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导学案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3课 远古的传说(导学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学习目标】①了解华夏族的形成和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
②知道尧舜禹的禅让制,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
③认识到我们祖先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课前预习】一、炎黄联盟1、部落首领:炎帝、黄帝、蚩尤2、战役①阪泉之战结果:黄帝胜影响:炎黄联盟形成。
②涿鹿之战结果:炎黄联盟胜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的发明①农业: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②手工业: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
③商业:教人们交换物品。
④音乐历法: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①皇帝发明: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
②下属发明: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4、尧舜禹的功绩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疏导方法治理黄河水患)【课中探究】探究一: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解析: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
探究二:问题: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是什么关系?解析:事实与传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没有被证明的就是暂时不可信的内容。
探究三:问题:材料歌颂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采用了什么方法使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解析:人物:大禹方法:疏导品质:创新、无私奉献、坚持不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启示:要有创新意识,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等。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

3.归纳概括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部落联盟以后不断融合其他民族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黄帝和炎帝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包括生活俭朴,克己爱民;宽厚待人,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一心为群众着想……
3.大禹治水:禹和鲧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疏导——成功,堵塞——失败。传说大禹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传说中人物的精神,树立起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和信念。
教学重点
黄帝、炎帝的贡献
教学难点
禅让制
课标要求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知识链接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回顾旧知(课件出示复习问题,学生记忆互查,5分钟):
3.讨论:关于黄帝的神话,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怎样看待才更科学?
传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创制文字、编出乐谱等有可信的一面。如建造宫室指能造房子;创制文字,指有了原始文字。河姆渡原始居民时就掌握了挖掘水井这门技术。制造舟车,在河姆渡遗址也出现过木桨等。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或伶伦的个人发明,就带有神话色彩了。实际上,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的应该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但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七下社会新教材《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教学设计(公开课)

七下社会新教材《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教学设计(公开课)《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历史的区别。
〖教材分析〗本课选择了中国的典型的传说故事,讲述了向文明时代过渡的传说时代,突出了先民的创造和文明成就。
古代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
传说时代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动。
教材通过不同角度与层面,如政治与经济、生产与生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杰出人物与人民大众等,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从史前社会向文字、国家出现的文明时代过渡的社会特点。
另外,课文所选区域均为世界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为学生进入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我国古代炎帝和黄帝的故事,了解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始祖的原因。
2、通过学习大禹治水的传说,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同洪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和抵御灾害的措施。
3 、通过尧、舜“禅让”的事件,初步理解禅让制。
4、理解古老的神话传说也是先民精神世界的体现和文化成就的反映。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传说故事及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考证和推测,了解传说故事体现出的史料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2、通过对尧、舜“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3、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传说时代所取得的文明成就;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始祖;传说故事中体现出的史料价值;禅让制。
2、难点:理解传说故事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1)自主式学生学习;(2 )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将同学们分成小组,准备相关资料(如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探究问题、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搜集中国(如炎帝、黄帝和尧、舜、禹)英雄人物的故事,整理历史资料。
初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标要求】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学习目标】1.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及发明;尧、舜、禹;“禅让制”。
2.知道传说与史实的区别,认识社会发展更替的原因。
3.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学习重点】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学习难点】对“禅让制”的认识。
【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炎黄华夏的由来”。
第二部分为“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第三部分为“尧舜禹的禅让”。
一、炎黄华夏的由来1.阅读教材,思考回答:我们为什么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2.“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从材料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阅读教材,简述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依据材料归纳“轩辕”的功绩。
3.远古传说是历史事实吗?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三、尧舜禹的“禅让”1.什么是禅让制?2.材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依据材料思考,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书记载:尧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
但他对百姓十分关心,部落如有人挨冻受饿,他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
舜也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在他耕过田和打过鱼的地方,人们受他的影响,都养成了谦让的好风气。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无答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炎黄联盟的形成、涿鹿之战,以及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的主干,称为人文始祖。
2、掌握黄帝、炎帝的发明,以及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3、理解、掌握“禅让”的含义,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
1、了解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
教学难点
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为什么黄帝是人文始祖?
二、自主学习指导
1、自学P12炎黄联盟部分,说说你发现了哪些远古传说?(哪些历史信息?)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给同学们听!(3分钟)
2、自学P13-14伟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部分,总结炎帝和黄帝分别都有哪些发明?
3、自学P15尧舜禹的禅让部分,想想:禅让制指的是什么?其中在首领禹有什么功老?
3、合作探究活动
教学反思
1、讨论: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始祖?为什么海内外的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
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那些发明是否有科学依据?你认为是真实的吗?
3、禅让制选择部落首领的条件有哪些?能过大禹治水的事例反映了大禹什么样的精神?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历史知识?
5、当堂检测
PPT练习题
板书设计
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联。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图片展示、分析总结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1、导入
1、复习
(1)说出两个最早远古人类的代表,以及两个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
(2)半坡人以及河姆渡人分别住在哪个流域?分别住什么样的房屋?分别植什么农作物?
2、想想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们会怎样发展。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说。
2、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
3、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1、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2、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一、预习回答:1、知道什么是传说。
2、记住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3、以我国原始农业的出现为例,谈谈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4、在地图上找出炎帝、黄帝和蚩尤活动地区,指出阪泉、涿鹿的地理位置,标出炎陵县和黄陵县。
5、写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6、理解什么是“禅让”?它的实质是什么?7、探究: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二、课堂学习和讨论:导入:早期人类农耕文化(史料证明)传说(映证和拓展)1、讨论: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2、在地图上落实炎帝、黄帝和蚩尤活动地区,指出阪泉、涿鹿的地理位置,标出炎陵县和黄陵县。
3、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汉族蚩尤其他部落4、“禅让”的含义及其实质5、鲧治水和禹治水的对比6、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课堂小结: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部分组成,本课利用传说资料,探询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为第1、2课的补充和拓展。
三、检测练习:1.在我国古老传说的人物中,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A.炎帝陵 B.黄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
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A.尧 B.舜 C.禹 D.黄帝4.相传造宫室、车船、衣裳等,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5.右图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称为“人文初祖”,他是()A.禹 B.舜 C.黄帝 D.炎帝6.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初中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

初中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形成,因此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海内外的华人也以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
传说炎帝教民,制作,种植;还制作,发明,会,教人们。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
2、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相传黄帝已能建造以避寒暑,制作,挖掘,会,并发明了。
仓颉创造,伶伦制作,隶首发明。
嫘祖擅长,并会。
(三)尧舜禹的禅让1、相传在黄帝之后,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当时实行,即将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给之人。
2、禹接受治水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曾。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
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后世为什么称炎帝、黄帝为人文初祖?2、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四、展示交流成果1、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2、禅让制的实质和表现?五、巩固拓展1、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①黄帝部落②炎帝部落③蚩尤部落④夏部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B.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3、“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
2019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是谁吗()A、炎帝B、黄帝C、舜D、尧4、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
游戏中的大魔头是课本上的哪一个传说人物()A. 尧B. 舜C. 大禹D. 蚩尤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被后人称作“轩辕”、“人文初祖”的是()A. 黄帝B. 炎帝C. 蚩尤D. 尧6、炎帝和黄帝被后世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有关炎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传说炎帝姓姜 B. 发明了农具C. 被尊称为神农D. 发明了车船、历法7、《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炎帝联盟的形成。
2、掌握黄帝、炎帝的发明,了解炎帝、黄帝对中国文明的贡献。
3、理解掌握禅让的含义,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
4、认识到我们祖先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炎黄部落联盟,炎帝和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
学习难点:禅让制的实质,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一、炎黄联盟1.背景(1)时代特征:年前,中国进入时期。
(2)主要部落: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黄帝、蚩尤等部落。
(3)走向联盟: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2.过程(1)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在展开大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激战,黄帝部落打败蚩尤,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海内外的华人也以“ ”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传说中的炎帝(1)活动区域:主要活动于陕西流域。
(2)发明①农业: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和蔬菜。
②手工业:制作,发明纺织,会煮盐。
③商业:教人们。
④科技:制作乐器,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传说中的黄帝(名轩辕)(1)黄帝的发明: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
(2)黄帝时期其他人的发明:创造文字,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会缫丝,擅长纺织。
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1)背景: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2)含义: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之人的方法。
(3)概况:①尧年老时,推举品行高尚的做他的继承人。
②舜在位时,舜年老时让位于解除水患的。
2.大禹治水(1)过程: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流疏导洪水入海。
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消除水患。
(2)尊称:禹因治水有功被民众尊称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设计者:张荷花
【学习目标】
1、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掌握炎帝、皇帝的贡献,理解其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缘由;
3、知道尧、舜、“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认识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培养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难点:如何区别史实与传说。
【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
一、自主学习
二、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大胆发言。
1.以黄帝的发明创造为例,说一说古史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
(参考下面一段)
由于炎黄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先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他们的功绩,这些传说,其中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分,不能全信为真,但其中一定又含有真实的历史史实,从炎帝黄帝传说中,我们应知道传说时代农业技术的发展,黄帝时代是农业文化长足进行的时期,农业文化发展的许多必要条件,当时大概都已具备了,那时已有了原始的农业,原始的医药业,
原始的商业,这些发明创造是人类迈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先民发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的结晶。
2.每年清明节祭祀轩辕黄帝陵,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
请思考,
为什么黄帝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黄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相传他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距今约4000多年前,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后来,黄帝又战败炎帝部落,双方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建议:学生能在课本上找到朗读即可。
3.“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每当唱起《龙的传人》这首歌,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你所掌握的知识,谈谈为什么海内外华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当堂练习】
1.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初祖”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湖北宜昌市西陵山有座螺祖庙,庙内供奉的是民间称为“蚕母娘娘”的螺祖。
相传,她的丈夫就是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 )
A.尧
B.舜
C.炎帝
D.黄帝
3.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
右图反映的是( )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4.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
他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5.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6.思考一下:
(1)禅让制真的是一种美好的民主制度吗?为什么?
(2)你认为大禹的哪些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大禹,你应当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