L H  ̄ 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胥继 艳 ( 内蒙古 自治 区霍 林郭勒市疾控 中心 霍林郭勒市 0 2 9 0 0 0)
【 摘要 】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护理 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
取 来某 医院就诊 的 8 8例肺 炎患儿 。并 随机将 其 分为 干预 组和 对照 组两 组 ,对 照组 患儿 采用 常规护 理 方法 . 干预 组 惠儿不 仅 采用 常规 护理 方 法还采 用针 对性 护理 措施 ,分析 两组 患者 的 临床 效果 。结果 干预 组 惠儿 的总有 效 率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结论 在 小儿肺 炎 的护理 中 应 该推 广使 用有针 对性 的护 理 方法提 高护理 效果 。 轻 忠 儿家 长的 心理 负担 。护 理人 员要从 患儿 的利 益出发 , 与 患 儿家 长 做 好沟通 从 而消 除患 儿家 长的 恐惧心 理 。此外 ,护理 人 员在 工作 叶 ] 还 要 注 意 自己的 仪表 及姿 态 等 从而 能 够帮 助 患 儿有 一 个 良好 的 情 绪 。护理 人 员的微 笑服 务 、关心 的话 语都 会让 忠儿和 忠儿 家 属感 受 到温 暖及 关心 , 不 仅有 利 于保持 良好 的治疗 心态 还 能够促 使 患儿 早 日康 复 。 第 五 ,睡 眠舒 适 的护理 。小儿肺 炎具 有发病 时 间长 、体 力 消耗 人 的症 状 ,圉 而 让 患儿 保持 充 足 的睡 眠 是 患儿 早. 日康 复 的重 要 条 件 。d ' , J L l , b 炎 容易 在夜 间发作 或者 是在 夜 间的时 候容 易病情 加 蕈 , 所 以忠 儿如 果 白天 需要 休息 护 理 人 员要 做剑 拉好 窗帘 避 免 阳光 的 直 射 而影 响睡 眠,患儿在 休 息期 间护理 人员进 出病 房动 作要 轻 ,减 少 不 必要 的噪 音将患 者 吵醒 。患儿病 房 中的 被褥要 经常 吏换 ,从 而 为 患 儿营造 一 个 清爽 、舒 适和 放松 的感觉 ,提 高忠 儿 的休 息和 睡 眠 质 量 帮助 患儿早 曰康 复 。 1 . 3 疗 效判 断标准 对 两组 患儿 在住 院期 间 的住 院时间 、 忠 儿的体温 和 忠儿 的整 体 恢 复 状 况与 患 儿 的胸 片进 行 对 比 。胸 片 的判 断指 标 主 要有 以下几 个 :痊愈 、有效 、好转 、无 效 。其 中痊愈 的判 断标准 为 胸片 显示 为 没 有 阴影 。有效 的胸 片显 示为 阴影部 分较 之 以前 明显缩 小 。 好 转 的 胸 片显 示为 阴影 部分 明显仍 需继 续恢 复 。 无效 的胸 片显 示为 阴影部 分 没有变 化 。本研 究 中将 患儿 的临床 恢 复的总有 效 率规 定为 :有效 率= 瘴 愈 率+ 有 效 率+ 好 转率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第39卷第3期2021年3月CHINESE HEALTH CARE中华养生保健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兴国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肺炎患儿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3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实施,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同时体温恢复时间明显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针对小儿肺炎采用针对性护肖菊花(兴国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部,江西赣州,342400)患者依从性,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口头讲解慢阻肺的健康知识,给患者发放一些宣传手册,加深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了解防治措施,指导患者规范用药,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评分(FVC、FEV 1、FEV 1/FVC )、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动脉血气指标进行研究对比,从而评价联合护理方法的护理价值。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采用2检验,当<0.05时,认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气评分优良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FVC,FEV 1,FEV 1/FVC,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见表2。
3讨论COPD 是呼吸科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支气管结构在不断地被破坏,导致肺组织弹性功能受到损害,使肺顺应性以及弹性回缩力降低,病情逐渐加重,导致肺过度膨胀情况,在临床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为严重,长此以往,就是使患者发生焦虑或抑郁[5],患者在临床中一般会表现为气道发生阻塞、呼吸出现不畅情况。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气促、咳嗽、咳痰等。
治疗小儿肺炎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感染病菌的种类,而针对性护理是其成功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着重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一、针对性护理的概念针对性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身体状况、治疗情况等不同方面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加以实施和评估的过程。
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优质护理的体现之一。
二、小儿肺炎的护理特点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护理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及时判断病情:小儿肺炎的病情一般会有呼吸急促、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但患儿不能清楚地表达疼痛及不适,需要护士及时判断其病情。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肺炎患儿呼吸道黏液较多,易导致呼吸道堵塞,需要护士密切观察患儿呼吸状况,并及时疏通呼吸道。
3、控制发热:小儿肺炎患儿体内病菌繁殖产生的毒素会导致体温升高,需要护士根据患儿体温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退热。
4、加强营养支持:小儿肺炎患儿易出现食欲不振,需要护士加强营养支持,及时、适量地给予营养品,维持患儿的营养状态。
1、科学制定护理计划针对性护理需要充分了解患儿的具体情况,并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护理师需要注意患儿的年龄、病情、营养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比如对于年幼患儿应该给予温馨、亲切的关怀,并注意保持室温适宜、营造宁静的环境;对于营养不良的患儿应该加强营养支持,并根据其年龄、需求及时给予感冒药物和维生素等。
2、科学进行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过程中,针对性护理需要护理师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注重护理质量和效果。
护理师需要在观察患儿呼吸状况的同时,密切监控患儿体温变化、呼吸道分泌物的情况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疏通和清理,帮助患儿呼吸道顺畅。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小儿肺炎是指儿童在乳幼儿期至青春期间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
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较弱,加上家庭、学校等集体生活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易传播等原因,小儿肺炎发病率较高。
肺炎护理是指面对小儿肺炎患儿提供的护理措施和服务。
针对性护理是指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采取特定的护理方法和操作,以提高护理效果和满足患者的需求。
下面将就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第一,精确的病情评估。
针对性护理的第一步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
针对性护理需要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包括发病时间、持续时间、发热程度、咳嗽特点、痰液性质等。
只有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护士才能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措施。
第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针对性护理需要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小儿肺炎护理的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排出。
根据患者的咳嗽特点、痰液性质等,护士可以选择适当的体位、按摩、吸痰等措施,帮助患者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士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合理用药。
针对性护理需要护士对患者的药物使用进行合理的指导和管理。
小儿肺炎的治疗一般包括抗生素、退热药、止咳药等。
护士需要了解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效果,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
在用药过程中,护士还需要对患者的肠胃功能、肝肾功能等进行监测和评估,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四,心理支持和教育。
针对性护理需要护士提供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和教育。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患者和家属常常存在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关心和安慰,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预后,合理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护士还需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预防肺炎的方法、合理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护理自理能力。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小儿肺炎是指儿童肺部组织发炎的一种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重要,能够有效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小儿肺炎的护理意义小儿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喘息和胸痛等。
如果不及时护理,病情可能会加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必须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 个体化护理方案针对性护理首先体现在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上。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病因、症状严重程度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以确保对患儿的全面护理。
对于年龄较小、病情较轻的患儿可以采用家庭护理,而对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儿需要进行住院治疗。
2. 科学喂养针对性护理中,科学喂养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患儿常常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况,因此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还要确保饮食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3. 良好的环境护理小儿肺炎患儿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因此环境的整洁和气氛的舒适对于患儿的康复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要保持患儿的卧室整洁,保持空气清新,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还要给患儿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避免情绪低落,促进康复。
4. 定期监测病情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的监测。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儿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5. 定期康复评估在患儿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进行定期的康复评估,了解患儿的康复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方案,以期实现患儿尽快康复。
三、小儿肺炎护理中的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的评价通过对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发现,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6-04-27T16:13:30.647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0期供稿作者:陈莉梅[导读]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人民医院小儿肺炎是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目前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陈莉梅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人民医院山西晋中 045300)【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科收治的14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对比两组肺炎患儿实施干预后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干预后的护理效果。
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针
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肺炎患儿肺部感染症状,缩短体温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提高小儿肺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针对性护理;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175-02 小儿肺炎是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目前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低龄化。
由于小儿肺炎具有反复发作与极易引发并发症的特点,所以对肺炎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科收治的14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对比两组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干预后的护理效果。
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科收治的14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
观察组中38例,男32例,肺炎患儿年龄在1~3岁,平均年龄(2±1.2)岁,对照组中女36例,男34例,肺炎患儿年龄在2~4岁,平均年龄(2±1.3)岁。
经检查,所选取的肺炎患儿不存在既往病史与其他疾病,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比例、患病年龄等方面基本没有差异(P>0.05),故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如下:对照组肺炎患儿实施常规性护理,包括药物护理与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注意调整患儿病室的气温与湿度,适当调低温度及加大空气湿度,以减轻肺炎患儿的咳嗽症状[1]。
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定时协助肺炎患儿排痰,确保病室安静舒适,为肺炎患儿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观察组除了予以常规药物护理外,还进行如下护理措施:(1)对肺炎患儿临床症状与病情观察实施针对性护理。
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肺炎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肺炎患儿如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针对性护理,定时为肺炎患儿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帮助肺炎患儿排痰,以改善肺炎患儿肺部通气功能。
如肺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可辅以雾化吸入与排痰护理或者是体位引流护理[2]。
(2)对小儿肺炎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
护理人员对肺炎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突然加重、腹胀等并发症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3)对肺炎患儿的饮食实施针对性护理。
护理人员应为肺炎患儿制订特殊套餐,食物要易消化,营养要均衡。
进食应少量多餐,并根据肺炎患儿的病情决定喂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对于1~3岁的肺炎患儿可进行混合喂养。
多给肺炎患儿饮水,饮水量在85~100mL/d左右。
(4)对肺炎患儿心理实施针对性护理。
肺炎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难免会产生焦躁、恐惧、抵触治疗的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从肺炎患儿的心理特征出发,予以语言安慰,引导家长对肺炎患儿予以正确的安抚干预[3]。
1.3 评定标准
对两组肺炎患儿干预前后进行胸部X线检查,再对比胸片检查结果中的阴影区域大小,将胸片检查结果分为显著改善、有效改善和无改善三个级别。
(1)对肺炎患儿进行胸片检查,胸片显示阴影区域消失或明显缩小则表示为显著改善;(2)对肺炎患儿进行胸片检查,胸片显示阴影区域有缩小趋势,但还未恢复到正常情况则表示为有效改善;(3)对肺炎患儿进行胸片检查,胸片显示阴影区域未发生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扩大趋势则表示为无改善。
总改善率=(显著改善+有效改善)人数/总人数×100%。
观察并记录两组肺炎患儿在实施干预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对比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通过卡方检验;P<0.05表示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两组肺炎患儿实施干预后胸片检查结果改善情况如下表1所示。
观察组总改善率为96%(67/70),对照组总改善率为86%(60/70),对比两组的胸片检查统结果可知,观察组对改善肺炎患儿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改善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实施干预后胸片检查结果改善率n(%)
组别组列数显著改善有效改善无改善总改善率观察组 70 37(53) 30(43) 3(4) 67(96)对照组 70 32(46) 28(40) 10(14) 60(86)2.2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
两组肺炎患儿实施干预后,肺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统计结果见表2,两组统计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实施干预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组别组列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 70 (2.31±0.89) d (5.71±1.03)d
对照组 70 (2.76±1.08)d (7.41±0.59)d
3.讨论
小儿肺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小儿呼吸道疾病,尤多见于婴幼儿。
婴幼儿患上肺炎后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再受感染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近年来,婴幼儿患上肺炎的病例数呈上升趋势,该疾病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到婴幼儿的生命安全,所以对肺炎患儿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对改善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对比研究可知,观察组胸片检查结果总改善率为96%,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31±0.89)d,住院时间为(5.71±1.03)d;对照组胸片检查结果总改善率为86%,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76±1.08)d,住院时间为(7.41±0.59)d。
由此可见,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肺炎患儿的肺部感染情况,缩短肺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提高小儿肺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4]。
【参考文献】
[1]胡嫣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吉林医学,2014,16:3657-3658.
[2]邵丽娟.小儿肺炎护理中临床路径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23:333-334.
[3]张丽君.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06:778-779.
[4]董丰联,曹丽慧,许雪书等.针对性综合护理辅助药物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9: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