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区)【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社区

1.滕尼斯区分gemeinschaft(“礼俗社会”)与gesellschaft(“法理社会”)用意何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与滕尼斯的概念有什么差异?

答:(1)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含义

礼俗社会又称作“共同体”,指以农耕畜牧为业的传统社会。其特征是: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单元,占统治地位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人的行为主要受习俗、传统的约束,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法理社会又称作“社会”,指现代工业化社会,规模较大,有复杂的分工与角色分化,经济的、政治的、职业的等等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非个人的,不具感情色彩的次级关系居统治地位,人们的行为主要受正式的规章、法律等约束,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2)滕尼斯区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用意

在滕尼斯那里,“社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予以运用的,提出有别于“法理社会”(gesellschaft)的另外一种“理想类型”(“社区”即gesellschaft),本意在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共同居住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滕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理性不断增长的过程,人类共同生活的表现形式也就由“共同体(社区)的时代”向“社会的时代”演进。滕尼斯在提出社区(共同体)这一概念时,并不着重它的地域特征,而是强调具有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团体。

(3)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已不仅仅局限于滕尼斯当初的定义了。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概念一般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②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作为社区研究方法之一的“民族志方法”有什么优点,又有哪些局限性?

答:(1)“民族志方法”的优点

“民族志方法”,强调研究者长期参与到一个特定的小地方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主客互动获得对一种文化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作出解释。从宏观层面讲,它重在对文化和社会形态的考察。人类学家们注重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研究社区,因为不同社区的文化特质和生活方式是有不少差异的,进行比较,尤其是不同民族间的跨文化比较,有助于全面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

(2)“民族志方法”的局限性

“民族志方法”主要的局限性在于,受制于研究者自身文化的影响,从旁的短期直接观察有时并不能十分准确的理解研究课题。

3.怎样理解社会转型与社区制度创新的关系?试从“中国经验”的视角展开论述。

答:社区作为一个“微型社会”,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而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为传统社区转变为现代社区,这是一个社区制度创新的过程。以“中国经验”的视角而言:

(1)社会转型对农村社区制度创新的影响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催生和推动着农村社区的发展,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分化的加剧和农村人口的流动与转移,农村社区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②现代化在促进农村社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渐向现代转型的同时,也对农村社区的乡土文化带来了冲击。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农村发展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在农业收益率下降和农业成本上升的共同作用下,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到非农产业的转移和流动对农业生产、农户和农村活力构成潜在威胁。

③为了治理“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我国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指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开展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是要将农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协调发展、迈向现代化的新型社区的一项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城市化,而城市化则不能再以牺牲农村为代价,必须以新城市建设引领新农村建设。

(2)社会转型对城市社区制度创新的影响

①由于城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加速推进,单位制被逐渐打破,城市的基层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手段乏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加剧、人口流动的加强等对传统

的城市管理体制提出挑战,城市社区取代街居制被政府赋予了基层社会整合和社会管理的重任。

②中国社区的特殊性促使城市社区制度创新。

a.城市社区受到重视与我国的经济转型、制度转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等有着深刻的关联。

b.城市社区取代街居制被政府赋予基层社会整合和社会管理的重任。

c.“社区在中国就获得了与西方学术界不太相同的定义,它是以城市的行政管理或政权建设的基层单位来划分或存在的;而不一定是自然形成的、邻里关系自成一体的居民区”。

d.现代城市社区成为一个非常典型的“陌生人”社区,因此,我国的社区建设应当注重促进社区整合、增强社区意识、提高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e.出现城中村。城中村既享有城市的某些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还保持着乡村的某些景观以及小农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

③城市社区建设是在政府能力有限和社会资本的下降与丧失的双重背景下出现的一股潮流。政府倡导社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矛盾。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社区建设的实质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即将社区中所有的资源,所有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来共同建设社区。社区建设的实质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发民间多种资源,发展社区自治,形成政府、基层组织与居民通力合作的局面。

4.谈谈你对“乡土文化”的当代命运的看法。

答:(1)现代化对农村社区的乡土文化带来了以下冲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