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后现代主义

合集下载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理论界一般认为:它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宗教宗教、建筑、文学中均有充分的反映。

它与现代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自然有其历史的、文化的背景。

一般认为, 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直接导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西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的骇人昕闻的暴行以及原子弹爆炸给人们以极大的震动, 使人们对昔日一贯遵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

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进一步激化。

以美国为例, 黑人抗暴斗争、妇女解放运动、反对越战的学生运动、肯尼迪总统被杀……社会愈来愈动荡不安, 人们的精神也越来越困惑。

“我们有一个富裕的社会, 我们也有着混乱的价值观念, 我们面对的美国再也不是早期的美国”。

这个社会是“一个相对来说舒适的、半福利半兵营的社会”;“全体居民变得被动、冷漠,分裂成原子”;“传统的忠诚、相互关系的纽带、社团的联系都松弛了, 甚至分解了”;“人成为消费者,他自身就像他所享用、摄取、汲取的产品、娱乐和价值观念一样被成批地生产出来”。

这样一个“非人化”社会的出现同西方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科技的发展使得社会信息化、程式化、电脑化, 社会越来越像一架精密的大机器, 将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有固定位置的小齿轮、小螺丝钉。

昔日过度激化的劳资矛盾转化为技术和管理矛盾。

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媒介和交通、通讯的发展使整个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空间的障碍被迅速地跨越,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类共同居住在“地球村”上。

现代出版业、新闻业、影视业的巨大发展, 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人类历史上一个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的国际间的文化传播时代已经开始, 这便是所谓“信息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不再是“知识就是力量”,而是“信息就是效益”,“效益就是目的”。

由于现代世界的日新月异, 现代知识的瞬息万变,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知识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由永恒的本质决定的, 而是由它们各自的样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决定。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艺术特征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艺术特征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艺术特征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

那么你对后现代主义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

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在人文思潮方面,论者指出现代的后期,是一种对现代表达方式甚至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颠覆和反叛。

所谓现代表达方式甚至思维方式,是指以有核心思绪,或者有既定论述规格,表述事物的真理性,可是,随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测不准定理及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出现,人类渐渐明白到科学也有其不确定性,且认为科学并非可以用以解决任何问题。

现代主义的动摇,也就引起后现代主义渐渐的崛起。

在文艺创作风格上,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具体、单一的风格,也不因为作品的时代而界定为“后现代主义”。

而且很难以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理论来强行规范艺术创作,对于先有后现代主义理论,还是先有后现代主义艺术品,也没有定论。

另一个特点是跨学科和跨创作媒体,建筑、文学、绘画、设计、家具均有设计师,在各自的艺术场境内进行后现代式的表述。

不过,由于后现代主义是对于创作主题和创作形式都有颠覆性的新思维,令风格很难一致,要表述各创作领域的后现代境况并不容易。

建筑笼统的划分,可以说4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主义建筑、国际主义风格垄断的时期,70年代到如今为止是后现代主义时期。

60年代末期,经历了30年的国际主义垄断建筑,产品和平面设计的时期,世界建筑日趋相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逐渐消退,建筑和城市面貌日渐呆板,单调,加上勒·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往日具有人情味的建筑形式逐步被非人性化的国际主义建筑取代。

关于后现代主义

关于后现代主义

关于后现代主义[摘要]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6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

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孟菲斯设计集团在历史的长河中,关于设计方面,出现过许多的设计流派,从封建时代到现在,有理性主义、表现主义、风格主义、现代主义等等。

其中后现代主义在历史中画下了浓烈的一笔,至今仍然是许多设计师喜欢运用后现代的设计理念。

并且也赢得了消费者的热爱。

一: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的产生和发展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的工业设计思潮极为混乱,产生了众多设计流派,“如德国:‘新表现主义’(neo-expressionisme),意大利:‘超前卫’(trans-avantgarde),法国:‘新自由形象’(nouvelle figuration libre),英国:‘新精神’(new spirit),美国:‘新意象’(new image)、‘新表现’(new expression)、‘新具象’(new figuration)、‘涂鸦艺术’(graffiti)、‘图案与装饰’(pattern-deccration)等"。

但总的来说用最具概括及折衷色彩的"后现代"(post-modernart)一称来统范这些新风格则可谓最合适不过的了,而后现代主义也就此产生了。

后现代主义在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

后现代主义似乎并不具备严格的理论上的变革,而是单纯从形式因素的角度批判和反对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还分“狭义后现代主义”和“广义后现代主义”。

“狭义后现代主义”: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装饰。

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纽约帝国大厦“广义后现代主义”:注重对经典现代主义的批判和挑战。

后现代主义设计介绍

后现代主义设计介绍
• (4)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设计的后果 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设计要人性、绿色、环保。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比较
• 范畴 现代主义设计 理性主义 工业革命为基础 强调功能、技术 后现代主义设计 浪漫主义、个人主义 后工业社会为基础 强调人在技术的主导地位
• 哲学的 • 历史的 • 思想的
纸质的服装都风行一时。
• 克拉克在同一年设计了一系列一时性的波普消费品,包括钟、杯盘、手 套及小饰物等。克拉克将英联邦的米字旗图案用到了所有的产品之上,而不 管其功能如何。设计的重点是表面图案,并强调暂时感和幽默感。这一系列 产品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了伦敦摇滚乐队的标志,并在一些商店里出售。 • 到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波普设计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极端,如琼斯(Allen Jones)在1969年设计了一张桌子,它由一个极为逼真的半裸女塑像跪着背负 玻璃桌面。

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设计?
•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 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 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 主义。
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 犬儒主义(政治冷漠,它表现了大众对政治的不满、 无可奈何乃至出于实用主义目的的积极利用。)和 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这座建筑是丹麦的建筑师约恩· 乌松于1957年设计,建成于1973年。因 为它位于悉尼市的贝尼朗岛,临近海洋,建筑师就把它设计成象一艘乘风 破浪的大帆船,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象征手法也运用得比较成功, 从而使这一建筑成为澳大利亚悉尼市的重要标志。乌松也因为这一建筑设 计,赢得了国际方案竞赛的头等奖。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基础

后现代主义通俗理解

后现代主义通俗理解

后现代主义通俗理解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

它对传统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和社会结构提出了质疑, 并试图打破现有的观念框架。

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下, 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特点和现象。

首先, 后现代主义强调了对个体和个体体验的重视。

传统上, 社会结构如家庭、政府、宗教等机构被视为决定个体身份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而后现代主义认为个体的经历和感受同样重要。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视角和经验, 没有绝对的真理或权威来规定正确与否。

因此, 后现代主义提倡尊重多元化和包容性, 不再将个体的观点简单地归入某一种固定的范畴。

其次,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线性和统一的思维方式。

传统上, 人们倾向于将事物简化为单一的解释或故事, 忽略了其中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呼吁人们去关注细微的差异, 拒绝将事物划分为对和错、真和假。

相反, 后现代主义认为真实是多元的, 各种观点和解释都应得到认可。

这样一种观点,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第三, 后现代主义强调了娱乐和消费文化的重要性。

在大众媒体和技术的发展影响下, 后现代社会逐渐变得娱乐至上。

个体通过消费获得满足感和快乐, 而娱乐成为了一种空间, 可以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和矛盾。

此外, 后现代主义也强调了对流行文化的重视, 将文化的消费作为一种标志和身份的体现。

消费和娱乐成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活动, 为人们提供了社交、释放压力和获取快乐的渠道。

最后, 后现代主义还呼吁人们对权力和控制进行思考。

传统的权力结构常常被看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但后现代主义质疑了这种权力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权力常常被滥用, 导致了不平等和压迫。

因此, 后现代主义提倡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 鼓励个体思考和行动, 以实现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总的来说,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 其影响涉及到了文化、社会和政治等多个领域。

它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 强调了个体体验的重要性, 批判了线性和统一的思维方式, 关注娱乐和消费文化, 以及对权力和控制进行反思。

后现代主义时期景观设计风格分析

后现代主义时期景观设计风格分析

后现代主义时期景观设计风格分析摘要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在理论上难以下精准定论的概念,在建筑景观方面用的比较多,其主要的思想是反对那些约定成俗的形式,排斥整体的观念,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解构主义也算是其中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

本文主要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时期景观设计风格的表现形式及分析,对其做个浅层分析。

关键词后现代景观解构正文一.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形成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概念是,理论界一般认为:它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建筑、文学中均有充分的反映。

它与现代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它的出现自然有其特定历史的、文化的背景。

后现代主义是经过现代主义而形成的。

现代主义崇尚形式服从功能。

是理性,有秩序的设计方式。

现代主义反对装饰,对于机械的依赖压制了人类的思想创造,忽略了个人的感情,单纯的简洁。

而后现代主义则重新省视设计观念,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变化是对历史主义的新态度,这是现代主义运动的禁区。

重新接纳装饰,材料,复古。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它还具有广泛的文化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意识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出现,实现了设计与生活化的对话。

特别是在景观建筑设计中,它使“严肃的”建筑和景观一直来优越于一种更为大众化的与粗俗的地方性建筑的等级制的崩溃。

解构是“后现代设计风格在某种意义上的一种脱敏剂,它把不共戴天的矛盾表达为左右为难的悖论,总的技艺可以说是‘解构’,具体手法可以有各种花样,比如多义化、歧义化、变态化、情景化、误读、诡辩、错乱、反讽、搞笑等等。

” 例如:1988 年由哈格里夫事务所的乔治·哈格里夫(George hargreaves)为加利福尼亚San Jose市设计的市场公园(San Jose Plaza Park),则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解释学特征,它强调场所的历史性、可理解性、可交流性、可对话性和意义的可生成性。

市场公园既是一个巨大的交通岛,又是该市最古老的公共开敞中心,因为它的四周环绕了该市数座重要的公共建筑—艺术博物馆、大型旅馆、会议中心。

后现代主义通俗理解

后现代主义通俗理解

后现代主义通俗理解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反对现代主义和古典主义。

现代主义强调客观性和标准化,而后现代主义则强调文化多样性和主观性。

它关注的是现代性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

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随后在世界各地发展。

它的主要影响包括文化理论、艺术、文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等领域。

后现代主义的一个主要观点是,现代性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状态。

这意味着,现代主义所认为的标准化和客观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失效。

后现代主义认为,文化和个人的多样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在艺术方面,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体现在对形式和意义的探索上。

艺术家们开始使用更加多元化和主观的材料和方法,如实验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等。

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媒介和表现方式,而是开始探索新的表达方式。

在文学方面,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体现在对小说和诗歌形式的探索上。

作家们开始使用更加多元化和主观的主题和情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主题和情节模式。

诗歌也变得更加实验性,不再局限于语言和韵律的限制。

在社会学方面,后现代主义关注的是社会变革和社会结构。

它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种族主义、性别歧视、阶级分化等。

后现代主义试图揭示这些问题,并提出新的社会理论。

在政治学方面,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体现在对政治权力和民主的探索上。

它认为,政治权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改革和变化来调整。

后现代主义试图揭示政治权力的本质,并提出新的政治学理论。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反对现代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文化和艺术运动。

它关注的是现代性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

它认为,现代性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状态。

后现代主义对形式和意义的探索、文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设计美学名词解释题

设计美学名词解释题
3、娱乐说:可分为“自娱”和“娱人”两个方面。艺术家是借助于创作中的想象,在幻想世界中实现自己虽向往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实现的愿望、追求、希冀和理想,从而达到自娱。同时一切艺术都能使人产生快乐,都有“娱人”的功能。
4、丑四:源于人类丑感的形成,是一种不和谐,以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非人性的一面,体现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在这种否定性的审美呈现中,肯定正面的生存价值和审美意义。
后现代:
是一个时间观念,是指现代主义以后的整个时期,当然也包括了现阶段,它的内容涵盖了现代主义以后的各种设计文化现象。
后现代主义:仅仅是一种设计流派,是指在反现代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股设计思潮。狭义上:指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上,大量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式的装饰的一种设计风格,这种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初既已开始衰退。广义上:指对经典现代主义的各种批判活动,其中包括高技派、极少主义、结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
19寓教于乐:是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的一项原则。这项原则实际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同时又符合文艺的规律,要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
20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21符号说:由美国的苏珊?朗格提出,她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应是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这种学说理论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但仍不能正确地解决艺术本质问题。
1、文艺复兴运动造就了一大批工匠,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唤起了人性意识和人们自主的创造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普运动—一种流行文化的开始
“最近几十年中,没有任何一场艺术运动比在年代末年代初发生在纽约和伦敦的 后来被称为波普艺术的运动那样在一个通俗化的水平上与应用艺术如此无法分割 地交织在一起。” “”一词是””的变体。意思是通俗的、流行的、大众化的。 波普艺术主要发生在美国和英国,最早的波普艺术品被公认为英国画家理查德。 汉弥尔顿年制作的一幅小型拼贴画《究竟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 有魅力?》 通俗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机智诙谐的、性感的、 诡秘狡诈的、有刺激和冒险的、大企业式的。 波普艺术充满了战后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反叛。
年,由日本设计师山崎实设计的普鲁帝·艾戈()公寓被拆毁,标志着现代主义建 筑风格的结束,美国评论家、建筑家查尔斯·詹克斯( )大声喊到:“现代主义死 了。”从此,首先在建筑界鲜明地打出了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旗帜,而后影响到平面 设计和产品设计,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并于年代走向顶峰。其中,以利用 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式装饰的“狭义后现代主义”到年代初期开始衰退,而 注重对经典现代主义的批判和挑战的“广义后现代主义”则一直延续至今。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从世纪年代至今。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 ,—)在他出版了年的《后工业社会之来临》一书中首 次提出“后工业社会”一词,它界定了战后年代出现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从设计领 域中观念变革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功能结构方面的一系列科学的、物质的法则、规律和原理, 已经迅速为设计者所掌握,结构的合理性,功能的适用性已不再成为设计中的难题 用来判断设计水平的高低。艺术上的趣味、风格重新提到消费者的面前,工业品被 要求具备文化的品格,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并且在人为环境中产生审美的感情效 应。
衣帽架 格多 德罗克、弗兰克 梅多设计 意大利 年
椅子 威勒 潘敦设计 丹麦 年
剪刀“”系列 奥拉夫设计 年代出品 芬兰
波普设计十分强调灵活性与可消费性,即产品的寿命应是短暂的,以适应多变的社会、 文化条件,就像此起彼伏的流行歌曲一样。年英国设计师穆多什( )设计了一种“用 后即弃”的儿童椅,它是用纸板折叠而成的,表面饰以图案,十分新奇。与此同时,纸 质的耳环、手镯甚至纸质的服装都风行一时。克拉克( )在同一年设计了一系列一时 性的波普消费品,包括钟、杯盘、手套及小饰物等。克拉克将英联邦的米字旗图案 用到了所有的产品之上,而不管其功能如何。设计的重点是表面图案,并强调暂时感 和幽默感。这一系列产品在世纪年代中期成了伦敦摇滚乐队的标志,并在一些商店 里出售。到世纪年代末,英国波普设计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极端,如琼斯( )在年设计了 一张桌子,它由一个极为逼真的半裸女塑像跪着背负玻璃桌面。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具有高度隐寓的设计风格,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设计,西萨·佩利( )的洛 杉矶“太平洋设计中心”,等等,它们虽然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的反动立场上,却不 是以历史主义的表现为特征,而是通过诗一般的象征和隐寓达到特殊形式所产生的 象征主义。所以,它又被称为“广义的后现代主义”,以区别于单纯追求历史主义 和装饰主义的“狭义后现代主义”。
《究竟是什么使得今日 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 有魅力?》 年 英国
儿童斑点椅 彼得 默多克 英国 年
收音机 意大利 年
充气沙发 年 意大利
椅 意大利 年
“豆袋”
加提、包立尼、提奥 多罗设计
意大利 年
椅子 艾诺 阿尼欧设计 意大利 年
沙发 意大利 年
“”沙发
意大利罗马滋、 乌比诺、帕斯 设计。
、智能性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设计进入电脑时代,产品外观的更新速度加快, 品种增多,为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非标准化的设计需求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和手段。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成了公众参与的形式出现,影响着最普通人的审美情趣,风 格多元化为多种多样设计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参照。
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是以后现代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 ),严格地说应当 称之为“现代主义之后”,它以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修正,界定了与其截然不同的 形式风格。针对现代主义后期出现的单调、缺乏人情味的理性而冷酷的面貌,后现 代主义以追求富于人性的、装饰的、变化的、复杂的、个人的、传统的、表现的形 式,塑造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后现代主义似乎并不具备严格的理论上的变革, 而是单纯从形式因素的角度批判和反对现代主义,与其说它是一种观念,倒不如说 是一种风格样式来得更加确切。
、宇宙空间的开发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使“高科技”成为共同的时尚爱好,在设 计中,技术的表现一反往日融入功能和形式之中的状态,而独立成为设计表现的 主题。
、化学工业为设计提供了种类繁多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在质量、肌理、色泽、强 度、可塑性及价格方面,都具备着较大的优势,从而成为设计领域广泛采用的普 及型材料。
、第三产业——商业和服务行业的巨大发展,为满足人们除生产劳动之外的娱乐、 旅游等精神需求创造了条件,就设计而言,设计师不仅要对实体的物进行合理设计, 更要重视全社会的组织、秩序和文化活动的设计。
、这一时期最为广泛的消费群体,是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观念和美趣味, 这也促使设计风格的演变趋向时尚追求和形式化倾向。
、就狭义的后现代主义而言,它是比较强调以历史风格为借鉴,采用折衷手法达到 强烈表现装饰效果的装饰主义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典型特征表现在它的历史主 义和装饰主义的立场,以及对历史动机的折衷主义处理手法和它的娱乐性、处理装 饰细节的含糊性里,这些特征在罗伯特·温图利( )、迈克·格利夫斯( )、阿 道·罗西( )等人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这座建筑是丹麦的建筑师伍重于年设计,建成于年。因为它位于悉尼市的贝尼朗岛,临 近海洋,建筑师就把它设计成象一艘乘风破浪的大帆船,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象 征手法也运用得比较成功,从而使这一建筑成为澳大利亚悉尼市的重要标志。伍重也因 为这一建筑设计,赢得了国际方案竞赛的头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