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黠鼠赋》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黠鼠赋》文言文翻译苏轼的《黠鼠赋》是一篇富有哲理和趣味的文言文,下面是为您带来的白话翻译:原文: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译文:在夜里,苏轼正坐着,有一只老鼠正在咬东西。
他拍打着床板想制止老鼠,声音停止后不久又响起来。
于是,他让童子拿蜡烛来照一照,发现有个袋子里面是空的。
那“嘐嘐聱聱”的声音就是从袋子里发出来的。
苏轼说:“哎呀!这只老鼠被关在里面不能出去了。
”打开袋子一看,里面静悄悄什么也没有。
举起蜡烛来寻找,发现袋子里有一只死老鼠。
童子惊奇地说:“这老鼠刚才还在咬东西,怎么突然就死了呢?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掉到地上就跑掉了,即使是身手敏捷的人,也会措手不及。
原文: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译文:苏轼感叹道:“真奇怪啊,这老鼠真狡猾!它被关在袋子里,袋子坚固无法咬出洞来。
所以它就不咬别的地方而是咬袋子,用声音来引人来;它装死,凭借装死的模样来求得逃脱。
我听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
人们能够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神龟、狩猎麒麟,役使万物并且统治它们,最终却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吃惊于它像处女一样敏捷逃脱,人的智慧在哪里呢?”原文: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黠鼠赋——苏轼

黠鼠赋[宋] 苏轼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评析】这篇文人意趣很浓的小故事,描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逃脱的情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中既有儒家「刺时刺事」的内涵,又有道家「万物有灵,草木有本心」的气韵。
故事本身,读后也能令人感慨万千,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而君之」,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原因全在做事时是否精神专一。
专一则事成,疏忽则事败。
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注释】黠:狡猾。
啮:咬。
拊:拍。
止:使……停止橐(tuó):袋子。
嘐(jiāo)嘐聱(áo)聱: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
见闭:被关闭。
见。
被。
发:打开。
索:搜索。
穴:咬洞,这里作动词用。
致:招引。
扰:驯服;伐:击、刺杀,此处指「擒」。
登:捉取。
狩:狩猎。
君:统治,这里作动词用。
见使:被役使。
堕:陷入。
脱兔于处女:起初像处女一样沉静(使敌方不做防备)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使对方来不及出击,这里指老鼠从静到动的突变。
乌:何,哪里。
虿(chài):蝎子。
俛(fǔ):俯下身子。
【译文】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老鼠在咬(东西)。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与答案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与答案黠鼠赋苏轼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
既而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xiāo)聱(āo)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有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注释⑴黠:狡猾。
⑵啮:咬。
⑶拊:拍。
⑷止:使……停止⑸橐【tuó】:袋子。
⑹嘐【jiāo】嘐聱【áo】聱: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
⑺见闭:被关闭。
见:被。
⑻发:打开。
⑼索:搜索。
⑽穴:咬洞,这里作动词用。
⑾致:招引。
⑿扰龙伐蛟:扰,驯服。
伐,击,刺杀。
此处指“擒”。
⒀登龟狩麟:登,捉取。
狩,狩猎。
⒁君:统治,这里作动词用。
⒂见使:被役使。
⒃堕:陷入。
⒄脱兔于处女:起初像处女一样沉静(使敌方不做防备)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使对方来不及出击,这里指老鼠从静到动的突变。
⒅乌:何,哪里。
⒆虿【chài】:蝎子。
⒇俛【fǔ】:俯下身子。
译文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老鼠在咬(东西)。
苏子拍击床板,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一次。
(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
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
”(童子)打开袋子来看里面,里面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发现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叫的,怎么会突然死了呢?那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叹了口气说:“真是奇怪啊,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很坚固、老鼠不能够咬破的。
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够咬的时候咬破袋子,用假装咬袋子声音来招致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
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
(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神龟、狩猎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然后主宰他们,最终却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吃惊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变化中,人的智慧在哪里呢?”(我)坐下来,闭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
黠鼠赋原文及翻译

黠鼠赋原文及翻译黠鼠赋原文及翻译黠鼠赋描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逃脱的情节,是一个文人意趣很浓的小故事。
下面为大家准备了黠鼠赋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黠鼠赋原文及翻译【原文】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於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於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译文】苏子在晚上坐着,有一只鼠正在咬东西。
他拍床制止老鼠咬东西,声音已经停止了,又发出老鼠咬物的声音。
他让童子用烛火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
鼠咬物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
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闭在里面因而不能够离开。
”童子打开袋子看里面,寂静得好像什么都没有,童子拿起蜡烛寻找,袋子里有一只死老鼠。
童子惊讶地说:“这刚刚还在咬东西,却立刻死了?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那是鼠的鬼魂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有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感叹说:“这只老鼠真狡猾,让人奇怪!老鼠被关闭在袋子里,袋子坚韧因而老鼠不能够咬洞的。
因此在咬不穿的情况下装作咬袋子,用声音招引人。
在没有死的时候却装死,用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
我听说有生物,没有比人智慧的了。
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乌龟狩猎麒麟,役使万物,统治他们,最后被一只老鼠利役使。
《黠鼠》文言文翻译

昔有黠鼠,居山穴中。
其形小而黠,善伺人意。
一日,山中有一富商,携金珠而入山,欲购山中之宝。
鼠窥见之,心生贪念,遂匿于商人囊中,随商人而行。
商人不知鼠在其囊中,日夕行止,鼠皆随之。
商人至一山洞,洞中有一巨石,商人欲凿石以寻宝。
鼠知商人意图,遂跃出商人囊中,攀附巨石之上,窥视商人一举一动。
商人凿石未久,忽闻石后有异声,惊而回顾,见鼠正攀附巨石,商人遂止凿石,以手按鼠,欲摔之。
鼠大惊,遂跳跃,避商人之手。
商人追之,鼠复避,如是者三,商人乃弃石,逐鼠而去。
鼠得脱,喜不自胜,遂遁入山洞,匿于巨石之下。
商人归家,忆及鼠事,以为山中有神,不敢复入山。
后有人言之,商人乃悟,知鼠为黠物,非神也。
商人复入山,寻鼠所在。
鼠知商人将至,先匿于洞中。
商人至洞口,鼠跃出,攀附商人衣襟,欲复入商人囊中。
商人觉衣襟有重,遂探之,得鼠。
鼠惧,欲逃,商人捉之,掷于地上。
鼠伏地,哀鸣不已,商人怜之,遂放鼠归山。
鼠感商人恩德,遂随商人归家,助商人经营生意。
商人因鼠之力,生意日益兴隆,家财日增。
鼠居商人家中,日久生情,商人亦善待之。
然鼠心机深沉,常暗自算计商人。
一日,商人外出,鼠潜入商人书房,窃得商人金珠,藏于鼠洞之中。
商人归家,不见金珠,大惊,遍寻不得。
商人疑有盗,乃命家人守卫,严加防范。
鼠知商人防范严密,遂潜入商人卧室,窃得商人宝剑,藏于鼠洞。
商人见剑失,疑为鼠盗,遂命家人搜捕。
鼠闻之,大惊,遂携金珠、宝剑,逃入深山。
商人知鼠所去,乃率家人追之。
鼠走投无路,遂自投山涧,葬身鱼腹。
商人得鼠首级,悬于门前,以示众。
众人皆曰:“鼠虽黠,终非人类,其死固宜。
”商人闻之,亦默然。
翻译:昔日,有一只聪明的老鼠,居住在山中的洞穴里。
它的体型虽小却非常狡猾,擅长观察人的心思。
有一天,山中有一位富商,带着金银财宝进入山中,想要购买山中的珍宝。
老鼠窥见了这一幕,心生贪念,于是躲藏在商人的口袋里,跟随商人一同前行。
商人并不知道老鼠藏在口袋里,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老鼠都跟随在他身后。
黠鼠赋

黠鼠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译文:晚上苏轼坐在那里,听见有老鼠正在咬东西。
苏轼拍床制止老鼠,老鼠的动作已经停止有再一次发出。
苏轼命令侍童用烛火去照袋子,发现有一个袋子里面是空着的,老鼠咬物的声音是从袋子里发出的。
童子说:“嘻!这只老鼠被关闭在袋子中是不能够离开的。
”童子打开袋子看老鼠,里面寂静得什么东西都没有。
举着蜡烛寻找,发现袋子中有只老鼠。
童子吃惊地说:“这只老鼠刚才还在咬袋子,立即就死了吗?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翻转袋子使老鼠出来,老鼠一掉到地上就逃跑了。
即使有身手敏捷的人,也会措手不及(手足无措)。
苏轼感叹道:“这只老鼠的狡猾真令人惊奇。
老鼠被关闭在袋里,袋子坚牢不可能被咬出洞来。
所以它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来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死的样子来谋求逃脱。
我听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什么比人更聪明的了。
人们驯服龙刺杀蛟,捉取龟狩猎麟,役使万物并且统治它们,最终被老鼠役使,落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之中,我惊讶于这只老鼠,起初像处女一样沉静,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人的智慧(表现)在哪里呢。
内容理解:这是一篇理趣兼胜的咏物小赋。
第一段叙事,描摹黠鼠骗人,终得以逃脱的过程第二段议论,分析老鼠骗人得以逃脱的伎俩,指出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免为老鼠所蒙骗。
原文还有第三节,有第三段感慨,揭示中心:自己不能专心致志,反而受外物左右,这是人被老鼠所蒙骗的真正原因。
【文言文】苏子夜坐有鼠方啮全文翻译出处

【文言文】苏子夜坐有鼠方啮全文翻译出处苏子夜坐有鼠方啮出自《黠鼠赋》。
描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利用人的疏忽而逃脱的情节。
接下来分享苏子夜坐有鼠方啮全文翻译及出处。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老鼠在咬(东西)。
苏子拍击床板,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一次。
(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
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
”(童子)打开袋子来看里面,里面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发现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叫的,怎么会突然死了呢?那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叹了口气说:“真是奇怪啊,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很坚固、老鼠不能够咬破的。
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够咬的时候咬破袋子,用假装咬袋子声音来招致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
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
(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神龟、狩猎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然后主宰他们,最终却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吃惊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变化中,人的智慧在哪里呢?”(我)坐下来,闭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
黠鼠的文言文翻译

吾尝游于山林之间,见一鼠,其形狡黠,其行敏捷。
此鼠非寻常鼠辈,其智可用也。
余乃命笔,以记其事,名之《黠鼠赋》。
吾观此鼠,其色如墨,其身长可尺许,尾细而长,足短而健。
眼如铜铃,熠熠生辉。
其行不若常鼠之蹒跚,跃然若飞,倏忽之间,已隐于草丛之中。
此鼠之智,诚令人称奇。
一日,余行至一荒野,见一石盆,中置瓜果,香气四溢。
余欲食之,而鼠已在瓜果之侧。
余见其神态自如,似有所谋。
未几,鼠跃上瓜果,啮其一瓜,掷于地,复跃回原处。
余奇之,不知其意。
俄而,鼠又跃上瓜果,啮其二瓜,掷于地,复跃回原处。
余心知其意,欲试之。
遂取一瓜,掷于地,鼠视之,竟不动容。
余再掷一瓜,鼠仍不动。
余益奇,乃掷一瓜于空,鼠跃而取之,掷于地,观余之色。
余笑曰:“鼠固知吾意,吾亦知鼠意。
鼠欲取瓜,而恐人夺之,故掷地以试吾。
吾掷瓜于空,鼠果跃取,是鼠亦知吾之智也。
”鼠闻余言,似有所悟,敛爪而退。
又一日,余行至一古井旁,见井水清澈,欲饮之。
鼠忽从井边跃出,跃入井中,复跃出。
余见其状,不知其故。
鼠又跃入井中,复跃出,如是者三。
余乃悟,鼠欲引余入井,以观其技。
余笑曰:“鼠欲试吾之胆,吾不惧也。
”遂跃入井中。
鼠见余入井,乃跃入井中,与余戏水。
余戏水之际,鼠忽跃起,以爪击余。
余急跃出井口,鼠亦跃出。
余视鼠,鼠已不见。
余寻鼠不得,心知鼠已去。
余乃叹曰:“鼠之智,吾所不及。
鼠之技,吾所不识。
吾虽游历山川,见多识广,然遇鼠,吾尚不能制之。
此鼠之智,真可谓‘机敏过人’也。
”余遂留此鼠于山林,以为佳话。
此鼠之名,遂传于后世,曰“黠鼠”。
后世之人,皆以“黠鼠”为号,以示其智。
夫黠鼠之智,非一日之功,乃积累所致。
此鼠之所以能智,以其善观察,善应变,善谋略也。
夫智者,非必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在于能以小见大,以微知著。
黠鼠之智,虽微不足道,然其精神可嘉,其行为可鉴。
故余赋曰:山林有黠鼠,形小智可量。
行如飞鸟疾,跃似龙腾翔。
观察善应变,谋略巧如簧。
虽非才子俊,亦称智中王。
此鼠之智,后世传颂久,虽非人间才,亦为佳话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黠鼠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於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於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注释】
夜:在夜里
黠:狡猾。
方:正在
啮:咬。
拊:拍。
止:制止。
既而:一会儿。
止:停止。
复:再、又。
作:出现。
使:派遣、让。
烛:用烛火照,这里作动词用。
橐:袋子。
嘐嘐聱聱: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
见闭:被关闭。
见:被。
发:打开。
寂:寂静。
索:寻找。
是:这。
方:刚刚。
遽:立刻,就。
向:刚才。
为:是。
岂:难道。
覆:倾倒。
堕:落,掉。
走:逃跑。
虽:即使。
是:这。
穴:咬洞,这里作动词用。
致:招引。
扰龙伐蛟:扰,驯服。
伐,击,刺杀。
此处指“擒”
登:捉取。
登龟,以龟壳占卜。
君:统治,这里作动词用。
见使:被役使。
脱兔于处女:起初像处女一样沉静(使敌方不做防备)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使对方来不及出击,这里指老鼠从静到动的突变。
乌:何,哪里。
惟:只。
识:认识。
觉:醒悟。
狩:狩猎,捕获。
使:让。
走:逃跑。
莫措其手:措手不及。
莫:不(副词)。
措:安放。
以形求脱:形,样子,文中指老鼠死的样子。
既:已经。
生:生命。
于: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虿:蝎子。
役:役使,支使
卒:最后,终于。
【翻译】
苏子在晚上坐着,有一只鼠正在咬东西。
他拍床制止老鼠咬东西,声音已经停止了,又发出老鼠咬物的声音。
他让童子用烛火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
鼠咬物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
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闭在里面因而不能够离开。
”童子打开袋子看里面,寂静得好像什么都没有,童子拿起蜡烛寻找,袋子里有一只死老鼠。
童子惊讶地说:“这刚刚还在咬东西,却立刻死了?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那是鼠的鬼魂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有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感叹说:“这只老鼠真狡猾,让人奇怪!老鼠被关闭在袋子里,袋子坚韧因而老鼠不能够咬洞的。
因此在咬不穿的情况下装作咬袋子,用声音招引人。
在没有死的时候却装死,用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
我听说有生物,没有比人智慧的了。
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乌龟狩猎麒麟,役使万物,统治他们,最后被一只老鼠利役使。
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我对老鼠从安静的处女到逃跑的突变感到惊讶,这里面人的智慧又体现在哪里呢?”
之后就坐下来闭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
好像有人对他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
你不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却将两者区分开而游於万物之外,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令你惊醒。
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与猛虎搏斗,可见到蜜蜂和蝎子时不免变色,这是不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的结果。
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
我于是命令童子拿着笔,记录下了这篇文章。