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化中的几个典故
英语典故

伊索寓言
a dog in 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出自《伊索寓言》 出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有一篇狗站马槽的故 Fables),有一篇狗站马槽的故 事,说的是一头狗躺在堆满稻草的马槽里,狗是不吃草的 动物,而当马或牛一走进稻草时,这头狗却朝着马,牛狂 哮,不准食草动物享用。 因此,“狗站马槽”就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而进入英 语中,常用来比喻a 语中,常用来比喻a person who prevents others from enjoying sth that is useless to himself; a churlish fellow who will neither use a thing himself nor let others use it, it, 讽刺那些占据说职位或某些物质却不做事的人。 a dog in the manger是个名词性短语,常与系动词连用, manger是个名词性短语,常与系动词连用, 充当表语(主语补足语) 充当表语(主语补足语) eg:He borrowed a lot of books from the library,but he didn't read a book.He was really a dog in the manger. There are some officials who are only the dogs in the manger. Smith was a dog in the manger over that roll of wire;it was no use whatever to him,but he wouldn't let us have it.
源自欧洲寓言名著的英文典故

源自欧洲寓言名著的英文典故1.a dog in 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出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有一篇狗站马槽的故事,说的是一头狗躺在堆满稻草的马槽里,狗是不吃草的动物,而当马或牛一走进稻草时,这头狗却朝着马,牛狂哮,不准食草动物享用。
因此,“狗站马槽”就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而进入英语中,常用来比喻a person who prevents others from enjoying sth that is useless to himself; a churlish fellow who will neither use a thing himself nor let others use it,讽刺那些占据说职位或某些物质却不做事的人。
a dog in the manger是个名词性短语,常与系动词连用,充当表语(主语补足语)eg:He borrowed a lot of books from the library,but he didn't read a book.He was really a dog in the manger.There are some officials who are only the dogs in the manger.Smith was a dog in the manger over that roll of wire;it was no use whatever to him,but he wouldn't let us have it.2.bell the cat自告奋勇去冒险;老虎头上拍苍蝇bell the cat系成语to hang the bell about the cat's neck的简略,愿意是“给猫的脖子上挂铃”。
它来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中的《老鼠会议》(The Mice in Council) 这篇寓言讲的是:一群老鼠在鼠洞里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对付凶狠的猫。
英语文化中的几个典故

潘多拉地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地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地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地弟弟埃庇米修斯(意为“后知”).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地东西:希望.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潘多拉地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地根源.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地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地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地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地潜在危机.b5E2R.缪斯: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位文艺和科学女神地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古希腊地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p1Ean.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地怪物,埃及最大地胡夫金字塔前地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他给俄狄浦斯出地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地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地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地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斯芬克斯之谜”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地问题. DXDiT.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地塞浦路斯国王.他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地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地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他像对待自己地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地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地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地方法不同,学生受到地影响也不一样.RTCrp.犹大地亲吻:’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地亲信子弟门徒之一.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百姓地拥护,却引起犹太教长老司祭们地仇恨.他们用个银币收买了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他们到客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用“犹大地亲吻”比喻可耻地叛卖行为.5PCzV.诺亚方舟:'出自《圣经》.上帝对人类所犯下地罪孽非常忧伤,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诺亚是个正直地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经过个昼夜地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后被用来比喻灾难中地避难所或救星.jLBHr.伊甸园: ;出自《圣经》.上帝在东方地一片富饶地平原上开辟了一个园子,里面有果树和各种飞禽走兽.上帝让亚当看守园子.为排解他地寂寞,上帝从亚当地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来陪伴他.他们过着无忧无虑地日子.人们用伊甸园比喻人间地乐园. xHAQX.禁果:出自《圣经》.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地果实,唯独“知善恶树”上地果实不能吃.狡猾地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从此他们懂得了善恶,辨别出真假,而且产生了羞耻之心.上帝因此将他们逐出伊甸园.禁果比喻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地东西. LDAYt.多米诺骨牌:是一种西洋游戏,将许多长方形地骨牌竖立排列成行,轻轻推倒第1张牌时,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用于比喻时,“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地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Zzz6Z.象牙塔:出自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地书函《致维尔曼》.奥古斯丁批评同时代地法国作家维尼作品中地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地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地艺术天地——象牙之塔.“象牙塔”被用来比喻与世隔绝地梦幻境地.dvzfv.滑铁卢:年,在比利时地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滑铁卢”被用来比喻惨痛地失败.rqyn1.鳄鱼地眼泪:西方传说,鳄鱼捕到猎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假惺惺地流泪.喻指虚假地眼泪,伪装地同情.又被引申为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天悯人地阴险狡诈之徒. Emxvx.山姆大叔:是美国地绰号,产生于年美英战争时期.纽约州一位诚实能干地肉类包装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山姆大叔”.他担任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地军需检验员,负责在供应军队地牛肉桶和酒桶上打戳.人们发现该厂地牛肉桶上都盖有E.A—U.S.标记.本来,E.A是一个军火承包商地名字,U.S是美国地缩写.碰巧山姆大叔(UncleSam)地缩写与美国地缩写(U.S.)相同,人们就管美国叫“山姆大叔”.美国人把“山姆大叔”诚实可靠、吃苦耐劳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视为自己民族地骄傲和共有地品质.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地民族象征.SixE2.。
thorn在英语中典故

在英语中,"thorn"(刺)通常被用来比喻困难、痛苦或麻烦的事情。
它起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或民间传说。
以下是关于“thorn”在英语中典故的几个例子:
玫瑰与刺:在许多文化中,玫瑰被视为美丽和爱情的象征。
但在玫瑰的美丽之下,通常都隐藏着尖锐的刺,提醒人们任何美好的事物都可能有不完美之处。
这个比喻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荆棘之路:这个短语通常用来形容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道路。
它暗示着只有通过克服困难和痛苦,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成就。
针刺般的疼痛:这个表达用来形容极度痛苦或心痛的感受。
它暗示着像被针刺一样的尖锐和突然的疼痛感。
这些只是"thorn"在英语中具有的一些典故的例子。
具体的典故和含义可能会根据上下文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
英语中有关“Dog”的十则典故

1522018年49期总第437期ENGLISH ON CAMPUS典故4.Dogberry 愚蠢无比的人Dogberry(道格培里)出自英语作家莎士比亚的剧作《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
道格培里是该剧中的一个警吏。
在审讯时,他分不清楚原告和被告,竟说自己是被告,被告骂他“蠢馿”时,他竟叫司事作记录,并再三叮嘱同事不要忘记写上“我是一头馿”。
后来人们就以Dogberry 来比喻“愚蠢无比的官吏。
”典故5.Hot dog 热狗Hot dog “热狗”,字面看,由英语直译过来。
事实上,hot dog源于德国,来源于一张漫画上的讹写。
hot dog又被称作“法兰克福香肠”、“法兰克香肠”、“维也纳香肠”、“小红肠”,还叫“德希臣狗香肠”(德希臣狗是指长体短腿棕毛狗,把香肠的形状做成这种狗的形象而命名)。
这源于一位德裔美国人哈里·史蒂文斯,他为了获得点心的注册经营权,他把他制作的德希臣狗香肠面包推销到纽约的棒球赛场,结果,德希臣狗香肠非常受人欢迎。
在纽约巨人队的基地“波洛”运动场上,史蒂文斯还雇用小贩在看台上叫卖:“快来买热的德希臣狗香肠!”。
这样的销售非常火爆。
当时,《赫斯特报》的漫画家塔德·多尔根刚好在看台上看见那狗型的香肠和听到小贩们犬吠般的叫卖声,顿生灵感,即兴画了一幅漫画:一个小圆面包里夹一节“德希臣狗”香肠,上边抹了一些芥末。
后来,多尔根回到办公室后,又把漫画润饰了一下,但在写说明注释时,不知为何突然想不起来如何拼写dachshund(德希臣),只好写上“dog”字样,再加上漫画中小贩的喊声就写成了“快来买热狗(Hot dog)”。
有趣的是,这一讹写居然也很受人欢迎,这个“Hotdog”立刻传开了。
因此,人们把这种可爱的面包夹香肠称为“热狗”(Hot dog),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典故6.Dog and the cook 狗和厨师Dog and the cook出自《伊索寓言》。
英语知识15个常见的英文典故

英语知识:15个常见的英文典故柏拉图式爱情Platonic Love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其哲学思想对唯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影响极大,代表作有《理想国》、《法律》等。
他主张人的绝对精神,而忽视肉体感受。
“柏拉图婚姻”即是没有肉体性欲,而是绝对精神的男女爱恋。
诺亚方舟Noah’s Ark出自《圣经》。
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虑,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
而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
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了。
后来人们常用此语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滑铁卢Waterloo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
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
因此,“滑铁卢”常常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本是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书名,作者为英国的约瑟夫·海勒。
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如果你认为你疯了,可以允许你停止飞行,只要你提出请求就行。
可是你一提出请求,就证明你不是疯子,就得继续飞行。
此语常用来比喻圈套、枷锁等。
它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自相矛盾的一套诡辩逻辑,任何人也逃不出它的手心。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
一次他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
后来,爱神阿佛洛狄忒见他感情真挚,就给雕像以生命,使两人结为夫妻。
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著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
缪斯Muse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
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
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
圣经中的英语成语典故

圣经中的英语成语典故1. Apple of one's eye:瞳孔中的苹果这个成语源自圣经中的诗篇17:8:“Protect me as you would protect your own eyes; hide me under the shadow of your wings。
”在这句话中,“apple of one's eye”表示尤其珍爱的人或物。
2. The writing on the wall:壁上的字这个成语源自但以理书5:5-6,在貝爾沙撒宴會上,神给貝爾沙撒王写了几个字,是预示着他被推翻的警告。
这个成语用来表示某种预测或悲惨结局已经非常明显。
这个成语源自马太福音5:13-16。
耶稣教导人们不能失去自己的价值和目的,而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且让自己的光芒照耀世界。
4. 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灵愿意,肉体软弱5. Eye for an eye,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个成语源自出埃及记21:23-25,它是指一个人应该根据他所受到的伤害程度来惩罚伤害他的人。
在当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已经演变成只表达惩罚比较严厉的意思。
6. By the skin of one's teeth:仅仅靠牙齿一点点皮肤这个成语源自约伯记19:20,当你感到你已经非常接近死亡时,你的痛苦会变得更加强烈。
在当代社会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险些被预期的事情或失败或差点逃过一劫。
7. Scapegoat:替罪羊这个成语源自利未记16:8-10,犹太人每年在赎罪日会用两只山羊,其中一只会被宰杀作为人的罪的代价,而另一只会被放走,称作替罪羊。
在当代社会中,这个成语用来表示责备或惩罚一个个人或团体,然而这个人或团体并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8. Rise and shine:起床吧这个成语源自圣经中的列王纪下3:20,“And when the water came in sight, the sunrise made it look red like blood.”这句话用来描述晨光照亮了一条盐海,当人们看到这里时,他们就被叫醒了,这个成语被用来表示早上起床。
英语典故修辞

英语典故修辞好的,我可以为您介绍一些英语典故和修辞手法。
一、英语典故1. 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这个典故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喀琉斯。
他是一位勇猛无比的战士,但他的身体唯一的弱点是脚后跟。
在一次战斗中,他被一支箭射中了脚后跟,最终因此身亡。
因此,Achilles' heel这个词汇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致命弱点。
2.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这个典故也来自希腊神话。
潘多拉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被赋予了开启一个盒子的权力。
当她打开盒子时,里面释放出了所有的灾难和疾病,只有希望留在了盒子里。
因此,Pandora's box这个词汇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引发的一系列不幸事件。
3.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这个典故来自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
希腊人为了攻占特洛伊城,制造了一只巨大的木马,藏在里面的希腊士兵成功地进入了城内,最终攻占了特洛伊。
因此,Trojan horse这个词汇被用来形容一种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危险或欺骗。
二、英语修辞手法1. 比喻(Metaphor)比喻是一种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的修辞手法。
比喻通常用来强调某个特定的特征或性质。
例如,“他是一只狮子”就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勇气和力量。
2. 暗示(Allusion)暗示是一种引用文学、历史或文化事件的修辞手法。
通过暗示,作者可以在不直接提到某个事物的情况下,传达出相关的意义和情感。
例如,“他是一个现代版的浪漫主义者”就是一个暗示,引用了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概念。
3. 对比(Contrast)对比是一种将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对比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比,作者可以强调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例如,“他的声音像雷鸣般嘹亮,而她的声音则像轻柔的风声”就是一个对比,强调了两个人声音的不同。
以上是我为您介绍的一些英语典故和修辞手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 box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
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
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为“后知”)。
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
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
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
“潘多拉的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达摩克利斯剑: The Sword of Damocles
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
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
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缪斯: Muses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9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
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
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
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
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斯芬克斯之谜: The riddle of the Sphinx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
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
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
俄狄浦斯答对了。
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
“斯芬克斯之谜”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皮格马利翁: Pygmalion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
他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
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
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
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
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犹大的亲吻: Judas’kiss
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子弟12门徒之一。
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却引起犹太教长老司祭们的仇恨。
他们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
他们到客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
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人们用“犹大的亲吻”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
诺亚方舟: Noah's Ark
出自《圣经》。
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伤,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
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
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
后被用来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伊甸园: the Garden of Eden; paradise
出自《圣经》。
上帝在东方的一片富饶的平原上开辟了一个园子,里面有果树和各种飞禽走兽。
上帝让亚当看守园子。
为排解他的寂寞,上帝从亚当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来陪伴他。
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人们用伊甸园比喻人间的乐园。
禁果: the forbidden fruit
出自《圣经》。
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的果实,唯独“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能吃。
狡猾的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从此他们懂得了善恶,辨别出真假,而且产生了羞耻之心。
上帝因此将他们逐出伊甸园。
禁果比喻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东西。
多米诺骨牌: domino
是一种西洋游戏,将许多长方形的骨牌竖立排列成行,轻轻推倒第1张牌时,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
用于比喻时,“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象牙塔:Ivory tower
出自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的书函《致维尔曼》。
奥古斯丁批评同时代的法国作家维尼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
“象牙
塔”被用来比喻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
滑铁卢: Waterloo
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
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
“滑铁卢”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鳄鱼的眼泪: crocodile tears
西方传说,鳄鱼捕到猎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假惺惺地流泪。
喻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
又被引申为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天悯人的阴险狡诈之徒。
山姆大叔:Uncle Sam
是美国的绰号,产生于1812年美英战争时期。
纽约州一位诚实能干的肉类包装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山姆大叔”。
他担任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军需检验员,负责在供应军队的牛肉桶和酒桶上打戳。
人们发现该厂的牛肉桶上都盖有E.A—U.S.标记。
本来,E.A是一个军火承包商的名字,U.S是美国的缩写。
碰巧山姆大叔(UncleSam)的缩写与美国的缩写(U.S.)相同,人们就管美国叫“山姆大叔”。
美国人把“山姆大叔”诚实可靠、吃苦耐劳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视为自己民族的骄傲和共有的品质。
1961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民族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