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测试(理)1集合与简易逻辑(1)(通用版)

高三一轮测试(理)1集合与简易逻辑(1)(通用版)
高三一轮测试(理)1集合与简易逻辑(1)(通用版)

集合与简易逻辑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R,则正确表示集合M={-1,0,1}和N={x|x2+x=0}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

()

【解析】由N={x|x2+x=0},得N={-1,0}.∵M={-1,0,1},∴N?M,故选B.

【答案】 B

2.已知集合A={(x,y)|y=x2,x∈R},B={(x,y)|y=x,x∈R},则集合A∩B中的元素个数为

()

A.0B.1

C.2 D.无穷

【解析】∵集合中表示的元素为点,元素分别在抛物线上y=x2及直线y=x上,而直线y=x与抛物线y=x2有两个交点,∴A∩B中元素的个数为2.

【答案】 C

3.已知p:2+3=5;q:5<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p∨q”为真,“?p”为假

B.“p∧q”为假,“?q”为真

C.“p∧q”为假,“?p”为假

D.“p∧q”为真,“p∨q”为真

【解析】∵p为真,∴?p为假,又∵q为假,∴?q为真,故选D.

【答案】 D

4.已知全集∪={1,2,3,4,5},集合A={x∈Z||x-3|<2},则集合?U A等于()

A.{1,2,3,4} B.{2,3,4}

C.{1,5} D.{5}

【解析】∵|x-3|<2,∴-2<x-3<2,即1<x<5.∵x∈Z,∴A={2,3,4}.∴?U A={1,5},故选C.

【答案】 C

5.已知集合A中有10个元素,B中有6个元素,全集∪中有18个元素,设?U(A∪B)中有x个元素,则x的取值范围是()

A.3≤x≤8且x∈N B.2≤x≤8且x∈N

C.8≤x≤12且x∈N D.10≤x≤15且x∈N

【解析】设A∪B中有y个元素,可知10≤y≤16,y∈N,又由x=18-y可得2≤x≤8,故选B.

【答案】 B

6.若集合M={x|x2-2x-3<0},P={y|y=x-1},那么M∩P等于()

A.(0,3) B.[0,3)

C.[1,3) D.[-1,+∞)

【解析】据题意M={x|-1<x<3},P={y|y≥0},故M∩P={y|0≤y<3},即选B.

【答案】 B

7.给出命题:p :3>1;q :4∈{2,3},则在下列三个复合命题:“p 且q ”;“p 或q ”;“非p ”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

A .0

B .3

C .2

D .1

【解析】 ∵p 真q 假,∴p 或q 为真.故应选D.

【答案】 D

8.条件甲“a >1”是条件乙“a >a ”成立的

( )

A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

C .充分不必要条件

D .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析】 a >1时,显然有a >a ,由a >a 得a >1,故选B.

【答案】 B

9.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 )

①“若xy =1,则x 、y 互为倒数”的逆命题;②“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③“若m ≤1,则方程x 2-2x +m =0的实根”的逆否命题;④“若M ∩P =P ,则M ?P ”的逆否命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③④

【解析】 其中①②③为正确命题,④为假命题.

【答案】 C

10.(2009年安徽卷)“a +c >b +d ”是“a >b 且c >d ”的

(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由于a >b ,且c >d ?a +c >b +d ,

而a +c >b +d ?a >b 且c >d ,

所以“a +c >b +d ”是“a >b 且c >d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 A

11.kx 2+2kx -(2+k )<0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k ≤0

B .-1≤k <0

C .-1<k ≤0

D .-1<k <0 【解析】 k =0或????? k <0Δ<0?k =0或?

????

k <0

4k 2+4k (2+k )<0? -1<k ≤0.

【答案】 C

12.设全集U ={1,2,3,4},集合A 、B 是U 的不同子集,若A ∩B ={1,3},则称A ,B 为“理想配集”,记作(A ,B ),则“理想配集”(A ,B )的个数为 ( )

A .4

B .8

C .9

D .16

【解析】 由题意,当A ={1,3}时,

则B 有{1,3,2},{1,3,4},{1,2,3,4}三种情况;

当A ={1,3,2}时,B 有{1,3},{1,3,4}两种情况;

当A ={1,3,4}时,B 有{1,3},{1,3,2}两种情况;

当A ={1,2,3,4}时,B 有{1,3}一种情况,

共有3+2+2+1=8(种),故选B.

【答案】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设U ={n |n 是小于9的正整数},A ={n ∈U |n 是奇数},B ={n ∈U |n 是3的倍数},则?U (A ∪B )=

________

【解析】 ∵U ={1,2,3,4,5,6,7,8},A ={1,3,5,7},B ={3,6},∴A ∪B ={1,3,5,6,7},∴?U (A ∪B )={2,4,8}.

【答案】 {2,4,8}

14.命题“若x 2<1,则-1<x <1”的逆否命题是________.

【解析】 否命题是对条件和结论都否定,

x 2<1的否定为x 2≥1.

“-1<x <1”的否定是x ≤-1或x ≥1.

【答案】 “若x ≥1或x ≤-1,则x 2≥1”

15.已知A ={1,2,3},B ={1,2},定义集合A 、B 之间的运算“*”:A *B ={x |x =x 1+x 2,x ∈A ,x 2∈B }则集合A *B 中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集合A *B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为________.

【解析】 集合A *B 中最大的元素是3+2=5,集合A *B 中有2,3,4,5共4个元素,所以子集的个数为24=16.

【答案】 5 16

16.条件p :-1<m <5;条件q :方程x 2-2mx +m 2-1=0的两根均大于-2小于 4,则p 是q 的________.

【解析】 方程x 2-2mx +m 2-1=0的两根为x 1=m +1,x 2=m -1,由

?????

-2<m +1<4-2<m -1<4

?-1<m <3. 【答案】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命题“在△ABC 中,若AB >AC ,则∠C >∠B ”的逆命题;

(2)命题“若ab ≠0,则a ≠0且b ≠0”的否命题;

(3)命题“若a ≠0,且b ≠0,则ab ≠0”的逆否命题.

【解析】 (1)该命题的逆命题:在△ABC 中,若∠C >∠B ,

则AB >AC ,命题为真命题.

(2)该命题的否命题:若ab =0,则a =0或b =0,,命题为真命题.

(3)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若ab =0,则a =0或b =0,命题为真命题.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集合A ={x |x 2-4x -5≤0},

B ={x |x 2-2x -m <0}.

(1)当m =3时,求A ∩?R B ;

(2)若A ∩B ={x |-1≤x <4},求实数m 的值.

【解析】 (1)A ={x |x 2-4x -5≤0}={x |-1≤x ≤5},

当m =3时,B ={x |-1

则?R B ={x |x ≤-1或x ≥3},

∴A ∩?R B ={x |x =-1或3≤x ≤5}.

(2)∵A ∩B ={x |-1≤x <4},

∴x =4是方程x 2-2x -m =0的一个根,

∴有42-2×4-m =0,解得m =8,

此时B ={x |-2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集合A ={-4,2a -1,a 2},

B ={a -5,1-a,9},分别求适合下列条件的a 的值.

(1)9∈A ∩B ;

(2){9}=A ∩B .

【解析】 9∈A ∩B 与{9}=A ∩B 意义不同,9∈A ∩B 说明9是A 与B 的一个公共元素,但A 与B 中允许有其他公共元素.

{9}=A ∩B ,说明A 与B 的公共元素有且只有一个9.

(1)∵9∈A ∩B ,且9∈B ∴9∈A

∴2a -1=9或a 2=9,∴a =5或a =±3.

检验知:a =5或a =-3.

(2)∵{9}=A ∩B ,∴9∈A ∩B ,

∴a =5或a =-3.检验知:a =-3.

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f (x )=ax +2,

不等式|f (x )|<6的解集为(-1,2),

试求不等式x f (x )

≤1的解集. 【解析】 ∵|ax +2|<6,∴(ax +2)2<36,

即a 2x 2+4ax -32<0,

由题设可得??? -4a a

2=(-1)+2-32a 2=(-1)×2

,解得:a =-4. ∴f (x )=-4x +2,由x f (x )

≤1 即x -4x +2≤1变形得:5x -24x -2

≥0,它等价于(5x -2)(4x -2)≥0,且4x -2≠0,解得:x >12或x ≤25.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

x >12

或x ≤25.

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p :实数x 满足x 2-4ax +3a 2<0,其中a <0,q :实数x 满足x 2-x -6≤0,或x 2+2x -8>0,且綈p 是綈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a 的取值范围. 【解析】 将必要不充分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从而列出a 所满足的不等式而求解. 设A ={x |p }={x |x 2-4ax +3a 2<0(a <0)}

={x |3a <x <a (a <0)};

B ={x |q }={x |x 2-x -6≤0或x 2+2x -8>0}

={x |x 2-x -6≤0}∪{x |x 2+2x -8>0}

={x |-2≤x ≤3}∪{x |x <-4或x >2}

={x |x <-4,或x ≥-2}.

∵綈p 是綈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綈q ?綈p ,且綈p ?/綈q ,

则{x |綈q }{x |綈p }.

而{x |綈q }=?R B ={x |-4≤x <-2},

{x |綈p }=?R A ={x |x ≤3a ,或x ≥a (a <0)},

∴{x |-4≤x <-2}{x |x ≤3a ,或x ≥a (a <0)},

则????? 3a ≥-2,a <0或?????

a ≤-4,a <0,

即-23≤a <0或a ≤-4.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命题p :x ∈A ={x |a -1<x <a +1,x ∈R },命题q :x ∈B ={x |x 2-4x +3≥0}.

(1)或A ∩B =?,A ∪B =R ,求实数a ,

(2)若綈q 是p 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 .

【解析】 由题意得B ={x |x ≥3或x ≤1},

(1)由A ∩B =?,A ∪B =R ,可知

A =?R

B =(1,3), ∴?

????

a +1=3

a -1=1?a =2. (2)∵B ={x |x ≥3或x ≤1},

∴綈q :x ∈{x |1<x <3}.

∵綈q 是p 的必要条件.即p ?綈q ,

∴A ??R B =(1,3), ∴?

????

a +1≤3

a -1≥1?2≤a ≤2?a =2.

谢谢大家

长宁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长宁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 3.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三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射线中,属于电磁波的射线是 (A)α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阴极射线 2.如图所示,O是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小球在B、C之间做无摩擦的往复运动,则小球任意两 次经过O点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B)机械能 (C)回复力(D)加速度 3.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物体第4s内通过的位移为 (A)0 m (B)5 m (C)10 m (D)15 m 4.潮汐现象主要是由于月球对地球不同部分施加不同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在如图所示地球上 的四个位置中,形成高潮的位置有 (A)仅A一处(B)仅B一处 (C)A处和B处(D)C处和D处 5.某同学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观察到的条纹如甲图所示,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 到的条纹如乙图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A)减小了单色光的波长 (B)减小了双缝之间的距离 (C)减小了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D)减小了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6.如图所示,木块相对斜面静止,并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斜面对木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做功情况是 (A )支持力不做功 (B )支持力做正功 (C )摩擦力做负功 (D )摩擦力做正功 7.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用到了“数格子”的方法,这是为了估算 (A )一滴油酸的体积 (B )一滴油酸的面积 (C )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 (D )一个油酸分子的面积 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 1、r 2.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则乙轮的角速度为 (A )21r r ω (B )12r r ω (C )ω21r r (D )ω 12r r 9.下列关于电场和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是电荷周围实际存在的物质 (B )电场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假想模型 (C )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一系列曲线 (D )电场线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 10.把一根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之后将玻璃管上端封闭.如图所 示.现将玻璃管缓慢地继续向下插入水银槽内,则管内水银柱的长度、管内水银面的升降情况是 (A )变短、上升(B )变长、下降 (C )变短、下降(D )变长、上升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2V ,电阻R =30Ω,小灯泡L 的额定电压为3.0V ,额定功率为4.5W .当电键S 接位置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3V ,那么当电键S 接到 位置2时,小灯泡L (A )正常发光 (B )比正常发光略亮 (C )有可能被烧坏 (D )很暗,甚至不亮

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

[课题]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A={x|x≤},a=3,则( ) A.a A B.a A C.{a}∈A D.{a} A 2.集合M={x|x=3k-2,k∈Z},Q={y|y=3l+1,l∈Z},S={z|z=6m+1,m∈Z}之间的关系是( ) A.S Q M B.S=Q M C.S Q=M D.S Q=M 3.若A={1,3,x},B={x2,1},且A∪B=A,则这样x的不同取值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符合条件{a}P{a,b,c}的集合P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5.若A={x|x2-4x+3<0},B={x|x2-6x+8<0},C={x|2x2-9x+a<0},(A∩B)C,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0 B.a≥9 C.a≤9 D.9≤a≤10 6.若a>0,使不等式|x-4|+|3-x|<a在R上的解非空,则a的值必为( ) A.0<a<1 B.0<a≤1 C.a>1 D.a≥1 7.集合A={x|x2-5x+4≤0},B={x|x2-5x+6≥0},则A∩B= ( ) A.{x|1≤x≤2,或3≤x≤4} B.{x|1≤x≤2,且3≤x≤4} C.{1,2,3,4} D.{x|1≤x≤4或2≤x≤3} 8.如果方程x2+(m-3)x+m的两根都是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0<m≤3 B.m≥9或m≤1 C.0<m≤1 D.m>9 9.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中,“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非P”为真命题的是( )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检测试题

1.【运动的分解】质点仅在恒力F 的作用下,由O 点运动到A 点的轨迹如图所示,在A 点 时速度的方向与x 轴平行,则恒力F 的方向可能沿( D ) A .x 轴正方向 B .x 轴负方向 C .y 轴正方向 D .y 轴负方向 2.【双选】如图所示,三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点O 分别以初速度v 1、v 2、v 3水平抛出, 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 、B 、C ,O ′是O 在地面上的射影点,且O ′A :AB :BC =1:3:5.若 不计空气阻力,则( AB ) (A) v 1:v 2:v 3=1:4:9 (B) 三个小球下落的时间相同 (C) 三个小球落地的速度相同 (D) 三个小球落地的动能相同 3.【理解平抛运动的运动特点及受力特点、含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 【双选】质量为m 的物体,在F 1、F 2、F 3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F 1、 F 2不变,仅将F 3的方向改变90o(大小不变)后,物体不可能做( AD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匀变速曲线运动 D 、匀速圆周运动 4.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两小球A 和B ,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 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C ) A .甲先抛出A 球 B .先抛出B 球 C .同时抛出两球 D .使两球质量相等 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上A 点,以水平速度v 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 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为t 1;若将此球改用2v 0水平速度抛出,落到斜面上所用时间为t 2,则t 1 : t 2为:( B ) A .1 : 1 B .1 : 2 C .1 : 3 D .1 : 4 ◎.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2.5厘米,如果取 重力加速度g=10米/秒2,那么: (1)照片的闪光频率为________Hz. .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 答案:(1)10 (2)0.75 6.如图所示,一质点沿螺旋线自外向内运动,已知其走过的弧长s 与运动时间t 成正比,关 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小球运动的线速度越来越小 B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C .小球运动的角速度越来越小 D .小球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小

集合与简易逻辑试卷及详细答案

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集合M={x|lg x>0},N={x|x2≤4},则M∩N=( ) A.(1,2) B.[1,2) C.(1,2] D.[1,2] 2.已知全集U=Z,集合A={x|x2=x},B={-1,0,1,2},则图中的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等于() A.{-1,2} B.{-1,0} C.{0,1} D.{1,2} 3.已知Z A={x∈Z|x<6},Z B={x∈Z|x≤2},则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Z A Z B 4.已知集合A为数集,则“A∩{0,1}={0}”是“A={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下列选项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A.p:a+c>b+d,q:a>b且c>d

B.p:a>1,b>1,q:f(x)=a x-b(a>0,且a≠1)的图像不过第二象限 C.p:x=1,q:x2=x D.p:a>1,q:f(x)=log a x(a>0,且a≠1)在(0,+∞)上为增函数 6.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非p)或q B.p且q C.(非p)且(非q) D.(非p)或(非q) 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B.x∈R,2x>x2 C.a+b=0的充要条件是a b=-1 D.a>1,b>1是ab>1的充分条件 8.已知命题p:“x>3”是“x2>9”的充要条件,命题q:“a c2>b c2”是“a>b”的充要条件,则() A.“p或q”为真B.“p且q”为真 C.p真q假D.p,q均为假 9.命题p:x∈R,x2+1>0,命题q:θ∈R,sin2θ+cos2θ=,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p∧q B.(非p)∧q C.(非p)∨q D.p∧(非q) 10.已知直线l1:x+ay+1=0,直线l2:ax+y+2=0,则命题“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平行”的否命题为() A.若a≠1且a≠-1,则直线l1与l2不平行 B.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不平行 C.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不平行 D.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平行 11.命题“x∈[1,2],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2018高三物理测试卷

2018年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 理科综合试题卷——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5、16、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19、20、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理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牛顿 C.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测出了引力常量 D. 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以及能量的概念 15.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之间用轻质弹簧连接,用水平恒力F 拉A ,使A 、B 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这时弹簧长度为L 1;若将A 、B 置于粗糙水平面上,且A 、B 与粗糙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用相同的水平恒力F 拉A ,使A 、B 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 2,则( ) A. L 2=L 1 B. L 2>L 1 C. L 2<L 1 D. 由于A 、B 的质量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L 1、L 2的大小关系 16.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 的小物块从槽高h 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下滑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B. 在下滑过程中,物块和槽的动量守恒 C. 物块被弹簧反弹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块被弹簧反弹后,能回到槽高h 处 17. 如图所示,虚线a 、b 、c 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 为一带电的质点在仅受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 、Q 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 点时小 B. 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 点向Q 点运动 C.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 点时小 D. 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 的电势最高 18. 假设某“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空间站”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B. C. 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它向东运动 D. 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到平衡力而在舱中最浮或静止 19.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做近似处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 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 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 在t 3~t 6时间内,虚线表示的是匀速运动 20. 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 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4R 的滑片向b 端移动时,则( ) A. 电流表读数减小 B. 电压表读数减小 C. 质点P 将向下运动 D. 3R 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21. 半径为a 右端开小口的导体圆环和长为2a 的导体直杆,单位长度电阻均为0R . 圆环水平固定放置,整个内部区域分布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杆在圆环上以速度v 平行于直径CD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杆始终有两点与圆环良好接触,从圆环中心O 开始,杆的位置由θ确定,如图所示. 则( ) A. 0θ=时,杆产生的电动势为2Bav B. 3 π θ= C. 0θ=时,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202(2)B av R π+ D. 3π θ=时,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20 3(53)B av R π+ (一)必考题: 22.(5分)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读数为_________mm ,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__mm. 23.(10分)现有两个电阻元件,其中一个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另一个是由某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现对其中一个元件0R 进行测试,实验中可供选择的仪器为:

(完整版)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高中)

金华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轮复习《集合与简易逻辑》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设合集U=R ,集合}1|{},1|{2 >=>=x x P x x M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M=P B .M P C . P M D .M ?P 2.如果集合{ }8,7,6,5,4,3,2,1=U ,{}8,5,2=A ,{}7,5,3,1=B , 那么( A U )B I 等于 ( ) (A){}5 (B) { }8,7,6,5,4,3,1 (C) {}8,2 (D) {}7,3,1 3.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5,2,0{},,|{=∈∈+P Q b P a b a 若 }6,2,1{=Q ,则P+Q 中元素的个数是( ) ( ) (A) 6 (B) 7 (C) 8 (D) 9 4. 设集合{}21|<≤-=x x A ,{}a x x B <=|,若φ≠B A I ,则a 的取值 范围是( ) (A )2a (C )1->a (D )21≤<-a 5. 集合A ={x |1 1 +-x x <0},B ={x || x -b|<a },若“a =1”是“A ∩B ≠φ”的充分条件,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b <0 (B )0<b ≤2 (C )-3<b <-1 (D )-1≤b <2 6.设集合A ={x | 1 1 +-x x <0},B ={x || x -1|<a },若“a =1”是“A ∩B ≠φ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 已知23:,522:>=+q p ,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p 或q 为真,非q 为假 (B) p 或q 为真,非p 为真 (C)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 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 8.a 1、b 1、c 1、a 2、b 2、c 2均为非零实数,不等式a 1x 2+b 1x +c 1<0和a 2x 2 +b 2x +c 2<0的解集分别为集合M 和N ,那么“111222 a b c a b c ==”是“M =N ”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9.“2 1 = m ”是“直线03)2()2(013)2(=-++-=+++y m x m my x m 与直线相互垂直”的 ( )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 已知01a b <<<,不等式lg()1x x a b -<的解集是{|10}x x -<<,则,a b 满足的关系是( ) (A )1110a b -> (B )1110a b -= (C )1110a b -< (D )a 、b 的关系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对任意实数a ,b ,c ,给出下列命题: ①“b a =”是“bc ac =”充要条件;②“5+a 是无理数”是“a 是无理数” 的充要条件 ③“a >b ”是“a 2>b 2”的充分条件; ④“a <5”是“a <3”的必要条件.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12.若集合{ }x A ,3,1=,{}2 ,1x B =,且{}x B A ,3,1=Y ,则=x 13.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且两边对应相等,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的 条件 14.若0)2)(1(=+-y x ,则1=x 或2-=y 的否命题是 15.已知集合M ={x |1≤x ≤10,x ∈N },对它的非空子集A ,将A 中每个元素k ,都乘以(-1)k 再求和(如A={1,3,6},可求得和为(-1)·1+(-1)3·3+(-1)6·6=2, 则对M 的所有非空子集,这些和的总和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一轮检测物理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一轮检测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34234090911Th Pa e -→+是β衰变方程,2382344 92902U Th He →+是核裂变方程 B .2351 14489192056360U n Ba Kr 3n +→++是核裂变方程,也是氢弹的核反应方程 C .23490Th 衰变为22286Rh ,经过3次α衰变,2次β衰变 D .铝核2713Al 被α粒子击中后产生的反应生成物是磷3015P ,同时放出一个质子 2.图中ae 为珠港澳大桥上四段110m 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 段的时间为t 。则通过ae 的时间为( ) A .2t B .2t C .(22)t + D .t 3.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的两段变化过程,一个从c 到b ,另一个是从a 到b ,其中c 与a 的温度相同,比较两段变化过程,则( ) A .c 到b 过程气体放出热量较多 B .a 到b 过程气体放出热量较多 C .c 到b 过程内能减少较多 D .a 到b 过程内能减少较多 4.有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都是10cm ,传播速度大小相同。O 点是实线波的波源,实线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的频率为5Hz ;虚线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某时刻实线波刚好传到12m x =处质点,虚线波刚好传到0x =处质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线波和虚线波的周期之比为3:2 B .平衡位置为6m x =处的质点此刻振动速度为0 C .平衡位置为6m x =处的质点始终处于振动加强区,振幅为20cm D .从图示时刻起再经过0.5s ,5m x =处的质点的位移0y < 5.已知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113.6eV E =。大量氢原子处于某一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10.9375E -,(激发态能量12 n E E n = 其中2n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些氢原子中最高能级为5能级 B .这些氢原子中最高能级为6能级 C .这些光子可具有6种不同的频率 D .这些光子可具有4种不同的频率 6.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假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0g ,如图所示,“嫦娥四号”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 的圆形轨道I 运动,到达轨道的A 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的近月点B 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关于“嫦娥四号”飞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船沿轨道I 做圆周运动时,速度为02g R B .飞船沿轨道I 03 g R C .飞船过A 点时,在轨道I 上的动能等于在轨道Ⅱ上的动能 D .飞船过A 点时,在轨道I 上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Ⅱ上的动能 7.如图,小球C 置于B 物体的光滑半球形凹槽内,B 放在长木板A 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减小木板的倾角θ。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三一模考试物理试卷分析和评价

高三一模考试物理试题评价及质量分析 高三物理组 一.试题评价 (一)试卷结构 本次检测命题范围涵盖高中物理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必考题占95分,选考题占15分,试卷共17小题、其中必考15小题、选考2小题,满分110分。(二)命题指导思想 试卷以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依据物理学科新课程《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结合高三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知识考查注重基础、注重常规、能力上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三)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试题涉及的基础知识有:物理学史、受力分析、静电场、动量守恒、变压器、卫星运行规律、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振动与波、光的折射、功能关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每个题目都有其考查的能力点。 2.注重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试题重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机械能、电场、电流、磁场等主干知识,考查了较多的知识点,其中必考题中力学占53%,电磁学占47%。 3.注重常见物理模型、常用物理方法,体现学科基本要求。试题涉及的物理模型有:木块木板模型、匀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圆边界等。 4、选择题、实验题、选考题难度设置均较为基础、贴切高三一轮复习学生的特征,整套试题区分度来看不是很好。第9、10、13题是整个试卷的亮点、第9、10题侧重能力考查,第2、3、13题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试题的不足之处在于压轴题15题没有难度,学生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即可相对比较容易得出满分。 二.答卷中暴露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如1题、5题;基本物理学史记错、理解不到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没有形成,最基本的问题没有掌握住,这是不少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电学实验中不会进行电路分析,本次考察的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要通过图像的截距求电流和电阻,很多学生找不到关系,无法求出答案。14题中学生表现出逻辑混乱,找不到几何角度关系等问题。在选考3-3中,选择题考查固体、液体的知识,学生对晶体、非晶体的区别,及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排列的知识点有些含糊不清,导致误选AD情况比较多,解答题考查气体的状态变化等压变化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压变化过程 ?=+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W为负值,求得学生基本没有问题,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U W Q Q U W =?(24),很多同学出现减去24J得了376J的错误,对热力学第-=400--J=424 J 一定律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到位。 2.常规方法掌握不熟练。如:第8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在木板木块中的应用,第14题的圆边界模型。 3.审题能力存在问题。如:13题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将匀速与匀减速过程都当做匀速过程来处理,把匀加速过程的加速度直接运用到匀减速过程中去。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测试题(含答案)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测试题 1.若集合{ }8,7,6,5,4,3,2,1=U ,{}8,5,2=A ,{}7,5,3,1=B ,那么(A U )B 等于 ( )A.{}5 B . { }7,3,1 C .{}8,2 D. {}8,7,6,5,4,3,1 2.函数()2()3log 6f x x x =+-的定义域是( ) A .{}|6x x > B .{}|36x x -<< C .{}|3x x >- D .{}|36x x -<≤ 3.已知23:,522:≥=+q p ,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 .p 或q 为真,非q 为假 B . p 或q 为真,非p 为真 C .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 . 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 4.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 ( ) A .3y x = B .y cos x = C .y ln x = D .2 1 y x = 5.对命题” “042,02 00≤+-∈?x x R x 的否定正确的是 ( ) A .042,02 00>+-∈?x x R x B .042,2≤+-∈?x x R x C .042,2>+-∈?x x R x D .042,2≥+-∈?x x R x 6.为了得到函数x y )3 1(3?=的图象,可以把函数x y )31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7.如图是函数)(x f y =的导函数)(x f '的图象,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区间(-2,1)上)(x f 是增函数 B .在(1,3)上)(x f 是减函数 C .在(4,5)上)(x f 是增函数 8. 若函数) )(12()(a x x x x f -+= 为奇函数,则a 的值为 ( ) A .21 B .32 C .4 3 D .1 9.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在区间(4,+∞)上为减函数,且函数y =f (x +4)为偶函数,则( ) O y x 1 2 4 5 -3 3 -2

3【走向高考】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习题:选修3-5综合测试题3

选修3-5综合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4·福建七校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B.在完成α粒子散射实验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能级结构 C.玛丽·居里首先发现了放射现象 D.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 [答案] A [解析]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是为解释光电效应规律的,A正确;1909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学说,原子的能级结构是在α粒子散射实验后,在1913年由玻尔提出的,B错误;贝可勒尔首先发现了放射现象,C错误;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D错误。 2.(2014·北京海淀区二模)关于下面四个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实验可以说明α粒子的贯穿本领很强 B.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解释 C.图丙是利用α射线来监控金属板厚度的变化 D.图丁中进行的是聚变反应 [答案] C [解析]甲图是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打到金箔上发生了散射,说明α粒子的贯穿本领较弱,A错误;乙图是实验室光电效应的实验,该实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解释,B错误;丙图说明α射线穿透能力较弱,金属板厚度的微小变化会使穿过铝板的α

射线的强度发生较明显变化,即可以用α射线控制金属板的厚度,C 正确;丁图装置是核反应堆的结构,进行的是核裂变反应,故D 错误。 3.(2014·山东德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汤姆孙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C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D .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 E .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 [答案] CD [解析]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A 错误;γ射线的实质是电磁波,即光子流,不带电,B 错误;根据玻尔理论知;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C 正确;根据电荷数守恒知发生一次α衰变质子数减少2个,发生一次β衰变质子数增加一个,所以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D 正确;半衰期只与元素本身有关,与温度、状态等因素无关,E 错误。 4.(2014·内江模拟)斜向上抛出一个爆竹,到达最高点时(速度水平向东)立即爆炸成质量相等的三块,前面一块速度水平向东,后面一块速度水平向西,前、后两块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大于爆炸前瞬间爆竹的速度 B .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可能水平向西 C .爆炸后三块将同时落到水平地面上,并且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D .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动能可能小于爆炸前的瞬间爆炸前的总动能 [答案] A [解析] 设爆竹爆炸前瞬间的速度为v 0,爆炸过程中,因为内力远大于外力,则爆竹爆炸过程中动量守恒,设前面的一块速度为v 1,则后面的速度为-v 1,设中间一块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有3m v 0=m v 1-m v 1+m v ,解得v =3v 0,表明中间那块速度方向向东,速度大小比爆炸前的大,则A 对,B 错;三块同时落地,但动量不同,C 项错;爆炸后的瞬间,中 间那块的动能为12m (3v 0)2,大于爆炸前系统的总动能32m v 20 ,D 项错。 5.(2014·北京丰台区一模)天然放射现象中可产生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 B .238 92U 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238 90Th C .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穿透能力强 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归纳(1)

{}9B =,;B A =B B = )()(); U U B A B =? )()()U U B A B =? ()()card A B card A =+ ()()card B card A B - ()U A =e()U A =e13设全集,2,3,4A = {3,4,5} B = {4,7,8}, 求:(C U A )∩ B), (C U A)(A ∪B), C U B). 有两相)(,2121x x x x <有两相等a b x x 221- ==无实根 有意义的

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 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 题.)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 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 否命题.) 4.反证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 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代数命题。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答案见下一页

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答案 例1选A; 例2填{(2,1)} 注: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3解:∵{}9A B =,∴9A ∈.⑴若219a -=,则5a =,此时{}{}4,9,25,9,0,4A B =-=-, {}9,4A B =-,与已知矛盾,舍去.⑵若29a =,则3a =±①当3 a =时,{}{}4,5,9,2,2,9A B =-=--.B 中有两个元素均为2-,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应舍去.②当3a =-时,{}{}4,7,9,9,8,4A B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3a =-.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元素基本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切入点是分类讨论思想,由于集 合中元素用字母表示,检验必不可少。 例4C 例5C 例6①?,②ü,③ü,④ 例7填2 例8C 例9? 例10解:∵M={y|y =x 2+1,x ∈R}={y |y ≥1},N={y|y =x +1,x ∈R}={y|y ∈R}∴ M∩N=M={y|y ≥1} 注:在集合运算之前,首先要识别集合,即认清集合中元素的特征。M 、N 均为数集,不能误认为是点集,从而解方程组。其次要化简集合。实际上,从函数角度看,本题中的M ,N 分别是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值域。一般地,集合{y |y =f (x ),x ∈A}应看成是函数y =f (x )的值域,通过求函数值域化简集合。此集合与集合{(x ,y )|y=x 2+1,x ∈R}是有本质差异的,后者是点集,表示抛物线y =x 2+1上的所有点,属于图形范畴。集合中元素特征与代表元素的字母无关,例如{y|y ≥1}={x |x ≥1}。 例11填?注: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 例12埴?,R 例13解:∵C U A = {1,2,6,7,8} ,C U B = {1,2,3,5,6}, ∴(C U A)∩(C U B) = {1,2,6} ,(C U A)∪(C U B) = {1,2,3,5,6,7,8}, A ∪ B = {3,4,5,7,8},A∩B = {4},∴ C U (A ∪B) = {1,2,6} ,C U (A∩B) = {1,2,3,5,6,7,8} 例145,6a b ==-; 例15原不等式的解集是{}37|<<-x x 例16 53|332 2x R x x ??∈-<-+-->+?? ≥或,即3344123x x x x ? 2或x <3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 x >2或x <31}.方法2:(整体换元转化法)分析:把右边看成常数c ,就同)0(>>+c c b ax 一样∵|4x -3|>2x +1?4x -3>2x +1或4x -3<-(2x +1) ? x >2 或x < 3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 x >2或x <3 1}. 例18分析:关键是去掉绝对值. 方法1:零点分段讨论法(利用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①当1-x ,∴}32 1 |{<2 1}. 方法2:数形结合:从形的方面考虑,不等式|x -3|-|x +1|<1表示数轴上到3和-1两点的距离之差小于1的点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 2 1 }. 例19答:{x |x ≤0或1??????????-<>-<>≤≤--≠????? ? ? ???>+-<+-≤-+≠+13 21 0121 0)1(2230)1(24020 12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或或. 1 3 212<<-<<-?k k 或∴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k|-2?=+-R 的解集为函数在上恒大于 22,2, |2||2|2. 2,2,1|2|121.,,2 11 0.,, 1.(0,][1,). 22 x c x c x x c y x x c c c x c x x c R c c P c P c c -?+-=∴=+-??>?> <≥?+∞R ≥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不等式的解集为如果正确且Q 不正确则≤如果不正确且Q 正确则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例26答:552x x x >?><或. 例27答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解:∵“若 x + y =3,则x = 1或y = 2”是假命题,其逆命题也不成立. ∴逆否命题: “若12x y ≠≠或,则3x y +≠”是假命题, 否命题也不成立. 故3≠+y x 是12x y ≠≠或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28选B 例29选A

(完整版)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

(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b|, a∈P,b∈Q},若P={0,2,5},Q={1,2,6},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 A.9 B.8 C.7 D.6 2、若集合M={y| y=},P={y| y=},则M∩P= () A{y| y>1}B{y| y≥1}C{y| y>0}D{y| y≥0} 3、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A . B . C. { D .. 4、若关于x的不等式<1的解集为{x|x <1或x > 2},则实数a的值为( ) A.1 B.0 C.2 D. 5、已知集合M={a2, a+1,-3}, N={a-3, 2a-1, a2+1}, 若M∩N={-3}, 则a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 6、设集合A={x| < 0},B={x||x-1|

A.35 B.25 C.28 D.15 8、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B.C.D. 9、若二次不等式ax2+bx+c > 0的解集是{x| < x <},那么不等式2cx2-2bx-a < 0的解集是( ) A.{x|x< -10或x > 1} B.{x|-< x <} C.{x|4< x <5} D.{x|-5< x < -4} 10、已知函数f(x)在(-∞,+∞)上为增函数,a,b∈R,对于命题“若a+b≥0,则f(a)+f(b)≥f(-a)+f(-b)”有下列结论: ①此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②此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命题 ③此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④此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命题有且只有一个真命题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对任意实数, 若不等式恒成立,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 <1 C k≤1 D k >1 12、若集合A B, A C, B={0,1,2,3,4,7,8}, C={0,3,4,7,8},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为( ) A. 16 B 15 C 32 D 3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一中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测试试题新人教版

2013年蔚县一中一轮测试试卷 物理测试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项选择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附近的物体的重力没有反作用力 B.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究竟称哪一个力是作用力(或反作用力)是人为规定的 C.“鸡蛋碰石头”的过程中,鸡蛋对石头的力必为作用力,石头对鸡蛋的力必为反作用力D.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 如图所示,电吉他的弦是磁性物质,当弦振动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输送到放大器、喇叭,把声音播放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吉他是光电传感器 B.电吉他是温度传感器 C.电吉他是声音传感器 D.弦改用尼龙材料原理不变 3. 荡秋千是儿童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孩的加速度方向是图中的() A.a方向 B.b方向 C.c方向 D.d方向

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板B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A在B的左端以初速度v0开始向右滑动,已知M>m,用①和②分别表示木块A和木板B的图象,在木块A从B的左端滑到右端的过程中,下面关于速度v随时间t、动能E k随位移s的变化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 5.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油滴,从坐标原点O以速率v0射入水平的匀强电场,v0的方向与电场方向成θ角,已知油滴质量为m,测得它在电场中运动到最高点P时的速率恰为v0,设P点的坐标为(x p,y p),则应有() A、x p>0 B、x p<0 C、x p=0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6. 如图所示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的电场中运动只受电场力的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不正确判断的是() 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电性 B.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 C.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 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何处较大 7.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速度一定为零 B.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其速度可能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其速度一定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一定减小 8. 如图所示,一质点在一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从M点运动到N点时,质点的速度方向恰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