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合集下载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较为多样,根据不同的地域、民族和乐器等因素,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多个类别。

首先,宫廷音乐是古代中国贵族阶层享受的音乐形式,表现出庄重、典雅的特点。

宫廷音乐主要包括雅乐和宫调,雅乐又分为大雅、小雅和颂三个部分,它们用于祭祀、宴会和重大仪式。

宫调是古代君主的乐队演奏曲目,其音乐形式以洪亮、庄重、慷慨激昂的风格而著称。

其次,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音乐伴奏,它是中国古代音乐和戏剧的完美结合。

戏曲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剧种,分为京剧、豫剧、昆剧、评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音乐风格和表演特点各具特色。

戏曲音乐以其高亢激昂、婉转动人的旋律和独特的唱腔而著名,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剧情和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再次,民间音乐是中国广大民众所喜欢的音乐形式,其源远流长,风格各异。

民间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陕北民歌、苏州评弹、云南民间音乐等。

民间音乐大多通过歌唱、弹奏乐器以及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其特点是音乐旋律朴实淳厚、歌唱方式自由自在,常常以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和情感为主要内容。

最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中国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面貌。

中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

少数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调式、音色和演奏技巧而著名,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例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圆舞曲、壮族的木鱼等,都是少数民族音乐中的代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征是多样性、传承性和情感性。

中国广大的地理和民族多样性使得民族民间音乐充满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

同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性非常强,许多音乐形式和曲目在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演变中得以保存和发展。

另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强调情感表达,其音乐旋律和歌唱方式能够真实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心情。

民族民间音乐 第一讲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

民族民间音乐 第一讲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

第一讲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一、传统音乐的概念我国音乐包括以下几种概念: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我们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为传统音乐。

二、传统音乐的分类:1、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雅乐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通常为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受厚古薄今观念支配,多沿用古乐或攀拟古乐,肃穆端庄而缺少活力。

燕乐用于宫廷中宴会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经过挑选和加工改造,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需要。

2、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

古琴音乐:我们都知道,古琴是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

孔子、司马相如、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擅弹古琴著称。

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从“载弹载咏、爰得我娱”的音乐功能观,到“中正平和”、“静、远、淡、逸”的音乐审美观,以及“通乎杳渺,出有入无”的物我两忘的音乐至美境界。

词调音乐:比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文人念诵诗词、古文时的吟诵歌调等,都属于词调音乐。

吟诵音乐:吟诵音乐是文人用读唱方式诵读诗、文言文所形成的音乐门类。

3、宗教音乐:在我国主要是佛教与道教的音乐。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节日庆典中所使用的音乐。

佛教在印度创立时期就已使用音乐,伴随着佛教向亚洲各地的流传,佛教音乐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成分,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

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在道教的斋醮和其他活动中配合使用的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乐中国民族民间⾳乐⼀、传统⾳乐分类:民间⾳乐、宫廷⾳乐、⽂⼈⾳乐、宗教⾳乐。

⼆、民间⾳乐的特点:1、创作过程⼝头性和集体性; 2、乡⼟性;3、即兴性;4、流传变异性;5、⼈民性;6、多功能性。

三、王光祈将世界⾳乐分为“世界三⼤乐系”:欧洲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中国乐系。

四、民歌定义:是民间歌曲的简称,是劳动⼈民在⽣活和劳动中⾃⼰创作、⾃⼰演唱的歌曲。

它以⼝头创作、⼝头流传的⽅式⽣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提炼,随时间的流逝⽽⽇臻完美。

五、民歌的功⽤: 1、教育与传承功⽤; 2、⼈⽣礼仪功⽤;3、祭祀与驱邪功⽤;4、交际功⽤;5、娱乐作⽤。

1、定义:⼜称号⼦,是产⽣并应⽤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的民间歌曲。

在劳动号⼦中,最常见的歌唱⽅式是⼀领众和。

2、分类及代表作品:(1)搬运号⼦:《哈腰挂》、《⾛绛州》;(2)⼯程号⼦:《打硪歌》;(3)农事号⼦:《催咚催》;(4)作坊号⼦:《打蓝调》;(5)船鱼号⼦:《渔民号⼦》、《川江船夫号⼦》。

3、特征:(1)直接简朴的表现⽅法和坚毅粗狂的⾳乐性格;(2)节奏的律动性;(3)⾳乐材料的重复性;(4)领唱、合唱相结合的歌唱⽅式;(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

⼋、⼭歌:1、定义:⼭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亢嘹亮,节奏⾃由、悠长,是劳动⼈民⽤以⾃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2、分类及代表作品:(1)⼀般⼭歌:①信天游:《蓝花花》、《脚夫调》;②⼭曲:《提起哥哥⾛西⼝》、《想亲亲想在⼼眼眼上》;③花⼉:《上去⾼⼭望平川》、《⼀对⽩鸽⼦》;④四川⼭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时开》、《康定情歌》;⑤云南⼭歌:《赶马调》、《弥渡⼭歌》;⑥湖南⼭歌:《浏阳河》、《郎在外间打⼭歌》、《⼀堂清⽔⼀莲塘》;⑦湖北⼭歌:《盼红军》;⑧江浙⼭歌:《对鸟》、《红菱牵到藕丝根》。

(2)放牧⼭歌:是放牧者在⽥野劳动时吆喝牲畜或问答逗趣所唱的⼭歌,主要为农村的少年⼉童所唱。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一、内蒙古蒙古族歌曲: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无伴奏合唱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创作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蒙古族器乐曲:《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二、新疆歌曲: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2、《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3、《赛乃姆》是木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曼(即大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5、《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木孜弹唱器乐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两个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及“热烈起舞”三、西藏歌曲:1、《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子)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和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

如曲中的一字多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

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囊玛)囊玛: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

集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由中速的引子、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

歌曲部分的音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门极具魅力的课程,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中国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门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形式和风格,还感受到了音乐对于中国人民生活和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结合我在课程学习中的感悟和体会,分享一下我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感想。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各个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比如京剧、黄梅戏、傣族舞曲、藏族歌舞等等。

这些音乐形式不仅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还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通过学习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多彩,也感受到了不同民族和地区音乐的独特魅力。

这让我对中国音乐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认识,也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

通过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我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还深入探讨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和演变。

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学习了古代音乐器乐、宫廷音乐以及不同时期的声乐曲目等。

这些知识让我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和魅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中国音乐的历史渊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历史音乐的学习,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对现代音乐的深远影响和价值。

通过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我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社会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音乐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比如音乐在宗教、婚嫁、祭祀、节庆等活动中的应用,以及音乐在国家政治、外交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这些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民生活和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这让我对中国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国音乐的文化传统和价值。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遗产,也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鉴赏,并讨论其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云南民间音乐富有异域风情,表现出独特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特点,而西北民间音乐则保留了丝路交往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又融合了汉人音乐的元素。

此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还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力,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接受和传播能力。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音乐本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它通过音乐表达人们对生活、自然、宗教等方面的感受和情感,反映出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比如,川剧中的“变脸”就展现了川剧表演中的独特艺术手法和剧情设计,同时也反映了四川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艺术追求。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精神世界。

比如,木兰歌歌颂了忠诚和爱国主义精神,茉莉花则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通过这些歌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底蕴。

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趋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

随着社会进步,它也需要不断地变革和创新,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未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将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音乐风格将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让其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性和文化特点的音乐形式。

通过对其特点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一.我国民间音乐1.分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

2.特点:(1)创作过程集体性。

(2)传播方式口头性。

(3)音乐曲调变异性。

二.民间歌曲(一)汉族民歌:号子、山歌、小调。

(二)号子(劳动号子):1.种类:搬运号子、农事号子、工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2.代表作品:《走绛州》《渔民号子》《川江船夫号子》(三)山歌:1.一般山歌:(1)信天游:《蓝花花》《脚夫调》(2)云南山歌:《赶马调》《弥渡山歌》(3)四川山歌:《摘葡萄》《跟着太阳一路来》(4)花儿(少年):《上去高山望平川》《一对白鸽子》2.放牧山歌3.田秧山歌(四)小调1.形式:带有伴奏的独唱为主。

2.分类:谣曲(儿歌、摇篮曲)、时调(孟姜女调、绣荷包调、杨柳青调)、吟唱调(河北民歌《小白菜》、山西民歌《看秧歌》)。

(五)少数民族民歌1.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1)长调:一部分礼俗歌。

(2)短调:欢快活泼、节奏感鲜明、音域相对窄。

《黑缎子坎肩》2.维吾尔族的情歌(1)体裁:(2)音乐体系:中国、欧洲、波斯阿拉伯3.哈萨克族的独唱和弹唱歌曲(1)内容:(2)演唱形式:独唱、对唱、弹唱(3)独唱:《黑云雀》(4)弹唱(冬不拉伴奏):《红花》4.朝鲜族的抒情谣(1)爱情:《阿里郎》《呃浪打令》(2)劳动和丰收喜悦:《丰收歌》《道拉基》(3)妇女受苦:《苦媳妇》(4)知识性内容:《月令歌》《释花图》《九九乘法解》5.藏族的山歌和酒歌(1)6.彝族“四大腔”《海菜腔》《山药腔》《四腔》《五山腔》三.民间舞蹈音乐(一)民间舞蹈音乐代表种类:1. 秧歌:北方汉族地区。

歌、舞、戏为一体。

河北冀中秧歌、冀东秧歌,山东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山西祁太秧歌,陕北秧歌,东北秧歌。

2. :南方产茶区。

3. 花灯:云南、贵州、四川、湖南。

4. 花鼓:安徽、湖南。

凤阳花鼓、湖南花鼓。

1. 维吾尔族:赛乃姆、木卡姆。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一)民族器乐1.吹奏乐器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包括笛、箫、唢呐、笙等。

笛子,又称竹笛。

它音色清脆,音域宽广,能吹两组多的音。

主要作品:《五梆子》、《鹧鸪飞》、《姑苏行》、《荫中鸟》等。

箫,也称洞箫。

它的音色圆润、柔和、悠扬、穿透力强。

唢呐音量宏大,音色高亢明亮,擅于表现热烈奔放和欢快、活泼的情绪。

主要作品:《百鸟朝凤》等。

笙可以同时发音达到三个以上,有和声乐器之称。

代表曲有《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

2.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主要有二胡、马头琴、京胡、板胡、艾捷克等。

其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代表作分别有《二泉映月》、《赛马》、《蒙古小调》、《赞歌》等。

3.弹拨乐器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

横式,如古筝、古琴、扬琴等。

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 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

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

代表作分别有《十面埋伏》、《高山流水》等。

4.打击乐器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

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镲、板、梆、铃等。

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二)民歌民歌特点:口头性、集体性、流传变异性、短小精悍性、鲜明的风格色彩。

1.号子节奏较为固定,号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

2.山歌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

山歌产生在野外的劳动、生活之中,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的特点。

3.小调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三)中国歌舞音乐其特征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广泛流传于中国各民族地区。

其音乐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因而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
摘要:民族民问音乐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地位,是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随着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强,使民族民间音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冷落,而一些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呈现出民族属性渐渐淡化的迹象.因此,必须加强我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发展应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

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色彩风貌.巍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由于我国有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和求多的民族和人口形成了异常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

因此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让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走向世界就成为了新的历史任务。

一、民族民间音乐对我国音乐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包括民歌与歌舞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四部分以综合艺术为主;独特的中国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体裁、形式、风格、内容,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

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与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互相交融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

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

所以.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了解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渠道。

在当代我国音乐的发展也必须立足于本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意义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这其中,民族民间音乐在传统文化资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地位,是传统文化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民族民间音乐,根之于天,本之于人,是生存在一方水土之人、人天(自然)、人人(社会)和构之静动蕴运心音惫象,是建立在"天人文化”之基础之上的本原性、根源性、民族民间性音乐.乃天人和合对映、和谐共存之音乐。

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犹如繁茂的鲜花,竞相争艳。

它涵盖的艺术种类繁多,包括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及民族器乐等等,它们都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巩固凝聚各族人民团结的有力武器,对于保持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审美性,并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神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首先,民族民间音乐可以调剂紧张、单调的生活。

使人们的神经得到放松,有益于身体健康.民族民间音乐可以给人听觉以愉悦,净化人的灵魂,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一种高度的享受.民族民间音乐还能帮你排除忧愁和悲伤,使你从痛苦中解脱。

医学上还用音乐来辅助治病,能起剑药物所起不到的效果。

另一方面,民族民间音乐是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
古人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大声不入里
耳、曲高和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乐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李斯特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最后,民族民间音乐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强化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表达民族情感诉求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强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措施
民族民间音乐是反应本民族文化特色、生活风貌、地狱特征等的音乐,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并发展起来的.所以,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可根据当地文化风貌,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进行大力宣传、推广和教育。

从幼小的孩童到年迈的老人,通过提升他们的音乐情感、民族心理,提高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从发音到歌唱,从歌唱到乐器,从课堂到郊外,充分燃烧大家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除此之外,从流行音乐中“学唱”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项不错的措施。

流行歌曲就是时代的标准,它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时代在发展,流行歌曲也在变化。

现在的流行音乐中都加用“中国风”,而纯粹的中国风是“结合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将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 譬如:林俊杰的《江南》,曲风把现代音乐和中国江南古典音乐结合在一起;吴克群的新专辑《将军令》中乐器编配充分运用了唢呐、鼓、笛子、古筝、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与现代打击乐融合;周杰伦歌曲《青花瓷》、《本草纲目》歌词中填了传统的诗词歌赋,曲式结构上,具有中国传统音乐多种变奏体系及曲式,统一中求变化。

这样的作品犹如国画,没有刻板的几何构图,重在写意,追求神似,达到了极高的美学境界。

王力宏的《在梅边》歌曲中唱腔“掺杂”着传统戏曲京剧、黄梅戏音乐中的唱腔等等,创造出复古、含蓄、寂愁、优雅、轻松等音乐格调,使得喜爱流行音乐的学生们扫除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及疏离感,知道在他们心中的偶像都在吸取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滋养,这样也就慢慢树立起当代中学生对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喜爱,流露出对浓厚的中国风韵的热衷,也使得这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味道的歌曲,在广泛的传唱过程中,被众多学生接受并喜欢.这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在于它带给你身心的陶醉,恰如清代叶燮在论诗时所言: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