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鼠赋【精品-】
《黠鼠赋》原文及赏析

《黠鼠赋》原文及赏析导语:本文是一篇理趣兼胜的寓言小赋,作者选取一桩生活小事,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乘人不避而逃脱的故事,说明了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而君之”,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原因全在人们不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而游於外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辞赋精选,欢迎大家参考!《黠鼠赋》原文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黠鼠赋》翻译苏子在晚上坐着,有一只鼠正在咬东西。
他拍床制止老鼠咬东西,声音已经停止了,又发出老鼠咬物的声音。
他让童子用烛火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
鼠咬物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
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闭在里面因而不能够离开。
”童子打开袋子看里面,寂静得好像什么都没有,童子拿起蜡烛寻找,袋子里有一只死老鼠。
童子惊讶地说:“这刚刚还在咬东西,却立刻死了?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那是鼠的鬼魂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有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感叹说:“这只老鼠真狡猾,让人惊奇异啊!老鼠被关闭在袋子里,袋子坚韧因而老鼠不能够咬洞的。
因咬不穿袋子却故意装作咬东西,用声音吸引人们的注意。
还没有死却装死,用死的样子寻求逃脱。
黠鼠赋全面版

翻译:
苏轼在夜里坐着,有老鼠在咬(东西)。(苏轼) 拍击床,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一次响起。(苏轼) 命令童子用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箱形器具。老鼠咬 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 住,就不能离开了。”(童子)打开箱子来看里面,空 空的一无所有。(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箱子中有一 只死了的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叫的, 怎么突然死了?以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 子)把箱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 算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我)坐下来,闭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这件 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对我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 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你自己心里不专 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左右,所以一只老鼠 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人 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 一口锅时免不了失声惊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 到蜂蝎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一的结果。这是你早 说过的话,忘记了吗?”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 子又醒悟了。(我)于是命令童子拿着笔,记下了 我的文章。
学习目标:
1.熟读本文,在此基础上理解一些文言文常用实 词的意思。
2.了解古文中辞赋的基本特点,与借物立论的方 法。
3.理解文章中揭示的哲理。 (除了“阅读提示”中的内容以外,还有没有 其它深意?)
请同学们较流利地 朗读全文,并试着 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注意下列难读、 难懂的生字词):
生字词:
啮 :nie(4) 拊 :fu(3) 橐 :tuo(2) 嘐 :jiao(1) 聱 :ao(2) 遽 :ju(4) 虿 :chai(4)
黠鼠赋原文和译文

黠鼠赋原文和译文黠鼠赋原文和译文《黠鼠赋》描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逃脱的情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中既有儒家“刺时刺事”的内涵,又有道家“万物有灵,草木有本心”的气韵。
故事本身,读后也能令人感慨万千,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而君之”,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原因全在做事时是否精神专一。
专一则事成,疏忽则事败。
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以下是黠鼠赋原文和译文,欢迎阅读。
黠鼠赋宋代:苏轼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译文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老鼠在咬(东西)。
苏子拍击床板,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一次。
(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
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
”(童子)打开袋子来看里面,里面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发现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叫的,怎么会突然死了呢?那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叹了口气说:“真是奇怪啊,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很坚固、老鼠不能够咬破的。
苏轼黠鼠赋注释

苏轼黠鼠赋注释引言苏轼是宋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他以其豪放冲动的个性和才华横溢的作品而闻名。
他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骈文等,其中黠鼠赋是他在政府官职遭到贬斥后写的一篇讽刺文章。
本文将对苏轼黠鼠赋进行注释和解析,以深入探讨该篇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一、赋名1.1 黠鼠黠鼠是指聪明狡诈的老鼠,也被用来指代有智慧的人。
苏轼以黠鼠比喻自己,借此表达自己对愚昧政府官员的批评。
二、整体结构苏轼黠鼠赋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序言、内篇、中文传花、自白、黠谟、勉黠鼠和尾肆。
每个部分都有着独特的意义,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篇文章的主题和发展。
2.1 序言在序言中,苏轼以自嘲的方式自称为黠鼠,表达自己在公务方面的无奈和不满。
他通过描述官员们的无能和贪婪来表达对朝政的批评。
2.2 内篇内篇是整篇文章的主要部分,苏轼通过对鼠类生存状态的描写,比喻自己的境遇。
他通过描绘黠鼠的生活方式和智慧,暗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应对逆境的能力。
同时,他也在文章中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嘲讽。
2.3 中文传花中文传花是整篇文章的亮点之一,苏轼通过对文字的游戏和变换,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通过交替使用正文和注释的方式,他将黠鼠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黠鼠与苏轼苏轼将自己比喻为黠鼠,表达了自己对政府的不满和批评。
通过黠鼠这一形象,苏轼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应对逆境的能力,同时也借用黠鼠这一形象来嘲讽和讥笑那些贪婪和无能的官员。
四、意义与价值苏轼黠鼠赋作为一篇讽刺文章,从多个层面体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不满。
通过对黠鼠这一形象的运用,苏轼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愚昧政府官员的批评,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刻的社会评论价值,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结论苏轼黠鼠赋是一篇批评政府官员的讽刺文章,通过对黠鼠这一形象的描绘,苏轼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和愤怒。
该篇文章通过独特的结构和文字游戏,展示了苏轼的才华和智慧,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文学和思想遗产。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黠鼠赋》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黠鼠赋》本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构思精巧,语言得当,读来令人既一心盎然,又回味无穷。
黠鼠逃脱的场面之生动,由此引发的议论之深刻,趣味与哲理兼备;更可贵的是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本文是一篇理趣兼胜的寓言小赋,作者选取一桩生活小事,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机逃脱的故事,说明了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而君之”,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原因全在疏忽大意,告诉我们做事应当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从而悟出来一个道理:成功来自专一,漏洞处于麻痹,因而从事任何事情都应该认真严谨,用心专一。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
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苏轼夜里坐,听见有只老鼠正在咬。
他拍床使老鼠停止咬东西的声音,声音已经停止了,,又发出声音。
命令童子用烛火照床底,有袋子里面是空的,老鼠咬物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
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在里面不能离开。
”打开袋子来看里面,静静得什么也没有。
拿起蜡烛来寻找,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刚还在咬东西,怎么就死了呢?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老鼠的鬼魂吗?”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跑了。
苏轼《黠鼠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黠鼠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黠鼠赋苏轼苏午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全部,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假设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6.对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拊床而止之拊:拍②使童子烛之烛:火烛③有橐中空橐:袋子④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见:看见⑤向为何声向:刚才⑥登龟狩麟登:捉取⑦乌在其为智也?乌:何,哪里⑧余俛而笑俛:同“俯”,低头A.①③B.②④C.⑤⑦D.⑥⑧7.以下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讲解并描述了狡猾的老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机脱逃的的故事。
B.本文中“鼠之黠”表现在其用声音引人留意,装死以逃脱。
C.本文说明最有聪慧的人类被老鼠欺诈的缘由全在心善新奇。
D.本文告知我们做事应一心一意,用心致志才能胜利的道理。
8.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9.本篇是苏轼少年时代写的一篇咏物赋,洋溢着深厚的情趣,又渗透着深永的哲理。
“趣幽旨深”,蓄理在中,耐人寻味。
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作详细分析。
苏轼《黠鼠赋》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苏轼《黠鼠赋》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
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
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
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怍。
〔注〕嘐(犼犻ā狅交)嘐聱(á狅熬)聱:象声词,鼠咬物声。
扰龙:驯服龙。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古代有董父,能“扰畜龙,以服事帝舜”。
杜预注:“扰,驯服之也。
”伐蛟:擒蛟。
登龟:古以为龟有灵,取以决吉凶,入宗庙,故曰“登”。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命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
”狩麟:《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
”君之:谓做它们的主宰。
“惊脱兔”句:《孙子·九地》形容用兵之法:“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谓开始像处女一般沉静,使敌人不注意防备,然后像逃走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使敌人来不及抵抗。
识(狕犺ì志):通“志”,记。
一:专心。
二于物:受外物干扰、左右。
“人能”四句:传为苏轼十岁时所作《夏侯太初论》中句,见《能改斋漫录》卷八引《王立之诗话》,又见于苏轼《颜乐亭诗》序和此赋中。
怍(狕狌ò作):惭愧。
【文章鉴赏】这是一篇寓言式的咏物小赋。
首段叙述黠鼠装死逃脱的故事,次段写作者悟出鼠的狡猾,感叹为其所骗,末段由这件日常小事引出一番议论,从而说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在所有的生灵中,人是最有智慧的,但智慧的充分发挥必须依赖意志的专一。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注释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注释黠鼠赋文言文翻译(黠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本文是一篇理趣兼胜的寓言小赋,选取一桩生活小事,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乘人不避而逃脱的故事,说明了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而君之”,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原因全在人们不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而游於外物。
黠鼠赋朝代:宋朝|:苏轼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注释夜:在夜里黠:狡猾。
方:正在啮:咬。
拊:拍。
止:制止。
既:一会儿。
止:停止。
复:再、又。
作:出现。
使:派遣、让。
烛:用烛火照,这里作动词用。
橐:袋子。
嘐嘐聱聱: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
见闭:被关闭。
见:被。
发:打开。
寂:寂静。
索:寻找。
是:这。
方:刚刚。
遽:立刻,就。
向:刚才。
为:是。
岂:难道。
覆:倾倒。
堕:落,掉。
走:逃跑。
虽:即使。
是:这。
穴:咬洞,这里作动词用。
致:招引。
扰龙伐蛟:扰,驯服。
伐,击,刺杀。
此处指“擒”登:捉取。
登龟,以龟壳占卜。
君:统治,这里作动词用。
见使:被役使。
脱兔于处女:起初像处女一样沉静(使敌方不做防备)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使对方来不及出击,这里指老鼠从静到动的突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止:拊床而止之 (使……停止)
▪ 出:覆而出之 (使……出来 )
名词作动词
▪ 穴:橐坚而不可穴也 (咬洞) ▪ 烛:使童子烛之(用蜡烛照) ▪ 君:役万物而君之(统治)
使动用法
▪ )
被动用法
▪ 见使:卒见使于一鼠
(被役使)
▪ 见闭: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被关闭)
▪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脱兔
人和老鼠哪个更智慧呢?
▪ 老鼠——黠,狡猾
▪ 人 ——智,智慧
故事结局是怎样的?
▪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 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 狡猾的老鼠假死,给人们制造了假象。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不要被假象迷惑。
黠鼠赋
苏轼
“鼠之黠”主要表现在哪里?
▪ 不啮而啮,以声致人; ▪ 不死而死,以形求脱。
老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不啮而啮,以声致人 ”的表现
▪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 作。”
▪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不死而死,以形求脱 ”的表现
▪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处女
哪条线段长?
哪条线段长?
假象很多 如何辨识
去伪存真
▪ 多读书,多学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 不浮躁,不大意,集中精神,用心专一
两次“惊”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吗?
▪ 童子——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 何声,岂其鬼耶?”
▪ 苏轼——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 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善于思考 执着探究
▪ 思考它如何从人的眼皮子底下“堕地乃走”;
▪ 思考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 之”却为何“见使于一鼠”呢 ?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宋代眉州人。父
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
文学家,世称“三 苏”。
二十一岁中进士,唐宋八 大家之一。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 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是著名的诗人,杰 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还是著名的 画家和书法家。
回家作业
▪ 必做:整理课文中特殊用法的词 语解释,比如词类活用等。
▪ 选做:尝试翻译《黠鼠赋》第三 段内容。
名词作动词
▪ 穴:橐坚而不可穴也 (咬洞)
▪ 烛:使童子烛之
(用蜡烛照)
▪ 君:役万物而君之
(统治)
名词作动词
▪ 穴:橐坚而不可穴也 (咬洞) ▪ 烛:使童子烛之(用蜡烛照) ▪ 君:役万物而君之(统治)
OaG3z*rYkQcJ5B)t#mSeL7D+ w$oUgN9F1y&qWiPbH3A(s YlRdJ5C-u#nTfL8E0w$pVhNaG2y&rXjPcI4A)tZl ReK6C + v!nUgM8E1x%pWiOaG3z*r YkQcJ 5B)t#mSeL7D + w$oUgN9F1y&qWj PbH3A(sYlRdJ5C-u#nTfL8E0w$pVhNaG2y*rXjPc I4A)tZl ReK6C + v!nUgM8E1x%pWi OaH3z *rYkQc J5B)t#mSeL7D+ w$oUgN9F1y&q WjPbH3A(sYlR dJ6C-u#nTfL8E0w$pVhNaG2y*rXj PcI4A)tZlSeK6C+ v!nUgM8E1x%pWiOaH3z*rYkQcJ5B)u#mSeL7D+ w$oUgN9F1y&q WjPbH 3A(sYl RdJ6C u#nTfL8E0w%pVhNaG2y*rXjPc I4A)tZl SeK6C + v!nUgM8F1x%pWi OaH3z* rYkQc J5B)u#mSeL7D+ w$oUhN9F 1y&q WjPbH3A(sYlR dJ6C-u#nTfL8E0w% pVhNaG2y*rXj PcI4A)tZlSeK6C+ v!nUgM8F1x%pWiOaH 3z*sYkQcJ5B) u#mSeL7D+ w$oUhN 9F1y&q WjPbH4A(sYlRdJ6C-u#nTfL8E0w%pVhNaG2y* rXjQcI4A)tZlSeK6C+ v!nUgM8F1x%pWiOaH3z*s YkQcJ 5B)u#mSfL7D + w$oU hN9F1y&qWj PbH4A( sYlRdJ6F1x&q WiPbH3A(s YkRdJ5Cu#nTfL7E0w$pVhNaG2y&rXjPc I4A(tZl ReK6C + v!nTgM8E1x%pWi OaG3z* rYkQcI5B)t#mSeL7D + v$oUgN9F1y&qWi PbH3A( sYkRdJ5C-u#nTfL7E0w$pVhNaG2y&rXjPcI4A)tZ lReK6C+ v!nTgM8E1x%pWi OaG3z *rYkQc J5B)t#mSeL7D+ v$oUgN9F1y&qWiPbH3A(sYlR dJ5C-u#nTfL7E0w$pVhNaG2y&rXj PcI4A)tZlReK6C+ v!nTgM8E1x%pWiOaG3z*rYkQcJ5B)t#mSeL7D+ w$oUgN9F1y&q WiPbH 3A(sYl RdJ5C- u#nTfL8E0w$pVhNaG2y&rXjPcI4A)tZlReK6C+ v!nUgM8E1x%pWiOaG3z*rYkQcJ5B)t# mSeL7D+ w$oUgN9F1y&q WjPbH3A(s YlRdJ5Cu#nTfL8E0w$pVhNaG2y*rXjPcI4A)tZl ReK6C + v!nUgM8E1x%pWi OaH3z* rYkQcJ 5B)t#mSeL7D + w$oUgN9F1y&qWj PbH3A(sYlRdJ6C-u#nTfL8E0w$pVhNaG2y*rXjPcI4A)tZl SeK6C + v!nUgM8E1x%pWi OaH3z *rYkQc J5B)u#mSeL7D+ w$oUgN9F1y&q WjPbH3A(sYlR dJ6C- u#nTfL8E0w$pVhNaG2y*rXj PcI4A)tZlSeK6C+ v!nUgM8F1x%pWiOaH3z*rYkQcJ5B) u#mSeL7D+ w$oUhN 9F1y&q WjPbH3A(sYl RdJ6C -u#nTfL8E0w%pVhN aG2y*r XjPcI4A)tZlSeK6C+ v!nUgM8F1x% pWiOaH3z*sYkQcJ5B)u#mSeL7D + w$oU hN9F1y&qWjPbH4A( sYlRdJ 6Cu#nTfL8E0w%pVhNaG2y*rXjQcI4A)tZl SeK6C + v!nUgM8F1x%pWi OaH3z *sYkQc J5B)u#mSfL7D+ w$oUhN9F 1y&q WjPbH4A(sYlR dJ6C-u!nTfL8E0w%pVhNaG2y*rXj QcI4A)tZlSeK6D+ v!nUgM8F1x%pWiOaH3z*sYkQcJ5B) u#mSfL7D+ w$oUhN 9F1y&q WjPbH 4A(sYl RdJ6C -u!nTfL8E0w%pVhOaG2y*r XjQcI4A)tZlSeK6D+ v!nUgM8F1x%q WiOaH3C+ v!nTgM8E1x%pWiOaG3z*rYkQcJ5B)t#mSeL7D+ v$oUgN9F1y&q WiPbH3A(sYlRdJ5Cu#nTfL7E0w$pVhNaG2y&rXjPc I4A)tZl ReK6C + v!nTgM8E1x%pWi OaG3z* rYkQc J5B)t#mSeL7D+ w$oUgN9F1y&qWi PbH3A(sYlRdJ5C-u#nTfL8E0w$pVhNaG2y&rXjPcI4A)tZlReK6C+ v!nUgM8E1x%pWiOaG3z*rYkQcJ5B)t#mSeL7D+ w$oUgN9F1y&q WjPbH 3A(sYl RdJ5C- u#nTfL8E0w$pVhNaG2y*rXj PcI4A) tZlReK6C+ v!nUgM8E1x%pWiOaH 3z*rYkQcJ5B) t#mSeL7D+ w$oUgN9F1y&q WjPbH3A(sYlRdJ5C-u#nTfL8E0w$pVhN aG2y*r XjPcI4A)tZlSeK6C+ v!nUgM8E1x%pWiOaH3z*rYkQcJ5B)u#mSeL7D+ w$oUgN9F1y&qWjPbH3A(s YlRdJ6Cu#nTfL8E0w$pVhNaG2y*rXjPcI4A)tZl SeK6C + v!nUgM8F1x%pWiOaH3z*r YkQcJ 5B)u#mSeL7D+ w$oUhN9F 1y&qWj PbH3A(sYlRdJ6C-u#nTfL8E0w%pVhNaG2y*rXj PcI4A)tZlSeK6C+ v!nUgM8F1x%pWiOaH3z*sYkQcJ5B)u#mSeL7D+ w$oUhN 9F1y&q WjPbH 4A(sYl RdJ6C -u#nTfL8E0w%pVhN aG2y*r XjQcI4A)tZlSeK6C+ v!nUgM8F1x% pWiOaH3z*s YkQcJ5B)u#mSeL7D + w$oU hNcI5B)t#mSeL7D+ v$oUgN9F1x&q WiPbH3A(sYkRdJ5Cu#nTfL7E0w$pVhN9G2y&rXjPc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