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框架结构与教学实践

合集下载

草业科学的多维结构_任继周

草业科学的多维结构_任继周

院士高层论坛草业科学的多维结构任继周,侯扶江(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摘要:在现代科学领域,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维的概念被普遍运用。

维具有理论体系的实在性,为科学构架所依附。

草业科学有自己的维度。

草原类型学、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和草业信息学分别构成草业科学的类型维、化学维、系统维和信息维。

其中类型维是认知草原现象的总钥匙。

化学维是系统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本初判读刻度。

系统维是现代草业和草业科学生命存在和延续的依托。

信息维是现代草业科学的神经网络。

4维学科独立地阐述了各自完整的理论体系,又互相交叉渗透,贯彻于草业科学各个板块和分支学科之间,既联系又规整了草业科学,形成草业科学整体丰富多彩的多维结构。

关键词:草业科学;多维结构;类型维;化学维;系统维;信息维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0)03-0001-05* 维(dimension )原是几何学和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后来为现代科学普遍运用。

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都有各自认知的维和由此发生的多维结构。

物质世界中认为一切物体都由多维结构构成[1]。

在高维空间更容易发现事物的属性,如细胞,在二维只能观察平面,而三维空间才能看清它们的详细构造。

同样,在任何一个宏大的精神世界中,也有自己的多维结构。

例如,春秋时期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他说一个国家四维不能缺失,“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2]。

他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管子认为这4条大纲贯彻国人的精神世界,支撑了华夏的文化大厦。

草业科学也有自己的维度。

如维度缺失,草业科学内涵将有所缺损。

维度缺失越多,系统损失越大。

维度缺失过多,可导致草业科学的实质严重变性甚至全然消失。

草业科学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由3类因子群,3个主要界面和4个生产层这3个板块构成草业科学整体。

草业科学专业(卓越草原师)实践教学指导书

草业科学专业(卓越草原师)实践教学指导书

草业科学专业(卓越草原师)实践教学指导书《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书》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介绍草业科学专业是以学习草原生态系统为核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培养具备卓越草原师素质的专业人才。

草业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草原植物学、草地生态学、草地管理学等多个领域。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2 实践教学目标本指导书旨在明确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指导和参考。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实践教学内容2.1 野外调查与实验草业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重点是野外调查与实验。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和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掌握草原植物的分类、生长和繁殖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2.2 草地管理与保护草地管理与保护是草业科学专业的重要内容。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草地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草地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草地管理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章实践教学方法3.1 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

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2 小组合作与讨论在实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对实践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第四章实践教学评价4.1 实践报告与实验成绩在实践教学中,要进行实践报告和实验成绩的评价。

学生需要根据实践过程和实验结果撰写实践报告,并参与实验成绩的评定,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水平。

4.2 实践评价与反馈在实践教学中,要进行实践评价和反馈。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实践方法和提高实践能力。

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探讨

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探讨

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探讨摘要论述了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合、优化实践教学的基本设想及初步实践,讨论了实践教学模式整合、优化的现实意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为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优化高等农业院校的草业科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该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草业科学专业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更显重要,而实践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和丰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山西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1999年申请并获准招生,至今10年来,在实施拓宽专业、夯实基础的人才培养方针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教学方面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实践教学目前仍然是制约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限制因素,如何搞好实践教学,国内外在认识和实践中尚无定论,没有可遵循的模式。

为了使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符合新时期的要求,该校在认识性实践教学、印证性实践教学、科研性实践教学、生产性实践教学等环节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努力探索适应新世纪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方法,建立一套适应新世纪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体系,以为高等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培养新型人才服务。

1当前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1.1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束缚,以及长期的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影响,现在仍然有很多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重理论、轻实践方面,其主要表现:一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和一种补充的片面认识,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依附于理论教学。

因此,许多教师和学生只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课时越减越少,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课堂中讲课随意性很大;学生课前不预习实践指导,课中不认真实践或不愿意动手。

草业科学的多维结构

草业科学的多维结构
4维 学 科 独 立 地 阐述 了各 自完 整 的 理 论 体 系 , 互 相 交 叉 渗 透 , 彻 于 草 业 科 学 各 个 板 块 和 分 支 学 科 之 间 , 联 系 又 贯 既 又 规 整 了草 业 科 学 , 成 草 业 科 学 整 体 丰 富 多 彩 的多 维 结 构 。 形
自认知 的维 和 由此发 生 的多 维结 构 。物质 世 界 中认 为 一切 物体 都 由多 维结 构构 成l 。在 高维 空 问更容 易发 现事 】 ]
物 的属 性 , 细 胞 , 二 维 只能观 察平 面 , 三维空 间 才能看 清 它们 的详 细构 造 。 同样 , 任何 一个 宏 大 的精 神世 如 在 而 在 界 中 , 有 自己的多 维结 构 。例 如 , 秋 时期 管子 说“ 也 春 礼义 廉 耻 , 国之 四维 ” 。他 说 一 个 国家 四维 不 能缺 失 , 一维 “
的界面 过程 , 讨 各 个 界 面 , 示 其 理 论 问题 及 探 揭 其 在生产 中的 映射 , 它们 构成 草 业 普 通 高 等 教 育
的 框 架 ; 草 业 职 业 教 育 主 要 针 对 草 业 科 学 的 生 而 产 过 程 , 即 4个 生 产 层 , 据 各 个 生 产 层 的 需 亦 依
第1卷 9
第 3 期
一 院 高 论~ 士 层 坛~
《 《 《 《 { ≯




1— 5
Vo . 9, . 1 1 No 3
ACTA PRA TA CU LTU R AE N I SI CA
21 0 0年 6月
草 业 科 学 的 多维 结构
任 继 周 , 扶 江 侯
、 科学 整体 。பைடு நூலகம் 我们 不 妨 以草 业 科 学 的 教 育体 系 为样 本 , 来

基于“卓越计划”的草业科学专业“分层次多模块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模式的构建

基于“卓越计划”的草业科学专业“分层次多模块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模式的构建

基于“卓越计划”的草业科学专业“分层次多模块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模式的构建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向现代化、科学化方向转变。

草地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资源,草业科学专业的培养对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水平的草业科学专业人才,我校基于“卓越计划”精神,构建了一套“分层次多模块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和专业能力培养。

一、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并重的教学原则草业科学专业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地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我们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注重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并重的教学原则。

在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设置了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二、分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1.基础实践环节在专业课程学习的最初阶段,我们设置了基础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基础实践环节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地调查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这一阶段侧重于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后续高级实践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高级实践环节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将进入高级实践环节,这一阶段包括综合实验、实践技能训练、科研实践等多个模块。

在综合实验中,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实验,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技能训练环节则包括草地管理、饲草种植等实际操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科研实践环节则是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科研创新能力。

高级实践环节的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实践技能。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我们采用了多模块的实践教学方式,包括实验模块、实地考察模块、技能操作模块、实习模块等。

每个模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1.实验模块实验模块是基础实践环节和高级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业科学专业(卓越草原师)实践教学指导书

草业科学专业(卓越草原师)实践教学指导书

草业科学专业(卓越草原师)实践教学指导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草地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草业科学专业作为研究草地生态、利用和管理的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为了培养具有优秀实践能力的草地管理专业人才,各高校设立了草业科学专业,其中卓越草原师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

为了更好的开展卓越草原师实践教学工作,我们编写了这份实践教学指导书,旨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专业素质,为未来从事草地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一、实践前的准备工作1. 熟悉实习单位情况:了解实习单位的植被类型、优势植物种类、草地面积及管理措施等情况,为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2. 做好安全准备:实习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遵守安全规定,配戴好防护用具,避免意外发生。

二、实践中的主要内容1. 草地调查与监测:通过实地调查,了解草地的生长状况、植被结构、物种组成等信息,掌握草地的基本情况。

2. 草地管理与保护:学习草地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草地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学习如何促进草地的恢复和更新。

3. 草地资源利用:了解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学习草地畜牧业、草地种植和草产品加工等相关技术,探索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

4. 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实地实践,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草地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实践结束后的总结与反思1. 总结实践经验:总结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整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形成实践报告。

2. 反思自身能力:反思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个人的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为以后的实践工作做好准备。

3. 提出建议意见:根据实践经验,向实习单位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为实践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卓越草原师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锻炼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草业科学框架结构与教学实践

草业科学框架结构与教学实践

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2010 年第 4 期 ( 总第 92 期)
本大学教科书诞生开始 学以来
[ 2]
[ 1]
,到现在已经 90 年了 。
因子构成地带性格局 。 土地因子在地质构造的基 础上,在大气因子的制约下发生 、 发展着 。 土地 因子含有地形和土壤两大要素,地形影响局地的 水热再分配,土壤是生物的载体,是在一定生物 环境下形成的,因而土壤受生物因子的影响又反 转来作用于生物因子 。 位点因子是指该生态系统 所处的地理坐标,是交通的通量评价和资源密度 等的函数,是人类对生态系统实施干预时首先考 虑的因素 。 在全球趋向一体化的时代,位点因子 往往居于系统发展的关键地位 。 社会因子群是草地农业系统所处的社会立地 条件 。 包 含 系 统 所 处 社 会 的 科 技 水 平 、 生 产 水 平 、 生活水平 、 劳动力分布与素质等 。 它们影响 草地资源开发程度和生产效益 。 社会因子群既表 征草地生态系统的品格现存量,也预示草地生态 系统的发展趋势 。 这对判断该系统的发展前景及 存在风险至关重要 。 非生物因子群是该生态系统能否生存的自然 条件 。 社会因子群则是决定该生态系统能否发展 的社会环境 。 缺乏适当的自然立地条件,草地农 业生态系统无以生存; 缺乏社会立地条件,草地 农业生态系统将失去其农业属性和发展前景 。 因此,对 这 些 因 子 群 应 该 有 相 应 的 专 业 课 程,以探讨各个因子的基本内容和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 。 这些课程属于基础课,目标是掌握草业 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 它们是 草业科学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但一般难以成为草 业科学专业的发展 、 研究方向 。 以上 3 类因 子 群 通 过 若 干 界 面 的 复 杂 作 用, 导致草地农业系统进化,完成草业科学的构建和 发展 。 ( 二) 三个主要界面 草业科学由许多界面沟通 、 连缀而成 。 草地 农业生态系统含有许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各有 自己的界面 。 子系统正是通过相关的界面互相分 隔并 互 相 联 系 的 。 分 隔 与 联 系, 是 界 面 双 重 作 用 。 界面是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区域,是 系 统 最 活 跃、 最 敏 感、 功 能 最 密 集 的 部 分

090503 草业科学

090503 草业科学

090503 草业科学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草业科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硕士生:1、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应掌握草业科学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的进展与动态,具有某一方面系统的专业知识。

能熟练地运用生物统计技术和计算机,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组织、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态度和科学作风。

硕士学位获得者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从事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工作。

3、身体健康。

二、主要研究方向1、草地管理、草地生态与资源2、牧草栽培、草产品加工与利用3、牧草种子、牧草育种与生物技术4、草坪与城市绿化三、培养年限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为2-3年,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

第一年以课程学习,第二年以论文工作为主。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二年制硕士生获得学位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3学分。

培养环节学分7学分(实践教育2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2学分,学术交流2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学位课程70分及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鼓励培养交叉学科的人才。

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需要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

跨专业补修的成绩以60分为及格,成绩单上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

本专业研究生跨专业选修其它课程需根据当年课程规划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1、学位课1.外国语 3.02.自然辩证法 2.0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4.高级草地生态学 2.05.牧草育种技术 1.56.草地科学研究方法 1.57.草地科学专业Seminar 2.0硕士研究生外语六级通过者可申请英语免修,英语成绩按照六级分数登录,取得相应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Fig 1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因子群
Three factor groups of agro - grassland ecosystem
在草业学科的 3 个因子群中,生物因子群居 于核心地位 。 它是推动生态系统内涵发展的原动 力,是任何生态系统存在的基本依据,也是生态 系统的动力系统 。 非生物因子 群 是 生 态 系 统 的 自 然 立 地 条 件, 其中包含大气因子 、 土地因子和位点因子 。 大气 · 2·
[ 4]
从王栋教授 1946 年 在 前 中 央 大 学 开 设 草 原 管 理 ,在我 国 也 有 近 70 年 的 历 史 。 从 大 学 里零星设立的几门课程,到成立草原专业,专业 ,草业科学 的名称从 “草原学 ” 到 “草业科学 ” 即将由二级 学 科 晋 升 为 一 级 学 科,与 植 物 生 产 、 森林资源 、 环境生态 、 动物生产 、 动物医学 、 水 产等 6 个学科类并列,实现了质的飞跃 。 目前全 国各高等学校已经设立了 30 个草业科学专业
6] 4 个生产层之间也可能发生 系 统 耦 合 [ ,导
致更高一级 的 系 统 发 生, 从 而 放 大 产 生 效 益 对草业系统做出贡献 。 二 、 草业科学的课程系统
[ 7]
( 图 3 ) 。 这就需要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等社会科学通过界面 C
在草业科学的框架规定下,形成草业科学的 课程系统 。 ( 一) 基础课 第一 类, 有 关 非 生 物 因 子 群 的 课 程: 气 象 学,土壤学,自 然 地 理 学 ( 部 分 与 生 物 因 子 群 · 3·
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2010 年第 4 期 ( 总第 92 期)
草地农业系统的四个生产层
[ 5]
Four production levels of agro - grassland ecosys-
能流 Energy flow 收益返还 Reture of income → 可能的系统耦合 Potential system coupling
产部分 。 如牧草生产,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本 层位中, 它 的 主 要 功 能 是 为 动 物 生 产 提 供 食 物 源 。 动物生产层是以家畜 、 家禽和野生动物及其 产品为主要生产目标的部分 。 后生物生产层,是 指加工 、 流通,以及为草业系统服务的专用人才 的培养教育等 。 4 个生产层是生产管理系统的不同生产层 次 。 每一个生产层都可能获得农业生产效益 。 根 据系统发展的阶段,每一个生产层都可能发生若 干界面行为 。 生产层不是界面的直接映射,但界 面的理论对它有指导作用 。
[ 3]

这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生产发展 、 科学进步 、 视野开阔产生的硕果 。 但草业科学的发展,经过 了如此巨大的时空跨度,有必要在过去滚动发展 的基础上,就草业科学的整体框架进一步深入探 讨和梳理 。 一 、 草业科学的框架结构 草业科学是研究从草地资源到草地农业生产 的草地农业系统的科学 。 它 由 3 类 因 子 群 、 3 个 主要界面和 4 个生产层组成 。 ( 一) 三类因子群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由生物因子群,非生物因 子群和社会 因 子 群 构 成 ( 图 1 ) 。 每 一 个 因 子 群 有其特殊内涵因子 。
草业科学框架结构与教学实践
草业科学框架结构与教学实践
任继周
( 兰州大学 摘 要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甘肃 兰州
*
730020 )
草业科学是研究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主要由三个因子群 、 三个主要界面和四个生
产层构成 。 其中生物因子群居于核心地位,非生物因子群是生态系统的自然立地条件,社会因子群是 草地农业系统所处的社会立地条件 。 三个因子群是基础课的依据; 界面是系统最活跃 、 最敏感 、 功能 最密集的部分,是科学创新和新的分支学科的生长点; 四个生产层是设立二级专业的依据 。 草业学科 的这一框架结构在兰州大学以及相关的院校中试行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 关键词 草业科学;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因子群; 界面; 生产层 G642. 44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图2 Fig 2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界面
Main interfaces of agro - grassland ecosystem 图3 Fig 3 tem
[ 5]
通过地境 — 植被界 面 ( 界 面 A ) , 使 植 被 系 统和地境系统进化为草地系统 。 其中包含若干因 子 。 对于草业科学来说,我们聚焦于牧草与地境 之间的 关 系 过 程, 而 不 是 去 研 究 那 些 因 子 的 本 身 。 界面规范强化了草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的深 度。 同样,通过 草 地 — 家 畜 界 面 ( 界 面 B ) , 系 统进化为草地生态系统,即草畜系统 。 这个系统 的本质是 自 然 生 态 系 统 农 业 化 过 程 还 没 有 完 备 的 、 半自然 、 半农业的草地生态系统 。 传统的草 原学的触角基本到此为止 。 通过草畜 — 社 会 界 面 ( 界 面 C ) , 形 成 草 地 农业生态系统,即草业系统 。 至此,草地农业生 态系统的属性已经完全具备,草业系统完成了系 统进化的全过程 。 界面对规范学科性质 、 明确教学内容 、 决定 研究方法 、 强化研究内涵 、 精选研究设计是至关 重要的 。 这是草业科学方法论的关键所在 。 ( 三) 四个生产层 上述草业生产的 3 个界面,构建了草业生产 的 4 个生产 层 ( 图 3 ) 。 草 地 农 业 生 态 系 统 通 过 生产层来表 达 其 生 产 特 性 。 按 其 生 产 属 性 来 看, 前植物生产层是不以生产动植物产品为主要目的 而以景观效益为主要社会产品的生产部分,例如 自然保护区 、 水土保持区 、 风景旅游公园等,主 要体现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 。 植物生产层是传统 的牧草 、 作物 、 果蔬 、 林木等生态系统的初级生
The Framework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
REN Ji - zhou ( School of Pas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 Technology / Grassland Ec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Gansu ,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20 ,China ) Abstract : Pratacultural science is a scientific area to study the grassland agro - ecosystem ,and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elemental groups ,three main interfaces and four production levels. Among three elemental groups ,the biotic factors play a key role in grassland agro - ecosystem ,while the abiotic and social factors are the natur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 ecosystem ,respectively. The three elemental groups set up the foundation for the basic courses ; the interfaces are the most active ,sensitive and function - dense parts of the ecosystem and thereby form the growing points of new branches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 and its innovations ; the four production levels are the fundamentals to establish secondary specialties in the field. Some preliminar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erms of the framework of prataculture science in Lanzhou University and other related institutions. Key words : pratacultural science ; grassland agro - ecosystem ; factor group ; interface ; production level
草业 科 学 从 1923 年 美 国 Arthur W Sampson
*
所著 《Range and Pasture Management 》 作为第一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2010 - 06 - 10 任继周 ( 1924 - ) 男,山东平原人,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草业科学研究 .
· 1·
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2010 年第 4 期 ( 总第 92 期)
本大学教科书诞生开始 学以来
[ 2]
[ 1]
,到现在已经 90 年了 。
因子构成地带性格局 。 土地因子在地质构造的基 础上,在大气因子的制约下发生 、 发展着 。 土地 因子含有地形和土壤两大要素,地形影响局地的 水热再分配,土壤是生物的载体,是在一定生物 环境下形成的,因而土壤受生物因子的影响又反 转来作用于生物因子 。 位点因子是指该生态系统 所处的地理坐标,是交通的通量评价和资源密度 等的函数,是人类对生态系统实施干预时首先考 虑的因素 。 在全球趋向一体化的时代,位点因子 往往居于系统发展的关键地位 。 社会因子群是草地农业系统所处的社会立地 条件 。 包 含 系 统 所 处 社 会 的 科 技 水 平 、 生 产 水 平 、 生活水平 、 劳动力分布与素质等 。 它们影响 草地资源开发程度和生产效益 。 社会因子群既表 征草地生态系统的品格现存量,也预示草地生态 系统的发展趋势 。 这对判断该系统的发展前景及 存在风险至关重要 。 非生物因子群是该生态系统能否生存的自然 条件 。 社会因子群则是决定该生态系统能否发展 的社会环境 。 缺乏适当的自然立地条件,草地农 业生态系统无以生存; 缺乏社会立地条件,草地 农业生态系统将失去其农业属性和发展前景 。 因此,对 这 些 因 子 群 应 该 有 相 应 的 专 业 课 程,以探讨各个因子的基本内容和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 。 这些课程属于基础课,目标是掌握草业 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 它们是 草业科学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但一般难以成为草 业科学专业的发展 、 研究方向 。 以上 3 类因 子 群 通 过 若 干 界 面 的 复 杂 作 用, 导致草地农业系统进化,完成草业科学的构建和 发展 。 ( 二) 三个主要界面 草业科学由许多界面沟通 、 连缀而成 。 草地 农业生态系统含有许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各有 自己的界面 。 子系统正是通过相关的界面互相分 隔并 互 相 联 系 的 。 分 隔 与 联 系, 是 界 面 双 重 作 用 。 界面是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区域,是 系 统 最 活 跃、 最 敏 感、 功 能 最 密 集 的 部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