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醌

合集下载

蒽醌

蒽醌
蒽醌
有机化合物
01 理化性质
目录
02 分子结构数据
03 计算化学数据
04 毒理学数据
05 用途
06 安全信息
蒽醌,又名9,10-蒽二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4H8O2,为人工合成的天然染料。蒽醌类化合物的 基本母核为蒽醌,母核上常有羟基、甲基、甲氧基和羧基等取代基。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蒽醌在2B类致癌物清单 中。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34.1 重原子数量:16 表面电荷:0 复杂度:261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大鼠口径LD50:15mg/kg;大鼠吸入LC50:>1300mg/m3/4H; 大鼠皮肤LD50:>1mg/kg;小鼠腹腔LC50:3500mg/kg; 小鼠皮肤LC50:>5mg/kg 鸟LD50:>2mg/kg 2、其他多剂量毒性: 大鼠口径TDLo: mg/kg/7D-I; 3、致畸性 沙门氏菌:2 μg/plate;沙门氏菌:333 μg/plate; 小鼠:250mg/kg; 仓鼠胚胎:100 μg/L。
用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用于染料的生产。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风险术语
S24:Avoid contact with skin. 避免皮肤接触。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2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保护。

蒽醌氧化还原电位

蒽醌氧化还原电位

蒽醌氧化还原电位
蒽醌(Anthraquino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氧化还原电位取决于其官能团的位置和所处的溶剂条件。

在标准状态下,蒽醌的氧化还原电位为约+0.48 V vs SCE(标准电极电位),其中SCE表示饱和甘汞电极。

这个值是在酸性条件下(pH 0)测量的。

在碱性条件下(pH 14)该电位值会稍微下降。

注意:由于蒽醌它自身不可溶于水,测定其氧化还原电位时常常使用非水溶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或乙腈(Acetonitrile)。

值得注意的是,蒽醌氧化还原电位所述的值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值,其实际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剂条件、pH、金属催化剂等。

蒽醌碳原子顺序

蒽醌碳原子顺序

蒽醌碳原子顺序
蒽醌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为C14H8O2。

它是一种稠环有机化合物,在C9和C10位具有羰基。

如需获取关于“蒽醌碳原子顺序”的更具体的信息,建议咨询化学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查阅专业书籍。

根据碳原子顺序规则,我们可以确定蒽醌中的碳原子顺序如下:
1. 从左到右按顺序编号,每个碳原子上的编号从1开始递增。

2. 对于取代基较多的碳原子,取代基位次较小者优先编号。

3. 当两个取代基的位次相同时,较优编号优先给取代基较少的碳原子。

根据这些规则,我们可以确定蒽醌中的碳原子顺序为:C1-C2-C3-C4-C5-C6-C7-C8-C9-C10。

需要注意的是,碳原子顺序在有机化合物中非常重要,它对于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章 蒽醌

第八章  蒽醌
紫草素
三、菲醌类 包括邻菲醌和对菲醌两类。为橙色或橙红色结晶。 例如丹参中的丹参醌ⅡA、丹参新醌甲等。
四、蒽醌类
丹参醌ⅡA
CH(CH3)CH2OH
丹参新醌甲
第三节 蒽醌类化合物
蒽醌类化合物(Anthraquinones)按母核的结构可分为单蒽核 及双蒽核两大类。
一、单蒽核类 1.蒽醌及其苷类 以9,10-蒽醌最为常见,其母核结构如下:
游离蒽醌酸性强弱顺序: 大黄酸 > 大黄素 > 芦荟大黄素 > 大黄素甲醚 大黄酚
习题
一、A型选择题 1.检查中药中是否有羟基醌类成分常用__试剂。(A.无色亚甲蓝 B.稀盐 酸溶液 C.稀氢氧化钠溶液 D.甲醛) 2.可用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鉴别的化合物是___。(A.羟基蒽醌 B.羟 基蒽酮 C.萘醌 D.二蒽酮) 3.具有升华性的天然产物是____。(A.蒽醌苷 B.黄酮 C.萘醌 D.二蒽 酮) 4.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___。(A.1-羟基蒽醌 B.2-羟基蒽醌 C.2-羟 基萘醌 D.5-羟基蒽醌) 5.不能发生Feigl反应的是___。(A.蒽醌 B.蒽酮 C.苯醌 D.菲醌) 6.可用升华法提取的成分是___。(A.蒽醌苷 B.二蒽酮 C.游离蒽醌 D. 游离菲醌)
二、X型选择题 1.pH梯度萃取法适合___类化合物的分离。(A.羟基蒽醌 B.羟基黄酮 C. 生物碱 D.糖类) 2.含蒽醌类成分的乙醚溶液,用5%Na2CO3溶液萃取,可进入碱水层的蒽醌 是___。(A.含-COOH者 B.含2个以上β -OH者 C.含1个β -OH者 D.含1个以上 α -OH者) 3.具有对醌结构的化合物是____。 (A.茜草素 B.大黄素 C.丹参醌ⅡA D.蒽酮) 4.大黄素能发生的反应是___。(A.无色亚甲蓝反应 B.Feigl反应 C. 5%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醋酸镁反应 E.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

蒽醌 生产工艺

蒽醌 生产工艺

蒽醌生产工艺
蒽醌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称为二苯醌或者2,3-二苯并呋酮。

它有一个苯环和一个呋喃环,是一种重要的光敏材料和助燃剂。

蒽醌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蒽的氧化、重氮化、重氮化物的脱氮和合成蒽醌。

首先,蒽的氧化是生产蒽醌的关键步骤。

蒽可通过苯的催化环化反应或麦克马洪反应合成。

一般可以选择氯化铝作为催化剂,并控制反应温度在250-300℃范围内。

氯化铝能够使蒽发生环
化反应,生成二氢蒽,然后再经过氧化反应形成蒽醌。

其次,重氮化是蒽醌生产的第二步。

通过在蒽中引入亚硝胺基离子,可将蒽转化为相应的重氮化合物。

这一步通常使用硫酸和亚硝酸钠作为反应物,在低温下进行反应。

随后是重氮化物的脱氮。

将重氮化合物加热,并加入反应剂使其脱氮,生成相应的芳香酮。

常用的脱氮剂有酸性条件下的硫酸、氯化亚铜等。

脱氮过程中生成的亚硝酸根离子与反应剂相互反应形成各种产物。

最后是合成蒽醌。

将芳香酮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相应的蒽醌。

这一步反应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常用的反应物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等,通过中和反应剂生成碱性条件。

总的来说,蒽醌的生产工艺包括蒽的氧化、重氮化、重氮化物的脱氮和合成蒽醌等几个步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考
虑反应条件的选择、催化剂的使用和产物的纯化等因素,以确保蒽醌的高效率合成和高纯度产出。

蒽醌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作用

蒽醌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作用

蒽醌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作用
蒽醌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它在金属表面处理中起到以下作用:
1. 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蒽醌能够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将氧化层转化为水溶性化合物并溶解掉,从而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

2. 清除金属表面的污垢和油脂:蒽醌具有良好的清洁能力,能够溶解和清除金属表面的污垢和油脂,从而使金属表面更为干净。

3. 生成均匀的氧化层:在一些特定的处理条件下,蒽醌能够与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均匀且具有保护性的氧化层,从而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4. 促进涂层附着力:在金属表面处理过程中,蒽醌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一层有机物覆盖层,能够有效地提高涂层的附着力,使其更加牢固。

总的来说,蒽醌在金属表面处理中起到的作用主要包括去除氧化层、清洁金属表面、生成保护性氧化层以及提高涂层附着力等。

含蒽醌类成分

含蒽醌类成分

蒽醌类成分是一种常见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植物界。

它们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止血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在医药、染料、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蒽醌类成分的种类繁多,包括蒽醌、萘氧蒽、萘胺蒽等。

这些成分的结构差异较大,但都具有强烈的紫外吸收特性,可用于制作防晒霜、化妆品等。

此外,蒽醌类成分还具有抗肿瘤、利尿、降血压等作用,因此可用于制备药物。

蒽醌类成分在植物中的存在形式多样,如游离态、结合态、树脂态等。

它们通常与糖、有机酸等物质结合,形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起到保护作用,能够抵御病虫害、调节水分吸收等。

此外,蒽醌类成分还具有抑菌作用,可用于制备抗菌剂等。

在天然药物研究中,蒽醌类成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这些成分在许多天然药物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如大黄、何首乌、决明子等。

通过研究蒽醌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药理作用等,可以为药物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然而,蒽醌类成分也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长期过量使用蒽醌类成分的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肾损伤等。

此外,蒽醌类成分的提取方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因此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

综上所述,蒽醌类成分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

它们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用于制备药物、染料、化妆品等。

在天然药物研究中,蒽醌类成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然而,在开发和应用蒽醌类成分时,需要注意其毒性作用和环境保护问题。

未来,随着对蒽醌类成分研究的深入,有望发现更多的应用领域和潜在价值。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实现蒽醌类成分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蒽醌

蒽醌
健康危害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它:
急救与应急
急救措施
吸入:
眼接触:
皮肤接触:
食入:
其它:
应急处理
储运与废弃
包装分类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
储运事项
废弃处理
危险特性:农药
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
火灾危险性分级:
爆炸危险类别:
最大爆炸压力(MPa):
灭火方法:
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
健康危害与防护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mg/m3)
职业毒性危害等级
侵入途径:
MAC(mg/m3):
PC-TWA(mg/m3):
PC-STEL(mg/m3):
LD50:大鼠经口3500


中文名:蒽醌
英文名:anthraquinone
危险类别:
分子式:C14H8O2
分子量:208.23
UN编号:
危货编号:
RTECS号:CB4725000
CAS号:84-65-1理 Nhomakorabea化


物质状态、外观、气味:淡黄色晶体。
熔点(℃):286
溶解性:易升华。难溶于冷苯,微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氯仿,溶于浓硫酸,较易溶于热苯
沸点(℃):379~381
相对密度(水=1):1.438
饱和蒸汽压(KPa):
相对密度(空气=1):
临界温度(℃):
燃烧热(KJ/mol):
临界压力(MPa):
最小引燃能量(m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蒽醌
2.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量取上述标准溶液1ml、2ml、3ml、4ml、5ml,分别至于25ml容量瓶中,在水浴上挥净乙醚,放凉,分别加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至刻度,摇匀,以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为空白对照,在490nm下,以1cm比色杯测定吸光度,用回归法求标准曲线方程。

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总蒽醌含量的测定:取本品50粒,倾出内容物,精密称定供试品内容物3g,于250ml烧瓶中,加5N硫酸45ml,直火加热水解2h,加入氯仿40ml,萃取3次(40ml,30ml,30ml),萃取液用蒸馏水洗涤2次(20ml,20ml),再用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振摇萃取4次(30ml,20 ml ,20ml,20ml),合并萃取液,用氯仿洗涤数次至氯仿层无色,弃去氯仿层,用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定容至100ml,摇匀,以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为空白对照,在490nm下,以1cm比色杯测定吸光度,由线性方程计算即得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蒽醌类化合物按结构的不同可分成羟基蒽醌类、氧化蒽酚及蒽酚类、二蒽酮类。

目前其提取方法主要采用溶剂提取法,如浸渍、渗漉、连续回流提取等方式,所用的溶剂主要有乙醇、甲醇、氯仿、乙醚、苯、石油醚、吡啶、丙酮、硫酸溶液、盐酸溶液及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铵等溶液。

其含量测定方法有重量法、荧光法、比色法、极谱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而单味植物药或其复方制剂中的蒽醌化合物含量,一般以大黄素或大黄酸、1,8-二羟基蒽醌为标准测定游离蒽醌或总蒽醌,结合蒽醌的量等于总蒽醌减去游离蒽醌。

1 比色法
根据蒽醌类及其苷大多数是黄色或橙红色的,羟基蒽醌能溶于碱溶液中而显红或紫红色;蒽酚和二蒽醌与碱液不显红色,只能呈黄色,需经氧化成羟基蒽醌后才与碱作用显红色;羟基蒽醌类因结构不同与醋酸镁的甲醇溶液反应可显橙、红、蓝、紫等色的性质而比色测定。

1.1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24 h的大黄素(或大黄酸、1,8-二羟基蒽醌)对照品适量用碱液(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或其与2%氢氧化铵溶液的混合溶液)或0.5%~1%醋酸镁甲醇溶液定溶,在500~550 nm波长处扫描,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对浓度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4~24 μg/ml。

1.2 游离蒽醌的测定:取药物细粉或其制剂粉末适量(约相当于游离蒽醌1.5 mg)加乙醚(或氯仿)溶解或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

将乙醚挥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加醋酸镁甲醇溶液至定容;或将乙醚提取液移入分液漏斗中,用碱液提取并定容[1],比色测定,依标准曲线计算含量。

1.3 总蒽醌的测定
1.3.1 先水解后提取: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总蒽醌1.5 mg),用酸液(1~7.5
mol/L硫酸溶液或1.5~6 mol/L盐酸溶液)20~30 ml[2,3,4],水浴回流1~2 h,以使结合态的蒽醌苷水解,使蒽醌游离,再用乙醚(或氯仿)萃取,并将过滤的药物残渣及滤纸经50℃干燥后用乙醚回流提取,待索氏提取器内提取液无色,合并乙醚液,照游离蒽醌测定法测定。

对含还原型蒽酮苷(如番泻苷)的样品,根据其可被三氯化铁氧化,酸水解成氧化型蒽醌苷元这一原理,称取供试品适量,加水30 ml超声处理15~30 min(提高溶解、提取效率,大大缩短溶解、提取时间),加10.5%三氯化铁溶液20 ml,回流20~60 min[3],再加盐酸1~3 ml继续回流30 min,放冷,再进行萃取与测定。

因蒽醌类与碱液显色后,过氧化氢不能使其褪色,而其它有色物质可被其氧化褪色的原理,对含有干扰测定成分的碱萃取液[2],加1%过氧化氢溶液少量,在沸水浴中加热4 min氧化,冷却,定容,比色测定。

1.3.2 先提取后水解:取供试品适量,加甲醇(或乙醇、氯仿等),对含蒽醌的浸膏制剂,超声处理30 min[5],使溶解,对含蒽醌的原植物药粉末制剂,应置索氏提取器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将甲醇回收至干,残渣用酸液水解,乙醚(或氯仿)萃取,依法测定。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中游离蒽醌的含量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用2 ml
3.1 μg/ml的1,8 二羟基蒽醌标准液在300~6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激发波长扫描,蒽醌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为460 nm,固定该激发波长,扫描得发射谱图,得到其发射波长(λem)为540 nm。

结果见图1。

图1 蒽醌标准液的激发波长和荧光波长(略)
选择该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即λex/λem=460 nm/540 nm)作为后继测定的工作条件。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1.8 二羟基蒽醌2.5 mg置5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丙酮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对照原液。

精密量取对照原液0.05,0.1,0.2,0.3,0.4,0.5,0.6 ml分别置10 ml棕色容量瓶中,用丙酮定容,以丙酮试剂为空白,在λex =460 nm 和λem=540 nm处测其溶液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溶液的荧光强度(IF)与溶液浓度(C)在0.25~
3.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见图2。

图2 游离蒽醌荧光强度标准曲线图(略)
2.3 条件考察
2.3.1 溶剂的影响选择丙酮、甲醇、氯仿试剂,考察了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在丙酮中荧光强度大、灵敏度高,且空白溶剂在此范围内几乎无荧光吸收(与文献报道一致[2]),在激发波长为460 nm、发射波长为540 nm处,其拉曼光较小,对实验影响较小,图像也较直观,故本实验选用丙酮作溶剂,见图3。

图3 丙酮、甲醇、氯仿荧光效果图(略)
2.3.2 放置时间对游离蒽醌荧光强度的影响依照分析步骤,测定放置不同时间后的1,8-二羟基蒽醌的相对荧光强度。

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相对荧光强度逐渐减小,荧光强度在0~3 h内基本稳定,因此应保证在3 h内测定荧光。

表1 放置时间对游离蒽醌荧光强度的影响(略)
2.4 样品的测定
2.4.1 样品溶液的制备取摄氏60℃干燥1 h的大黄粗粉80 mg,加50 ml 95%乙醇,先在25 kHz 频率下超声20 min,然后水浴上加热至微沸,回流1.5 h,采用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30 min,取上清液,残渣再加50 ml 95%乙醇液加热回流30 min,离心取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浓缩后挥去乙醇,残渣加二次蒸馏水10 ml,1 mol/L NaOH 2滴、氯仿15 ml,分离后将水溶液于冰水浴中并加乙醚10 ml、盐酸0.4 ml后立即密封振摇3 min,静止分层,如此方法萃取3次合并乙醚液,挥尽乙醚后加50 ml丙酮,得样品溶液。

2.4.2 精密度实验分别精密吸取样品溶液1 ml于5个1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丙酮定容。

在λex/λem=460 nm/540 nm下测荧光强度。

结果见表2。

RSD 为0.3%,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